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的结构及作用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身边的科学

  为甚么萤火虫会发光

  萤火虫会发光因为在它们的腹部末端有发光器,发光器内充满许多含磷的发光质及发光酵素,使萤火虫能发出一闪一闪的光。

  萤火虫发光的目的,除了要照明之外,还有求偶、警戒、诱捕等用途。这也是它们的一种沟通的工具,不同种类萤火虫的发光方式、发光频率及颜色也会不同,它们藉此来传达不同的讯息。

显微镜的结构及作用

凸透镜的作用

  凸透镜?什么是凸透镜?看到这个题目,你的心中肯定会浮现出一个又一个问号。嘻嘻,还是让我来告诉你吧!

  凸透镜就是中间厚,两边薄的透镜,俗称放大镜。一节科学课上,我们就知道了这个小透镜的厉害。

  大家都知道,凸透镜有成像的功能,那它为什么能成像呢?原来光在经过一种透明物体之后,又经过另外一种透明物体时,就会发生折射。在通过凸透镜看物体时,光首先经过了空气,又经过了透镜的镜片,发生了折射,聚焦在一点,便形成了像。接着,我们又通过实验,发现了凸透镜成出的像必定是倒立的,并且是有一定规律的,以下就是我们研究的过程与成果。

  首先,我们先把凸透镜、纸屏、蜡烛三者距离调成: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这时,成在纸屏上的像比蜡烛小,并且凸透镜与蜡烛的距离越远,成出的像就越小。

  第二次,我们又把凸透镜、纸屏、蜡烛三者距离调成:凸透镜距纸屏和蜡烛距离同样远,成出的像与蜡烛等大。

  第三次,我们把凸透镜、纸屏、蜡烛三者距离调成: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这时成出的像比蜡烛大,并且凸透镜与纸屏距离越远成出的像越大。

  凸透镜的作用可大嘞,它可以放电影,也可以照像片,希望人们能利用它的特点为,为人类自己造福!

镜子

  当你做病毒检测的时候,一定会用到显微镜,那样你就能清晰的判断出病毒的类型,以便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当然,如果你不幸选择了望远镜,那我敢保证,你眼前一定是模糊一片,你一定达不到你想要的结果。但,如果你想用“显微镜”一样的方式,去审视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他们的性格、行为或举止,我想那更是一个糟糕的结果,我敢保证你最终会一个朋友也得不到,因为他们在你的观察下,会变得满身瑕疵,一无是处。记得古人也说过,“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确实如此吗?如果你有幸站在平面镜面前,你的确可以审视一下你的尊容,但如果不幸,你对面就立着一面“哈哈镜”,我想你不一定会真的哈哈大笑——因为你或许会丑态百出,或许会面目可憎,那是真的你吗

  也许你的理想是某一天能够走遍世界,但其实,在迈步之前,你应该学会观察或审视世界。你不能盲目的行走,也不能固步自封,只会东张西望。是的,我们应该把眼光投向长远,甚至是未知的领域,至少我们能事先辨别方向,约略定位自己的坐标,也能感知你所处的环境。古人不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凝重的一望吗?那是一种心态,一种境界,更是崇高理想的酝酿。

  远望是为了远行,也是为了让我们跳出我们所处的坐标点,至少可以避免沉溺“灯下阴霾”,摆脱拘泥与一叶障目。但要远行,自然要日积跬步。因此,我们还要善于低下头,脚踏实地,做好我们身边清楚而具体的每件事情,必要时,我们应该用一下“显微镜”,去观察事物关联的蛛丝马迹。也许我们不会完美,但应该有追求完美的执着和坚持。这个过程自然也很辛苦,不然古人也就不会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感悟了。

