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的情节概括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三顾茅庐的故事

  拼音: sān gù lú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襄阳古隆中(今襄樊市西)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当他们到诸葛亮家前,已经是中午,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刘备三顾茅庐的目的:

  刘备三顾茅庐是蜀汉历史上一件重要事情。刘备为何要请诸葛亮出山?可以有以下两种解释。

  第一种:延揽人才,诸葛亮未出山之前,刘备手中的人均属中等人才,想要定国安邦,必须要有一个像诸葛亮这样的人才,当时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再加上徐庶的推荐,刘备找诸葛亮是必然的,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当然要找诸葛亮这样的人才。这也是普遍接受的一种说法。

  第二种:利用诸葛亮在荆襄地区的社会关系,刘备三次枉驾以见孔明,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诸葛亮的势力和影响,诸葛亮根本不是布衣,相反,他与荆州三方面势力都有密切关系。一是,以庞德公为首的荆襄地方豪强势力;二是,通过黄承彦与荆州蔡氏集团发生了潜在关系;三是,成为刘琦的入幕之宾,获得了刘表长子的信任。正是由于他的广泛、复杂的社会关系,所以刘备才找到他,刘备三顾茅庐后,结果怎么样呢?史书上说:“荆楚群士从之如云”这难道和诸葛亮的社会影响力没有关系吗?这就是刘备利用他得到的好处的。

三顾茅庐的情节概括

三顾茅庐的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中原各地都在打仗。每股势力都想壮大自己,成为国家的唯一统治者。其中有位叫刘备的英雄,他看到国家四分五裂,百姓备受战争折磨,很想建立一个能让百姓安居乐业、没有战乱的国家。但是,刘备的势力很薄弱,他身边只有两个能征善战的好兄弟——关羽和张飞,而缺少有智谋的人帮助他。

  后来,有人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说他才华过人、智谋深远,如果谁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平定天下了。刘备听了很高兴,于是派人打听诸葛亮的消息。那时,诸葛亮住在隆中的一间茅草屋里,过着悠闲的隐居生活。为了能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刘备带着丰厚的礼物,在关羽和张飞的陪同下,一起去请诸葛亮。

  他们到了诸葛亮的家门口,刘备亲自去敲门。不巧,诸葛亮不在家!刘备只好失望地回去了,但他仍不放弃请诸葛亮的念头。

  有一天,刘备听说诸葛亮回家了,就急忙带着关羽和张飞再一次去拜访。那时正是冬天,北风“呼呼”地刮着,还下着大雪。刘备冒着雪,走了很远的路,希望能用自己的诚意打动诸葛亮。可是,这一次诸葛亮又没在家。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离开了诸葛亮的茅草屋。

  过了些日子,刘备准备再次去请诸葛亮。这时,关羽和张飞都劝他不要去了,他们都觉得刘备没必要对诸葛亮这么恭敬。刘备却说:“对于有才能的人,就要用尊敬的态度。”然后,又和关羽、张飞第三次去请诸葛亮。

  这一次,他们来到诸葛亮家时已经是中午了,书童说,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没有打扰他,而是恭敬地站在门口等诸葛亮醒来。刘备在门外等了很久,太阳晒得他满头大汗。关羽和张飞都心疼地劝刘备到阴凉的地方坐下休息,可刘备觉得,那样不足以表示他对诸葛亮的敬意,于是他坚持守在门口。

  诸葛亮醒来后,听说刘备为了不影响他休息,已经在门口站了几个小时,心里非常感动,赶快出门去迎接刘备。诸葛亮邀请刘备到自己的书房讨论国家大事,他们发现俩人有着共同的目标:建立一个让百姓安居乐业、没有战乱的国家。于是,诸葛亮决定接受刘备的邀请,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刘备三次拜见诸葛亮,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了他,才得到了诸葛亮的辅佐。在此后的几十年里,诸葛亮用自己的才智帮助刘备使蜀汉政权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势力之一。

三顾茅庐成语故事

  意思:比方屡次专诚访问。又作“三请诸葛”。

  东汉末年,天下决裂,曹操据中原黄河、济、淮流域,刘备据益州、汉中地域,孙权据长江下游一带,相互攻伐,连年争吵,逐步构成魏、蜀、吴三国局势。

  刘备据说诸葛亮极有才干,便恭恭顺敬地亲身去寻访。这诸葛亮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寄籍山东琅邪,当时隐居在隆中(今湖北襄阳邻近),人称“卧龙先生”,并称住处一带的高冈为卧龙冈,他就住在冈前的茅庐(草屋)里。刘备经过徐嫡先容,曾前后三次专诚造访他。头两次,他成心避而不见,最后一次才见了面。刘备恳求了半天,诸葛亮许可出山相助。从此,诸葛亮当了刘备的智囊,指挥若定,打了良多胜仗,奠破了蜀汉的国基。后来,刘备称帝,诸葛亮做了丞相。

