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的故事主要内容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牛郎织女》

  织女是天帝的孙女,王母娘娘的外孙女。她能用一种神奇的丝,织出层层叠叠、璀璨夺目的美丽云彩,而且这云彩又能随着时间和季节变幻它们的颜色。她织的是“天衣”,就是给天做的衣裳。虽然碧蓝如洗的天空很美丽,但是天空和人一样,也是要芽衣服的,它穿上了衣服就更美丽。相传天衣是没有缝的,因为它是天上的神仙织出来的。做这种工作,除了织女而外,还有别的六位年轻的仙女,都是织女的姐妹,也都是天上的织造能手。织女在他们当中,是心灵手巧的、最勤勉、最努力的一个。

  在人间,有一个叫牛郎的男子。他的父母很早死了,他从小和哥哥嫂子住在一起。哥哥嫂子自私冷淡,看他不顺眼,常常虐待他。哥嫂叫他吃剩饭,穿破衣裳,夜里在牛棚里睡,牛棚里没被褥,他就睡在干草上。他每天放牛,那头牛跟他很亲密,用温和的眼睛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怪有意思的。哥哥嫂子见着牛郎总是爱理不理的,仿佛他一在眼前,就满身不舒服。两下一比较,牛郎也乐得跟牛一块儿出去,一块儿睡。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简直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他们两个是如影随形的伴侣;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不辞劳苦的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他老是挑很好的、青翠碧绿的草地,让牛吃又肥又嫩的青草。即便是在家里吃的干草,也要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淘洗得干干净净的。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有牛虻的时候,牛郎就亲自拿着蒲扇,给牛打飞虫,并且让它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放牛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让有一点儿草叶土粒。牛棚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千干净净的地方住,牛也舒服,自己也舒服。

  牛郎随口哼几支小曲儿,没有人在他的跟前听他的,可是牛摇摇耳朵闭闭眼,好像听得有滋有味的。牛郎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出来,没人听他的,可是牛咧开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意思。他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牛,有时候踉它商量一些事。牛好像全了解,虽然没说话,可是眉开眼笑的,他也就满意了。自然,有时候牛郎还是觉得美中不足,心里想:要是牛能说话,把它知道的和了解的万事万物都一五一十地说出来,那该多好呀!

  靠了老牛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劳动,牛郎在荒野地上披荆斩棘,耕田种地,盖造屋子。一两年后,居然营建了个小小的家,勉强可以维持生活。可是除了那条不会说话的老牛而外,冷清的家里只有他一个人,日子过得相当寂寞。

  一天,老牛忽然口吐人言,开口说话:“牛郎,你年纪也不小了,一个人过日子太寂寞,应该找个妻子。”

  牛郎十分吃惊,他回答说:“原来你真的通人性?还会说话?”

  “我看你一个人孤孤单单,心里十分不忍。明天在南山的小河里,会有七个美丽的女子来游玩,她们是天上的仙女。你一定要抓住机会,只要你拿了她们的衣服,仙女就会留下来做你的妻子。”说完这些话,老牛又扭过头继续吃草。

  牛郎就按照老牛的话去做,第二天悄悄去到河岸边的芦苇丛里躲着。

  由于王母娘娘需要的彩锦多,就叫织女成天成夜地织,一会儿也不许休息。织女身子老在机房里,手老在梭上,劳累不用说,自由没有了,等于关在监狱里,实在难受。她常常想,人人说天上好,天上好,天上有什么好呢?没有白由,又看不见什么。她总想离开天上,到人间去,哪怕是一天半天呢,也可以见识一下人间的景物。她把这个想头跟别的仙女说了。别的仙女也都说早有这种想法。那天下午,王母娘娘喝酿造千年的葡萄美酒,多喝了点儿,靠在宝座上直打瞌睡,看样子不见得马上就醒,仙女们见机会难得,就你拉我、我拉你偷偷地溜出来,一齐飞到人间。她们飞到湖边,看见湖水清得可爱,就跳下澄清见底的湖水里洗澡。她们在水边嬉水,脱下轻罗衣裳,纵身跃入清流,顷刻之间,绿波荡漾的水面上就好像绽开了朵朵的白莲。美女们各个容貌艳丽,婀娜多姿。牛郎目不转睛,惊艳不已。

  牛郎觉得七个仙女里面最漂亮的是最小的那个,也就是织女。于是他从芦苇里跑出来,从青草岸上仙女们的衣裳堆里夺取了织女的衣裳。惊骇的仙女们乱纷纷地急忙穿上自己的衣裳,像飞鸟般地四下惊飞逃散,河里就只剩下那个没有办法逃走的可怜的织女。

  牛郎向她说,她要答应做他的妻子,他才能还给她衣裳。

  再说,终年在天庭劳作的织女其实心里很向往人间的生活,牛郎言语稳重,一表人才,便起了织女的爱慕之心。她又见姐妹们早已走了,天门也关上,织女没法子只得含羞地点头。

  就这样,她真的做了牛郎的妻子。他们结婚以后,相亲相爱,生活过得非常美满幸福。乡亲们获悉牛郎成了家,都赶来贺喜。织女就把她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众姐妹,教大家养蚕、抽丝、织锦。于是,全村的人都知道牛郎娶了贤妻,能养蚕,会抽丝,还能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都说织女的织布机是从天上带来的,织出来的绸缎做成衣,冬暖夏凉。这消息传了出去,引来了山南海北的丝绸商人,都争着前来争购南阳绸。这事轰动了白河两岸,伏牛山区的千家万户,都送自家的姑娘来学织。织女心地善良,乐于教人,不到两年,家家户户都学会了养蚕抽丝织绸缎。

  从此牛郎在地里耕种,织女在家里纺织。有时候,织女也帮助牛郎干些地里的活。两个人你勤我俭,不怕劳累,日子过得挺美满。转眼间两三个年头过去,他们生了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他们就给男孩子起名字叫金童,给女孩子起名字叫玉女。到孩子能说话的时候,晚上得空,织女就指着星星,给孩子讲些天上的故事。天上虽然富丽堂皇,可是等级森严,清规戒律太多了,没有自由,乜没有幸福,所以她不喜欢。她喜欢人间平平常常的生活,她喜欢跟牛郎一块儿到田野里躬耕劳作,她喜欢逗着兄妹俩嬉戏玩耍,她喜欢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潺潺流过去,她喜欢听调皮的风儿轻轻地、唰唰地吹过树林。……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织女在天庭所没有经历过的。和牛郎、孩子们享受天伦之乐,织女感觉从未有过的幸福和快乐,可是有时候也发愁。愁什么呢?她没告诉牛郎。她是怕外祖母知道她在这儿会来找她,并且抓她回天庭。

  再说天庭上,仙女们溜到人间洗澡的事到底让王母娘娘知道了。王母娘娘罚她们,把她们关在黑屋子里。她尤其恨织女,竟敢留在人间不回来,简直是有意败坏她的门风。她发誓要把织女捉回来,哪怕藏在泰山底下的石缝里,大海中心的珊瑚礁上,也一定要抓回来,给她最厉害的惩罚。

  王母娘娘派了好些天兵天将到人间察访,察访了好久,才知道织女在牛郎家里,跟牛郎做了夫妻。王母娘娘怕天神办事疏虞,还亲自跟来观察动静。一天,她亲自到牛郎家里,可巧牛郎在地里干活,她就一把抓住织女往外走。织女的男孩见那老太婆怒气冲冲地拉着妈妈走,就跑过来拉住妈妈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地一推,孩子倒了,她就带着织女一齐飞起来。织女心里恨极了,望着两个可爱的儿女,一时说不出话来,只喊了一句:“快去找爸爸。”

  牛郎赶到家里,只见梭放在织了半截的布匹上,灶上的饭正冒热气,女孩坐在门前呜呜痛苦。牛郎想:“不行,我不能让妻子就这样离我而去,我不能让孩子就这样失去母亲,我要去找她,我一定要把织女找回来!”他决定上天去追,把织女救回来。牛郎出门一看,四顾茫然。天上人间,仙凡异路,怎么能相通,可是怎么能上天呢

  老牛在牛圈里又说:“牛郎,牛郎,王母带了天神抓走了织女。别着急。我已经快不行了。等我死了,你剥下我的皮披在身上,就可以上天庭去。”老牛说完话,马上倒地死去。牛郎说什么也不愿意这样对待这个陪伴了自己数十年的伙伴,但拗不过它,又没有别的办法,只得忍着痛、含着泪照宅的话去做了。

  牛郎心里痛惜又失去了一个亲人,但是找回织女要紧。他就披了老牛的皮,用箩筐挑着一对儿女,追上天去。

  牛郎到了天上,风一样地穿行在灿烂的群星之间,那银河,己经遥遥在望,隔河的织女,也仿佛可以看见。牛郎大喜过望,孩子们招着小手儿齐声欢呼妈妈。

  哪知道刚跑到银河,正想要涉过那清浅的小河时,从更高的天空中忽然伸下来一只女人的大手。原来是王母娘娘着急了,拨下她头上的金簪,沿着银河这么一划,清浅的银河马上变成波澜滚滚的天河。

