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的各个故事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三十六计有哪些

  三十六计是一个古语。原为虚指,极言计策之多。后人便附会实有三十六种计策。这三十六种计策如下:

  ○第一套〖胜战计〗

  第01计瞒天过海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第02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第03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第04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第05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第06计声东击西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第二套〖敌战计〗

  第07计无中生有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第08计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第09计隔岸观火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第10计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第11计李代桃僵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第12计顺手牵羊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第三套〖攻战计〗

  第13计打草惊蛇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第14计借尸还魂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第15计调虎离山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第16计欲擒姑纵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第17计抛砖引玉类以诱之,击蒙也。

  第18计擒贼擒王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第四套〖混战计〗

  第19计釜底抽薪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第20计混水摸鱼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第21计金蝉脱壳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第22计关门捉贼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

  第23计远交近攻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第24计假道伐虢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

  ○第五套〖并战计〗

  第25计偷梁换柱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第26计指桑骂槐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第27计假痴不癫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第28计上屋抽梯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

  第29计树上开花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能够为仪也。

  第30计反客为主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第六套〖败战计〗

  第31计美人计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第32计空城计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第33计反间计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第34计苦肉计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第35计连环计将多兵众,不能够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第36计走为上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瞒天过海: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围魏救赵: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现借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以逸待劳: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趁火打劫: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声东击西: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军事上使敌人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

  无中生有: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现形容凭空捏造。

  暗渡陈仓:后多比喻暗中进行某种活动(多指男女私通达)。

  隔岸观火:隔着河看对岸的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予援救而在一帝看热闹。

  笑里藏刀: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

  李代桃疆:原指桃、李共患难。比喻兄弟相爱相助。后用来指互相顶撞或代人受过。

  顺手牵羊:顺手就牵了羊。比喻不费劲,乘便得到的。现多指乘机拿走人家东西的偷窃行为。

  打草惊蛇:打动草惊动了藏在草里的蛇。后用以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

  借尸还魂:迷信人认为人死后灵魂可附着于别人的尸体而复活。后用以比喻已经死亡或没落的事物,又假托别的名义或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

  调虎离山:设法使老虎离开山头。比喻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欲擒故纵:要捉住他,故意先放开他。比喻为了进一步的控制,先故意放松一步。

  抛砖引玉:以自己的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这是谦虚的话。

  擒贼擒王:作战要先擒拿主要敌手。比喻做事要抓关键。

  釜底抽薪:从锅底抽掉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混水摸鱼:比喻趁混乱时机攫取不正当的利益。也作浑水摸鱼。

  金蝉脱壳: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早的壳。比喻用计脱身。

  关门捉贼:关起门来捉进入屋内的盗贼。

  远交近攻: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秦国用以并吞六国,统一全国的外交策略。

  假道伐虢:以借路为名,实际上要侵占该国(或该路)。虢,诸侯国名。也作假道灭虢。

  偷梁换柱: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

  指桑骂槐:指着桑树哭槐树。比喻借题发挥,指着这个哭那个。

  假痴不癫:假装痴呆,掩人耳目,另有所图。

  上屋抽梯:上楼以后拿掉梯子。借指与人密谈。也用以比喻怂恿人,使人上当。

  树上开花:比喻将本求利,别人收获。语出《荡寇志》。

  反客为主:本是客人却用主人的口气说话。后指在必须的场合下采取主动措施,以声势压倒别人。

  美人计:以美女诱人的计策。

  空城计:在敌众我寡的状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示意人以不设兵备,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敌军之事。后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语出《三国演义》。

  反间计:原指使敌人的间谍为我所用,或使敌人获取假情报而有利于我的计策。后指用计谋离间敌人引起内讧。语出元曲《英雄布》。

  苦肉计:故意毁伤身体以骗取对方信任,从而进行反间的计谋。语出《三国演义》。

  连环计:本为元杂剧名。剧本写汉末董卓专权,王允设计,先许嫁美女貂蝉与吕布,后又献给董卓,以离间二人,致使吕布杀死董卓。后用以指一个接一个相互关联的计策。语出《儿女英雄传》。

  走为上计:指战争中看到形势对自己极为不利时就逃走。现多用于做事时如果形势不利没有成功的期望时就选取退却、逃避的态度。

  这三十六计,到这天还极具活力,广为流传,个性是在行军用兵、商海谈判,甚至日常生活中都经常用到。例如在毛泽东领导的反围巢时和红军长征时多次运用到诸如声东击西、以逸待劳等方法克敌制胜。能够说,这种所谓的计策和这些词语都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方便。

