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名人一览表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曹仁: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曹仁(168~223)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字子孝。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堂弟。

  少年好弓马,任侠放荡。豪强纷纷起兵割据之时,曹仁暗聚少年千余人,活动于淮、泗间,后率众归曹操,为别部司马,行厉锋校尉。先后在破袁术、攻陶谦、征吕布中,屡建战功,升任广阳太守,但未赴郡,仍留军中督骑,随曹操征战。

  建安五年(200),曹操与袁绍于官渡相持,曹仁奉命领骑至汝南,击败迂回深入曹军后方的刘备等,又西向鸡洛山(今河南密县东北)大破袁绍部将韩荀,保护了曹军西道补给线,继与史涣等袭烧袁军粮秣,为官渡之战的胜利立下功勋。十三年,随曹操轻取荆州,兵败赤壁后以征南将军留屯江陵(今属湖北荆沙),与周瑜对峙逾年。十六年,以安西将军督诸将抵潼关,继随曹操于渭南之战中击败马超。后升征南将军,屯樊城(今属湖北襄樊)镇荆州。

  二十四年,抗御关羽来攻,值汉水暴涨,七军被淹,仍领将士死守待援,终溃围而出,反败为胜。曹丕即位后,任车骑将军,都督荆、扬、益州诸军事,击退了孙吴军的进攻,升大将军。移屯临颍(今河南临颍西北)后改任大司马,后督诸军进抵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还屯合肥。黄初四年病逝。曹仁治军严整,依法行事。作战勇谋兼备,尤善用骑兵。

三国名人一览表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

  诸葛亮,字孔明,干过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舌战群儒,巧借东风,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真是足智多谋,他用过好多计策,比如:空城计,疑兵计,火攻之计,激将法……关羽,字云长,武功绝顶,义气深重,也深有谋略。有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等辉煌事迹。刘备,字玄德,他用人有方,使天下许多英雄都投到他的旗下。他三顾茅庐,使诸葛亮出山,定三分天下之计。

  这真是一本好书啊!

徐晃: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徐晃?~227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字公明 。河东杨县(今山西洪洞东南)人。初为郡吏,后随车骑将军杨奉,任骑都尉。

  汉献帝建安元年(196),至洛阳后归曹操,不久任裨将军。继随曹操攻吕布,破刘备。五年,官渡之战中,与张辽等先破袁绍大将颜良,进至延津,又破其另一大将文丑,升偏将军。曹军与袁军相持数月后,徐晃等率军于故市(今郑州境)截烧袁军粮草数千车,使袁军陷入被动,为官渡之战的最后胜利赢来转机。战后受封都亭侯。

  九年,随曹操围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又奉命别攻易阳(今永年东南),将劝降信射入城中,守将韩范出降,一举获城,继建议曹操多以劝降方式瓦解敌军,成效显著。

  十二年,从征辽东乌桓,升横野将军。十六年,渭南之战中,率军自蒲坂(今山西永济西)秘密渡河,奇袭渭北,为曹操夺取关中立下大功。二十年,从攻张鲁取汉中,任平寇将军。

  二十三年,与夏侯渊镇守汉中,于马鸣阁道(褒斜道之一段,在今陕西汉中北)击退蜀军。次年,蜀将关羽围曹军于襄阳、樊城(今属湖北襄樊),威胁中原,徐晃奉命救援,声东击西,杀入敌围,与曹仁军合力奋战,击破关羽。曹丕称帝后,升右将军,封杨侯,与夏侯尚袭取上庸(今竹山西南)。魏明帝时又随司马懿击破来攻襄阳的吴军。徐晃戎马一生30余载,治军严整,指挥果断,作战勇敢,战功卓著,被称为曹魏五大良将之一。

三国人物荀彧简介及典故

  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被称为“王佐之才”。

  荀彧早年被举孝廉,任守宫令,后弃官归乡。又率宗族避难冀州,曾被袁绍待为上宾。其后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而受曹操所忌,调离中枢,在寿春忧郁成病而亡(一说受到曹操暗示而服毒自尽)。死后被追谥为敬侯,后又被追赠太尉。

  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方面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三国名人简介

