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蚂蚁的观察日记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小学生观察蚂蚁的日记

  今天,我在院子里边看书边吃饼干,妈妈说:“别在院子里看书,对眼睛不好,还有,你看你,地上撒了那么多碎屑。”我低头一看,可不是吗,地上撒了一层碎屑,无意间我看见一只小蚂蚁正围着饼干碎屑转,我蹲下来仔细观察,可能碎屑对蚂蚁来说太重太大了吧,它自己无法搬动,于是转了几圈便走了。我正纳闷,看见它爬出几米遇见其他蚂蚁便用触角碰碰它们的触觉。不一会,便有好几只蚂蚁围过来,有的推,有的拉,几只蚂蚁同心协力,搬走了碎屑。多么神奇啊。这引起了我研究它们的兴趣。我通过查找资料得知:蚂蚁属于爬行动物,个体很小很轻,头上长着一对触角,这触角是用来识别走过的路和躲开障碍物的,因为蚂蚁没有眼睛。蚂蚁非常有团队精神。并且蚂蚁的力量特别大,一只蚂蚁可以搬动比它重25倍的东西,怎么样?想不到小小的蚂蚁还是个大力士呢。

  了解了这么多关于蚂蚁的知识,让我对小小的名誉肃然起敬,小小的名誉又小又轻,在如此复杂的自然条件下依然可以生生不息。蚂蚁的团队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有些事,单靠个人力量是无法解决的,只有团队精神才能取得胜利。

  小小的蚂蚁教会了我许多。

写蚂蚁的观察日记

观察蚂蚁日记怎么写?

  今天,我读了一本科普读物,我发现在书中最感兴趣的就是蚂蚁可以推动比自身重几百倍的东西。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在小区里转来转去,终于找到一片有许多蚂蚁的空地,用来观察。

  我先把一小块面包放在蚂蚁群中最显眼的地方,然后全神贯注地观察它们的一举一动。蚂蚁们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纷纷后退。一只小蚂蚁鼓起勇气走上前,用触角碰了碰面包,察觉面包不会伤害它,便尝了一口面包,似乎觉得面包很好吃,就试着推了推,发现面包很重,自己推不动。而后,它就用触角点了点小伙伴,好像在说:“这个东西特别好吃,可是我推不动,咱们一起来推吧!”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蚂蚁们倾巢出动,整齐的“军队”排好了!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军队”终于把面包推进了洞里。我想,它们现在在洞穴里一定是你争我抢地吃着能让它们大饱口福的面包吧!这下子,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蚂蚁就是这样才能推动比自己重几百倍的东西呀!

  通过今天的观察,让我终于明白了:做每件事情,只要齐心协力,无论多难的任务,我们都能完成!

观察日记蚂蚁

  于是,我为它们准备了很多食物,有白糖、盐、饼干、鸡肉、芹菜叶等等,我想看看它们喜欢吃什么?今天,我带了点白糖下去,放到了蚂蚁经常出没的地方。过了一会儿,一只蚂蚁过来了,叼起一粒糖就走。我本以为它会带一大群蚂蚁来,谁知只带了四五只,一粒一粒地叼回了。这下我明白了,小的东西,蚂蚁不会带太多同伴来。

  但是大的东西,蚂蚁就会叫很多同伴来。有一次,我拿的饼干太大,结果一只蚂蚁找了一大群同伴来(我敢打赌至少一百只),蚂蚁全部扑到饼干上,使原来的饼干看上去像“巧克力饼干”。

  我发现蚂蚁找到食物都先不吃,搬回家后才吃。我在《昆虫记》里看到说,蚂蚁的大颚就是嘴巴,象一把剪刀,比人的牙齿还要锋利。

  我发现蚂蚁喜欢吃的食物,都是甜食。

  比如,我给它们盐,它们都走上前去嗅了嗅,就走开了,只有一只蚂蚁叼回去了,也没有召集同伴来。我还发现蚂蚁不喜欢吃芹菜叶,但它们会把芹菜叶当“保护伞”,下雨的时候就躲在下面。

