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来源简单介绍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中国

  “中国”又以“中华”、“华夏”、“神州”、“炎黄”等代称出现,最早指“天下的中心”,即黄河中下游的中原河洛地带,后逐渐含有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含义。中华民国建立之后,“中国”正式成为华夏国,是经济成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仍属经济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约5000年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聚落组织进而成国家和朝代,后历经多次演变和朝代更迭,持续时间较长的朝代有夏、商、周、秦、汉、三国、晋、唐、宋、元、明、清等。中原王朝历史上不断与北方游牧民族交往、征战,众多民族融合成为中华民族。20世纪初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君主政体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共和政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大陆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中国有着多彩的民俗文化,传统艺术形式。

  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也包括历史上的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陆地领土包括中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各岛、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一切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岛屿(包括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共约960万平方千米。位于世界第三位,前两位是俄罗斯和加拿大。中国疆域在清朝前夕约1300万平方千米。中国所管辖的包括南中国海九段线以内的所有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包括渤海全域和黄海、东海、南海的大部分及其可以管辖的专属经济区,共约470万平方千米。中华人民共和国领空为领土和领海以上35KM(航空器所能达到的最高高度现为35KM)的空域,共约1430万平方千米。我国人口重心长期向东南方向移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口长期大规模的南迁。据历史记载,我国历史上大规模的人口南迁有三次。第一次,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3—6世纪),当时中原地区连年混战,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因此导致规模巨大的人口南迁。第二次,是从安史之乱(公元755—763年)到五代(公元907—960年),其间200余年的战乱,其主要战场仍在黄河流域,又造成大量人口南迁。第三次,发生在北宋末年。当时女真族进入中原,宋室南渡,迫使中国人口向长江以南大量迁移。

  另外明清时期“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中国近代史上,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

中国的来源简单介绍

中国—一个古老的国度

  中国,英文中的china,多么动听的名字,多么和谐的语调,没错,中国一直信仰和平,但是,中国还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国度。

  中国历史悠久,从盘古、女娲、后羿等神话时代算起约有502019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2019年;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2019年;从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算起约有222019年。

  中国历经多次演变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文化、科技世界瞩目。

  从中国史前时期炎黄二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公元前21世纪,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东周推进了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秦朝,西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魏晋南北朝时,中国陷入分裂割据局面,五胡乱华期间,异族融于中国趋势加强,诸多民族在分立政权的冲突中逐渐汇聚。

  隋唐时期,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更为密切,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高度发展。两宋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明末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9世纪,清朝闭关锁国政策阻碍对外交流,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2019年爆发辛亥革命,次年清朝发布退位诏书,持续两千多年的帝制历史终结,共和政体取而代之。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混乱时期。后经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终于在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1978年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019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古老的中国。

中国历史

  中国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国度,从秦时的统一到汉时的昌盛,从四大发明到祖冲之的圆周率,国家腐败无能,人民民不聊生,帝国主义列强趁机侵入我国。国家,眼看就要被瓜分,民族,眼看就要被灭亡。危难之中,由谁来拯救中华民族?又由谁来驱逐侵略者?是共产党她率领着我们的祖辈,与敌人浴血奋战,赶跑了侵略者和国民党,创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接着,共产党又带领着我们的父辈,艰苦奋斗,建立了小康社会,使原本贫穷落后的中国变成了现在这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的新面貌。

  现在,建设中国这历史的重任即将落在我们——新世纪的主人手中。在建设新中国,创建美好未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点什么呢?不是那种崇洋媚外,不思进取的腐旧思想,而是那种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因为只有知识才能改变过去,只有知识才能使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美好。

  想想我们的邻国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之后,负债累累,一片残破的景象。可日本人并未因此而丧气,大力发展教育,提倡创新精神。结果在战后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发展成了一个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经济强国,其变化的速度确实令人惊叹不已。

  小小的一个日本国尚且如此,有着茫茫五千年历史的中国又会能落后呢?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唯一缺少的,便是知识和首创精神。殊不知,这两样东西,就是富民强国最好的武器呀!只有掌握了它们,才能继承我们先辈的传统,只有掌握了它们,才能推动祖国的大车向前奔驰。

  新世纪的主人将是我们,新中国的未来将有我们来建设,我们将用知识和创新,驾驭着祖国大车朝着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而前进,我们将向世界宣称:“中国的大车,将有我们来拉!”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巴比伦的销声匿迹,天竺国的日渐衰落,尼罗河的辉煌不再,似乎让人们忘却那三大文明古国。然而,随着历史的流淌,风雨的冲刷,还有一个并未衰落,益发生机盎然,他屹立于世界之端,向人们展示他们的独特一面,那就是——中国。