  东汉末年,政权腐败,群雄争霸,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势。在此期间出现不少勇将名士。本人才疏学浅,啃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颇知,现为大家介绍一下

  东汉末年,政权腐败,群雄争霸,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势。在此期间出现不少勇将名士。本人才疏学浅,啃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颇知,现为大家介绍一下:

  1.吕布,三国第一勇士,其武力可谓天下无敌。《三国演义》说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人称“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但为人好色贪财,杀了自己两个义父,最后被曹操所杀。

  2.赵云,蜀国五虎将之一,《三国演义》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刘备出生入死,生平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且有勇有谋。其曾有单骑救主雄、截江夺阿斗、计取桂阳、力斩五将等大功,为百姓平民所赞扬。

三国演义人物简介

  姜维,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甘谷县)人。父姜炯,天水郡功曹,后死于战场,姜维任参军。公元220xx年,诸葛亮兵出祁山,夺取天水、南安、安定等郡,镇守天水的魏将姜维归附蜀汉,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死五丈代。从文字上看,古代“羌”、“姜”字形相近,一音之转。

  《后汉书.西羌传》:“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可证,姜维是三国时期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干部”之一。

  姜维的一生为蜀汉政权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归附蜀汉后曾先后四次随诸葛亮出师北伐,立下了许多战功。诸葛亮逝世后,他从容镇定,有条不紊地整顿军马安全撤退。费祎死后,他总揽军权,曾先后多次出兵北伐,决心完成前人未竟事业统一天下。直到刘禅投降,西蜀灭亡后,他还想利用钟会复兴蜀汉,可见出他忠于蜀汉的坚定信念。

  另外,姜维在继承相贯彻诸葛亮的“和夷”政策、改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方面,也作了许多努力,有一定贡献。诸葛亮死后,姜维为凉州刺史。公元247年,汶山(今四川茂汶)变乱,姜维率兵前往平定。随后又出兵陇西、南安、金城一带,大战魏将郭淮、夏侯霸于洮西。这两次出兵,他都注意贯彻诸葛亮生前的“和夷”政策,安抚了少数民族,调整了民族关系,实现了民族团结的愿望。

  有人说,诸葛亮特别器重姜维,除了姜维自身的才略之外,主要是因为姜维是少数民族将领,熟悉民族地区的人情世俗及自然形势。重用他不仅有利北伐,而且体现了“和夷”政策。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

三国风云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每当读起这首诗时,眼前战火纷飞,走进这个时代,重温这一位位英雄。

  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有胆识,谋董卓假献刀,东进平黄巾,西进接献帝,迁都许昌,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称霸之路;降张绣,破吕布,夜袭乌巢,官渡之战败袁绍,挥军南下取荆襄。赤壁一战,败走华容,退往中原。战马超,平定西凉,统一中国北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建立了三国鼎立中,国力最为强盛的——魏。

  多少人曾骂你奸雄,汉贼!我说:你是名垂青史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你结束了中国北方近三十年的军阀割据,使中国北方人民得以安定,历史为你写下了光辉的一笔!

  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权,选贤与能,承父兄基业,十八岁执掌江东,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曹操挥师南下,欲一统天下,你拒绝求和,任用周瑜,鲁肃以几万精兵火烧赤壁,大败曹军数十万,后承周瑜遗志,任用吕蒙暗袭荆州,又在危难之时重用陆逊,彝陵之战火烧刘备。在长江中下游发展农业,发展造船业,派卫温到达宝岛台湾,促进了海峡两岸的交往,建立了三国鼎立中造船航海业最为发达的——吴。

  曹操在赤壁鏖战时曾赞扬你:“生子当如孙仲谋。”你任用贤才,历史也为你展现下了灿烂的一页!

