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1500字范文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2017-2018学年历史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4.1孙中

  课后提升作业十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2016·保定高二检测)张岂之在《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道:“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

  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D.中国经济文化压抑抹杀人性

  【解析】选B。辛亥革命前夕,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空前严重,故“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本题应选B。

  2.(2016·荆门高二检测)孙中山在《布告国民消融意见蠲除畛域文》中说:“中华民国之建设,专为拥护亿兆国民之自由权利,合汉、满、蒙、回、藏为一家,相与和衷共济,丕兴实业,促进教育……”该材料反映了

  A.孙中山形成了平等的民族观

  B.辛亥革命有助于建立民主政治

  C.民国之时中国境内民族较少

  D.西方民主共和思想已深入人心

  【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合汉、满、蒙、回、藏为一家,相与和衷共济,丕兴实业,促进教育……”可知当时孙中山主张各民族平等,故A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各民族的关系,未涉及民主政治,故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五个主要少数民族,并不是说明当时民族的多少,故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故D错误。

  【补偿训练】

  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D.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解析】选C。根据题干中“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可知孙中山强调的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效忠,所以符合题意的是C,A、B、D不符合题意。

  3.(2015·三亚学业水平检测)在电视剧《走西口》中,剧中人物对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一个主义,给了解释:“什么是?就是‘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国家’。”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划线处应填

  A.民主B.民权

  C.民生D.民族

  【解析】选B。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是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材料中的“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国家”,就是对民权主义的解释,故选B。

  【补偿训练】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政治革命”属于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D.社会主义

  【解析】选B。据材料“不愿君主一人专制”可知是政治革命,即推翻专制,建立民主政治,故B正确。

  4.孙中山先生早年考察欧美,发现欧美社会虽然强大,但两极分化极其严重,劳动人民终年当牛作马,生活朝不保夕。基于这种认识,孙中山主张

  A.建立中华民国

  B.实业救国

  C.推翻清政府统治

  D.平均地权

  【解析】选D。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其中的民生主义主要是吸取欧美社会存在的两极分化严重的教训而提出,故A、B、C错误,D正确。

  5.(2016·太原高二检测)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是

  A.武装夺取政权

  B.进行社会主义运动

  C.联合地方实力派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解析】选D。据“这个办法”能“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可知,A、C表述均是以前有过的,排除;孙中山是资产阶级代表,不会进行社会主义运动,B错误;依据所学可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实现其目标的指导思想、方法和途径,故选D。

  6.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因为

  A.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平均地权的内容

  C.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内容基本一致

  D.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

  【解析】选C。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因为“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内容基本一致”,故选C。

  7.(2015·抚顺高二检测)1924年1月,孙中山在解释新三民主义时说:“本党既服从民生主义,则所谓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与集体主义,均包括其中。”这说明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

  A.主张实现社会公有制

  B.致力于谋求实现社会公平

  C.与社会主义本质相同

  D.推动了土地革命的进行

  【解析】选B。社会公有制属于社会主义,新三民主义是要建立资本主义社会,故A错误;“……则所谓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与集体主义,均包括其中”体现了对社会公平的追求,故B正确;新三民主义是要建立资本主义社会,不同于社会主义,故C错误;新三民主义土地政策为“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并不是对土地进行革命,故D错误。

  8.新三民主义在实践方面的主要意义是

  A.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形成和发展

  C.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解析】选B。新三民主义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指导思想,不能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故A错误;新三民主义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主张,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形成和发展,故B正确;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而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是在1924年,故C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是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结果,国共两党有各自的指导思想,故D错误。

  【深化点拨】与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尽管内容上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但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这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的旗帜。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见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满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所说的“欧美社会之祸”主要指什么。为此,孙中山对西方民主思想作了哪些发展?(6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主要内容。(6分)

  (3)评述孙中山对民族革命问题的认识。(6分)

  【解析】第(1)题,注意围绕“民生”分析。第(2)题,注意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第(3)题,注意用辩证的观点全面评价,既要指出其积极性,又要看到其局限性。

  答案:(1)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贫富严重不均,社会动荡不安等。发展:提出“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平均地权,实行民生主义。

  (2)民族革命是指推翻清政府,同时也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政治革命是指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社会革命是指实行民生主义,消除贫富不均。

  (3)孙中山的民族革命主要是指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同时具有反对帝国主义的积极性,他反对片面排满,是进步的。但他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要求,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1500字范文

精品作文: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历史课上老师安排了本学期的一个课外任务,就是读一本有关中国近代史的书籍,原本抱着打算应付作业的态度草草了事,谁知却使我意外发现了一本好书,读过之后,掩卷沉思,获益良多。

  一、从统治阶级说起

  统治阶级的决策与措施牵涉到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与一个国家的命运。

  皇帝们对世界的了解越来越少。就如清皇帝,当英国入侵时,不去内房读旧日利玛窦等所绘世界地图,竟发问“英国地方在哪里?”在回答中西问题时,又问“其国和新疆有无陆路交通”?再向邻国日本看去,原有土地不过是中国的一省,却能在国际上作一个头等的国家,这恐怕不是碰巧也不是其它的什么,我想最重要的是一国之君的治国之道,日本君主能够为了自己国家的富强而出谋划策,寻求富强之路,仿英国走上君主立宪制,到现在也还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大国。而此时的慈禧太后正在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以迎接自己的六十大寿,沉迷于骄奢淫逸的享乐生活。或许皇帝们心在想,这种制度下我清王朝已经很富强了,何谈变革制度呢?对于外国的变革是不知或不以为然的,满清皇帝是以天朝自居,对于外来侵略者称呼用了一个很不雅的字“夷”,用现代化来讲就是看不起、蔑视外国人。可就是这样的满清皇帝,没有让清朝走向繁荣昌盛,更是让这帮“夷”一次一次的侵入,他们腐朽落后的思想,自大狂妄的思想,没有与世界接轨。

  二、从闭关锁国说起

  正确来说,闭关锁国是明末时就有了,只是没有那么严厉罢了。邓小平说过:“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落后就是闭关自守。”那为什么中国人闭关自守?闭关锁国有什么“好处”呢?可谓“好处”“大”了。分小点来说——

  原因一:中国从此孤立起来,宛如“世外桃源”,清朝统治者认为中国地大物博,什么都不缺,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用不着任何西洋的出品,中国也不承认别国的平等。自己可以尽情享受生活,做着一国之君,生活充裕,何要开国门?而且皇帝们认为,要维持历代在东方世界的光荣地位,就得从根本上否认那个日益强盛的西方世界。

