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课本必修一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学常识

  1.读尽缥缃万卷书:缥,青白色的丝织品。缃,淡黄色的丝织品。古人习惯用这两种丝织品包书或做书袋,后来用作书籍的代称。

  2.宫调:我国古代音乐以宫、商、角、变征、征、羽、变宫为七声,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合称“宫调”。

  3.《本草》指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药书。

  4.戏曲中的行当:京剧行当又称角色,主要可分为生、旦、净、末、丑,共五大行当。

  末行:在京剧形成之初,舞台上确实有末这一行,而且由专攻末行的演员来出演,不能由生行演员兼演。京昆十三绝中的张胜奎就是末行的杰出代表,他在那张画像中扮演的《一捧雪》的莫成,就是末行。因为末与衰派老生非常相近,而且后来一些擅于演老生的演员兼演末戏,一些演末的演员兼演生行戏,二者的界限被打破,末就并入了生行。

  末行与生行表现手法不同,化妆方式也不同,直观上来看,最大的区别是髯口上,生行是戴“三”,其余的都算末行。现在舞台上还有末的痕迹可见,比如《四进士》的宋世杰,戴白满,这就是原来末行的戏。马派《龙凤呈祥》的鲁肃,戴二涛,也是末行的遗风。但是现在已经不单把末再拿出来了。

  丑行:简称“丑”。剧中丑行勾脸,而勾画“三花脸”,面谱与花脸有很大区别。

  丑行又分文丑、武丑。文丑中又分为方巾丑(文人,儒生);武丑,专演跌、打、翻、扑等武技角色。根据动物属相,丑属牛,牛性笨,丑为笨的代名词。但舞台上的武丑亦叫开口跳,而能说能跳,表演出活泼伶俐,善演武功武技的角色,此与牛的丑笨性又截然不同.

  生行:简称“生”。生行分为须生(老生、胡子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为京剧中的重要行当之一。

  须生(老生、胡子生):即中年以上的剧中人,口戴髯口(胡子),因性格与身份的不同,可分为安工老生或称唱工老生(如扮演帝王、官僚、文人等),靠把老生(如扮演武将),衰派老生(如扮演穷困潦倒之人等)。

  红生:为勾红脸的须生,如扮演关羽、赵匡胤等。

  小生:指演剧中的翎子生(带雉翎的大将,王侯等),纱帽生(官生)、扇子生(书生)、穷生(穷酸文人)等。

  武生:为戏中的武打角色,穿厚底靴的叫长靠(墩子)武生,穿薄底靴的称短打(撇子)武生。

  旦行:简称“旦”。分青衣、花旦、武旦、老旦、贴旦、闺旦等角色。旦角全为女性。

  青衣:以唱为主,扮演贤妻良母型角色。

  花旦:多表演性格活泼的女子,也有一部分悲剧和反面人物。

  花衫:介于青衣和花旦之间,梳古装头(如古代仕女画中的头型)穿花盆底鞋。

  武旦、刀马旦:为演武功见长的女性。

  老旦:用本噪子演唱,多为中老年妇女。

  净行:简称“净”,亦叫花脸。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看来并不干净,故反其意为“净”。净行分如下几种角色:以唱为主的铜锤花脸与黑头花脸;以工架为主的架子花脸,如大将、和尚、绿林好汉及武花脸与摔打花脸等。铜锤花脸称正净,架子花脸叫副净、武工花脸名武净,武二花脸言红净,在表演风格上均有不同的特色。如包拯就是“净”角色。

  5.跖:传说是春秋末年奴隶起义的首领,过去被诬称为“盗跖”。颜渊,孔子弟子,被推崇为“贤人”。盗跖,颜渊,这里泛指坏人、好人。

  6.《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节选自《乐章集》。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在雨中听到铃声而想起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宋代柳永的《雨霖铃》最为有名,而其中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更成为千古名句。

  7.把吴钩看了:吴钩是春秋时期流行的一种弯刀,它以青铜铸成,是冷兵器里的典范,充满传奇色彩,后又被历代文人写入诗篇,成为驰骋疆场,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在众多文学作品中,吴国的利器已经超越刀剑本身,上升成为一种骁勇善战、刚毅顽强的精神符号。

