56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古尔邦节的民族习俗

  我国各族穆斯林在节前打扫室内外卫生,家庭院落、大街小巷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东西堆放得井然有序。家家户户在节前都要炸油香、馓子、花花等。孩子们换上节日的服装,欢乐地奔跳。

  节日的晨礼时成年人都洗大净、沐浴净身,燃香,换上整洁的衣服赴清真寺参加会礼,边走边大声念“应招词”(安拉至大、安拉至大,万物非主唯有安拉,安拉至大、安拉至大,一切赞美全归安拉)。在这日戒食半日,待会礼结束后进食(教法定为当然)。

  穆斯林当中流传着这样两句俗语叫做:“当不了月穆斯林,总得当个年穆斯林;百里赶主麻,千里赶尔德”。这话的意思是,无论多忙,这一年一度的会礼和庆祝活动必须要参加。即使你不懂穆斯林的风俗习惯,你也得去清真寺参加活动。

  古尔邦节的会礼和开斋节一样,非常隆重。大家欢聚一堂,由阿訇带领全体穆斯林向西鞠躬、叩拜。如果在一个大的乡镇举行,可谓人山人海,多而不乱。在会礼中,大家要回忆这一年当中做过哪些错事,犯过哪些罪行,阿訇要宣讲“卧尔兹”,即教义和需要大家遵守的事等,最后大家互道“色俩目”问好。

  会礼结束后,还要举行一个隆重的典礼,这就是节日里,除了炸油香、馓子、等制作佳肴外,还要宰羊、牛、骆驼。一般经济条件较好的,每人要宰一只羊,七人合宰一头牛或一峰骆驼。宰牲时还有许多讲究:一是不允许宰不满两岁的小羊羔、不满三岁的小牛犊和不满六岁的骆驼。二是不宰眼瞎、腿瘸、缺耳、少尾的牲畜,要挑选体壮健美的宰。三是宰时居家者亲临现场是“穆斯台罕卜’。四是宰牲时应徐徐捆缚,轻轻地推倒,将牲面向西。五是念三遍“太克必尔”,

  然后举意,必用快刀,自宰是圣行,宰时应断其三管:即气管、血管(两根)、食管,若少断一管,即不合法。六是宰牲时间在会礼后三日内有效。七是如欲宰牲,却三日内未得牲畜者,以后不宜补宰;如已买进必将它活散;如未曾买进,即将宰牲之价款散于贫穷者,方可解脱责任。八是所宰之牲的皮、骨、角等物,不可作宰者、剥工报酬或买钱购物自用,要施散给穷人或买钱济贫为可佳。九是所宰的肉要分成三份:一份自食,一份送亲友邻居,一份济贫施舍。

  宰牲典礼举行后,家家户户又开始热闹起来,老人们一边煮肉,一边给孩子吩咐:吃完肉,骨头不能扔给狗嚼,要用黄土覆盖。这在古尔邦节是一种讲究。肉煮熟后,要削成片子,搭成份子;羊下水要烩成菜。而后访亲问友,馈赠油香、菜,相互登门贺节。大部分穆斯林群众还邀请阿訇到家里做知感、念经,以此缅怀先人,祈求全家平安等宗教仪式。

  这种庆贺节日的形式多种多样,和开斋节基本相似,各地互有异同。有些地方除了参加会礼和访亲问友外,还组织各种文娱体育活动。新疆地区的穆斯林,无论男女,在古尔邦节喜欢组织各种游艺活动,欢天喜地,格外热闹。新疆农村一般还举行叼羊、对唱等活动,对唱时,触景生情,即兴创作,特别爱唱《花儿与少年》等歌曲。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穆斯林青年,在节日里唱“花儿”。十堰市清真寺每年开庆祝座谈会,以欢度节日、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宗教和顺主题,邀请其他民族代表参加,大家一起畅所欲言,高高兴兴欢度节日,我们各族穆斯林的节日越来越丰富、越来越隆重!

