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时间轴及重大事件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历史

  当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候,当全国人民为申奥成功欢欣鼓舞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百年的噩梦。那是一段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也是一段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历史。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清朝政府签下的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从一个泱泱大国变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肥羊;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让这座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建筑顷刻间变成一片焦土和瓦砾;我们永远不能忘记,1931年9月18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使3000多名万东北三省的父老成了亡国奴;我们永远不能忘记,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使中国人民进入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我们永远不能忘记,1937年12月13日,日本法西斯对我国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

  为了重整河山,多少志士仁人、革命先辈抛头颅,撒热血,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概,以顽强不屈的精神打败了帝国主义侵略者。

  沧海桑田,风雨坎坷,伟大的祖国历尽磨难。我们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我们不甘心落后于前人,要继承和发扬先行者留给我们的不怕困难的精神。

  从七七事变开始,中国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中国人民一直在战火中苦苦挣扎。如今,中国已走出了血雨腥风的阴霾,华夏大地处处洋溢着欢歌笑语。我们现在的丰衣足食又是靠什么换来的呢?是用革命英雄的生命与血泪换来的,是用中国人民的双手和汗水换来的。今昔对比,我们怎能不感叹呢?不要忘记我们中国曾有过的一段屈辱,不要忘了我们肩挑着振兴中华的重任。

  我们要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更是祖国的希望。周恩来总理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国的命运掌握在所有中国人的手上,更掌握在我们青少年手上!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让祖国更加强大。“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让这句话永远记在我们的心里,激励我们奋发图强。

中国古代历史时间轴及重大事件

回望历史

  历史是汹涌的潮汐,当它呼啸的冲上沙滩时,人人都为之惊叹,当它悄然退落时,很多人竟会忘记它的磅礴。就像日本侵华震惊世界,可是随着时间的流失,很多人都忘记了当初的耻辱。

  从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开始,中日两国就开始了地区冲突,1931年11月4日,发生在黑龙江省江桥镇的江桥抗战,在时任黑龙江省代主席指挥下虽然失败了,但是中国人民正面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次战役,因此江桥抗战打响了。日本先后占领了东北三省,上海市,以及热河、察哈尔两省。至1937年扩大为全面侵华战争。对于最早失陷的东北三省来说,抗日是从1931年到1945年,长达14年之久。日本侵略军在我中华土地上犯下滔天大罪,杀人,放火,抢掠……他们无恶不作!

  杀人!杀了多少人?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仅南京大屠杀就杀我中华无辜百姓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30多万人,他们的手段极其残忍,砍头,剖腹,集体机枪扫射……他们连婴儿老人都不放过,他们是魔鬼!不,他们比魔鬼更可怕!

  放火!烧了什么东西?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他们走过的地方,哀鸿遍野,到处是瓦砾燃烧过的灰烬,导致我多少中华儿女流落他乡,无家可归,多少中华文明毁于一旦,他们是蛇蝎!不,他们比蛇蝎更毒辣!

  抢掠!抢了什么东西?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他们把每一家,每一户都抢劫一空,多少无辜百姓饿死街头,他们是强盗!不,他们比强盗更可恨!

  他们在中华土地上实行“三光”政策,即“杀光”“烧光”“抢光”,他们罪恶滔天,可是在史实面前,日本右翼分子篡改教科书,企图扭曲事实,可是事实就是事实,这不是人为可以改变的,时至今日,很多人都忘记了那段日子,不过,就算潮汐退落,可是仍然在沙滩上留下了足迹,日军侵华也牢记在人民的脑海中,不可改变。

  ——后记,请大家认真阅读历史,牢记那一段耻辱的岁月,牢记革命前辈的艰苦奋斗的岁月。

中国历史小常识

  秦朝

  1.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

  2.秦朝存在多少年——十五

  3.秦朝灭亡于几年公元前207年

  4.秦始皇病死于何处——沙丘

  5.指鹿为马的是——赵高

  6.子婴被谁所杀——项羽

  7.子婴当了几天皇帝——46

  8.秦始皇的亚父是——吕不韦

  9.王剪的儿子——王愤

  10.蒙恬的弟弟是——蒙毅

  11.秦灭亡于多少年——公元前207

  12.巨鹿之战发生于何年公元前208

  13.三秦的三王之地是:翟王董翳、塞王司马欣、雍王章邯

  14.破釜沉舟杀死那位秦将:苏角

  15.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沛公:刘邦

  16.项羽的亚父是——范曾

  17.宋义被封为——卿子冠军侯

  18.东城快战楚军数量是——28

  19.项羽的老婆是——虞姬

  20.项羽一生唯一的文学作品:垓下歌

  21.项梁被谁所杀——章邯

  汉

  1.公元前201年汉匈第一次交兵称:白登之围

  2.汉文景帝时期被称为文景之治

  3.吕后之乱持续多久——八年

  4.七国之乱吴王打着什么旗号

  ——清君侧,诛晁错

  5.汉武帝在位几年——54

  6.汉武帝有几个皇后——两个

  7.汉武帝在位有几次巫蛊之祸:两次

  8.汉宣帝靠谁的支持登上帝位?霍光

  9.汉武帝的乳名是什么?——刘彘

  10.汉武帝为了巩固大一统的政权,提出了什么?——“独尊儒术”

  11.霍去病死时几岁——23

  12.周亚夫怎么死的——在监狱饿死

  13.汉文帝死时几岁——47

  14.汉景帝死时几岁——48

  15.汉武帝几岁当皇帝——16

  16.汉武帝死时几岁——70

  17.江充本名——江齐

  三国

  1.诸葛亮出山时几岁——28

  2.在正史中谁斩了华雄——孙坚

  3.诸葛亮的老师是——水镜先生

  4.刘备托孤地点——白帝城

  5.张飞在长坂桥吓死谁——夏侯杰

  6.谁斩了魏延——马岱

  7.三国最后归——晋

  8.高贵乡公是——曹髦

  9.曹髦被谁所杀——成济

  10.谁七步成诗——曹植

  11.三国时期马谡曾在街亭一战败给哪位魏国大将?——张郃

  晋朝

  1.晋朝有个白痴皇帝他是—司马衷

  2.历史上的“八王之乱”发生在哪个朝代?——晋朝(西晋)

