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爷爷小传600字初二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爷爷小传作文

  我的爷爷个头不高,脸圆圆的、黑黑的,他的朋友都叫他“黑哥”。他曾是一名筑路工人,现在是一名退休职工。

  爷爷生于一九四九年,他有兄弟姐妹五个,排行老三。那一年,中国人民刚刚得到解放,虽然摆脱了封建社会地主的压迫,但当时中国的经济还是非常的落后,小时候,因为家里人口多,又赶上三年自然灾害,他经常饿肚子,爷爷会趁着放牛的机会到河塘里去挖藕,从小水性就极好的他可以只身横渡长江。爷爷小时候不爱读书,他只读到小学毕业就再也不愿踏进学堂。这也是他一生唯一感到后悔的一件事。他出生在农村,可他并不甘心当一名农民,于是,他每天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村头去看看那的招工启示。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修路就成了爷爷一生的事业。

  那时的筑路工人是人人都瞧不起的职业,破旧的工棚,没有一件像样的施工工具,每个人发一个竹篓,一把捶子,每天就蹲在马路边锤砖头,然后再人工填到坑坑洼洼的路上,就和现在建筑工地上的苦力一样。当时爷爷只想迈出农村,没想到这工作竟比种田还苦,但是路是自己走的,他没有退缩,别人能干,我也能干,别人都叫他“杨铁人”。凭着他的吃苦耐劳精神,最终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他们单位也逐渐变得壮大,有了各种施工机械,人才备出。由于工作出色,他在单位当上了领导,但爷爷始终保持着他坚苦朴素、严于律已、大公无私的工作作风,不愧为一个老共产党员。奶奶总是说爷爷是个“家贼",因为她买的烟灰缸、电风扇等东西总是被爷爷用不了多久就不见了,后来都在单位的会议室里找到了。爷爷为了工作经常顾不了家,奶奶也非常支持他,既要上班,又要照顾两个孩子,非常辛苦,但他们从未吵过架。十几年前,为了让年青人发挥自己的才干,爷爷提前退休了,他说他要陪陪奶奶,好好享受一下天伦之乐。

  现在,爷爷终于闲了下了,他把家的后院种上了各种果树和蔬菜,丰收的时候,他就会喊来街访四邻来采摘,大家对他赞不绝口,每到这时,爷爷就会乐得像个孩子一样。

  爷爷是千千万万个劳动人民中普通的一员,今年七十岁的他,身体虽然没以前强壮了,他却时刻保持着劳动人民的勤劳、节俭。祝愿我的爷爷福泰安康!

我的爷爷小传600字初二

亲人小传初二爷爷

  1952年,爷爷出生于农村的一个小县城,他在家中排行老三,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妹妹,他们的的家中并不富裕,却尽可能为5个孩子提供好的环境。

  1959年,爷爷才开始上小学,每天天还没亮,他就要提着一盏煤油灯步行三四里去上学。到了冬天,他只穿着单薄的布鞋摸黑上学。尽管如此,他们班上的学生都很刻苦勤奋,点着煤油灯在昏暗的教室中学习,糊着纸的窗户被风撕破,仍旧大声读书。又恰逢遇上“三年自然灾害”,生活更加贫苦,甚至到了吃树根和草皮的地步。

  爷爷17岁时,被调到济源参加“531工程”兵工厂的建造,三年之后他又回到家乡。1975年6月,农场招工,爷爷于是去参加了工作,步入了社会。他在农场的果园、纸厂、酒厂等地工作过,一个月只拿26元的工资,凭着一家人的微薄收入支撑着整个家。

  在农场工作时,爷爷遇到了奶奶,当时奶奶在棉花纺织厂工作,后来两人订了亲,1976年,两人结了婚。1983年,爷爷参加了河南省组织的管理培训,前往省中学习管理。学习了一年后,爷爷又回到农场当上了科长,管理工业部门。经过两年的努力,爷爷当上了副厂长,管理工业、内务、行政事务等,一个月的工资到了100元左右。

  后来爷爷主动申请调到棉花加工厂和奶奶一起工作。后来有了姑姑,1986年,他们又生出了爸爸。爷爷和奶奶两个人辛勤的工作,支撑起整个家庭。他们的家庭中虽然并不富裕,但四个人的小家温馨而又和睦。

