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守株待兔完整版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守株待兔的故事

  有这么一则寓言:有位老农在一棵树下休息,正好碰到一只撞倒在树边的兔子,老农顿时欣喜若狂。于是,老农成天守在树下,等待兔子自己送上门来。结果农田荒芜了,可他却什么也没能得到。这个故事就是后人所谓的守株待兔。它告诫人们:不劳而获只是侥幸的,这样的人终将一无所获。

  可这种愚人傻事在我们身边却已屡见不鲜了。好意奉劝差生别再不求上进,荒废学业。可差生却振振有词地说什么:“爱迪生、爱因斯坦这些流芳百世,名震四方的科学伟人小时候还不是丑小鸭一个,将来不照样当了科学家吗?我长大后要是出了名,你巴结还来不及呢!”听了他的话,想必你也只能哀声叹气了。

  古人云: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这话一点儿也不假。那些差生只是一味地用别人的点故而来衡量自己。像他们这样不求进步,懒惰成性。试问,他们这种人怎么会有成就呢

  由此,我又想到了现在有些商店搞的抽奖活动,有些人可又要打开话茬:“那些运气好的人不是也从中得到了金钱,彩电等奖品吗?”但是,你想过没有,这样的幸运儿有几个,既使一次侥幸获了奖,但你敢保证每次都交上好运吗?其实,一个人要获得好运,过上幸福的生活,还是需要自己付出辛勤的劳动。俗话说: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幸福不会从天而降。一切社会财富和幸福生活都要人们辛勤劳动去创造,坐享其成,好逸恶劳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我们要充分运用自身潜能去创造幸福的明天。

故事守株待兔完整版

守株待兔故事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8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 读懂课文,明白“水滴石穿”“守株待兔”这两个成语的意思和所蕴含的道理。

  3 充分发挥想象,用不同的语气读好两个成语故事。

  4 有学习成语、积极应用成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这两个成语的意思,积累并灵活应用两个成语。

  教学准备

  1 教学挂图。

  2 查找几个与“水滴石穿”寓意相近的成语。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回顾学过的成语,引入课文题目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有故事的成语和有趣的成语,你们还能记起来吗

  生说出成语。

  师:成语是我国语言宝库中十分有特色的宝藏,每个成语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个成语故事,“水滴石穿”“守株待兔”。(师板书课文题目)

  二、自主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的大意

  1 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词。

  (1)自己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2)勾出本课生词,多读几遍。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等形式掌握生字音、形、义。

  (4)正确书写本课8个生字。

  2 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讲了什么故事。

  (2)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两个成语故事。

  三、 分别重点学习“水滴石穿”“守株待兔”

  1 学习“水滴石穿”。

  (1)同桌练习分角色读故事,想象当时的情景。

  (2)抽查、评价。要领:读出石阶轻视的语气,水滴自信的语气。

  (3)仿照文中句子,练习用“是……还是……”“既……也……”说话。

  (4)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拓展延伸。

  教师介绍几个与“水滴石穿”寓意相近的成语;学生联系生活讲一讲“水滴石穿”的事例。

  2 学习“守株待兔”。

  (1)激趣导入。

  师:这节课中,老师将与你们再次点击一个成语。(板书:守株待兔)

  提出学习目标:理解“守株待兔”的意思。

  (2)(出示挂图)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并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②同桌合作读课文,学习生字“夫”“窜”“撞”。

  ③全班交流,通过做动作理解“窜”“撞”的意思,让学生讲讲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师相机板书:偶

  得野兔)

  ④结合挂图,理解“株”“待”“守株待兔”的本意。

  “株”,树桩。随即学习生字“桩”,再次看图理解“桩”,并给它扩词。

  (3)理解课文,体会情感。

  ①再一次读课文,重点体会第2段中农夫的心情。

  ②自己勾出写农夫心理活动的句子,好好读一读,体会体会,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和语气来读。

  ③请学生把自己勾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评价评价,谁读得好。

  ④结合最后一句(他拎着野兔喜滋滋地回家了),把动作神态加上去,绘声绘色地读这一段。

  ⑤结合挂图,想一想,说一说,农夫心里还可能想些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相机板书:心存侥幸。