  原因二:关紧国门、禁海休船(禁止外国人到中国沿海或中国人到海外经商),可以防止国人与外国人交往,这样一来,就减少了接触机会,接触机会一减少,那么清人就乖乖的呆在自己生活的土地上,过着原来的生活,不会有骚乱。还有,也是在政治上避免有志之士海外联合反清,后来孙中山的海外建立兴中会就是一个例子。

  原因三:再试着找找闭关自守的有利方面。外国的思想文化不进来,思想冲击就大大减少,中国人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东西就可以满足生活需求。但这是非常狭隘的想法,关起门来搞既是不可以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我认为,闭关自守近代化落后的直接导火线。当时的通商制度特别也能说明这一点——西洋的商人都限于广州一口,十三行还是中国政府指定的十三家可以与外国人作买卖的,外国(尤其是英国),工业革命已开始,昔日的手工业都慢慢的变为机械制造,而中国的国策,十分不利于他们的商业发展,这就迫使他们打开我们的国门,而中国这方一直没有给他国使者一个满意的答复,于是他们只能用坚船利炮打开来了。可为什么就想打开中国国门呢?简单而言,中国地大且确实物博,暂且不说有多少资源,就是粗略计算一下,中国一个人买一块布,那盈利可就非常惊人,一块肥猪肉在眼前,是谁都不想放过的。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 春秋谷梁传疏 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 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我们往反的方向去想,如果中国一开始就实行开放政策,欢迎外国人的到来,欢迎西方文化的进来,凭借中国本来就有的5000多年的文化底蕴,在加上中国的古代科技(可以看出中国人的智慧)是处于领先地位的,据数据统计,当时我们的科技成果占世界的科技成果的50%。那么如果这种有利的政策,中国的文化将迅速向全世界传播,外国的思想也将快速在中国传播,以促进中国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那样就不至于是被打出来的近代化了。

  三、从作战武器(包括思想)说起

  鸦片战争的失败,签订 中英条约 ;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签订 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的失败,签订 辛丑条约 ;还有许多战争的失败,使中国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我们还是没有发现问题所在,或是难以解决(暂且不说)。从表面上来说,还是学习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引进先进武器的,但在具体的实际当中不仅表现在装备落后,更表现在思想的愚昧。例如在鸦片战争时,名将杨芳认为英舰在水上浮行却几乎炮炮皆准,命中率反远高于在清军在陆上固定的炮台,其中定有某种邪术。他相信女妇所用的秽物最能“以邪破邪”,故想出妙计,搜集许多妇女所用马桶载在竹排上,出防炮台。结果当然未能“破邪”,炮台为英军所破。当时有人赋诗曰:“粪桶尚言施妙计,秽声传遍粤城中”。(摘自雷颐的 被延误的现代化——晚清变革的动力与空间 )再如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浙江慈溪守城军民击败英法联军,所依仗的居然是当年吴三桂埋藏地下沉睡200余年的大炮。雷颐先生就尖锐地指出,在中国传统知识谱系中,只有儒学经典的地位,而自然科学知识的地位极低,几乎不被看作一种“合法”的知识。这就充分说明了中国的近代化根本没有自己控制的能力,只能依靠别人,在被打的情况下才近代化的,我们从 时局图 明显看到熊代表沙皇俄国,虎代表英国,狼代表德国,青蛙代表法国,鹰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正在瓜分中国,这就是悲惨近代化。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四、读后所感

  这本书不仅奠定了蒋廷黼在近代史领域中的学术地位,而且因其折射出他那一代受过西方高等教育和西潮影响的学人,在思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社会进步的普遍心态而受世人瞩目。由此,也引发了我的深深思索:为什么中国近代化趋势总成泡影?蒋廷黼也提到过,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问题只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的话我们的民族的前途就是光明的;不能的话,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答案是:能。但这是很笼统的说法,要知道,在近代化的道路上我们走得又是多么的艰难而坎坷,中国的近代化并不容易,这是被打出来的近代化,是迟来的近代化。那造成这种局面又是为什么呢?我认为有诸多社会原因,下面是我认为最重要的几点原因。

  五、综述

  个人感觉蒋先生的这本书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看待中国近代史的全新视角,对我们增强独立思考能力和提高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大有益处,强烈推荐大家有时间读一读这本短小精悍的历史书籍。

中国近现代史读书笔记

  1、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的表现

  清朝乾隆后期也出现前朝的“周期律”,开始由盛而衰。其表现有五个方面,期中三个方面是前所有的,如,政治上,中央集权强化,官制废弛,官僚整体性腐败腐化。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地租高利贷加重,无地少地农民增加,农民生活困苦不堪。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八旗军、绿营兵腐化无战斗力。思想文化上,带着满族异族统治的味道,大兴文字狱,压制异端,万马齐喑。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状态。

  清朝的危机其实与前面各个封建王朝一样,出现了改朝换代的迹象,但历史已经没有给中国建立另一个封建王朝的机会。大的世界参照系已经变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到来,将改变中国命运。

  2、为什么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从1840年至1949年,中国逐步形成并加深地演变为为半殖民地办封建状态。

  首先,半殖民地化了。这是从政治主权角度看。主权受侵犯,领土完整遭破坏,成了有其名无其实的国家。

  其次,半封建化了。这是从经济基础和经济解构角度看。(1)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国农业经济成为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个部分。(2)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中国城乡资本主义成产关系出现并有所发展。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有哪些

  (1)资本帝国主义掌控中国经济和政治命脉,决定并支配中国。

  (2)中国封建势力已经与侵略者勾结一体,是列强压迫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自然经济虽遭破坏,但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存。

  (4)中国资本主义虽然产生并有一定发展,但始终软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

  (5)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内部不统一。这与资本-帝国主义争斗和间接控制、与中国地方性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地方割据、中国地域广大等有关。

  (6)中国人民政治权力和生活极端贫困化。

  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1)分作上层和中下层。

  (2)两种特点和双重性格。一方面受帝、封压迫,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的革命或保持中立。另一方面,因力量薄弱,与帝、封有千丝万缕联系,斗争中缺乏彻底性。

  (3)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引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5、中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及其特点是什么

  来源上的特点:诞生在外国在华企业中,比中国资产阶级年龄和资格更老,社会基础和社会力量更大。

  中国工人阶级的自身特点:①受帝、封、资三重压迫,革命性更强。②人数虽少,却相对集中(地域上集中在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城市、行业上主要集中在纺织、采矿、铁路、航运等行业),易于组织并形成革命的力量;③大多来自破产农民,与农民有天然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所以,中国工人阶级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

  6、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屡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840-1919年的反外来侵略斗争均告失败,原因是:

  (1)社会制度的腐败。这是根本原因。清政府统治在进入近代以后,社会制度未变,更腐败。后还与侵略者勾结起来,把广大中国人民视为最主要的敌人。人民的反侵略战争和爱国官兵的抵抗常常因此导致失败。(2)经济技术落后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有一个重要原因。西方工业革命后经济技术和军事装备飞速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小,工业技术落后,必然被动挨打。经济技术落后必然影响的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综合实力等方面远不如人。

中国近现代史读书笔记

  1、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

  (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工业革命的发生。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美国、法国等相继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发生了工业革命。高效率的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原来的低效率的手工工场生产。

  (2)资本主义与扩张的必然联系。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需要原料和产品市场,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靠殖民主义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方式把一些国家变为其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中国成为其扩张对象的命运已在所难免,战争不可避免。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及其关系

  对比封建社会的一对矛盾,近代中国社会增加了一对。表达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一对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两对矛盾的运动贯穿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着中国社会发展变化。

  两对矛盾的关系: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状态,如有时民族矛盾是主要解决的对象。如历次反侵略战争和义和团运动。有时呈现出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如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辛亥革命。有时二者勾结一道,如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两大历史任务。

  (2)两大历史任务的表述: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3)二者的关系

  区别:主体、内容不一样。前者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态,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联系:完成第一大任务是为第二大任务完成创造条件。

  一方面,前者是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买办和封建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另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

  鸦片战争前大夫和一般中国人的观念:上朝天国。

  鸦片战争后开始逐步变动,产生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其表现和过程是:

  (1)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辑《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西放的先河。洋务运动中有马建忠、王韬、郑观应等的早期维新思想,主张变革封建专制制度。

  (2)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的口号喊出: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严复《救亡决论》喊出了“救亡”口号,康有为亦要求中国人发愤自救。孙中山兴中会成立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3)近代以来志士仁人,就是在怀着强烈危机感和民族意识下,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大旗下,探索挽救中华民族的道路的。中国各个阶级的历史活剧就此上演。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读完这本书,我大概了解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余年时间里,在中国的土地上,经历了侵略和反侵略、奴役和反奴役、压迫和反压迫的历史事件,它们如实地记载了外国列强和本国封建统治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如实地记载了革命和进步力量与反动势力的殊死较量;如实地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并取得最终胜利的辉煌历史。

  1840年,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战争为标志进入近代史,这是中华民族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争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寻求富民强国之路的探索史。

  这是一部灾难深重的屈辱史。

  中国近代史是灾难深重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这些条约给中国人带来了野蛮和屈辱。

  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因此我们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勿忘过去,面向未来!用我们的勤勉与奋斗去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

  这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有来自社会底层,也有来自清政府内部,有的是有组织的,有的是群众自发的。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尽管有一些民族败类,但是清政府和广大爱国官兵也进行了一些英勇的战斗,涌现出像林则徐、邓廷桢、裕谦、海龄、关天培、陈化成等大批爱国将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也出现了前仆后继抗争的壮烈场面;在中法战争中,冯子材无所畏惧,领导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刘永福领导黑旗军威镇敌胆,爱国海军在马尾海战中表现出了临危不惧、英勇战斗的精神;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左宝贵、邓士昌、林永升、刘丁汝昌等人以身殉职,上演了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各地民众自发抗日,都体现出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爱国抗争精神。

  除了清政府及爱国官兵的抗争外,广大人民群众从未放弃斗争,帝国主义侵略到那里,就在那里受到抵抗。尤其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广州三元里民众的自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出现了大量的反洋教斗争。

  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有两次大规模农民运动给帝国主义主义势力以沉重打击。第一次是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在打击中国封建统治的同时,还承担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打破了西方侵略者迅速把中国殖民化的企图。第二次是义和团运动:192019年爆发的震惊中外的义和团运动,是一次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群众为捍卫民族独立而展开的反帝爱国运动。虽然它失败了,但表现出的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使帝国主义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不可征服性。

  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维护国家主权,1919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波及全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这是中国人民的一部探索史。

  在近代中国的特殊时期,中国的根本任务是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完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政治进步。在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在伴随中国艰难的近代化历程中,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既有政府运动,又有新生阶级代表,既有地方大员,又有思想精英。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先进的中国人初步认识到西方的现代化,以林则徐、魏源等人以经世务实的态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承认落后和不足,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辱之道,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清政府作为中国的合法政府,在历经浩劫后,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一批务实且有政治经验的权力重臣,开始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前提下,倡导富国强兵运动,创办军事、民用工业,筹划海军,设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尽管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但是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加剧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甲午战争后又兴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可最终还是失败了。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不能救中国。此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经过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和革命斗争,终于在192019年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使中国走向民主共和道路,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1919年中华民族又爆发了爱国的五四运动,以后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中国人民找到了探索的正确方向,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并不断开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历史已经向我们证明“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时刻牢记这段历史,我们也要与时俱进,努力学习和奋斗,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强大,永远地屹立于世界之林。

  勿忘历史,面向未来!我们要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国永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第一章:一寸光阴一寸金,个人如此,民族更如此。

  第一章讲述了道光、咸丰年间的外患。全章围绕“剿夷与抚夷”展开,其间不乏作者个人独特的观点和思考。

  提起战争,中国封建社会的落后腐朽与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船坚利炮之间严重力量对比自不必说,但从学习历史以来,教材多是强调英国发动战争的不义与霸道,此书却更加重视描述英国发动战争的无奈,这场战争已是历史的必然。战争其中有一部分不能不说是中国人自己招致的,正如作者在本章中所说:“中西的关系是特别的,在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战争以前,中国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其他各国皆为“夷”。这种意识是自古以来中国领先于世界的现实所造成的,也不能全怪中国人夜郎自大。但中国的大国意识充满着矛盾,既希望万邦来朝,天下共主,又有一种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心理:清朝政府不允许外人买中文书籍,了解中国的文化。我认为这种矛盾来源于当时的中国是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以汉人为主的中国。

  满族是发源于中国东北部的少数民族,与泱泱大明相比自然弱小很多,虽然备受压迫,但当他们推翻了多面的压迫者的时候,自己却并没有给他们自认为弱小的夷好脸色看,反而更加的自大与狂妄,这与满族接受汉族的文化不无关系。汉族的先进文化就像一个大染缸,能将所有外来的文化染成自己的颜色,清朝的统治者无疑也秉持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观念,这种观念不只停留在本国的礼仪制度,甚至也影响着中国的对外关系。当时的中国用自己的这套的等级制度拿来面对世界,中国天朝上国的地位无可避免的被扩大抬高了。即使当时中国人还没有世界的意识,但在大部分人的观念里,中国确实是凌驾于世界各国之上的,大概他们认为中国的优秀文化只能自己的民族传承下去,外夷既不配也不能弄懂中国的文化。