三顾茅庐经典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刘备为了日后成就一统天下的大业,求贤若渴。他听说襄阳城西隆中的诸葛亮雄才大略,是个杰出的人才,便准备了礼物,与关羽、张飞专程去拜访。快到隆中的时候,远远望见山坡上有几个农夫一边锄地,一边唱着歌。那歌声优美动听,最后两句是:“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刘备听完歌,停住马,叫过一个农夫问道:“这歌是谁作的?”农夫说:“是卧龙先生作的。”刘备问:“卧龙先生住在什么地方?”农夫说:“从这山坡往南走,有一带高冈,高冈前边树林中的草房,便是卧龙先生的住处。”刘备谢了农夫,打马继续往前走。走出三四里地,就看见树林了,果然松竹交翠,景致清幽。刘备来到庄前,跳下马敲开柴门,不大工夫,一个看门小童出来告诉刘备:“先生外出了,不知何时才会回来。”刘备听了十分失望,便对童子说:“如果先生回来,请说刘备来拜访过。”

  几天后,刘备派人打听到孔明已回,便叫人备马。张飞说:“孔明只不过是个乡村百姓,用不着哥哥亲自去,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把张飞斥责了一顿,说:“孔明是天下的大贤,怎么能随便去叫呢?”于是,刘备上了马,第二次去拜访孔明。关羽、张飞也跟着去了。

  这时正是深冬,天气很冷。他们走了几里地,天空忽然刮起北风,下起大雪来。张飞说:“天这么冷,还跑远路去见那个没用的人,真不如回去避避风雪。”刘备说:“我顶着雪去,正是想让孔明知道我的诚意。两位弟弟如果怕冷,就先回去吧!”张飞一挺身子说:“我死都不怕,还怕冷?我只是担心哥哥又空跑一趟。”刘备说:“别多说了,跟我走就是了。”

  三人到了孔明的庄院前,童子迎了出来。刘备下马问:“先生今天在家吗?”童子说:“正在屋里读书。”刘备很高兴,和关羽、张飞随着小童走进院子。走了几步,忽听屋里传出吟诗的声音。刘备在门前站了一会儿,等屋里吟完诗歌才进去,只见一个青年正在桌旁读书。刘备上前施礼说:“我一直在想念先生,只是没有机会见到您,前些天来过一次,恰好先生出去了。今天我顶着风雪跑来,总算见到了先生,真是幸运!”

  那青年慌忙向刘备还礼说:“将军是要见我哥哥吧?”刘备一听,惊讶地问:“先生不是卧龙?”那青年说:“我是卧龙的弟弟诸葛均。我们兄弟三个,大哥诸葛瑾,现在江东;孔明是我二哥,与友人出游去了。”刘备叹口气说:“我们缘分怎么这么浅,两次都没有遇上大贤!”张飞说:“那先生不在,哥哥上马走吧,不用等了!”刘备说:“我既然来了,怎能一句话不留就走?”于是向诸葛均要了纸笔,给孔明留了封信,信中希望诸葛亮能出来帮助他安定天下,救国救民,并说几天后还要来拜访。刘备把信写好,交给诸葛均收下,向他告辞。

  刘备告别出来,小童指着远处喊道:“老先生来啦!”刘备以为是卧龙,忙上前施礼。诸葛均说这不是诸葛亮,是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刘备只好怅然而归。

  刘备回到新野,过了几天,又挑了个好日子,诚心诚意地洗了澡,换了干净衣服,准备再上隆中请孔明。关羽不高兴地说:“哥哥亲自去拜访过他两次,这已经超出礼节的范围了。我想那诸葛亮只不过是徒有虚名,不见得有什么学问,所以才躲着不敢见您。哥哥不要被他迷惑了!”刘备说:“春秋时,齐桓公去看一个小臣,亲自去了五次才见到,何况我们是去拜访大贤呢!”

