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家最佳影评
《何以为家》观后感
这部影片发生在黎巴嫩,是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成。影片讲述了12岁的黎巴嫩男孩赞恩悲惨的生活经历,他控告自己的父母。原因是父母生下了他,却没有能够好好的抚养他的事例。
黎巴嫩这是一个经受过战争的国家,影片中我们可见被战争破坏的街道、屋子。周围环境是如此糟糕,可是赞恩的家庭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关爱。影片中有这样一幕让我记忆犹深。那就是赞恩与父母在楼道里拉扯,恳求父母不要将妹妹卖出去。可他的父母只是简单粗暴地让他滚在一边,甚至还动手打了他。看到妹妹被父亲弄上了车,赞恩却无能为力了。后来赞恩离家出走了一段日子,回家拿东西时被父母告知妹妹已经走了,这成了压垮赞恩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心中的愤怒一下子涌了出来,赞恩拿了一把刀往那个将妹妹害死的男人那里去将这男人杀了。之后就被捕入狱。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问家到底是什么?于我而言家应是充满温暖的港湾,家人之间相互关心。即使是在战乱的环境中,父母依然能够给孩子关爱,孩子也能够孝顺父母,理解父母。可是赞恩的父母并没有在这样糟糕的情况下给孩子带来关爱,自然孩子会对自己的父母失望。
何以为家作文
家?何以为家
在甲骨文中,“家”是一个有屋顶的,可以遮风挡雨的屋子。屋子里有人,有蓄养的牲畜。在古人眼中,这便是最早的家的雏形。可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如今又该如何来定义“家”呢
家,是一个地点。
家,是萧红笔下充满乐趣的呼兰河;家,是沈从文口中原汁原味的小城;家,是端木蕻良眼中,饱受摧残却仍美丽纯洁的关东原野……家,是人记忆中一个特定的地点,那个地方,有熟悉的人和事。人们常说,奔波在外的游子就像风筝,他的执线人永远是家。不论飞得多高多远,却永远飞不出对家无尽的思念。那是一种无可替代的归属感。无论你多大,无论你在哪儿,那个特殊的地点永远在你心中,不可磨灭。
家,是一群人。
家,是整天忙碌却对你无尽关心的父亲;家,是天天唠叨却爱你入骨的母亲;家,是手握一把蒲扇,在长椅上一坐一天的祖父母……家,是一群人。他们也许并不伟大,甚至平凡至极,他们也有满身小毛病。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爱你。
至亲之血,胜于虚名。“在外面受不了了就回来,家里又不少你一口饭吃。”他们也许对你整天唠叨,但,他们也只是希望你一生平安顺遂,过得开心幸福。“别怕,咱回家。”这当真是世上最动人的话语了,胜过千言万语。
家,是祖国。
在这个大家庭里,也许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也许我们素不相识。但,请你记住,我们是一家人。
我站立的地方,就是祖国。无论你在天涯海角,只要你受到了伤害,没关系,我们带你回家。
在这个家里,总有人身披战甲,护你一生平安。他们也许身披戎装,镇守边疆;他们也许身着白衣,救死扶伤;他们也许身戴蓝章,捍卫公理。他们也许位于你生活的各个角落。你或许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你一定要知道,在熊熊烈焰中诞生了一抹星光。他们终其一生前赴后继,只是为保星光绵延。你看,星,还亮着,血,还热着。红色大海载着我,取一瓢蓝,总有人挑灯一盏,守这河山。
其实家本就没有定义的标准。家,不过是一个让你从心底觉得安心的地方罢了。你的灵魂中,一定会有这样一个地方,永远纯洁、永远明亮、永远浮于灵魂之上。那,就是家!
