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知行合一

  心学大师王阴阳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事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认为,实践才出真知。

  形式检验真理的有效途径,对于事物的本质,我们总是先知后行,方能全面感受?近日,云南农业大学课堂上集体抽烟,其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烟,实践是最能让人真正领悟事物特征特性的一种方法,该大学通过让学生抽烟的方式,让学生从香气质,香气量,刺激性,口腔残留,余味各方面进行感受,可谓是用心良苦,如果没有敢为先人的奋力一试,那么要实现真正的看清事物庐山真面目难度将会加大!如果没有杨利伟那一小步,也将没有人类的一大步。如果没有中国不断地探索,实践,也将不是中国成为第一个国家登上月球的背面。真理,知识是用来指导人类的,是实践的基石,而实践是真理的金字塔,引领走向高层。

  行与知双管齐下,彼此依存。作为学生,不止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还要培养自己动手能力,学习知识,同时运用于实践,能大大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于生活,人们一定会讨厌只说不做的人,也不会喜欢只做不说的人,前者自以为是,自恋,清高,后者老实,笨着,木呐,只有又会说又会做的人最讨人喜欢,“知行合一,方得圆满。”对于国家近几年的发展,国家的面貌已然焕然一新,抗日时出国留学的学生为把知识用于实践,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屠呦呦几十年如一日的苦苦研究,最终成功提取了治理疟疾的青蒿素,邓稼先为国家硬实力,发明了原子弹,将知识便成了一颗原子弹,震慑了全人类。他们把知行合一,用到极致,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最终他们成功了一个国家要发展,绝不是纸上谈兵的事业,绝不是靠口头说说,2009年天安门大阅兵,国家展示出千姿百态的高级武器,战斗机等无一不凝聚了科学家们的心血,因为敢于实践,敢于创造才能发展的更好。

  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知行合一,中国风采,知行合一,历久弥新。

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

心存美德,知行合一

  有一粒种子,叫做国学经典,把它播撒在心中,让经典诵读永驻心间;有一条潺潺的溪流,叫做中华美德,让它滋润、浇灌着心田,让中华美德伴随身边;有一盏灯,叫做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提着它走过漫漫人生,让知识在现实中灵活运用,给予你莫大的力量!

  诵读经典诗人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说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萧抡谓说过:“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这些诗句就足以证明读书的重要性,经典诵读巨大的影响力!《国学小名士》中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够熟读、熟背很多的古诗词,朗朗上口、滔滔不绝,这种境界让我心中震撼无比,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是呀,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孕育了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铸就了经久不衰的艺术瑰宝,犹如夏日的漫天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宛若春日的遍野鲜花,散发着馥郁的芬芳。到刚劲端庄的方块字里,感受《水浒》《三国》的英雄豪气;到如歌如画的唐诗宋词中,领略枫桥的钟声,大漠的孤烟;在外婆的歌谣里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女娲、大禹的故事萦绕耳畔。那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诗词,会给予我们美好的艺术享受;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经典佳作,给予我们无限的知识,会让我们受益终生。

  今后,我要向《国学小名士》中的同学学习,广泛诵读经典,牢记于心,我要诵读国学经典,走进古诗词的世界里,去感受诗人朴质、真切的情思;徜徉古诗词的长河中,去感受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让经典诵读永驻心间!传承美德中华美德到底是什么?这个疑惑一直萦绕在我的心中。观看了《国学小名士》之后,我心中终于有了答案。古语有云:“羊知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就是中华之美德——它陶冶人的爱国情操,树立爱国爱民的远大志向;它让人孝顺父母,对其充满孝心;它让人仗义疏财,尽自己的全力帮助别人,不图任何回报……而对于我们青少年,中华美德并没有多大,它只是生活中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小事。生活中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表情,都可以衡量出一个人的修养、品德。从小生活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中,进屋要先敲门、吃饭要礼让、要尽量向陌生人伸出援助之手等等的优良美德我都没有养成,我不禁感到深深的愧疚!

  从现在起,我要改掉坏习惯,力争做一个中华美德的传承者!今天,中华美德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的手中,将由我们焊接,要靠我们传承,我定要谱写中华更璀璨的诗篇!让中华美德伴随身边,伴我成长!

