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取舍选择的古诗词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哲理古代诗歌

  1、《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5、《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6、《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8、《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9、《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1、《春日行》

  唐·李白

  深宫高楼入紫清,金作蛟龙盘绣楹。

  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

  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

  因出天池泛蓬瀛,楼船蹙沓波浪惊。

  三千双蛾献歌笑,挝钟考鼓宫殿倾,

  万姓聚舞歌太平。

  我无为,人自宁。

  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飘翩下云軿。

  帝不去,留镐京。

  安能为轩辕,独往如窅冥。

  小臣拜献南山寿,陛下万古垂鸿名。

  12、《游太平公主山庄》

  唐·韩愈

  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压城闉。

  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

  13、《雪梅》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14、《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5、《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关于取舍选择的古诗词

时择赋

  生时之长,未知而有绝。逝者如斯,去豆蔻之棱角,尽而立之铅华,即蚀此间天地之余温,及净红尘之难舍,观撒手而离人寰。

  有言曰:“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又有言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已矣,有生之年仅以金樽聊而慰己,难断其是非。尝此间日月,纵欢欲以尽之者欤

  所向若在长久间,又岂念,朝朝暮暮?金樽空酹一江月,怕未觉,明明灭灭。似江边渔火,似镜中明月。霜飞皑雪雾非烟,山隔远地海接天。不以时近为殇,不叹花昙独现。晨昼隐牛斗龙光,昏夜幕乾墟坤和。当以墨笔,当以戎矢。不出则日,一出而动九霄;不鸣则已,一鸣而惊天地。御座下骏影凌空,振宇内剑扫六合。

  前武侯躬耕于垄亩,潜卧于平岗。淡泊以明鸿志,宁静而至道远。计以数年晓通天时地利,委以一表尽道人和三分。四方之士,深入乡里,求之而未得。待昭烈帝至,枉屈三顾之恩,伏龙腾于平岗。谋四郡,定荆益,术起东南来风,火烧赤壁连师。汉中鼓响数更惊敌,洛阳帝陷一说登基。后白帝城榻前受先主托孤,以忠谋扶存亡之秋。七擒以定南蛮,六出而伐祁北。鞠躬尽瘁,星殒五丈原;死而未已,志遗姜伯约。虽乱世无时,夙愿难现,而魂留千古,歌咏不绝。

  其尝望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神游山河,植杖南阳。随石孟歌饮于杏旗黄巾,未为不可。而其以一人之力捍乱世之时,车马颠沛,几近性命攸关犹未舍初出衷愿。其心质功伟,不言而喻。倘之虑其一己之安而置天下水火之民于不顾,何而为其志?便纵有翻天覆地之力,亏于世而何意欤

  是故人不可纵一生而足于碌碌,当以所学以报生平。不可无大志,当立长远而济天下。谨置身之,择志优之。况天下乱而心不乱,以何以为忧乎哉

语文选修古代诗歌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

  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扬州慢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得相逢。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虞美人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苏幕遮 宋.周邦彦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将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将进酒 唐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zhuàn)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xuè)。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假如还可以选择》诗歌

  您说 您还将选择一首诗

  送给行将毕业莘莘的学子

  天宫揽九穹 蛟龙探五洋

  逢此复兴世 不辱我炎黄

  挥手自兹去 扬帆万里江

  他年遂凌云 立马威四方

  生病了 我选择做母亲

  挫折时 我选择做父亲

  欢乐中 我选择做朋友

  私密处 我选择做恋人

  您选择春 和煦地催生理想的嫩芽

  您选择夏 火热地蓬勃青春的年华

  您选择秋 沉甸出金黄收获

  您选择冬 辉映着洁白无瑕

  您是一株草

  一匹马

  纤弱

  负重

  但

  执着着您的选择

  芬芳着您的才华

  这

  就是您的

  回答

选择

  面对世俗的利诱,陶渊明选择了淡然与归隐,面对人生的风雨,苏轼选择了“回首向来萧瑟处”的乐观与豁达,面对金兵的压迫,易安选择了“死亦为鬼雄”的坚强与不屈……古往今来,多少壮烈与令人赞叹的选择,深深地烙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中。而我们在人生中,又何尝不是处处面临选择呢

  挑战

  “人生只有一次,那又为什么不放手一搏呢?”我胆怯了。我坚定地想着,对手太为强大,我只是不自量力罢了。我心里打着一个又一个小算盘,又一个一个把它打碎。去?不去?我烦躁地摇了摇头,像是想要把这纠结的麻绳甩掉。可能一切都是巧合——一个人正需要精神慰籍时,书,会陪伴着你——我翻开那本静静躺着的《老人与海》,看看书,也许会为我找到答案。渐渐地,我沉醉其中,看到老人选择去奋力抓鱼时,我合上了书。也许我可以选择挑战,因为——如果不去挑战,那么你永远都不会,也不可能会有成功的那一刻。