  (4)读想结合,背诵表演

  ①自读第3段,体会农夫感情。

  ②把农夫心中的希望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可以加上动作说。

  ③读最后两句话:等啊等啊,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他连野兔的影子都没有看见。农夫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什么庄稼都收不到了。

  想一想,此时此刻,农夫的心情又是怎么样的,应该怎样读。(伤心、难过、后悔)

  ④你想对这个农夫说什么?小组讨论。

  ⑤每一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板书:一事无成)

  ⑥再读这一段,想一想,农夫的情感有哪些变化?(希望→失望)应该怎样读呢

  ⑦演一演这个故事。

  ⑧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不努力做事,心存侥幸,终将一事无成)

  四、课外作业

  1 课外阅读几则寓言故事。

  2 自主积累更多的成语。

成语故事:守株待兔

  很久很久以前

  在一座大山的山脚下

  住着一个农夫

  他每天一大早就到田里干活

  特别辛苦

  有一天,农夫正在田里干活

  一只野兔从草丛里跑了出来

  野兔看见农夫,吓了一跳,心慌的四处逃窜

  结果,一头撞到树桩上,撞晕了

  农夫放下手中的活儿

  走过去,捡起兔子

  他觉得,自己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

  晚上回到家,农夫把兔子交给了妻子

  妻子做了一锅鲜美的兔肉汤

  第二天,农夫又到地里干活儿

  可是,他不像以前那么专心了

  干一会儿活,就朝草丛里看一看,听一听

  希望再有一只兔子窜出来,撞在树桩上

  第三天,农夫不再干活了

  从早到晚都守在树桩边

  希望,再捡到兔子

  但是他等了一天都没有等到兔子

  从那以后,农夫就天天守在树桩边上等兔子

  结果,他再也没有等到兔子

  可是,地里的庄稼都枯死了

  农夫不想努力干活,天天盼着能碰到好运气

  从而,能得到以外的收获,最后却什么也没得到

  宝贝们,我们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成功哦~

成语故事:守株待兔

  【拼音】: shǒu zhū dài tù

  【解释】: 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成语故事】:

  春秋时代有位宋国的农夫,他每天早上很早就到田里工作,一直到太阳下山才收拾农具准备回家。有一天,农夫正在田里辛苦的工作,突然却远远跑来一只兔子。这只兔子跑得又急又快,一个不小心,兔子撞上稻田旁边的大树,这一撞,撞断了兔子的颈部,兔子当场倒地死亡。一旁的农夫看到之后,急忙跑上前将死了的兔子一手抓起,然后很开心的收拾农具准备回家把这只兔子煮来吃。农夫心想,天底下既然有这么好的事,自己又何必每天辛苦的耕田

  从此以后,他整天守在大树旁,希望能再等到不小心撞死的兔子。可是许多天过去了,他都没等到撞死在大树下的兔子,反而因为他不处理农田的事,因此田里长满了杂草,一天比一天更荒芜。

  成语解释

  【解释】:株:露出地面的树根。比喻原来的经验;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死守教条。

  【出自】:《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示例】:吾料兄必定出身报国,岂是~之辈。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四回

  【语法】:连动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出自《韩非子·五蠹》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 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注释

  株:树桩。

  触:撞到。

  走:跑。

  折:折断。

  因:于是,就。

  释:放,放下。

  冀:希望。

  复:又,再。

  得:得到。

  为:被,表被动。

  身:自己。

  为:被。

  欲:想用。

  成语“守株待兔”,比喻妄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文言知识

  “颈”与页部的字。“颈”指头颈,它是个形声字,左边为声,右边属部首。“页”本指人的脸,是个象形字。凡属页部的字都与人的脸部、颈部有关。如:颜——脸上的神色,额——人的额头,颊——人的脸颊,颔——人的下巴,等等。

  启示

  不要存有侥幸心理,不要想着不劳而获,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不能死守狭隘经验、墨守成规。

  主要批评

  不劳而获的人,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把偶然的事件当成必然性的事件是十分愚蠢的。主要是讽刺那些不通过自己的劳动、努力,却想有回报的人。同时也说明当时政策的腐败,讽刺官员的愚笨。

  揭示道理

  这个成语故事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主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

