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朱自清:写《背影》前夕,父子矛盾渐深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潸潸地流下了眼泪……”

  这是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开篇朱自清与其父朱鸿钧于1917年冬在徐州父子相见的场景。

  朱自清一生行文很少提及徐州,也许是因为徐州是其父朱鸿钧伤心地的原因,也许是因为徐州是他的家庭突遭变故的一个羞于启齿的见证。朱自清的父亲叫朱鸿钧,字小坡,1869年出生,是个读书人,少年起即出外谋生,并于1903年朱自清5岁时举家从连云港东海迁至扬州定居。

  朱自清小时候,科举初废,新学刚兴。父亲对新式学校的教学方法和读书效果很是怀疑,便把他送到秀才或举人那里学习古文和诗词。

  放学回来,父亲总要过目小朱自清的作文。经常是在晚饭时分,小朱自清搬个小板凳坐在父亲身旁,父亲朱鸿钧一边喝着老酒,一边摇头晃脑低吟着小朱自清的作文。看到先生给予好评,就点头称好,欣然喝酒,顺手奖给儿子几粒花生米或一块豆腐干;看到文章所评不好、字句被删改太多,父亲朱鸿钧就训斥儿子,即使小朱自清泪眼汪汪也不放过,甚至一把火把小朱自清的作业烧掉。

  在父亲严格督促下,小朱自清在古诗文和经史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朱自清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这对朱自清以后成为一代散文大家影响巨大。

  对于小朱自清,父亲朱鸿钧既有严厉的一面又有慈爱的一面。朱自清在散文《冬天》里回忆童年和父亲在一起的幸福时光:“冬天的夜晚特别的冷,父亲便起了炉子,煮上白水豆腐。但?洋炉子?太高,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进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都喜欢这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不过,此后父子却反目,甚至一度关系冷谈。

  朱鸿钧一直在外地充任小官吏,于1915年到徐州任榷运局长。他聪明能干,却有着旧式官僚的通病:喜欢讲排场,吃馆子、喝花酒,光姨太太就先后娶了好几个。接触了新文化的朱自清对父亲的生活方式极为不满,但同时深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的他,“子不言父过”,又无法对父亲进行规劝。痛苦的他选择了逃避。

  榷运局长是个专管盐、烟、酒的肥缺,朱鸿钧颇为自得。任了榷运局长的他积习难改,在徐州金屋藏娇,又讨了几个姨太太。流油肥缺令人眼红,红袖添香遭人嫉妒,堡垒最易从内部突破,扬州老家得知了原委。

  他的妻妾中一潘姓姨太太怒火中烧,不顾鞍马劳顿从扬州赶往徐州,朱鸿钧的母亲因潘氏等的举措急火攻心,染疴卧床。被嫉火冲昏了头脑的潘氏完全没有意识到此行对于朱鸿钧来说意味着什么,赶到徐州来了个泼妇骂街,搞得满城风雨,沸沸扬扬。当日《醒徐日报》都见了头条,朱鸿钧颜面尽失。

  焦头烂额的朱鸿钧不得不系铃人解铃,花大笔钱把一个个姨太太再打发出门。人财两空的朱鸿钧的噩运并没有到此结束,因此事影响太坏——朱鸿钧被上司革了职。人倒霉时喝凉水都硌牙,丢掉榷运局长职位没几天,朱鸿钧母亲在扬州去逝!

  徐州成了朱鸿钧人生道路上的滑铁卢,他为他荒唐的生活方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狼狈至极。 心情悲痛、凄凉从北京大学赶往扬州奔丧的朱自清在徐州父亲的寓所见到颓唐、潦倒、无助、失措、愧疚、尴尬的父亲,心情极为复杂,哀痛之情无以言表,本来就对父亲生活方式不满的他,现在又能说什么呢

  到扬州借钱办了丧事,变卖典质还了亏空,朱自清仍回北大就读,朱鸿钧为生计去南京谋事。 因徐州之变故,此后朱自清对朱鸿钧愈加冷淡。朱鸿钧因精力等诸多原因,虽尽力打拼,也没有挽回颓势,日趋见老的他逐渐忘却儿子的不好,想儿子,想孙子,常写信相询。已为人父的朱自清“养儿才知父母恩”,心理上慢慢接纳了父亲,虽然父亲的荒唐曾给他的心灵带来难以湮灭的伤痛。他时常看着身边天真烂漫的闰儿,想到远方为生计奔波的老父,南京浦口送别的情景,时不时浮上心头。