  牛郎和织女隔河相望,近在咫尺,却不能靠近。悲痛欲绝的牛郎放下两个孩子,用箩筐去舀那天河的水。箩筐滴滴答答地漏水,但牛郎执着地舀着。他舀得倦乏了,儿女们又合力用他们稚弱的小手来帮爸爸。织女因为终日哭泣,憔悴不堪,王母娘娘见到也于心不忍,于是王母娘娘就去觐见天帝,为织女说情。天帝恩准织女与牛郎每年七月初七见面一次。相见的时候,由喜鹊来替他们搭桥。夫妻俩就在鹊桥上相会,诉说衷情。据说,这一天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如果你坐在葡萄架下,还能听到他们小声说话的声音呢。织女见了牛郎,免不得悲哀哭泣,这时大地上往往就是一阵细雨纷纷。

  牛郎和他的儿女从此就住在天上,隔着一道天河,和爱妻织女相塑,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和牵牛星并列成直线的有两颗小星,是他俩的小儿女。稍远地方有四颗像平行四边形的小星,据说就是织女投掷给牛郎的织布梭。距织女星不远有三颗小星,像等腰三角形,据说就是牛郎投掷给织女的牛拐子。他俩把书信缚在梭和牛拐子上,就用这种方法来传达相思。

牛郎织女的故事主要内容

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

  版本一

  牛郎是牛家庄的一个孤儿,依哥嫂过活。嫂子马氏为人刻薄,经常虐待他,他被迫分家出来,靠一头老牛自耕自食。这头老牛很通灵性,有一天,织女和诸仙女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老牛劝牛郎去取织女的衣服,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婚后,他们男耕女织,生了一儿一女,生活十分美满幸福。不料天帝查知此事,派王母娘娘押解织女回天庭受审。老牛不忍他们妻离子散,于是触断头上的角,变成一只小船,让牛郎挑着儿女乘船追赶。眼看就要追上织女了,王母娘娘忽然拔下头上的金钗,在天空划出了一条波涛滚滚的银河。牛郎无法过河,只能在河边与织女遥望对泣。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王母娘娘无奈,只好允许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上会面一次。

  由于农历的七月七日正当雨季,所以这一天常常下雨,人们便说这是牛郎织女的眼泪。农村中的一些少男少女还会趴在葡萄架的下面,据说可以听到牛郎织女的悄悄话。因为牛郎织女的故事美妙动人,所以直到今天,人们还常常以“牛郎织女”来描述夫妻的恩爱。

  版本二

  传说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想印。可是,天条律令是不允许男欢女爱、私自相恋的。织女是王母的孙女,王母便将牵牛贬下凡尘了,令织女不停地织云锦以作惩罚。

  织女的工作,便是用了一种神奇的丝在织布机上织出层层叠叠的美丽的云彩,随着时间和季节的不同而变幻它们的颜色,这是“天衣”。自从牵牛被贬之后,织女常常以泪洗面,愁眉不展地思念牵牛。她坐在织机旁不停地织着美丽的云锦以期博得王母大发慈心,让牵牛早日返回天界。

  一天,几个仙女向王母恳求想去人间碧莲池一游,王母今日心情正好,便答应了她们。她们见织女终日苦闷,便一起向王母求情让织女共同前往,王母也心疼受惩后的孙女,便令她们速去速归。

  话说牵牛被贬之后,落生在一个农民家中,取名叫牛郎。后来父母下世,他便跟着哥嫂度日。哥嫂待牛郎非常刻薄,要与他分家,只给了他一条老牛和一辆破车,其他的都被哥哥嫂嫂独占了,然后,便和牛郎分家了。

  从此,牛郎和老牛相依为命,他们在荒地上披荆斩棘,耕田种地,盖造房屋。一两年后,他们营造成一个小小的家,勉强可以糊口度日。可是,除了那条不会说话的老牛而外,冷清清的家只有牛郎一个人,日子过得相当寂寞。牛郎并不知道,那条老牛原是天上的金牛星。

  这一天,老牛突然开口说话了,它对牛郎说:“牛郎,今天你去碧莲池一趟,那儿有些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红色的仙衣藏起来,穿红仙衣的仙女就会成为你的妻子。”牛郎见老牛口吐人言,又奇怪又高兴,便问道:“牛大哥,你真会说话吗?你说的是真的吗?”老牛点了点头,牛郎便悄悄躲在碧莲池旁的芦苇里,等候仙女们的来临。

  不一会儿,仙女们果然翩翩飘至,脱下轻罗衣裳,纵身跃入清流。牛郎便从芦苇里跑出来,拿走了红色的仙衣。仙女们见有人来了,忙乱纷纷地穿上自己的衣裳,像飞鸟般地飞走了,只剩下没有衣服无法逃走的仙女,她正是织女。织女见自己的仙衣被一个小伙子抢走,又羞又急,却又无可奈何。这时,牛郎走上前来,对她说,要她答应做他妻子,他才能还给她的衣裳。织女定睛一看,才知道牛郎便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牵牛,便含羞答应了他。这样,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

  他们结婚以后,男耕女织,相亲相爱,日子过得非常美满幸福。不久,他们生下了一儿一女,十分可爱。牛郎织女满以为能够终身相守,白头到老。

  可是,王母知道这件事后,勃然大怒,马上派遣天神仙女捉织女回天庭问罪。

  这一天,织女正在做饭,下地去的牛郎匆匆赶回,眼睛红肿着告诉织女:“牛大哥死了,他临死前说,要我在他死后,将他的牛皮剥下放好,有朝一日,披上它,就可飞上天去。”织女一听,心中纳闷,她明白,老牛就是天上的金牛星,只因替被贬下凡的牵牛说了几句公道话,也贬下天庭。它怎么会突然死去呢?织女便让牛郎剥下牛皮,好好埋葬了老牛。

  正飞着、飞着,织女听到了牛郎的声音:“织女,等等我!”织女回头一看,只见牛郎用一对箩筐,挑着两个儿女,披着牛皮赶来了。慢慢地,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织女可以看清儿女们可爱的模样子,孩子们了都张开双臂,大声呼叫着“妈妈”,眼看,牛郎和织女就要相逢了。可就在这时,王母驾着祥云赶来了,她拔下她头上的金簪,往他们中间一划,霎时间,一条天河波涛滚滚地横在了织女和牛郎之间,无法横越了。

  版本三

  牛郎虽然贫穷但却生活的很快乐,他有一头相依为命的老牛。牛郎每日辛苦劳作回到家后,还要做饭洗衣,日子过得非常辛苦。哪只某日,既然发生了奇迹。

  牛郎干完活回到家,一进家门,就看见屋子里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衣服被洗得清清爽爽,桌子上还摆着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牛郎吃惊得瞪大了眼睛,心想:这是怎么回事?神仙下凡了吗?牛郎百思不得其解。

  此后,一连几天,天天如此,牛郎耐不住性子了,他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这天,牛郎象往常一样,一大早就出了门,在离家不远的地方躲了起来,偷偷观察家里的动静。

  没过多久,来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只见她进了牛郎的家门就忙着做家务。牛郎实在忍不住了,就从躲藏的地方站出来问道:“姑娘,请问你为什么要来帮我做家务呢?”那姑娘吃了一惊,红着脸小声说:“我叫织女,看你日子过得辛苦,就来帮帮你。”牛郎高兴极了,就大着胆子说:“那你就嫁给我吧,我们一起劳动,一起生活。”织女答应了。牛郎和织女从此结为夫妻。每天牛郎到田里干活,织女就在家里织布、做家务,生活得很美满。

  过了几年,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过得开心极了。

  有一天,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两名天将来到牛郎家。牛郎被告知:织女是天帝的外孙女。几年前离家出走,天帝一直在寻找她。两名天将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去了。

  牛郎搂着两个年幼的孩子,看着被迫返回天上的妻子,伤心极了。他发誓要上天找回织女,全家团圆。可是凡人怎么能升天呢

  就在牛郎发愁的时候,曾与他相依为命的老牛说话了。老牛说:“你把我杀了,把我的皮披上,就可以上天宫去找织女了。”牛郎说什么也不愿意这样做,但拗不过它,又没有别的办法,只得忍着痛,含泪照老牛的话去做了。

  牛郎披上老牛的皮,用担子挑着自己的两个孩子,飞向天宫。但是在等级森严的天宫里,没有人看得起一个清贫的凡人。天帝也拒绝牛郎和织女见面。

  经过牛郎和孩子们的再三恳求,天帝最后答应他们一家短暂相聚。被囚禁的织女见到丈夫和孩子,悲喜交加。时间很快过去了,天帝下令重新把织女带走。伤心的牛郎牵着两个孩子紧紧追赶着织女,几次跌倒,几次爬了起来,眼看着就快追上了,谁知狠心的天后却拔出头上的金簪一划,在他们中间划出了一道宽宽的银河。从此,牛郎和织女只能站在银河的两端,遥遥相望。只有到了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牛郎和织女才获准相会一次。到那时,成千上万只喜鹊飞来,在银河上架起一座长长的鹊桥,让牛郎织女一家再次团聚。

