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要有度名人素材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关于做事要有度物极必反的作文

  常说:做事要把握度,掌握分寸,不能过分,也不能不及.遇到实际问题难以把握,直到后果发生了才知道过了.人各有不同,有的随便就过去了,遇事还是把握不好.有的善于总结,能做到清醒,遇事冷静,才能知道把握.要想很好把握,需要一定的控制力,就是自我克制的能力,同时还需要一定的耐心做保障.

  现实中需要把握的有很多:

  比如:对金钱与财富的把握,人的生存离不开金钱物质,但是又不能把金钱与财富放在第一位,因为物质只是维系生命的最低层次的需求,位序不能颠倒,有主有次,这就需要明白,清醒,冷静自控.这样才能做到有效的把握.

  同样对金钱财富的获取也需要把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违背道义,违背法律,财富带来不是幸福,而是灾难和良心的不安.所以财富的获得不能违背法律,更不能违背自我的良知.

  第二,对情的把握:情可分为亲情、友情、爱情.亲情之间的关心和爱护,也需要把握,也不能太过,当人需要关心时,我们的关心才能被接受,当人不需要时,即使是好心,也不一定被接受,过分的关心和坚持,还会让人反感.自觉不平衡,好心不得好报,这时要自我是我们不了人当前需要什么:关心也要有度,各人都需要自由独立的空间,都有自己的处事原则和方法,所以要给充分的尊重,否则关系就会紧张,维持不会太久.

  同时要把握恰当的方法,这种方法不是虚情假意的,也不是强迫性的如果是强迫怀的好意也不会被接受,还让人反感,因为强迫违背了人的自由意志.所以别人也是有学问的

  友情之间也是如此,爱情之间的度难以把握,把握不好就变成了私有独占,使爱情双方被牢牢控制,没有自由,没有幸福.最终由爱转恨,分道扬镳.为什么:不明白真正需要什么?不尊重对方的人格和需求,是自私的表现,就如爱一只鸟,若是限制在笼子里,即使给再好的食物,也不能使鸟感受到幸福,因为鸟需要自由,需要广阔的空间,它真正的需要是飞翔.所以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更需要彼此的尊重.若是把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那是自私的,那样得不到别人的真爱,也不会有幸福可言,所以爱情需要理解,需要尊重,否则,这种爱情是不幸福的

  第三,做事也要把握度:

  不能怠,也不能急,怠则影响进度,急则出错,欲速则不达.凡事尽力而不强求,冷静而不冲动,自尊而不下贱,自信而不自傲,对人尊敬而不傲慢,崇敬而不崇拜,学习而不挑剔,欣赏而不忌妒,关心而不放纵,希望而不强迫,感恩而不怨恨.一视同位而不分高低贵贱.

  凡事都是说的容易,做到难,因为没有很好去落实,还没有形成习惯.落实的过程其实是改变自我的过程,是改变原有的习惯的过程.包括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所以难改的是习惯.改变习惯的过程,也需要把握,不要因为难而退缩,也不能急于求成.不改则痛苦,人生不幸福,事业不能成,所以不能为难而退缩,想改也要遵循法则,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功到自然成,恒心毅力是法空.

  第四,看淡而不看重,看重什么,就被什么所束缚,心就围绕什么转,视野受限,不能自主,不得自由.看重孩子就会过分关心,就会被伤害,就会寄托很高的希望,没有达到时,就会失望,受到的打击就大,因为看重,所以容易心动.看重爱人,看重财富,看重荣誉,看重事业,看重自我等等,都会使心灵受到束缚限制,本来心灵是生命的主人,肉身只是工具,由认识的错误颠倒,致使心灵的迷失,误把无常的肉体当成生命的主人,心灵沦为物质的奴隶.沉沦苦海,不能自拔.平淡才接近自然,符合本性,平淡是真,味浓多食即伤身,平淡适量即天年,所以凡事不能看重,就是佛所云的:一切都不可执著.

  最后要把握的,也是最关键的、最根本的是位序,也就是要分清主次,以什么为主?以什么为中心的问题,否则主次颠倒,轻重不分,本末倒置,就舍本逐末,事与愿违,痛苦烦恼是不可避免.在生命面前,名利财富不值一提,在自由面前,生命也是不重要的,心灵的终极需求是自由,虽然生命的需求离不开物质,但是不是主要.虽然要实现自我价值,但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只是实现自由的手段和方法.因为人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可得生命的飞跃与升华,实现限度的自由和解放.