  同时,清朝的统治者归根结底是一个少数民族,害怕汉人勾结外夷推翻自己统治的狭隘民族心理又无可避免的贯穿于清朝历代的统治政策中,从大兴文字狱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当时的清朝统治者担心汉人造反的恐惧心理是多么的严重。就是这样两种矛盾的心态造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悲剧:中国成为了一个落后的国度,即使现在仍然在追赶中……

  回顾那段屈辱的历史,最让人心痛的并不是战争、割地、赔款、开口岸。战争输了,还有赢得机会;香港割了,还有回来的时候;银子没了,还有再赚回来的日子;口岸开了,还有再关上的可能(以当时来看,清朝上下确实是对开口岸耿耿于怀,即使这一条款又利于中国走向世界)。这些都没关系,最让人心痛的是战争后中国的不思进取,整整二十年光阴任其白白流走,一个国家怎可愚昧到如此地步!没有危机意识,没有进取精神,一个民族一定不会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注定在历史的舞台上黯淡了曾有的全部的光彩。

  突然想起了一句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一个人只有一次少年时,一个民族又会有多少少年时?对于一个国家,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把握时机,锐意进取才是唯一的出路。

  第二章:士大夫和政府纵使有救世之心,亦无救世之力。

  第一章作者讨论了外患,这一章作者笔锋转向了内乱。

  清朝末期的农民起义可谓此起彼伏,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莫过于太平天国,它不仅改变了大清的历史,也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清末的农民起义虽是时代的产物,但也离不开中国封建社会兴衰的历史规律,这一规律的核心即是人口和土地,简单概括起来,不过是人少地多则是黄金时代,人多地少则是大乱之年。

  中国到了嘉庆年间已到了循环套的最低点,外加西洋势力侵略,洪秀全式的人物的出现其实是迟早的事,即使没有洪秀全,也会有其他类似的人来担当他的历史使命,用“时势造英雄”来形容洪秀全实不为过,当然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洪秀全的对头曾国藩。

  洪秀全虽是个读书人,但是他的小农本性是无法改变的。目光短浅,贪图享乐的弱点注定他即使成功也不会建设新社会,只是建设一个新朝代而已,一个新的封建朝代的建立对当时中国影响无法细究,但我想纵使有改观也不会很大,因为不推翻封建制度,中国便是无希望的,这已被之后的历史所论证,所以对于太平天国的失败也大可不必惋惜,历史的潮流从来都是披沙拣金的。

  再来看曾国藩,曾国藩在历史上一向是一个争议颇多的人物。他是清朝官僚,替清朝剿灭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让清朝继续他的腐朽统治,从这一方面来看,曾国藩不能算是个正面人物;然而他为人正派,创建了盛极一时的湘军,倡导了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的进步,这样看来也算是中国的改革之士。

  我对曾国藩是欣赏的。之后的洋务运动姑且不说,从这章来看,他剿灭了太平天国,维持大清似乎是逆历史潮流的,但仔细想来,曾国藩的这一做法却是很自然的事情,正像作者所总结:曾国藩作为士大夫阶级的代表不能不忠君,同治年间清朝的中兴气象也让他人为清廷经过大患难之后必能觉悟,而最重要的一点即是曾国藩恐清亡而国亡,无疑,曾国藩在自己的阶级立场上已做到了最好。

  在这一章论述曾国藩的文字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句话“他(曾国藩)的行政用人都首重主义,精神教育是曾国藩终身事业的基础。”对于曾国藩的这一点,作者无疑是肯定的。这让我想到了五四运动时期的问题与主义之争,虽然这两个主义不是一回事,但实质上却颇有相似之处,不知道当时的人们有没有想到曾国藩,他就是一个“问题与主义”同步进行且处理得当的极好的例子。重视主义而又不忽略做事,这才是中国的头等领袖,至于几个文人的争论是在可笑,本是相得益彰的两种品质,何必一定区分孰轻孰重

  总之,从这一章看来,正因为清朝既无救世之心更无救世之力,所以历史上有了洪秀全,有了曾国藩,更有了在那段混沌历史中闪光的两点。

  第三章:不幸,时人不许他们,对自强事业则多方掣肘,对邦交则好轻举妄动,结果就是误国。

  这一章作者讲述了以李鸿章为首的自强事业,这一过程始终伴随着清朝统治者内部的分歧与外来侵略者的战争。本身就具有一系列缺陷的自强事业在朝廷顽固派及未开化的民众阻碍之下,必然难逃失败的命运。

  中国的民众有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但是相比于法国大革命期间的巴黎民众来说,还没有建立一个全新政体的意识,多年的封闭使中国人民缺乏了一种宽阔的视野,一切的奋争只是为了改变贫穷的生活状态,而大众的愚昧虽然不是中国无改革之力的主要原因,却也造成了整个社会如死水般的灰色基调。

  洋务运动发生在此时,又由个别封建地主领导,结果其实已经可以预见。然而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却依旧有着不可泯灭的特殊意义,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是这场运动锐意改革的时代精神是永不可磨灭的,作为后人我们大可不必对其所留下的遗憾而扼腕叹息,一些人物,一些记忆曾经在历史中辉煌过,也许这就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一笔财富。

  就像说到太平天国不得不提曾国藩一样,提起洋务运动与那段中国的改革史,我们便不得不提李鸿章,与他的老师曾国藩一样,李鸿章也可以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甚至比曾国藩的争议还要大。

  曾经我认为李鸿章是中华民族的罪人,挪用军款,签订条约,丧权辱国,即使洋务运动期间兴办了不少近代企业并筹办了海军,但是相对于他身上背负的国耻来说,这点正面形象似乎永远是一个历史人物无足轻重的影子。

  然而看了这一章,虽然看法没有完全转变,但是觉得自己多多少少对李鸿章有些误解,对于历史人物的解读永远是这样的,必须完完全全多方面了解一个人物才可能真正对其做出正确的评价,单单凭教科书或者某种言论就对一个人妄下论断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李鸿章,一个王朝正走向灭亡路途中的关键人物,背负着太多的历史责任和使命,一举一动都可能使他流芳百世或遗臭万年,这样的人物注定又太多的无奈,是的,李鸿章有太多的无奈了,在无奈情况下做出的选择有可能就让世人产生了误解。

  因为无法得罪西太后与醇亲王,他不得不挪用了海军军款重修颐和园;

  因为左宗棠的高调言论,他看着东部各省建设费移用作为进攻新疆之军费;

  因为士大夫的轻举妄动,他担忧多年的日本终于将战火烧到了中国的海面;

