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手工作品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技艺

  今天,三月的第一天,我们飞鹰假日小队来到了手工艺活态展示馆开展《寻访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小队活动。新年新气象,连老天都很给力,前段时间一直是阴雨绵绵,今天竟然是个难得的大晴天。

  手工艺活态展示馆里的手工艺数不胜数,看得我眼花缭乱。经过协商分工,我们8位队友分成四组开始参观学习。我和王紫鉴一组,我们选择了蚕桑丝织。这一块内容重点研究:蚕桑丝织是我国的伟大发明,这一技艺包括了栽桑、养蚕、缫丝和丝织。蚕桑丝织有许多工具,例如有:猪笼机、缫丝机、绢织机等等。其中,有架绢织机,是专门给市民体验的。绢织机上有两个踏板。首先踩下右边的踏板,然后把头梭从丝的左边往右边穿,接着使用打纬板把丝固定好,也就是往里推两下。这样算一个来回。织好一匹这样的布,需要成千上万个这样的来回,由此可见,织一匹布是多么不容易啊!。从中也可以体会到,我们的老祖先有着多么高的智慧啊!除了蚕桑丝织,还有:竹纸、张小泉剪刀、绸伞、折扇、紫砂壶……的工艺。

  看过那些传统手工艺后,大家都很羡慕那里的技艺,于是我们也学习了一项传统技艺——抖空竹。

  空竹故称“胡敲”“地铃”“空钟”。我玩空竹,空竹是不听话,转了一会后,就往一边倾斜,然后线就绕起来了。我就要停下来,想办法把绕成团的线解开,然后才能继续练习。

  抖空竹增强了我的视力,提高了我的臂力,我以后要抽时间多练习。

传统文化手工作品

神奇的手工文化遗产

  金秋桂花满园的季节,我们牛通社的小记者在假日里相约去了杭州运河工业三馆的“手工艺活态展示馆”。说到活态,大家还记得吗?以前,大家看到的都是假人在展示,都是展示些静态的凝固的历史,今天我看到的却是真人在展示、表演,这就是活态展示。

  活态馆位于拱墅区小河路450号,由两个区域组成。其中张小泉剪刀制作特别引人注目:有两个人在打铁,其中一人先把有一个刀片状的铁片夹在一块长铁上,再把它放到火炉上,等到铁片变成亮红色,再拿出来“丁丁当当”地捶打,随着锤子落下的节奏,阵阵火星四射,就算隔了一层玻璃在表演,那四射的铁花也让我感到毛骨悚然!

  今天我们将有机会接受剪纸名师方老师的亲自授课,方老师教我们如何剪纸:“这剪纸要先剪里面才好看。”我按照方老师教的方法去剪鱼,我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不仅剪得好,还得到了方老师的奖励。这奖品是老师现场剪的,男生奖励一只螃蟹剪纸,女生奖励一只蝴蝶剪纸。外面的家长在笑着说:“一只螃蟹一条鱼,中午饭有的吃了,就差筷子了!”

  恰好剪纸结束后,我们小组的小记者们马上参观筷子制作的展示。在筷子制作老师的指导下,我很快烙好了一双筷子。“呵呵,有筷子有鱼,都可以吃饭了!”有一位家长说。我想:这位家长太幽默了,都是假的就可以吃饭了,要吃他们吃吧,我才不要呢!

  馆里还有织布机,我排队织了布,织布机的纵轴上仿佛有无数根细线,横轴上只有一根粗线,在我的脚下有两块踏板,我先踩左脚,让粗线在两层细线中间穿过,“咔咔”便织好了。

  在手工艺活态馆展示馆,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各种传统手工艺和许多创意手工,如果有时间我还想体验好多项目,如制伞、陶瓷、紫砂、瓯塑、绣花。

  经过大半天,我们牛通社小记者们体验了杭州古老的工艺绝活,领略了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穷魅力!而我,却想回去要快快告诉我没来的同学,在周末的时候再来“活态展示馆”参观。

民间传统手艺

  当我登上那古老的城墙,抚摸着那饱经岁月的岳阳楼,当我倚栏远望,只见——“白银盘里一青螺”。望着微波荡漾洞庭湖,闻着香郁芬芳桃花香,我闭上了眼。忽然之间,一股甜味夹杂在水汽中扑面而来。以辣为主的湖南怎有这一丝甜的存在?确实,这里的人们连同我这游子都与辣同舞,为辣欢唱,就连每年最隆重的祭炎帝大典上,都总会有一道必不可少的祭物——辣椒。我们似乎都忘了,人世间还有这样一种神奇的味道——甜的存在。