  爸爸和姑姑也都努力学习,后来爸爸在城市里寻找工作时遇见了妈妈,两人结了婚,不久我和弟弟出生了。爷爷和奶奶便来到城市中照顾我和弟弟,从幼儿园开始,爸爸和妈妈忙于工作,我和弟弟上下学都由爷爷奶奶接送。每天早上天不亮,爷爷便起床做饭,日复一日,爷爷的厨艺突飞猛进,每天做饭都有不同的心意。爷爷对我们的照顾无微不至,每天拖地扫地的任务也都放在了爷爷身上。

  爷爷也常常嘱咐我和弟弟要好好学习,心怀梦想并努力奋斗,我感谢我的爷爷,他一生辛劳,现在仍旧为了我和弟弟而费心和操劳着。

家人小传写爷爷

  爷爷的童年时期正赶上新中国成立,一穷二白的祖国白废待兴,翻身做主的人们响应党的号召,热情投入到祖国建设中。但遭受百年欺凌的祖国千疮百孔,贫困异常,填饱肚子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不用说其他的享受了。因为贫穷,爷爷只读到小学毕业就不得不辍学回家干活,可怜的爷爷就在低矮的茅屋中做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美梦度过了他酸涩的童年时光。

  爷爷在艰辛与贫困中长大成人了,和其他农村青年一样,爷爷在破旧的茅屋中迎娶了我的奶奶。那时候,计划经济的枷锁紧紧地套在人们的脖子上,贫困的日子一天天划过,生活看不到一点光亮,尽管爷爷奶奶辛勤劳作,家里依然入不敷出,日子就像人们的衣服,灰溜溜的而且打满补丁。

  正当人们感到生活极度沉闷时,改革开放的春风扫过中华大地,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于爷爷勤快,头脑灵活,很快我们家就摆脱了贫穷的枷锁,爷爷做的第一件大事是盖起了一座大瓦房,为庆贺乔迁一喜,爷爷还特意雇人放了一场电影,大瓦房前人山人海,爸爸说那是他看过最好看的一部电影。日子虽然越来越好,但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仍还是“水中月、镜中花”,供养两个孩子成长上学依然很紧巴,但是没有多少文化的爷爷还是咬牙供孩子完成了自己的学业,这是爷爷觉得这辈子做得最值得骄傲的事。

  日子总是过得很快,爷爷的两个孩子长大了,各自成家立业,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大家庭,爷爷也实现了他那“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梦想。现在爷爷和他的同龄人一起享受着社区便利的优质服务,拥有自己的智能手机,经常参加一些如象棋、乐器、书法等有益的社区活动,生活过的有滋有味,难怪爷爷整天都乐的合不拢嘴,挂在嘴边最多的话就是“社会主义好、家和万事兴”。

爷爷小传

  我的爷爷出生于1945年,因为当时家里贫苦,所以爷爷奶奶也希望我长大后可以拥有荣华富贵,所以爷爷总会让我好好学习。

  爷爷童年的时候,因为家里贫苦,直到九岁才进入小学读一年级。爷爷在校总爱调皮捣蛋,可是在家中又显得十分懂事。日子虽苦,但是一家人在一起,生活也算美满。

  可不幸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在爷爷十五岁那年,我敬爱的太公因意外与世长辞了,家里像突然断了顶梁柱,让贫苦的家庭雪上加霜。失去了经济来源,爷爷面临的就是辍学。可是太太毅然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并未因为生活的变故而耽误爷爷的学习,而是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继续供爷爷上学。爷爷更是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加倍努力,希望靠读书来改变命运,打造一片新的天地。可是天意弄人,高考时,他名落孙山。

  但是,爷爷并没有因为高考失利而消极下去。为了改善家庭的贫苦面貌,他偷偷学会了开拖拉机。之后,家里东借西借,好不容易凑齐了钱买来了拖拉机。可不到一年,钱没有赚到,自己家还亏了。于是,家里的生活变得更加窘迫。

  1967年,爷爷贷款换了一辆拖拉机,东奔西闯。这日子到时赚了一些钱,还了一些债,家境有所好转。下半年,爷爷因帮人运毛竹到庆非桥头,在那里结识了我的奶奶。

  1970年,爷爷靠着自己的勤劳,还清了所有的贷款,还有了一点积蓄。同年秋,与奶奶喜结良缘。后来爸爸。妈妈生了我,爸爸妈妈又开始为我们相继奔波。爷爷、奶奶也疼爱我。

  由于爸爸妈妈全家人的努力,现在家里的条件越来越好。我也能安心学习,再也不会像爷爷那样为学费担心发愁了。

  了解爷爷的过去,我不禁为他的经历感到难过、伤心,更感激他对家庭的付出。想想爷爷过去的苦,想想现在自己的甜,我以后一定要竭尽全力自己所能,让我的家人过得更幸福!