  我马上又发现,蚂蚁更喜欢吃死昆虫,谁让死昆虫是天然的呢!有一次,我看到它们在搬毛毛虫,便加了点糖,这对它们来说,是一顿更好吃的美餐了。毛毛虫太大了,一只蚂蚁搬不动,两只蚂蚁搬不动,十只蚂蚁搬不动,上百只蚂蚁才搬得动,但我看它们也只能以平均每分钟一毫米的速度前进。还有一次,我带了只电晕的苍蝇下去,蚂蚁们对着苍蝇又抓又咬,没过多久,这只还没被电死的苍蝇就被咬死了,然后蚂蚁们全部到死苍蝇下面去,想把死苍蝇搬回家,这时候,一只较大的蚂蚁过来了,好象是“蚁王”,我想帮它们搬,谁知“蚁王”一下子爬到我手上,“啊呜”咬了一口我的手指头,我“啊”地叫了一声,急忙逃回家去,我想它们肯定把我当作“掠食者”了。

小学观察蚂蚁日记

  中午,我和好朋友任思语吃完饭后,就跑出去玩。地上有一群小蚂蚁,不远处有一只比蚂蚁大好几倍的死苍蝇,只见小蚂蚁们的触角这只碰碰那只,那只碰碰这只,真有意思。不知道的人一定以为它们在跳舞呢。让我来告诉你吧:这是蚂蚁在互相传递消息,用它们特有的方法告诉对方现在有什么新情况。遇到了这只"巨型苍蝇",当然要多叫几个好朋友来帮忙口罗。蚂蚁们商量好之后,就开始行动了。它们分配得真好,四五只抬前面,其他的在后面,还有一名指挥哩。真是"蚁"多力量大。经过小蚂蚁们的努力,"巨型苍蝇"被搬进了小屋。我通过细心观察,发现蚂蚁的"手臂"似乎特别有力,能搬动比自己身体大得多的东西,可能是有什么秘密武器吧。

  我把没喝完的牛奶倒了几滴在地上,蚂蚁"走"过来,闻了闻,就"走"开了,看来它的嗅觉挺好,知道牛奶不适合它。

  我又拿来一个一次性的塑料杯子,透明的,把杯底朝上,罩住了两只蚂蚁。过了片刻,我把杯子拿出来,蚂蚁抬头望望天,还是继续向"小屋子"走去。我再一次罩住那两只蚂蚁,并用手盖住杯子,使它们什么也看不见,又把杯子拿出来。它们可昏了头,这儿走走,那儿转转,迷失了方向。经过反复实验,得到的都是同一个答案:蚂蚁是靠蓝天、白云和周围的事物来辨别方向的。

  我发现了蚂蚁的许多秘密,也明白了:观察和研究是很重要的。

日记:观察日记蚂蚁

  9月29日星期六晴

  我来到院子观察蚂蚁,蚂蚁们一个个长着圆圆的脑袋,挺着一个大肚子,长长的触角像细细的丝线。蚂蚁经常到离巢穴很远的地方去寻找食物,如果既吃不下,又抬不动,它们就会急急忙忙地赶回去搬救兵。蚂蚁用触角来传递信息,如果发现了食物,遇到另一只蚂蚁,它们就用触角碰一下,这样它们就都明白了。开始,我放了一片海苔在洞口,全体蚂蚁都出动了,瞧,它们多团结呀!爬在海苔上,有的在咬,有的在搬,一会儿的功夫,海苔就被蚂蚁们搬进洞里去了。

  9月30日星期天晴

  我打算跟踪一只蚂蚁,我选好了一只蚂蚁就跟着它出发了。蚂蚁来到了一棵大树下,这有一只不小心掉下来的毛毛虫,一只蚂蚁搬不动,它便叫来了同伴,它们想把毛毛虫抬走,可是毛毛虫一直在挣扎着,给它们行走增加了困难,蚂蚁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它们纷纷爬到毛毛虫的身上咬着,刚刚还在地上挣扎的毛毛虫立刻不动了。蚂蚁们兵分三队,把毛毛虫咬成了三段,很轻松的抬回了巢穴。看来真是人多力量大呀!

  没想蚂蚁们这么团结,这种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

蚂蚁观察日记

  今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我和哥哥一起来滨河公园玩。

  我们玩得正开心时,忽然,我发现了一群精灵般的小蚂蚁,经过我的仔细观察,我发现:蚂蚁的眼睛小小的,鼻子很强,总能闻到好吃的东西,嘴巴小得几乎看不到,头上还长着一双触角,听哥哥说,触角是用来说话的。它一身黑,像乌黑的芝麻。别看蚂蚁小,但蚂蚁非常聪明。