凡事要有度名人素材

凡事有度,适可而止 初中作文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个度,都不能违背做人的原则。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人的原则和底线。如果在不经意间触碰了对方的底线,后果将可想而知。

  记得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们班主任是个大学刚毕业没多久的女孩子,教学根本就没什么经验,甚至在为我们上课的时候还会紧张、脸红,所以,我们根本就不怕她。

  那是快期中考试的时候,她对我们说:“你们期中考试要是考好了,我们就办个派对庆祝一下。”大家听了都兴致很高,就算临时抱佛脚吧,个个都很专心地复习。果然,期中考试我们班考好了,可她却因某个原因没给我们办派对。虽然跟我们说过“对不起”,但我的心里仍然久久不能平复。

  终于,某天让我得了个数落她的机会。那天,一年级的班主任本来说好要借书给我们班的,可后来又说不借了。她就在我们面前念叨:“唉,出尔反尔,怎么可以这样呢?”当时我想也没多想,就接了一句:“就是啊,说话跟放屁一样!”话音刚落,班上的同学就笑了起来。我见同学笑了,就更“猖狂”了,说:“和你有得一拼啊!”大伙又笑了,她也笑了,只是笑得很尴尬,但我却没发觉。我只见她笑了笑,就走出了教室了。我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又转过头跟别人说话去了。后来,君走过来悄悄对我说:“老师她哭了!”“为什么啊?”君说:“因为你啊,要不是你成绩好,她早就骂来了!”

  我当时心里感到有些不安,静静地走出教室,只见她站在教室外偷偷抹眼泪。这时的我,感觉像万箭穿心般的疼。

  “老师!”我轻轻叫了一声。

  她转过头来,我说:“你眼睛……进沙子了?”她忍俊不禁。我紧接着说:“对,对不起!”她只是摇了摇头。

  然后,她对我说:“凡事都要适可而止,开玩笑也一样!”

  是啊,我不能认为自己与她的关系好,就可以肆无忌惮地乱开玩笑,做有失礼节的事情,毕竟她是我的老师,还是班主任呢!其实,凡事都应该有度,要适可而止,不仅仅是开玩笑,做别的事也是一样的。

凡事需有度

  有人为了拥有我,不惜上“刀山”下“火海”,更有人为得到我,做下出卖朋友家人等丧尽天良之事。他们对我——闪光的钞票,常常失去自我。

  我还记得几年前,我在一赌徒手里。赌徒为了我弄得家破人亡,可是没有人骂我,我仍然至高无上,因为我对他们很重要。可我不但不感到惭愧,还对自己的价值感到高兴。

  后来我落到了一些穷人手里,我对他们有很大的帮助,使他们摆脱了命运并树立起了自信心。我自己也很感到高兴。

  在这里我想提醒“那些人”。金钱并不是万能的,金钱不能使“鬼”推磨。不要自欺欺人,否则将来就会害自己。

陈情表材料作文:有度则进,无度则退

  进退两难之际,孰舍孰取?思前后,有度则进,无度则退.

  隋之败将,何以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一言以僻之,曰:“进退有法”。处死败将李靖的刑场,太宗李世民亲自监斩。临刑前,李靖大呼:“何以死平天下之大将?”太宗为之一惊,此必不凡才。赦了李靖死罪,并任其大将军。李靖戎马一生,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舎一生外隋,留的百世美名传扬。

  隋与唐,生与死,李靖断然选择了退而求其生,所谓人皆有生念。

  富甲一方陶朱公何以经商?简言之“功成身退”。吴王夫差灭越后,役使勾践;范蠡施以美人之计,以西施献吴王。十年后,勾践返国,终铸就了“百二秦关终属楚,三千越甲可吞吴”的神话。这时范蠡意识到功高盖主,自己施五计助越王复国,何不设七谋以致富,于是成就了一代陶朱公。

  思生死,前方一片漆黑,难断沉浮,故陶朱公选择了退而善终

  再如毛遂自荐得以名扬天下,但又有谁知道毛遂自刎;众所周知,孔融让梨,谁又知不孝而死;更如李白力士脱靴,贵妃研磨,终落得赐金放还,病死当涂。知此等人士,数不胜举….

