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想信念的人物素材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坚信自己

  自古以来,多少身残志坚的人,坚信自己,追逐心中的梦想,他们拼命克服身体的缺陷,历尽艰辛,终成正果,令人敬佩。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

  他身残志坚,智商超人。现代爱因斯坦是他当之无愧的荣誉。他一生以研究重力和黑洞为主,并有了突出的成就和贡献。为现代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做出极大的贡献。是诺贝尔奖当之无愧的获得者。他就是举世闻名的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史蒂芬霍金。

关于理想信念的人物素材

身边的感动—信念坚守

  李白游览四方,纵情山水,飘逸超脱;杜甫心系苍生,忧国忧民,博大伟岸;苏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流芳百世,虽然他们流传千古,为后人敬仰,但我们去无法像他们一样,毕竟他们代表了历史一个特定的时代,然而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平凡卑微,坚守信念,奏起一曲大爱无言的感动之歌,在我们身边传唱……

  杨善洲,不负群众的草鞋书记,“我要为百姓做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冲着这句承诺,退休卸任后的杨善洲一头扎进了杂草丛生的大亮山,和林场工人同吃同住,他决心给乡亲们再造山清水秀,雨季植树造林,旱季巡山防火。20多年间,他不要分文报酬,却为林场争取了近千万资金,白了头发,却绿了荒山。20多年来的风霜,坚守承诺,换大亮山一个崭新的面貌:森林郁郁葱葱,溪流四季不断;林下山珍遍地,枝头莺歌燕舞……从上任的第一天起,60年来杨善洲为人民奉献直到最后一天。坚守承诺,如一的信念,他化作了大亮山永恒的丰碑,留给子孙一片绿荫和一种执著的信念!

  王万青,1968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一路向西千万里,驻留在了玛曲草原。四十载似水流年,他视藏乡为故乡,视牧民为乡民,长期留守在高原,如今他的妻儿都生活在此。80年代至今,如许的时光磨不去他的理想,磨不去他那颗情系藏民的医德仁心。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当草原曼巴的佳话在流传,王万青,你已化作高原上不老的青松,守候着你钟爱的事业和藏民,苍劲有力,用信念挥笔写下一幅感人肺腑的画卷。

  何祥美,这个三十而立的男子,1999年12月入伍,开始了他传奇的军旅生涯。从枪王到三栖尖兵,18岁的少年开始了他的魔鬼训练,迎风迎光迎沙不流泪,凭借这种韧劲,终于达到了狙击手“人枪合一”的境界。天无踪,踏海无声,遁地无形。上九天,下五洋,从农家弟子到三栖尖兵,从初中文凭到大专文凭,何祥美用对祖国的忠诚和一腔热血书写着他军旅生涯的传奇。百步穿杨,他是中国第一狙击手,百折不挠,百炼成钢,他用不屈的信念成就兵中之王的传奇。

  “衣衫不问出处,英雄不问出身”,你们用信念高唱凯歌,传递着执著的伟岸!感动无言,正如你们那份不曾说出的辛苦!

  “

  李白游览四方,纵情山水,飘逸超脱;杜甫心系苍生,忧国忧民,博大伟岸;苏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流芳百世,虽然他们流传千古,为后人敬仰。

信念的6个人名人故事

  布拉格

  英国物理学家布拉格,小时侯家里很穷,凭借着自己对梦想的不懈追求,通过顽强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他曾经历的那段贫穷的岁月,成为了日后激励他前进的动力。

  他在学校读书时,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太差,父母无法给他买好看的衣服,舒适的鞋子,他常常是衣衫褴褛,拖着一双与他的脚很不相称的破旧皮鞋。但年幼的布拉格从不曾因为贫穷而感觉自己低人一等,他更没有埋怨过家里人不能给他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那一双过大的皮鞋穿在他的脚上看起来十分可笑,但他却并不因此自卑。相反,他无比珍视这双鞋,因为它可以带给他无限的动力。

  原来这双鞋是他父亲寄给他的。家里穷,不能给他添置一双舒服、结实的鞋子,即便这一双旧皮鞋,还是父亲的。尽管父亲对此也充满愧疚之情,但他仍给儿子以殷切的希望、无与伦比的鼓励和强大的情感支持。父亲在给他的信中这样写道:“儿呀,真抱歉,但愿再过一二年,我的那双皮鞋,你穿在脚上不再大。我抱着这样的希望,你一旦有了成就,我将引以为荣,因为我的儿子是穿着我的破皮鞋努力奋斗成功的。……”这封寓意深刻、充满期望的信,一直像一股无形的力量,推着布拉格在科学的崎岖山路上,踏着荆棘前进。

名人坚持理想信念的故事

  1、法国科幻说家儒勒・凡尔纳,为了写作《月球探险记》,就认真阅读了500多种图书资料。他一生之中共创作了104部科幻小说。读书笔记达二万五千本。

  2、司马迁遵从父亲遗嘱,立志要写成一部能够“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史书。就在他着手写这部史书的第七年,发生了李陵案。贰师将军李陵同匈奴一次战争中,因寡不敌众,战败投降。司马迁为李陵辩白,触怒汉武帝,被捕入狱,遭受残酷的“腐刑”。

  受刑之后,曾因屈辱痛苦打算自杀,可想到自己写史书的理想尚未完成。于是忍辱奋起,前后共历时18年,终于写成《史记》。这部伟大著作共526500字。开创我国纪传体通史的先河,史料丰富而翔实,历来受人们推崇。鲁迅曾以极概括的语言高度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张海迪身患高位截瘫,而她在病床上,用镜子反射来看书,最后以惊人的毅力学会了4国外语,并成功的翻译了16本海外著作。

  4、贝多芬双耳失聪后,不是一味的怨天尤人,而是坚持他的音乐创作,耳朵聋了又听不见,就用筷子插进钢琴的发声器,以震动来辨别音调,最终创作出了著名的《第九交响曲》。

  5、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房间里,不论是窗帘上、衣架上、橱柜上、床头上、镜子上,到处都挂着一串串小纸片,走近一看,原来纸片上都写着美妙的词语、生动的比喻,有用的资料。他把纸片挂在房间的各个部位,是为了在睡觉、穿衣、刮脸、踱步时,随时随地都能看到,都能记诵。外出时他也在衣袋里装着不少纸片。他这样刻苦学习,积累资料,终于写出了《热爱生命》《铁蹄》《海浪》等引人入胜的作品。

  6、诺贝尔决心把烈性炸药改造成安全炸药。1862年夏天,他开始了对硝化的甘油的研究。这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牺牲的艰苦历程,死亡时刻都在陪伴着他。在一次进行炸药实验时发生了爆炸事件,实验室被炸的无影无踪,5个助手全部牺牲,连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幸免。但是,诺贝尔百折不挠,他把实验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继续实验。经过长期的研究,他终于发现了一种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质――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药的引爆物,成功地解决了炸药的引爆问题,这就是l管的发明。

  7、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力图雪耻,激励自己,在屋内悬一苦胆,出入、坐卧都要尝尝,使自己不忘受辱之苦。睡觉时不用床铺和被褥,睡在木柴上面,使自己不忘亡国之痛。经过这样多年的磨砺,终于使越国强盛起来,打败了吴王。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给当兵儿子的一封信励志的信

儿子当兵父母的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