  然后,我把一小块馍花儿放在了蚂蚁窝的旁边,看看蚂蚁到底吃不吃,过了半个小时后,一只蚂蚁东倒西歪地走了过来,那只蚂蚁先闻了闻,又仔细看了看,连忙转身走了。我还以为那只蚂蚁又去找别的食物吃了,过了大约五分钟,我看见有一、二、三、四、五.好多只小蚂蚁排着整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来到了馍花儿的旁边,有的在馍花儿下顶着,有的在馍花儿的左右两边手拍着馍花儿,有的在馍花儿上趴着,有的在前面拉着,还有的在后面推着.不一会儿,小蚂蚁成功地把馍花儿抬到了窝里。

  我看见这些小蚂蚁心里感慨着,小小的蚂蚁竟然是那样的坚强,那样的团结,那样的灵活。

  从这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有什么困难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战胜。这真是“人心齐,泰山移”呀!

我的蚂蚁观察日记

  这几天,妈妈给我买了一群“宠物”。它们呀,就是一群勤劳贪吃的蚂蚁。我非常喜欢它们,每天都在它们的“别墅”前看呀看。

  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蚂蚁睡觉时总是喜欢一大群堆在一起睡觉,这让我想到了企鹅,在寒冷的冬天会抱团取暖。这段时间天气渐渐转凉了,它们也会不会在抱团取暖呢?为了解开谜团,我找了百科全书,才知道蚂蚁是群居动物它喜欢集体生活。如果要说到团结我想蚂蚁应该是最好的例子了,当我把食物放在它们的食物区时,一只蚂蚁在食物区溜达,它的运气太好了,美食从天而降,它看看食物,围着它转了好几圈,又闻了闻,用“手”吃力的把食物搬起,一个小角掂了掂又放下,当它最终确定这东西能吃时,立刻跑去工作区“召唤”小伙伴们。它们听了“喜讯”不约而同有序地排好队,跟着那只“神气”的不行的蚂蚁来到食物边,很快它们就团结一致把食物顺利地搬回家,开始慢慢享用自己的战利品。

  还有一次,妈妈在洞口放了三粒白糖,一只特别聪明的我叫它“聪聪”的是一只伸手敏捷的蚂蚁,它第一个发现了那三粒白糖,有可能是它太饿了,居然独自一人狼吞虎咽地吃了,我倒一杯水的功夫它已经吃了两粒白糖,正津津有味地舔着最后一粒。最后,三粒白糖全被它独吞了,我和妈妈在担心它会不会烂牙。

  这就是我的一群“宠物”,它们是不是很有趣

观察日记-小蚂蚁

  2007年12月10日,天气阴

  南昌市百树小学三年级吴少雯

  下午,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菜地里观察蚂蚁。我抓了一只非常大的蚂蚁,把它关在了一个玻璃瓶里,然后边养边观察。因为它的个头特别大,还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巨无霸”。

  我发现,小蚂蚁的嘴巴和我们的嘴不一样,它的牙齿像一个尖尖的弯刀,也许就是这把弯刀才能够更好地把食物切割然后吃下去吧。小蚂蚁的身体分三节,第一节是它的头部,第二节是它的腹部,第三节是它的尾部。长了八条腿,有趣的是它头上长着两根触须,我想为什么它要长二根触须呢?于是我跑回菜地去想弄个明白,这时我发现了一只小蚂蚁发现地里有只死了的青虫,它试着搬了搬可太大了搬不动,这时它急忙掉转头去寻找它的伙伴,它用触须向伴们对话,过了一会儿我看见一只只的小蚂蚁排着队像条黑色的长龙似的涌向了那条青虫,然后,大家一起奋力地拖着往洞里搬。我兴奋地对着妈妈大叫:“我明白了,原来蚂蚁的触须是用来招唤同伴的,是它们用来交流的。”

  通过观察小蚂蚁我还知道了一个道理,别看蚂蚁小,但团结力量大,不论做什么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能成功。

有关于蚂蚁的观察日记

  “蚂蚁们都是是很勤劳的,他们分工明确,从不打架。”这句话是爸爸告诉我的。我半信半疑,于是准备去做一个实验。到了楼下,我将一块儿事先准备好的糖放在地上。过了大约五分钟左右,我看见有一只蚂蚁过来了,它试图想把那块糖拖走。虽然蚂蚁们都是大力士,但是这块儿糖已经超出了他的承重范围,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呀!又过了不久,出现了另一只蚂蚁,那两只蚂蚁走到一起触角碰触角。我想,看来爸爸这次说错了,谁说蚂蚁不打架,这不是打起来了吗

