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古诗屈原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端午》古诗屈原

端午

  传说,屈原是楚怀王时大臣,因为他受到楚兰的嫉护,就在楚王及继位的顷襄王之前诽谤屈原。楚王逐渐疏远,最后甚至将屈原放逐。屈原满怀悲恨,落拓江湖,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跳江自尽。屈原自尽后,百姓哀痛异常。纷纷下江寻找屈原的尸体。有的人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的尸体,还做了粽子等食物去给鱼吃。从而慢慢演变成赛龙舟和吃粽子了。

  在过端午节时,人们还有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挂荷包和栓五色丝线等许多习俗。这么多的习俗都是为了驱邪或纪念屈原的死。

  在我们家,一般都是奶奶包煮好粽子后,把粽子发几个给邻居,表示友爱,再各家庆贺节日。到了晚上,我们全家开始看电视、游夫子庙……

  我想:原来大家身边的节日都有这么动听的故事,看来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了解历史,知道更多的文化知识才行啊!

《端午》古诗屈原

端午

  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妈妈。所以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许多粽子。我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 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

  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我每当吃粽子时,总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说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妈妈包粽子有什么“秘决”,每次包的粽子总是香喷喷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馋诞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转眼又到了端午节,它除了让人想起龙舟盛会以外,粽子的美味更令人神往,也是我梦寐以求的日子。我长这么大还没吃过我家自己做的香喷喷的粽子,据我奶奶说味道好极了。自己做的粽子可以随心所欲地加上自己喜欢的食物和配料。因此,今年我死缠烂打,软磨硬泡,爸爸妈妈被我弄得没办法,只好同意了。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爸先将猪肉、香菇切成方块,然后将猪肉放在锅中炒制,加些事先准备好的调料炒出香味,才将猪肉捞起。接着,将香菇和事先泡制好的食物调好配料后一同炒熟,剩余汤汁炒以预先洗净的上等糯米,至所有的汁都被上等糯米吸收进去为止,再放入刚才所炒的料一起拌匀。

  接下来,该我妈上场了,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只见,妈妈取了两张碧绿的箬竹叶子重叠在一块,双手抓住叶子两端,轻轻向中心一卷,熟练地卷成圆锥形,放于左手掌中,右手用勺子舀了些刚才炒制好的馅料装进圆锥形里边,直到把圆锥形填满了。这时,只见妈妈右手拇指和食指将叶子两头捏住轻轻向前一压,再一个小的反剪,交于左手握牢不放松,空出来的右手拿一绳,一头用牙齿咬住,一头用右手拽紧,沿粽子腰间绕两圈扎紧系牢。一个绿莹莹的粽子就大功告成了,看得我目瞪口呆。接着,妈妈继续不厌其烦地包着,包着这有棱有角的小东西。

  包好后,我爸把粽子放在锅中去煮,并告诉我说:“这叫炕肉粽,炕肉粽的时间,一般是8小时,这样肉粽才能出胶,香味四溢。”

  我一听晕了,还要这么久,我都快垂涎三尺,但也无可奈何,等吧,真是等到花儿也谢了……共页,当前第页 12

端午诗句鉴赏《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沈死,楚人衰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注释】

  沈:沉江自杀。何:哪里。欲:试图,尝试。未:没有。泯:消除。碧:碧绿。应自:倒映。

  【译文】

  屈原已沉江自杀,楚人为他的不被容纳而悲哀。哪里能制止谗言,只不过试图驱赶蛟龙罢了。没有消除屈原生前的撼恨,反而追寻他死后的遗踪。(只留下)碧绿的沅湘水,倒映着山峰的影子。

  【赏析】

  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生于农家,幼时家贫,酷爱读书,16岁乡试未取之后,由于家庭无力供他继续攻读再考,就跟随叔父到河南洛阳谋得主簿(相当于现今的文书)一职,后又在孟县、桐城县连续担任主簿职务。在连任三县主簿之后例升知县,召试,赐进士出身,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有梅都官之称。

