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一水一风景的诗句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与山水如画的诗歌

  梨花

  惹了一夜雨下

  湿了一纸牵挂

  我,牵着瘦马

  漂泊在天涯

  牵挂

  冷了一壶清茶

  荒了一头白发

  夕阳西下

  叹不尽的似水年华

  我,轻轻将笔搁下

  品着茶

  心里却想着她

  ……

  山水如画

  画中无她

  何处为家

  笔尖轻滑

  细声飒飒

  心中有她

  我怎能不牵挂

  风,轻轻地刮

  请替我捎去想对她说的话

  我的思念如雨一般落下

  雨,轻轻地下

  请替我淋湿对她的牵挂

  我的情意如春草一般生根发芽

  ……

  山水如画

  画中有她

  她却不说话

  我又怎能放下

  我,将笔墨如泪挥洒

  只为画中的她

  我,撕心裂肺到沙哑

  只因我心里的她

  ……

  对她

  我只是

  一直放不下

一山一水一风景的诗句

中国古代最经典的山水诗

  【导读】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在一首山水诗中,并非山和水都得同时出现,有的只写山景,有的却以水景为主。但不论水光或山色,必定都是未曾经过诗人知性介入或情绪干扰的山水,也就是山水必须保持耳目所及之本来面目。当然,诗中的山水并不局限于荒山野外,其他经过人工点缀的著名风景区,以及城市近郊、宫苑或庄园的山水亦可入诗。

  1.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品鉴

  古人说曹操诗歌具有“霸气”,其实所谓“霸气”,正是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的流露。曹操通过观沧海所体悟出的乃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生境界,是含纳万物、吞吐日月的英雄胸襟,具有挥洒酣歌、刚健挺拔的阳刚之气。

  2.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谢朓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品鉴

  诗的基本内容在题目中已经传达了出来,诗人在黄昏时分,居高临下,还望京都。“白日”二句写京邑巍峨的宫殿,“丽”显示出光泽感。“余霞”四句写京邑郊外景致,为小谢名句。轮廓清晰,音节圆转,属对精工,秀气成采,故李太白诗云:“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结尾数句抒发去国怀乡的惆怅之情,从中折射出谢跳等士族文人内心深处的危惧与苦闷。

  3.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品鉴

  真实、生动地层现了塞北草原辽阔苍茫的北国风光,与江南水乡的秀美迥然不同。“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句,简洁空灵,“风”是动力,有了“风”,由静态的美转化为动态酌美。风格浑朴自然,悲壮激越,折射出北方游牧民族粗犷豪放的性格特征。

  4.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下,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品鉴

  “青山”、“绿水”对仗工丽,“潮平”、“风正”恢宏而新奇。“悬”字妙。“海日”两句妙绝千古,殷蹯云:“诗人已来,少有此句。”(高棅《唐诗品汇》)“生”、“人”二字写活了“海日”、“江春”。尾联透出浓郁的思乡之情。

  5.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凡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品鉴

  清人王阊运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竞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曲,尽其支流。宫体之巨澜也。”(《湘绮楼说诗》卷一)闻一多先生誉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

  题中五字皆为名词,是五种自然美景,五景组合成为一幅幅动态的画面,其中以“月”为主体。在空灵而迷茫的月色中,诗人展现大自然的奇丽景色、驰骋神思于天人之际,咏叹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将澎湃的诗情与深邃的哲理水乳交融般地结合为一体。

  6.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品鉴

  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历代写黄鹤楼的诗很多,但崔颢的一首七律,人称最佳。此诗写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情真意切。且淳朴生动,一如口语,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这一首诗不仅是崔颢的成名之作、传世之作,也为他奠定了一世诗名的基础。《唐诗三百首》是后人对唐诗的选集,就把崔颢这首诗列为七律诗中的第一首。可见对此诗的器重。

  7.临洞庭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品鉴

  在盛唐诸公中,盂浩然年岁较长,又被时人视为飘逸之高士,然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沉雄空旷,足以显示盛唐气象。

  8.山居秋瞑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品鉴

  “空山”非山空也,实为心空。“心空”并非心中无景,心中无情,而是心中无俗景,心中无俗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幽清明净,毫无纤尘。“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浣女清纯如水,渔翁返朴归真。《楚辞·招隐士》曰:“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反其意而言之,“空山”不空。

  9.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睛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品鉴