  张飞说:“哥哥说错了!诸葛亮只是个种地的,算什么大贤!这次不用哥哥去,我用一条麻绳就能把他绑来!”刘备听了,生气地说:“你太无礼了!这次你别去,我和云长两人去。”张飞着急地说:“两位哥哥都去,可别把我留下!”刘备说:“你要去也行,到那儿可不许撒野!”张飞答应了。

  刘备到了隆中,离孔明住处还有半里多地,刘备便下马步行。到了孔明院外,童子出来说:“今天先生虽然在家,但正在屋里睡觉,还没有起来。”刘备说:“那就先不用通报了。”刘备吩咐关羽、张飞在外面等候,自己轻轻地走进屋里,也不说话,在台阶下静静等候。站了好半天,孔明也没有醒来。

  关羽、张飞在外面等的时间长了,也不知里面是怎么回事,心里着急,就闯了进来。他们见刘备还在那恭恭敬敬地站着,心里很生气。张飞对关羽说:“这先生太傲慢了!我哥哥在台阶下站着,他竟装睡不起来。等我到屋后去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好歹把张飞劝住了。刘备摆摆手,叫他们还到院外等候。

  刘备又站了一会儿,只见孔明翻了个身。童子想去报告,刘备说:“不要惊动先生。”孔明又睡了一个时辰才醒,口中吟了一首诗:

  大梦谁先觉,

  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

  窗外日迟迟。

  然后,翻身问童子说:“有客人来吗?”童子说:“刘皇叔在这儿站着等半天了。”孔明说:“怎么不早告诉我!请等我换换衣服。”说完,起身到后屋去了。过了一会儿,孔明穿得整整齐齐出来迎接刘备。刘备一看,的确是英姿潇洒,人才出众。

  两人叙了礼,分宾主坐好,童子献上了茶。孔明说:“我是个乡下人,懒散惯了,蒙将军几次来探望,心里真是过意不去。上次看到将军留下的信,对您忧国忧民的心情,我非常敬佩。但我年纪轻,才识浅,恐怕回答不好将军的问题,误了您的大事。”刘备说:“请先生以天下百姓为重,开导开导我吧。”孔明笑笑说:“我愿意听听将军的志向。”刘备说:“现在奸臣掌握了朝廷大权,汉朝江山眼看就要完了。我想讨伐奸贼,伸张正义,安定国家;但是能力低,见识浅,一直没有什么成效。因此,特意来向先生请教。”

  孔明说:“自从董卓作乱以来,英雄豪杰纷纷招兵买马,抢占地盘。曹操力量不如袁绍,最后却把袁绍打败了,这主要还是靠人的智谋。现在曹操拥有百万大军,又能用皇上的名义对各地发号施令,目前绝不能和他交锋。再说江东,传到孙权已经是第三代了,那里地势险要,百姓也拥护他,因此可以把他作为盟友去结交;荆州与益州的主人无能,这两个地方,以后一定会归将军的。到时,将军领着这两地兵马进军中原,百姓一定会欢迎您的!”

  孔明说完,叫童子拿出一幅西川地图,挂在墙上,对刘备说:“这是西川五十四州地图。将军可先拿下荆州做立脚点,然后夺取西川建立大业,和曹操、孙权成为三足鼎立的形势。”刘备听完,异常振奋,向孔明拱手道谢说:“听了先生的话,我的心里一下敞亮了!”刘备再三请孔明出山相助,感情真挚,眼泪都打湿了衣襟。孔明见刘备心意诚恳,便答应了刘备的邀请。

  此后,刘备拜孔明为军师,授予印绶,请他掌管军马。两人同桌吃饭,同床睡觉,共议大事。

  “三顾茅庐”的故事从此被天下人传为美谈,表示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

三顾茅庐成语故事介绍

  臣本布衣(1),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2)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3),猥自枉屈(4),三顾(5)臣于草庐之中,谘(6)臣以当世之事,由是(7)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8)。(诸葛亮·《前出师表》)

  【注解】

  (1)布衣:平民。

  (2)不求闻达:无意追求名誉显贵。闻,音“问”。

  (3)卑鄙:地位卑微低贱。自谦之词。

  (4)猥自枉屈:委曲贬低自己的身分。猥,音“伟”。

  (5)顾:拜访、探望。

  (6)谘:音“资”,通“咨”,商量、询问。

  (7)由是:因此,自此以后。

  (8)驱驰:奔走效力。

  【故事阐述】

  我本来是个平民百姓,在南阳隆中耕种,为的是能在乱世中苟且保全生命,并无意追求名誉显贵。先帝不因为我出身卑微低贱,反而委屈贬低自己的身份,一连三次到草庐里来拜访,向我征询对当今天下大事的意见,因此我非常感谢、非常激动,于是我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力。