知行合一,重在于行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尚书》

  “非知之实难,难将在行之。”——《左传》

  在知行合一中,是在强调道德和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重视道德的实践性。“知行合一”相当于“致良知”。知就是认知良知,也就是道德认识。行就是行动行为,也就是道德践履。

  不论是作为干部,还是作为公民,作为学生,我们都要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国家干部就要有道德,对于我们公民来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道德也可以从一点点的生活小事做起。康有为也说过“蒙养知识,德育为先。”学生更是要以德为本。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所以说,作为一名学生,作为一名青少年。养成一个良好的价值观,良好的道德观念是很必要的。

  当然,我们不仅要有一个对道德正确的认识,还要应该要有道德践履。

  知是必要的,在湛若水提出的“体用一源”中,知与行的首先必要就是要有知。朱熹也曾说过“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我们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道德认识。然而有许多认识就够了吗?明朝陈献章说过∶“圣贤垂世立教之所寓者,书也。用不用者,心也。”我们的道德是根本,知而不行,阅读再多的圣贤书,再多的道德认识都是白费的。所以两者相辅下,行是重要的,王阳明曾经说过“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行动的必要性也说明了对于道德的认识。达芬奇曾经说过“理论脱离实践是最大的不幸。”理论固然是必要的,但实践相比于理论来说是重要的。

  在王阳明因反对宦官,仗义执言而被贬谪龙场时,自己所学到的道德认识和所读的圣贤书似乎发生了偏差,他开始进行了思考,明白,光靠理论和哲学是完全不够的,应该去结合行动。再后来他一路扶摇直上,在巡抚江西南部时,土匪盛行,他并没有去跟土匪讲什么道理讲什么德行,讲什么道德。他直接开始了行动,用火枪攻击,用知识计谋相结合攻击土匪。

  在龙场悟道中王阳明悟出了“知行合一”这一思想,认为“知”和“行”应该齐头并进,而不是像朱熹所说“论先后,知为先。”如果只是知为先,难免会有一些不自觉的观点∶我“知”得不够,所以还不能“行”,等我的“知”足够了再“行”。这也许是避免不了的“人欲”但“存天理,去人欲。”可以是我们对自己的约束与提高。对于自己的不对的欲和自己的道德认识进行结合,尽量让自己的欲不违背自己的道德认知。

  就像在学习日常生活中,也许我们会想在学校里吃些小零食,但在校规班规上,这是明令禁止的。我们都知道这样的规章制度,可是还是有很多层出不穷的事件发生。所以说我们不仅要对德认识,还要对德有履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校纪校规。为成就自己,建设国家去“知行合一”。

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

  《国学小名士》,给了我很深很多的启发。

  如果在平常谈话中引用上一两句古诗词,就会很有韵味。在给我爷爷庆祝六十六岁大寿的时候,许多人祝我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就是运用的古诗词,听着很让人高兴。我们每个人都想把话说得更好听、更有意思些,我建议大家多读读古诗词。

  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一向是尊老爱幼、帮助他人。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就是不做。面对处在困难中的人们,他们会说:“我们无能为力”。可是,在公交车上,为一个年迈的老人让座也很难吗?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小学生都要勇敢站起,尽力而为,把上一代留给我们的珍宝接过来,传下去……

  令我终生难忘的要数“学以致用”了。有一段视频是这样的:主持人要选手们说带“花”的诗句。我决定和他们一比高低。结果,人家来了三个回合了,我才想起一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如果我上台,先不说分数,光那难堪的场面也得惭愧死人了!这时,视频上一位学生说了这样一句诗:“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不是我刚学的嘛!我怎么不会了?看来光学还不行,要记在脑子里,到用的时候才能用上。