  神机妙算诸葛亮

  诸葛孔明,盖世奇谋,三顾茅庐请出山,博望一火初立功,舌战群儒无人辩,火烧赤壁借东风。计取荆州献主公,三气周郎迎尚香,挥师西进取成都,大败曹军占汉中。拥立玄德继大统,先帝托孤白帝城,五月渡泸南平叛,六出祁山北伐魏,七擒七纵仁义先。巧设空城退仲达,上方谷烧司马军,五丈原上卧龙殒。你大力发展丝绸织业,使蜀锦畅销天下,开发中国大西南,加强和西南少数民族的交往,建立了三国鼎立中丝织业最为发达的——蜀。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你一生真实的写照,正如陆游称赞《出师表》:“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你的赤胆忠心,你的神机妙算,历史更为你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不朽诗篇!

三国名人简介

  东汉末年,政权腐败,群雄争霸,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势。在此期间出现不少勇将。本人才疏学浅,啃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颇知,现为大家介绍一下:

  1.赵云: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初为郡吏,汉献帝初平二年(191),率部曲投幽州公孙瓒,不久奉命从刘备。后因兄丧,暂归故里。建安五年(200),与刘备重逢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并秘密募兵数百,皆称刘备部曲,壮大其力量。次年随刘备南入荆州。十三年,刘备兵败长坂(今湖北当阳境),赵云救其妻、子脱险,因功升牙门将军。赤壁之战后,随刘备夺取武陵、长沙等四郡,以偏将军兼桂阳太守。十六年,刘备入益州,赵云与诸葛亮、关羽等仍屯荆州,为留营司马。十八年,奉命随诸葛亮溯江(长江)西上,至江州(今四川重庆)后,自率军克江阳(今泸州)、犍为(今彭山东),于次年与刘备、诸葛亮会师,攻取成都,升翊军将军。二十四年三月,曹操率军南进,欲夺回汉中。某日,赵云分兵随黄忠出击,欲截取曹军军粮,逾时未归。赵云率数十骑接应,与曹军遭遇,退回军营,偃旗息鼓,大开营门。曹军追至,疑有伏兵而退。赵云急令齐击战鼓,发射劲弩,曹军败走。蜀汉建兴元年(223),升中护军、征南将军,后任镇东将军。五年,随诸葛亮进驻汉中,次年为掩护主力攻祁山,领军为疑兵牵制魏大军,虽寡不敌众而失利,但仍能聚众固守,亲自断后,安全撤退。七年,病卒军中。赵云戎马生涯约40载,善筹谋,作战勇猛,时人赞其一身是胆。有远见卓识,力主维护孙、刘联盟;巴蜀初定时,曾劝阻刘备分田赐将,以安抚民众,增强国力。

  2.关羽:东汉末将领。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今山西临猗西南)人。早年随刘备起兵,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后守下邳(今江苏邳州南)。东汉建安五年 (200),为曹操擒获,授偏将军。在官渡之战中,为曹军先锋,斩杀袁绍大将颜良,封汉寿亭侯。不久回归刘备。十三年,关羽所领的万余水军作为刘备军主力,与孙权联合,大败曹军于赤壁。此后镇守荆州。官至前将军。二十四年秋,出兵攻襄阳、樊城(今属湖北),乘汉水泛滥,迫降曹将于禁,擒杀庞德,围困曹仁、吕常,威胁中原。后因曹操遣兵增援,吴将吕蒙乘虚袭取江陵(今属湖北),关羽败走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十二月,为吴军擒杀于临沮章乡(今湖北远安境)。关羽作战勇猛,指挥果断,但骄傲自负。后被神化为关帝,在民间影响颇大。

  3. 张飞: 三国时蜀国将领。字翼德。涿郡(今河北涿州人。早年随刘备起兵,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破吕布后,升中郎将。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刘备兵败长坂(今湖北当阳境),仓皇弃妻、子而逃。张飞率20骑断后,拆长坂桥,勒马横矛,曹军疑惧,不敢近前,刘备方得脱险。刘备定江南,以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十九年,随诸葛亮溯江而上,破江州(今四川重庆),定巴西(今四川阆中),与刘备会师成都。次年,曹将张郃进攻宕渠(今四川渠县一带),张飞率兵迎战,相持50余日,张飞领精兵万余人,示弱撤退,待张郃军追入狭窄山道,突然反击,致张郃大败,带十余人逃走,收兵退回汉中。张飞因功授右将军,后任车骑将军兼司隶校尉。蜀章武元年(221),奉命率部攻吴,出发前,为部将刺杀,张飞作战勇猛,指挥果断,但不恤士卒,后人有猛张飞之称。

