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烈士英魂永垂不朽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来之不易,所以我们有理由去珍惜它,爱护它。

  中国的民国时期,一个如同噩梦般的年代,一场惨烈的抗日战争夺走了多少人宝贵的生命,又给我们亲爱的祖国带来多么巨大的损失!乱世出英雄,所以,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诸多英雄横空“出世”。这其中,有八个女战士颇为耀眼,她们上演了“八女投江”这样壮烈的一幕。

  八名女战士是:冷云、杨桂珍、胡秀兰、安顺?、郭佳琴、黄贵清、李凤善、王惠民。为了纪念这八位女烈士的英雄壮举, 1986年9月7日 在牡丹江边雕刻了一座巨型“八女投江纪念碑”。全国政协副主席康克清亲笔题词“八女英灵,永垂不朽”。

  这尊八女投江巨型雕像座落在牡丹江市江滨公园中心。宽阔的群雕广场两旁青草片片,草地边用各类灌木围成的半圆形花坛呈现左右对称的格局,环绕花圃,大道居中!在花坛后的群鹿雕塑既有借用“悠悠鹿鸣,食野之草。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意境,似乎也寓含鼓励年轻人自由进取的来自老一辈对年轻人的期望。

  广场的地面用方形大理石铺得平平整整,纪念碑碑座四周嵌着黑色的天然大理石,正前方雕刻着“八女投江”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周围守着铁链,种着松柏艺术雕。八女的举行雕像是用灰黄色花岗岩石雕刻而成,不仅庄严肃穆,而且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八位女战士形态各异,或着军装,或着长裙。班长冷云昂首挺胸,抱着一位身受重伤的女战士,走在最前面。冷云左后方的一位女战士紧紧跟在冷云身后,一只手还拽着冷云的衣襟。冷云右后方的女战士手提**眼望远方。另外一位女战士似乎受伤更加严重,头耷拉在两位战友的肩上。最后一位战士正手握钢枪,怒视着向敌人射击。

  波涛汹涌的乌斯浑河中,还漂浮着一块块坚硬的冰排,河水湍急,冰冷刺骨,八位女战士就牺牲在这样一条险渡之中。她们英勇牺牲的壮烈场面,每每回荡在我脑海中。

  悲剧是发生在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日联军与敌军展开激战,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致使我军许多优秀战士英勇牺牲。10月,抗日联军第5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请战阻击敌人。八名女战士被困在乌斯浑河边,前有冰河挡路,后有日寇追兵,终因弹尽粮绝,寡不敌众,身负重伤。在指导员冷云的带领下,毅然决然地向乌斯浑河走去,谱写了一曲悲壮的凯歌。

  八女宁死不屈的壮举惊天地、泣鬼神。历史的进程是坎坷曲折的。其中,有些事已被我们渐渐淡忘,但有些事却将铭记在心。这八位女战士虽然已不在人世,但她们的英魂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她们的英雄壮举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永远向前。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

英雄精神将永垂不朽

  遥望历史的长河,我们能够看到到抗日战争的残酷!体会历史的风貌,我们更能够感悟到抗日英雄们不屈的精神!

  ——题记

  他,是一位平凡的人,却有着不平凡的事迹!16岁,这个本是充满色彩的花季,而他却面临着抗日战争,面临着家破人亡!而作为“顶梁柱”的父亲被日军抓走,更是强烈地激起了他心中的愤怒,他大胆地决定了——他要参军,他要报仇!从1944年开始,几乎大大小小的战役都能见到他的身影。而则日,我们学生代表去探访了他,目的只有一个,因为他是抗日的英雄,他是民族的骄傲……我们要发扬革命主义精神,传承老一辈的革命主义力量……

  伴随着阳光,伴随着鸟语,伴随着花香,我们来到了他的护养院门前,环视四周,庭院里栽种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风景甚是宜人!我们在院中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默默地等待着这位“英雄”的到来,期待着他的“演讲”。