  ……

  而我们看到的只有北洋海军的惨败,马关条约的签订,洋务运动的失败,这一系列历史事件背后的故事我们竟然不知不觉的忽视了。不错,李鸿章不能算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好人,他对科学无知,况又大发国难之财,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与他脱不了干系,只是从这一章作者的叙述中,我明白每一个人都有一些不为世人所知的东西,每一个阅读历史的人都应该怀着一份尊重之心去看待从前那些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又做出一定贡献故人们……

  第四章:士大夫阶级都以为法制是祖宗的法制,先圣先贤的法制,历代相传,决不可变更的。

  这一章作者讲述了中华民族的瓜分史和复兴史。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割地赔款开口岸,一时间民情激愤,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农民阶层以及以后产生的资产阶级似乎顿时迸发出一种强大的力量想要救国救民。

  农民阶级领导的革命早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就注定不能承担挽救中国命运的责任,所以此时的义和团运动只是作为显示中国人民无限生机与活力的表现形式成不了大事,自古以来,中国朝代的更替都是由农民起义改写的,而在近代的中国,农民阶层越来越不能左右历史潮流,他们可以作为革命的坚实力量,却再也不能成为领导者了。

  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在思想和改革措施上是符合历史潮流的,但具体放在中国的国情上似乎就不是那么有效了。曾国藩、李鸿章主导的洋务运动在没有改革政体的基础上已经遇到了空前的阻碍,倡导君主立宪制的戊戌变法面临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所以百日维新只是昙花一现,迎不来中华民族的春天。

  中国历史上历来的改革大部分以失败而告终,无论是商鞅变法,王莽改制还是王安石变法,结果无疑有两种,即改革措施基本上未实行,或者改革措施有所实施但改革者却无一有好下场,纵观历史,中国似乎容不得新想法的出现,祖宗之法便是立国根本,正是这种传统才使中国的封建制度得以千年未变,不过就其根本只有两个字:利益。

  拿这章的维新变法来说,维新派废八股就是断了广大读书人升官发财的门路,裁汰无用机构就是剥夺了在职官员安生立命的支柱,剥夺了统治阶层许多人的既得利益这就是戊戌变法失败的症结所在,历史上变法的失败都与既得利益者的反对与阻碍紧密地联系着。蓦然发现,人类在利益面前竟然变得如此自私与残酷,那时候没有民族危亡,没有仁义道德,一切都逃不过利益二字的支配。

  想来新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成功的,是社会主义真的让人摆脱了利益的束缚吗,我觉得答案依然是否定的,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之时,整个国家都是一幅贫穷破败,极端混乱的状态,此时要说有既得利益者也无非是少数,整个国家的人民都企盼着改革能给他们带来福音,所以阻力相对来说要小得多,这也是为什么新中国的改革开放能带来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贫富差距也在随之扩大,目前我想在中国的社会已经形成了一大批既得利益者,这也是近些年我国政府在各方面的改革都没有大刀阔斧的力度与真正深远的影响的原因之一吧,从近代的历史中,我们很容易想象现在要进行一项改革所遇到的阻力,所以对政府我们不应过分苛责,因为有那么一大批有势力的人正影响着政策的落实。

  继续回到近代史中,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可以说给中国的复兴带来了曙光,即使后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真正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新纪元,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应忘记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族的独立繁荣穷其一生的努力,他永远都是站在历史中的巨人。

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为期30天的社会实践圆满的结束了,期间所发生的一切值得令人好好回味一番。为此我用这篇社会实践论文记录与总结这段时间的工作情况,而这并不纯粹是为了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这是为了自己而写的一次找寻内心声音的伟大体验。

  我很庆幸能在放寒假的当天跟学长、学姐们一起去_的一个手机厂工作。在手机厂刚开始做清屏工作,后来转成看外观。刚进无尘室的第一感觉觉得一个小小的手机屏一定不会难倒我。可是并没想象的简单。进到无尘室有一个小师傅带我,她说清屏需要很大的耐心,我说我有。她笑了。她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只要下定决心的去清这块屏,不去想那么多,一点一点的来,总会很容易清干净。”是啊,或许这就是小事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从清屏上我感觉到了一个人的耐心需要多大才可以清出来那么干净的一块小小的手机屏。

  如果问一个大学生走出校门开始到社会中工作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我的回答就是工作中要先去掉“学生味”。工作本身需要的就是一种严谨的态度,“我是大学生”并不能作为工作中出现错误的借口,别认为犯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此时你是在做一件用时间计算金钱的事情,校园中的“随意性”决不能带有。从我入职开始的不久,就转入外观。我又有了一个师傅,这是一直到工作结束的师傅。她在外工作了好久。她常给我说:“做什么工作都要有责任。”在跟她相处的期间我还领悟到了“尽力并不等于全力,尽了全力还是会有一点点瑕疵。自己的本职不做好直接就影响到了不仅仅是个人的利益。”

  工作虽然简单甚至单调,但是考虑下去任何细节都很重要,每一个岗位都有它存在的道理。第一天看外观只看师傅看过的屏,她打的不良我从中找,感觉那天过的很快,也许是在无尘室清过屏的缘故吧。感觉还不错,很快便学会了。刚开始师傅让我自己看,我看过后她在看一遍,偶尔会因为我的大意有的地方的小脏污会丢掉,还会看不完全。

  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而我却觉得,检讨才是成功之母。曾有一次看到一个屏,那样的故障我没见过,然后就流下去了。到复判时却被打回来了,当时被师傅小小的批了一下,师傅说:“你不知道看屏要看整个外观么?”我不语。我只在心里记着师傅的话。日后的每个屏我都会很认真的去看,而我的速度却很慢。我师父说只要你掌握好了再提速也不迟。我很认真的跟师傅学。我的速度也很快得以提升。在随后的工作中,我的能力不断提高,我师父每天都很开心,我的速度提高了,也便可以帮她减轻些辛苦。每天在工作中随着开心下班。

  态度决定一切,在学校部门工作,会很随意,一旦走出校园,如果还不能马上以“熟工”的身份要求自己,那么你将很快被人比下去,因为一个公司需要的是有生产力的员工。每天提醒自己无论是现在工作还是回到学校抑或是将来踏进社会,严谨的工作态度是必不可少的。

  很多在学校读书的人都说宁愿出去工作,不愿在学校读书;而已在社会的人都宁愿回学校读书。我们上学,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为的都是将来走进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应该在今天努力掌握专业知识,明天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值钱的大学生正要求了我们扎实掌握专业知识还有社会实践能力与经验。

  这个寒假我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了社会,了解了社会,并从社会实践中检验了自我。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收获不少。在实践中不可缺少的好多:

  1、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让我认识更多的人。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练习。与同事的沟通也同等重要。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更事半功倍。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的接受。

  2、在社会中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作出肯定。你没有社会经验没关系。重要的是你的能力不比别人差。社会工作经验也是积累出来的,没有第一次又何来的第二、第三次呢?有自信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