家人小传写爷爷

  在1938年那个战乱的时代,我的爷爷出生在安徽寿县的一个小村庄,那时正值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全民族齐心抗战,因此爷爷的童年饱受战争,成天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家中也十分贫苦。解放战争后,满腔热血的他便报名参加了共产党,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军人,那时他只有十几岁。

  身长5尺,相貌堂堂,浓眉大眼,神情严肃而不容置疑,仪态端庄,这就是爷爷在军帽底下的形象了。军队的训练严苛而又艰苦,但丝毫没有泯灭爷爷对当兵的热情,在部队中洗衣、做饭、魔鬼式训练甚至打仗,便是爷爷成年后的全部生活了,他与战友们同甘共苦,一同守卫着中华人民的家园。

  后来在1960年后,他与小镇上的一名医生——我的奶奶喜结良缘,生下了4个子女,从此过上了同普通人一样平平淡淡的夫妻生活。

  到了1985年,爷爷因身体原因被迫离开了自己心向的部队,从而光荣退役,因此,家中的经济越来越萧条,生活变得拮据。为了改变家庭的贫苦面貌,爷爷回到了农田,开起了拖拉机,常常下地打理庄稼,以此挣钱供家里人开销,此时他的儿女们正值青年时期,备战着未来的中考或高考,因此爷爷对他们严格要求,专心学习,使得每个人都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院校。

  不知不觉,爷爷已步入中年,儿女们把他接到了城市生活,此时迎来了我的出生,我从小便在爷爷奶奶的怀抱中长大,他们对我倍加疼爱,使我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

  现在早已年迈的爷爷,拥有着幸福美满的家庭,住在舒适的房子里,每日惬意地喝二两小酒,看看电视,偶尔出门打打麻将,时不时为我们一家人做饭,安享着自己的晚年。

爷爷小传作文

  1950年,我的爷爷出生在滨海县。爷爷属虎,太奶奶说,爷爷是饿虎下山觅食来了。

  1965年爷爷初中毕业,响应国家号召,去农村插队当了知青。随着爷爷社会阅历的丰富,他转行做了一年教师,为国家培育栋梁之材。由于不满足现状想出去看看,爷爷又去部队服兵役5年,接着,爷爷转业去了邮政局,这一干,就是34年。

  1976年,刚进邮政局的爷爷,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员工。

  有一天晚上,轮到爷爷值班,可那天偏偏遇上了雷暴雨。据妈妈回忆,那天的雨一直没到脚踝,雷声震耳欲聋,连闪电都是阴沉沉的紫色,十分吓人。爷爷本想放弃,可转念一想:万一闪电劈坏通信电缆怎么办?全县人的电话岂不都报废了?爷爷当即麻利地套上雨衣挽起裤腿,蹚着及踝深的积水就毅然冲进了雨幕中。

  后来,爷爷又接到一项任务:将全县电话号码从四位升至六位。前期需要充足的准备,花费大量时间、人力踏踏实实一丝不苟才能升级成功。这项工作还必须得在凌晨进行。整整一个晚上不眠不休,未出半点差池,第二天,号码已悄然升级完毕。

  靠着这份一丝不苟的精神和这份责任心,爷爷兢兢业业干了20年,一步一个脚印坐到了第一把交椅——邮政局局长的位子上。又过了14年,他才恋恋不舍退休回家。即使在家,他也不闲着,烧饭扫地忙得不亦乐乎。我劝他歇歇别累着,他却笑呵呵推辞道:“我要继续发挥余热,帮你们分担点家务活。”

  有时,曾做过数学老师的爷爷也会帮我辅导数学作业。“学习,不得有半点差池,半点马虎,要脚踏实地去做。”这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爷爷的责任心,过了这么多年还是一点没变。我想,这些闪光点永远不会消失。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吸引人的母爱标题

《人生》季羡林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