  梅尧臣入仕之后,曾胸怀大志,抱有远大抱负,他原名“圣俞”,后改“尧臣”,意为立志要做个圣明君王的贤臣,然而他却没有遇到圣君。

  梅公虽然在位途上极不得意,而在诗坛上却享有盛名,他怀着无限的悲愤、苦闷、渴望和痛苦的心情,写出了《五月五日》,借屈原以抒发他的“不遇”情怀。

端午·粽子·屈原

  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每月有初五、十五、二十五三个五日,“端”是开始的意思,每月第一个五日就称为端五。端午节还称为“浴兰节”和“地腊节”。

  从古至今,一般端午节人们多要包粽子,并摘许多的葛藤挂在门口的两旁。今天,奶奶买了许多粽子回来,说今天的午餐就吃粽子了!吃午餐是,每人拿到了一条粽子,这粽子是三角体的,外面是用几片苇叶包成的,外形十分精致,还用几条绳子绑了起来,为了不让苇叶掉下来。闻着看喷喷糯米味,让人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粽子,赶紧用筷子夹了一块,啊,味道还真不赖!

  但是,在吃粽子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在公元278年前的爱国的伟大诗人——屈原。楚国在秦国在举进攻中惨败,秦国一举攻进成都,大肆烧杀和抢夺,顷见大势已去,便于五月五日抱着一块石头投入汩罗江。楚国人民听到这个消息,从四面八方赶到汩罗江边,纷纷驾舟寻救,但还是未能找到他们心目中的爱国诗人——屈原,人民为了使让他们尊敬的屈原的遗体不被恶吞食,人们就自发地做好粽子投入洒中供鱼儿食用。

  这还是我第一次这么正式地过端午节哩!

端午屈原诗歌

  汨罗江,千年的低吟

  千年的吟唱

  把端午这个难忘的日子

  谱写成流传千古的神韵

  《离骚》拍打着江水

  《天问》铸就了五月五日

  一颗伟大的民族之魂

  铮铮铁骨,高傲的头颅

  把汨罗江的江水演绎成千古绝唱

  洗涤着历史那厚重的回声

  龙舟齐发是在打捞屈原那不灭的忠魂

  还是在吟唱那千古流传的神韵

  那忘不了的《离骚》之舟

  那魂牵梦绕的《天问》

  在端午这天弹奏三千年的妙语琴音

  在汨罗江流淌的韵律之中

  屈原的名字和他的楚辞流传千古

  折折叠叠成不朽的历史妙音

  绕梁千日,不肯离去

  五月的荷花洁白

  清风摇曳楚辞落韵的悠然

  我仿佛看见在端午这天

  屈原大夫披头散发

  在汨罗江纵身一跃

  所有楚辞的音韵散落满江

端午-屈原

  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

  两千三百年前,一个清瘦老人,仰望苍天,他在忧虑他那民生多坚的的国家,当传来国都郢城被攻陷的消息后,他徘徊在汨罗江边,他愤怒,他哀伤,最后,他吟诵着"世人皆醉我独醒",带着满腔的悲愤抱石沉入了江中。百姓们怕江中的鱼儿吃他们敬爱的屈原的尸体,所以用粽叶包了稻米,撒到江中,让鱼儿吃,这样就不会伤害他们敬爱的屈原了。可以这样说,没有一种食物能像粽子一样寓意丰富,粽子的形状棱角分明,象征着屈原的人格棱角分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粽子的里面包一颗红枣,象征着屈原的赤胆忠心……总之,粽子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无比敬重。

  屈原绝没有想到,生前他忍受无人理解的寂寞;而他死后,他的继承者们贯穿古今,前仆后继,层出不穷。李白,杜甫,岳飞,文天祥,苏轼,辛弃疾,谭嗣同……,数不胜数的热血男儿传承着屈原的精神。可以这样说,是他让端午节熠熠闪光;是他让湘水接受祭拜,是他让国人由蒙昧走向进步,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唱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去找寻真理;又有多少人抛头颅,洒热血来表达对祖国的爱恋。

  但是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屈原的精神从未像今天离我们这么近,这么亲切。这些都源自5。12四川大地震,这场震惊海内外的灾难,让中国13亿人民联系的更加紧密,让中国人更加想念屈原。屈原那处在人生的逆境中,却时刻怀着对祖国灿若日月的情怀,随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身虽死,情不改的爱国情结,不正是中国目前最需要的吗 那江上竞飞的龙舟,不正是13亿人民同心协力划动的吗 众人划桨开大船,在大自然的强悍面前,人类团结一致,血脉相连。

  在这个粽叶飘香的季节里,我们走的更稳,更坚定,无往而不胜。只因为我们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爱中国!