三十六计的各个故事

我学《三十六计》的故事

  我的书架里有一本《三十六计》,那可是中国古代有名的奇书呢!那里面充满快乐,充满智慧。我在书里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时光。

  书刚买回来的时候,觉得一点都不好看,爸爸就对我说:“这本书可好看了,你看。”说着,他用一根小棍子往我东边敲了一下,我马上把目光转向东边,突然他又向西边打了过来,我被搞的措手不及,吓了一大跳。爸爸说:“这就是刘邦智擒韩信用的计策,叫声东击西,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快去书中看看吧!”我想:真的有哪么奇妙吗?于是我带着好奇心打开了书,看见了一幅幅精美的插图画,让我更加想了解这个故事。我慢慢的阅读了声东击西这个故事,才知道这一计是指忽东忽西,制造假象,引诱敌人做出错误判断,趁机歼敌的策略。

  我想起有一次上作文课的时候,和老师玩“瞎子摸鱼”的游戏,老师用红领巾蒙住她的眼晴,朝我们跑过来,我轻轻跑到老师左边,猛地跺了几脚,老师听到了响声,就朝左边跑去,我又迅速跑向右边,结果老师扑了个空。这就是巧妙利用了“声东击西”的计策,这时我仿佛看到刘邦笑着说:“你什么时候把我的计谋学到了”。

  在和小朋友捉迷藏时,我偷偷地把衣服挂在一棵树上,露出一点点衣角,然后躲进了不远的草丛里。小朋友看见了露出的衣角,立刻兴奋的跑过去说:“哈哈!终于捉到你了”。当他发现那只是衣服时,我还在草丛里偷笑呢!这一次,我运用的是“无中生有”的计谋。

  《三十六计》这本书让我吸收了很多智慧的营养,让我的心里充满阳光,在知识的海洋的翻起一朵朵快乐的浪花。这真是我人生中的一本宝典,也是一把打开文学宝库的钥匙,从此我就爱上了我国的经典名著。

三十六计之苦肉计

  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杀了吴王僚,夺得王位。他十分惧怕吴王僚的儿子庆忌为父报仇。庆忌正在卫国扩大势力,准备攻打齐国,夺取王位。

  阖闾整日提心吊胆,要大臣伍子胥替他设法除掉庆忌。伍于胥向阖闾推荐了一个智勇双全的勇士,名叫要离。阖闾见要离矮小瘦弱,说道:“庆忌人高马大,勇力过人,如何杀得了他?”要离说:“刺杀庆忌,要靠智不靠力。只要能接近他,事情就好办。”阖闾说:“庆忌对吴国防范最严,怎么能够接近他呢?”要离说:“只要大王砍断我的右臂,杀掉我的妻子,我就能取信于庆忌。”阖闾不肯答应。要离说:“为国亡家,为主残身,我心甘情愿。”

  吴都忽然流言四起:阖闾弑君篡位,是无道昏君。吴王下今追查,原来流言是要离散布的。阖闾下令捉了要离和他的妻子,要离当面大骂昏王。阖闾假借追查同谋,未杀要离而只是斩断了他的右臂,把他夫妻二人关进监狱。

  几天后,伍子胥让狱卒放松看管,让要离乘机逃出。阖闾听说要离逃跑,就杀了他的妻子。这件事不断传遍吴国,邻近的国家也都知道了。要离逃到卫国,求见庆忌,要求庆忌为他报断臂杀妻之仇,庆忌接纳了他。

  要离果然接近了庆忌,他劝说庆忌伐吴。要离成了庆忌的贴身亲信。庆忌乘船向吴国进发,要离乘庆忌没有防备,从背后用矛尽力刺去,刺穿了胸膛。庆忌的卫士要捉拿要离。庆忌说:“敢杀我的也是个勇士,放他走吧!”庆忌因失血过多而死。要离完成了刺杀庆忌的任务,家毁身残,也自刎而死。

三十六计

  瞒天过海:对于平时司空见惯的现象,人们往往就不在对它产生任何怀疑。所以,要善于将秘密的谋略以公开的形式作掩护,以假乱真,最后以假代真,从而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序言:不知怎么,醒来时我已成大人,来到这个古代的陌生的小屋子……

  瞒天过海:对于平时司空见惯的现象,人们往往就不在对它产生任何怀疑。所以,要善于将秘密的谋略以公开的形式作掩护,以假乱真,最后以假代真,从而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我刚伸了个懒腰,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你醒了!”我带着疑惑的表情问道:“老人家,这里是……”那老人家似乎有些气愤说:“我是你舅舅!这里是我的家!”我非常吃惊,我不是还在家里看书吗?怎么跑到我舅舅家了,我舅舅也不是他这幅模样,便问:“舅舅,我怎么到这里来了?”舅舅非常气愤说:“你……”

  我不知怎么说了,但我“舅舅”马上又唉声叹气的说:“天宇啊,你不知,我们隔壁搬来一个大汉,做事横行霸道,不是你说要来惩罚他吗?”我装作懂了,怕了下脑袋说:“哦!想起来了!”