56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

各种民族的节日

  先来说说少数民族―回族,回族的节日与汉族的有点相同,但许多都不同。

  回族不吃猪肉,还有,回族要封斋―就是不能吃饭,到了早上才能吃饭,如果饿了就和水,这样坚持一个月,就可以开斋了,开了斋就可以大口大口的吃饭了,这样可以让全加幸福。

  在来说说汉族的端午节,端午节来了,汉族人就要吃粽子,这一天,人们就要买粽子,包粽子,街上人山人海的,粽子节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傣族的泼水节,傣族的泼水节是一个隆重而快乐的日子,泼水节是在夏天,这是我来了了傣族。

  我看到那里有许多人在玩,我也去了,来了这里,我拿起弹药,就冲锋了,可是中弹了,我有找准时期干掉了5个人,当我高兴是,那5个人就一起朝我冲来,打得我措手不及。

  我过的节日真多呀!

中国少数民族过中秋的习俗范文

  蒙古族

  蒙古族人爱做“追月”的游戏。人们跨上骏马,在银白色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西方。执着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

  藏族

  西藏一些地区的藏族同胞欢度中秋的习俗是“寻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围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

  广西侗族

  广西侗族有“行月”的习俗。中秋夜临,各山寨的芦笙歌舞队,踏着一路月光,行至临近山寨,和那儿的寨民相聚赏月,赛歌赛舞,彻夜长欢。

  云南德昂族

  云南德昂族“串月”。云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挂,分外明亮的时候,山头塞尾,不时传来一阵悠扬动听的葫芦笙,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倾诉衷情。有的还通过“串月亮”送槟榔、送茶订下婚约。

  云南彝族

  云 南彝族过中秋的传统习俗是“跳月”。入夜,该族各个村寨的男女老幼都聚集在山村中的开阔地,一个个束腰披纱的姑娘们和头缠布带的小伙子们以及老头、老太 太、小娃子们都激情地载歌载舞,尤其是那些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对歌,仿佛月亮也听得为之动情动容,越发显得妩媚皎洁。

  仡佬族

  仡佬族在节前的“虎日”,全寨合宰一头公牛,将牛心留到中秋夜祭祖灵、迎新谷,他们称为“八月节”。

  朝鲜族

  朝鲜族则用木杆和松枝高搭“望月架”。当明月升空时,请数位被推选出来的老人攀上望月架。待老人望月之后,再点燃望月架,敲长鼓、吹洞箫,一起合跳《农家乐舞》。

  广西西部壮族

  广 西西部壮族的“祭月请神”活动更典型,每年夏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们在村头村尾露天处,设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炉,桌子右边树一高约一尺的树枝 或竹枝,象征树,亦作月神下凡与上天的梯子,这里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话因素。整个活动分为:请月神下凡,由一名或两名妇女作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对歌;月 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四个阶段。

  黎族

  黎族称中秋节为“八月会”或“调声节”。届时各集镇举行歌舞聚会,每村由一“调声头”(即领队)率领男女青年参加,互赠月饼、香糕、甜粑、花巾、彩扇和背心,成群结队,川流不息。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味,痛饮米酒,开展对歌演唱,未婚青年趁机挑寻未来的伴侣。

中国各少数民族中秋节习俗

  一个个束腰披纱的姑娘们和头缠布带的小伙子们以及老头、老太太、小娃子们都激情地载歌载舞,尤其是那些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对歌,仿佛月亮也听得为之动情动容,越发显得妩媚皎洁。

  高山族:每到中秋之夜,都要穿起美丽的民族服饰,齐聚在“日月潭”边,在银辉的月光下,男男女女玩起“托球舞”的游戏。

  黎族:称中秋节为“八月会”或“调声节”。届时各集镇举行歌舞聚会,每村由一“调声头”(即领队)率领男女青年参加,互赠月饼、香糕、甜粑、花巾、彩扇和背心,成群结队,川流不息。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味,痛饮米酒,开展对歌演唱,未婚青年趁机挑寻未来的伴侣。

