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的经典诗句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有一种制胜法宝叫做坚强

  从一年级至今,我积累了好多古诗,但“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句诗给我的启迪最大。

  这句诗出自清朝诗人郑燮的《竹石》,原诗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整首诗突出了竹子的坚强,最后两句更是千古名句。

  记得学这首诗的时候是二年级。这首诗中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字都突出了竹子的坚强,而且它的插图也非常引人注意,一丛竹子稳稳当当地立在几块大石头上,风吹来了它们只是稍有一丝晃动,不久后又站在那儿,它们多么像一个个无论炎热寒冷、刮风下雨都坚守在自己岗位上的交警啊!竹子之所以能在石头上悬崖缝上落地生根,我想就是因为它们的“看家法宝”——坚强吧!

  一读到这句诗我就想起了残疾人运动会上的运动健儿们。他们有的是先天不足,有的是后来所伤,失去手、脚,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经过努力,他们渐渐地适应了只用手或脚干事情,并且有勇气参加残奥会,他们的坚强是足以与竹子媲美的。

  有一种制胜法宝叫做坚强,它比任何灵丹妙药都要有用。只要我们有一颗坚强的心,就能百战不败。

自强不息的经典诗句

自勉

  世有多百事

  事多惟恐百余愁

  发迹不胜簪,银白蓬乱

  不知何以办做焉

  似梦飘魂,朦胧不透

  流水远去自逝之

  乃弃者,不足成大事

  天下豪迈者,勇面之

  事愈难,余愈强

  不退则进

  莫愁,春来草自青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青翠的竹在向你昭示着他的强劲,昭示者一种贯穿生命的不屈与坚韧。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狂傲的诗人在向你昭示者他的不羁,昭示者一种蓬勃于血脉的顽强与奋进。

  “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厥”,是神勇的将军在昭示着他的刚烈,昭示着一种国难共赴,壮士扼腕的豪雄与激昂。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恍惚走过一世,在无限的轮回的罅隙间,只有坚定地向前方迈出你矫健的步伐,才会让你的生命奔涌着不可凌越的气势。

  自强能登上人生的顶峰。波浪翻滚的海面上,《老人与海》的故事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灵,无数次的遇险,无数次的搏斗,他的“硬汉”精神让人折服,而更让我敬佩的他无所畏惧,永不放弃的非凡魄力,于是,壮年不再的桑地亚哥在蔚蓝的海面上挥洒出男儿的血性,壮士的豪情。还记得《简·爱》里的女主人公亦是自强不息的弄潮儿,她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靓丽的外表,但她凭着不放弃,不服输的秉性,终于把人生路上的一切障碍雕琢成绝美的风景,回首何来萧瑟处,身后依旧是一片灿烂的阳光。

  自强能创造生命的奇迹。“当命运向您示威时,您一定要紧扼命运的喉咙”这是那个伟大的音乐家对命运的控诉,对现实的怒吼。的确,对一个灵魂充满奋斗的人来说,贫穷何所惧,耳聋怎可挡,那一曲《命运》足以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德国诗人海涅这个生活在“被褥坟墓中”的人,亦用自强挥洒出流传世界的华章,他下身瘫痪,双手动弹不得,却用最优秀的诗篇昭示着不屈的灵魂。他们都不是命运的宠儿,却是精神的巨人,他们用不完整的生命成就最华美的人生,创造惊世震俗的生命神话。

  自强更能创造民族的辉煌。永远都记得那个风雨如晦的战争年代,枪林弹雨充斥着神州大地,留下无数人的血泪、呐喊和叹息。然而,自强不息的中华儿女前仆后继的身影昭示着炎黄子孙无坚不摧的刚烈,众志成城的顽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同样深爱着中华大地的钢铁儿女们浴血奋战,用愤怒的极致,激昂的项端,翻演着撼人心魄的壮烈冲击。欲倾的姿势,是另一种掘起,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不再是那个让世人鄙弃的“东亚病夫”。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人生是一条我们陌生的旅途,前面也许是比来路还要艰险的去处,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只有坚守脚下的土地,不断地进取,不懈地奋斗,才能让信仰发光,灵魂独唱!

自强不息

  《腾王阁序》有云: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苏轼的前半生顺风顺水,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乌台诗案”让一代文豪开始了一贬再贬的波折人生。但即使身陷囹圄,苏东坡依旧意气风发,旷达豪放。遭贬黄州,他不曾自怨自艾,而是吟出了“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千古绝唱;遭贬密州,他不曾妄自菲薄,而是诵起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高歌;遭贬儋州,他不曾颓废消沉,而是唱开了“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之音。不管身沦何处,不曾摇,豪迈之意,不曾悲,自强不息。

  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自强不息者,迎浪行舟。纵横古今,唯自强者可立于顶,所以,让我们振臂高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坚强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有的人就如同郑燮笔下的《竹石》,坚强不屈,让生命煜煜生辉。

  王十朋从小爱好学习,有时看书入迷竟到了忘了吃饭的地步,美中不足的是他的书法技艺欠佳。有一次,他在爷爷的寿宴上,看到路上的难民,有感而发,写了一首诗。宴会上的人都认为王十朋天赋过人,小小年纪就能写出这么好的诗,称他为“颜伯玮转世”。可是宝印叔叔笑着说:“他的书法还不及颜伯玮的一半呢。”那句话使王十朋的心情一落千丈,众人的嬉笑在他听来都如嘲笑一般刺耳。从那以后,他痛下决心,一定要练好书法。随即他同宝印叔叔一起回了江心寺,潜心练习书法,每到心生懈怠的时候,想到那句刺耳的玩笑,他就有了动力。功到自然成,他悟到了书法的真谛,成为大书法家和文学家。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睡前小故事给宝宝听的

过生日请客邀请函怎样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