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

  在河南鲁山流传的故事里还有许多后续牛郎织女生活的鲜活内容。

  织女被抓回天宫,织彩霞云锦,整天闷闷不乐,思念牛郎和儿女。牛郎携儿女在凡间度日,愁苦难言。他们的居住地距鲁山坡顶南天门只有5华里路,一双儿女在家想念母亲,时不时顺山岭走到南天门要“娘亲”。南天门的把门将军同情他们的遭遇,少不得行个方便,让他们进进出出。玉皇大帝非常喜欢外孙孙,听任他们来来往往。王母娘娘也放松了对织女的监管,两家的关系也就慢慢融洽起来。牛郎死后葬于鲁山坡南麓牛郎坟。孙义村牛郎的后裔,则称自己为“牛郎孙”。

  后来,牛郎后裔继承了鲁山坡一带家产,并恪守孝道,每年安排腊八、春节、二月八、菜花节、三月三、七夕等十多个节日,请牛郎织女回村过节。孙义村旁的鲁峰山,鲁峰山上的“牛郎洞”,西侧的“九女潭”,山顶的“瑞云观”……似乎都在讲述着牛郎织女动人的故事。

  鲁峰山一带自然环境优越,当地百姓自古就养大黄牛。但是与别处养牛不同,辛集乡孙义村不仅家家户户养牛,但养牛不杀牛、牛死后掩埋的习俗一直延续了很久。另外,鲁山自古盛产丝绸,鲁山丝绸又名“织女织”、“仙女织”。

  辛集乡是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基地。这也与牛郎织女故事有关。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七夕相会时,人间的女子在葡萄架下可以听到两个人的私语。而鲁山民俗,七夕乞巧,就是在这天向织女乞求赐授巧技,得如意郎君。

  在辛集乡,每年的七月初七,从不间断地举行大型庙会。经考证,辛集乡的七夕庙会最少有数百年的历史,是日唱大戏、敲锣鼓、放鞭炮,百姓称其为“迎接仙女”或“接牛郎织女回家”。

  在辛集乡孙义村,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习俗,即起庙会、唱大戏,从来不看《天河记》。因为《天河记》里关于他们祖先的一些描写不尊重。为了表示对祖先的尊重,他们世世代代不看《天河记》这种习俗一直保持到今天。

牛郎织女的故事

  牛郎自幼父母双亡,他和仅有的一头老牛住在一起。牛郎慢慢地长大。一天,老牛对小鸟说:“我家牛郎到现在还没有妻子,这让我很担心啊!”小鸟说:“山下的碧莲池中,七位仙女天天下凡洗澡,其中,七仙女最善良。”老牛说:“如果七仙女给牛郎做妻子该多好啊!”小鸟说:“你把七仙女的衣服拿走,这样她就回不到天上去了。”老牛来到了碧莲池边,看到石头上挂着七仙女的衣服。老牛立刻把衣服拿下来,交给牛郎。牛郎问:“老牛,你拿的是哪位女子的衣服?快还给人家!”老牛用头指着七仙女。牛郎把衣服还给了七仙女,说:“仙子,这个衣服可是你的?”七仙女说:“这个衣服是我的,我叫织女,你叫什么名字?”牛郎回答道:“我叫牛郎。你要是不嫌弃,就在我家住一晚。”织女说:“那就谢谢你了。”

  织女在牛郎家住了好久,对牛郎产生了好感。他俩结婚生子,织女给牛郎生下了一男一女,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可是,过了不久,织女的母亲王母娘娘亲自下凡寻找织女,来到了牛郎家。对织女说:“你快快跟我回宫。”织女说:“母后,我已在人间结婚生子,还请您批准。”王母娘娘生气地回答:“人神恋爱是违反天条的,我命令你立刻离开牛郎。”话刚说完,王母娘娘就把织女带走了。

  牛郎看见妻子被抓后,马上用扁担挑起一对箩筐,将一对儿女分别放进筐里,去追织女。眼看就要快追上了。可是,王母娘娘用头上的簪子划出一条大河,挡住了他的去路。牛郎用水瓢不停地舀银河的水,希望能与织女相聚。王母娘娘见他们感情真挚,便破例让他们每年七夕相会一次。

牛郎织女

  传说天帝有六个女儿,她们一起跟王母娘娘学习纺纱织布。五个姐姐年龄大了,各有各的事儿;虽然天天学,但手艺学得一般。只有最小的妹妹,学习专心,手艺学得特别好。她织出的布,花样多,图案美。她织成的绢,又轻又软。她还能织出层层迭迭的云彩,这些云彩随着时间和节气的变换而变化无穷,其颜色有时洁白如絮,有时红得如火;其形状有时象蘑菇,有时又象各种奇奇怪怪的动物“她织的衣服,浑然一体,没有任何缝制的痕迹。

  被称为无缝天衣。王母娘娘见她织布的手艺高,就说:“不用给她另外起名字了,就叫她织女吧。”从此,人们就叫她织女。

  织女姊妹六人都长得很漂亮,织女长得最美。

  织女天天在天宫中坐在织布机前织布。

  从织女织布机前的窗子往外望,远处有一条闪光的银河。沿着银河往下走,走出若干里,极目向银河的对岸望去,那无所不有的世界,就是人间。

  人间有一个看牛的牧童,因为他天天牧牛,人们就叫他牛郎。牛郎的父母早已亡故,他跟着哥哥嫂嫂度日。哥哥待他还好,只可惜天天到外面去干活,不管家中的事。也管不了家中的事。嫂嫂是个狠心的人,天天逼着牛郎干最重的活儿,只给他吃米糠饼和野菜团子,有时连糠菜都吃不饱。

  老牛看到牛郎饿得厉害,常常偷偷地流泪。

  一天,老牛见牛郎饿得走不动了,很心疼他。它想帮着牛郎填饱肚皮,就挣脱拴牛绳,到哥哥种的白薯地里去吃白薯藤。它咬着白薯藤,故意用劲往外拽,这样连地下面的白薯就一起拽出。它自己只吃白薯藤,把白薯留给牛郎吃。

  牛郎的嫂嫂经常想出许多法儿来虐待牛郎。牛郎也不计较,只是天天到山中牧牛。

  一天,牛郎的嫂嫂对牛郎的哥哥说:“牛郎现在已经大了,饭吃得不少,活干得不多,和他分家算了!”牛郎的哥哥说:“分家倒可以,只是这个家该怎么分?三间房子总得给他一间吧?五亩地总得给他一亩吧?”嫂嫂听了,白了丈夫一眼说:“房子土地都没他的份儿,顶多把那头老牛分给他。

  反正牛已经老了,拉不动犁哥哥做不了嫂嫂的主,只好听嫂嫂的。

  就这样,牛郎和哥嫂分居了。牛郎什么也没分到,只分到一头老牛。

  分家后,没房子住,老牛带着牛郎到一个石洞里住;没地种,老牛帮着牛郎开荒。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种的庄稼长得特别好,头一年就获得好收成。者牛又帮着牛郎驮来木头,砖瓦,盖起了三间房子。两年以后,牛郎家中有的吃,有的住,有的用,吃住都不用发愁了。

  牛郎白天到山中牧牛,干活,晚间回到家中,除了老牛以外,没有人和他说说话,商量商量事情。这样冷冷清清地过日子,实在是很寂寞,好在牛郎过惯了寂寞清苦的日子,也不觉得怎么样。可老牛总想帮着牛郎成个家。

  这一天,老牛忽然能说话了。他对牛郎说:“牛郎啊,你该成家了。”

  老牛是牛郎最亲密的伙伴,它这样关心牛郎,牛郎很是感激,过了一会儿,牛郎叹了一口气对老牛说道:“老朋友啊,老朋友,你还不知道咱这个家吗?眼下虽说有些吃的,可到底还是太穷,谁家的姑娘肯嫁我牛郎?”

  老牛说:“人固不可以妄自高大,也不可以大小看自己,重要的是要有信心。只要你能按照我说的办法去做,就会有姑娘肯嫁给你。”

  老牛是牛郎最好的伙伴,它的话他能不听吗!

  老牛对牛郎说:“天上的仙女,姊妹六人,明天中午就要到银河北面的一个水塘里洗澡。这姊妹六人中,年龄最小的那个,长得最漂亮,心最灵,手最巧,心眼儿也最好。她能纺线,能织布,能做饭,能吃苦。你明天中午先到池塘岸边的树丛后面等着。等她们下水洗澡时,你就把她的衣服拿走。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开心网人人网

  她没有衣服,回不了天宫,就留在人间了。”

  牛郎有些犹豫,说:“这样怕不好吧?”