  于是,此事件以后的1925年10月某夜,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在朱自清笔下如行云流水般汇聚,著名散文《背影》遂得以问世。

  资料记载,1928年,在扬州东关街仁丰里一所简陋的屋子,朱自清的三弟朱自华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忙奔上二楼父亲卧室,送给父亲朱鸿钧先睹为快。

  此时的父亲朱鸿钧已行动不便,就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朱自清的文章《背影》。诵读时,父亲朱鸿钧的两眼老泪纵横,手不住地颤抖,但读完后,昏黄的眼珠却放射出光彩。他明白了儿子读懂了自己过去的关心,也明白自己错怪了儿子,他谅解了儿子。

  1945年,朱鸿钧逝世,终年76岁。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朱自清散文《背影》读后感

  《背影》是朱自清早期的散文代表作,作品采用记实的手法,通过特定角度——背影去描写父子间在那特殊的社会背景下的相怜相爱的感情,把父爱表现得淋漓尽致,感动了几代人,流传颇广。然而《背影》不仅仅在于它给人们展示了一段父子之间的伦理之情,更在于文中流露的一缕淡淡的哀愁,包涵着厚重的社会内涵,足以引起我么的重视。可以这样说,《背影》中包含了太多的情感,值得我们我们细细品读。

  本文以背景为线索来表达父亲对作者的爱,这正是本文所新颖的地方。《背影》打破我们写人物的常规思维,选择背向的特定角度来表现父爱,令人耳目一新。首先,从“背影”我们可以知道这是分别,这是在父亲最艰难的一个时间段与父亲分别,感情上更加依依不舍,更加感动于父亲对自己照顾的无微不至。其次,“背影”这一角度不仅表现父亲的形象,而且能集中反映出父亲的内在精神,父亲的慈爱、艰难、努力都聚焦在这一点上。

  单纯从这方面看,我们将无法真正的深入地了解到本文的内涵,我想我们更多地来看父亲的形象以及他的背影。

  《背影》中的父亲形象,是慈父的形象。有人说“我们在《背影》中看到的与其是一个父亲的形象,毋宁是一个母亲的形象”,这是把父亲的形象绝对化了,以为父亲就是严父,无法担起母亲的那份慈爱,孰不知,其实慈父的形象也是父亲的形象。朱自清父亲性格中也有刚强的一面。听他面对双重灾难的心声:“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大有泰山压顶不弯腰的气概。而浦口送行,则更多地表现他慈爱的一面。而作者表现父亲对自己的爱,是通过背影来表现的,这就勿怪作者为什么要花大量的笔墨来描写父亲的背影了。

  “背影”在文中出现了四次,在这四次出现的背影中,作者着重描写了父亲买橘子爬月台的背影,那一回送行,整个过程,这一刻是父亲最费劲的,也是父爱表现得最强烈的一刻。在父亲的许多好处中,这次送行是最突出的,在这次送行过程中,过铁道买橘子是最突出的,在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中,将父亲怎样走去,怎样探身下去,怎样爬上月台,攀上爬下,移脚倾身,都细细地如实写下,我们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我们当时也在场,也看到了一位仁慈的父亲对儿子的关怀和体贴的情景,无形之中表达出自己对父亲的感激,父亲不顾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为“我”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

  想到这里,我就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作者在事隔八年后才写出这篇文章,若是作者回到学校之后就写出这篇文章的话,由于记忆犹新,所写的文章岂不更加表达出作对父亲的深深的爱。我想是有原因的,倘若从写作背景来看,我觉得本文并不只是在写父子情深,而是写出了父子两人的复杂心情。

