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景抒情的经典诗句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经典写景抒情诗歌

  一、 江城子·离别赠师友

  比肩携手赛华章, 我寻思,你留芳,三载情谊,挽臂探幽篁。睦友黉中斟竹汁,红舜土,绿尧乡。 文期酒会聚宾郎,叙衷肠,慕苏杭。志在天涯,何必泪千行?顾遇师恩情肯却?山可仰,义难忘!

  二、迎港澳回归抒怀

  南粤星辰昔日朦, 红旗今展耀晴空。

  香江已奏回归曲, 澳岛齐端凯泽盅。

  四佰春秋游子恨, 九州圣土弟兄崇。

  构思“两制”昭天业, 一统江山慰邓公。

  三、五彩吟

  旭日临山笑, 金瓯遍坦途。

  青原腾绿水, 广厦憩茅庐。

  【注释】

  1、五彩:色彩缤纷,繁华似锦。此诗为祝贺聂庆伦叔华夏落成,制成贺匾以赠。

  2、广厦:引自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四、 滕王阁雅韵

  滕王高耸洪城府,俯瞰千年宝剑洲。

  赣水滔滔凝赤影,冈峦翠翠映青琉。

  物华天宝神琼宇,人杰地灵壮玉楼。

  悦尽鄱湖新彩卷,子安再世赋难收。

  五、 阁皂山仙境

  江西阁皂山,赣抚一神盘。

  白瀑匡庐势,苍松五岳酸。

  潜熏朱子道,敬续葛玄丹。

  道教卅三地,千年国药坛。

  注:朱子:指宋代朱熹。

  六、 明月山览胜

  明月宜春卧,诸峰拱半圆。

  九霄招瑞庆,云谷落谭泉。

  莫忘温汤浴,流连绝壁前。

  先贤多览胜,翠柏苍松巅。

  七、 咏庐山瀑布

  飞瀑窜悬崖,千军纵白骅。

  银绢邀兴客,烟雾锁红霞。

  八、题杭州西湖钱王祠

  干戈扰攘四方狂,息战休兵吴越昌。

  造堰强农兴众庶,扶商凿井启天堂。

  疏湖换得千秋乐,建殿徒增百姓殃。

  纳土归宗全大局,安民保境熠苏杭。

  九、 轮 回

  夕阳无限好,何必怨黄昏。

  西日难沉海,东晖怎诱人。

  十、 自勉诗

  庭前秀翠竹,屋后挺魁樟。

  敢与檀香比,心胸较海洋。

借景抒情的经典诗句

即景抒情诗

  即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诗人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主观感情的诗作。

  渡湘江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斜阳 一作:夕阳)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著 同:着)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沧溟 一作:沧浪)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借景抒情诗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雨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借月抒情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抬头看见天上的明月, 低下头思念故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明月美景何时有,手捧 酒杯问青天。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又吹绿了江 南岸,我何时能 在明月照耀下回 到故乡。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天的江潮水 连着海水,海 上的明月与潮 水一同起落。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

  意境。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就是诗人张继在国家遭受战争、自己赶考落榜,处于痛苦、彷徨、忧愁和无奈之时,借景抒情之作。

借景抒情的古代诗歌有哪些

  唐代: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赏析】

  这首七绝,是大历诗歌中最著名之作。全诗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这二句既描写了秋夜江边之景,又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夜行无月,本难见物,而渔火醒目,霜寒可感;夜半乃阗寂之时,却闻乌啼钟鸣。如此明灭对照,无声与有声的衬托,使景皆为情中之景,声皆为意中之音,意境疏密错落,浑融幽远。一缕淡淡的客愁被点染得朦胧隽永,在姑苏城的夜空中摇曳飘忽,为那里的一桥一水,一寺一城平添了千古风情,吸引着古往今来的寻梦者。《唐诗三集合编》“全篇诗意自‘愁眠’上起,妙在不说出。”《碛砂唐诗》:“‘对愁眠’三字为全章关目。明逗一‘愁’字,虚写竟夕光景,辗转反侧之意自见。”《古唐诗合解》:“此诗装句法最妙,似连而断,似断而连。”

  诗人运思细密,短短四句诗中包蕴了六景一事,用最具诗意的语言构造出一个清幽寂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其名句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为什么诗人一夜未眠呢?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第二句写诗人一夜伴着“江枫”和“渔火”未眠的情景。

  小结:前两句写了六种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孟薰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前两句是诗人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听到的,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