  我又问起:“舅舅,怎么回事?”他唉声叹气说:“唉,在那大汉张武是张县衙的侄子,我们没有人敢惹他呀!我有个结拜兄弟是李侍,他住在几里外。他因和那张武的妻子对诗被张武知道,一气之下,说要惩治他,要不是我们左邻右舍替他集钱,缓慢日期,不然我那可怜的弟弟早就死了!”说完拿起袖子擦着眼泪。

  我心想:这糟老头,有什么好哭的,没那本事还装刘备。我脸上挂着笑容说:“舅舅!你放心,我一定帮您的弟弟这个忙!”

  他接着舅舅露出意思阴险的笑容说:“哼哼!侄子,不用怕,我朋友养了一头狗熊,你来看看!”我刚进屋,看见一个大汉看着一个笼子,忽听一声巨吼,吓得我差点软瘫在地上,我结结巴巴的说:“我…回家拿…点工具。”舅舅笑着说:“速去速回!”

  我连滚带爬的走了,其实我是去找一个人,我刚才在兜里摸到了一个像PSP一样的东西,一看去镇东找一个招牌是“天下第一文”的招牌。我按照指示器的路线跑,而且还摸到一个盒子,我一看,这不是隐形眼镜吗?怎么会?我想:既然赐给我,定有大用!我戴上后,眼前一条路线,那个PSP突然想资料一样融入眼睛中。我顺着路线跑,看见的一个招牌是“天下第一文”的招牌。

  我敲门也没敲门就进去了,我对那人说:“你也在这个时空?”他说:“非也!”我气急败坏的说:“我要去搏斗张武了,再见!”他倒是悠闲地说:“一路顺风,恕不远送啊!大侠!”我踹开门就走,可是刚走几步,我突然觉得他这话有些古怪,我就要去送死,为何他这是轻蔑的说?不行我得回去看看。

  我回去后,那人笑着说:“我就知道你会回来,我叫孙犁,我有一个朋友,以前从事军业,叫雄霸,臂力过人,如果…你应该知道的!”接着他说:“这是我模仿你那舅舅的字,拿着吧!”我正在笑他叫孙犁,明明是个作家的名字,雄霸都扯到“雄霸天下”了,不过听完他后面的话我却哑然失笑,我问:“你怎么会…”

  我还没说完,他就说:“以后有时间在解释!”接着,我去找了雄霸,我到舅舅家时,那养熊者已经去了,雄霸和我,去那养熊者的埋伏点,我拿出那份信,他却说:“我要去问一下,雄霸很识眼色,把全部力气灌注在暗藏的镖,甩了出去,那养熊者应声趴下,那熊似乎也受惊了,我轻轻抚摸他头牵着它去了。

三十六计之瞒天过海

  话说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三十六计第一计:瞒天过海。

  早晨,我背着书包上学了。走到学校后,到教室把作业交给组长。组长来到我身边,皱了皱眉头,说:“我说,小柳同志,你这作业恐怕过不了关吧?”“什么?怎么会?”我故意解释道。我把作业本一看,“哎呀,真的少写了一个日记。唉,真是的。人要是倒霉,喝水就要‘卡’牙齿。组长啊,是这样的。恩……昨天做完作业后忘了仔细检查,而且我没有记这个写日记的作业。您就宽宏大量,别告诉老师!行吗?”“那好吧!看着你平时对我不薄!”嘻嘻!顺利过关!