  宽容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那是我的东西!我一直保护的好好的书正在他的魔爪下,揉捏着,我无法抑制自己内心的情绪,眼神直盯着他,他却不以为然,等着我一句话也没说,只是愤恨地盯着他,他好像知道我真的生气了,不知所措的站在桌前,缓缓的把书放在我桌前然后收手赶紧就往旁边闪躲着,害怕地望着我。我的怒火过了很久才消散,一直跟我道歉。原本带着笑意的话语慢慢的变成了小声地哭泣向我道歉。我想,苏轼面对害他,是他濒临死亡的章惇都是一笑淡之,而我,为什么要因为这样一件小事变如此的苦恼呢?雪化一化,就有路了,各让一让海阔天空。我选择了宽容,那是人世间最美的语言。

  淡然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我绝望地看着自己的试卷,听着耳边飞过的闲言碎语,黯然神伤。我选择了总结与释然。一次的成败,不可以定输赢。面对一次的失败与困难,何不将失望化成动力,让那风雨变为将来的彩虹呢?面对困难,我选择了淡然,却也决不为逆境屈服。会经历无数次的选择那么当千帆阅尽,最终留下的,就是我们的选择,独一无二的缤纷世界。

选择

  《孟子》有云: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也欲;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那时哲人不仅知道选择,而且已经知道了选择的深刻含义以及其重要性。

  在历史上有,有许许多多的选择可以引起我们的深思。在美国南北战争快要结束时,南方叛军日薄西山,有些顽固分子狗急跳墙,准备和北方军队进行游击战,南方叛军指挥官叫罗伯特李,他做了几天的思想斗争,如果进入丛林和北方军队进行游击战,就会对这个国家发展进行了极大的阻挠,他的参军本义并不是如此,如果投降,他的军人荣耀什么都没了,生命有可能还不保,最后,他选择了投降,为了国家的利益,后来他并没有被世人唾骂,反而,他在后人眼中成为了一个大英雄,如果他当时选不投降,那可能世界格局就会有十分大的变化,美国可能就没有今天的昌盛了。

  再看看另一些,在中国抗战8年里,有多少祖国儿女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不乏一些重要人物,有些人被特务抓住,在监狱里威逼利诱,想从他们嘴里套出点东西,可是他们是死也不说,要中央许多机密没有泄露出去,他们这些人也想生,但是选择了义,没有这样一群铁血儿女,新中国恐怕就没有了。但中国也不乏一些败类,比如汪精卫,说他败类可能有些偏激,在辛亥革命时曾是一个反帝反封建的斗士,可到后来,经不住日本人的诱惑,成为一个大汉奸,这就是另一种选择,最后被后人所抛弃,现在还跪在中山陵给孙中山谢罪。

  在现实生活里,虽没有了以往的战火硝烟,但我们还是无时无刻的面对选择,现在我们重要的是要做正确的选择,在金钱和道德面前,在自己的生命和另外人的生命面前,在学习和玩面前,我相信有许多人会说但不一定会做。我们只有(把个人利益放在外面,)权衡利弊,将个人利益放在他人利益之后,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选择

  一看到这个题目,便想起了孟子的一句话:“鱼,我所欲也,熊掌欲我所欲也,然二者不可兼得,故舍鱼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然二者不可兼得,故舍生而取义者也。”

  在大与小的利益之间,几乎所有人都取大而舍小。古代这种风格并不少见,舍生取义之人比比皆是。但是,到了近代,科技发展起来,而精神却落后了。

  抗日战争时期,在国家与机子的生命之间,就连那些农村的庄稼汉都选择了前者,也许你会说:“但他死了。”没错,他死了,可是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抗战的胜利,换来了十几亿子孙后代不做亡国奴,换来了中国人的平等与自由,难道他们的选择不值吗

  但是,在战前投降的中国人的人数比日本侵华总兵力还要多,居然还有一些人精神如此麻木,日军以支那人打支那人的计划险些成功。最终这些人还是难逃一死,却留下千古骂名。他们选择错了一条路,一条通向地狱的不归路。

诗的抉择

  诗是一个时代的适者,它适应了一个时代,也改变了一个时代。

  人们欢愉怡然而呼喊,孤幽顾影而低吟,登高望远而舒啸,杂散的字词无意中拼成了琅琅的文采华章,于是成了艺术的精灵。字正腔圆的吟唱在天地之间回荡不绝。然而同一切事物一样,它面临着抉择,因为它必须适应时代。

  魏晋的酝酿,使它们终于在盛唐大放异彩。那是一个悍将骄兵迭出的时代,开疆拓土成了人们的信念。开阔的视野使得诗变得雄奇瑰丽,读之让人觉得千江之水泄出,万马之军奔驰。诗,铭刻了这个时代的理想,适应了这个时代的呼声。

  物极必反乃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诗到了宋代,不得不面对这迥异的时代作出一个艰难又无奈的抉择。因为诗要生存下去,它就必须适应这个时代。唐的对外扩张使诗瑰丽丰腴,宋的对内局促使诗变得深微内敛。诗人都变成苦吟诗人了,这是一个无奈的抉择!