  在主任介绍活动目的后,满头银发的他穿着古老但整洁的“中山服”,并佩戴着一块金光闪闪的军功章,并拖着那双沉重的脚,缓缓地向我们走来,显然有些吃力!是啊!时光飞逝,日月如梭,不知不觉中90多年过去了!再强壮的身体,也抵不住岁月的煎熬。我们争先恐后地飞奔到他的身旁,双手搀扶着他,小心翼翼的帮他坐到院中的座位上,随后,我便围坐在这位抗日老战士的身旁,准备洗耳恭听!他告诉我们:“我总是拼,因为我不怕死!”他声音虽小,但语气却不失坚定,或许这就是“抗日英雄”的风范,这就是“抗日英雄”的气概!“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的精神不正是赞扬的他吗?他又说,他当通讯员时被提拔了,当了便衣支队的队长,专打汉奸,让他们满地找牙,不再挖苦老百姓……每每说到打鬼子,打汉奸,他总是非常骄傲与自豪,仿佛那一刻又回到了战场,又回到了部队,又回到了战友身边……但是,当直说战争时,例如,孟良崮战役,南麻战役……他总是发出不少十分伤感的感慨:“虽然我们赢了战役,但也牺牲了不少生命,甚至连刘营长他也……”我听到他的诉说,内心有种闷闷的,说不出来的酸痛!我抬起头来,注视着他的眼睛,我看的很清楚,泪水充满了他的眼眶,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的晶莹,或许这蕴含了对战友们的思念,或许这蕴含了对战争的痛恨……“我一生中打了不少的鬼子,还记得那次在石桥的夜间交战,没想到竟下起了毛毛细雨,我安上刺刀,与鬼子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更没想到,鬼子的一枪竟将我的右手臂打了一个深深的窟窿……”边说着边用手抚摸着伤口处,仿佛还有一丝痛楚!但仿佛他也以这个特殊的“军功章”为荣!“我参与了不少战役,当然获得了不少军功章,但是因为家中房子塌了,有些军功章也没找着!”这时,主任补充道:“因为老人一生获得的军功章数不胜数,所以视名利似如粪土!”“而老人衣服上佩戴的这个军功章则是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所颁发的‘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军功章,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他最后还说:“参军70多年来,我身高几乎没变,反而落下了脚肿的毛病,但我有个孝顺的孙子和侄子,这就值了!”……“演讲”完毕后,我们又将他慢慢地扶进卧室。他虽然年迈,但卧室却整洁有序,真可谓是军人所拥有的素质!

  随后,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这个“英雄人物”,走到庭院的中央,此时此刻,广玉兰花的花朵是多么的美丽,它的芳香是多么的令人陶醉,又总是会使人对未来充满无限的憧憬和向往!虽经过日夜风雨的摧残,但它的枝干仍然笔直,正如他那光辉的形象:全心全意的为人民“开花”,充分的体现自己的价值,让光明和正义散播全中华大地!哪怕在黑暗和侵略的统治下,也绝不向“恶势力”低头!这棵广玉兰花不正是代表了他所拥有的品质吗

  他,就是赵————老人,一位90多岁的抗日老战士!一位值得我们青少年为榜样的人!

  ——后记

中国英雄永垂不朽

  “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人民万岁!”这是一个个烈士临就义前的呼喊,“我们是不会向敌人屈服的!一句句发自内心的呐喊,激励着中国人坚强不屈,临危不惧,从而涌现了一个个英雄烈士,为国家而奋斗,为人民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人民万岁!”这是一个个烈士临就义前的呼喊,“我们是不会向敌人屈服的!一句句发自内心的呐喊,激励着中国人坚强不屈,临危不惧,从而涌现了一个个英雄烈士,为国家而奋斗,为人民而奋斗!

  少年女英雄刘胡兰,被敌人抓去后严刑拷打,敌人威逼利诱,没有奏效,又使出狠辣手段,可刘胡兰宁死不屈,毅然从容地躺在铡刀下,牺牲时才二十五岁。毛主席亲自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舍身堵抢眼的黄继光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在右腿中弹,胸膛中弹的时刻,他挺起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是真正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

  革命先驱方志敏,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毅然坚定地说出了8个使敌人气急败坏得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为了可爱的祖国,壮烈殉国,死而后己,但他的精神却将与他的《可爱的祖国》永垂不朽!

  一篇篇英雄事迹,一个个爱国志士,一句句激奋人心的话语时时在我眼前浮现、在我耳边回荡……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是啊!又到了清明节,

  今天,晴空万里,艳阳高照,我们四年级的优秀少先队员们,大家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东台山扫墓。清明节是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尽管此时的天气很热,但这也不能抵挡住我们迫切的心情。一路上,我们走走停停,说说笑笑,“哇”同学们兴奋的叫着“山泉水!”瞧!这山泉是那么得清澈,尽管身上披的是枯枝败叶,脚下踩的是浑厚的泥巴,可它仍是那么清澈。