  时光不停地向前流去,天气变得凉爽起来。吵人的蝉声被秋风吹散,取而代之的,则是蟋蟀的悲鸣。

  初秋的小草,不再像春天那样柔软,也不像夏天那样翠绿,而是泛起星星点点的鹅黄,随风摇曳。

  秋天到了,树叶霎时间变成了黄色,挂在枝头摇摇欲坠。用不了多久,它们就会像一只只枯叶蝶,在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悄然落下……

  秋天到了,候鸟们都飞向南方去了,大雁一会排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整齐地飞向南方,于是再也听不见候鸟们的鸣叫声了;麻雀们也叽叽喳喳忙着找食物、垒巢,准备度过这个金色的冬天。

  俗话说:“秋实累累。”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稻田里,一片片黄澄澄的稻谷随风翻起金波;菜地里,绿油油的菜叶上闪耀着晶莹的露珠;果架上,红彤彤的苹果扒开树叶往外瞧,小灯笼似的枣子挂满了枝头。真是迷人啊!

  秋月如镜。皎洁的月光为大地洒下淡黄的光辉,衬托着丛中的蟋蟀声,显得一切都是那么安静,那么和谐。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秋天到了,它吹去了夏天的暑气,该人带来无限的遐想。

借景抒情诗

  借景抒情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自己的心情寄寓在此景此物中。

  《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中秋月》

  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纹。

  昨夜闲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逞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借景抒情的诗歌有哪些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雨霖铃》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纹。

  昨夜闲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逞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借景抒情的古代诗歌有哪些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

  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

  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会结束。

  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本诗也许还有别的寓意,但作为爱情诗却是几无异议。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东风”句点了时节,但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生气。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借景抒情诗

  借景抒情即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

  1、《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5、《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6、《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7、《雨霖铃》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8、《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9、《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借景抒情

  我爱“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艳丽,我爱“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壮阔。但我更爱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因为这是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画作,也是一卷江南水乡的私语。

  是的,每个地方都有它独特的魂力以及它的风土人情,但乌镇这个水乡却令我久久难忘。

  那是一个迷人的水乡,用美丽的景色书写着乌镇这个地方的私语。匆匆到达乌镇已是傍晚,夕阳西下的乌镇分外宜人。放眼望去是蓊郁的,老梧桐下坐着歇息的游人。摸着它盘虬卧龙的树干,聆听着它沙沙的耳语,透过它的叶隙看那斑斑点点散落在地的夕阳,别有一番蕴味。水上,轻舟在慢慢地向前驶着,船桨在水面上“画”出了一个个水波,好似一幅美丽的水乡画作。

  那是一个快乐的水乡,用丰富的活动书写着乌镇这个地方的私语。夜幕悄悄降临,若你此时行走在小巷中,你一定会发现,许多人拿着水木椅在快步行走。其实他们是去看露天电影,伴着星星,伴着月亮应该别有一番特色吧!瞧!那水中药铺门口的梧桐树下,老爷爷、老奶奶们围坐在那里拉家常,喝菊花茶。伴着声声的蝉鸣,笑声回荡在水乡的上空。

  那是一个纯朴的水乡,用人们的勤劳书写着乌镇这个地方的私语。天边刚刚泛起的丝丝的光茫,推开窗,印入眼帘的是乌镇人忙碌的身影。楼下的老奶奶早已蒸好热腾腾的包子,待待早起的客人。木工铺的老伯正卖力地磨着一块木块,眼前放着差不多完成的洗脸盆,木屑散落在老伯的四周。

  那是个优美的水乡,用特别的建筑书写这乌镇这个地方的私语。阳光洒在水乡的每一个角落,推开木门走到外面去。沿着青石铺成的小路,一直走一直走,去品味乌镇这个水乡的气息。走进乌镇的老邮局,简朴但又令人难忘,简单的设计但又不难看到乌镇浓浓的文化底蕴。旧式的四角方桌,长板凳上坐着游客,他们正埋头认真地写着明信片。再往下走,右边有一间特别的小铺,门口的坐上放着四个陶瓷大茶壶,右边放着块刻着“大碗茶”字样的木头。两元钱就可以喝到大大的满满的一碗,甘甜可口,清热解暑。现在的村庄、小镇哪里还有这样特别的店铺

  乌镇的特色并不止这些,乌镇的私语更不止这些。有空的话到那儿玩一玩,看一看“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聆听一下乌镇这个水乡充满魅力的声音。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用英语介绍自己的趣事

写雨句子摘抄简短1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