  老牛说:“这没有什么不好。其实织女自己也想到人间来,过一过人间的生活,只是天上的天条严,管束紧,她不得自由。你这样做倒正好称了她的心愿。”

  经老牛的一再劝说,牛郎听从了老牛的话。可是,织女和众仙女洗澡的池塘是在银河岸边,牛郎怕去不了,就说道:“天河是天上和人间的界线,老远就有天兵天将把守,怎么能去得了?”老牛大包大揽他说:“这些你只管放心,到时候你骑在我的背上,我送你去就是了。”

  第二天,快到中午的时候,老牛让牛郎坐在它的背上,老牛驮着他去。

  临行的时候老牛嘱咐牛郎闭上眼睛。牛郎闭着眼睛坐在牛背上,只听得两耳生风,不一会儿就到了。牛郎一睁眼,已经到了银河边。银河很宽,河里的水滔滔滚滚,向着远方流个不停“河水清澈,水面上的水纹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十分好看。离银河岸边不远,有几个清澈碧绿的池塘。这些池塘远远看去,好象缀在银河带上的颗颗明珠。

  老牛对牛郎说:“你可不要只顾看景误了大事。你赶快到第三个他塘旁边的树丛后面等着,仙女们一会儿就来。你可要记清了,要拿那个年龄最小的仙女的衣服,可不要拿错了。”

  过了不多时间,一群仙女乘风飘然而来。她们长得都很俊美,穿的衣服都很华丽。她们的年龄看起来都差不多,很难分清哪个大哪个小。牛郎想,要我认清那个年龄最小的,这我可认不出。他懊悔当时没向老牛问清楚。

  仙女们在池塘边聚齐了,要到池塘里洗澡的时候,一个仙女说:“今天脱衣下水,衣服要按次序放。”另一个说:“这样很对,上次穿衣服时,三妹妹忙手忙脚的,竟把我的袜子给穿错了。”一个仙女出来指指点点他说:

  “大姐的衣服放在东边第一棵树下,依次往西排过来,二姐的衣服放在第二棵树下。六妹妹的衣服放在最西边那棵树下。”六妹妹就是年龄最小的织女,她放衣服的地方离牛郎躲的地方最近。牛郎此时心中不发慌了。他躲在树丛后面,头也不敢抬,气也不敢大声喘。

  过了一会儿,池塘里传来了众仙女的说笑声。有的夸说水清,有的夸说水静,有的嫌水凉,有的怕水深。她们在水中嘻嘻笑笑,打打闹闹,洗得很是高兴。

  牛郎听到众仙女都到池塘里去了,就从树丛后面悄悄地走了出来,来到织女放衣服的树下,拿起织女乘风的仙衣,回头就走了。

  众仙女洗罢澡,从他塘里出来,各自去穿自己的衣服。织女穿好内衣,要穿那件乘风的外衣,却不见了。四周都找了也没找到。有的埋怨她不放好,有的埋怨她耽误了回天宫的时间。三姐说:“大姐带我们出来洗澡,六妹妹丢了仙衣,回不去,这可怎么办?”

  大姐也没有办法,她怕误了时辰回去要受责罚,就说:“时间已到,现在顾不得许多了,我们有乘风衣的先回去吧。”于是五位仙女都披好乘风衣,凌空而起,飘飘然飞去了。织女只穿了内衣,没有能乘风飞升的仙衣,不能腾云驾雾。她回不了天宫,只好留在原地。

  众仙女走后,织女无处可去,她还在四周找她的衣服,猛抬头,远远望见牛郎。她走了过去问道:“这位哥哥,可曾见到我的一件外衣?”牛郎点点头说:“见过。”织女请求把衣服还她。牛郎说:“我的老牛朋友叫我向你提个条件,你肯答应的话,我就还你。”

  织女见这小伙子诚实厚道,话说得朴实、诚恳,相貌端正,体格健壮,心中产生了好感,就问道:“有什么条件,你说吧,只要我能办到的,我一定答应。”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开心网人人网

  牛郎待了好半天,才吞吞吐吐他说出求婚的意思。织女听了,红着脸点了点头。

  就这样,织女成了牛郎的妻子。

  牛郎到田间去耕田种地,织女在家纺纱织布,夫妇相亲相爱,不缺吃,不缺穿,生活过得幸福美满。

  太平日子容易过,弹指过了五年,织女生了两个孩子,一儿一女,都长得伶俐可爱。织女高兴地对牛郎说:“人间的生活,自有人间的欢乐。我愿意永远生活在人间,和你白头到老。”牛郎高兴他说:“多亏老牛朋友的帮助,使咱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愿咱们永远相爱,永不分离。”

  好景不长。在他们夫妇沉浸在幸福之中的时候,苦难却悄悄地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天帝和王母娘娘得知织女留在人间嫁给牛郎的消息,大为恼火,立即派遣天兵天将,去把织女捉回到天廷问罪。王母娘娘怕天兵天将办事粗心,还亲自跟了去观察动静。

  这天,牛郎照例到外面去耕地,织女让两个孩子在外面玩耍,自己坐在织布机上织绢。忽然一群天兵天将闯到织女跟前,不由分说,押解着织女就要返回天廷。织女知道这场灾难躲不过,说道:“能不能稍等片刻,让我见一见孩子和孩子的爸爸?”天神哪里肯准,说时间已到,立即押解着织女往回走。

  牛郎回家,不见妻子,只见两个孩子在哭。他里里外外找了好几圈也没找到。问两个孩子:“妈妈哪里去了?”孩子只知道哭。牛郎很是着急,他来到牛棚里,对着老牛伤心。老牛告诉他,天帝知道织女的消息,派天兵天将把她押回天廷去了。

  牛郎听说,悲痛万分,立刻找了一根扁担,两个箩筐,让两个孩子坐在箩筐里,自己挑着前去追赶。可是他挑着儿女,走得很慢。他想,走得慢不要紧,只要能渡过银河,我就可以一直追到天廷。他挑着担子好容易来到银河,却找不到银河的踪影。原来王母娘娘怕牛郎渡过银河追赶,命令管天河的天神把银河搬到天上去了。牛郎接近不了银河,无法渡河去追赶,只好挑着一双儿女回到自己家中,再想办法。

  牛郎回到家中,见织布机上的布还在机上没织完,织女却不见了。孩子哭着要找妈妈。牛郎听到孩子的哭声,撕心裂肺地难过。

  老牛见牛郎和两个孩子哭得十分伤心,就说道:“牛郎啊,你照顾我多年,如今我已老了,快要死了。我死之后,你把我的皮披在身上,就可以上天去。”

  老牛说完话,闭上双眼,死了。牛郎按照老牛说的去做。他披上牛皮,果然能够腾云驾雾。他又挑上儿女,披上牛皮,继续去追赶织女。

  牛郎升到天空,天空中群星灿烂,他在众星中穿来穿去。他追了一程又一程,前面那熟悉的银河已遥遥在望。隔河的织女也仿佛可以望见。牛郎非常高兴,箩筐里的两个孩子也很高兴,伸出小手来招呼妈妈。隔河的织女看见丈夫和两个孩子赶到了,也伸出手来和他们打招呼。

  谁知牛郎跑到银河边,正要渡河的时候,忽然有一个无形的东西挡住他的去路。原来王母娘娘看到牛郎赶来,她怕牛郎赶上会生出许多麻烦,就从头上拔出一根银替往银河里一划,银河就变成不可逾越的天河。

  从此,牛郎只能在天河的这边望着,织女只好在天河的那边招手。他们想彼此倾诉心中的话,但隔得远,听不见。他们想写信,也没法寄递。想把信抛过去,因为信纸很轻,抛不到河的对岸。他们终于想出一个办法:牛郎写好信,捆在牛鞅子上往对方抛;织女写好信,放在织布的梭中,隔河投了过来。直到今天,我们在秋夜天空的繁星中间,在那条白练样的天河两边,看到两颗明星,那就是牛郎和织女。牛郎星的前后各有一颗小一点的星,与牛郎星排成一条直线。那两颗小星就是牛郎挑着的两个孩子。离牛郎星稍远一点的地方,有四颗星,排成平行四边形的样子,传说那就是织女抛给牛郎的织布梭。离织女星不远的地方,有三颗星,排成个等腰三角形的模样,传说那就是牛郎抛给织女的牛鞅子(牛鞅子今天俗称牛拐子)。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开心网人人网

  牛郎织女就用这样方式,互相传递着他们的想念之情。天河虽然隔断了他们的通路,却隔不断他们真挚的爱情。

  牛郎织女的爱情这样深,他们态度又很坚决,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使天帝稍稍作了一点让步,允许他们每年农历7月7日见一次面。他们的真挚爱情也感动了天宫的许多姐妹,每年7月7日,惠芳和双成等众仙女都主动去送织女渡河;连善于传递爱情喜讯的喜鹊,也都来帮助这一对夫妇在天河上搭桥。牛郎织女一年相会这一次,见面时彼此诉说着思念之情,说到伤心处,不觉潜潜泪下。据说,七月七日这天,下界有些地方一阵阵下着纷纷细雨。这雨就是牛郎织女的泪水。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开心网人人网