  我们不知不觉,已到了圣神而庄严的地方,——东台山烈士陵园。抬头看见,花坛中央矗立着一座高高的英雄纪念碑。纪念碑是那么庄严,肃穆,巍峨雄伟,使我们萧然起敬。纪念碑上刻着八个有力的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我们开始了祭拜仪式,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把头低了下来,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格外沉重,想当年先烈们为了我们今天地幸福,和美好的生活,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是你们用鲜血换来了我们此刻的安宁,你们都是好样的。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个风云变幻艰苦的岁月,可我们现在总能从书本和影像里,想象到那个充满着战争硝烟的年代,和一些英雄们光荣的事迹。先烈们为祖国的事业,民族的利益,而抛头颅,洒热血。我们钦佩他们不畏强敌的胆识,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先烈们英雄事迹,我们要代代相传,铭记于心。

  大家开始献花了,同学们都把手中的花依次摆放整齐。鲜花是我们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怀念与崇敬之情!终于轮到我献花,我心里有一点儿紧张。我双手合拢,恭恭敬敬地向先烈们鞠了一躬,我在心里默默地说:“烈士们,”请安息吧!我们永远怀念你们,我们会传承先烈们的遗志,发奋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去完成先烈们没有完成的事业。同时我们要珍惜这金色童年,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将来要成为国家栋梁之才,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永垂不朽的英雄

  风流岁月,世事万物变化万千,但这里却有一个永垂不朽人,他永远是人们心目中永远不能忘却的英雄,即使他已经离开我们60周年了,但是他却一直陪伴在我们的身边,这个人就是雷锋同志。

  谈到雷锋就不能不谈到雷锋精神,雷锋精神已经延续了几代人了,同时雷锋精神也影响了几代人。毛主席在学习着雷锋精神,沈阳军区在学习者雷锋精神,全中国儿女都在学着雷锋精神!或许王茂春同志正是深受雷锋精神影响的一个吧!雷锋精神改变了王茂春的一生,雷锋同志曾经亲给他当时的沈阳空军后勤部“五好战士”王茂春笔题字,题词中说道“王茂春同志:愿您作暴风雨中的松柏,不愿您作温室中的幼苗。”就是由于这句题词,五十多年过去了,王茂春从一个壮小伙儿变成了一位古稀老人,但他依然以雷锋为榜样,践行雷锋精神,用自己的医术为残疾人和村民服务,被称为“村里的活雷锋”。

  峨眉如果不秀丽,它怎么可能得到世人的赞叹?黄山如果不奇,它怎么可以得以千古的美名?雷锋如果不是无私奉献,他又怎么可以铭记在人们心中?作为六七十年代的青年,雷锋他就已经累获奇功了,这和他平时的所作所为是离不开的。他乐于助人、他无私奉献、他辛勤节俭、他善良可爱……

  周恩来总理在参观了雷锋同志生前事迹的展览后,申请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周总理受到雷锋精神的深刻影响,他认为雷锋是时代的模范,不止他要学雷锋精神,全中国也应该学习,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传承优秀的民族精神,使世界看到新时期的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也只有这样社会才会和谐,我们的社会才能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然而我们当代的社会却很少像雷锋这样的人,也有很多人不敢学雷锋做好事。很多人怕做好人,因为好人不要当。“天津版彭宇案”便是很好的例子,“助人为乐,反被讹10万。试问如果社会是这样又有谁敢做好人呢?雷锋精神有怎能在社会延伸呢?虽然社会已经出台很多政策,例如助人为乐这给以一定的奖赏。但是这不能起到根本的作用,人们观念行为的改变才是根本。

  我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大学生我呼吁: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学习雷锋精神吧!世界会因为我们而变得更美好!更和谐!行动起来吧,加到我们的队伍中,我们需要你的参与,社会也需要你。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狼牙山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的美丽而嫩绿。

  一棵棵大树排着队,仿佛都在等待着最灿烂的阳光,黑得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那里,四围的高山把矮小的山峰包围得像一口井。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就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地方,曾经发生过一起悲壮的故事: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七连奉命六班的五壮士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五壮士一面痛击敌人,一面把敌人引上狼牙山,接着顶峰歼敌,最后他们屹立在山崖上,英勇跳崖。

  其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五位壮士居高临下,向敌人射击,班长马宝玉虽然负伤了,但是依然让大家用石头推,最让我震撼的是五壮士为了把敌人消灭,结果自己却牺牲了!当我读到“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和“马宝玉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的时候,我的眼睛仿佛看到了:五壮士身上衣服被划出一道道痕迹,直流鲜血,脸上全是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手上的肉也被敌人的枪给打没了!身上到处遍体鳞伤!我仿佛想到了五位壮士的内心想法:我们的任务终于要完成了,虽然我们就要牺牲了,但这是值得的,不然有更多的群众和连队主力会被敌人给消灭掉!我又好像听到了五壮士壮烈豪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口号声在山谷里久久的回荡着……于是,他们就跳下了山谷!他们的这种浩然正气将世世代代地传承他们的光辉血统。这种正气必将与天地共存!他们的死,是有意义的。有句这样的话:死有点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这种死就是重于泰山!与普通人相比,他们的死更光荣,更让人钦佩、敬仰。