  8.一片神鸦社鼓: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唐代诗人王驾有《社日》一诗,主要是描绘社日的欢乐场面。

  9.封狼居胥:狼居胥,即今蒙古国境内肯特山,一说今内蒙古狼山。此山地处荒漠,鲜有草木,且长年风大沙多。

  封狼居胥指西汉大将霍去病登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后来封狼居胥成为汉人的最高荣誉之一。

  西汉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各率骑兵5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0443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今贝加尔湖)。经此一战,“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汉书·霍去病传》曰:“骠骑将军去病率师躬将所获荤允之士,约轻赍,绝大幕,涉获单于章渠,以诛北车耆,转系左大将双,获旗鼓,历度难侯,济弓卢,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

  10.冠冕:(1)指仕宦的代称。《北史·寇洛等传论》:“冠冕之盛,当时莫与比焉。”(2)指第一;首位。《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钟嵘《诗品序》:“此皆五言之冠冕。”(3)指体面。《官场现行记》第五十六回:“有些老一辈人见他话说得冠冕,都说,‘某人虽有嗜好,尚还有自爱之心。’”

  11.三公九卿:夏朝时即设三公九卿(《礼记》:“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设四辅及三公,不必备,惟其人。言使能也。”)。殷亦三公九卿。(伊尹曰:“三公调阴阳,九卿通寒暑。”)。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通典·职官一》),也有的说三公为司马、司空、司徒(《韩诗外传》曰:“三公之得者何?曰司马、司空、司徒也。司马主天,司空主土,司徒主人。),以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为九卿。

  秦变周法,置左右丞相,无三公官(荀悦曰:“秦本次国,命卿二人,是以置左右丞相,无三公官。”)。秦朝以丞相取代三公,天下之事皆决丞相府。又设太尉管理军事、御史大夫(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为丞相副手。

  12.位在廉颇之右:秦汉以前,以右为尊。

  13.负荆:背着荆条,表示愿受责罚。这是向对方请罪的一种方式。

  14.阏氏:匈奴单于配偶的称号,如同王后。

  15.相坐:相连坐(治罪)。一个人犯了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叫“连坐”或“相坐”。

  株连: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株,本指露出地面的树根,根与根之间牵连甚多。

  16.皇天后土:皇天:古代指天,天帝。后土:古代指地,土神。天地或天地神灵的总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亦作“后土皇天”。

  17.游于三辅: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管辖的地区(辖境相当今陕西中部地区)。汉代在京城继续沿袭秦制的京畿制度。

  陵邑制度:始于汉高祖,从长陵开始在陵墓旁修建陵城,入住迁入的富户;其目的是扩大都城人口规模,打击六国旧贵族的势力,削弱诸侯王的势力;是西汉丧葬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西汉统治者的一项强干弱支的重要措施,对于西汉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较大的影响。

  郊县:由都城的经济县和一般县构成,集中手工、冶铁、技术等生产活动—经济型的卫星城。一般县城人口规模2-3万人,经济萧条,人口稀少。

  18.太学: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夏、商、周,大学的称谓各有不同,五帝时期的大学名为成均,在夏为东序,在商为右学,周代的大学名为上庠,在洛邑王城西郊。

  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天人三策”,“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王莽时天下散乱“礼乐分崩,典文残落”,“四方学士多怀协图书,遁逃林薮”,太学零落。

  当东汉光武帝刘秀称帝后,戎马未歇,即先兴文教。东汉太学始创于建武五年十月(公元29年),汉光武帝起营太学,访雅儒,采求经典阙文,四方学士云会京师洛阳,于是立五经博士。建武二十七年,建造的太学讲堂“长十(丈)丈,宽三丈”。永建六年(130),汉顺帝诏修:赶学,"凡所造构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每年用工徒竟达11.2万人,营建规模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至汉质帝时,太学生人数已有3万余人。

  19、五经、六艺: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还有一种说法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20.举孝廉不行: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代,“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21.公车特征:汉代以公家车马递送应征的人,后因以“公车”为举人应试的代称。

  22.乞骸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如: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后汉书·张衡传》