  文中一开始就写道:“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其实,祖母的死,父亲的卸职,以及家道中落与父亲本人有极大的关系。时任徐州榷运局长的朱鸿钧,由于续娶了一房姨太太,老家宝应的潘姓姨太太得知此事后,跑到徐州大闹。这一闹,就把朱鸿钧的“差事”给闹得“交卸”了,同时又间接导致了祖母的死,以及家道的中落,因此当作者回到家中后,面对家中的变故,或多或少对父亲有些埋怨,而父亲面对儿子的埋怨,自己有些理亏,于是就用送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歉意。回到学校的作者,心里还是有点不释怀,至于多年不回家,也就导致了本文是在八年后所写。1925年十月的一天,朱自清收到了父亲自扬州寄来的一封家信。父亲在信中提到:“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这封家书使朱自清心灵深受刺激,那种父子骨肉相连的情感使他不禁悲从中来。毕竟血浓于水。于是,朱自清回忆着八年前与父亲离别的情景,含着泪水,写出了父子情深的《背影》。1928年秋日的一天,在扬州东关街仁丰里一所简陋的屋子,朱自清的三弟朱自华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忙奔上二楼父亲卧室,送给父亲朱鸿钧先睹为快。此时的父亲朱鸿钧已行动不便,就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朱自清的文章《背影》。诵读时,父亲朱鸿钧的两眼老泪纵横,手不住地颤抖,但读完后,昏黄的眼珠却放射出光彩。他明白了儿子读懂了自己过去的关心,儿子谅解了他,也明白自己错怪了儿子,他谅解了儿子。从此父子矛盾得缓解并消逝。

  由此可见,《背影》并不单单写出了父子情深,还隐约中写出了父子两人的那份复杂的心情,父子之间,尽管有矛盾,但毕竟血溶于水,一切矛盾最后都化为乌有。这对我们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启示,日常生活中,我们与自己的父母有时候也会存在一些矛盾,我们应该学会谅解,不要让彼此处于痛苦之中,这是我读本文最大的感受。在我看来,读文章,并不仅仅是鉴赏文章的好坏,而是读懂文章中所要传达的思想。一本好书,并不仅仅是在它的文笔,还在于它的思想,有文笔、思想的文章才会流传千古。

朱自清散文背影读后感

  朱自清的《背影》一开头就使读者一下子就抓住了中心,体会到了作品的中心。他之所以能感动读者是因为他对父亲的回忆时,写出了真情实感,和许多读者一样,我印象最深的是胖胖的父亲蹒跚的穿过铁路,跳上去又爬上来,为的就是给儿子买橘子。在写信的内容中他写到,“我身体平安;推膀子疼痛厉害,提笔,诸多不便,大约离大去之期不远矣。这些写得平静而又自然;而且都真实地描绘了作者内心对父母的喜爱,又因有这样的一位慈父而感到自豪,欢喜。

  文章最后写到“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表达了作者思念年迈的父亲写得凄切感人。回想,我们每人都有一位慈父,为何我们一定要等到父亲年迈时才懂得父爱呢,父爱也是伟大的,有一句话说“父爱如山”这篇《背影》虽然很平淡无奇,甚至过于拙朴,但是如果我们细细品味的话,却感到这篇文章蕴含着浓浓的父子情,其中蕴含着一股感人的力量。其实朱自清的散文本身就感情自然,语言朴素简洁,结构严谨细巧,语句婉转。《背影》是他前期的代表作,他后来的散文更是语句洗炼成熟,《匆匆》、《荷塘月色》……

  我也同有一位慈父,我一次次见到他日渐消瘦,眼角皱纹渐多,父亲也曾费尽周折为我弄些我喜欢吃的食物,父亲却节省下来,有时我考试考砸了,他还不但不责怪我,反而安慰我。我长大了,我才愈加清晰地看到了这种人间极致的美。我不知这种亲情从何而来,父亲这种伟大从何而来

朱自清散文背影读书笔记

  俗话说“母爱如江,父爱如山”,自从读了朱自清写的《背影》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息。最令我感动的是朱自清爸爸对朱自清无微不至的关爱。

  这篇文章词藻并不华丽,在这篇文章中“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每当我读到这句总会感受到父亲朴质的爱,儿子虽然已经20岁了,但父亲总是为他做这做那,在父亲眼里,儿子始终是最重要的。