  鄂伦春族:祭月时在露天空地放上一盆清水,摆上祭品,然后跪在盆前,向月扣拜。

  土族:人们用盆盛清水,将月亮的倒影受到清水盆中,然后,人们不停地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称“打月亮”。

  蒙古族:在中秋之夜,爱做“追月”的游戏。人们跨上骏马,在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

  藏族:欢度中秋的习俗是“寻月”。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寻找到倒映水中的明月后,才回家团圆吃月饼。

  赫哲族:每逢中秋节,人们要采葡萄、梨子祭月。相传是为了纪念一位聪明、勤劳的赫哲族媳妇。

  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明月高挂的时候,村头寨尾会不时传来悠扬动听的芦笙,男女在一起“串月”倾诉衷情。有的还通过“串月”送槟榔、送茶,订下婚约。

  朝鲜族:这天宰牛杀鸡,烹煮佳肴,用新谷制作打糕和松饼等节日食品。

  彝族:中秋时,每户人家都主动抽出一个壮劳力,大家一起到村子外面,修整道路,架设桥梁,疏通沟渠,以做好事为乐。

  鄂温克族:过中秋节以合家欢聚、供月为主要内容。节日期间还探亲访友,互相宴请。在这天晚上,人们聚集于篝火旁,欢歌曼舞,直至深夜。

  傈傈族:在中秋这天,家家先打扫庭院,把房前屋后收拾干净,将这一天视为全家团聚的日子。因此外出谋生或出门的人,要尽可能赶回家与亲人团聚。

  阿细族:过中秋的传统习俗是跳月。入夜。该族各个村寨的男女老幼都聚集在山村中的开阔地,一个个束腰披纱的姑娘们和头缠布带的小伙子们以及老头、老太太、小娃子们都激情地载歌载舞,尤其是那些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对歌,仿佛月亮也听得为之动情动容,越发显得妩媚皎洁。

  侗族:有“行月”的习俗。中秋夜临,各山寨的芦笙歌舞队,踏着一路月光,行至临近山寨,和那儿的寨民相聚赏月,赛歌赛舞,彻夜长欢。

  仡佬族:中秋称作“八月节”,节前全寨要合宰一头公牛,将牛心留到中秋夜祭祖灵,迎新谷。

  壮族:少女在中秋这天要在水面放花灯,以测一生的幸福。

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

  大家都一定很喜欢七夕节吧!这天是牛郎织女相遇的一天。这一天,妇女为七夕夜面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现在受西方国家影响,中国越来越多的情侣把那天视为中国情人节,男女双方会互赠礼物,或外出约会。

  这儿还有一个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哩,是牛郎织女:

  传说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一个小伙子,父母都死了,只好跟着哥哥嫂子过日子,嫂子这个人心肠狠毒,经常欺负他,逼他干很多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有十头牛时再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九头牛出了村。

  牛郎赶着牛进了山,坐在树下伤心。不知道该怎么换取来一头牛。这时,一位老人出现在他面前,问他为何伤心。牛郎把一切都告诉了他。得到牛郎的回答后,老人笑笑:“在伏牛山里有一只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病好了后,你就可能牵牛回家了。”

  牛郎来到伏牛山,找呀找,终于找到了那只老牛。他见老牛病的厉害,给老牛打来一捆干草,一连喂了三天,老牛才抬起头告诉他:“自己本来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犯了天规被贬下来,摔坏了腿,无法动弹。伤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救了他。因此,牛郎赶着十头牛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一天,天上的仙女下来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仙女织女,做了牛郎的妻子。

  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生活得很幸福。王母娘娘知道了,立马下令抓回织女……

  大家都喜欢春节吧!一定!春节那天,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放鞭炮,小朋友可最喜欢了!