  首联是远眺之景;次联写登山所见,诗人抛开了千岩万壑、苍松古柏、怪石清泉,只抓住“白云”、“青霭”来写,一切景致都笼罩在烟云雾霭之中,令人似乎如人仙境。第三联是诗人登临绝顶、游目四周时的所见之景,俯瞰群山,尺幅万里。尾联交代出诗人已下至山谷,尽管天色已晚,但游兴未减,意欲借宿一夜,明日再游。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对山水的痴迷和山水对诗人的魅力。全诗清逸挺秀。

  10.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品鉴

  诗人以动显静,以声衬静,通过桂花飘落、明月东升、山鸟夜惊显示了春天夜晚恬静幽美的自然景色,也显示出大自然的生命律动。

描写山水的诗歌

  我想去江南

  一睹火红的江花湛蓝的江水

  聆听拱桥的倒影扁舟的渔火

  南国的云,在茶园山歌中

  悠悠划远。碧绿的菱角

  流开水波,荡漾

  我想去江南

  醉饮栀子的清香橘园的橙黄

  轻触春风的柔软丝雨的光滑

  钱塘潮声,在滚滚浪墙中

  惊涛拍岸。呢喃的归燕

  停落巷口,徘徊

  江南,江南

  掩藏着诗画的江南

  她从美人传说中走来

  如泣如诉,如梦如幻

  我神游江南

  从井冈山的竹子

  到西双版纳的落霞

  从苍山洱海到荒岛鸟林

  成群的鱼儿,把南海编织

  海上日出映红早发的渔船

  脉脉,几点白帆

  阳春三月

  山南山北好风光

  一个美丽的故人,隔山

  遥望。撇开混浊的思念

那一方山水的诗歌

  一直矗立在哪里

  你不走进去

  他就只是一个名字

  其实他

  早早等你了

  他威仪

  他包容

  他勤劳

  他大度

  那一方水

  一直潺潺在哪里

  一个美怎能概括

  她清冽

  她纯真

  她青春活泼

  她好弹古筝

  流连于溪畔

  不用洗濯

  尘埃亦去

  清风一缕

  荡起情丝

  那一方山水哟

  是如此的神奇

  长寿的老人如山中的麻柳

  皱褶漫布却依旧精神

  那一个个孩子

  如花儿般绽放

  那一方天地

  安放了多少质朴的爱情

  今天

  让我带着你

  进入你喜爱的旧时光里

  就让我做那里的山

  就让你做那里的水

  从此相依相恋

  忘情在时光之外

描写大自然山水的诗歌

  天空将无数种韵律轻飘在亮色下

  履履辙迹

  岁月的流逝有时象一首歌

  当你在那里想起

  快乐时光似曾把记忆

  留在广远的地方

  我不会相思

  却带着快慰热衷于你的情意

  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时候

  有我的爱心难以叙述

  象昨日的阳光这天如这时的你

  把我挽留

  必竟是夏季

  一个美妙的故事成熟在雨季

  象春风得意之时迎接你

  用已然忘却紧锁的心扉围绕你

  说一声久别后那漫长的凝视

  就足使你眼泪莹莹

  如气象万千的远古小径

  只有一种声音回荡

  那无边的翠绿连之后欣欣的里程

  不会停息

  是绿色的曼妙是红色的娇柔

  是幽雅把它擎起

那一片山水的写景

  山,沉稳敦厚;水,灵动,聪慧……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

  山篇

  山,绵延绵亘;山,险峻挺拔;山,有巍巍昆仑;山,有喜马拉雅……

  山,巍峨磅礴,让人想起五岳;山,新奇秀丽,令人忆起娥眉……

  山,犹如令万人敬仰的圣哲,沉稳是他的天性,静立,诠释着生命的伟岸,生命的博大,生命的肃穆,生命的庄严……

  山,好似让众人拥戴的伟人,仁厚是他的本色,静立,献出了唐古拉山的皑皑白雪,献出了黄山的温泉、云海、迎客松……

  山,相信沉默是金,他无语、无怨、无悔、无去、无从。然而冥冥之中,却永不停息地为世人演绎着动人的神话,最美的风景。

  仁者爱山。

  水篇

  老子有云:“上善若水。”

  孔子有云:“逝者如斯。”

  李白有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李煜有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美哉!山川