民间牛郎织女的故事

  民间传说

  牛郎织女是非常有名的一个中国民间传说故事,是中国人民最早关于星的故事。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里有这么一段:“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神话故事

  传说古时候有个善良的年轻人,名叫牛郎。他的父母早逝,常遭兄嫂欺负,连家产都没得分,只留给他一条老牛,但这老牛可不是一般的牛哦,它是天上的金牛星变的,因为触犯了天条,所以被玉帝贬到凡间为牛,它看善良的牛郎受人欺负,所以决定要帮他。一天,它忽然开口告诉牛郎,东边山下有个湖,每天都有七个仙女到湖里洗澡,只要牛郎偷走其中的一件衣裳,使那仙女无法返回天宫,就会留下来作他的妻子。听了老牛的话,牛郎果然偷偷藏起一位仙女的衣裳,等到仙女们洗完澡要回天宫时,年纪最小的织女才发现自己的衣裳不见了,急得哭了出来,这时牛郎捧著她的衣裳出现,要求织女答应作他的妻子才把衣裳还她,织女看牛郎忠厚老实,便答应了,两人婚后生了一双子女,生活十分幸福美满,但老牛却死了,在死前它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剥下它的皮,遇到困难时就会派上用场,这是它最后能留给牛郎的唯一一件东西。而织女嫁给牛郎的消息传回天庭后,玉帝大怒,遂派王母娘娘把织女给抓回来,牛郎为了找回织女,想起了老牛的叮咛,就披上牛皮靠著牛皮的神奇魔力追上他们,此时王母娘娘心一急,拔下头上的簪子往空中一划!马上出现了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把牛郎和织女分隔两边,牛郎和一双儿女在河边大哭,其深刻的感情也令玉帝动容,所以特赦他们全家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于是每年到了七夕,就有无数的喜鹊飞上天去,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和织女一家渡河相会,说七夕当天晚上一定会下雨,这就是牛郎织女重逢后喜极而泣的泪水.

  后续传说:

  在河南鲁山流传的故事里还有许多后续牛郎织女生活的鲜活内容。

  织女被抓回天宫,织彩霞云锦,整天闷闷不乐,思念牛郎和儿女。牛郎携儿女在凡间度日,愁苦难言。他们的居住地距鲁山坡顶南天门只有5华里路,一双儿女在家想念母亲,时不时顺山岭走到南天门要“娘亲”。南天门的把门将军同情他们的遭遇,少不得行个方便,让他们进进出出。玉皇大帝非常喜欢外孙孙,听任他们来来往往。王母娘娘也放松了对织女的监管,两家的关系也就慢慢融洽起来。牛郎死后葬于鲁山坡南麓牛郎坟。孙义村牛郎的后裔,则称自己为“牛郎孙”。

  后来,牛郎后裔继承了鲁山坡一带家产,并恪守孝道,每年安排腊八、春节、二月八、菜花节、三月三、七夕等十多个节日,请牛郎织女回村过节。孙义村旁的鲁峰山,鲁峰山上的“牛郎洞”,西侧的“九女潭”,山顶的“瑞云观”……似乎都在讲述着牛郎织女动人的故事。

  鲁峰山一带自然环境优越,当地百姓自古就养大黄牛。但是与别处养牛不同,辛集乡孙义村不仅家家户户养牛,但养牛不杀牛、牛死后掩埋的习俗一直延续了很久。另外,鲁山自古盛产丝绸,鲁山丝绸又名“织女织”、“仙女织”。

  辛集乡是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基地。这也与牛郎织女故事有关。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七夕相会时,人间的女子在葡萄架下可以听到两个人的私语。而鲁山民俗,七夕乞巧,就是在这天向织女乞求赐授巧技,得如意郎君。

  在辛集乡,每年的七月初七,从不间断地举行大型庙会。经考证,辛集乡的七夕庙会最少有数百年的历史,是日唱大戏、敲锣鼓、放鞭炮,百姓称其为“迎接仙女”或“接牛郎织女回家”。

  在辛集乡孙义村,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习俗,即起庙会、唱大戏,从来不看《天河记》。因为《天河记》里关于他们祖先的一些描写不尊重。为了表示对祖先的尊重,他们世世代代不看《天河记》这种习俗一直保持到今天。

民间故事:牛郎织女

  牛郎只有一头老牛、一张犁,他每天刚亮就下地耕田,回家后还要自己做饭洗衣,日子过得十分辛苦。谁料有一天,奇迹发生了!牛郎干完活回到家,一进家门,就看见屋子里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衣服被洗得清清爽爽,桌子上还摆着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牛郎吃惊得瞪大了眼睛,心想:这是怎么回事?神仙下凡了吗?不管了,先吃饭吧。

  此后,一连几天,天天如此,牛郎耐不住性子了,他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这天,牛郎象往常一样,一大早就出了门,其实,他走了几步就转身回来了,没进家门,而是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躲了起来,偷偷地观察着。果然,没过多久,来了一位美若天仙的姑娘,一进门就忙着收拾屋子、做饭,甭提多勤劳了!牛郎实在忍不住了,站了出来道:“姑娘,请问你为什么要来帮我做家务呢?”那姑娘吃了一惊,脸红了,小声说道:“我叫织女,看你日子过得辛苦,就来帮帮你。”牛郎听得心花怒放,赶忙接着说:“那你就留下来吧,我们同甘共苦,一起用双手建设幸福的生活!”织女红着脸点了点头,他们就此结为夫妻,男耕女织,生活得很美满。

  过了几年,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过得开心极了。一天,突然间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雷电交加,织女不见了,两个孩子哭个不停,牛郎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正着急时,乌云又突然全散了,天气又变得风和日丽,织女也回到了家中,但她的脸上却满是愁云。只见她轻轻地拉住牛郎,又把两个孩子揽入怀中,说道:“其实我不是凡人,而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现在,天宫来人要把我接回去了,你们自己多多保重!”说罢,泪如雨下,腾云而去。

  牛郎搂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欲哭无泪,呆呆地站了半天。不行,我不能让妻子就这样离我而去,我不能让孩子就这样失去母亲,我要去找她,我一定要把织女找回来!这时,那头老牛突然开口了:“别难过!你把我杀了,把我的皮披上,再编两个箩筐装着两个孩子,就可以上天宫去找织女了。”牛郎说什么也不愿意这样对待这个陪伴了自己数十年的伙伴,但拗不过它,又没有别的办法,只得忍着痛、含着泪照它的话去做了。

  到了天宫,王母娘娘不愿认牛郎这个人间的外孙女婿,不让织女出来见他,而是找来七个蒙着面、高矮胖瘦一模一样的女子,对牛郎说:“你认吧,认对了就让你们见面。”牛郎一看傻了眼,怀中两个孩子却欢蹦乱跳地奔向自己的妈妈,原来,母子之间的血亲是什么也无法阻隔的!

  王母娘娘没办法了,但她还是不甘心织女再回到人间,于是就下令把织女带走。牛郎急了,牵着两个孩子赶紧追上去。他们跑着跑着,累了也不肯停歇,跌倒了再爬起来,眼看着就快追上了,王母娘娘情急之下拔出头上的金簪一划,在他们中间划出了一道宽宽的银河。从此,牛郎和织女只能站在银河的两端,遥遥相望。而到了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回有成千上万的喜鹊飞来,在银河上架起一座长长的鹊桥,让牛郎织女一家再次团聚。

牛郎织女之故事

  话说当年,王母娘娘为了阻止牛郎和织女相见,用银钗在空中轻轻一划,顿时,天空出现了一条长长的裂痕,那就是天河。据说,天河非常的长而且这河还不同于一般的河,牛郎本想潜水过河去见织女,哪知明明游到离河岸还有一点点距离,却突然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他哪知,王母娘娘的这支神银钗法力无边,划出的这条河可伸长加宽,来回移动。牛郎纵然有天大的本领也无法和织女相会。

  这下可好,见不到郎君的织女天天是以泪洗面,每天站在天河这边远眺那边,情不自禁地便唱起了那让人伤心落泪的《杜十娘》来:郎君啊

  你是不是饿得慌

  如果你饿得慌

  对我十娘讲

  十娘我给你做面汤

  郎君啊

  你是不是冻得慌

  你要是冻得慌

  对我十娘讲

  十娘我给你做衣裳

  啊……

  每每唱到动情处,便自顾自地流起眼泪来,拿着手帕一滴又一滴地擦着,哎,真是萋萋惨惨萋萋啊!