  4.马超:三国时期蜀国将领。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父马腾与韩遂等于汉灵帝时起兵割据凉州。后因内部矛盾,马腾复归汉,至京师任卫尉,马超因领其众,为偏将军,甚得羌、胡等族人心。建安十六年(211)曹操西征关陇,马超被击败,率羌、胡退出关中,转战陇上攻陷冀城,杀凉州刺史,并其众,自称征西将军,督凉州军事。不久原刺史故吏杨阜起兵讨伐,杀其妻子,马超投奔汉中,依当地割据势力张鲁,不得志。建安十九年,归刘备。时刘璋被刘备围于成都,马超率军抵城下,城中震怖,加速了刘璋覆败。诸葛亮赞他文武全才,勇猛过人。建安二十二年,刘备率军进攻汉中,马超从征。二十四年,刘备为汉中王,拜马超为左将军,假节;章武元年(221),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次年卒。

  5.吕布:东汉末年武将。字奉先。五原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人。善弓马,精武艺,时号为“飞将”。初在并州(治所在今山西太原西南)刺史丁原手下任主簿,后杀丁原投董卓,升为骑都尉,又迁至中郎将,封都亭侯。曾以小故被董卓掷戟责打,心怀怨恨。时司徒王允拟诛董卓,与吕布密商,答应为内应。初平三年(192),王允乘群臣大会未央殿之机,派吕布等在北掖门诛杀董卓。吕布以功授为奋威将军,封温侯。董卓部将李傕、郭汜进犯长安,吕布战败出走。先后投奔袁术、袁绍等割据诸侯。曾助袁绍击败张燕。因惧袁绍,被陈留(今开封东南)太守张邈收留,命为兖州牧,屯驻濮阳。未久,曹操率军攻吕。吕布战败,投奔割据徐州的刘备。时刘备与袁术对峙。在袁术的鼓动下,吕布袭取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击败刘备,自号徐州牧,并许刘备驻扎小沛(今安徽濉溪县西北)。袁术曾派大军进攻刘备,刘向吕布求救,吕出面调停,使双方罢兵。建安三年(198)吕布败刘备,破小沛。曹操亲率军征讨。吕布不敌,被困于下邳,遣人求救于袁术,未果。部将侯成谋叛,擒吕布及陈宫、高顺等人出降。吕布乞降未成,被曹操所杀。其在民间为有勇无谋、反复无常者之典型。

  6.孙策:东汉末军阀,三国时吴国的奠基者。孙权之兄。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兴平元年(194),至寿春从袁术,不得志。二年,乃托辞率其父所遗千余兵南渡江,进攻扬州刺史刘繇、会稽太守王朗诸部。孙策善于用人,军纪严明,沿途无犯,得到周瑜及其他豪族支持,所向皆破。建安二年(197),袁术称帝,孙策与之决裂并接受汉朝参与讨伐袁术的诏令。三年,拜讨逆将军,封吴侯。四年,袁术死。孙策率军攻庐江太守刘勋,得袁术、刘勋残部2万余人,领庐江郡今安徽庐江西南),得豫章郡(今江西南昌),于是统一江南,为孙氏割据江东奠定了基础。此时北方袁绍势力正强,曹操对他极力拉拢。正当孙策欲渡江北进,继续扩大势力时,被仇家刺死,临终前嘱孙权继承其业。

  7.许诸:字仲康,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三国时期魏国猛将。《三国志》记载他:“长八尺余,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曹操称赞许褚:“此吾樊哙也。”。在曹操身边任宿卫都尉,与典韦一起负责曹操的警卫工作。典韦死后,许褚独自担负起曹操的警卫工作,统领卫队“ 虎卫军”,军中外号“虎痴”。曾经挫败过徐他对曹操的谋杀阴谋,在潼关之战时救操破敌有功,官封武卫中郎将,后升任中坚将军,赐关内侯。曹丕称帝时,封万岁亭侯,升为武卫将军,总督中军禁兵。曹睿即位后,又进封许褚为牟分侯,邑七百户。许褚病死后,被追赠为壮侯。《三国志》评述许褚:“性谨慎奉法,质重少言”。许褚深得曹操家族的信任,曹操死后继续负责曹丕的警卫工作。许褚在警卫部队的部下也曾有数十人官封将军。