“守株待兔”故事

  在很久以前,一只兔子撞在树上死了。后来被一个农夫捡到,其实在兔子撞树前,还有许多细节。

  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有一个国度,那个国度就是玉兔国,那里只有兔子,那只撞死在树上的兔子,就是从这个国家中跑出来的。

  一天,玉兔国在考官,有个叫混混的兔子考上了官。新官上任三把火,先清除家族所有臭名,然后认真治理,让国家变得更繁荣。可在混混上任不久后,他捉那里一个犯罪嫌疑人,那人是糊涂清,手下人手无数,想造反随时可以,这样使混混很担心。

  大约过了3个月左右,混混的妈妈得了肺癌晚期,只有动手术才有一线生机,可当时混混家很缺钱,所以没有办法。一天夜里,糊涂清派自己的手下去和混混交谈,说:“同不同意我借你1亿金元,你放了牢里所有的人?混混想了想,开始不同意,后来听见母亲的咳嗽声,混混心软了,同意了要求,糊涂清出了大牢,到处作恶。

  终于,这件事传到了玉兔国国王玉玉的耳朵里,玉玉听了,十分恼火,把混混关入大牢,并下令3天后斩首示众。到了第3天,混混早已心态混乱,在刚刚要砍头时,别人告诉混混,你妈妈昨天凌晨3点手术失败死了,混混疯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往外跑,跑到了人国,一头撞在树上死了,后来一个农夫经过,捡走了兔子。

  “守株待兔”这故事从此流传了下去。

《守株待兔》故事

  “传说战国时有一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了,农夫意外收获,从此以后农夫便放下手里的农具在那里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老师讲道,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守株待兔的故事情节。老师还在讲守株待兔的解释,但我的心已经飘进了“守株待兔”里……

  “别跑!我已经饿了很多天了,你就当可怜我让我把你给吃了吧,好吗?”追着兔子的蛇说道。“怎么可能!活在世上挺好的,为什么让你吃我,而且饿死你了,也能为动物们除了一害呢!”兔子说。

  “你激怒了我,我一定要把你给吃掉。”蛇愤怒地说。“你捉到我就给你吃,但我想你也捉不到我的,我跑得比你快。”兔子答道。

  就这样,兔子轻松地在前面跑着,蛇却在后面慢慢地追着。

  跑着跑着,兔子突然听到:“前面危险,不要再往前跑了,兔子。”兔子听后朝声音的方向望了过去,只见一只小鸟站在树上,兔子还想问为什么,但小鸟所站是树已经被树下的农夫砍倒了,这时蛇也逼近了,兔子不得不跑,它向前狂奔,这时兔子发现了,昔日茂盛的林子大多数变成了树桩。因为刚才跑得太快,一不小心就被脚下的石头给绊了一下,顿时,整个身子飞了起来,后来,兔子撞上了树桩死了。蛇远远地看到了,但它不敢上前,因为此时砍树的农夫也看见了,并向死兔子走去,农夫确定兔子死后,高兴得不得了,马上放下手中的工具,他得到了兔子后,大吃了一顿,感到很满足,他想:“林子被我砍得差不多都是树桩,如果又有一只兔子经过那里,肯定又会得到兔子肉吃了。”想着想着,农夫阴阴地笑了笑。

  第二天,农夫果然坐在树桩群的旁边等兔子光临他的树桩,等啊等,一天就这样过去了,但他坚信明天会有的。他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等下去……

  当我想到这里时,老师打断了我的思路,我想:“农夫会饿死在下一天吗?”

故事守株待兔完整版

守株待兔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楚国人,他正在耕种,忽然他看见一只兔子因跑的太快,而撞到了树上,折断脖子死了。农夫想今天可以饱餐一顿了,于是高兴的放下农具,捡起兔子直奔回家,享受了一顿美味,从此他就一直守在这棵树旁,希望兔子再撞上树。