  这是关于春节的传说:

  从前,有一种怪兽叫年兽,专门吃人。不但人们怕,飞禽走兽都很怕。因此,人们决心除死它。每当它来的时候,人们就放鞭炮、贴春联……年兽吓得再也不敢来了。

  我写的故事有趣吧!

少数民族的节日与习俗

  教学目的

  1.知道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节日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知道我国少数民族有着各自已的传统节日和习俗,这些习俗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别具风情的民族艺术。

  3.重点了解傣族的传统节日和习俗,知道几个少数民族的节日习俗和来历。

  4.培养学生学会收集社会资料的初步能力。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傣族的节日习俗及其传说的资料。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谈话引入:同学们喜欢过节吗?下面老师就带同学们去参加一个节日,这个节日被外国朋友称为“东方狂欢节”,你知道是什么节日吗

  2、你能介绍泼水节的特点吗

  3、想看一看泼水节的热闹场面吗?(放录像)

  4、看完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5、人们的衣服被水打湿了为什么还很高兴呢

  二、自主学文

  你想更加全面的了解傣族吗?请同学们打开书78页自读课文。

  1、你从课文中了解到什么请介绍给你的同桌听?(同桌交流)谁愿意把你从课文中了解的知识介绍给全班同学听。(全班交流)

  交流注意以下知识点

  (1)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新年佳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2)时间是4月13日—4月15日

  (3)互相泼水表示消灾去病,谁被泼的水多,就表示最受人尊敬,祝福你在新的一年清洁平安。

  (4)泼水节这一习俗来源于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但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你还想了解傣族的什么?(衣食住舞)

  (1)首先请同学们自己交流课前了解的有关傣族的衣、食、住、舞等方面的知识。(抓住特点)

  (2)你能把刚才了解的知识介绍给全班同学听。

  在介绍之前请同学准备一会,可以一个人介绍也可以几个人一起来介绍,想想你最想介绍什么,用什么方式介绍,可以动笔写一写。

  (3)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衣、食、住、舞方面的知识,下面请愿意介绍服饰的同学上讲台来看一看老师准备的一些资料,请你看了以后把你已有的知识和老师准备的一些资料结合起来介绍。(一部分看资料一部分准备导游词)

  3、小导游活动(全班交流)

  要求:形式新颖,抓住特点

  注意以下几点:

  (1)同一项可以请几组同学介绍,注意抓住特点。

  (2)一项介绍完了之后,教师要小结主要特点。

  4、如果现在请你到傣家做客你应该怎样尊重他们的民族习惯

  5、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人衣、食、住、舞以及重要节日了解了傣族,在我们中国除了傣族以外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生介绍)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和习俗,下面请你猜一猜是哪个民族的什么节日。(播放资料)

  三、拓展练习

  1、这样有趣的节日还有很多很多,在今天的课上我们不能一一介绍了,下面老师给同学们布置的作业就是:制作一本“少数民族旅游手册”。

  2、制作之前最重要的是做什么呢?(查资料)

  3、我们可以从什么地方查到我们需要的资料呢

  四、小结

  同学们!当你的旅游手册完成之后,你和你的亲人、朋友、同学一起去旅游时,你就是一个最具导游身份的客人,相信你丰富的知识将受到人们尊重,将成为你学习的又一个起点。

传统的民族节日

  教学目标:

  认知:1、知道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民族节日。

  2、知道我国少数民族也有许多传统的民族节日。

  3、知道三个主要传统的民族节日的来历,这些节日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

  4、知道元宵节、重阳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的日期几习俗。

  情感:1、感受过传统民族节日的快乐和喜庆。

  2、对我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感到自豪。

  行为:1、能说出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主要传统节日的日期、习俗和来历。

  2、能分辨公历和农历。

  3、尊重少数民族的节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民族节日,以及它们的日期、来历和主要习俗。

  难点:会看日历,知道公历和农历的不同。

  教学过程:

  一、学看日历,引进课题

  1、出示十月份日历

  师:我们刚刚过了金秋十月,今年的十月份,你们过得开心吗

  (APEC会议放假5天、国庆又放假7天、还有重阳节和中秋节)