  这些人,风头出尽,不知退而避其芒,只顾一昧的进。有度之地,进也就罢了,这些无度之地,不退却进,是何道理?只道不知思前后,安身以立命。

  法兰西大帝拿破伦曾言:“我即美利坚的华盛顿”。铁手腕拿破仑依靠个人实力,两度称帝。废帝后野心不死,曾率领八千军士复辟;帝位虽已不复,然拿破仑英勇献身精神不灭,以一人之躯,立欧洲之社稷。进为社稷,退为个人,拿破仑依然选择了社稷;个人名利视国家,孰轻孰重,大帝心有定数。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国而进,当义无反顾;为己而退,实愧天地父母。

  思忠义,此仁者;念孝悌,此义者;观乎生死,此天地之雄也。唯忠义孝悌俱全且生者,知进退之法,辩各物长短,避重就轻而取之。

  幻世浮花沉海月,洞悉天地之进退。进退自有道法可寻。

  有法,进可桃源;无法,退亦洞天。心中无法,则思前后,有度则进,无度则退。

凡事皆有度

  老鹰在空中飞翔,如果飞入大气层,则会被强大的电流所吸引,发生高空漂浮现象。如果飞的太低,则不能看见远处的东西,而且不能捕到充足的食物。所以,凡事皆有度,老鹰只有掌握好度才不会被电流所吸引,而且看得远,捕获的食物才更丰富。

  凡事皆有度,需要我们限制自己的欲望。秦人的哀叹告诫我们: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皆有一统天下之心。在此欲望的支持下,秦国脱颖而出,统一海内。谁知秦王的欲望不断膨胀,即使天下唯我独尊也不能令他满足。焚书坑儒,死虐生灵,终至天下怨声载道,人们不堪其苦,愤然起义,遂灭秦国。此其受欲望所支配,不能自拔之果也。在秦始皇的墓碑上,写满了丰功伟绩,但也镌刻着后人对他的种种骂名。

  凡事皆有度,需要我们看清事实与虚幻。赛马提斯写了一本著名的小说《堂吉诃德》在这本经典小说中,主人公堂吉诃德因陷入他所热爱的骑士小说,把现实和虚拟都混淆了。他忍不住去行侠仗义,找出了一副盔甲,牵出了一匹瘦马,带上了他的仆人就开始上路了。他在一路上将风车看成怪物,将羊群看成正要决斗的士兵,一次又一次地进行决斗,失败了却还是坚信自己。当他被宫廷里的人嘲笑,取乐,当成玩具任人玩弄后,被过去的种种事搅成了遍体鳞伤时,他终于醒悟了,承认他自己不是骑士堂吉诃德,而是善人吉哈洛。

  凡是皆有度,需要我们懂得付出。很多人都认为,对于父母的索取,是理所当然的,然而你们又何曾知道,父母也是来之不易的,他们无论刮风下雨,无论炎热酷暑,都是在默默无闻的付出。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父母用汗水,用青春,用那个撑起整个家的肩膀换来的。我们在学习上有不如意的事,还要回到家撒撒娇,发发脾气,甚至要沉默几天才说话。可是父母在工作上的苦、累又向谁诉说呢?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很多,我们也要有所行动,有所表现。无止尽的索取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也要懂得感恩。

  试想,如果秦始皇能够限制自己的欲望,在他在位期间能够做到“有度”,那么秦王朝又是怎样一番的景象?试想,如果堂吉诃德一错再错下去,他的灵魂在地下会安息吗?试想,如果我们永无止尽的向父母索取,却不懂得付出,那么又会有怎样的结果呢?只会伤人伤己罢了。

  从现在开始,抑制自己的欲望,看清事实与虚拟,懂得付出,这样我们人生之花才能开得更美丽。我们也唯有把握好度,才能把每件事做得更好、更漂亮!