  直到一年春天,一个人路过此地,看见农夫不用心种田,却守在树旁,一声不响,一动不动。于是这人走过去问农夫:“你在干什么呢?”农夫小声的回答道:“别吵,我正在等兔子!”那人望了望四周,没找到兔子,便问:“兔子在哪呢?”农夫不得不站起来和那人解释清楚:“那天,我正在……从此我便守在这等兔子撞上树。可是我等了近两年了,可连只兔子的影子也没看见。”那人笑着说到:“你看看这周围一大片土地,只有一棵树那兔子撞上去的可能性才多大呢?”农夫恍然大悟地说到:“那我应该多种树,好让兔子撞上树的可能性大一些。”于是农夫转职开始种树了。

  许多天过去了树也长大了,可是他还是没有捡到一只兔子,农夫很生气的去找了那个人,农夫说:“你当时对我说,种树可以让兔子撞到树上的可能性变大,能够捡到兔子,但是我……”那个人打断了农夫,问:“你知道你得到了什么吗?”“我得到了什么?不,我什么也没得到!”“不,不是的,你得到了一个让你受益终生的机会?”“机会?”“没错,你可以先当一个伐木工,把树砍了,再种,再砍……这样没多久后,你可以用赚到的钱去建造一座伐木场,这样下来,如果顺利的话,没几年你就可以拥有一份不菲的财富……”越听越兴奋的农夫打断了那个人的话,连声说“谢谢!谢谢!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感谢你的指点。”于是,农夫很高兴的按照他说的去做了。

  虽然一开始农夫遇到了种种困难,可他一直在努力奋斗,最终他成功的按照那个人说的,一步一步,稳扎稳打慢慢走向成功!

  现在呢,农夫已经成为了一家伐木公司的老板了,现在他可以吃到的还仅仅是那么一只兔子吗

守株待兔的故事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出自】:《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守株待兔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故事一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 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故事二

  宋国有一个农民,每天在田地里劳动。

  有一天,这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野兔因见到有人而受了惊吓。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农夫地里的一截树根上,折断脖子死了。农夫便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过去捡起死兔子,他非常庆幸自己的好运气。

  晚上回到家,农夫把死兔交给妻子。妻子做了香喷喷的野兔肉,两口子有说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顿。

  第二天,农夫照旧到地里干活,可是他再不像以往那么专心了。他干一会儿就朝草丛里瞄一瞄、听一听,希望再有一只兔子窜出来撞在树桩上。就这样,他心不在焉地干了一天活,该锄的地也没锄完。直到天黑也没见到有兔子出来,他很不甘心地回家了。

  第三天,农夫来到地边,已完全无心锄地。他把农具放在一边,自己则坐在树桩旁边的田埂上,专门等待野兔子窜出来。可是又白白地等了一天。

  后来,农夫每天就这样守在树桩边,希望再捡到兔子,然而他始终没有再得到,同时农田里的苗因无人照料而枯萎了。农夫因此成了宋国人议论的笑柄。

  这个故事讲的是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主要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小朋友们,明白了吗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

  【词义】株:树桩。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守着树桩等待兔子跑来。

  【用法】用来比喻死守片面的经验,或妄想不经过主观努力而侥幸获得成功。

  【出处】这则成语出自《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典故】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位农夫。他每天早出晚归,十分精心地耕种着自己的一块土地,可到头来,也只落得个顿顿粗茶淡饭,刚刚能填饱肚子。一天正午,烈日炎炎,劳作了整整一上午的农夫感到十分疲倦,就坐在一棵大树下休息。这时,一只野兔没头没脑地冲过来,一头撞在了离他不远的一截树桩上,昏死过去。农夫跑过去拎起了兔子,心中不禁一阵窃喜,心想:哈!想不到不费吹灰之力就捡到了一只兔子,看来我真是时来运转了!以后我要是天天能捡一只兔子,那该多好啊!这以后,他果真再也不去种地了,每天都守在树桩旁,希望有哪只兔子再撞过来。一天、两天过去了,十天、半个月过去了,农夫再也没有等到第二只在树桩上的野兔,而自己田地里的庄稼却因此荒芜了。这件事很快传遍了宋国,人们都笑话他的这种行为。其实,野兔撞到树桩上是一件非常偶然的事情。这个农夫竟然把偶然当成必然,不惜放下本职工作,专门等待偶然的出现,真是愚蠢得很!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出自《韩非子·五蠹》

  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守株待兔成语故事

屈原人物素材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