  3、在社会中要克服自己胆怯的心态。开始放假的时候,知道要打寒假工时,总有种说不出的心情,总感觉会有些害怕。跟同学通电话说自己的心情,感觉总有种说不出的感觉。第一次去离家那么远的地方,感觉自己什么都不懂,文化程度还不够,也没什么社会经验等种。种原因使自己觉得很渺小,自己的怯懦就这样表露出来了。某人曾对我说,在社会中要学会厚脸皮,别人的教导虚心接受,不要不当回事。战胜自我,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有勇气面对是关键,如某个名人所说:“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

  4、工作中不断地丰富知识。知识犹如人体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会枯竭。

  有一句话我很喜欢:“成功的人不在于你认识了多少人,而在于多少人认识了你。”努力地去认识他人,也是让他们认识你,从他们身上发掘出你可以学习的地方,体会每一句睿智的语言。

  坦白讲,这么短的时间内,小小的寒假工能学到什么呢?就锻炼了态度,心态更加坦荡,我想这已经足够了。生活就像一种修行,只有行万里路,亲身体验实践才能有所感受。

  在回来的路上,跟学姐们聊了一路,她们的社会经验比我牢靠的多,从她们的语言中就会体会到那种成熟。遇事不要先为自己找借口,很多的话当着同年级的同学说还好,在她们面前说只会让她们笑话。学姐们给我讲了好多她们所经历的人情世故,她们总说你等遇到了就会明白了,现在听了也不会明白,只要记得,以后无论做什么不要为自己开脱,学会独立解决问题,虚心学习别人的突出。凡事做了就要做好,承担起该有的责任。

  这个寒假,见识了很多事,认识了很多人,收获了很多,很多。不只是有劳有得的工资,还收获了比这更重要更加无价的财富。期间所赚取的经验将永远成为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社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基地,能将学校学的知识联系于社会,我感觉学习与社会实践是密不可分的。

中国近代史纲要心得体会

  蒋先生的《中国近代史》区区5万字道尽了中华民族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的历史,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我觉得,全书的主线围绕着“近代化”的主题展开。总体上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共时对比,即通过19世纪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对比引出鸦片战争,讲述中国近代化的原因。二是西方通过武力打开了中国大门后,中国各阶层(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的近代化探索之路。总的来说,蒋先生的立论就是:唯有近代化,才能救中国。

  一、近代化的原因: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乃西方与中国和平交涉无果后,用武力打开中国对外开放的暴力方式。19世纪,中华民族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变局:我们科技不如人,机械、军备落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国家仿似一盘散沙。而英国经历了近代化,他们期望与当时世界超级大国——中国建立邦交关系,怎奈中国要求英国使者入乡随俗,对皇帝行跪拜礼,再加上中国闭关锁国之心态始终未有改变,这说明了中英和平交涉之路走不通。道光年间,东印度公司的鸦片大量输入中国,朝廷准备一方面加重关税,另一方面自给自足,阻止英国对华通商。这引起了英国的极度不满,鸦片战争(英国人称通商战争)蓄势待发。

  面对着强大的军事武器,我军节节败退,最终以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收场。该条约不仅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而且打开了中国通商大门,使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治外法权、领土主权。蒋先生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而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至于为什么不力图改革,蒋先生认为有三:一是中国人守旧心太重。二,士大夫不拥护国家的改革,否则自身利益将受到损害。三,知识阶级缺少独立无畏的精神。正因为如此,中华民族错失了二十年的光阴。而在这二十年间,外国对中国的侵略大步向前,步步逼近,《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接踵而至。

  二、近代化之路

  清廷的腐败、落后以及在鸦片战争中的节节败退,引起了社会各阶层对现状的不满,从此,中华民族开始了近代化探索之路。

  首先登场的是农民阶级,他们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并定国号为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并勾勒出了“有衣同穿,有饭同食”的美好图景。在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描述中,蒋先生重点介绍了曾国藩的湘军,并认为湘军是中国近代私军的起源,曾国藩是近代中国军阀的鼻祖。在曾国藩的精锐军队的镇压之下,太平天国运动终究失败。“洪秀全得了南京以后,我们更能看出他得真实心志不在建设新国家或新社会,而在建设新朝代”。因此,农民阶级领导的民间运动始终无法摆脱阶级的狭隘性,使其无法改变中国的落后性。

  认识到国家的落后,地主阶级意识到国家近代化的迫切性,洋务运动——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应运而生。洋务运动一改士大夫的骄横狂妄、独自尊大的心态,并以“中体西用”为本,洋务派开始全盘吸收西方先进文明。例如设江南极其制造局、造船厂、选派学生赴外国学习、兴办学校等,地主阶级希望实现军事现代化,以西方文明反击诸列强国家。但是,在近代政治制度之下,洋务运动遭受了巨大的阻力,使地主阶级无法带领中国实现现代化。而在中国军事势力尚未强大之时,我国边疆隐患频出。在西北方向,俄国占领新疆伊犁,清廷派左宗棠保守之,遂成。二是在高丽、琉球之附属国上中国与俄日出现利益纷争。从这,我们可判断如今“钓鱼岛”问题的历史起源。原来,早在清朝的时候,琉球就是一女侍二夫,一边为中华民族的附属国,为清廷庇佑,一边又是日本萨末的藩属,成日本一县。如此以来,琉球问题始终为一悬案。中日矛盾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集中在高丽上,日本逐渐强大开始扩张势力范围,而高丽从历史上又是中国的附属国。双方在高丽争端上骑虎难下,最终甲午战争爆发。在军事实力上,清的实力要稍胜于日本,原因在于洋务运动使中国发展了近代北洋军舰(镇远号、定远号),在军事武器上有较为大的进步。但是,由于我军战略、战术落后,最终失败,使北洋军舰落入倭寇之手。

  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层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他们认识到洋务运动的失败,乃是封建制度的落后,于是乎他们致力于变更中国之政体,在政治制度上实现现代化。首先是维新派的戊戌变法运动。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依托孔孟之道点燃变革之舆论,并希望仿效日本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实现制度革新。他们主张废除八股,调整行政机构。但是,由于慈禧太后等反对势力过强,使维新变法运动在103天内结束。之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为指导思想,希望在中国建立美国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家。而这第一步就是要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专制制度。1919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接着全国十余省纷纷独立,并建立了中华民国,标志着民族主义的实现。而在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实现并没有如此顺利。由于清王朝的终结,北洋军阀一时无主,于是受袁世凯的领导,由于其掌握军权,于是乎,顺利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之果。而在袁世凯死后,则开启了中国军阀割据时代。