  8.黄忠:字汉升,南阳人。能开二石力之弓,百发百中,是历史上有名的老将,在老年时期表现活跃,与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齐名。黄忠年轻时一直为荆州刘表效力,被刘表任命为中郎将,与刘表侄子刘磐一起驻守长沙攸县,公元208年,曹操占领荆州,临时任命他为裨将军,任驻守原地,归属于长沙太守韩玄。公元209年,刘备攻打荆州各郡,占领了长沙、零陵、桂阳、武陵等地,黄忠投降刘备。在三国演义里描写关羽带领五百校刀手攻打长沙,与黄忠首战一百合不分胜负。二战时因黄忠马失前蹄被掀于地,关羽饶过黄忠。三战时黄忠感恩,只用箭射中关羽盔缨跟,充分显示了他百步穿杨之能。书中之意,当时黄忠若要取关羽性命,亦非难事。三国演义中黄忠箭法如此了得,可堪称第一人。公元211年黄忠跟随刘备入川,征战益州,表现突出,勇冠三军。平定益州后刘备封其为讨虏将军。三国演义里描写黄忠在川中战斗中攻打雒城时斩杀刘璋将领邓贤,挫败泠苞,解救魏延。庞统死于落凤坡后黄忠再次解救魏延,领兵杀出重围,表现英勇。公元219年,刘备进击汉中定军山,黄忠一战斩杀魏国身经百战的守将夏侯渊,曹军惨败,黄忠自此声名大震。后黄忠升为征西将军。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重用黄忠为后将军,三国演义里就是此时将黄忠与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四人并称为蜀国“五虎上将”,黄忠名列第五。诸葛亮曾劝刘备说,黄忠名望不能跟关羽、张飞等人并列,黄忠在益州的战功马超、张飞看见还能理解,但关羽却是远在荆州,恐怕会对此不满。但由于刘备坚持,黄忠最后仍与关张等人齐位并列,赐爵关内侯。三国演义小说里描写关羽对黄忠得的赐封不满,表示: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后经费诗点拨关羽才没有计较。公元220年,黄忠病逝,享年73岁,追谥为刚侯。三国演义里黄忠是于公元222年跟随刘备征讨孙吴,因刘备言老将无用,黄忠不服老,在与吴将潘璋战斗中中了马忠埋伏,被流箭射中肩窝,因年老血衰,箭疮痛裂而逝。黄忠曾有子黄叙,早年死去,故黄忠无后。

三国风流人物

  三国时代,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有许多英雄被埋没,或被放到壮丽的舞台上。

  魏国,是我们所熟知的三个国家中最强大的国家。司马懿,徐晃……这些都是魏国的栋梁人才,与魏国开国君主曹操打天下,他们也没有辜负曹操的期望,为曹家开创了一个辉煌的局面,有足够的实力与结盟的蜀国和吴国抗衡。但有用的人才吴国蜀国也不少,吴国主要是周瑜,陆逊。蜀国主要是诸葛亮,关羽张飞。在这其中,争得最凶的也许就是诸葛亮和司马懿了。

  这司马懿的才能也很大,诸葛亮六出祁山都被司马懿挡了回去。但司马懿想征伐蜀国,也都被诸葛亮阻止住了。仔细看一看也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魏国蜀国可真够幸运的。但如果让我们假设一下:如果蜀国没有诸葛亮,被司马懿大军彻底击垮,魏国灭掉了蜀国,旋即吴国也望风归降,曹家一统天下。这样又有什么不好呢?现在人都以刘备为正统,曹操则为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雄,这是对曹操的极大不公。当时百姓都渴望在战火纷飞的中华大地上求的一种宁静祥和的生活,刘备的顽抗,在某种意义上是对老百姓的剥削。当然我不否认在战争中的士兵必会死亡,死亡就会流血,要不是刘备扛着“仁义”大旗,谁愿意为他效命?谁愿意跟随他?仁义这东西在刘备刚开始打天下时很有用,但在有了自己的政治集团后,这种仁义就变得很微不足道了,甚至还有一种拖后腿的感觉。看一下曹操被封为“魏王”后,很少有讲到他的集团中的小人被利用的情况。但刘备就不同了,尤其到了刘禅一段时间,朝廷里到处是小人。为什么?因为曹操阵营中无处不在曹操的霸道,专横,正是因为他没有刘备的仁义心,所以阵营里奸人很少,这种专权难道没有为曹操提供了很大的益处吗?所以意图“匡扶汉室”的刘备终究也不可能成功,白白浪费了那一大片土地啊!!