人生有尺,做事有度

  昨天我们物理上讲了弹力,物理老师说了一句让我若有所思的话,他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限度,不能越界,做事是这样,做人也是这样。就像一个弹簧,在他的弹性限度内,它会越拉越长,不用力时,它还会恢复原来的形状,但是如果我们使了太大的力,它可能就会变成一根铁丝,在也回不到原来的形状。”是啊,做人有尺,做事有度,在任何时候,把握分寸是最重要的。

  今天正好在朋友圈里看到了这样一句话:“45度做人,90度做事,180度为人,360度处事。”我觉得这句活的意思是:做人要谦逊有礼;做事要正直方正;为人要真诚坦率,待人一条直线;处事要圆润周到。这些可能就是做事为人的度。

  界限,在爱情里似乎显得尤为重要。一个真正喜欢你的男生,是懂得和异性保持距离的。就像之前听一个朋友说过,男孩和女孩出去玩,女孩带着她闺蜜,回来的时候,却是男孩开车,女孩的闺蜜坐副驾驶,女孩独自坐在后面。女孩回家后向男孩说不应该让闺蜜坐在副驾驶,男孩却说女孩太小气了,这根本代表不了什么。男孩不是一个懂得和异性保持距离的人,女孩的闺蜜在这件事上处理的也不太好。把握好爱情的度,应该就是和异性保持距离。

  老师管教学生要有度,否则物极必反,太松,就会失去权威,太严,可能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所以管教学生应该宽严有度。父母爱孩子要有度,否则过分宠爱就是溺爱,他不但不会成才,还有可能对父母产生依赖心理,只会“啃老”,溺爱不是为他好,而是害了他,娇儿如杀儿,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对别人付出要有度,否则就会被别人当成理所当然,不仅不会感恩于你,而是还会在你不再对他付出的时候,还会反咬一口。做事要有度,否则过犹不及。善良没错,过度善良便是错误,自信没有错,过度自信便是自负。其实在生活中,最难把握的就是于他人交往的度。我们在同别人的交往中,一定要在考虑再三后,想出最合适的办法,我相信大家都会把握好其中的度。

  法国还有一句俗语说:“过分的行为导致灾祸。”是的,过分的行为很可怕,我们要根据自身身份约束自己,管好自己,别做过火的事。

做事要有度

  记得有一句广皆词说得好:“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呦!”酒虽好酒,但多了会伤身体,喝酒也需要有限度,做事情也同样如此,有了度才会产生美。有诗云:“花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烈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因此花谢了。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强弹一个它力不能胜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花虽美,但过度的爱惜,反而弄巧成拙,欣赏不到花的美丽,虽曰爱之,真是害人,爱花,我们需要有度。弹琴鼓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弹好了,我们可以领略到“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境界,但过度的弹奏,超过了琴弦的能力范围弹,那也就会“断弦舞指间,苍海变桑田”的悲惨场面。

  所以说,做事有了度,我们才会收到美的效果,才会领略春花、夏炎、秋实、冬寒的真正内含。回首千年,小小的秦国凭借其足智多谋的军事策略最终统一了全中国,在之后的几百年秦国大兴土木,搜刮民财,建房造宫,使天下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他的这种做法超过了百姓所能承受的限度,最终“戊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令人悲哉。”秦国就应为做事超过了度,才会一败涂地,枉费基业。如果秦国治国有度。那也许会使秦国振兴上千年,落个国泰民安呢!故此,抛弃了限度,他就会报复你,让你疮恨累累;把握了限度,他就会感恩你,让你飞黄腾达。所以治国也需要有度。

  在现代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网络无疑成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代名词,但随着网络的出现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这不仅是浪费金钱,也是在浪费青春,浪费生命,我们运用网络,是从中获得知识,学习最新科技知识,而不是整天沉迷于网游中,打打杀杀,荒废了学业,所以说我们运用网络也得有个度,创造一个学、玩良性循环的环境,这样,我们才会有进步,才会有一个美好的前途。做事有了度,花才会更美,月才会更圆,风才会清凉,雪才会飘盈;做事有了度,我们的人生才会更辉煌!

凡事需有度

  凡事须有度,超越限度,事情就不妙,做任何事都应适可而止,切勿无限制地放纵自流。比如学生看电视,每天收看一点国内外要闻是有益的,但太过火则不行。就拿这段时间“疯迷”上海的网球大师杯赛来说,有的学生利用空闲时间关心一下几位大师的“战绩”,也无可非议,但更有甚者“力求”做到每场必看,还要赶着时间做无数的作业。常人难以想象,一个初三学生有如此的精力。我们又不是圣人,所以,待到第二天上学,上课就经常成了“熊猫眼”,打不起精神了。