三十六计的故事――前言

  在我国古代众多的兵书中,《三十六计》无疑十普及率最高的一部。作为一本谋略书,它将深奥难懂的古代军事理论概括为三十六计,并将每条计谋的名称用通俗易懂、妇孺皆知的成语来命名,即形象生动,又简明扼要;它把古代军事理论概括为具体的取胜计谋,具有好学易懂的实用价值。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它不但运用于军事,而且还在政治、经济、外交等众多领域启迪着后人,成为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

  为了让少年儿童更好地学习、理解这本书,我们对每条计谋都作了深入浅出地解释、翻译和点评,又列举了典型地战争故事。书中配有精美的图画,尽量做到图文并茂。少年儿童读了这本书,不但可以从中学习到许多军事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可以提高历史、地理、文学等方面的素养。

  我们相信,这本精心策划的儿童版《三十六计》一定会给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让他们受益匪浅。

三十六计

  第一计:浑水摸鱼

  一进鸭舍,鸭子们就“嘎嘎嘎”地叫唤着飞奔过来。瞧,花的、白的、大的、小的,鸭子们全围在小姨婆脚下。我迫不及待地想趁乱捉一只,可还没等我蹲下身子,鸭子们就四散奔逃起来。我忙活半天,连根鸭毛也没摸到。

  第二计:抛砖引玉

  “别看鸭子们围上来,好像跟你很亲近似的,它们可精着呢!”小姨婆笑呵呵地说,“它们这是向我讨食吃呢!”说着,小姨婆撒了些谷粒。鸭子们又争先恐后地飞奔而来。我和小姨婆不约而同地盯上了一只大肥鸭。大肥鸭似乎感受到了我俩“凶狠”的目光,一边啄着谷粒,还不忘警惕地抬头看看我们。

  趁那只大肥鸭低头啄谷粒的时候,小姨婆一个箭步冲上去,结果不但没捉住它,还把鸭子们吓得“嘎嘎嘎”叫。鸭子们惊叫着在鸭舍里横冲直撞。

  第三计:关门捉贼

  小姨婆紧紧盯着那只大肥鸭,紧追不舍,将它逼到角落,瞅准时机,张开双臂,向它扑去……(动作描写精彩)咦,大肥鸭呢?它竟然狡猾地从小姨婆的腋下逃了出来。见此情景,我们笑得前仰后合。

  第四计:趁火打劫

  趁着这只大肥鸭惊魂未定之际,我也向它发起了进攻。我朝它飞奔而去,双手一钳,哈哈,捉住它的尾巴了。“耶!捉住了,捉住了……”开心不过三秒——大肥鸭又挣扎着逃走了,徒留几根轻飘飘的鸭毛在我手上。

  我火了,心想:等我捉住你,马上把你大卸八块!两块清蒸,两块熬汤,两块红烧,两块爆炒……

  第五计:以逸待劳

  就这样追呀追,我和大肥鸭都精疲力竭。小姨婆则以逸待劳,乘虚而入,一举拿下了那只大肥鸭,顺势绑好它作乱的两只脚和一对翅膀,将它装进了袋子里。

  唉,想吃上鲜美的鸭肉,还真不容易呢!

三十六计故事无中生有

  战国末期,七雄并立。实际上,秦国兵力最强,楚国地盘最大,齐国地势最好。其余四国都不是他们的对手。当时,齐楚结盟,秦国无法取胜。秦国的相国张仪是个著名谋略家,他向秦王建议,离间齐楚,再分别击之。秦王觉得有理,遂派张仅出使楚国。

  张仪带着厚礼拜见楚怀王,说秦国愿意把商于之地六百里(今河南淅川、内江一带)送与楚国,只要楚能绝齐之盟。怀王一听,觉得有利可图:一得了地盘,二削弱了齐国,三又可与强秦结盟。于是不顾大臣的反对,痛痛快快地答应了。怀王派逢侯丑与张仪赴秦,签订条约。二人快到咸阳的时候,张仪假装喝醉酒,从车上掉下来,回家养伤。逢侯丑只得在馆驿住下。过了几天,逢侯丑见不到张仪,只得上书秦王。秦王回信说:既然有约定,寡人当然遵守。但是楚未绝齐,怎能随 便签约呢

  逢侯丑派人向楚怀王汇报,怀王哪里知道秦国早已设下圈套,立即派人到齐国,大骂齐王,于是齐国绝楚和秦。

  这时,张仪的“病”也好了,碰到逢侯丑,说:“咦,你怎么还没有回国?”逢侯丑说:“正要同你一起去见秦王,谈送商于之地一事。”张仪却说:“这点小事,不要秦王亲自央定。我当时已说将我的奉邑六里,送给楚王,我说了就成了。”逢侯丑说:“你说的是商于六百里!”张仪故作惊讶:“哪里的话!秦国土地都是征战所得,岂能随意送人?你们听错了吧!”