  突然,一只蚂蚁走了,另一只蚂蚁还在糖的周围转圈。过了一会儿,哪一只蚂蚁又回来了,后面还有黑压压的一片,我大吃一惊,这蚂蚁打架怎么也拉人帮忙呀?当大队人马走到糖跟前才知道,原来是来帮忙搬运事物的。我长出了一口气,以为那只蚂蚁会命丧黄泉呢!“你以为他们是在打架吗?”不知道什么时候,爸爸已经站在我的身后了,他说:“开始那两只蚂蚁是在交流信息,让另一只蚂蚁去搬援兵,所以我说蚂蚁之间很团结,是不会打架的。”

  我们生活在各种团队之中,都要有小蚂蚁那种团结、互助的精神,这样才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写蚂蚁的观察日记300字二

  今天我发现了一个蚂蚁洞,它就在爷爷奶奶家旁边的墙角下。我抓住了一只蚂蚁,它是由三个小“芝麻”组成的。头和肚子是黑色的,像两粒圆鼓鼓的芝麻,中间是黄褐色的,像是一粒瘪了的芝麻。蚂蚁的身体大约有0。5厘米长,它的身体像上了一层漆一样亮亮的。

  蚂蚁脑袋上有两根触角,经常轻轻地摇动。蚂蚁的嘴像一把小小的老虎钳子,一张一合地。蚂蚁的腿细细长长的,一共有六条,它的腿和身子一样也是经褐色的,因为很长,所以跑起来十分快。

  我把一小块肉放在蚂蚁洞旁,一只蚂蚁发现了肉,它碰了碰肉,又退了回去,等了一下,它又过来碰了碰肉,又退回去,就这样反复了好几次。这时又来了三只蚂蚁,它们也到了肉旁,其中有一只蚂蚁回洞里去了,不大会儿,又有几只蚂蚁排着队从洞里直接来到肉旁,接着蚂蚁越来越多了。

  我一个小时后再来观察时发现:那些蚂蚁把肉运到了洞门口,肉上面密密麻麻地爬满了蚂蚁。我把水洒在蚂蚁洞口,洞口本来是有一堆细土的,现在被弄湿、冲散了。然后我看见出来了许多蚂蚁,它们不断地从洞里推出泥巴来,不久洞就通了,蚂蚁又可以随便从洞口进进出出了。通过这次观察,我觉得蚂蚁是团结、勤劳、不怕困难的动物。

蚂蚁—观察日记

  6月3日星期一晴

  在我家附近的大树下,有一个深深的洞穴,里面住着一群可爱的小蚂蚁。它们每天早出晚归,十分勤劳。怪不得人们都说,蚂蚁是我们人类的好榜样。今年暑假,我发现了蚂蚁的生活习性,为此我感到很高兴。而经过一周的观察,我又发现了蚂蚁的许多特征。蚂蚁的身体有三节,头大大的,嘴巴长着夹子,有六对足,头上还长着触角呢。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见有许多蚂蚁正在“扛着”一只蚂蚱,我感到非常好奇。于是,我就开始仔细地观察蚂蚁。我发现蚂蚁的洞口比较小,周围有一些细沙,数不清的蚂蚁在进进出出地忙碌着,可见蚂蚁是群居生活。为了蚂蚁靠吃什么为生,我便从家里拿了一块糖、大米和菠菜,放在了离洞口比较近的地方。一只小蚂蚁最先发现食物,它爬到每个食物上,又爬下来跟附近的小蚂蚁碰了碰触角,然后又回到了洞里。不一会儿,来了许多只蚂蚁,黑压压的一片,它们齐心协力地抬着糖块和大米一起回到洞口,却不碰菠菜。看!它们搬不进去了,因为糖块太大而洞口太小,它们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围着糖块开始啃,用了很长时间才把糖块啃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然后再一块一块地搬回洞里。

  通过这个实验,我知道了蚂蚁是用触角辨别食物,喜欢吃甜味的东西和农作物,由此我断定蚂蚁是害虫,对人类的危害很大。如果蚂蚁在大坝上“安家落户”,那可惨了,人们不是常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吗?更不用说那专吃树木的蚂蚁和食人蚁了。洪水一来,大坝就会被冲垮,要危害到多少生命,损失多少财产呀!那专吃木头,给大自然的树木带来危害的白蚂蚁,还有那食人蚁,对我们人类更是一大威胁。

  通过这次对蚂蚁生活习性的发现,对我的启发很大。今后,我们要经常留心周围的事物,多多了解一些昆虫的特征。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写日记300字左右

周记300字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