高一语文课本必修一

高一必修一语文作文

  关于压力,可分为好多种,有社会竞争的压力,学习的压力,缺乏自由的压力等等许多。这些压力都来源与生活和这繁杂的社会。

  常常听有别人说:哎呀!压力太大,受不了啊。或者是怎么这么忙啊!连个休息的空都没有!等。岂知道,我们每个人从自己出生呱呱落地那一刻起,就已经收到了压力对自己的警告。而这些压力,将会一直的陪伴我们到老都无法抹去。

  学生每年不是都要面临着各种考试吗?临考前,既忙着又忙那的,想必心情也很糟糕呐!现在的孩子们生活虽然比原来的那些长辈小时候的生活条件好的没影儿,但是他们所享受到的童年中的快乐却是少了很多,很多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人才。所以他们就逼着自己的孩子去学这学那。就算是自己的孩子对这个极其的不感兴趣。这真像是孩子们背着永远也还不清的债!长辈们小的时候,生活都很贫困,但是他们所获得的快乐是独一无二的。白天虽然要干农活,但是许多人在一起干活,说着话,不也很好?夜晚他们可以欣赏月色,抓蛐蛐,和邻居家的孩子在一块玩,这样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在现在来讲,有些遥远了。

  每当孩子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父母那忧郁的眼神和口中的说词;每当孩子的成绩比别人差时,父母的那接二连三的叹息声;每当孩子的名次不佳时,家长的呵斥声。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种无形的压力。

  生活中不能缺乏压力,生活也因压力而精彩!但是生活中也不能全都布满压力。化压力为动力,或许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写作文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中的传统佳节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

  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在民间,一直都有一个关于“年”的传说故事。

  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守岁放鞭炮贴春联拜年演变

  起源:春节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最后用一个中国传统来结束我的征文: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

  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贴窗花,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访亲友,大年初二祭先祖

  初三初四逛庙会,十五晚上街上走。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学常识

  1. 《荷塘月色》作者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颂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收在《朱自清文集》里。散文名篇有《背影》、《绿》、《匆匆》、《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2. 《故都的秋》作者郁达夫:现代小说家、散文家。1921年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3.《氓》《采薇》均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诗经》按内容(乐曲)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指十五国风,绝大部分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诗宫廷乐歌;“颂”有“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诗经》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

  4. 《离骚》作者是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370多句,2400多字,为中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离骚》又常被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分别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

  5. 乐府诗是一种合乐的古诗,因传自乐府官署而得名,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置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和歌辞,分别用于朝廷典礼和宴会时演唱。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孔雀东南飞》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并且前两者又被称为“乐府双璧”。

  6.《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选自南朝梁(萧统)所编的《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这些诗作不仅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还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7.《短歌行》作者是曹操,字孟德,东汉人。 “秋风萧瑟,红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曹操的《观沧海》和《龟虽寿》中的名句。

  8.《归园田居》(其一)作者是陶渊明,东晋伟大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务农,终身不再出仕,亦有 “隐逸诗人”之称。他开创了田园诗体,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饮酒》。

  9.《兰亭集序》选自《晋书王羲之传》。作者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出身士族名门,是东晋政治家王导的从子。曾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 “王右军”。早年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后多鉴前代名家书法,博采众长,备精诸体,有“书圣”之称。

  10. 《赤壁赋》作者为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

  11. 《游褒禅山记》作者为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临川人。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高一必修一语文优秀作文

  世上的缤纷绚彩,需要的是美的交流,即使是妖娆婀娜的花儿,即使是浩然壮阔的黄河,它们若不与泥土“交流”,不与浩海相通,又怎能以它们的气节编织出一幅又一幅动人的诗篇?最终成为我们千古所传唱着的美的神话……

  美,需要“沟通”,人世间最动人的便是人的灵魂。文坛上的不朽之作的背后更是一个个不凡的魂魄。每当捧起这些沉重,我感到似乎捧起的不只是书,更是一个灵魂,于是我把心坦露出来,与这个不凡的灵魂沟通。这一过程是美丽的,更是神圣的。它使我们的精神攀上了不可逾越的珠穆朗峰。在放眼河川时,我们看到了五千年的风花雪月,沧海桑田。