  联系生活中,我们的父母也不是如此吗?从咿呀学语,蹒跚迈步,到走进校门……我成长的点点滴滴和每一点进步中,不都蕴涵着父母的哺育之恩吗?每天,当我还在睡梦当中,妈妈早已起床给我做好了早餐,为了让我多睡一会,总是在最后一刻才叫醒我。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经过一条毫无遮挡的大马路,走着走着,便天有不测风云,下起冰雹来了,爸爸看我那表情,便二话没说就把我搂在怀里,免得我被落下的冰雹所伤,自己却加快脚步向前走,我鼻子一酸,眼泪在眼眶上翻滚,我忍住没让它流下来,到达目的地之后,发现爸爸受伤了,自己却忘了问爸爸疼不疼。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自从我读了背影时候,对这句话又有了新的认识。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刘勰《知音》中的这两个名句,我很欣赏。就交朋友来说,也确有这种情况。有的人,与之交往,但他并不能进入你的精神境界;有的人,生平未得一面,却永远地记住他!

  我对朱自清先生,就属于后一种情况。朱先生是“五四”时代的老作家,我青年时代就读过他的《背影》、《荷塘月色》,心向往之。他和我尊敬而又亲近的前辈相交甚厚,象叶圣陶、郑振铎、闻一多、王统照诸位先生。他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选》,是我经常翻阅的一本诗选。他心胸宽阔,评选公允,片言只语,决非随意出之,从中可以看出他的用心,也可看出他的为人。一九五六年,我编选了本《中国新诗选》,接触了朱先生的不少诗作,选入了《送韩伯画往俄国》、《赠 A·S》、《小舱中的现代》。从前二首中,可以看出他向往革命的进步思想;后一首写出了“窒息着似的现代”。诗句朴素近口语,不见雕琢的痕迹,自自然然,如行云流水。给我的印象很深,至今不泯。

  四十年代,我从战地到了山城雾重庆,住在近郊歌乐山一家农舍里。一九四五年前后,从报刊消息中,知道了闻一多先生思想大进,走出书斋,呼号奋发,成为青年运动的导师。我兴奋极了,写信去,他回信来。情感交流,两心相通。有一件事,惹起我很大的惊异:闻先生忽然大大称赞起田间来了,称他为“擂鼓的诗人”。说实在的,我还有点想不通。但我知道闻先生的性格:只要他认定这是对的,他可以否定自己肯定过的东西。当年,我确是在对新诗的看法上,落在闻先生后边了。闻先生欣赏田间,是有个过程的。首先是朱自清先生看好了田间的诗,然后把它介绍给闻先生的。闻先生初看之后,心想:“这是诗吗?”他一再琢磨、思考,最后说:这是新时代的诗。这件事,使我精神上相当震动。我个人,还照自己的诗路走下去,没有大改变;但朱闻二先生,对新诗的观念已经更新了。思想上,感情上,对一切事物的看法上,已成为新型的了。因此,我钦佩闻先生,也同样钦佩朱先生。他们的形象高高并立在我的心头上。他们两位,都是:学术家,大诗翁,年相约,道正同,革命路上携手行。

  抗战胜利第二年,我到上海,主编了一个刊物《文讯》。为了约稿,开始给朱先生写信。他应邀写来了《论百读不厌》和《今天的诗》两篇文章,前后给我来了四封信。遗憾的是,这几封我十分珍视的信件,十年浩劫中,和其它我珍藏了多年的师友们的大批函件一道,被我忍心地、痛心地付之一炬了!故旧的手泽,化为云烟。其中有郭沫若、茅盾、叶圣陶、老舍、王统照、洪深、郑振铎……许多位我尊重的前辈的。

从《背影》谈朱自清散文文风

  摘 要:朱自清的《背影》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文章,通过细腻的写作手法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带着大家深深体会了父辈对于自己的爱,在体会父爱的同时,更能借助优美的语言来陶冶情怀。通过对《背影》的赏析,结合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心态,谈朱自清散文创作的文风特点,和其他散文做对比。

  关键词:背影;朱自清;散文文风

  好的散文,在于能百读不厌,在于能从简单的文字中体会文字之下的那种“情”的东西。《背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种清新古朴的文风贯穿于散文的始末,虽说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但是就是在这些很平凡、朴实的白话文字中,表达出了这种深深的父子之情,让人在阅读中被这种真实的感情所打动,所有的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的表达。