  诸葛亮舌战群儒时,有一个谋士问诸葛亮:“你看曹操是何等人也?”孔明说他是一个残暴虐民之贼,那位谋士却说:“你这话就不对了,曹公三分天下已有其二,这难道不是人心所归吗?”诸葛亮痛斥了那个人。但在我看来,那位谋士说的真得是对的。

三国演义人物

  有诗云:一吕二赵三颜丑,马张许典皆平手,五庞六黄寿亭侯。

  因为我们之所以喜欢赵云是因为《三国演义》这本书,关张赵马黄也只有因为小说才会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中国古代乱世很多,为什么三国时期的武将我们最为熟悉,还不是因为一部《三国演义》。所以不必深究正史究竟是怎么样的,我们闲暇时看看三国,三国里有我们需要的东西。

  赵云是三国武将里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智勇双全,个人认为,赵云是三国第一武将!当然,我的依据是《三国演义》。

  如今有很多人,认为三国中武艺最高强的人是吕布,其实仔细分析起来,完全是因为一种印象。

  其实这些根本不能说明他们的武艺有多高强,一次战斗的结论并不能说明所有问题,下面将对这些比试逐一分析,另外同赵云的一些战役做比较,从而就可以得出赵云武艺三国第一的结论了。

  这种分析方法称为“同类战斗典型列举比较法”。

  一、与著名武将交手战斗的分析

  大家常说,关羽能温酒斩华雄,能斩颜良诛文丑,好像杀死了许多名将,赵云似乎没有这么有名的战役,赵云杀的绝大多数是很一般的武将。

  其实,一个武将能够战胜或者杀死其它著名的武将,除了同这个武将自身的武艺有关以外,还和他的机遇有关,如果他没有机会去和那些著名武将交手,他当然不可能杀死这些名将,从而使自己成名。但是这决不能成为这个武将自己武艺不高的证据。当然,赵云也有和成名武将交手的经历,让我们来比较一下:

  赵云刚出道时,演义上称“少年将军”,曾和文丑战过五十余合,杀退文丑,而关羽也曾与文丑交战,只一刀就把文丑拿下了,有人据此说关羽的武艺比赵云高,其实非也,且听我慢慢道来。

  演义中说有过这样的描写“操曰:‘今谁敢当之?’徐晃应声而出,与颜良战二十合,败归本阵。诸将栗然。”可见徐晃是打不过颜良的。可是后来第七十六回徐公明大战沔水,关云长败走麦城时,演义中又有这样的记载,“晃曰:‘今日乃国家之事,某不敢以私废公。’言讫,挥大斧,直取关公。

  公大怒,亦挥刀迎之。战八十余合”徐晃能和关羽打八十余合不败,却只二十余合就败在颜良手下,据袁绍说文丑的武艺还要强过颜良。以此来看,并不能说明赵云能五十余合杀退文丑就是不如关羽。

  其实关羽斩颜良是仗着马快,“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各位有听说过用刀刺的吗

  似乎关羽自己也没料到赤兔跑得那么快,还来不及举刀,只好用刀头来刺了,呵呵。诛文丑也是马快,文丑准备不及,只好绕河而走,结果被赶上,“脑后一刀”。这样看起来,关羽全是靠的偷袭,要说真有功劳,也是赤兔马的功劳,他不过到地方了挥挥兵器,简单就赢,怎能和赵云相比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三国演义作者简介20字

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