  牛郎又何偿不想织女呢?他每天都骑在那头神牛身上,想着新的方法去尝试过这个天河。瓮中捉鳖法,金蝉脱壳法,调虎离山之法,架桥法,移水换石法……什么古怪的甚至毫无用处的方法都用尽了,哎!看这牛劲,可那天河就像长了眼睛似的,只要牛郎一有举动,他就蠢蠢欲动,把我们的牛郎老兄捉弄得是眼冒金星、筋疲力尽啊。哎,牛郎,收手吧,人又哪斗得过神呢?可牛郎却仍然重复着他那些办法,偶尔也还能弄出几个新的方法来对付这条河,哎,这至死不渝的精神还真让感动啊!

  就这样,织女日复一日的唱着那悲伤的歌,牛郎月复一月地尝试着各种各样的方法过天河,久而久之,自然招来了一些人的议论。

  “这也太过分了,搞得人家每天都睡不着觉,如果不是吃了一些治疗神经衰弱的药,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就得中风了,哎,真可气!”

  “是啊,这两个人啊,真是的,有什么啊,大不了散了重来哕,人神岂能连理!”

  “啊,这两个人可真可怜啊,每天忍受着相思之苦,还要想尽办法去相会,可佩可敬呀!”

  “是啊,人神本是一家,为何不能连理呢,大开‘外交之门’顺应历史潮流啊!”

  于是好的坏的,表扬的,痛恨的,支持的,反对的声音充满在天庭之中。渐渐地,渐渐地,各种各样意见的人们纷纷聚集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个观点鲜明的小集团,且势力越来越大,在这些势力当中,支持的,表扬的略占优势。成天的议论让整个天庭的威信受到了威胁,甚至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这自然惊动了整个事件的制造者——王母娘娘,当初正是她“稳坐钓鱼台”,两手这么轻轻一划,哎,整个事情就落到如此地步了。现在面对这样的压力,她也不由得手足无措起来。毕竟从那众多的议论当中,她竟也隐隐地感觉到了自己的不是。

  “现在的议论你也听到了,很多人都在议论我的不是,这可如何是好啊。”

  “还是顺应天理,让他们人神共结连理吧!”玉皇大帝总是带着宽容的心处理事情,因此显得非常的理智。

  “这怎么行,这不是自己拆自己的台吗,我可不想让自己的威信由自己亲手毁掉!”

  于是,王母娘娘就这样每天生活在议论当中。话又说回来,正是这些意见中肯的人推动了天庭制度的变化,在这样的议论冲突当中,一些新的制度就这样诞生了。什么“有话尽情说制”啦,什么“帝王弹劾”制,什么“重商抑农政策”,就说这“重商抑农政策”吧,一推行出来,诸神皆奋。这下可好,天河两岸摆起了各种各样的小摊。有卖什么“玉帝烧鹅”的啦,“老君烤鸭”的啦,还有什么“王母佳酿”的,有的甚至连名字都叫不上来,真是应有尽有,琳琅满目啊!看着别人拿自己的名字来创建商标,王母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毕竟现在正在推行这个帝王弹劾制呢,唉,想到这里,王母的心里自是愤愤的,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难不成让天兵天将把他们一网打尽吗?王母的心里掠过一丝可怖的念头。

  “这怎么行,你还想做多少这样十恶不赦的事情。我们的威信不是建立在伤害别人生命的基础上的!”玉帝从来没有发过这么大的火,如今一听王母的这一想法,竟暴跳如雷地脱口而出这些话。

  “那你说如何是好!”

  “如今的事情是你当初感性用事所结下的恶果,何去何从,当理性对待呀!”

  唉!可怖这悠悠之口哇。王母如今深深地体会到了这种滋味。“你听说了吗?”

  “什么呀?”

  “织女又在唱歌了啊!”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她不是每天都在唱吗?”

  “可今天唱的好象和以前的不太一样了!”

  “是嘛,怎么唱的呀,你倒是给学学呀!”

  “好啊,看我学啊:

  牛郎啊

  你是不是饿得慌

  如果你饿得慌

  对我织女讲

  织女我给你做面汤

  牛郎啊

  你是不是冻得慌

  你要是冻得慌

  对我织女讲

  织女我给你做衣裳

  啊……

  哈哈哈哈哈……

  一早醒来,还没有起床的王母突然听到几个仙女在说着最近发生的事情,听着他们这样调侃式的话语,王母的心里竟委实难受起来。心里竟又愤愤起来:这两个铁石心肠的尼子!

  牛郎啊

  你是不是饿得慌

  如果你饿得慌

  对我织女讲

  织女我给你做面汤

  牛郎啊

  你是不是冻得慌

  你要是冻得慌

  对我织女讲

  织女我给你做衣裳

  啊……

  还没有到天河边,织女那让人“闻者落泪”的歌声便挤进了耳朵,如今的王母看到此番景象竟也欲哭起来,唉,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利,当初这样做了。这下好了,弄得自己现在……

  “王母,牛郎织女之事,在天庭传得是沸沸扬扬,闹得是人人夜不能寐啊,天河实为铁心所化,不会动容,可我们毕竟是肉长的心呀,今看在他们夫妻恩爱,此死不渝的分上,饶恕他们以前的无知吧,如今天人和一,实属一场大欢喜啊!”

  “王母请一定要开恩呀!”

  见众神皆为织女说情,王母不禁心中大喜,这是早晚的事情,与其自己去做,还不如让众神首先提出然后施行,此乃缓兵之计也。既体面又不失威信。看着殿上众神不同的脸色,王母又想起了那天的天神,唉,那两个铁石心肠的小尼子!

  “今有众神为他们求情,那我就法外开恩,恩准其天人和一,共连天理!”

  于是她就像当初那样,轻轻地拿起银钗,缓缓地抬起手臂,朝着天河抛去,这时只见天河巨烈地震动着,然后慢慢地,慢慢地一点一点地合了起来!正在天河边唱着杜十娘的织女一见这情景欣喜惹狂,悬着的一颗心也终于垂了下来。于是她边跳边大声地唱道:“嘻刷刷,嘻刷刷噢嘻刷刷……”这时牛郎也来了,他一见织女,非常开心,竟像是早有预谋似的,不禁妇唱夫随起来:“嘻刷刷,嘻刷刷噢嘻刷刷……”

  看着他们开心的样子,天神们无不动容。王母在一旁也偷偷地乐了起来。败是自己,成也是自己,如若早一点理性的话,我也不至于有这样一段情感风波啊。

  这时的牛郎织女不知有多么开心,趁着这兴致,他们又骑上神牛,一边朝着天街走去一边哼着歌:“妹妹你坐牛头啊,哥哥我坐牛尾,恩恩爱爱,牛身上荡悠悠……”

  “娘子,大圣的‘夫唱妇随,瞒天过海法’法真是高啊,怪不得他总是说什么‘世间万物,皆是一物降一物,顺应天理,看破物像,自会九九归一,这便是人性!’”

  “是啊,这自然是世间最普遍的真理了,虽然我不懂,但肯定是对的,对了,明天就是大圣的生日了,我们给他带点东西去吧!”

  “好!”牛郎爽朗地答应了。

  来到天街,他们边走边看,这时,不知是什么让织女停下了前进的步伐,只见织女目视前方,聚精会神,突然间又眉开眼笑起来,牛郎见状,不知何事,只当是织女受了什么刺激,于是连忙喊道:“老婆老婆你怎么了,老婆老婆,你可别吓我啊……”只见织女回过头来对着牛郎说道:“相公,你看那是什么?”顺着织女指的方向,牛郎望去,妈呀,那是什么啊,一副牛头面具,牛郎心想,老婆不会是想给自己的神牛买一个面具吧。

  牛郎慢腾腾地转过身来,对着织女说:“老婆,我看还是不要买了吧……”

  “怎么能不买啊,咱们上次结婚的时候,那猴子送了多少啊?”

  “只因贪杯,那猴子最后从口袋里只掏出了三块八毛八分七呀,你不是知道的吗?”

  “是啊!”织女大乐,“你看,那辣皮,哈哈……”

  牛郎用他那双憨憨的大眼睛盯着刚才那琳琅满目的商品,好不容易才发现那辣皮,只见那商品标签上正标着:“辣皮,三块八毛八分七!”