何以为家观后感
影片开头告诉我,这不是一段发生在和平地区的温暖的故事,而是讲述了一个穷孩子残酷的成长历程。镜头从难民营转向法庭,这个12岁的男孩,赞恩,竟倔强而坚定地说道:“我要起诉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吃惊之余,我疑惑地想:他的父母做错了什么
赞恩真的很穷,他没有身份,不能上学,生活没有基本保障,甚至还要做繁重的工作,养家糊口。然而,把他带到世上的父母,却从未却从未真心给予孩子爱,肆意指挥他、打骂他。我相信赞恩心里还存留着孩子最美的品质:善良、勇敢、执着、细腻。他离家出走后,竟然竭心尽力地照顾一个吃奶的婴儿。但是,萨哈被父母亲手送上死路的那一刻,他提起了刀,带着满腔的怨恨,对着肮脏的社会砍了一刀。
回到法庭,赞恩真切地说:“希望他们别生了!”然而,他们的父母仍标榜着自己是爱孩子的,难道爱孩子就是把他生出来然后用来赚钱吗?难道爱孩子就是自己没房子住时,把11岁的女儿卖给房东吗?他们一个又一个地生,却一次又一次地用自私而怯弱的“爱”残忍地断送了孩子美好的童年。如此不负责任的大人,又有什么资格为人父母呢
我怀着气愤,又想到了自己。
我生活在中国——一个自强、上进的大国。在这个和平的地区,人们都朝着美好的方向不断努力。在这里,“贫困”的字眼在逐渐消退,人人都能享有合法权益,脚下的土地也更加绿意盎然。我也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家庭,父母恩爱、上进,更是深爱着我和妹妹。我还生活在一个有爱的学校,老师们寓教于乐,关爱学生;同学们虚心求教,团结友爱,尽情享受知识的馈赠。
在认识赞恩之前,我不知道在这五彩斑斓的世界里,竟有一个角落布满着灰色的沉郁。赞思用他小小的身体撞击了我的灵魂,感动之余,我还告诉自己——珍惜拥有。
当赞恩在思索何以为家时,我已经在家的温暖中成长为一个提笔写作的少年,我是幸运的,我是富有的,我需要做的是收集财富,然后投资——关于爱,它是不会亏本的!
《何以为家》观后感
男主角是在拍摄电影时年仅12岁、不识字的小难民赞恩,和电影里不同的是,他的父母很爱他。赞恩以亲身经历出演本片,天赋异禀的他在女导演娜丁·拉巴基(NadineLabaki)的调教下奉献了影帝级的精彩表演,其实他没有表演,只是把自己的过往再现在世人面前。
赞恩有着与实际年龄不符的弱小身躯,他在镜头下表现出与之反差巨大的成熟和担当,这些都是因为他远未成年就承担了养家活口的重担。他和父母以及众多的弟弟妹妹在贫民窟苟且偷生,由于他们是难民,没有身份证,找不到像样的工作,甚至不能上医院。作为长子,他协助妈妈制毒、带领弟弟妹妹自制饮料并上街兜售、试图保护妹妹,因为妹妹萨哈被父母强行“卖”给杂货店店主做“老婆”,他愤而离家出走后还照顾过一个婴儿一段时间;后来为了偷渡,他回家拿身份证时发现萨哈因为生产大出血、没有身份证而得不到医院的救治不幸身亡时,对父母的怨和对害死妹妹的男人的恨登时井喷,操刀伤人而被收押大牢……
有网友及影评指出“贫穷是原罪”,但贫穷真的不背这锅。赞恩一家人的窘境确实和贫穷脱不了干系,而难民问题其实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逃到黎巴嫩定居的叙利亚难民身上放大这个问题,以赞恩一家为例,由于全家没有身份证,找不到正式的工作,被迫在社会底层挣扎求生,作为父母的并没有为人父母的样子,不节育、不努力工作赚钱,反而把未成年的子女当作给自己破烂的人生翻盘的筹码,摆明一符“我穷我弱我有理”的样子并附以“大家违法乱纪我跟风,别针对我也不应该抓我”的歪理。
难道不是因为他们愚昧、低智、自私、贪婪、无责任感及盲目跟风而让自己和亲生子女在生死线上苟延残喘,不得安生吗?社会有错,制度不完善固然是一方面的原因,他们就能全身而退,不为自己没能好好保护孩子而内疚、自省和身体力行地避免悲剧重演吗
应了赞恩扔掉他的妈妈到监狱探望他而送上的点心时一句话,这是对即使失去萨哈还没汲取教训、居然敢再次怀孕的那对夫妻的最佳诠释。
故事最后的高潮-----赞恩把父母告上法庭,控诉他们不应该生下自己、也不应该继续生育。他的话简直掷地有声!