  看一下每个小组的年历,你能说出十月份的节日吗

  (师出示国庆节、中秋节、重阳节)

  2、这一个月里有三个节日,那么一年12个月中还有哪些节日,你知道吗

  (出示节日卡片)

  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讨论以下有关节日的话题好吗

  (出示课题:……节日)

  3、这个日历,你会不会看?请小组讨论一下日历有几种看法

  (日历有两种看法:一种是阳历,也称公历,是世界上通用的一种历法;另一种是阴历,也称农历,是我国古人根据月亮的阴晴圆缺发明的一种历法,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历法。)

  4、看你面前的日历,再看看黑板上这么多的节日,你能区分公历的节日和农历的节日吗

  5、在这么多公历的节日中,老师还可以把他们分分类,你看得出吗

  (引导观察6月1日国际儿童节、5月1日国际劳动节等)

  6、(大黑板上的节日)这里的节日就是一些传统的民族节日,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我国的传统的民族节日。

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之一,是全国甚至全世界华人普天同庆的日子,南乐虽是一个小县,但也和全国农村、大城市一齐过。

  一进腊月,人们就开始忙活起来,都在准备年货、准备过年。到腊八节这一天,还要喝腊八粥呢!腊八粥含有许多干果、大米、豆类,它们好像在碗里集合队伍呢呢!

  腊九,妈妈和我到街上买年货。我买了一些鞭炮、玩具、和春节应吃的东西,妈妈买了好多年画、还有对联和中国结。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和“大年”是兄弟。这一天除了要吃又黏又甜的芝麻糖、年糕,还要烧香祭祖。

  过了二十三,街上“荒无人烟”,店铺早就关门了——大家都要把过年的东西准备充足。多数店铺正月初八开门,因为八的谐音是发,也就是希望“发发发”。

  除夕非常热闹,到处是红色。街上人人穿新衣,都在辞旧迎新,显得很精神。家家都在贴对联、贴年画,屋子里焕然一新,鞭炮声不见停的迹象。人们都回了老家。晚上,全家人围在电视机旁,边吃年夜饭、边看春节联欢晚会,团圆和睦的气息充满了整个大院子。在北方,人们都吃饺子,南乐人也不例外。除夕夜人人都不许睡觉,都要守岁,这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

  大年初一的到来,预示着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了。初一的景象和除夕一点都不一样,大街上还是找不着一个人,家家户户都在休息。如果在大年初一忙活,那就预示着这一年很忙。初一的早餐和除夕一样——都是饺子,不过吃完饺子要向长辈磕头,领压岁钱。下午我们就去了南乐仓颉陵逛庙会,那里人山人海,原来人去了仓颉陵。仓颉陵的小商小贩到处可见,商品我都还没见过呢!每年都会在这里买上两三件东西。

  正月十五元宵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在这一天是一定要吃元宵的。街上全是卖灯笼的,灯笼各色各样,漂亮极了!元宵真是个美好、快乐的日子。

  正月十九是春节的“末日”,这一天,大人们都去上班、工作去了,学生们都去上学了。一切全都恢复了原样。南乐虽是一个小县,但风俗习惯却永永远远的会“师传身授”下去。

传统节日的民风民俗

  古代有一个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因受奸人挑拨,被皇上驱逐。但他仍然爱自己的国家。最后投江自尽。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有了今日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地方的节日特色已经不复存在了。可是闽南一带却还有着浓浓的民风民俗。

  上午,大家都会去割艾草。割来的艾草都被挂在门前屋后。整条街都是绿茫茫的一片,仿佛有千万条绿色的丝巾迎风飞舞。这艾草寓意驱蚊除虫,驱灾避邪。

  艾草驱邪的民俗流传至今,而十二点的光阴更让人难以忘怀。

  正午十二点。家家户户都端着盆子,到河边取水。用晶莹剔透的水来冲洗脚或脸,洗走自己身上的晦气。之后,人们还会聚集在河边跪拜祭祀。不仅是跪拜,在贡台上还供着不少供品,有鸡鸭鱼肉、美酒果蔬等。当然,更少不了最重要的棕子。最后,将其中6个棕子投下河去喂鱼虾。(好让屈原的遗体继续安息于海底)祭祀便完毕了。其余的贡品便可以自己带回家食用,以求沾一些福气,带来好运。