  唐诗善韵,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好意,故精能,而贵瘦劲深微。

  唐诗如芍药海棠,稼华繁采;宋诗如寒梅秋菊,孤幽冷香。

  唐诗如啖荔枝,一颗入口,芳盈满颊;宋诗如食橄榄,初食苦涩,而后甘甜深转。

  唐诗善叠石凿池,修苑筑亭;宋诗善于亭院之中,饰以绮疏雕槛,山石之侧,植以异卉奇葩。

  唐诗如登高望远,意气浩然;宋诗如入涧寻幽,深微透群。

  诗在这里失去它应有的气韵,整体的开势,代之以字词的推敲与锤炼。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说过,苦吟的诗人根本不属于诗人,诗人不应该是这样。难道宋竟是一个无诗人的时代吗?宋人未尝没有反省过,他们知道诗的盛世在唐,为了使诗在宋同样有一座高峰,他们必须另辟蹊径。

  于是诗变得“奇”,且字字奇。“王介甫,贵工,黄鲁直贵奇,苏子詹贵新”的风格未尝不可视为诗的另一座高峰。

  诗依然从人们口中吟出,它也在适应着,选择着。历史证明,诗只有适应了那个时代才会大放异彩。

《选择》诗歌

  人生在世,说长,悠悠数万日,遥遥无期;说短,匆匆几十秋,弹指一挥间。人生长河里,我们常常需要作出选择,我们要让人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张开双臂,我选择博爱――一生无悔。选择博爱,就是选择用一颗充满爱的心去关心身边的人和事物,就是选择把自己的整颗心,用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感恩。

  选择博爱,就是选择对情感的珍视。人生一路,处处关情。亲情、友情、爱情,无不让生命充满感动与绚丽。“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亲情的关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友情的牵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恋情的思念。每一个生命都走不出情感的射程,是那些情感,让人们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珍惜属于自己的分分秒秒。珍视情感,让生命多些感动与回味。

  选择博爱,就是选择对万物的眷恋。时光在飞快地流逝,我们眼前的一切无不如白驹过隙,成为往事,我们要珍惜啊。

  明朝学者王守仁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确定志向,就是定位人生;为志向而奋斗,就是充实人生;实现志向,就是升华人生。人生就是在奋斗中一天天走向圆满。有的人为了享乐,天天争分夺秒,岁岁年华虚度,到头来发现一辈子真短,怎么能不短呢棵挥杏貌┌男亩源睢

  是的,我们一直在选择,谨慎地选择。选择博爱,我们品味异样精彩的人生;选择回忆,我们度量往事的厚重;选择诚信,我们畅享生命的真真切切;选择坚强,我们感受经历失败后的成功的甘甜;选择关爱,我们因几颗心同时跳动而愉悦不已……

  扬起生命之帆,让涛声为伴奏,扯缆绳作琴弦,掬劲风当号角,奏一曲超越时空的乐声,礁石间,狂浪里,我张开双臂,用沸腾的流着我热血的心,拥抱博爱――紧紧地――一生无悔!

学会取舍

  是否还记的那是谁在轻轻吟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的,是陶潜。官场的黑暗让他对从仕之路从此绝望。于是,他开荒南野,守拙归园。“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从此,陶潜过上了隐士的生活。试想,如果陶潜不懂得舍何,取何。中国的文坛上又怎么会有第一位田园诗人

  是否还记得那是谁在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的,是李太白。贵妃研墨,力士脱靴固然使人欣慰。可是李太白最终还是看透了官场的黑暗,“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这也是一种生活,这也是一种心情。试想,如果太白当初仍然坚守在官场,中国的诗坛上又怎么会有那么多浪漫的诗篇传唱呢。

  如果唐后主当初没有被历史的命运束缚,如果没有被推上不属于自己的宝座。那该多有多好啊!“浪花有意千里雪,千里无言一队春。一棹春风一叶舟,一伦绢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如果方仲永当初懂得一边学习一边拜访,到最后又何至于会落得“泯然众人矣”呢。

  学会取舍吧,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做得更出色,我们才能为自己的生命书写上最辉煌的一笔。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十大最美江南古镇

写老师的结尾优美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