  3.八王之乱持续了多久——16

  4.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祖逖、刘琨

  5.王马共天下指的是—司马睿、王导

  6.草木皆兵——苻坚

  7.东山再起——谢安

  8.五胡乱华是汉族人出现一个英雄他是——冉闵

  9.羊祜死后,谁接替了他担任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杜预

  10.“八王之乱”幸存的王是谁

  ——司马越(东海王)

  南北朝

  1.萧衍死时几岁——86

  2.中国历史上一个皇后被前夫五废五立——羊献容

  3.在西晋时哪两个比富—石崇、王恺

  4.西晋贾皇后的父亲是谁?—贾充

  5.淝水之战中,晋朝军队打破前秦哪位皇帝率领的军队

  ——苻坚

  6.东晋时期,司马奕从登基为帝起便是谁的傀儡,后亦被此人逼皇太后下诏废除?——桓温

  7.哪个人与陶渊明并称为当时的“诗坛双璧”?——谢灵运(谢客)

  8.南北朝时,谁是由南入北的赋作大家,从绮丽柔靡转为苍凉悠远

  ——庾信

  9.遗山先生是——元好问

  10.水经注作者是——郦道元

  11.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

  12.谢康乐是——谢灵运

  13.南北朝一共多少年——169

  14.“我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出自谁之口?——王导

  15.前秦宣昭帝(苻坚)被谁所杀

  ——姚苌

  16.千字文作者是——周兴嗣

  17.陈庆之——字子云

  18.兰陵王是——高长恭

  19.高长恭怎么死的:被高纬赐毒酒死

  20.北齐的开朝皇帝——高洋

  21.南北朝时期,哪个皇帝把佛教定为国教并先后舍身佛门

  ——梁武帝萧衍

  22.北周时推行鲜卑化政策,李氏(唐朝皇族的祖先)被迫改成什么?——大野氏

  23.北齐一共几位皇帝——6

  24.贺六浑是哪个人的别名

  ——高欢(贺六浑是高欢的鲜卑名)

  25.是谁篡夺了南朝宋政权?:箫道成

  26.曾经平定侯景之乱的陈霸先废掉了谁,自立陈朝政权?:梁敬帝

  27.(萧北周武帝诛杀了哪位权臣后夺取了大权?——宇文护

  隋朝

  1.隋朝一共存在多少年——37

  2.隋朝大运河:北达逐郡南至余杭

  3.隋炀帝曾几次去讨伐高丽?:3

  4.谁杀了翟让:李密

  5.李密最后是怎么死的:乱箭穿心

  6.罗成的原型是:罗士信

  7.隋文帝有几个儿子:5

  8.隋文帝在位几年:24

  9.昌平王是:邱瑞

  10.隋末一共有多少路反王:18

  唐朝

  1.唐高宗开创了——永徽之治

  2.有位大臣一年劝谏200余次:魏征

  3.虞美人是谁写的——李煜

  4.演义中扫北王是——罗通

  5.薛仁贵家乡在——绛州龙门

  6.唐高宗时期,唐军攻克平壤,在平壤设置安东督护府,以谁为督护,带领唐军二万人驻防高丽

  ——薛仁贵(右威大将军)

  7.中国传统门神:秦琼、尉迟恭

  8.武则天几岁当皇帝:67

  9.武则天死时几岁:82

  10.狄仁杰之父是:狄知逊

  11.杨贵妃死在什么地方?:马嵬驿

  12.狄仁杰死时几岁:98

  13.唐太宗派谁主编《隋书》?魏征

  14.吐谷浑最终因为谁的侵袭举族内迁成为唐的属民

  ——土藩

  15.历史上李朔雪夜袭蔡州迫使谁投降?——吴元济

  16.李后主(李煜)投降后,宋太祖(赵匡胤)封他的爵位—违命侯

  17.唐朝工匠用各种矿物烧制出青、绿、黄三种艳丽的彩色陶器称为?——唐三彩

  18.杨玉环原先的丈夫寿王李瑁是唐玄宗哪个妃子的儿子?——武惠妃

  19.结束了唐朝:朱全忠(朱晃,朱温)

  20.唐显庆2年(公元657年)灭西突厥之战中谁任伊丽道行军总管带军攻击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部,灭亡了西突厥?——苏定方

  21.大唐名将数二李,问这“二李”分别是哪两个人

  ——李靖、李绩

  22.唐高宗灭百济时任神丘道行军大总管带兵的将领是——苏定方

  23.唐高宗时期高句丽内部泉男建发动叛乱,趁此机会谁任辽东行军大总管带兵灭掉了高句丽?——

  李勣(李世勣、李茂功、徐世绩)

  24.唐中宗李显是被谁毒死的

  ——韦皇后和安乐公主

  25.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说的是薛仁贵在这场战争中三箭射死对方三个挑战将领,对方威服,十三万人投降后被杀,此次战争的对手是哪个民族?:

  回纥九姓(铁勒九姓、回纥、铁勒)

  26.唐太宗曾把谁比喻为镜子?魏征

  宋朝

  1.杨业本为——北汉降臣

  2.杨业撞死在——李陵碑

  3.是谁继承杨业的事业——杨延昭

  4.南宋皇帝以什么罪名处死岳飞

  ——莫须有

  5.赵构封岳飞为——精忠元帅

  6.岳飞死時几岁——39

  7.狄青死时几岁——50

  8.在演义上杨家几代人效忠朝廷:5

  9.在正史上杨家几代人效忠朝廷:3

  10.水浒一共有几个好汉——108

  11.八岁的小皇帝宋幼主赵昺被元朝逼的走投无路,被哪位大臣背着跳海而死?——陆秀夫

  12.北宋的最后一个皇帝:钦宗(赵桓)