正是这些父母的存在,使越来越多的新难民群体在历史遗留问题里泥足沉陷;他们对生命的儿戏态度及草菅人命让下一代于苦海中轮回。这种人怎么配为人父母!
幸运的是,赞恩参演影片之后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得以举家移民挪威,不仅获得了挪威护照,他还开始读书写字了。然而,在排山倒海的难民潮里,幸运儿不过是凤毛麟角,还有千千万万的孩子像电影里的儿童一样遭受着折磨,他们的家庭也在夹缝中备受煎熬,苦日子不知何时到头。
我们应该感恩身处和平年代并拥有着平淡但幸福的生活,同时对国际问题给予更多关注、力所能及的帮助,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到他们目前享有的一切,这并非理所当然。珍惜美好生活,谢谢强大的祖国让我们可以安居乐业!
观《何以为家》有感
“我想起诉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了我”这是《何以为家》中的台词,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生下孩子,却连孩子的年龄和生日都不记得,只得声嘶力竭地控诉社会的黑暗,何其可悲。
生下孩子就得对孩子负责,这是身为人父人母最基本的义务,电影中的父母,不让孩子上学,而让男孩打工,女孩到了十一二岁就像包袱一样送给别人家绵延上一代人的生活,显然没有尽这一义务。反观当下,在谭松韵起诉这一案件中,被告人的父母反而指责谭松韵并进行质疑,辱骂。尽管家境安好,但他们对自己的孩子没有进行应有的教育,没有传播正确的价值观,使孩子也成为了和自己样的人,断送了孩子的一生。
由此可见,原生家庭应给予孩子的不仅仅只是物质基础,更重要的是道德的塑造、心灵的滋润。
片中小男孩想上学却遭到父母理所当然的反对,他被送到小店当小工,偷东西,被父母唆使用假处方拿药制作毒品饮料。这样的父母强迫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自己的某种想法来成长运作,或者为了解决自己经济上的困难,把孩子当作商品买卖。“饭米粒”直播,父母喂胖自己才几岁的孩子进行“吃播”赚钱。小小的年龄就已是一百的多斤的病态的肥胖,这样的父母手脚懒惰到竞利用自己的骨肉去挣钱,而这些家庭中的孩了所缺失的,更有他们生而应得的那一份呵护与疼爱。
反过来想想,如果孩子连最基本的爱与信任感都不愿意给父母,那这样的父母又何其失败。影片中的父母以真主与妹妹的名义起誓不送走妹妹,却打了自己的脸,他们没有给孩子应有的权利与保障,又怎么能要求孩子带来自己想要的东西呢?影片中另一个妈妈,生下了私生子,如果这个孩子被发现她会被驱逐出境,可她仍旧不愿意将自己的孩了送给人贩子,仍偷偷摸摸地抚养他,吃苦受累也不后悔,这才是母爱应有的伟大。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一个好的原生家庭,能带给孩子一生的滋润,而一个坏的原生家庭则会毁了孩子一生。愿原生家庭的罪能少一点,世上多一些快乐幸福的孩子。
何以为家观后感心得