  可见凡事都应有一个适当的尺度范围。一位俄罗斯母亲带着两个孩子经过一个沙堆,孩子请求让他们玩一会儿沙,母亲同意了,但规定只有半小时。孩子玩得很尽兴,到了时间,孩子们便很自觉地跟着妈妈回家了,完全遵守母亲的规定。可见这位母亲很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凡事有度”。而能做到自觉“有度”的孩子,他一定是个有自制力的人,这一点自古以来,历来如此。

凡事皆有度

  昨天晚上打球,我由于上篮时冲得太快刹不住车,脚撞到了篮架的柱子上,指甲踢翻了,鲜血浸透了袜子。打篮球本是一件好事,我却因为它受了伤!显然,我没有把握好“度”。

  外国有句谚语“伟大与可笑之间只差一步”,这句话讲的就是度。凡事上有上限,下有下限,而介于上限与下限之间的,就是度。水的凝固点是零摄氏度,水的沸点是一百摄氏度,只要超过了度,水就会产生质与量的变化,凝固或沸腾,化为冰或水蒸气。

  每个人都追求自由,其实自由也是有“度”的,过度的自由就失去了自由。就像一根弹簧,在最大弹性限度内,随便怎么拉都可以,但如果拉过了头,弹簧就无法再复原。在理财规划中,有一个词叫家庭财务自由,是指个人或家庭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主动投资而不是被动工作,且这项收入可以维持全家的各项支出。能做到财务自由的家庭,是经济方面压力最小的,由于不用为了生计而工作,工作起来会感觉特别轻松。如果低于这个标准,每天为了生计而奔波,会感觉压力很大!但如果太高于这个标准,一方面人们可能不再想出去劳动,另一方面,又会担心资产贬值后,失去衣食无忧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度”也无处不在。老子崇尚的“中庸之道”就是度。

  其实学习也讲究“度”,不能太轻松,要适当给自己一些压力,定一个有难度却不遥远的目标,即跳起来能摸到的目标,是非常有必要的。目标太过“宏大”,自己的压力必然也大,经过努力达不到后,就会产生自卑的心理,给童年留下阴影;如果太过“渺小”,又起不到目标的作用。

  美也是讲究“度”的,宋玉写的《登徒子好色》中这样描写邻美人,“多一分则太长,少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没有一句外貌的描写,却特别的形象生动,他用“度”将美女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次我没有把握好度,弄伤了脚,但这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凡事皆有度,不越过“度”的限制,人生的旅途将一帆风顺,否则,将布满荆棘与坑洼!

  (妈妈的话:《理财规划》是妈妈正在学习的课程,偶尔我会和爸爸谈起其中的内容,没想到你会将它们写进你的作文里。由此我明白,妈妈的言行,哪怕是不经意的,对你也是有影响的!)

凡事皆有度

  国外有谚“伟大变为可笑只有一步”,“比人多跑一步的人是圣人,比人多跑两步的是疯子”。

  国内有谚“欲速则不达”,“贪多嚼不烂”,“过犹不及”。

  这些民谚都是在讲“度”的。

  人生智慧,你可以道出千条万条,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凡是皆有度”。度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和量的限度,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限量。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而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水的沸点是摄氏一百度,水的凝点是摄氏零度。从摄氏零度到摄氏一百度是水的温度范围,过了这个度,水要么变成水蒸气,要么变成冰。

  人生活在“度”中。我最大的追求是自由。一个人一旦失去了自由,他还有幸福和快乐可谈吗?他还可能有所作为吗?但是,自由是度中的自由,过度的自由就会失去自由。一根弹簧在其弹性限度以内,怎么拉都行,一旦超过了这个度,弹簧就无法复原了。做人做事,为人处事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度”的这一边可能是一片灿烂,而“度”的那一边却可能是乌云密布,日常生活中的“度”,几乎处处可见。

  例如喝酒,朋友们聚在一起喝点酒,聊聊天,交流信息,增进感情,本是人生的一件快事。但酒一过度就要出事了,轻者出洋相,重者伤和气,更有甚者伤身体,误正事。

  例如说话,说话也有度。话不可不说,不可多说。古希腊哲人苏拉格底说:“人有双耳双眼一口哪能就应该多听多看慎言,言多必失。”开玩笑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润滑剂,但是忌过度,一过度必伤感情。幽默的言谈令人快活,一过度就变成庸俗或是尖刻。

  谦虚是大家公认的美德,谦虚指不自满,有自知之明,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过度谦虚则变成了虚伪。明明学富五车,非说自己孤陋寡闻;明明硕果累累,非言乃雕虫小技;明明能担负重任,却几番推辞,称自己无德无才,只可干点小事。