  13.宋理宗是南宋的第五代皇帝,宁宗养子。宁宗死后哪为宰相拥其为帝?——史弥远

  14.世界第一部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的作者是谁?——宋慈

  元朝

  1.元朝存在多少年——97

  2.元朝将各族人民划分为四个等级,其中仅次于蒙古人的那个等级是什么人?——色目人

  3.行省制始于那个朝代——元

  4.天净沙秋思是谁的作品:马致远

  5.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6.铁木真那个儿子可能不是他的儿子——术赤

  7.务必列是谁的儿子——托雷

  8.周德清字——日湛

  9.《湛然居士文集》——耶律楚材

  10.《授时历》——郭守敬

  11.铁木真的四杰:博尔忽、博尔术、木华黎、赤老温

  12.元朝时期,中外交流频繁,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写下了哪本书生动描述了大都,杭州等城市的繁荣景象?:马可波罗游记

  明朝

  1.三大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

  2.韩林儿在谁的拥立下,带领红巾军与元军抗衡?——刘福通

  3.《徐霞客游记》以什么形式为主的中国地理名著?——日记体

  4.建文帝和明太祖什么关系:祖孙

  5.明成祖把都城有迁到那里?:北京

  6.魏忠贤是在x皇帝当政期间乱政:——天启(明熹宗朱由校)

  7.道衍俗名是——姚广孝

  8.三保太监是——郑和

  9.阳明先生是——王守仁

  10.何人收复台湾——郑成功

  11.宋慎是谁的孙子——宋濂

  12.中国最后一位丞相是——胡惟庸

  13.朱标是朱元璋第几个儿子:一

  14.1625年哪位东林党领袖被魏忠贤在狱中杀害,死后谥忠毅公

  ——左光斗

  15.明朝正德年间,妄图效仿永乐帝,趁武宗荒于政事,秘密准备叛乱,并于正德十四年扯旗造反的皇室是谁?——宁王(朱宸濠)

  16.明朝嘉靖皇帝信奉道教,不理朝政,哪位大臣把持朝纲,致使政治腐败,财政出现危机?——严嵩

  清朝

  1.“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2.郑经死后,他的长子即位,后来被谁所杀?——冯锡范

  3.中俄的哪个条约规定割让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大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给沙俄?——中俄《北京条约》

  4.“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谁的主张?——魏源

  5.大清”的国号是哪位清朝皇帝定的?——皇太极(清太宗)

  6.清顺治帝能坐上皇位主要是得到谁的支持?——多尔衮

  7.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分为哪四部

  ——经、史、子、集

  8.大清”的国号是哪位清朝皇帝定的?——皇太极(清太宗)

  9.清朝入关后一共有几位皇帝:10

  10.虎门销烟是:林则徐

  11.《南京条约》什么时候签定的?:(年月日)1842.8.29

  12.八旗制度由努尔哈赤创立,其早期特点——兵民合一

  13.清顺治帝死后,康熙帝继位,由哪四位大臣辅政?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

  14.“戊戌六君子”分别是哪六人?(请依次列出):康广仁、杨深秀、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

  其他

  1.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2.四大妖姬妺喜、妲己、褒姒、骊姬

  3.四大诸侯: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崇黑虎)

  4.四大将军:托塔天王李靖(镜天王苏护,西伯侯姬昌(周文王),飞虎天王黄飞虎

  5.四大君子: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

  6.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7.战国四大将军:白起、王翦、李牧、廉颇

  秦朝21总计汉朝17186题三国11晋朝10南北朝27隋朝10唐朝27宋朝14元朝12明朝16清朝14其他7

历史

  自从盘古开天地,

  三黄五帝到如今。

  夏商周秦二汉,

  三国两普南北朝。

上下五千年

  约四千多年前传说中的黄帝、尧、弊、禹时期。 约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 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至殷。 约公元前11世纪武王灭殷,西周时期开始。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共和行政。我国历史开始有确切纪年。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周幽王被杀,西周结束。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春秋时期开始。 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任管仲为相。 公元前684年齐鲁长勺之战。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鲁、宋等七国联军伐楚。 公元前638年宋、楚泓水之战,宋襄公败。 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楚军大败,晋文公称霸。 公元前623年秦穆公称霸西戎。 公元前597年晋楚邲之战,晋军大败。

  楚庄王称霸。 公元前551年孔子生。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伐楚。 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践大败吴军,阖闾死。吴王夫差即位。 公元前475年战国时期开始,我国进入封建社会。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 公元首403年韩、赵、魏三家被立为诸侯。 公元前359年(一说,前356年)商鞅在秦变法开始。 公元前341年马陵之战,孙膑大败魏军。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 公元前284年乐毅率五国联军伐齐。 公元前283年蔺相如完壁归赵。 公元前279年田单用火牛阵攻燕,恢复齐国。 公元前278年诗人屈原投汨罗江。 公元前270年范睢入秦,秦实行远交近攻计。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秦白起大破赵括。 公元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大破秦军。 公元前256年秦灭周。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亲政。 公元首227年荆轲刺秦王失败。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灭六国。 公元前221年秦王改称始皇帝,建立郡县制。 公元前213、前212年奏始皇焚书坑儒。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李斯、赵高立二世皇帝。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梁起兵。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项羽大破秦军。 公元前206年刘邦灭秦。刘邦被封汉王。西汉纪年开始。 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结束,项羽自杀,刘邦称帝。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在白登被围。 公元前196年汉高祖杀韩信、彭越。 公元前188年吕太后临朝。 公元前180年吕太后死,陈平、周勃迎汉文帝即位。 公元前167年缇萦上书,汉文帝废除肉刑。 公元前154年吴楚七国之乱。 公元前138、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诱匈奴兵至马邑。汉、匈之间战争开始。 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匈奴退至大漠西北。 公元前100年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后回汉)。 公元前99年司马迁下狱。 公元前87年汉昭帝即位,霍光辅政。 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到长安,王昭君去匈奴。 公开8年王莽建立新朝,西汉亡。 公元17—27年绿林、赤眉起义。 公元23年昆阳之战,刘秀大破王莽军,新朝亡。 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 公元67年汉使者从天竺取佛经回国。 公元73年班超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132年张衡制作地动仪。 公元166年第一次党锢事件。 公元169年第二次党锢事件,李膺、范滂等被杀。 公元184年张角领导黄巾军起义。 公元189年董卓进洛阳。 公元190年关东州郡起兵讨董卓。 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城。 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孙权、刘备联军大破曹军。 公元214年刘备进占益州。