  理想总是丰满,但现实却颇为骨感。要缩短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使我们在经过努力之后,越来越切近我们的理想,其实,我们是可以乐观的,当然不妨站在“哈哈镜”面前去自嘲一下,当然也包括别人的调侃,甚至讽刺。这是成功必要的经历。如果说远望与显微的观察,是为了处理好我们与我们所在世界的关系,那么,当我们站在“哈哈镜”面前的心态和勇气,其实是需要我们有直面别人,甚至是自我的勇气——我们不能在世界里像堂吉诃德那样横冲直撞,独来独往,我们必须学会合作与分享,这样我们才能快乐的做我们喜欢做的事情;但即使全世界,都众星捧月般的支持你,但你始终可能会面对两个自己以及他们之间的矛盾,就像真实的你和镜子中的你,有时并不完全统一,那么说服自己,为信仰、信念、理想而坚持,有时比说服别人理解、支持和尊重更为重要。世界是我们的,我们是世界的,我们在尝试用各种方式和手段观察与感知世界的同时,世界也在观察我们,因此,我们在改变世界的同时,还要学会适应世界和身边的人。处理好我们与世界,我们与别人,我们与自己之间的关系,其实是我们达到目的之前必须要处理和面对的很重要的一个前提。

  如是,轻装上阵,带着我们的理想,向着目标进发,离“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美妙境地,其实就已经不再遥远。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人合一,谁奈我何呢

显微镜的发明故事

  公元1680年,一个在荷兰德夫特的市政厅门房干了几十年门卫工作的半老头子,却被当时欧洲乃至世界科技界颇具权威的英国皇家学会吸收为正式会员;接着,英国女王亲笔给他写来了贺信。一时,他从一个最普通、最平凡的人霎时间变成了震惊世界的名人。他的主要业绩,就是经过自己几十年坚韧不拔的努力和探索,发明了世界医学史上第一架帮助人类认识自然、驾驭自然、打开微观世界大门的显微镜,从此,他的这一业绩时时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命和生活。这个令世界震惊的小人物就是1632年出生于荷兰德夫特一个普通工匠家庭,而后成为荷兰着名微生物学家的列文虎克。

  早年的列文虎克由于父亲的早逝,妈妈无力负担他求学,16岁时,就来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一个杂货铺里当了学徒。虽然天天早起晚睡,干着脏活累活,然而,他却并没有多少的怨言,因为来到这里虽然时间不长,他却有幸结识了杂货铺对面一位和善的老大爷。老人家中藏书丰富,博学多识,他给年轻的列文虎克讲了许多充满神奇色彩的新鲜而有趣的故事,这使列文虎克懂得了想要知道的关于大自然奥秘的许多东西。于是,他一有空暇就向老人求教,在老人那里借阅图书,老人也非常喜欢这个爱读书、爱提问的好孩子。

  后来,在一天深夜,他正在伏案读书时,被隔壁眼镜店作坊的工匠磨制镜片的沙沙作响的声音吸引住了。他放下手中的书本,悄悄来到眼镜作坊里。他望着工匠们磨出的一块块镜片,脑际突然浮现出一个奇怪的念头:如果能磨出一块特殊的镜片,让我们能看清许多用肉眼看不清、看不到的东西该多好哇!就是这样一个灵感似的奇想,竟从此使他下定了磨制一块“魔镜”的决心。从此以后,列文虎克拜一位老工匠为师,虚心求教。

  有一天,这位老师傅给列文虎克讲了这样一件事:老师傅的孙子有一天偶尔将两块磨制好的透镜叠在一起放在一张废纸上看上面的字,只见这些字比原来的大好多倍,老师傅马上拿过这两块镜片放在孙子头上看头发,突然发现头发像铁丝一样粗。老师傅讲的这件事引起列文虎克的极大兴趣,他发誓一定要磨制出比眼镜镜片更精制、用途更广泛的镜片。为了达到目的,他的手磨破了,腿跪麻了。有时,手指上的鲜血顺着磨破的伤口流淌,浸湿了镜片。有时,他磨至深夜也毫无倦意,实在累了,就蜷缩在屋角和衣而卧。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滴汗水换来一份收获,他辛勤地劳动最后结出了丰收的果实,他终于磨成了两块光亮精巧的透镜。他将镜片叠起来看鸡毛,只见一根鸡毛上被放大了的绒毛像树枝一样排列着。接着,他试着将重叠在一起的两块镜片间的距离上下变化,只见随着镜片间距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观察的效果。