  后来“三顾茅庐”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对贤才真心诚意的邀请、拜访。

  【讨论】

  (1)身为堂堂一国之君的刘备,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找隐居山林的诸

  葛亮呢

  (2)平民身份的诸葛亮为什么值得让人接二连三的来拜访

  (3)对于有才能的人,我们是不是也能象刘备一样有开阔的心胸,放下身段去

  虚心求教

  【造句练习】

  例:老陈不忍心拒绝王经理三顾茅庐的诚意,最后决定到他的公司任职。

  例:为了表示诚意,我决定三顾茅庐,请刘先生出马协助。

  【相似成语】

  不耻下问;求贤若渴;握发吐哺;礼贤下士

  请找出三个以“三”开头的成语。

新编三顾茅庐

  第一幕

  地点:诸葛亮草庐、刘备营

  人物:刘备、诸葛亮书童

  刘备:(拿出手机)那个诸葛亮,住在山旮旯里头,找都找不到。幸亏我是“全球通",随便哪儿都打的通。

  (拨号)

  诸葛亮书童;(拿起电话)喂,哪位?这里是诸葛亮草庐。

  刘备:我找诸葛亮先生。

  诸葛亮书童:我是无所不知,博古通今的诸葛亮先生-的书童!实在不巧,我们家先生去德国看世界杯了。

  刘备:(再次拨号)喂,张飞,诸葛亮不在,不如我们亲自去草庐等他吧。

  (挂断电话)

  第二幕

  地点:诸葛亮草庐

  人物:刘备、张飞、关羽、诸葛亮书童

  刘备:(兴奋地捶门)开门,开门!

  诸葛亮书童:(三步并作两步跑来开门)你们找谁

  刘备:我们找诸葛先生。

  张飞:(一脸横肉,挤出一点笑)我们想请他出山对付曹操,孙权。

  诸葛亮书童:你们来的真不是时候,我家先生去火山探险了!

  关羽:(略有些生气)我们千里迢迢赶来,住哪儿呀

  诸葛亮书童:(一脸笑容)我家有客房,五星级的,每晚五两银子!

  刘备,关羽,张飞:(齐)罢了,罢了,带路吧!

  诸葛亮书童:路费。

  (三人晕)

  第三幕

  人物:刘备、关羽、诸葛亮、张飞、诸葛亮书童

  诸葛亮:(满面春风走进草庐)火山真好玩呀!

  刘备:(十分惊喜)诸葛先生,你终于回来了!

  关羽:我们想请你出山!

  诸葛亮:(得意洋洋)那我得考考你们!

  张飞:(抢着说)我先来。

  诸葛亮:(摇着扇子)张飞,树上有十只鸟,打一枪,还有几只呢

  张飞:(伸出双手,反复数着手指)一,二,三''''''九只!我一定说对了!

  诸葛亮书童:错,打一枪,其他鸟儿全吓跑了,一只不剩!真笨!

  诸葛亮:关羽,树上有十个苹果,射一箭,剩几个

  关羽:(思索半天)一个不剩!

  诸葛亮书童:错!苹果又不回跑,怎么会一个不剩?“蛋白智"!

  诸葛亮:刘备,你若答对这个问题,我就随你出山!这是个困扰了希腊哲学家几千年的问题,请问,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三人争得七嘴八舌,面红耳赤。刘备拿出)

  刘备:(翻开字典)先有蛋。

  诸葛亮:此话怎讲

  刘备:(胸有成竹)瞧,95页“dan"蛋,476页“ji"鸡。所以先有蛋嘛!

  葛亮书童:(拍手)有理有理!

  诸葛亮:(一脸无奈)随你们出山!

  -幕落

三顾茅庐的故事

  【拼音】: sān gù lú

  【解释】: 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诸葛亮居住在隆中的茅庐里。

  谋士徐庶向刘备推荐说:诸葛亮是个奇才。刘备为了请诸亮帮助自己打天下,就同关羽、张飞一起去请他出山。可是诸葛亮不在家,刘备只好留下姓名,怏怏不乐地回去。隔了几天,刘备打听到诸葛亮回来了,又带着关羽、张飞冒着风雪前去。哪知诸葛亮又出门出去了,刘备他们又空走一趟。

  刘备第三次去隆中,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在交谈中,诸葛亮对天下形势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刘备十分叹服。

  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非常感动,答应出山相助。刘备尊诸葛亮为军师,对关羽、张飞说:我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诸葛亮初出茅庐,就帮刘备打了不少胜仗,为刘备奠定了蜀汉的国基。