  公元220年曹操死。曹丕称帝,国号魏。东汉亡。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公元222年彝陵(猇亭)之战,刘备被陆逊所败。 公元225年诸葛亮平定南中,七擒孟获。 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 公元234年诸葛亮屯兵五丈原,病死。 公元249年司马懿杀曹爽。 公元263年钟会、邓艾攻蜀,蜀亡。 公元265年司马炎废魏帝,建立西晋,魏亡。 公元280年晋杜预、王濬等伐吴,吴亡。 公元291—306年八王之乱。 公元301年氏族人李特率流兵起义。 公元308年匈奴人刘渊称帝。 公元316年匈奴刘曜攻占长安,西晋亡。

  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即位,东晋开始。 公元319年羯族人石勒称赵王。 公元354年桓温北伐,到达灞上。 公元376年前秦苻坚统一北方。 公元383年淝水之战,苻坚大举进攻东晋失败。 公元399年孙恩起义。 公元420年刘裕建立宋朝(刘宋),东晋亡。南北朝开始。 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 公元462年祖冲之创大明历。 公元479年萧道成称帝,建立南齐,宋亡。 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公元502年萧衍称帝,建立梁朝,南齐亡。 公元523年六镇起义。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西魏、东魏。 公元548—552年侯景之乱。 公元550年高洋建立北齐,东魏亡。 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建立陈朝,梁亡。字文觉建立北周。西魏亡。 公元531年杨坚称帝,建立隋朝,北周亡。 公元589年隋灭陈,统一中国。 公元605年隋建东都,开凿大运河。

  公元611年隋末农民大起义开始。 公元613年隋炀帝再征高丽失败。杨玄感反隋。 公元617年瓦岗军占领兴洛仓;李渊太原起兵。 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隋炀帝被杀,隋亡。 公元621年李世民平定东都。 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唐太宗即位。 公元629年玄奘赴天竺取经。 公元630年唐灭东突厥。各族君长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公元641年唐文成公主和吐蕃松赞干布结婚。 公元683年唐高宗死,武则天临朝。 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 公元712年唐玄宗即位,次年任姚崇为相。 公元755年安禄山叛乱,颜杲卿、颜真卿发兵抵抗。 公元756年马嵬驿兵变。唐肃宗即位。 公元757年张巡、许远守睢阳;郭子仪等收复长安、洛阳。 公元762年诗人李白死。 公元763年安史之乱结束。 公元770年诗人杜甫死。 公元783年朱泚之乱。 公元805年王叔文改革(永贞革新)。 公元817年裴度、李愬想平定淮西。 公元824年文学家韩愈死。 公元835年甘露之变。 公元846年诗人白居易死。 公元874年王仙芝起义。 公元880年黄巢进长安,建立大齐政权。 公元907年朱温称帝,建立后梁。唐朝亡,五代时期开始。 公元916年契丹耶律阿保机称帝。 公元923年李存勖灭后梁,建立后唐。 公元936年石敬瑭借契丹兵灭后唐,建立后晋,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 公元946年契丹灭后晋。 公元947年契丹改国号为辽。刘知远称帝,

  建立后汉。 公元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后汉亡。 公元954年高平之战,周世宗大败北汉。 公元959年周世宗死。 公元960年赵匡胤称帝,建立北宋,后周亡。五代结束。 公元986年北宋征辽失败,杨业战死。 公元993年王小波、李顺起义。 公元1004年寇准保宋真宗亲征,宋辽澶渊之盟。 公元1038年党项族元昊称帝,建立西夏。 公元1043年范仲淹实行新政。 公元1069年王安石变法开始。 公元1084年司马光完成《资治通鉴》。 公元1115年女真族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朝。 公元1120年方腊起义。 公元1125年金灭辽。 公元1127年金兵攻入东京,北宋亡。宋高宗即位,南宋开始。 公元1130年钟相起义。韩世忠在黄天荡阻击金军。 公元1140年郾城之战,岳飞大破金军。 公元1141年宋金绍兴和议。次年,岳飞被杀害。 公元1161年采石之战,虞允文大败金军。 公元1162年辛弃疾到建康。 公元1206年韩侂胄北伐失败。铁木真统一蒙古,称成吉思汗。

  公元1210年诗人陆游去世。 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 公元1271年忽必烈称帝,定国号为元。 公元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 公元1279年元军攻占厓山,南宋亡。 公元1283年文天祥就义。 公元1351年红巾军起义。 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明军攻入大都,元亡。 公元1403年燕王朱棣进应天,建文帝下落不明。 公元1403—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变:于谦率军民保卫北京。 公元1457年夺门之变;于谦被杀害。 公元1510年刘六、刘七起义。 公元1565年戚继光、俞大猷基本肃清倭寇。 公元1572年张居正辅改开始。 公元1593年李时珍去世。 公元1601年葛贤领导苏州织工反税监斗争。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公元1619年萨尔浒之战。 公元1625年杨涟、左光斗被阉党杀害。 公元1626年苏州市民暴动,颜佩韦等五人就义。宁远之战,努尔哈赤受重伤死。 公元1628年陕北农民起义。 公元1633年徐光启去世。 公元1636年李自成称闯王。后金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 公元1641年李自成破洛阳,张献忠破襄阳。徐霞客去世。 公元1644年李自成建大顺政权,入北京,明朝亡;吴三桂降清,清兵入关。 公元1645年清兵南下,史可法守扬州。 公元1647年夏完淳被害。