  一、《背影》的写作背景

  朱自清散文风格的形成和他当时的写作背景是分不开的。《背影》是朱自清在1927年创作的,当时正是北伐战争的混战时期,战争的失败加上生活的变故使朱自清非常痛苦,因此这时候他的散文文风也随着这时特殊的感情而有所变化,散文变得质朴,而且口语味道浓厚,最突出的一点,这时期的感情非常的细腻,文章的构思自然,结构缜密,感情自然地流露于其中,没有一丝一毫的造作之意,这在散文的创作中是非常难得的。

  《背影》属于朱自清中期的一类散文创作,这时期他的散文不再像以前那样借景抒情,而是走上了追思、追忆之路。社会的这种巨大的变迁淡化了他革命的意识,减退了当年的热情。留给他的更多的,是变革的痛苦,加上家境的逐渐衰败,妻子的亡故和多子的拖累,所有的这些,给他带来太多的艰辛,因此他的散文追忆较多,这种追忆性的散文也成了他解决痛苦的一种方式。

  二、朴实文字中真情的流露

  《背影》以描写为主,在这种平易的描写中,达到了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通过描绘父子车站送别的图画,表达出父子间的真情。

  《背影》作为一篇散文,没有长篇的字符,只是通过这些简单的文字,简单的叙事。很简单的一件事,就是描述一个年老的父亲,送儿子去北京念书,在车站离别的这么一个很普通的场景。也是我们生活中最普通的一个场景,但是作者却用他的笔,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把这种真挚的父子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看后不由自主地去感动,眼泪不由自主地想要往外流。我想这就是一篇好的散文的魅力所在。

  《背影》中作者的笔触是简单细腻的,简单的叙述,却使一位慈父的形象跃然于纸上。父亲稍有衰老,肥胖,衣着朴素,办事严谨,可性格却有些迂腐,看似客观实际的描写,其实却是与作者家庭当时特殊的生活环境和感情氛围相照应的,也就是和文章开头描述

  的“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是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可见,作者文思的缜密,文章的描写处处都有伏笔,结构非常严谨。作者和他的父亲是有一些隔阂,但是作者从父亲那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描述上,不仅仅是去体会人生的悲凉,感叹社会的不平,从看到父亲的背影时,作者对父亲的怨,估计也都随着作者的眼泪,化解得无影无踪了。这也正是朱自清散文细微之处见真情的一种体现。

  还有散文中对这种父爱的描述,也是非常的细微,从这些看似很平常的细微之处,把一个老父亲对儿子的关爱,描绘得淋漓尽致。

  作者把父亲的这种爱,通过父亲简单的话语,还有习惯性的动作展示出来。由开始的,父亲本不打算亲自送“我”上车站的,而心里还是不放心,到最终还是自己送“我”去。这一系列心理的细微变化,写得很生动传神。到车站后,作者买票,父亲忙着照看行李,又忙着用稍显迂腐的语言和脚夫们讲价钱;上车以后,给 “我”拣座位,铺好大衣,嘱咐“我”路上小心,要警惕,不要受凉,并要茶房多照应“我”。这一连串动作的描写,看似简单,其实也是现在生活中父子关系真实的再现。特别是后来又拖着沉重的身子,开始爬下月台,接着穿过铁路,又爬上月台,买了橘子以后,又爬上爬下,也是一连串动作的描写,真实有序,把读者的思绪不自主地提高到一个深度,眼前浮现出这个稍胖、稍迂腐的父亲的形象。

  朱自清的散文就是这样通过层层的铺垫,细微的描述,使整篇散文线索清晰,脉络明朗。在朴实无华的文字中,能把读者一步步地引入散文的意境,身入其中。就好像自己身临其境一样,就好像描述的是我们自己的一件事,这个父亲,就是我们的父亲。让读者的感情,也在这种平和的意境中,得到感情的升华,情不自禁地感动、流泪。这种朴实无华的文风比现在好多哗众取宠的散文,更多了许多内涵的东西。

  三、素材选择独具匠心

  记得鲁迅曾经说过:“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

  画他的眼睛。”因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顾恺之语)。因此,大多数人写作时选取的对象素材往往都很分散零碎,只有找到特定