很久没看电影,翻了翻最近的影片,看见“何以为家”片名一下子让心底生出天下之大何处是家的荒凉感,老实说,向来不喜欢看皆大欢喜的电影,对这类有些虐的影片反而想看个究竟,正所谓幸福都是一种味道,苦难和不幸却各不相同…
踩着点进了影院对号入座,影片第一景是俯瞰一片残败且凌乱不堪的难民窟,有位童真可爱,纯洁无瑕的小朋友一声感叹:真漂亮!生在红旗下的和平年代里,泡在蜜罐中长大的孩子果然不知世上还有如此苦难的地方(带孩子看此片的父母,也算有心之举了,点赞!)故事是倒叙情节,主人公是一个随父母躲避叙利亚战争而在黎巴嫩奋力挣扎的12岁男孩-赞恩。贫困的父母生了很多孩子,一家人拥挤在破旧不堪又逼仄的顶楼里,孩子们连一张像样的床都没有,生活所迫,赞恩作为长子,用稚嫩的双手在杂货铺里打工贴补家用,带着弟妹们在街头兜售果汁,杂货铺的老板让他给妹妹萨哈捎带甘草糖和方便面时,对于老板的别有用心,他心情不爽地将东西扔进垃圾桶里,某天早晨,赞恩醒来发现床单上一滴血,继而看见萨哈因初潮而染红的裤子,帮萨哈洗干净底裤,毫不犹豫地脱了身上仅有的一件上衣教导萨哈垫上,还不忘叮嘱萨哈一定要守住这个秘密,以免被父母发觉而早早地被嫁了出去,萨哈倚靠在哥哥的肩膀,脸上露出了笑容,这一段赞恩像母亲般温情,可是12岁的年纪终究是个孩子,这一切岂能瞒得过大人?果然不久萨哈被杂货铺老板用几只母鸡换走了,赞恩怒不可竭地想要阻止并试图带萨哈出走,他弱小的身躯终究抵不过固执的父母,看着被父亲强行送走的萨哈,他用离家出走以示抗议!在不知去往哪里的途中他看见一个游乐场,即便下了车,遇见了同样是难民的赞比亚的单亲妈妈拉希尔,在找不到工作的无奈下,他跟随着拉希尔回了家,两个人相互帮衬下度过了短暂的快乐时光,很快拉希尔因为证件到期,艰难攒钱办证时逼不得已剪头发卖钱,最后不惜出卖身体而被抓,赞恩带着拉希尔的儿子四处打听突然消失的拉希尔,接下来的日子里赞恩竭尽所能带着尤纳斯,一个12岁的孩子,再次被现实打败,为了摆脱眼下糟糕透顶的处境,去往一个从楼上撒尿都不用担心的美好国度,他将2岁不到的尤纳斯“卖”给了蛇头。在回家拿身份证的时候,得知萨哈死了,父母懦弱的态度彻底激怒了他,赞恩怒不可遏地拿着刀子冲进了杂货铺…
他虽失去了自由,却不用食不果腹了,影片一个镜头是赞恩在监狱里毫不在乎地吃着青苹果,好像他终于寻得一片净土。母亲带着愧疚来探望,他嘲讽父母的冷漠无情,在得知母亲怀孕的消息,并试图安慰赞恩说给孩子取名萨哈时,母亲根本没有意识到养育孩子的主要责任,他忍不住地骂了母亲一句:畜生,我再也不想见到你了!
他实在是太憋屈了…无意间,他听见了电台主持人的故事征询,他终于找到机会,可以把心中的憋了很久的那些话,讲出来给生而不育的父母听听了!整个观影过程中,我感到很压抑,心疼,无奈,久久不能平复,忍不住泪目,邻座的女生给我递了张纸巾,心里不禁有一股暖流,谢谢你,善良的女孩。
电影里凸显了很多的问题,有战争的苦难,人民的奋力挣扎,丑陋的童婚,无知无奈的父母,赞恩对妹妹温暖的关爱和对尤纳斯的不离弃,尽管最后对着镜子抹眼泪,那是多么地自责和无奈,这些温情画面使得我记忆深刻。尽管赞恩身单力薄的反抗,微弱如萤火虫的光,也正因为有勇敢的赞恩,相信总有一天世界的各个角落都充满了阳光!影片结束时荧幕上定格在赞恩拍证件照时灿烂笑容,那是他应得的自由和权利!