  公元1652年李定国在桂林击败清军。 公元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公元1681年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 公元1682年顾炎武去世。 公元1685、1686年雅克萨之战。 公元1689年中俄订《尼布楚条约》。 公元1690、1696、1697年康熙帝三征噶尔丹。 公元1764年曹雪芹去世。 公元1782年《四库全书》修成。 公元1796-1805年白莲教大起义。

经典历史典故

  从朱温建立梁朝开始的五十多年里,中原地区前后换了五个短暂的王朝——梁、唐、晋、汉、周(为了跟以前相同名称的王朝区别,历史上把它们称做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合起来叫做五代。五代时期,在南方和巴蜀地方,还有许多割据政权,有的称帝,有的称王,前后一共建立了九个国(前蜀、吴、闽、吴越、楚、南汉、南平、后蜀、南唐),加上在北方建立的北汉,一共是十国。所以五代时期又叫做“五代十国”时期。朱温即位不久,镇海(治所在今浙江杭州)节度使钱镠(音liú)首先派人到汴京祝贺,表示愿意称臣。朱温十分高兴,马上封他做吴越王。

  钱镠原来出身贫穷,年青时候做过盐贩,后来到浙西镇将董昌手下当部将。黄巢起义军攻打浙东的时候,钱镠用小股兵力保住了临安(今浙江杭州)。唐王朝认为他有功,封他为都指挥使,后来,又提拔为节度使。

  钱镠当上节度使以后,摆起阔绰来。在临安盖起豪华的住宅,出门的时候,坐车骑马,都有兵士护送。他的父亲对他这样做法,很不满意。每次听到钱镠要出门,就有意避开。

  钱镠得知父亲回避他,心里不安。有一次,他不用车马,不带随从,步行到他父亲的家里,问老人为什么要回避他。

  老人说:“我家世世代代都是靠打鱼种庄稼过活的,没有出过有财有势的人。现在你挣到这个地位,周围都是敌对势力,还要跟人家争城夺池。我怕我们钱家今后要遭难了。”

  钱镠z听了,表示一定要记住父亲的嘱咐。打那以后,他小心翼翼,只求保住这块割据地区。当时,吴越是个小国,北方的吴国比吴越强大,吴越国常常受他们的威胁。

  钱镠长期生活在混乱动荡的环境里,养成了一种保持警惕的习惯。他夜里睡觉,为了不让自己睡得太熟,用一段滚圆的木头做枕头,叫做“警枕”,倦了就斜靠着它休息;如果睡熟了,头从枕上滑下,人也惊醒过来了。他又在卧室里放了一个盛着粉的盘子,夜里想起什么事,就立刻起来在粉盘上记下来,免得白天忘记。

  他不但自己保持警惕,对他的将士要求也挺严。每天夜里在他住所周围,有兵士值更巡逻。有一天晚上,值更的兵士坐在墙脚边打起盹来。忽然,隔墙飞来几颗铜弹子,正好掉在兵士身边,把兵士惊醒过来。兵士们后来知道这些铜弹子是钱镠从墙里打过来的,在值更的时候,就不敢打盹了。

  又有一天夜里,钱镠穿了便服,打北门进城。城门已经关闭了。钱镠在城外高喊开门,管门的小吏不理他。钱镠说:

  “我是大王派出去办事的,现在急着要回城。”小吏说:“夜深了,别说是大王派的人,就是大王亲自来,也不能开。”

  钱镠在城外绕了半个圈子,打南门进了城。第二天,他把管北门的小吏找来,称赞他办事认真,并且给他一笔赏金。

  钱镠就是靠他的谨慎小心,一直保持他在吴越的统治地位。吴越国虽然小,但是因为长期没有遭到战争的破坏,经济渐渐繁荣起来。

  钱镠巩固了他的统治,就过起奢侈的生活来。他把临安城扩大了三十里,大造亭台楼阁,把自己的王府造得像龙宫一样。这样做,自然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钱镠还征发民工修筑钱塘江的石堤和沿江的水闸,防止海水往里灌;又叫人凿平江里的大礁石,方便船只来往。因为他在兴修水利方面做了一点事,所以民间给他起个外号,叫“海龙王”。

中国历史

  中国,这个拥有着五千年渊远文化的文明古国,在今天,在二十一世纪,已经变得那么美好,那么繁华。身为一个中国人,身为华夏儿女,看到中国的今天。我不禁感慨,中国,牛!

  中国历史,牛!

  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中国历史的这十个朝代,每个朝代都预示着中国今天的繁华,预示着另一个朝代都显示着中国今天的富强,每个朝代的灭亡,每个朝代的兴起,都在将中国历史推向一个新的巅峰!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都要比西方国家早几百年,中国明朝的郑和下西洋,要比哥伦布、麦哲伦环流世界早300年,是呀,五千年,五千年的历史,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都在一刻不停地书写璀灿辉煌的历史。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从成吉思汗拥有地跨亚欧大陆的元朝,到微服私访的康熙大帝,都在为古老的中国励精图治,书写一个辉煌又一个辉煌,中国历史,牛!

  中国文明,牛!

  中国素来都被称为“礼仪之邦”、“文明古国”,是多么令人佩服。文明,已经不是一个人的“必做之事”,而是一个国家该去重视的。中国就做到了这一点,从古代就开始讲文明,大到交友文明,经商文明,小到吃饭文明,喝酒文明,让座文明。中国人将“文明”一词诠示出那么精深的道理,实在让人难以想象。而今天,文明更在我们中国人身上传递,你让我,我让你,什么事儿大家一起做,什么忙大家一起帮,什么困难大家一起解决。多简单,多容易,但是这小小的文明举动一定会让其他人感到温暖。而一个文明的人,一定会让人刮目相看,一定会令人赞叹不已!而中国,一个文明的国家,已经让世界刮目相看,让世界赞叹不已!中国文明,牛!