  成语三顾茅庐由此而来,

  2.口若悬河故事

  3.草船借箭故事

  4.反客为主的故事

  5.完璧归赵的故事

  :我的危机故事

  8.改写《秋思》故事

三顾茅庐的故事三顾茅庐的典故

  三顾茅庐的故事前一篇:三寸之舌后一篇:三令五申三顾茅庐的故事:成语:三顾茅庐拼音:sāngùú解释:顾:拜访;茅庐:草屋。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成语故事:东汉末年,诸葛亮居住在隆中的茅庐里。

  谋士徐庶向刘备推荐说:诸葛亮是个奇才。

  刘备为了请诸亮帮助自己打天下,就同关羽、张飞一起去请他出山。

  可是诸葛亮不在家,刘备只好留下姓名,怏怏不乐地回去。

  三顾茅庐的故事隔了几天,刘备打听到诸葛亮回来了,又带着关羽、张飞冒着风雪前去。

  哪知诸葛亮又出门出去了,刘备他们又空走一趟。

  刘备第三次去隆中,终于见到了诸葛亮。

  在交谈中,诸葛亮对天下形势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刘备十分叹服。

  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非常感动,答应出山相助。

  刘备尊诸葛亮为军师,对关羽、张飞说:我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诸葛亮初出茅庐,就帮刘备打了不少胜仗,为刘备奠定了蜀汉的国基。

  成语三顾茅庐由此而来,相关成语:更多内容请查看汉语大辞典成语词典大全。

  如有疑问,请直接与我们联系。

  谢谢!

三顾茅庐的主要内容

  东汉末年,爆发了黄巾起义,天下大乱。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坐拥朝廷。

  孙权凭借长江天险拥兵东吴。

  当时刘备驻军新野,在谋士徐庶的帮助下几次打败曹军。

  后来徐庶因为曹操囚禁他的母亲,为了母亲的安危,他含泪辞别刘备,前去曹营。

  徐庶临行前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他说诸葛亮就是卧龙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治国安邦之能,得到诸葛亮的辅佐,刘备就能安定天下。

  刘备求贤若渴,赶紧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前去隆中卧龙岗请诸葛亮出山。

  不巧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

  书童也不知道诸葛亮去了哪里,什么时候回来。

  刘备一行只好打道回府。

  过了几天刘备听说诸葛亮回来了,马上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来到诸葛亮家。

  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是那青年不是诸葛亮,而是他的弟弟诸葛均。

  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请走了。

  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让他转交给诸葛亮。

  刘备信中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

  刘备回到新野之后,光阴在再转眼到了第二年的新春。

  刘备选择吉日,沐浴更衣,带领关羽、张飞一同前往隆中。

  离诸葛亮草庐半里地时,刘备下马步行遇到诸葛均,从他口中得知诸葛亮昨天傍晚回来了。

  三人来到诸葛亮的住所叩门拜访书童说诸葛亮在草堂中睡觉未醒来。

  刘备吩咐书童不要通报他和关、张两人站在门外台阶上等候。

  张飞大怒,要去吵醒诸葛亮,被关羽劝住。

  后来诸葛亮睡醒,听书童说刘备来访,便换了衣服,迎接刘备等人进屋详谈。

  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曹操拥兵百万,占天时孙权借助长江天险,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荆州,占领蜀川成就大业,和曹操、孙权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

  诸葛亮答应出山辅佐刘备成就大业。

《三顾茅庐》故事梗概作文

  刘备脱离曹操后,占有荆州自立为王,以皇叔身份招贤纳士。可后来刘备的谋士之母被曹操挟持,谋士被迫投靠曹操。那谋士走前向刘备推荐了能人诸葛亮,要刘备必需亲自去请。

  刘备第一次到了卧龙岗后空手而归,因为诸葛亮当时去游山玩水了。第二次去的时候,刘备遇见了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诸葛均告知刘备诸葛亮又与一帮贤士好友去山中赏梅了,要一两个月才回来,刘备只好又怏怏而回,不过他留下了一封信告诉诸葛亮自己十分地敬仰他。

  第三次来时,诸葛亮恰好就在屋中睡午觉,刘备不愿打扰诸葛亮,就在屋外等候。诸葛亮醒后,将刘备迎进屋中,提出了有名的“隆中对”,出山辅佐刘备成就大业。后来诸葛亮火烧博望坡、水淹万军、巧夺三城、火烧赤壁、收服千将、七擒孟获、七伐北魅、火烧上方谷、收姜维……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窗外即景优美的开头和结尾

三顾茅庐的寓意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