  的角度,才能把这些光束进行重新聚合,形成焦点。但是朱自清偏偏选择了避重而取其次,选一个背影作为写作的角度:用父亲在火车站爬月台时的背影,“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在旁人,可能这是一个很失败的角度,但是却正是因为作者的这种独具匠心的选材,更生活化,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把艺术和我们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也把他们的父子之情,拉得很近。把父亲的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都凝聚在这背影之上;把这种父子之间分离时那种深沉的爱也倾注在这背影上。

  这就是《背影》在朴实中表达情感,把自己对父亲的深情,寄托于对背影的平易描述,把父亲对儿子的深情,也通过背影表达出来,还有那些细微的语言文字。“哀而不伤,怨而不怒”也充分体现在他的散文之内。

  综合来说,这种朴实的文风是我们现代散文最该借鉴的一个东西,也是我们喜欢看,应该大力提倡的东西。

叶圣陶谈朱自清散文《背影》

  这篇文章把父亲的背影作为主脑。父亲的背影原是作者常常看见的,现在写的却是使作者非常感动的那一个背影,并不是平时看见的。那么,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那一个背影,当然非交代明白不可。这篇文章先要叙明父亲和作者同到南京,父亲亲自送作者到火车上,就是为此。

  有一层可以注意:父子两个到了南京,耽搁了一天,第二天渡江上车,也有大半天的时间,难道除了写出来的一些事情以外,再没有旁的事情吗?那一定有的,被朋友约去游逛不就是事情吗?然而只用一句话带过,并不把游逛的详细情形写出来,又是什么缘故?缘故很容易明白:游逛的事情和父亲的背影没有关系,所以不用写,凡是和父亲的背影没有关系的事情都不用写,凡是写出来的事情都和父亲的背影有关系。

  这篇里叙述看见父亲的背影而非常感动,计有两回:一回在父亲去买橘子,爬上那边月台的时候;一回在父亲下车走去,混入来往的人群里头的时候。前一回把父亲的背影仔细描写:他身上穿什么衣服,他怎样走到铁道边,穿过铁道,爬上那边月台,都依照当时眼见的写出来。在眼见这个背影的当儿,作者一定想到父亲不肯让自己去买橘子,仍旧是把自己当小孩看待,这和以前的不放心让茶房送,定要他亲自来送,以及他的忙着照看行李,和脚夫讲价钱,嘱托车上的茶房好好照应他的儿子等等行为是一贯的,中间含蓄一股爱惜儿子的深情。作者又一定想到父亲为着爱惜儿子,情愿在铁道两边爬上爬下,做一种几乎不能胜任的工作,这真是除了永远感激以外再没有什么可说的事情。以上这些意思当然可以写在文章里头,但是不写也一样,读者看了前面的叙述以及对于背影的描写,已经能够领会到这些意思了。说话要没有多余的话,作文要没有多余的文句。既然读者自能领会到,那么明白写下反而是多余的了,所以作者不写,只写了自己流泪完事。后一回提到父亲的背影并不描写,只说“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这一个消失在人群里头的背影是爱惜他的儿子无微不至的,是叮咛再三舍不得和他的儿子分别的。但是现在不得不“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去了,做儿子的想到这里自然起一种莫名其妙的心绪,也说不清是悲酸还是惆怅。和前面所说的理由相同,这些意思也是读者能够领会到的,所以作者不写,只写了“我的眼泪又来了”完事。

  到这里,全篇的主旨可以明白了。读一篇文章,如果不明白它的主旨,而只知道一些零零碎碎的事情,那就等于白读。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呢?就是把父亲的背影作为叙述的主脑,从其间传出父亲爱惜儿子的一股深情。

无言的父爱-朱自清《背影》

  《背影》取材于生活中常见的父子送别的小题材,着力于叮咛、嘱托、买水果等细节,没有重大的主题和宏伟的结构,没有华丽的文字和刻意的雕饰,但却极其生动地抒写了纯真圣洁的骨肉之情,再现了人伦之中深邃幽微的生活情趣,确是一篇叙写实境、抒发真情的文艺珍品。

  罗丹曾经说过:“艺术就是感情。”文学艺术是以情感人的,作家在形象思维时,只有将自己深切的情意渗透在自己所描绘的富有情感的形象中,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才能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强烈共鸣。朱自清在回答《文艺知识》编者关于散文写作的八问时,曾经这样谈到《背影》的写作:“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期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由此可见,《背影》的艺术魅力,首先在于写真情和实境。