  中国文化,牛!

  《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史记》、《四库全书》……中国就凭这些“文化”就可以让那些外国佬学上十来年了,不错,中国文化实在渊博,令人难以想象。有哪个国家敢与中国比文化?有哪个国家敢贬低中国文化?他们都不敢,就是因为中国文化太精深!从仓颉造字起,中国文化,便飞速发展。汉字文化,语言文化,这些,外国人都是无法与它相提并论的。直到今天,世界都在重视中国文化,越来越多的人都投入了学习中国文化的行列之中,多么让人自豪。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人凭着自己的智慧,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风采,活字印刷术,几百种写法的“和”,用舞蹈“画”出的水墨画……多美,多精彩,多美丽动人。中国的文化将全世界都震惊了。中国文化,牛!

  中国力量,牛!

  中国的力量有多大?9岁时,我曾考虑过这个问题,但现在,我已亲眼目睹了中国力量——大得不可思议!中国力量能三度向太空发送载人航天飞船,并安全返航;中国力量能在6年之内完成世界海拔最高、路段最长的铁路;中国力量能在15年内完成建筑规模最大的三峡水利工程;中国力量能在7年内建成世界上最完美的体育馆——鸟巢、水立方……中国力量是一股温暖的春风,能吹化冰封雪冻的严冬;中国力量是一条抗震纽带,能“抵抗”8。0级的大地震;中国力量是一个平台,能凝聚全世界人民的眼光,观看一场精美绝伦的奥运开幕式,举办历届人数最多、参赛国家最多的奥运会。中国力量在国家最需要什么时,就变成什么,帮助国家,帮助人民走出困境,迎接崭新的明天! 中国力量是最强大的!中国力量是最了不起的!中国力量是最无与伦比的!中国力量,牛!

  中国,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国家,所有人都必须尊敬它,必须重视它。它是世界上一颗闪烁着的明珠,在夜空中放射着耀眼的光……我不知该如何用气派的语言赞美祖国,但我想用一句流行的广告词:中国,牛!

中国历史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北京,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

中国古代史

  宋金百年战不停,人民财产难保证。

  元朝世祖忽必烈,西进东征平天下。

  西辽大理与西夏,终而灭于元朝手。

  元军包围南宋府,率兵南下攻临安。

  临安沦陷继续逃,崖山海战宋全完。

  元朝统一中原日,西至欧洲东至海。

  然而大元贬汉人,元之政治难以保。

  果真元末大起义,大军涌至元大都。

  元军残部退北疆,建立北元与明衡。

中国历史朝代详细时间表

  上古时代

  炎帝神农氏

  黄帝轩辕氏前2697~前2599

  少昊金天氏前2598~前2515

  颛顼高阳氏前2514~前2437(zhuan1xu1)

  帝喾高辛氏前2436~前2367

  帝挚高辛氏前2366~前2358

  唐尧放勋前2357~前2258

  虞舜重华前2257~前2208

  夏

  (启以后)公元前2197--1766共432年姓,共传十四世,十七王,建都:安(今山西雯县)。

  1、宗神夏禹??年(颛顼之孙,姓姒氏,号禹)

  2、帝启9年

  3、太康29年

  4、仲康l3年

  5、帝相28年--(羿-寒浞zhuo↗)40年

  6、少康22年

  7、帝抒17年

  8、帝槐26年

  9、帝芒l8年

  10、帝泄l6年

  11、不降59年

  12、帝扃21年

  13、胤甲21年

  14、帝孔甲31年

  15、帝皋11年

  16、帝发19年

  17、履癸53年。

  商

  (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

  商代是继夏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时代。自太乙(汤)至帝辛(纣),共十七世、三十一王,前后经历了将近六百年。

  契

  昭明

  相土

  昌若

  曹

  冥

  商高祖(王亥)

  王恒

  上甲微

  报乙

  报丙

  报丁

  示壬

  商夔(kuí)宗(示癸)

  商太祖(商汤)子天乙(前?---前1589年)