电影《何以为家》观后感范文
今天和同学去电影城看前两天刚上映新片“何以为家”,我们当时在选择看啥电影时候,就看到这部在豆瓣评分挺高就购票了,其实也不知道其中内容是什么样,我当时想着评分这么高电影,应该不会太差,结果确实是如此,看完给我感觉真是一部好电影,值得肯定,很有教育意义。
电影开头就讲述了在法庭上12岁左右男孩赞恩向法官状告他的亲生父母,原因是他们给了他生命却并没有尽到养育之责。他们亲生父母生了八个孩子,赞恩是家里长子,古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话却在赞恩身上体现淋漓尽致,一个才12岁小男孩竟然要承担了无数生活的重压,赞恩看到其他人上学来回样子,赞恩很是羡慕,于是跟父母亲说:"他想去上学,父亲显然是不想让他去,怕他去了因此丢掉现在工作(赞恩在一家商店打工),而母亲是同意他去,理由是他去学校可以解决吃饭问题而且还可以从学校带好多东西回家,母亲还说要是担心商贩发怒辞了他,可以让赞恩多做几个小时工,最后也不了而之,赞恩也没有去学校读书,我当时看到这里时候赞恩父母亲想得都是他们生存问题,我能站在道德制高点说他们做法是错的嘛,当然我也不会说他们是对的,显然我并没有身处这样环境,也没有资格去过分评头论足,但是我还是想发表自己意见,既然当初没有能力养育自己的孩子时为何要生下来呢
人生的一部分经历和我说,这个世界本身就想恶的人或者极恶之人,唯利益之上是人的本性,但我没有理由和立场去批判。也没有一边错的体制(除了少数极端)。贫穷或许是原罪,而我也无法去责怪贫穷。所以我开始有了深深的无力感和颓感。
何以为家这部电影其实更像纪录片,但是它比纪录片更加具有观看性和戏剧性。电影想要表达的东西很多也很丰满,战争,宗教,生育权可能还有更多。但在我认为贫穷依然是原罪。
“我要起诉我父母”这句海报上惊到我的话在看完电影的时候才明白它背后的意义。可能法律永远不能加上养不起却一直生,生下来其实便算是犯罪这一条规定,但是在我认为它的的确确就是犯罪,相对于孩子来说的罪。也许有人反驳,说就算法律可以加上这条,它对无知的生育癌夫妻肯定是隐形的存在,这个时候我当然也说不了什么。但是我还是觉得这种想法需要被普及。
看的时候一直在惊叹小男主的演技,为什么细微之处都可以那么真实。因为看之前并没做功课,所以在看到片尾结束才发现他演的一直是他自己这个事实对我产生暴击。让我本来没出来的眼泪一下子没控制住。
何以为家,对赞恩来说哪里才是属于他的家,家这个词应该是给人温暖,可是对于赞恩来说家是冰冷的,他没有家。总而言之这部电影真是直击人的心灵,影片后面注释了该故事大部分是真实的,就是以这个小男孩亲身经历再现当时社会底层的人掠影,当生存与罪恶之间选择,后者不见得是一种罪。有时候很多事情我们看不到,并不代表它不存在。其实在这个世界某地方或某个角落都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等待我们去发现。愿所有像坚强地赞恩那样的人都能被世界呵护以待。不,我应该希望这样类似事情可以越来越少,愿世界上所有善良人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
观《何以为家》有感
今天我又看完了一部电影,《何以为家》。
“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电影一开始,10多岁的小男孩赞恩就以坚定的语气在法庭上说出了上面的话。
随后的2个小时,我一直在寻找这个控诉的起因。最后终于明白了原因,却早已泣不成声。
原来,父母生下了他,却没有能够好好地抚养他。