  读着读着,我的脑海里不禁冒出了一个大大的疑问:是什么力量使他们这样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跳崖呢?回想五壮士与敌人战斗的一幕幕,我终于明白了:是热爱祖国的力量让他们壮烈牺牲!是呀,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我们中国曾涌现出多少英雄,就像江姐,她被敌人关进牢里,不管敌人使用严刑拷打,还是其他,她都坚强不屈,不说出共产党的秘密,直到牺牲为止。还有许多英雄也和江姐一样,有刘胡兰、文天祥、岳飞等。正因为他们的付出,才能有今天辉煌灿烂的中国!

  我们一定要维护、捍卫民族尊严,那是我们的责任。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是祖国的未来。我们从现在开始,要努力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富,则中国富!流淌着先辈热血的我们,一定要奋发向上,成为新时代的主人!我们也要记住他们,他们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今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烈士陵园祭扫革命烈士。

  一进烈士陵园,一排排青翠的松柏及至眼前。这些松柏都挺拔高大,就像一位位的坚强性格,面对敌人严刑逼供,他们没有屈服,没有低头,没有说出半个字,他们深深的知道,也许一直不说回被杀掉,但他们并没有说。

  光海门的烈士就有1782个,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数目。日本鬼子残忍的杀掉南京30万人,30万!这是用十双手也搬不过来的数目。我知道,有些日本人在忏悔,但又能怎样,又不能换回无数烈士的生命。

  后来,我们参观了烈士的事迹,一个人竟然被那些日本鬼子切成十八块扔进滔滔的江水中,如果有一天,我当上了主席,我一定把日本鬼子打的稀八烂。

  同学们,我们也要学习烈士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不要受到一点点困难就低头,要站起来,打败困难!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是谁为了和平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是谁把自己年轻的面孔献给了祖国?是谁用血肉之躯成就了今天蓬勃的安阳,今天腾飞的中国?他们是不怕苦、不怕死,誓死保卫祖国的先烈们!今天,我们四年级全体师生将再次来到烈士陵园缅怀先烈,一起回忆他们的英勇事迹、他们的革命精神。

  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一路欢歌笑语,但一进入大门,我们的神情立刻变得严肃庄重,目不转晴的注视着那块高达19。49米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是安阳的来源,它代表着所有的烈士们,它正面有毛泽东亲笔写下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背面记录着安阳所有的历史记载。我们全校师生也为所有的烈士们唱了《国歌》,然后进入了安阳革命纪念馆,里面有五颗五角星,进入大厅,里面到处都是烈士们的姓名:李茂德、吴祖太、李全州、冯德虎、郭生镛等,他们安静的待在这里,他们是为和平而牺牲的烈士们,陪着他们的还有一些他们用过东西、写过的信、用过的手枪,一件件物品、一段段事迹都在给我们讲述着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

  最后,我们要去为那些令我们骄傲的烈士们献上自己亲手做的小白花,我为烈士王海林叔叔献上了小白花,把手高高举过头顶,行了个庄严的队礼,以表达我对烈士的怀念和崇高的敬意。我注意到了,有一排上面只写着无名烈士,他们为保卫祖国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却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在我们的心里“烈士”就是他们名字,我们将会永远纪念他们。

  活动结束了,我们又排着队出了大门,但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我握紧了胸前鲜艳的红领巾,感受着烈士们沸腾的热血和爱国精神。

  革命烈士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精神将会永远存在我们心中,将会永远鼓舞我们前进,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时刻坚定护国信念,才有了我们新中国的成立,才有了这繁华的安阳,才有了我们幸福安康的生活。安息吧,烈士们!我为您骄傲!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题记

  1910年的夏天,奉天关东模范学校里,魏校长站在讲台上问学生:“大家是为什么而读书?”有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有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有人说:“为了帮助父亲记账而读书。”同学们哄堂大笑。这时,一个十二岁的少年站起来铿锵有力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没错,这个十二岁便决心要为国效力的人是后来受到世人仰慕的周总理——周恩来。