  商代王(太乙)(前1588年---前1588年)1年

  商哀王(外丙)子胜(前1588年---前1587年)2年

  商懿王(仲壬)子庸(前1586年---前1583年)4年

  商太宗(太甲)子至(前1582年---前1571年)12年

  商昭王(沃丁)子绚(前1570年---前1542年)29年

  商宣王(太庚)子辩(前1541年---前1517年)25年

  商敬王(小甲)子高(前1516年---前1500年)17年

  商元王(雍己)子密(前1499年---前1487年)13年

  商中宗(太戊)子伷(前1486年---前1412年)75年

  商孝成王(仲丁)子庄(前1411年---前1401年)11年

  商思王(外壬)子发(前1400年---前1386年)15年

  商前平王(河亶(dàn)甲)子整(前1385年---前1377年)9年

  商穆王(祖乙)子滕(前1376年---前1358年)19年

  商桓王(祖辛)子旦(前1357年---前1342年)16年

  商僖王(沃甲)子逾(前1341年---前1337年)5年

  商庄王(祖丁)子新(前1336年---前1328年)9年

  商顷王(南庚)子更(前1327年---前1322年)6年

  商悼王(阳甲)子和(前1321年---前1315年)7年

  商世祖(盘庚)子旬(前1314年---前1273年)42年

  商章王(小辛)子颂(前1272年---前1270年)3年

  商惠王(小乙)子敛(前1269年---前1260年)10年

  商高宗(武丁)子昭(前1259年---前1201年)59年

  商后平王(祖庚)子跃(前1200年---前1190年)11年

  商世宗(祖甲)子载(前1189年---前1157年)33年

  商甲宗(廪辛)子先(前1156年---前1153年)4年

  商康祖(庚丁)子嚣(前1152年---前1145年)8年

  商武祖(武乙)子瞿(前1144年---前1110年)35年

  商匡王(文丁)子托(前1109年---前1097年)13年

  商德王(帝乙)子羡(前1096年---前1076年)21年

  商纣王(帝辛)子寿(前1075年---前1046年)30年

  周

  分西周、东周,姬姓,建都:镐(hào)京(西安)、洛阳。

  西周:公元前1122--770共353年。历十二帝。建都:镐京。

  1、武王发7年

  2、成王诵37年

  3、康王钊26年

  4、昭王瑖51年

  5、穆王满55年

  6、共王紧扈12年

  7、懿王囏25年

  8、孝王辟方15年

  9、夷王变16年

  10、厉王胡37年暴虐无道,为国人所杀-共和时代14年-

  11、宣王靖46年英明有道,复修文、武、成、康之政,周室赫然中兴。

  12、幽王宫湼1l年。

  武王之前还有:古公亶父(太王)、季历、文王,虽有强大的势力,但在名义上仍是商朝属下的一个诸候国。

  东周:公元前77O--225共545年,历二十六帝。建都:洛阳。

  1、平王宜臼51年

  卫侯和进爵为公,晋侯仇加封河内附庸之地。郑伯友死于王事,赐溢为桓。世子掘突袭爵为伯,加封枯田千顷。秦君原是附庸,加封秦伯,列于诸侯。小周公陋拜太宰之职。申后号为太后。褒拟与伯服,俱废为庶人。虢石父、尹球、祭公,姑念其先世有功,兼死于王事,止削其本身爵号,仍许子孙袭位。平王再封卫侯为司徒,郑伯掘突为卿士,留朝与太宰陋一同辅政,惟申晋二君,以本国迫近戎狄,拜辞而归。申侯见郑世子掘突英毅非常,以女妻之,是为武姜。

  迁都洛邑

  2、桓王林23年

  3、庄王铊15年

  4、厘王胡齐5年

  5、惠王阆(láng)25年

  6、襄王郑33年

  7、顷王壬臣6年

  8、匡王班6年

  9、定王瑜2l年

  1O、简王夷14年

  11、灵王泄心27年

  12、景王贵25年

  13、悼王猛1年

  l4、敬王匈44年………………史称之为“春秋时期”

  15、元王仁7年

  16、贞定王介28年

  17、哀王去疾1年

  18、思王叔1年

  19、考王嵬15年

  20、威烈王午44年

  21、安王骄26年

  22、烈王喜7年

  23、显王扁48年

  24、慎靓王定6年

  25、赧王延59年

  26、东周君杰7年。………………史称之为“战国时期”

  东周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至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之段历史时期,史称之为“春秋时期”,自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则被称为“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

  春秋,公元前77O--475,战国,公元前475--22l年。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处于四分五裂割据的状态,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经过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也有十几个国家,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七国,即有名的“战国七雄”。

  秦

  (统一后)公元前22l--2Ol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1、始皇帝政12年

  2、二世胡亥3年

  3、子婴l年。

  汉

  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东汉(也和前后汉)。在两汉之际,还有王莽、刘玄两个短暂的统治时期。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长安。

  l、高祖帮12年。

  2、惠帝盈7年。

  3、少帝(吕后专政)8年。

  (前180年吕后死,吕产、吕禄掌握兵权,欲夺帝位,陈平与周勃设计救汉室。)

  4、文帝桓23年。

  5、景帝启l6年。

  6、武帝彻年号:建元,54年。

  7、昭帝弗陵始元,13年。武帝子

  8、宣帝询本始,25年。武帝曾孙

  9、元帝爽初元,16年。宣帝子

  1O、成帝骜建始,26年。元帝养子

  l1、哀帝欣建平,6年。断袖之癖

  12、平帝珩元始,5年。元帝孙。

  13、孺子婴居摄,3年。宣帝玄孙。

  …………………………………………………………………………

  新朝:公元9--25共17年,建都:长安。

  1、王莽,始建国,15年。

  2、淮阳王刘玄更始,3年。

  东汉:公元25--220,共195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洛阳。

  1、光武帝秀建武33年。汉高祖刘邦九世孙

  2、明帝庄永平18年。刘秀的第四子

  (明帝时在洛阳建白马寺,这是佛教传入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佛寺,)

  3、章帝炟建初13年。明帝第五子

  4、和帝肇永元17年。章帝第四子

  5、殇帝隆延平1年。和帝的小儿子,即位时刚满月,在位8个月死。

  6、安帝佑永初19年。章帝孙

  7、顺帝保永建19年。安帝的儿子

  8、冲帝炳永加1年。

  9、质帝钻本初1年。

  1O、桓帝志建和21年。

  11、灵帝宏建宁22年。

  12、少帝辨光熹1年。

  13、献帝协初平32年。

  三国

  三国始于22O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O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建都:许昌。

  1、文帝丕黄初7年。

  2、明帝睿太和13年。

  3、齐王芳正始14年。

  4、高贵乡公髦正元7年。

  5、常道乡公奂景元6年。

  曹操:建安十八年,曹操封为魏公,建魏国,虽已是皇帝,但名义上还为汉臣。

  后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刘姓,历二帝,建都:成都。

  1、昭烈帝备章武3年。

  2、后主禅建兴41年。

  吴:公元222--28O共59年,孙姓,历四帝,建都:建业。

  1、大帝权黄武31年。

  2、会稽王亮建兴7年。

  3、景帝休永安7年。

  4、乌程候皓元兴17年。

  晋

  西晋:265--316共5l年,历四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

  1、武帝司马炎泰始25年。历史上有名的好色皇帝

  2、惠帝司马衷永熙17年历史上有名的白痴皇帝――何不食肉弼;八王之乱

  3、怀帝司马炽永加5年。

  4、憨帝司马业建兴4年。

  东晋:317--4O2共1O4年。历十一帝,建都:金陵

  1、元帝司马睿建武6年。

  2、明帝司马绍太宁3年。

  3、成帝司马衍咸和17年。

  4、康帝司马岳建元2年。

  5、穆帝司马聃永和17年。

  6、哀帝司马丕隆和4年。

  7、废帝司马奕太和6年。

  8、简文帝司马昱咸安2年。

  9、孝武帝司马曜宁康24年。

  10、安帝司马德宗隆安22年。

  l1、恭帝司马德文元熙2年。

  十六国

  304--439十六国建立可分前后二期:前期的政权有:蜀(成汉)、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前凉。还有鲜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闵的‘魏’不在十六国内。后期的政权有:后秦、后燕、南燕、北燕、后凉、南凉、西凉、北凉、西秦、夏。此外还有‘西燕’不在十六国内。