黎巴嫩,赞恩是家里的长子,为了养活自己和兄弟姐妹,被迫为当地的杂货商送货,更谈不上读书,甚至连一张身份证都没有。当他的父母把最亲爱的妹妹卖给杂货商时,他彻底绝望,离家出走,到了一个一个海滨小镇。在那里,他遇到了埃塞俄比亚移民的拉希尔。她的生活只比赞恩稍稍好一点点。为了逃避政府的监视,拉希尔隐瞒了她有个一岁的儿子约拿斯。赞恩一直帮拉希尔照顾孩子,直到后来她被抓走,他再也撑不下去了,才被迫走上绝路。为了给死去的妹妹报仇,他握着菜刀冲向杂货商……
电影中的人,都有着说不出的难处。赞恩的话很少,气氛极压抑,催出了一片“泪海”。此时,无言胜万语。
这个故事,让人毫不怀疑它的真实性,因为它的的确确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
这部电影,反映了特殊家庭中儿童的悲惨命运,也改变了主演这部电影的主角的命运。看过影片的人,都会惊叹主角赞恩·阿尔·拉菲亚的表演。一个12岁的小男孩,他的眼神里,可以读出沧桑,读出坚强、悲悯与仁慈。那是被生活摔打过的眼神。
这部影片的成功,相当程度应当归功于这个小男孩精彩的演绎。这个小男孩为何能有被人们惊叹的表演才能?其实,他根本没有在演,只是在过一遍自己的真实生活罢了。
赞恩·阿尔·拉菲亚本身就是一个难民,他的童年就是在流亡中度过的。12年的时光中,他有8年流离失所,以至于在贫民窟中被选为影片的男主角时,赞恩甚至连字都不认识。他的表演让人沉浸于影片所构建的场景中,这是因为影片中的情节有许多跟他的经历极其相似。片中的其他演员,也有着类似的经历。
忽然觉得,让这个小孩再重温一遍过去的痛苦,也是一件残忍的事情。他有没有哭过呢……但我知道的是,现在他过得很好,不仅得了大奖,还搬去了国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世界温柔的光,终于降临到了他和家人身上。
看完电影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看看世界的另一端,原来还有那么多小孩成长于那样的环境之中。和所有家人挤同一张床,上不起学,办不了身份证,从小就要担任起养家的责任。女孩会被无情地买卖,从母亲的手中被推给一个老男人。在这里我们随手可见的东西,或许是他们花了一辈子要去争来的。差距之大,不得不让人深思,这个世界,真的和平了吗,真的每人都幸福了吗……世上还有多少个像赞恩这样的孩子,像拉希尔可怜的女人……
再回到影片开头,父母赐予子女生命,倒成了原罪
不,真正的罪是生而不养。
生育固然是一种权力,可被生育者的权益为何保护呢?这恐怕才是电影提出的最需要迫切回答的问题。愿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降生,被生活温柔以待。
何以为家
一开始赞恩对妹妹萨哈的反应真的暖到我了,我真的觉得那这部剧也没有评论说的那样悲呀,是很暖的开心。只是后来萨哈不得不被送到在赞恩眼中是个混蛋的人手中。当时真的就开始酸了。
在那个环境下,大家都是被逼无奈啊,即便赞恩很爱妹妹,即便妈妈也舍不得妹妹,但是他们不得不那么做,然而他的父母们又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不舍与心疼。
里面海边的日出真的好看,再次激发了我想去海边住哪怕一晚的念头。
电影人物选的很好啊,在我看来,毕竟在现实中一个十二岁的男孩应该很大了,但是在电影里面,为了突出环境对他的影响,使得十二岁的他有个超小的孩子的身子却有个青年人的意志与能力。他说他要上诉他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了他。记得妈妈说,如果没有能力去抚养一个孩子,那就不能让孩子出生,因为那样苦的就不只是自己了,还有孩子,不能给孩子一个没有保证的家庭。