历史故事:牛郎织女

  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天条律令是不允许男欢女爱、私自相恋的。织女是王母的孙女,王母便将牵牛贬下凡尘了,令织女不停地织云锦以作惩罚。

  织女的工作,便是用了一种神奇的丝在织布机上织出层层叠叠的美丽的云彩,随着时间和季节的不同而变幻它们的颜色,这是“天衣”。

  自从牵牛被贬之后,织女常常以泪洗面,愁眉不展地思念牵牛。她坐在织机旁不停地织着美丽的云锦以期博得王母大发慈心,让牵牛早日返回天界。一天,几个仙女向王母恳求想去人间碧莲池一游,王母今日心情正好,便答应了她们。她们见织女终日苦闷,便一起向王母求情让织女共同前往,王母也心疼受惩后的孙女,便令她们速去速归。

  话说牵牛被贬之后,落生在一个农民家中,取名叫牛郎。后来父母下世,他便跟着哥嫂度日。哥嫂待牛郎非常刻薄,要与他分家,只给了他一条老牛,叫牛郎自立门户。从此,牛郎和老牛相依为命,他们在荒地上披荆斩棘,耕田种地,盖造房屋。

  一两年后,他们营造成一个小小的家,勉强可以餬口度日。可是,除了那条不会说话的老牛而外,冷清清的家只有牛郎一个人,日子过得相当寂寞。牛郎并不知道,那条老牛原是天上的金牛星。这一天,老牛突然开口说话了,它对牛郎说:“牛郎,今天你去碧莲池一趟,那儿有些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红色的仙衣藏起来,穿红仙衣的仙女就会成为你的妻子。”

  牛郎见老牛口吐人言,又奇怪又高兴,便问道:“牛大哥,你真会说话吗?你说的是真的吗?”老牛点了点头,牛郎便悄悄躲在碧莲池旁的芦苇里,等候仙女们的来临。不一会儿,仙女们果然翩翩飘至,脱下轻罗衣裳,纵身跃入清流。牛郎便从芦苇里跑出来,拿走了红色的仙衣。仙女们见有人来了,忙乱纷纷地穿上自己的衣裳,像飞鸟般地飞走了,只剩下没有衣服无法逃走的仙女,她正是织女。织女见自己的仙衣被一个小伙子抢走,又羞又急,却又无可奈何

  。这时,牛郎走上前来,对她说,要她答应做他妻子,他才能还给她的衣裳。织女定睛一看,才知道牛郎便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牵牛,便含羞答应了他。这样,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他们结婚以后,男耕女织,相亲相爱,日子过得非常美满幸福。不久,他们生下了一儿一女,十分可爱。牛郎织女满以为能够终身相守,白头到老。

  可是,王母知道这件事后,勃然大怒,马上派遣天神仙女捉织女回天庭问罪。

  这一天,织女正在做饭,下地去的牛郎匆匆赶回,眼睛红肿着告诉织女:“牛大哥死了,他临死前说,要我在他死后,将他的牛皮剥下放好,有朝一日,披上它,就可飞上天去。”织女一听,心中纳闷,她明白,老牛就是天上的金牛星,只因替被贬下凡的牵牛说了几句公道话,也贬下天庭。它怎么会突然死去呢?织女便让牛郎剥下牛皮,好好埋葬了老牛。

  正在这时,天空狂风大作,天兵天将从天而降,不容分说,押解着织女便飞上了天空。正飞着、飞着,织女听到了牛郎的声音:“织女,等等我!”织女回头一看,只见牛郎用一对箩筐,挑着两个儿女,披着牛皮赶来了。慢慢地,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织女可以看清儿女们可爱的模样子,孩子们了都张开双臂,大声呼叫着“妈妈”,眼看,牛郎和织女就要相逢了。

  可就在这时,王母驾着祥云赶来了,她拔下她头上的金簪,往他们中间一划,霎时间,一条天河波涛滚滚地横在了织女和牛郎之间,无法横越了。织女望着天河对岸的牛郎和儿女们,直哭得声嘶力竭,牛郎和孩子也哭得死去活来。他们的哭声,孩子们一声声“妈妈”的喊声,是那样揪心裂胆,催人泪下,连在旁观望的仙女、天神们都觉得心酸难过,于心不忍。王母见此情此景,也稍稍为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所感动,便同意让牛郎和孩子们留在天上,每年七月七日,让他们相会一次。

  从此,牛郎和他的儿女就住在了天上,隔着一条天河,和织女遥遥相望。在秋夜天空的繁星当中,我们至今还可以看见银河两边有两颗较大的星星,晶莹地闪烁着,那便是织女星和牵牛星。和牵牛星在一起的还有两颗小星星,那便是牛郎织女的一儿一女。牛郎织女相会的七月七日,无数成群的喜鹊飞来为他们搭桥。鹊桥之上,牛郎织女团聚了!织女和牛郎深情相对,搂抱着他们的儿女,有无数的话儿要说,有无尽的情意要倾诉啊!

  传说,每年的七月七日,若是人们在葡萄架下葡萄藤中静静地听,可以隐隐听到仙乐奏鸣,织女和牛郎在深情地交谈。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他们日日在盼望着第二年七月七日的重逢。

  从古代典籍的记载看,民间认为织女聪明美丽、多才多艺,在七月七日晚间,向织女乞求智巧,可以除去笨拙,变得眼明手巧,故亦称为“乞巧节”;又因为参与乞巧活动的大多为闺阁妇女,因此又叫“女儿节”。是日妇女多在庭院聚会,穿新衣、拜双星(即牛郎星和织女星)、摆香案、供果品,穿针引线、搭接彩缕,进行各项乞巧活动。

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的传说是中国四大传说之一,流传的范围非常广,因此这则传说也有很多异文存在,它们或者情节相似,主人公名字不同,或者主人公名字相同,情节不同,此外传说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往往又融入了地方色彩,如故事发生的地点不同,如此等等。互为异文正是民间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这里收录了牛郎织女传说的三种异文。

  一

  相传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头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给他出了计谋,要娶织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丽的仙女们果然到银河沐浴,并在水中嬉戏。这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惶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织女还给牛郎生了一儿一女。后来,老牛要死去的时候,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难时披上以求帮助。老牛死后,夫妻俩忍痛剥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织女和牛郎成亲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他们勃然大怒,并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织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抓走了织女。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急忙披上牛皮,担了两个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头上的金簪向银河一划,昔日清浅的银河一霎间变得浊浪滔天,牛郎再也过不去了。从此,牛郎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长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过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相传,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此外,七夕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

  二

  很早很早以前,山里住着户人家,老人们都死了,家里剩下了兄弟俩。老大娶了媳妇,这媳妇心眼不好,老想独霸老人留下的家业。

  有一天,二小领着狗去放牛,到了地里,他拍打着牛背说:“牛哇,牛哇,我想睡会觉,你可千万不要乱跑。”老黄牛像听懂了人话,低着脑袋“哞、哞”地叫了几声,甩打着尾巴在他身边吃起草来。二小躺在草地上睡着了。

  错过中午,嫂嫂提着罐子来给小叔子送饭,见二小正在睡大觉,照他身上狠狠地踢了一脚。二小醒了见是嫂嫂,慌忙爬起来,站在地上像个愣鸡。

  嫂嫂把饭罐子往地上一搁,气呼呼地说:“你倒自在,撒着牛睡大觉,牛丢了我才和你算账哩!”说完,她一扭屁股走了。

  二小的肚子早就饿了,捧起罐子刚要吃,身边的大黄牛一头把罐子撞了,罐子摔了个稀巴烂。大黑狗见了地上的饭,张口就吃,不一会,就把地上的饭舔了个一干二净。

  二小瞅着碎罐碴子害怕了,觉得回家也没好儿。他长叹一声;“唉,怎么我就这样命苦啊!”

  二小的唉声刚落,大黑狗扑通一声倒在地上,鼻子口里流血,一会儿就断了气。他这才明白,嫂嫂在饭里下了毒药。

  二小心想:看来不能和这个害人精在一块过了,要不早晚得死在她手里。日头儿快落西山时,他赶着牛回了家。一进院子,扭头见哥哥打外边回来,二小心里一酸,两眼止不住地流泪。哥哥见弟弟这样伤心,不知家里出了什么事,忙问:“你为嘛这样难过?”“我把嫂嫂送的饭罐子打了,狗吃了地上的饭就死了。”哥哥听了,心里明白了八九,斗又斗不过家里的女人,为了难。

  二小哭着说:“哥,咱们分开过吧。”哥哥见弟弟说要分家,更做难了,一来弟弟还小,二来他外出做买卖;家里没有帮手也不行。要是在一块凑合着过吧,又怕弟弟有个三长两短。

  二小见哥哥发愁,就说:“哥,家里什么物件我也不要,只要那头牛。”弟兄俩在院里说分家的话,媳妇听见了,打心眼里高兴。她手扒着门框冲着丈夫说:“往后各过各的好,我做主依了二弟!”