  字里行间,先生流露出对于近代化探索之晚的遗憾,“我们在道光间虽受了重大的打击,我们仍旧不觉悟,不承认国家及民族的危险,因此不图改革,枉费了民族二十年的光阴”。在英法美等国家已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迈向了现代化,而彼时的中国虽处于世界强国之列,但在与西方国家交往时狂妄骄横,固步自封,自称天朝,落后的制度使其如临深渊,落入帝国主义之口。而在19世纪经历的沧海桑穷之间,唯有一声叹息,哀大国之陨落。

  另外,“对自强事业则多方掣肘,对邦交则好轻举妄动,结果就是误国”。此语献给针对钓鱼岛事件喊打喊杀之辈。中国的迅速强大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嫉妒”和“觊觎”,如美国已经将战略中心调至东亚地区。而在自强之路上,中国需要的是万民同心,在大的立场上一致对外。在羽翼丰满之前,轻举妄动,实为误国。

中国近代史纲要作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 课程论文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流动的星星活着

  姓名:郭蕾

  学号:00904143

  院系:语言与传媒系

  班级:新闻三班

  流动的星星活着

  摘要

  日本是我国的重要近邻,中日交往绵延两千多年,既有密切的现实利害关系,又有复杂的历史恩怨。在长达两千年的历史中,中日两大民族友好交往,古代中华文明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近代中国也从日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西方先进文明成果。但从甲午战争到二战结束,日本军国主义在历时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野蛮侵略中国,使中华民族蒙受了深重的灾难。周恩来总理曾经将中日关系交往史概括为“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

  关键词

  核心与外缘 逆转 差异 铭记历史 互惠互利

  中日两国有着2000 多年的文化交流历史,文化的相互学习与交流,不仅对两国,而且对东亚的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都起过巨大的促进作用,这已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但是由于两国文化存在着异质性,因而在文化友好交流主旋律的背后,也存在着不和谐音,交织着文化摩擦与冲突。它不仅影响了中日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也构成了今天东亚共同体构建的文化困境。

  一、“核心”与“外缘”的关系

  中国和日本“内核与外缘”的文化关系贯穿了整个古代历史,是古代中日文化关系的重要特征。从有史记载的公元57 年倭国向汉代派出的第一次使节,到盛唐时期日本大规模的遣唐使,及至明朝时期日本的朝贡船,日本都没有停下向中国的这一核心国家学习的脚步。正是由于学习了中国,日本才建立了各种典章制度,产生了文字,加速了从蒙昧向文明进步的步伐。从这一点说,古代日本文明离不开中国文明,日本文明居于中国文明的次要地位,这是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

  但是,外缘国家在不断吸取核心国家文化精髓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加以消化和改造,培育酝酿自己的民族文化。与此同时,为了肯定自己的民族文化,要么在统一文化中寻找自己的位置,要么表现出脱离核心的渴望。日本处于中华文明圈的边缘地带,距离中心相对较远,又被海洋隔离,因而脱核心化表现得更加明显。

  ① 参见盛邦和: 内核与外缘——中日文化论 ,学林出版社,1988 年。日本人的日常起居受中国隋唐时代文化影响甚大,日本女子至今仍在穿着的和服及相配的发型便是最好的例子。歌舞方面如, 兰陵王 是起源于北齐、盛行于唐代的假面舞蹈。此男子独舞表现了北齐兰陵王高肃(字长恭)作战的英姿,动作简约勇猛,刚劲有力,舞曲浑厚古朴,悠扬动听。主人公高大健壮、胆识过人,但面貌却秀美如妇人。他自觉作战时因面容俊美柔和不足以威慑敌人,故每临阵时必戴上形象凶厉、狰狞可怖之木雕面具进行博杀。

  在两千余年的东亚历史发展中,亚洲大陆文明,尤其中华文明为日本文化在几乎一切重要层面上的发生与提升,提供了足够的滋养材料,并内化为促成其发展的动力,从而共同创造了东亚古代丰富多彩的文明。

  古代中日两国的文化关系是中国居于东亚的核心地位,日本向中国学习,是一种中强日弱的文化格局。但另一方面,日本文化也表现出了很强的自主性和脱核心化的倾向。核心与边缘的关系,正是古代中日关系的真实写照,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引用及更改,但是基础还是在与中国的核心。中华文明对日本文化的巨大影响是不容置疑的,当然日本对中国的影响也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二、近代

  近代,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东亚文化格局发生了变化。明治初期日本实行文明开化,从学习中国文化转向学习西方文化。通过热心学习和引进西方近代文化,并重新整合自己的传统文化,日本文化完成了近代化的转型。而曾居于文化核心地位的中国却固步自封,在冲击面前表现得被动而又迟缓。因此,近代以后,古代中国和日本的文化关系出现了逆转,中国失去了核心的地位,转而开始以日本为师。

  在这一文化关系逆转过程中,古代日本文化即孕育的脱核心化倾向最终爆发出来。这以福泽谕吉的 文明论概略 和 脱亚论 为代表。在发表于1875 年的 文明论概略 中,福泽把西洋文明作为当时人类的最高文明形态,把世分为开化、半开化与野蛮三个层次,日本昔日尊崇的中国落入了半开化国家的行列。1885 年福泽谕吉又发表 脱亚论 ,宣言日本为了发展,必须与“东方之恶友”中国和朝鲜断交,实行“脱亚入欧”。随着甲午战争清朝失败后,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蔑视进一步蔓延开来。

  从古代到近代中日两国文化关系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古代中国高居于文化的核心地位,近代以后中日文化关系在出现逆转的同时,日本开始追求东亚盟主地位。也就是说从古代到近代,中日文化关系的特点是始终缺乏文化关系的对等性。当然古代的中国和日本的“内核与外缘”的文化格局是因为两国文化的巨大落差而自然形成的,到近代则同时伴随着日本对外侵略的强制性色彩。

  三、当代

  战后,中日两国文化关系呈现了新的特点。两国在经历了短暂的隔绝之后,在平等的关系上开始了新的文化交流。特别是中国在实行改革开放之初,大规模地学习日本先进的管理制度等,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中日之间出现了新一轮文化交流的高潮。但是当高潮退后,特别是冷战格局瓦解,中日两国的共同敌人——前苏联解体后,中日关系进入了“常态期”。中日文化的差异性与摩擦也表现出来。可以说,战后中日由于不同的发展道路和发展历

  程,两国文化还是进一步加深了异质性。

  两国不同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不同的上层建筑。传统文化的变迁,历史上曾经连系两国的儒家传统文化的变迁,拉大了两国文化的距离。日本的逐渐西化,而中国则是慢慢去改革。