开头赞恩的“鲁莽”与不知天高地厚,真的看得我心头老紧,生怕在那个环境下他一不小心就遭到毒打,所幸没有这种事发生,是我把那个环境想得太可怕了。
一开始赞恩的雇主给他家送好吃的,自己内心是,哇那这个环境也还算好啊,大家都友好互助。后来赞恩去把给他妹妹的东西扔掉,莫名想到:其实我们生活着,并不都是不现实的,有时候你就是必须去面对现实,面对别人可能把不要的东西给你,面对别人给你糖可能是先为你后头的苦付费。而我们与现实斗争,真的不能太天真,总得在天真中带有现实的提防心。
2021《何以为家》影评观后感
一
当代,黎巴嫩,法庭上。庭长开庭。
原告,你叫什么
赞恩。
你多大
不知道,12岁吧。
(看上去营养不良、单薄瘦弱,像8岁)
你起诉谁
我的父母。
为什么
因为他们生了我,却没能抚养我。
你起诉你父母什么
我起诉他们不要再生小孩,不要孩子重复我的命运。
读一下你的起诉书。
我希望,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别再生了。
我只记得,我的生存里,只有
暴力、侮辱或殴打
链子、管子和皮带
我最常听到的一句话
“滚,婊子的杂种”
“滚,你这垃圾”
生活是一堆狗屎
不比我的鞋子更值钱。
我住在这里的地狱
我像一堆腐烂的肉
我像渣滓和野草
没人需要我
我并不存在。
我本以为我们能做好人
被所有人爱
但上帝没有让我们这样
上帝,不要再让我的父母生小孩。
二
赞恩的生活环境是这样,
贫民窟、难民营、到处破败不堪、满目疮痍;
处处垃圾,污水横流,嘈杂混乱,肮脏龌龊;
一间不到十平米的空间,生活着九口人,
全家不得不并排睡在脏地毯上,
父母还在隔着帘子那边生孩子。
忍饥挨饿受冻是他的生活常态。
赞恩的生存环境是这样,
制毒、售毒、在小卖部帮工送煤气罐、送货等。没有学上。
赞恩的人文环境是这样,
抽烟、暴力、咒骂、偷盗、撒谎、欺骗。
赞恩的社会环境是这样,
难民、非法移民无法得到工作、教育、医疗;
儿童买卖、未成年婚姻、违禁药品交易。
……
赞恩原型是一个14岁叙利亚男孩,
电影大部分内容来自他的经历。
拍电影时,他不识字
脏话连篇。
三
十六世纪,科学革命兴起,
不断揭露和瓦解万能上帝的神话和迷信;
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尼采一声“上帝死了”,
再次惊醒世人。
使西方建立在宗教基础上的价值观,
更加动摇。
今天,《以何为家》又一次亮剑,
直指宗教,
所谓孩子是上帝赐予的礼物,
这一促使数十亿信徒不停生育的动力,
不过是一种烟幕。
如果父母给孩子带来的只有贫穷、苦难和痛苦,
父母凭什么要把孩子生下来
四
影片使用航拍、近拍和跟拍等;
以纪录片的手法,
展示系列、连续组图,控牢了观众。
画面晦暗、急促、生冷、坚硬、混乱、悲怆和压抑
展示出黎巴嫩底层人民生活状况
每一帧画面都让观众感到震憾和冲击。
挑战观众三观,
并使他们在流泪中感悟。
深刻的思想性,赤裸的现实性,
揭示地球上当今还有国度和人民如此生存。
结构安排妥当,倒叙正叙相结合,
编剧出一段精彩的主题鲜明故事。
情节顺畅流利,衔接顺其自然,
使观众轻松看懂。
五
《追风筝的人》,让我们通过儿童哈桑了解陌生的阿富汗
《钓鱼的男孩》,让我们通过一家兄弟仨知道尼日利亚的政治罹难
《以何为家》,让我们通过孩子赞恩认识黎巴嫩,以及叙利亚难民危机,
望中东北非政治动荡,人民无家可归,流离失所,
看中国这边风景独好,人民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感恩生活在当代中国。
愿所有勇敢的孩子,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情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