  蜀:303--347共七个皇帝建都:成都。

  1、李特2年

  2、李流1年。

  3、李雄30年

  4、李班1年

  5、李期3年

  6、李寿5年

  7、李势5年。

  前赵:304--329匈奴建都:平阳(山西临汾)历五帝

  1、刘渊6年

  2、刘和1年

  3、刘聪8年

  4、刘杰1年

  5、刘曜13年

  后赵:319--352历7帝,羯族人,建都:襄国(河北邢台)

  1、石勒15年

  2、石弘1年

  3、石虎15年

  4、石世1年

  5、石遵1年

  6、石祗?年

  7、冉闵3年

  前燕:357--37O历三帝,鲜卑族,建都:邺(河北临漳)

  1、慕容皝15年

  2、慕容儁11年

  3、慕容暐11年

  前秦:351--394历六帝,氐族,建都:长安

  1、符健4年

  2、符生3年

  3、符坚27年

  4、符丕2年

  5、苻登9年

  6、符荣1年

  前凉:313--376汉族,历7帝,建都:姑臧。

  1、张茂5年

  2、张骏22年

  3、张重华9年

  4、张耀灵1年

  5、张祚3年

  6、张玄靓9年

  7、张天钖12年

  后秦:384--4l7羌族,历3帝,建都:长安。

  1、姚苌8年

  2、姚真22年

  3、姚弘2年

  后燕:384--409鲜卑族,历5帝,建都:中山。

  1、慕容垂13年

  2、慕容宝3年

  3、慕容盛3年

  4、慕容熙7年

  5、高云3年

  南燕:398--4lO鲜卑族,历二帝,建都:广固(山东益都)。

  1、慕容德7年

  2、慕容超6年

  北燕:409--436汉族,历二帝,建都:昌黎。

  1、冯跋22年

  2、冯弘6年

  后凉:386--4O3氐族,历四帝,建都:姑臧。

  1、吕光13年

  2、吕绍1年

  3、吕篡1年

  4、吕隆1年

  南凉:397--4l4鲜卑族,历三帝,建都:乐都。

  l、秃发乌狐3年

  2、秃发利鹿狐3年

  3、秃废傉檀13年

  西凉:4O0--42O汉族,历二帝,建都:敦煌。

  1、李暠17年

  2、李歆4年

  北凉:397--439匈奴,历三帝,建都:张掖。

  1、段业4年

  2、沮渠蒙逊33年

  3、沮渠牧犍7年

  西秦:385--43l鲜卑族,历四帝,建都:金城(皋兰)

  1、乞伏国仁3年

  2、乞伏乾归24年

  3、乞伏炽磐16年

  4、乞伏暮末4年

  夏:4O7--43l匈奴,历三帝,建都:统葛(陕西横山)

  1、赫连勃勃19年

  2、赫连昌4年

  3、赫连定4年

  南北朝

  南朝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宋42O--479年。共60年,共6O年八个皇帝。

  一、武帝刘裕永初3年。

  二、少帝刘义符景平2年。

  三、文帝刘义隆元加30年。

  四、孝武帝刘骏孝建11年。

  五、废帝刘予业永元1年。

  六、明帝刘彧秦始8年。

  七、后废帝刘昱元徴5年。

  八、顺帝刘准升明3年。

  齐:479--5Ol,共23年,七个皇帝。

  一、高帝肖道成建元4年。

  二、武帝肖赜永明11年。

  三、废帝肖昭业隆昌1年。

  四、废帝肖昭文延兴1年。

  五、明帝肖鸾建武5年。

  六、东昏侯宝卷永元13年。

  七、和帝肖宝融中兴1年。

  梁:502--557,共56年,四个皇帝。

  一、武帝肖衍天监48年。

  二、简文帝肖纲大宝2年。

  三、元帝肖绎承圣4年。

  四、敬帝肖方智绍泰3年。

  陈:557--589,共33年,五个皇帝。

  一、武帝陈霸先永定3年。

  二、文帝陈倩天加7年。

  三、废帝陈伯宗光大2年。

  四、宣帝陈顼太建14年。

  五、后主陈叔宝至德7年。

  北朝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

  北魏:386--534,共149年,11个皇帝。鲜卑拓跋氏,建都: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

  1、道武帝珪23年

  2、明元帝嗣15年

  3、太武帝寿28年

  4、文成帝睿14年

  5、献文帝弘6年

  6、孝文帝宏29年

  7、宣武帝恪16年

  8、孝明帝诩12年

  9、孝庄帝子攸3年

  1O、节闵帝恭1年

  11、安定王朝1年

  东魏:534--550,共17年,只有一个皇帝:孝静帝善见,建都:邺。

  西魏:535--557,共23年,四个皇帝,建都:长安。

  1、孝武帝修2年

  2、文帝宝炬17年

  3、废帝钦2年

  4、恭帝廓3年

  北齐:55O--577,共28年,五个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lO年

  2、孝昭帝演1年

  3、武成帝湛4年

  4、后主纬11年

  5、幼主恒1年

  北周:557--581,共25年,五个皇帝,宇文氏,建都:长安

  1、孝愍帝觉1年

  2、明帝毓4年

  3、武帝邕18年

  4、宣帝赟1年

  5、静帝阐2年

  隋朝

  58l--6l8杨姓建都:长安(西安)

  一、文帝杨坚开皇24年。(文帝有二个年号:开皇58l--60O、仁寿60l--6O4)

  二、炀帝杨广大业12年。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本书

对我影响最深的一本书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