  当代中日文化在实现了平等交流的同时,也由于两国不同的发展道路,而拉大了两国文化的距离。中国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社会主义大国,不得不承受国际社会的过多质疑和指责。而日本则因在东亚从来都没有过相似的文化而承受着“孤独”,不得不在脱亚和入亚中徘徊。中日文化异质性的加深是当代中日文化关系的一个主要特点。

  总结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伴随它的是重重阻碍与挫折,中日关系也是如此,从古代的核心与边缘,到近代的关系逆转,乃至今天的日本与中国的差异性,都是发展过程中的一段。

  胡锦涛说:“历史是最富哲理的教科书,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而今中日关系经过了“融冰”和“暖春” ,经济、文化、政治的交流,中日关系已经走上正轨。而我们需要做的是铭记那些屈辱的历史,同时还要擦干眼泪笑着迎接这个可以和我们互惠互利的国家。

  日本不愿意正视历史,或者希望历史干脆不存在,中国民众中的反日情绪也相当强烈,这需要审慎对待。但是,历史并没有消退,历史仍然活在今天。

  日本现任主要领导人依然没有放弃参拜靖国神社的立场,日美两国公然把台湾问题列为日美共同战略目标之一,日本还在教科书问题上,在东海油气田开采、专属经济区划分和钓鱼岛主权问题归属上咄咄逼人,态度强硬,企图逼我让步,并公开阻挠欧盟解除对我军售禁令等,致使中日关系出现复杂局面。(东南早报)日本的不安定因素也像我们敲响警钟,而我们应该做的是对日本的全盘否定还是用仇恨心去抵制它?拥有正确价值观的人都会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承认的是日本确实比我国发展的快,发展的好,所以更应该本着“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理念去对待他们。

  中日关系的现实和前景之间存在不小差异,形势复杂、严峻,而且仍在发展。中日关系面临何去何从的历史性挑战,正处在十字路口。

  流动的星星活着 ,是叫藤原特异的日本女性所写的回乡纪录。她带着三个孩子,从中国的东北回到日本的故乡,以一个女性的角度诠释了对战争的看法,和平其实很简单,也是最珍贵,中日关系的和平发展也是历史动人的一章。

  我心中开着

  您所种的玫瑰花儿

  您看,今夜

  我一个人等待着

  在月光下开着

  我心中留着

  您的声音

  您看,今夜

  我俩发誓过的陵丘

  星星轻柔地唱着

  我心中活着

  您飞的北方的天空

  您看,今夜

  仍在流动着星星 (选自日本畅销书 流动的星星活着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教学目的与要求: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及其主要予盾和基本特征,加深对近代中国社会基本国情和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意义的认识。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强和人民共富裕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主要内容: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教学目的与要求:1、通过了解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认识造成近代中国社会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懂得只有首先争取民族独立,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创造前提。2、了解近代中国人民抵御外国侵略斗争的历史,认识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的意义,继承、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3、了解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认识社会制度腐败必然导致失败的深刻历史教训,认识正是严重的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促使中国人民去努力探索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道路。第一节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一、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侵略二、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政治控制三、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四、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文化渗透第二节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第三节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一、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二、民族意识的觉醒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教学目的与要求一、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部分清朝统治者实行的洋务运动以及资产阶级的戊戌维新,都是近代不同阶级及其代表人物对国家出路的探索。二、科学分析上述探索的历史作用与局限性,认识这些探索最终都不能为实现中国的独立的富强找到出路的根本原因。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一、洋务事业的兴办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一、戊戌维新运动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度的终结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分析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内容与结局,认识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2、了解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认识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与近代中国的一次伟大的历史性巨变。3、了解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总结其失败的教训,正确认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的局限性,认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于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历史的必然趋势。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一、封建帝制的覆灭二、中华民国的建立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教学目的与要求:一、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懂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新的时代条件的国际环境的密切关联。二、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所受的“三座大山”的重压,懂得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的必要性和正义性。三、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及其政治代表,围绕“两个中国之命运”而展开的斗争,懂得只有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才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广大人民的利益,才能为中国实现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指明道路。主要内容: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二、“三座大山”的重压三、两个中国之命运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中国先进分子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产生怀疑的原因,了解他们在十月革命以后怎样经过比较、探求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认识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巨大而深远的意义。2、了解工人阶级政党的产生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了解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认识它的创建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3、联系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特别是大革命的兴起和发展的历史情况,认识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一、北洋军阀的统治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四、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二、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国民党政权的阶级性质、内外政策及其统治下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懂得进行土地革命战争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2、了解中国共产党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学习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领会把马克思主义普通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3、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在长征中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慨,弘扬长征精神,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4、认识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对于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意义。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第二节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二、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三、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学目的与要求:1、认清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造成的深重灾难,懂得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赢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懂得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是必须打败、同时也是能够打败的。2、认识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意义,了解国民党以及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的作用。3、认识打败日本侵略者必须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纲领与方针、政策以及敌后游击战争的地位和作用,懂得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是中华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4、懂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认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基本经验,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第二节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第三节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第四节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五、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六、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第五节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一、抗日战争的战争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认识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决定胜负的斗争是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基本内容。2、了解国民党政权的反动本质及其所面临的全面危机,认识这一政权遭到广大人民的反对并迅速走向崩溃的根本原因。3、了解“第三条道路”幻想破灭的历史必然性;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形成的历史条件;认识人民共和国的创建和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4、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进一步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一、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二、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第二节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一、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二、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三、第二条战线的形成第三节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一、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三、第三条道路的幻灭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第四节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一、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二、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三、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06)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教学目的与要求:1、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开辟新纪元、走上新道路,经过艰辛探索、艰苦奋斗,开创新局面的历史。2、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伟大历史成就,认识这些成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3、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走过的历史进程。主要内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进程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成就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教学目的与要求:1、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懂得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必要性的正确性。2、认识中国要实行国家工业化就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懂得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的历史性选择。3、了解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认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中国以后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一节从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一、新民主义义社会的性质二、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第二节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一、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第三节走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一、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中国共产党为寻找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及其取得的初步成果。2、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历程及其经验教训。3、了解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的20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取得的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4、了解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的20年里,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取得的重要的理论成果。第一节良好的开局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二、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第二节探索中的严重曲折一、“大跃进”及其纠正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三、严重的曲折,深刻的教训第三节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一、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三、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四、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教学目的与要求:1、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和伟大历史性转折,中国由此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认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3、了解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认识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以及两种创新的关系。4、了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意义。第一节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一、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二、改革开放的起步三、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第二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第三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一、改革开放的历史性突破二、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第四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行动纲领的制定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三、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第五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其原因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十大成就二、取得成就的原因

  窗体底端

  窗体底端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节约粮食手抄报内容50字

简单的节约粮食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