  午后,端午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采莲。由一个打扮不堪入眼的醉汉为导,抬一尊木雕龙头。龙头雕刻的栩栩如生,眼睛炯炯有神,有一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威严。身后跟着锣鼓队、花童等。这个游行队伍要进入每家每户舞旗拂尘。主人则要行待客之礼,送一些糖果饼干给他们。队伍十几米长,上百人组成。鞭炮声持续不断,锣鼓声响彻云霄。气势真是不同凡响!

  在端午,小孩子最高兴的莫过于得到一件礼物——香包。它的色彩多以红黄紫为主,表面细绣着一些美丽的图案。据大人们说,香包里还有许多好东西。喻吉祥如意,带有长辈们对孩子的美好祝愿。

  闽南的端午总是那么别具特色,那么令人难以忘怀!

  范文二:春节的民风民俗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不同的地区、民族过春节,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著名语言大师老舍,用他的大笔、风格、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让我们无不感受到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也让我们领悟到了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不仅仅是北京有隆重的春节,还有我们浙江省宁波市的春节,也称得上是热闹啊!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人们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寒冬,早盼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千百年来,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们素有的传统习惯,也是全国人民素有的习惯。打扫完,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日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采购,年货包括鸡鸭鱼肉、油盐酱醋、瓜果蔬菜,都要买齐全,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拜访亲戚朋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新衣服,准备过年时穿。在节日前要在家里的大门上贴红纸黄字的春联。还可以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福字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这些都是用来增添喜庆气氛的。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动物。年一来。树木枯死,百草不生,年一走,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应该怎么样才能不出现呢?就需要鞭炮炸,于是有了放鞭炮的习俗,这也算是增添热闹场面的一种方式。过了除夕夜,等第一声鸡鸣响起了,或者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就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

  ……

  春节是个欢乐和祥的日子,愿每个人都新春快乐,恭喜发财。

民族节日习俗

  春节,人们俗称“过年”。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习俗。

  在城市里,除夕那天,人人都穿起新衣服,清洁自己的房子,贴春联、购买年货,然后把买来的新年货摆放好。晚上,家家都做好了丰盛的年夜饭。人们吃过饭后,就在规定的地点放烟花,或者在家看电视转播的春节联欢晚会。

  我们家的过年习俗是这样的,快过年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奶奶开始包包子、蒸馒头。我家的馒头可有特色了,外形是小桃子的馒头是桃红色的,吃起来又香又甜。外形是小兔子的馒头可爱极了,它的两只眼睛是用红枣做的,我都舍不得吃。我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买年货,我们买了很多东西:小饼干、小兔子抱抱、糖果、鸡肉、鸭肉、水果、干果和汤圆等等。

  二十八那天上午,我们一家人早早就起床了,因为这天是大扫除。我们二话不说,马上开始干活。我和爸爸扫地,妈妈擦窗户和门。两个小时后,活就干完了,真个家变得窗明几净,漂漂亮亮。

  大年三十晚上,我们一大家人聚在一起,有伯伯、娘娘、叔叔、姑姑、哥哥、姐姐。我们的团圆饭很丰盛,有鸡鸭鱼肉。我们吃的可香了,大人们喝着葡萄酒和啤酒,而我们小孩子只喝果汁和牛奶。吃完了饭,有的出去玩,有的在家看电视,我和爸爸在院子里燃放了烟花和鞭炮。

  我在兔年里许下了新年愿望:在新的一年里我要发奋学习,天天向上,做一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人口排行榜

抄报简单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