  ——改写《答谢中书书》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曾经这样形容过荆门山水“画”;南宋诗人陆游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描绘山西农庄质朴的山水景色。曹操的《观沧海》,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看来自古以来众多文人墨客都用各自独特的风格来描绘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山水画卷”。

  俊俏的山,直直耸立,有白云轻绕;俊美的水,清澈见底,有鱼儿嬉戏。溪水两岸的石壁,更是美妙绝伦:绿树、青草、翠竹、红花、蓝天、白云……四时不同、景色各异,五彩缤纷、交相辉映,美不胜收;特别是青翠的丛林,碧绿的修竹,四季常青、生机盎然。

  早晨,群山叠翠、清雾朦胧:山,似出浴的西子,亭亭玉立、超凡脱俗;雾,似斜披的轻纱,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这是一天最美的开始。山,阳光相拥,雾,紧紧依偎。漫步崎岖的山间小路,看舒缓的溪水流淌,品轻巧的小鸟婉鸣,听通灵的猿猴长啸,乐趣无限。山是质朴的、独特的,水是自然的、灵动的。多么清净的山水啊!一如梵音自天际间飘来,顿时让人耳聪目明,如悟禅机。

  黄昏、夕阳,又是另一幅山水佳景。落日余辉铺就大地、淙淙溪流碧波荡漾;光和影巧妙的揉和在一起:分不清哪是光下的水、哪是水中的光,波光一起粼粼生辉;调皮的锦鳞,时而在水底觅食、嬉戏,时而跳出水面,搅动阵阵涟漪,圈圈荡漾到远远的岸边。独处如此美景之中,自觉不自觉的融入了自然,不禁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人间仙境莫非在此?不然的话,为何这般清幽、脱俗,不带一丝人间烟火。

  但如此之美景,却在谢公独赏后“黯然消世”。恐怕,那人间仙境只能是梦中的景色了吧!