  哥哥眼里噙着泪花儿,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第二天,二小赶着牛车走了。走来走去,越走越远。二小心想:老是这么走,走到多时是个头?干脆就住在这吧!他把牛车停下,砍了好多树枝子,就着山坡儿搭棚。棚子搭好了,就和老黄牛在这儿落了户。

  那头牛是天上的金牛星下界,已经跟着二小过了一年多,这一天夜里死了。老黄牛死后,一连给二小托了三个梦,梦里对二小说:“到明天午时三刻,我要回天庭去了。我走后,你把我的皮子剥下来,等到七月七那天,把它披在身上,保你能上天。王母娘娘有七个闺女,那天他们到天河里去洗澡。记住,那个穿绿衣裳的仙女就是你媳妇。你千万别让她们看见你,等她们都到了水里,你抱了保衣裳就往回跑,她准追你。只要你回了家,她就不会走了。”

  第二天,二小见老黄牛死了,不吃也不喝,手摸着它光啼哭。后来就把牛皮剥了,留下牛皮埋了牛,又在牛坟上跪着大哭了一场。

  七月七那天,二小披上牛皮,立时两脚离了地,飘飘悠悠来到、天河岸上,他悄悄地躲在树林里等着。一会儿,王母娘娘的七个仙女来了,她们一个个脱了衣裳,扑通扑通跳到了水里。

  二小瞅准了那身绿衣裳,窜过去抓起来就跑。三仙女见有人抱了她的衣裳,打水里出来就追。紧追慢追,追到二小家里。三仙女问二小为嘛拿她的衣裳,二小说想让她做自己的媳妇。三仙女再三说天规不容,二小一再说人间比天上好。三仙女见二小长得好看,也动了心,就应了他。打这,三仙女落凡到了人间,她天天在家弹花织布,人们就叫她织女。二小天天外出卖布挣钱。小俩口过起了舒心日子。

  三仙女和二小过了三五年,给他生了一男和一女。一天,二小到地里去干活,天上响起了天鼓,玉皇大帝派天兵天将把织女抓走了。二小回家一看,见两个孩子啼哭,不知媳妇上了哪儿,急得团团转。一问孩子,那大孩子手朝天上一指划,二小才想到织女走了。他急忙担起两个孩子,披上牛皮去赶织女。

  二小心急,追得快,眼看快追上织女时,惹恼了王母娘娘:“好你二小,莫非你要追到灵霄殿上去吗?”她打头上拔下银管,在二小和织女中间一划,立刻划成了一道天河。二小没有办法过河,急得直跺脚,筐里的两个孩子直喊娘。织女和二小都哭了,啼哭也没用。二小想给织女留个想念,拿出牛扣套投向织女,织女接在了手里。织女想了想,没嘛可送,掏出织布梭照着二小扔来,织女手劲小,把织布梭扔歪了。

  直到现在,天河一边的织女星怀里有扣套星,另一边的牛郎星旁有个梭子星。

  三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有个牛家庄,庄里有个聪明、忠厚、勤劳的小孩叫灵儿。因父母早亡,只好跟随哥哥过日子,嫂子马氏为人狠毒,常常虐待灵儿。一年秋天,刚收割完毕,马氏就逼着灵儿去山上放牛,并对他说:“给你这九条牛去放,要等到有了十头牛你才能回来!”灵儿听后;无可奈何,只好赶着牛离开牛家庄。

  村里人闻讯赶来,对灵儿深表同情。有的送来吃的,有的送来穿的,灵儿一一致谢,然后独自一人赶着牛向山里走去。

  当他走到那草深林茂的山岭就停下来歇脚,坐在树下伤心地流泪。心想,要等到何年何月才会有十头用呢?正在这个时候,有位须发霜白的老人,忽然出现在他面前,老人拍拍他的肩膀,亲切地问:“孩子,你怎么一个人跑到这个偏僻的地方来放牛?为什么事你这样伤心?”灵儿把嫂子虐待、逼他放牛的事,一五一十地讲了。老人笑着说:“原来是这么回事!别难过,那伏牛山里有头病倒的老牛,你好好地喂养它,等牛病好后你就可以赶着牛回家了。”说完那老人就不见了。灵儿好象做梦似的。便按老人的吩咐往伏牛山走去。

  灵儿走呀走呀,翻过一道道的山,涉过一条条的涧,终于找到了那头病牛,它正在一块大平石上卧着。灵儿立即趴下去,连连磕了三次头,喊了声“牛大伯”。老牛睁开疲惫不堪的眼睛,一会儿又闭上了。灵儿看着老牛那没精打采的样子,心里想,可能是饿了,于是就急忙去给老牛薅了一捆又一捆的草。整整喂了三天三夜,老牛终于吃饱了。突然抬起头跟他讲起话来:“好孩子,我本来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偷偷地把五谷种子撤于人间而触犯了天规,被玉帝踢下天庭,把腿摔坏了,动弹不得。你如能用百花露水给我洗擦一个月我就会好的。”小灵儿听了,就在伏牛山住了下来,饿了吃些野果,渴了喝些泉水,夜里依偎在牛旁。每天清晨去采百花,用花朵上的露水给老牛洗伤。整整一个月,老牛的伤真的好了,它跟着灵儿一道回家。

  灵儿回到家里,嫂嫂见他真的赶了十头牛回来,硬说有一头是偷了别人的,还把他痛打了一顿,经乡亲们解劝才算作罢。此后,灵儿白天放牛,夜里就睡在牛的身边,庄上的人都称他是“牛郎”。那只被牛郎救活的老牛和牛郎很亲。有一次,嫂子把毒药放到菜里,老牛告诉牛郎不要吃。嫂子气起来闹着要跟牛郎分家,牛郎既不要房子也不要田地,只要那头老牛、两辆破车和一只烂皮箱,就离开了家,在一棵桑树下搭了个草棚住了下来。老牛从嘴里吐出个茶豆,牛郎将茶豆种在草棚门前,第二天便破土而出,第三天长出了叶子,牛郎就忙搭架,过几天豆子藤都爬满了架子。老牛就说:“孩子,你夜里藏在茶豆架下,可以看到天上的仙女,仙女也能看到你,谁要是连续七夜偷看你,她就是盼望做你的妻子,那时我就用车拉着你上天去,把她接下凡来,与你结成婚配。”

  听了老牛的嘱咐,牛郎夜里就钻到茶豆架下朝天上望去,只见一群仙女在玉池里洗澡,临走时,有一仙女向下偷看了他一眼。第二天夜里,只见那仙女独自来到玉池边,大着胆子看牛郎。第三天夜里,望着牛郎微微地笑,第四天夜里便向牛郎点点头,第五天夜里端出一篮蚕,第六天夜里偷出一架织布机,第七天夜里拿着织布梭向牛郎招手。牛郎织女,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眉来眼去,牛郎盼着织女下凡,织女盼着牛郎快去团聚。七月七这一天,从天空飞来喜鹊,落在老牛头上,喳喳喳地叫:“织女差我来,叫您快去聚。快去聚,快去聚。”老牛笑着点想头,牛郎套上车,坐上去。 老牛四蹄腾空,一会儿来到了玉池,牛郎下车,和织女把织布机抬放到车上,织女挎着蚕篮上了车,牛郎也跳上车同织女坐在一起。老牛腾云驾雾,一会儿即到家。

  乡亲们获悉牛郎成了家,都赶来贺喜。织女就把她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众姐妹,教大家养蚕、执丝、织绸缎。

  于是,全村的人都知道牛郎娶了贤妻,能养蚕,会抽丝,还能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都说织女的织布机是从天上带来的,织出来的绸缎做成衣,冬暖夏凉。这消息传了出去,引来了山南海北的丝绸商人,都争着前来争购南阳绸。这事轰动了白河两岸,伏牛山区的千家万户,都送自家的姑娘来学织。织女心地善良,乐于教人,不到两年,家家户户都学会了养蚕抽丝织绸缎。

  到了第三年的七月七,织女一胎生了一男一女,男的叫金哥,女的玉妹。牛郎耕田,织女织布,日子过得很和睦。

  几年后,牛郎正在犁地,晴空突然响了一阵雷,老牛望着牛郎直流泪,并对牛郎说:“孩子,我把织女拉下天,触犯了天条,看来活不成了。我死后,王母娘娘肯定不放过你们,到那时,你吃我的肉可以脱俗成仙,用我的皮做成鞋穿能腾云登上天去。”说完老牛应声倒下;牛郎哭了一阵之后,就依着老牛的吩咐做了。

  正好七月七那一天,牛郎正在锄地,金哥玉妹两人哭丧着脸跑了过来,告诉牛郎说,来了个老婆子,把妈妈从织布机上拉走了。牛郎急忙回家穿着用老牛皮做的鞋,一手拉着金 哥、一手拉住玉妹,腾空就追。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替照脚下一画,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出现了,牛郎拉着金哥玉妹站在河边直哭,哭声震惊了玉帝,玉帝一看是一对孩子,怪可怜的,于是,就决定让他们一家人每逢七月七相会—次。

  人们突然发现牛郎一家人不见了,感到蹊跷,夜间到茶豆架下朝天上望,看见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河那边的织女在哭,河这边的牛郎拉着金哥和玉妹也在哭。人们发现群星闪烁的天空多出一条银带,就叫它为天河。天河的一边多了一颗星,这颗星就叫织女星。一边多了三颗星,叫做牛郎星。人们想念牛郎织女,每晚总是钻到茶豆架下仰望天空。到了七月七那天晚上,突然看见满天喜鹊向着天河扑去,互相咬着尾巴,搭成一座鹊桥。牛郎一手拉着金哥,另一手拉着玉妹上了桥,织女也从桥那边过来了,走到鹊桥中间一家人相会了。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我喜欢的小动物20个字

牛郎织女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