  那么,怎样将这两块镜片各自固定起来,同时又能自由地上下调节距离呢?一个新的难题又摆在了他的面前。为了解决新的难题,列文虎克一连几天苦苦地思索着。一天,他在干完杂货铺的工作后来到大街上,边走边思索。忽然间,他被一阵丁丁冬冬的响声所吸引,猛然抬头往左一看,是一家铁铺在打铁。于是他来到铁铺里,看到了铁匠们打制出的一件件铁器。这时,他忽而又想到:如果能让铁匠打制一个铁架和一个铁筒,将镜片固定在镜筒的两头,然后再固定在铁架上,这样观察不是既省力又方便吗?想法既出,马上他就找了铁匠师傅,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

  没过几天功夫,列文虎克按照自己的设想所发明的第一架显微镜终于诞生了。正当他带着胜利的喜悦准备磨制更精密的显微镜的时候,他却被杂货铺的老板以不务正业之名开除了。为了谋生,他只好辗转回到了故乡德夫特,好不容易经人介绍在市政厅的门房找到了一个当门卫的差事。他一面看门,一面继续着他对显微镜的研制、改造工作。几年之后,他终于又研制出多台更精制、完美的显微镜。同时,他运用自制的显微镜,第一次发现了血液里的血液细胞和生物王国中神奇多彩的微生物世界。于是,他将自己研制的显微镜和所发现的关于血液细胞和微生物的观察实验记载寄给了英国皇家学会。

  不久,他的成果终于被世界承认了。从此,这一关系着人类生命与生活的重要学问--微生物学的研究开始步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的新世纪。

显微镜下的世界

  显微镜,人人都知道,可真正用过显微镜的人,我想全班也只有两三个吧。我很幸运,今年春节小姑姑给我从北京带回一个来。

  当我第一次用显微镜时,连摸都不敢摸,生怕弄坏了。渐渐我胆子大起来了。我用显微镜看见了一个小世界,而显微镜就是通往这个小世界的大门。

  在这个小世界里,我看见了一片原来连看都看不清楚的昆虫翅膀,而且还看清了里面的构造;我看见了原来不足一毫米的蝴蝶腿,竟有一厘米粗;我看见了粉末变得比米粒还要大;我看见了细小的昆虫触角,一下子变得有笔芯那么粗。

  这个小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在这里我看见了许多我们看不见、但又十分美好的东西;这个小世界是充满智慧的,在这里能学到许多课本里学不到的的知识!

  让我们在这个小世界一起去探求知识、寻找美丽吧!

教你如何看显微镜

  我生日那天,爸爸给我买了一台显微镜。我两天就学会用了。同学们你会看显微镜吗?让我来教教你们吧!

  想要看显微镜,就要先学会如何自己制作生物标本。

  首先,准备好工具:显微镜、镊子、10倍观察镜、载玻片、盖玻片、洋葱和小电光源。制作方法:先将10倍观察镜放在显微镜上,在用镊子将洋葱表皮取下放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盖好,再小心翼翼地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打开电光源放在反光镜下,然后对好焦距,通过显微镜头,就能看到菱形的洋葱表皮细胞了。这些细胞是绿色的,很漂亮,让人感到十分神奇。

  用完后,将10倍观察镜用专用的纸巾擦干净,然后把10倍观察镜放回远处,最后把显微镜放回箱子里。

  同学们,你们会看显微镜了吗

有趣的显微镜

  妈妈最近从网上给我买了一台儿童显微镜,我憧憬了好久,这不,今天终于到货了。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包裹,哇!一个戴着“小红帽”的高倍儿童显微镜赫然呈现在我的眼前。它的外表主要是由红、白、黑三种颜色构成的。“小红帽”就是它的目镜,目镜下面白色的就是镜筒。镜筒的下面红色的是倍率转换器,它可以旋转调整倍镜的倍数。倍率转换器的下面,依次是物镜、载物台、LED灯。镜筒的左边从上到下依次是:调焦手轮、镜臂、光源调焦轮。最底下就是底座了。

  儿童显微镜看起来特别小巧,是便携式的。它高22厘米,宽13厘米,拿到手上特别轻。观察物体的时候,既可以放在桌子上,也可以用手拿着它,比一个手机还轻,一点也不费力。