赞美祖国山水的诗歌

  诗歌一:游永嘉山水

  寻幽探胜入东瓯,甫见山水顿忘忧。

  欲得禅机访野寺,清音总在更上头。

  诗歌二:泼墨山水

  沏一壶灵感,空气瞬间变得、婉转

  思绪锁定书桌的情愿,亲近狼毫和生宣

  起承转合,喂养一句诗,显得万般、自然

  正如这一行,矜持许配给了一得阁吐出的、流动线

  画一道山峦,让它简单得如潮汐般

  在你留下痕迹的从前,上岸

  再画小桥,竹院,流水弯弯

  今生围着你的滴滴点点,委婉的旋转

  笔刚走完,磨痕未干

  寂静的屋檐,紫微星留恋,摘一颗作为落款

  这一生不管有多少改变

  我都会用上一万年的时间,为你、搁浅

  诗歌三:寄山水

  青霄九重望天门,

  碧水连天潮海平。

  我欲青春寄山水,

  不理尘世愁苦情。

  诗歌四:山水黔城

  一汪春水

  洒满点点繁星

  河面上下

  有两座山水黔城

  一座在岸上

  一座在水里

  弧形的彩光

  在小河里照镜

  长的是我

  短的是你

  你是我的偶像

  我是你的唯一

  没有了我

  你也会悄然离去

  只留下一条

  寂寞的河流

  在黑夜里

  冲刷我

  模糊的记忆

  诗歌五:我爱你,山水

  你款款走过

  一步一颤得如一耸高山

  你轻轻漂过

  双眸透彻得如一泓深水

  我骨子里爱山

  但一般的山难收我的眼底

  我内心里爱水

  可一般的水我从不涉足

  自打我看到你的那一刻

  你这山,你这水

  铺展的多彩神韵

  却搅动了我不安的心

  高高地仰望你

  满山的葱郁芬芳

  缓缓地撩拨你

  一河的碧波清荷

  风儿风干了一个个日子

  我却流连于你,沉醉于你

  不管你是不是喜欢

  我总是忘情地亲你,吻你

  我苦苦地一路跋涉

  一任岁月淙淙流淌

  只为你这山更加高耸

  只为你这水更加透彻

  又到三月的这个日子

  你出落得如狐狸一样迷人

  我羞涩着大胆向你表白

  我爱你,我的山水

  诗歌六:山水牡丹香万里

  帝王之家,唯留的一门亲戚

  从唐诗的细腻,耕耘到宋词的婉约

  跨越了刀光剑影,朝代更迭

  垫江山水之间,犹见飞燕依栏

  巴蜀的雾,染满江南烟雨

  在日落月升轮回。江山不够完美

  暖阳携带花信风,敲开

  牡丹的祖籍。满地少女的童贞

  于千年古县,表明心迹

  妖娆芬芳,从尖刀峰融入《洛神赋》

  走进褶皱纸扇里。恺之峰间

  花瓣在铜管乐器孔中骚动。龙溪河流

  跳跃着音符,一香万里

  洛阳古都的羞涩,源于垫江山水

  活色生香的底蕴,遗留山涧

  我以蚂蚁的方式,仔细寻找

  观世音打碎的花露。晨曦中,晕染了钟嘴寨

  条谷山脉的灵气,催开一岁一情愫

  醉卧君王侧的花容,随霸王而去

  洛川神女遗留的丹青,朵朵浓郁的牡丹

  根系太平村村寨寨

  诗歌七:桂林山水甲天下

  山光水色醉漓江,渔火清风心花放。

  月下泛舟闻天籁,满城桂子尽飘香。

  诗歌八:最美山水情

  我若是你影子里的野草

  我将会用心

  解读你的苦寒,你的焦虑

  解读你满目的苍凉

  一滴滴化成水

  深入山路上一颗颗吐蕾的灵魂

  我若是一棵树

  只在湿滑泥泞的路上等你停靠

  用我的身体

  搀扶起你跌倒后爬起

  再跌倒再爬起的踉踉跄跄

  今晚我被感动灼伤

  幻化

  我愿做一朵小花

  被你凝视,做一块岩石

  被你镌刻

  做大山里的孩子

  被你眷顾……

  今晚,我比任何时候

  都更懂得对孤独的爱抚与体谅

  更懂得滴泪染血地倾诉

  更懂得你

  倘若我是烛光

  定伴你夜半三更时分的寑食难安

  暖化你的惊魂未定

  你的风雪之夜

  等黎明恰到好处地醒来

  醒来

  低矮屋檐下的书声朗朗

  醒来

  杜鹃,梅朵,是山花烂漫

  醒来,祖国

  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这山,这水,这风景

  自然造化的山以它的沉稳、博大和丰富的内涵,给了多少人以启迪,以激励,以力量。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陶潜“悠然见南山”,李白则与山“相看两不厌”。他们读懂了山,同时也把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精神回报给这道“风景”,山,因了他们而闪烁着人文色彩。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屈子披发行吟于泽畔。屈子知道,这大自然的水是圣洁的水,惟有这清水,才可以容纳他的丹心。于是,他纵身投于汨罗江中。汨罗江水永不枯竭,屈子的爱国之心永不泯灭,他化作了汨罗江神,化作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永不消逝的浪花。汨罗江畔,屈子祠前,至今不仍然有30万民众祭奠屈原吗?“昨日你问天,今日我问河,而河不答,只悲风吹来水面,悠悠西去依然是汨罗……”屈子将这水当作了安息之所;这水,这风景,因了屈子才有了前所未有的壮观和无比深厚的文化积淀。

  滚滚百川,奔涌而前,不因任何人的挽留而止,不因任何人的抽刀而断,却因了多少人的思想而积聚了丰富的底蕴。“逝者如斯夫”,是的,逝者确如斯夫,但不逝的精灵犹在——易水犹寒,乌江犹烈,苏堤、白堤仍是西湖双翼,韩山、韩水名姓不改。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山与水因了智者仁者的思想而有了灵性。不管智者仁者望峰息心也好,怆然涕下也罢,总归于一个人生思考:渺小的人类,只有将生命融入这山这水这风景这自然这宇宙才能得以永生。

山水风光的唐诗

  1、《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晴。

  3、《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5、《山中留客》

  唐·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6、《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7、《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8、《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颖是银河落九天。

  9、《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1、《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2、南湖早春》

  唐·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13、杭州春望》

  唐·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14、《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5、《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16、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7、《江上》

  清·王士禛

  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白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18、《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9、《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学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0、《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1、《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2、《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3、《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24、《山居秋瞑》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5、《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6、《饮酒》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7、《巫峡》

  唐·杨炯

  三峡七百里,唯言巫峡长。

  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

  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

  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

  美人今何在,灵芝徒有芳。

  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28、《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红色诗歌100首

推荐一个好地方游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