  那么,朱自清是怎样抒写真情实境的呢?感情是比较抽象的东西,要用文字把它抒发得具体可感是不容易的。高明的作家往往在叙述事实之中,让感情通过事实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印象以及知识去理解和补充,这样的作品,便会使人觉得意味无穷。虽然作家并不特意去写感情,然而欢愉惨恻之思自会沁人心脾。《背影》就是紧扣生活细节,加以着重渲染和深刻发挥,通过“爬月台买桔子”作为文章核心,对父亲背影的简叙,使父亲的形象跃然纸上,把深厚的抒情和具体事件的叙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首先,作者写了父亲的老态和老人的衣着。做儿子的从背后看着去买桔子的父亲,映入眼帘的是父亲的穿戴:“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而且是“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接着,就以细腻的笔触刻画老人过铁道爬月台的动作:“他用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攀”、一“缩”、一“倾”和那“努力的祥子”,逼真地再现了一个年老体衰、动作笨拙的老年形象。作者流泪了,读者似乎也要流泪了。寥寥几十个字,都是叙事,但却那样地传神。这里写的是“背影”,从背影中,人们真切地看到了父亲为了儿子辛勤操劳的深情。另一方面,作儿子的,看到眼前的情景,心中自然会从深深感到父亲的慈爱转为对父亲充满疼爱和怜悯,因而联想到父亲平时如何在艰难的生活中挣扎着。此时此刻,做儿子的怎能不动情呢?所以,作者的感情这时也达到了高潮,“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一句既是作者对自己感情的正面抒发,也是作者对自己流泪这一客观事实的叙述。

  接着,作者写父亲买了桔子归来时的情景:“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然后“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通过这些实境的叙述,把父亲为儿子做了一件对他来说是十分艰难的事情之后轻松愉快的心情逼真地表现出来。说心情轻松,为什么还要加“似的”呢?这是因为父子马上就要分别,父亲的心里其实并不轻松,只是为了不伤儿子的心,故意做出轻松的样子。临走的时候,父亲心里本来有许多话,但说出来只是“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这样平淡的话,但是这比用许多语言直接抒情更加感人。这些叙写看起来都很平常,但实际上其中每一个微小细节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里边包含着很深的感情。

  当然,文章并没有只在主要细节中着力写人,还处处注意了人物心灵的点染。作者对父亲的缅怀崇敬,是由于老人的许多美德。只有这样,主要细节才能焕发出动人的光彩。父亲不但是慈爱的长者,又是生活的强者,在祸不单行的日子里,作者禁不住簌簌地流下了眼泪,老人却压抑住内心的苦楚安慰“我”:“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文章还运用了反衬对比,使感情抑扬有度,波澜起伏。例如父亲同脚夫讲价钱,作者总觉得他说话不漂亮,非自已插嘴不可;父亲嘱咐茶房好好照顾作者,作者心里暗笑父亲的迂。这种父亲对儿子的爱与儿子对父亲的误解所产生的矛 盾,使后来感情的进发更有力量。文中“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内疚、自责和后悔之情,巧妙地把内心深沉的思念反衬了出来。《背影》就是这样紧扣主要细节着意描绘,前铺后垫,反复渲染,笔笔含情,步步有意,在叙写实境中抒写真情。父子之情叩人心扉,千种情思回味无穷!

  作者这几句话,不仅告诉了我们《背影》写作的契机,而且说明这篇散文是完全写实的,说不到意境上去。以白描的文字,表现作者的真情实感,是本文取得成功的原因。朱自清对父亲的爱,对父亲的怀念和感激,都在具体的叙述和描写中表现出来。这感情真挚、强烈,又表现得恰到好处,父子间的至情被作者记写得那么动人,激发起读者的共鸣,这怕是《背影》长久不被忘记的原因。我们分析《背影》,用不着去探求它的意境之类,抓住内容的真实和感情的真切,就能深入了解本文的好处。一个“真”字,是把握全篇的一把钥匙。

朱自清散文之背影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因为丧事,一半因为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