  你别看它的小巧,它的功能可特别强大。它可以做生物或化学类的实验,可以放大到100倍、400倍、1200倍。于是,我拿了商家赠送的一个标本——蝗虫的翅膀观察起来。当放大到100倍的时候,原本样本上肉眼只能看到的几条细线,现在变成了铅笔粗细的线条,翅膀上的纹理清晰可见,弯弯曲曲的就像地图一样,还有蓝色,黄色各种颜色,特别的美。当放大到200倍的时候,原来的细丝线就变成了现在的拇指般粗的管子了。接下来,我又研究了马铃薯淀粉、兔子毛发。我又好奇地观察了自来水,惊奇地发现里面有好多小黑点,是不是寄生虫呢?接着,我又发现了一大块黑黑的东西,会不会就是里面的杂质呢?想不到看上去如此干净的自来水,却有这么多的脏东西。

  我试完了这个,又看看那个,真是乐此不疲。这台显微镜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真的是太有趣了!

神奇的显微镜

  显微镜是一种科学实验器材,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它神奇的功能,今天我在曹老师家学习使用显微镜,就让我来给你介绍介绍吧。

  显微镜的组成很特别,它的底座是马蹄形的,底座上面是支臂,支撑着显微镜的主要部件,包括目镜,物镜,和工作台。直接用眼睛看的镜头叫目镜,目镜有不同的倍数可以选择。挨近物体的镜头叫物镜,物镜有三个,可以旋转调换,也有不同的放大倍数。物镜下面是一个黑色的工作台,下面还有一个反光镜,观察的时候有着发光的作用,就像一个手电筒在照亮。这显微镜的组成已经很奇妙了,接下来的观察就更奇妙了。

  我们首先把标本放在玻璃片上,然后把玻璃片放在工作台上,透过目镜

  就可以观察了。我首先拿了一条细线来观察,我用的是4倍的物镜和5倍的目镜,这样总的放大倍数就是20倍。我仔细一看,像一条粗绳子,真是不可思议!接下来我用更高的倍数观察,细线变成了一条大黑虫子,很多细丝看得清清楚楚,真是好可怕呀!接下来我观察的是蚊子腿,蚊子腿原来是一节一节的,而且表面布满了小绒毛,它的末端竟然还有一个小钩,真是太神奇了!怪不得蚊子能落在墙壁上不滑下来。我又观察了苍蝇的头,让我大吃一惊,它的嘴像个弯曲的管子,头儿上还有一个囊,囊上长满了小绒毛,很恶心,头脸像一个大怪物,真是太吓人了!

  这显微镜让我看到了从未看到的微观世界,真是太神奇了!

使用显微镜

  显微镜最早是由列文虎克发现的,可以放大300倍。我们现在的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在科学课里,我们接触到了显微镜,对于第一次接触到使用显微镜的我们非常好奇。显微镜真的可以放大吗?我心里有一丝疑惑。

  万老师教我们正确的使用方法,万老师一边说,我们一边做,我们先用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用刀在洋葱表皮上刻一个“井”字,用镊子把洋葱表皮取下,同时,在载玻片上第一滴清水,把洋葱表皮放在清水中,滴一滴碘酒,使看得更清楚,再用盖玻片盖住,用吸水纸在旁边轻轻地吸多余的水,载玻片就做完了。

  我们就把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洋葱表皮要正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调好反光镜,从目镜向下看,可是,有一些不清楚,我脸上露出困惑的表情。万老师就告诉我们现在就要转动调节旋钮了,我们一点一点转动调节旋钮,眼睛瞪得大大的,眨也不眨一下,憋住气,任何细微之处都不放过,直到把洋葱表皮放得又大又清楚,一个个细胞在我眼前浮现,我看到了一个黑色的小点,我们不知道是什么,就问万老师,万老师告诉我们这是细胞核,我还看到了一个气泡,万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大液泡。“啊!我成功了!”我不仅大叫出来,心里高兴极了。

  我们在科学的课堂中认识了显微镜,也学会了用显微镜的方法。

显微镜

  A.右下方B.左上方C.右上方D.左下方

  (2)在显微镜实验中,用低倍镜看到物像后转到高倍镜观察,如果物像不太清晰,需要

  A.调节粗准焦螺旋B.调节细准焦螺旋C.调节反光镜D.调节遮光器

  (3)观察没有染色的玻片标本时,用暗视野往往可以看得更清楚,能得到暗视野的操作是

  A.用高倍镜B.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C.用低倍目镜D.用平面反光镜和小光圈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成本控制管理论文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