  逢侯丑无奈,只得回报楚怀王。怀王大怒,发兵攻秦。可是现在秦齐已经结盟,在两国夹击之下,楚军大败,秦军尽取汉中之地六百里。最后,怀王只得割地求和。

  怀王中了张仪无中生有之计,不但没有得到好处,相反却丧失大片国土。

三十六计故事借刀杀人

  努尔哈赤父子亲率十数万满兵,声势浩大,锐不可挡,进犯明朝,志在必得。明天启六年,努尔哈赤亲自率部攻打宁远,以十三万之众围攻宁远守兵万余人。十三比一,力量悬殊。宁远守将袁崇焕,身先士卒,奋勇抗敌,击退满兵三次大规模进攻。明军的奋勇抵抗,力挫骄横的满兵。袁崇焕乘满军气馁之时,开城反攻,追杀数十里,击伤努尔哈赤,满军惨败。怒尔哈赤遭此败绩,身体负伤,攻占明朝的壮志难酬,羞愧愤懑而死。皇太极继位,第二年,又率师攻打辽定。袁崇焕早有准备,皇太极又兵败而回。

  又经过几年的准备,皇太极再次攻打明朝。崇祯三年,他为避开袁崇焕守地,由内蒙越长城,攻山海关的后方,气势汹汹,长驱而入。袁崇焕闻报,立即率部入京勤王,日夜兼程,比满兵早三天抵达京城的广渠门外,作好迎敌准备。满兵刚到,即遭迎头痛击,满兵先锋巴添狼狈而逃。

  皇太极视袁崇焕为从未有过的劲敌,又忌又恨又害怕,袁成了他的心病。皇太极为了除掉袁崇焕,绞尽脑汁,定下借刀杀人之计,他深知崇祯帝猜忌心特重,难以容人。于是秘密派人用重金贿赂明廷的宦官,向崇祯告密,说袁崇焕已和满州订下密约,故此满兵才有可能深入内地。崇祯勃然大怒,将袁崇焕下狱问罪,并不顾将士吏民的请求,将袁崇焕斩首。皇太极借崇祯之刀,除掉心腹之患,从此肆无忌惮,再也没有遇到哀崇焕这样的劲敌了。

三十六计故事瞒天过海

  公元583年,陈叔宝当了陈朝皇帝。他整日吃喝玩乐,不理朝政,奸臣乘机为非作歹,欺压百姓,搞得民不聊生,陈朝危在旦夕。

  当时,隋文帝统一了北方,国力强盛,斗志正旺。他分析局势,深知陈朝国力空虚,已不堪一击,便派兵南下,想一举攻灭陈朝。

  可是,隔着一条滔滔长江,如何进攻才能万无一失?老臣高颖悄悄向他献了一条妙计。

  隋文帝依着高颖的计策,一声令下,几路大军浩浩荡荡一齐进攻,首先切断了长江上游与中下游军的联络,使他们不能相互照应。

  与此同时,隋朝大将贺若弼帅大队人马向陈朝国都健康进军。兵马来到长江北岸驻扎下来。只见帐篷林立,军旗飘扬,人喊马嘶,一派战前景象。

  江南陈朝将领见这阵势,以为隋军即将渡江攻城,顿时紧张起来,召集全部人马,抖擞精神,准备与隋军决一死战。

  谁知剑拔弩张地等了几天,隋军不但没有渡江攻城,反而撤了回去,渡口只留了一些破旧小船。陈朝将士以为隋军水上力量不足,不敢轻易进攻,上上下下都松了口气。

  可是不久,隋军又集结江北,安营扎寨。陈军慌忙再度备战。这样反复折腾了几次,弄得陈军人困马乏,加上粮食又被隋军间谍烧毁陈军更是人心惶惶,进退两难。

  就在这时,隋军突然发起总攻。浩浩长江之上,万船齐发,金鼓震天,陈军哪里还有还击之力?连陈后主也乖乖地当了俘虏。

  隋文帝笑逐颜开,重奖有功将士。他夸赞高颖道:“好一个瞒天过海之计!若不是如此麻痹敌军,我们怎会不费吹灰之力轻易取胜?姜,到底还是老的辣嘛!”

  在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施展瞒天过海之计,出奇不意取胜的战例不胜枚举。在商战中,巧用此计获胜者,也不乏其人。

  日本一味精商,为其味精销路不畅而苦恼。一天,他突发奇想,将味精瓶盖上用来倒味精的孔,有直径1毫米,加大到1.5毫米。用户不知道,用时一倒就多了。消费多了,销量自然也大了。这个商人用的是什么计谋?就是瞒天过海的计谋。他利用人们经常使用此味精,常用不疑的心理,促进了消费。

  当然,用这种办法促销是不符合经商道德的。但是作为一种计谋,我们需要了解,而且和外商打交道时要提高警惕。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小兵张嘎的故事原文

三国历史故事大全10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