知行合

  “知行合一”是一种境界,是王守仁思想心学的精髓。以前,我总是不懂,到底什么是“知行合一“,今天,我读到一个故事,终于明白了。

  我们一起来看这个故事吧:有一个赫赫有名的设计家在设计一个大厅时,只设计了一根柱子,尽管他用了种种方法,证明只用一根柱子就可以支撑住大厅,可人们还是不放心。在人们的压迫下,设计师无可奈何,便又在大厅的四周添了四根柱子。许多年过去了,设计师已经变成了一座坟墓,这时,一场大地震发生了。许多建筑轰然倒塌,可那个大厅岿然不动。人们都以为是那五根柱子起的作用,可当他们维修时,才赫然发现:原来,后来添的四根柱子,离厅顶都有一定距离,也就是说,支撑住大厅的,只有原先的那一根柱子。人们惊叹了,铺天盖地的赞美向设计师扑去,可他再也听不见了。他用一个巧妙的方法,保留住了他的设计,使他的设计,比他活的更久远,更有弹性。

  有一种境界叫做“知行合一”,也就是说,为了达到好的目的,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更为婉转的手段,比如说明朝的戚继光,他并不是一个清官,但他是一个好官,他那些显赫的战功,挽救了明朝的生命,他那些或许来路不明的钱财,都用来发展抗倭的事业。如果他没有钱,他如何发展他的抗倭事业?靠一味蛮干,靠扯着嗓子干喊吗

  故事中的设计师也是如此。为了自己的设计,为了全新的突破,委曲求全,可最后他成功了!他的那个宏伟的设计,经受了时间的考验,被人们永远记在了心中。

  而我就没有领略这种境界。比如说有次,我的一个同学在自习课不停地玩橡皮,我本着当值日班长的责任,毫不留情的把他的橡皮给收了,他很生气,说我不知好歹,我心里也很委屈:明明我是对的,为什么他还很生气呢?现在想想,如果我当时能更婉转一点,能换一种方式的话,那么他和我,不就都不会生气了吗

  当我们用一种方法办事情时总也办不成时,换一种更巧妙的方法会怎样?“知行合一”告诉了我们答案。

知行合一作文

  五千年的辉煌文明,经历过风霜雨雪的打磨和考验,终于积淀出了一个堪称伟大的民族。而这辉煌的历史长流中,有四个字不敢让人忘怀,铭心刻骨――“知行合一”。

  儿时便读过这样一则有趣的故事:王阳明小时读朱子书,“欲做圣贤,先修格物。”然于格物,不求甚解,决心先实践一番。恰巧看到一片翠绿的竹林,顿时打定主意。格物,格物,害!不如就先格这竹子吧!

  于是王阳明坐下,眼睛紧盯着一株竹子。眼前这根竹子,碗口粗细,枝叶扶疏。王阳明认真思考这竹子背后的道理,从它的建筑、艺术、医用等多方面思考、探讨。就这样,王阳明整整思考了七天,甚至差点晕倒,也没格出“道”。他心想:圣人之道难不成就这样难求吗?可惜王阳明卧病在床,此事也只能了了罢之。

  后来的后来,王阳明创立了“阳明心学”,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被人们奉为圣人。他真正悟了道。

  小时觉得有趣,甚至有些许可笑的故事,少年王阳明的疑问终于有了答案,现在想来,王阳明当时格的不是竹,而是心罢。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到胜决断,了然于心。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是王阳明留给世间的最后一句话。追忆王阳明的人生,应该是无悔无怨的,无论是年轻时的浮夸还是中年以后的老成,王阳明都做得很好,因为他在凭良知做事。他创造了很多人都不可能创造的人生成绩,散发了很多人都不可能散发的光辉,他的人生价值得到了最极限的体现。完美的人生,就应该是这样:尽可能在良知的指引下创造引以为傲的人生价值。

  每段伟大的路上最初都布满荆棘,每一个先贤都曾被视为移山的愚公,古谚有云:“只有通往地狱的路,才铺满鲜花。”无论是王阳明格竹,还是“新郎失踪”,都曾经被人取笑和不屑,但他最终做到了。困难难道不是抵达梦想的必经之路吗

  “提及少年一词,应与平庸相斥。”少年的我们,应在良知的指引下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我们应当做什么呢?大概只有这八个字才能诉说――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凡事都要做到知行合一

  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说:懂得道理与实际应用都是重要的。说得再明白些就是要想实现理想,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方法。这看上去是句简单的话,实际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即知道该怎样做的事应该与行动相结合,才会变得完美。