  勤奋是美德。勤勤恳恳,埋头苦干,事业心强是好事。但是,人做事不要把自己逼的太紧,弦绷得太紧就容易断。每天付出的精力和时间应当有度,否则适得其反。带病坚持工作,精神虽可嘉,但不足取。没有条件不说,有条件为什么不去看病治疗呢?有些人以透支生命去赚钱更是本末倒置。

  例如对美的理解,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美就是适当。”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了东邻之女的美:“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可见,恰到好处才是美。而过分或不及则都不美。任何事物都有质和量的辩证统一,都存在一个特定的量的限度,一旦超过这个限度,性质就转化,美的事物就会转化为丑。

  例如对真的理解,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错误。”可见,恰到好处才是真。不及,真的不全面,过了,超过是适用范围,真理就变成了谬误。真理和谬误只有一步之遥,怎么才能使问题看得客观、合理呢?除了加强修养,提高认识水平外,就要对问题的注意视点以合理定位。找准视点,最大限度地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质量。

  例如对善的理解。对人怀仁慈之心,做事行善良之举,是人的一大美德。但是,恰到好处才是善。娇惯子女不是真爱,救济贫困的人当然值得赞扬,但不如激人自立,教人自强,助人脱贫。行善有范围,岂能像唐僧那样对妖怪讲慈悲,岂能东郭先生那样对恶狼讲善良,岂能像伊索寓言中那位农夫对毒蛇讲怜悯。对恶人的善良就是对人民的犯罪。

  有“度”才有“和谐”。自从有人类以来,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始终处于不和谐之中。一开始,人类对自然的盲目崇拜和认同。把自然当作主宰自己的主人。这是认识上的一种无度;而后,人类壮大了,先进了,又要做自然的主人,肆意向自然索取财富,这又是认识上的另一种无度。人不应当做自然的主人,只能做自然的朋友,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统一,这才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适度。

  我们的身边处处是“度”,“度”并不损害你的人生,反而使你的人生过得更好。遵守法度的人才能平安度过人生。处事之道难于守度,守度了,才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才有适合自己的成才环境,命运之神才会光顾。艺术讲究度,科学讲究度,生活讲究度,经商讲究度,人生讲究度。人的一生岂能不研究、不遵循“度”呢

  “度”是大学问。古今中外的仁者智者、贤人哲人在他们的学说中都有对“度”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讲“度”,例如量变到一定程度下才会发生质变。儒学讲究中庸,不偏不倚;老子主张顺其自然,适应自然;佛学谈心理平衡;达尔文谈“适者生存”。可见,守度不是人生小技巧,而是人生大本事。

  有人认为立志是人生智慧。不错,大志酿就气魄,大志磨砺意志,大志炼就恒心,志向存于高远方成大器。但是,立志需“度”。大志过于具体就会遭受挫折,大志脱离实际便是好高鹜远。立志也需“量体裁衣”,否则便是空中楼阁。

  有人认为热情是人生智慧。不错,人际交往离不开热情。但是,人际交往中热情也有“度”。你的热度太高了会灼伤人;你的热度太低则会冷漠人。该加温而没有加温会使你的人际关系发生“断路”,该降温而加温的会背离意愿。把握住了“度”,热情不会失态,幽默不会油滑,坦诚不会粗率,谦虚不会虚伪,活泼不会轻浮,谨慎不会拘泥。

  有人认为谋略是人生智慧。其实谋略是小智慧。人们醉心于《孙子兵法》、《三国演义》中的出奇制胜,岂不知,出奇一旦过了度亦可致败。

  有人认为读书生智慧。不错,书籍是知识的海洋,读书使人进步,这是不争的事实。读书也有“度”。书不可不读,书又不可滥读。书,不可不信,又不可全信,“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并非多多益善。郑板桥说:“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哲学家伏尔泰甚至说:“浩瀚书海使人愚蠢。”

  您瞧,“度”难道不是人生大智慧吗?守度难道不是人生最重要的方略和品德吗

  许多事本身很难评价其正确或是错误。“度”的这一边,事就做对了,一过了度,事就做得不对了。

  过失,过失,一过就失。过错,过错,一过就错。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斜杠青年典型人物

变与不变的例子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