  朱自清“文学研究会”的早期成员,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原任清华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转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在抗日民主运动的影响下,政治态度明显倾向进步。晚年积极参加反帝民主运动。他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不论写景抒情,均能通过细密观察或深入体味,委婉地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抒发自己的真挚感情,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主要作品有《毁灭》、《踪迹》、《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

  写作背景

  1917年,作者的祖母去世,父亲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的差事也交卸了。办完丧事,父子同到南京,父亲送作者上火车北去,那年作者20岁。在那特定的场合下,做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使儿子极为感动,这印象经久不忘,并且几年之后,想起那背影,父亲的影子出现“在、晶莹的泪光中”,使人不能忘怀。1925年,作者有感于世事,便写了此文。

  作品影响

  这篇散文通过一条与众不同的途径,反映了一种在旧道德观念的冰水退潮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父子关系中最真诚、最动人的天伦的觉醒。在这种觉醒面前,人们第一次作为一个真实的人来占有并表露自己的感情。这也是文章中蕴藏的革命性的历史内容及思想意义。它的出版不仅提高了朱自清在散文史上的地位,也使人们竞相模仿他情真意切、平和冲淡的散文风格。

朱自清的背影

  曾读过朱自清的《背影》,父亲胖墩的身体形态,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正是这笨茁的背影体现了真挚无私的父爱。然而在我的人生中也出现了这样一个背影,这个背影充满了忙碌与宁静。

  头上裹着一条灰色头巾,露着整齐而散乱的几撮白发,在额发前飘扬;身上的灰布衣服把看似矮小的身体包得严严实实的,而衣服又显得很肥大,甚至衣边已经盖过了车座,一排左倾半圆的帆布纽扣整齐而扎实地贴在那里;一双布满皱纹的双手紧紧地握住车把,血管透过层层干涩的皮肉,好似要迸裂出来;佝偻着身子,好似那并不热辣的阳光重重地压弯了她的背脊,脚上穿着一双破旧但很干净的黑色布鞋,两只脚平衡地一上一下缓慢而吃力地围着车轴旋转着,后面拉着上了锈的车斗,车上载着垃圾,就是这个背影——一个老奶奶和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一人一车在路旁缓慢地前行着,既是那么渺小,又是那样伟大,在夕阳余晖的映射下,是那样光芒四射。

  每当遇到一个垃圾箱,她便会停下来,右腿向前搭,左脚落地右脚紧跟着,动作由于已经熟练已经很敏捷了。他比垃圾箱略高一些,吃力地掀开沉重的垃圾箱盖子,她的手和佝偻的身子几乎同时扎进垃圾箱内,众里寻他千百度,寻找属于她的东西,也许那时他生活的唯一来源,很久她才从垃圾箱出来,拿着几个微薄的垃圾,把垃圾进行分类随之放到自己的袋子里,平时从旁边走过会嗅到难闻的异味,但她的手从没有停止过,直到全部处理完毕她会又去下一站点。每当看到她佝偻的背影时,我的心如刀绞,已经年过花甲的老人,个子还不到一米五,做这样又脏又累的活,他们的子女于心何忍,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我没有看见过她的面颊,我不知道是我近视的原因还是我没勇气去看。有一次,我从宿舍楼下来扔垃圾,正巧,老奶奶也在那里收拾垃圾,我小心翼翼把垃圾送到她旁边,正巧,她回过头去取垃圾,我们的眼神正好相对。她那眼神是那样平静,而我的眼神却表现出无限的同情和惊慌,我看清了她的脸,爬满了沧桑的岁月,层层皱纹罗列成历史的痕迹。

  当我们制造垃圾时,她却为我们清洁垃圾;当我们大喊口号“环保校园”时。他却在背后默默贡献;当外面在这大于我们在宿舍闲谈时,他却在外面冒着风雨走在回家的路上。

  并不是只有改变历史,为国捐躯的人才是英雄;并不是只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影响全国的人才是英雄。在我眼中,英雄是一群在普通不过的人———清洁工。没有人多看她一眼,没有人询问她的名字,然而,正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我们的校园才更加美丽,我们的城市才能更快的发展。

  在美丽的校园中,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他的身躯不再是那样的渺小,他的背影光彩照人。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背影朱自清原文电子版

背影电子版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