  顺着甜味,我一路小跑。双脚踩在布满青苔的石砖上,淋湿的小巷被我溅起一朵又一朵的水花。就这样,我找到了“它”。

  “它”就是龙须糖。

  做龙须糖的老人独自坐在汴河街里一条最幽静的巷子里。见我跑来,他并不惊讶,而是微笑着让我坐下,仿佛早已预料到我的来访。他递给我一块龙须糖,说“吃吧,孩子,小心别噎着”。

  我接过糖连忙道谢,放入了嘴里。还是原来的滋味,吃在嘴里,甜在心里。我又忆起了那件往事。

  我是家里唯一的孙辈,外公外婆一直特别疼我,想尽一切办法来让我吃好。有一次,我发高烧直说胡话,我的外婆心急如焚,为了能让我吃点东西补充体力,她跑了很多地方,买回一包龙须糖给我。没想到,几天没胃口吃饭的我,一闻到龙须糖

  的香味,胃口大开,一口气将一整包龙须糖吃得一干二净,第二天身体也奇迹般的好转起来。从此,我爱上了龙须糖。

  随父母来到江苏后,我就再也没有吃过龙须糖。即使回到老家岳阳,也没有找到外婆当时给我买到过的龙须糖,我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中,想起了分别已久的外婆,一丝泪水挂在了眼角。这时,老人问我:“好吃吗?”,我回过神来,强挤一丝微笑,说:“嗯,您的手艺,真不错!”不料,老人听了这句话后,神情落寞。他望着洞庭湖,深叹一口气,说:“唉,恐怕再过几年,等我走了,就没有这手工做的龙须糖喽!这方圆几十里就我一个人还在用这古老的方法来制作龙须糖。现在,我连一个学徒也没收到,唉……,老人不再说话,他抬头仰望着远处那夕阳。

  残阳无力地落下,将最后一丝余辉洒在了老人身上。

  现如今,很多民间的手工艺都渐渐被机器取代,人类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被淹没在了钢铁洪流当中。也许,几年或是几十年以后,没有人还会记得有龙须糖这种食物。但我不会忘记,那独自坐在汴河古街最幽静巷子里的老人和他制作的龙须糖。

  夕阳西下,带走了我的忧愁与悲伤。我仿佛又看见了那位老人正笑呵呵地递给我一块龙须糖。我们二人坐在那里,看着与今天同样的场景……

传统文化作文 民间工艺

  今天下午,我们在施诗家做“生活中的传统”作业。分完工后,就开始做了。

  我和张霖一开始都是“万分兴奋”,但拍久了以后,就觉得没那么好玩了。于是我加入了剪纸队,剪一只老虎,而张霖也加入了陶艺队。

  陶艺可好玩啦!而且如果是因为陶艺把小手弄得很脏,家长也不会骂你。其实,我并不知道陶艺的来历,只知道陶艺是要用泥巴的。

  首先,把泥巴搞成一团,接着,把泥巴放在机器上开始滚、压,泥巴就会变成一个圆,然后,用自己的想法去改造它,最后,一件艺术作品就闪亮登场啦!

  可张霖却有点儿失败。她滚完、压完后,泥巴变成个奇怪的图形,而不是圆。我真想对张霖说“失败乃是成功之母,张 霖,你可要加油了。”

  但施诗和浠言的手可巧了,不用机器就可以让泥巴“升个级”,变成圆形,真厉害呀!

  可剪纸就没那么好玩啦,光是看我的“纸老虎”,就已经剪破了好多洞。

  虽然“纸老虎”不怎么好看,但我依然快活,唱起了“两只老虎”调子的老虎儿歌:“一只老虎,一只老虎,又可爱,又威猛,老虎快乐又活泼,身体非常的高大,真好玩!真好玩!”

  你一眼望去,会感觉“小人”才是最困难的。赵雯妍也是下了好大的功夫才把“小人”剪出来的。

  “福娃”的难度在于头部,那么多个弯角,潘约西也用了接近一小时的时间才剪出来的。

  浠言妈妈把剪纸作品拼成一幅画,我就不由自主地给它编了一个故事:“从前.”

  施诗听完后对我说“好,剪纸就由你来介绍。”

  算我不懂艺术啦,反正我看不懂她们做的是什么东西。像狗又不是狗,像熊不是熊。哎呀,真是太深奥了!深奥得让人难以懂得。

  我喜欢中华传统文化,更喜欢其中的民间工艺。希望这种传统可以一直保留下去,直到永远.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礼仪常识1000条

个人简历模板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