  这位伟大的政治家于一八九八年出生在江苏省淮安市,因家境贫困,周恩来跟随伯父来到东北。刚下车,伯父就指着前面繁华热闹的地方说:“不要去那里玩,那里是外国的租借地。”周恩来好奇地问:“为什么同样是中国的土地,那里却不能进去呢?”伯父长叹一口气说:“中华不振啊!”后来周恩来抑制不住心里蠢蠢欲动的好奇,和同学相约进入租借地。那一条长长的街,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路边全是黄头发,蓝眼睛,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的时候,前面警察局门口一阵骚动勾起了他们的注意,两人急急朝着警察局跑去。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妇女趴在地上哭着,一个大胡子的外国人得意洋洋地在一旁看着,问了问周围的人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丈夫被洋人的车轧死了,原指望着中国的警察局能帮自己,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罚那个洋人,反倒把她训斥了一顿,说她挑拨离间,周围的中国人都紧紧攥着拳头,却没有一个人敢上去为那个妇女讨回公道。是啊,谁敢在“外国人的地盘”里惹是生非?这时周恩来才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一九二五年十月,毛泽东从长沙到广州担任代理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周恩来当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兼任第一军第一师党代表、广东东江各属行政委员。初次见面两人随意攀谈,但一个忙于东征,一个正在上任,虽然近在咫尺但一直无暇过深交往。后来周恩来在领导黄埔军校整治工作时,为了搞好整治教育,他特邀毛泽东等同志去做专题报告;而在1926年毛泽东受聘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毛泽东亲自挑选十六名教师队伍时,也选择了周恩来讲授《军事运动与农民运动》,;两人这才互相熟识。

  后来毛泽东被推举为国家主席,周恩来被推举为国家总理。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代替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在会议开始前周恩来礼貌地和杜勒斯握手,谁知握手后杜勒斯掏出手帕使劲擦了擦自己的手后将手帕放入口袋,尴尬的气氛弥漫开来,周恩来也掏出手帕擦了擦自己的手,随后将手帕扔进了垃圾桶。然后笑着走开了。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外国记者问周恩来:“为什么中国人走的路叫马路?”是想故意给周恩来难堪,周恩来面不改色地回答:“因为我们中国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记者不甘心,又问到:“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寥寥几语,使对方哑口无言。

  在一次招待会上,尼克松问周恩来:“总理阁下,中国好,为什么林彪提出要往苏联跑?”周恩来笑笑说:“这不奇怪,大自然固然好,但是苍蝇还是要往厕所跑的嘛!”

  有一次,一个美国记者在周恩来的办公桌上发现了一支美国产的派克笔,于是用讽刺的口吻说:“请问总理阁下,你作为一个大国总理,为什么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周恩来爽朗一笑说:“这个就说来话长了,这是一位朝鲜朋友在抗美援朝的时候的战利品,是他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也觉得很有纪念意义,就收下了。”这位记者自讨没趣,满脸通红,无言以对。

  周恩来以他幽默风趣却又充满讽刺的话语替中国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尴尬。联合国前秘书长哈马啥尔德于一九五五年在北京会见过周恩来后说过一句广为流传的话:“与周恩来相比,我们简直就是野蛮人。”着名作家冰心在晚年时说:“周恩来总理是我国二十世纪的十亿人民心目中的第一位完人。”

  周恩来死后,所有联合国会员国旗全体降半旗,其中有一些国家的领袖不高兴了,说:“为什么不给我们国家死去的领袖降半旗?”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在联合国会议上发表讲话说:“如果你们国家的领袖可以掌管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却无儿无女,如果你们国家的领袖可以在海外没有一分钱的存款,谁做的到的,我也给降半旗。”

  我们伟大的周总理于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九时五十七分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八岁。

英雄 永垂不朽

  今天,我们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故事,给我以强烈的震撼:五位战士为了掩护连队主力撤离,把敌人引上狼牙山,引上绝路,还消灭了大量敌人,最后,为了不成为敌人的俘虏,英勇献身。 这篇故事中,对五位战士的动作描写非常细致,如,班长马宝玉下命令“狠狠地打”,宋学义扔手**的动作“抡一圈”……虽然只是几个字,但是处处都体现了五壮士乃至所有中国人的爱国情操,体现了对侵华日军的憎恨!

  这五位战士是英雄,是不朽的丰碑!他们体现出了中国人民的高尚品质,说明了中国人是不可战胜的!正因为中国人有一种献身精神,才会迎来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在八年抗战中,涌现的英雄人物又何止这五位战士呢?赵一曼,方志敏,杨靖宇……历史会记住他们。除了这些人们所共知的英雄人物,还有多少可敬的八路军战士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也是英雄,是无名英雄,历史同样铭记他们!

  狼牙山五壮士其实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缩影,代表着中华民族坚强不屈!英雄,是一面明镜,照出了我们的不足;英雄,是一盏指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英雄,是一座丰碑,永垂不朽!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广东红色革命事迹小故事

广东英雄人物事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