  我爱吃粽子,爱过端午节,爱享受节日的气氛,缅怀先人,展望未来!

端午屈原诗歌

  一缕瘦弱的思绪

  粘梦的羽衣

  向远古飞去

  河水清清

  明月依依

  硕长的身影

  拉近明与暗的距离

  山不出声

  只有碎了的心一寸寸断裂

  水不流动

  惟有国破的悲声哭起

  问苍天生何苦死何惧

  风一缕

  踏波寻渊追长鹤

  消剪烦丝浸明月

  忘却得与失爱与恨

  情与愁喜与乐

  凝化一株百荷一滴碧水一片云霞

  迷茫象云笼雾罩的原野

  我孤独成一棵树

  看不清希望

  看不清星星闪烁

  在无助的人海

  心灵象空洞的夜幕

  被寂寞吞噬记忆

  吞噬生命的知觉

  我想是一座塔

  在艰难面前立一身傲姿

  我想是一溪水

  在无奈之中流一生执着

  宣嚣的城市争吵着他的宣嚣

  多彩的霓虹增添人心的困惑

  在思想的笼子里

  人为什么活着

  寻久远的前世

  有一个灵魂站在那里

  无语

  只拉长再拉长一道清瘦的影子

  点灵魂之烛

  拨亮迷离的眼睛

  原来活着不独为自己

  在人群的苦难里

  用浪漫描天国的瑰丽

  一条溪一座山都在他的血液里

  点灵魂之烛

  拨亮生命的价值

  生不足惜

  死又何惧

  宁可毅然死去

  也不残喘着哭泣

  柔情融一江碧水

  傲骨立一杆不弯的戟

  上下求索

  生命对与人的意义

  你是一盏烛光

  照亮所有不屈的人

  ------从生到死

端午节缅怀屈原的诗歌

  晨光从梦中溢出

  青青丛林

  浸润在薄霭梦境

  麦花香落田埂

  踏着鸟鸣的清脆

  在幽静的田野觅一支青艾

  远远传来叫卖粽子的声音

  忽然吹过遥远童年

  妈妈用青瓷的碗

  端来竹叶清香的端午

  寥落北国

  看不到龙舟竞渡的汨罗

  匆匆忙忙的奔波声

  踏碎屈大夫一声叹息

  马蹄悠悠

  艾叶的清香愈淡愈远

  在这蒙蒙清晨

  我回忆青瓷碗里粽子的淡然

  鸟鸣淹没粽子的叫卖声

  我独自走在清晨的田头

  寻一支有着清香的野艾

  和一个久已失落的故事

关于端午节诗歌:屈原·李白

  屈原早在五月

  你就谢尽了

  一树芳华疏叶割伤了楚地的喉咙

  枝干萎成把嶙峋的骨头

  天空疼得抖下了雪一片片聚不成诗河滩边

  你遗落的一枚青果秋日发芽

  冬日开花我在你沉睡的边缘徘徊

  却唤不醒东逝的水汨罗河

  在你坠落的一瞬便抛尽了所有愤懑

  它什么也不说安静地沉着你

  和你的楚国那一钩残月是暗夜压低了你的眉被迫流离之前

  你把忠贞埋在寂冷却永不干枯的河底把历史

  丢给时光漂洗只携一束含露的菖蒲借着一江春水的醉意你说

  不如归去转过身

  却倚着楚辞的背脊默默守侯晨曦

  李白你用一盅酒浇出半个潋滟的唐

  用一支笔杆舞起诗国绮丽的大梁

  用不羁的眼眸灼伤长夜一身剑气

  刺穿有始无终的时光烟花三月

  撑一叶扁舟划离盛唐的涡心你牵着黄河行走千年向东

  向东却始终触不到太阳

  你可曾后悔何不捞取当年的月光花间一壶酒

  谁能填补缺失的影子

  我也只能背对长安沿一路巴山蜀水

  寻向你最寂寞的诗行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端午节故事的由来

中秋节的传统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