  有了好想法就应该立即行动起来。当在行动之前固然会遇到许多问题,虽然我们不知道能否在行动之前消除障碍,但是我們可以在行动之中克服困难。別告诉自己,我做不到。那一定是不可能完成的,除非有奇迹发生。如果你真这样想的話,那就大错特错!別相信世界上会有奇迹,因为你自己本身就是奇迹,你就是自己的上帝,倘若,不付诸行动,奇迹也无法帮助你成功。

  我們总是在等,等一个好的时机,等一个可以百分之百确定成功所需的条件,反而陷入了永远的等待之中,甚至连一件小事,也总要等到所有的条件都满足之后才开始行动。我们究竟在等待什么?真的能等到么?等到了又能怎样?说不定一等就耗费了我们一生的精力,而到那時候你还有机会反驳么?不,我不信,因为“成功永远留給那些有准备的人",而不是留给那些永远只知道等待的人。如果只知道等待好时机,恐怕我们的一生都会错过最佳时机。正因为如此,很多人一辈子都干不不了一件事。只有想到就去做的人,才能改变现状。

  有这么一个小男孩,资质平凡,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他小时候想当班长,结果他连任三年班长;大学时,他喜欢上校花,终于在许多男孩嫉妒的眼光中做了她的老公;大学毕业后,他想开一家公司,三年后这家公司上了电视台;在他30多岁时,忽然想学画画,结果他在40几岁时成功的举办了画展。

  当别人羡慕他时,他却说:"我很平凡,没有什么聪明的才智,也没有什么远大的抱负,只是想到就去做。不管结果如何,我却认为自己没有输"。他,就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余丹青先生。

  其实现在很多人只是想想罢了,而没有付出实际行动。要真正实现目标就要做到知行合一了。这样我们才能不留遗憾!

知行合一高中作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题记

  背负行囊,行走于人生的悲欢离合。一扇扇人生之门,不断阻碍着我们前进的脚步,蒙蔽着我们渴求的双眼。未来的路虽总充溢着迷茫与孤独,漫长坎坷又布满荆棘,但若能放下外界的纷纷扰扰与流言蜚语,知行合一,便能获得真知,踏上星辰大海的征程。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讲,“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即懂得道理;行,即践行锻炼。知道却不去行动,就是没有真正明白。正如战国时期的赵括,虽熟读兵书,却只知夸夸其谈纸上谈兵,死搬兵书上的教条,而不去脚踏实地的实践,终死于战场,为后人耻笑。

  我们常探求如何获得真知。其实“条条大路通罗马”,求得真知的办法有很多,但不论是哪一种,哪怕是最简单、最取巧的求知之道,也无法在空想中实现。思想的力量,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发挥作用。为学如此,处世亦如此。若想求得真知,就必须在“行”上下功夫,就必须学会去知行合一。

  作为一位优秀的学者和诗人,闻一多先生可谓是知行合一的典范。社会风雨如磐,祖国水深火热,他由忧生爱,爱由忧生,他明白他需要给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在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上,写满了如群蚁排衙密密麻麻的小楷。他向那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潜心贯注,锲而不舍,终结成《唐诗杂论》的硕果。对知行合一深刻的理解,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和伟大的作品,闻一多先生也由此成为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成为我们民族不朽的精神丰碑。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无论是知识、方法,还是道德,都需要我们拥有足够的储存。而在广泛的涉猎、仔细的研究、谨慎的思考、明确的辨别之后,我们便会得到一个征途是星辰大海的方向。而唯有不断地探索与追求,或肝脑涂地,或骈手胝足,在无数个日夜里皓首穷经,捡拾起慎独,才能让我们顺利通过征途中的山间幽径、坦途道路和深谷岔口。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高举知行合一的信念火炬,脚踏实地,忠贞不渝,锲而不舍地去穿过并征服所有坎坷泥泞寒冷坚硬的大地,方能获得真知,踏上星辰大海的征程。

以知行合一为题的作文优秀范文

  知即认识,知识;行即实践,行动。知识是引领行动的方法,行动是领悟知识的途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明代思想家和教育家王阳明先生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现在的德育包括知,情,意,行,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原来叫陶知行,后改为陶行知,行在前,知在后。他一生对教育的贡献是巨大的。