  我时常在想一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傲然的风骨、不屑的气节,似乎能推翻一切的势气。可是我却隐隐地疼痛,这又是怎样的一种避世啊!人与人真的彼此不能理解吗?似乎真诚对于我们已是一个朦胧的慌言,似乎关爱对于我们已成为昨日一片温暖的霞光,似乎相爱已是那长满荆棘的玫瑰。“人类啊,相爱吧,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向着同一的归宿”。理解只是是否彼此真切沟通的结果。这美丽的人世,当我们去回首也许有太多的懊恼,有太多的悔恨,然而,一切只要你在当时,为别人散下一片温暖的霞光,去真诚地呼唤他们的名字,对他们说出你心中的声音,那么,亲爱的,你便能够撷取到更多岁月的彩光,亦当你蹒跚着打开尘封的记忆时,你会发现原来你一直在造一座奇伟的桥梁,此刻它已成为了一座永恒的虹。

  水涧山路,鸟啭燕鸣,桃启柳舒,在这岁月的星光中,我们双手捂胸,让我们用血铺成桥,用泪开成桃李,为他人,为自己,更为这湖光春色、大好河山,铺成沟,凿成渠,然后挥手奋书∶沟通,让一切自由联通。其实,最美、最真的是柳儿沐浴着春光,吮吸着土壤中的雨露的那一瞬,因为,在那一刻一切都连成了环,沟通成为了真切的渴望与需要……

高一语文必修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迈出的每一步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重大影响。

  在正确的道路上跨出一步,你的人生会因此而不同。史铁生在二十几岁即遭遇下肢瘫痪,他想到了自杀,可是,经过激烈地思想斗争,最终,他从死亡边缘挣扎出来。如果他不从死亡的边缘跨出一步,他的一生可能要因此改写。司马迁遭受宫刑,这真是奇耻大辱,他也想到了死,可是,他又想到:“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最终,他从屈辱中跨出了一步,写了鸿篇巨制《史记》,成就了他辉煌的一生。

  在错误的道路上迈出一步,你只能品尝苦果。成克杰身为人民公仆不想着兢兢业业地工作,却贪图享受,生活腐化。如果他不在腐化的生活道路上迈出一步,他怎么会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马家爵作为一个贫穷人家走出的大学生,不思学业有成,从而孝敬父母,报效国家,却因为一点点小恩怨伺机报复。如果他不在报复的路上迈出一步,他怎么会有伏法抵罪的结局

  古语云:“一步错,步步错。”“一失足成千古恨。”这些用血泪写成的话里包含着多少深刻的教训啊!不过,“一步错”真的就“步步错”吗?“一失足”真的就“千古恨”了吗?“浪子回头金不换”又给我们重新振作的勇气,只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同样,可以成就精彩人生。廉颇身为赵国重臣、一代名将,却为名利与蔺相如相争,不能不说他在错误的道路上迈出了一步,可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他及时发现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从而成就了“将相和”的美谈。越王勾践失去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也沦为奴隶,在这样的打击面前,再英勇的人也要低下头了吧?可是,勾践却能“卧薪尝胆”,积蓄国力,最终一洗国耻。

  反之,一帆风顺的人如果不慎重自己的脚下,也可能功亏一篑,毁了自己的一生。陈良宇能坐上上海市委书记的位子,他的仕途不可说不顺畅,可是,身为国家高级领导干部不能为人民谋福利,反而以权谋私,最后前功尽弃,落得晚景凄凉。同样下场的还有原北京副市长王宝森,他可能想到为革命工作一辈子了,再不享受可能没机会了,所以在后期的生活上极端腐化,最终因晚节不保而畏罪自杀。

  由此看来,我们不可不慎重我们脚下的每一步啊!因为,你迈出的每一步对你的一生都可能有重大的影响,让我们都一路走好吧!一路走好,不仅可以让自己的一生幸福,也可以给自己身边的家人带去幸福,还可以造福社会,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当然,如果你在错误的道路上不小心跨出了一步,你也不必惊慌,只要你知错能改,你同样可以赢得一生幸福!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最美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世界名著推荐100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