  知行关系,也就是指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真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与行是统一的,不能截然地分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从知到行,即从认识到实践。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当前,全国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就是要认真的学习,什么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作用,怎样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实践就是要把学习到的怎样去落实,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真正做到“知行合一”。首先群众利益至上,群众是英雄,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教育实践活动也不应一阵风吹过去,而应该长期坚持,坚持长期。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通过学习懂得了一些道理,就应该按这些道理去采取必要的行动,该为群众办些什么事,怎样为群众办好这些事,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执政之基。

  但愿学习不流于形式,也不应想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应当实事求是地去为群众办事,惠利于民,最后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我们常常会说知行合一、行胜于言。但这些还仅仅停留在话语上,没有化为我们切实的行动,没有化为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指南。但老实讲,这一条是中国文化的重点,也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点。《中庸》里有一句话:“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简单的意思是说:有一些人道理听明白了,遵道而行了,却因为气力的原因,结果就半途而废了,而我(孔子)却不会停下来。

  讲作文的时候,一些妈妈讲: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来就好难啊!这是一个问题。在生活中、工作中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道理都明白,但就是不去做。即使做了,也是半途而废。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思想上、意识上首先要明白要搞懂。思想上意识上搞懂了,还仅仅是开始,如果没有行动,思想上意识上的懂,那也只是半懂,或是懂。正所谓:知而不行,尤如不知。

  在《论语》中,孔子曾经承认过,自己在识人方面有过失误。他说自己起初在察人的时候,是听其言,信其行。后来纠正了这个观点,对一个人的认识,要听其言,观其行。我们通常都会犯这样的错误:一是喜欢聪明的人,而不太喜欢相对较笨的人。二是喜欢通过一个人的语言,来判定这个人是聪明还是愚笨。这样识别人、断定人,往往会造成很大的误判。看一个人语言的表达、思想上的认识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还要看行动上是不是得力,是不是能佐证其思想、意识。不能简单地凭一个人语言的表达,来断定一个人的好坏智愚。

  有一些妈妈讲,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来好难啊!这话跟没说一样。道理都明白了——似乎是想否认自己很笨,但做起来好难啊——似乎又在否认自己很聪明。反过来讲,道理都明白了——就是在说自己很聪明;但做起来好难啊——其实在进一步证明自己很愚笨。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个有成就的人,绝不是仅仅从思想上明白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往往是实施行动的人。正所谓:心动不如行动,也是这个道理。而我们往往犯的一个低级的错误就是: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但就是不在行动上加以实施。我们在生活中知人识事,也会犯一个简单而低级的错误,对别人、对外物,我们常常是听其言,信其行;对自己呢,则常常是讲其言,不去行。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就有了三个欺:自欺、欺人、被人欺。我们通常用英语讲:justdoit,而不是说justthinkit,也是充分地说明了行动的重要性。想得有多深、想得有多妙,但不能转换在行动上,那是一点意义也没有的。正如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无论他写出多么高深的游泳理论、教材,这样的理论与教材,也是没有用的。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从知与行的观点来看,愚公的愚——愚在没有搬家,而是搬山。智叟的智——智在他确实有理由,认为这样的搬山行为是愚蠢的。但是反过来讲,最后的结论证明:愚公不愚、智叟不智。那是因为愚公聪明就聪明在行动,而智叟的愚,就表现在光是脑袋灵光、嘴皮滑溜,却没有行动。所以讲,不要光是停留在思想上、意识上的智,也不要仅仅是停留在嘴头上的知,要把思想上、意识上、嘴头上的智与知转化成行动上的智。这是聪明人的做法。

  知行合一是中国教育的重点。过去,在古人的学习中是要把这个思想贯穿始终的。比如《三字经》的第一章中有:人不学,不知义。亲师友,习礼仪。在这一章中,一上来并没有讲如何知某数,识某文。“人不学,不知义”讲的是学习的目的——要知义。怎么知义呢?要“亲师友,习礼仪。”“亲师友,习礼仪”不是知识的范畴,而是行动的范畴。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学思践悟知行合一

以知行合一为题800字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