  “两弹一星”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载人航天”“香港、澳门回归”“青藏高原”“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辽宁旗舰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这些无不显示着新中国令人自豪崭新的一面。

  中国的辉煌成就响彻大江南北,每当举头望见的是新中国一片辽阔无垠的天空,鸥群蜿蜒盘旋,欢呼声此起彼伏,大鹏展翅,飞鱼跃鸢。啊!那是新中国的号角,那是新中国令人自豪的号角,那是新中国希望的号角。

  的确,永远都不会知道身为中国人,我有多么地骄傲,多么地自豪,我的自豪,溢于言表,小小的纸装不下我宏伟的中国心,言语无法表达我此刻的激情澎湃。奶奶打小就告诉我:我们是中国人。

  爱他上下五千年,名震四方,响彻江南的四大发明,驼铃声声的丝绸之路,高耸入云的黄山,我们的祖国江山如画,水天一色,高山流水,白练腾空。青藏铁路更是直通天堑、横跨山川。

  在大千世界中,一条巨龙冲破天际,迎来曙光,他身上洒落的光环,扣在中国人的心上,他宏伟的报负,装在了每一颗中国心里,带着沉甸甸的使命,中国人必将一代一代地将这种报负传承下去。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一颗中国心,滋养一方中国人,泱泱华夏,百花齐放,泱泱华夏,在水一方。70年岁月光辉,70年中国沧桑巨变,70年祖国繁荣昌盛。

  身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为祖国的日新月异感到骄傲,我立志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添砖加瓦。我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愿那条蜿蜒盘旋的飞龙,永久翱翔!

中华民族的起源的发言稿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而中华帝国和其它古文明帝国一样,从小小的原始部落和小小的地区,不断的和其它的部落联合,融化和扩张,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帝国。当研究其它的古文明时,现代人一直不能解读他们祖先的文字,以致难以了解自己的文明之始末,而现代的中国人却能读通几千年前的文字,了解中华祖先的文化。因为我们中华文明是世上唯一的统一和连续的文明,中华文明的发展当然有受到外族的侵入,中国也曾经被外族统治过,但是,不是我们要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文明,相反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不具侵略性,而博大精深的文明,所以,入侵者自己总是迅速的完全的被我们所同化,融合,使我中华文明更趋先进,更具活力。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我们的祖先吧。

  自公元前三千至前二十一世纪,是中国文明初起的时代,有三皇五帝之说。三皇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伏羲,女娲,神农。传说伏羲氏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致嫁娶,以丽皮为礼,创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而已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文字,就约在五千年前,因此,伏羲氏确实应该是中华文化最早的代表。女娲是在伏羲氏以后为天下共主,他作笙簧,是音乐的开始,传说她练石以补天,聚芦灰以止滔水。神农氏(炎帝)继女娲后为天下共主,传说他是农耕和医药的发明者,又创造了五弦琴,开始蜡祭和市场。看来,至他开始,中华民族开始进入农耕社会。『五帝』乃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姓姬(或云公孙),号轩辕氏、有熊氏,原居于西北,后迁徙至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一带。炎帝传为神农氏,姜姓,号烈山氏或厉山氏。时南方强悍的九黎族,在其首领蚩尤率领之下,和炎帝争夺黄河下游地区,炎帝失败,向北逃串,向黄帝求救,并结为联盟。黄帝统帅炎、黄二部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在大将风后,力牧的辅佐下,大败蚩尤,结果蚩尤被杀。涿鹿之战后,炎黄两部落发生战争,黄帝击败了炎帝。从此,中原各部落咸尊黄帝为共主,炎、黄等部落在黄帝的领导下融合成华夏民族。故中华民族素自承为『黄帝后裔』,又因炎、黄两部落融合成华夏民族,故也称为『炎黄子孙』。

  黄帝之后,最著名的共主有唐尧、虞舜、夏禹等人。禹系夏后氏部落之领袖,姒姓,又称夏禹、大禹。相传尧的末年,洪水泛滥,禹父奉命治水,花了九年时间而一事无成,而被尧处死。及舜即位,禹奉命继其父治理洪水。禹用疏导的方法,广修沟渠,终于根治了水患,从此成了华夏民族的英雄人物,被称为『大禹』。

  黄帝,女娲,神农,唐尧、虞舜、夏禹

  功臣,名人,后妃

  黄帝妃:嫘祖,嫫母

  政治:

  传说伏羲氏时官都以龙为名,称青龙、赤龙、白龙、黑龙、黄龙。后来的神农氏以火名其官,黄帝以云名其官。这些情况说明,一直到黄帝时,其政权组织都极为简陋,实际上是部落头领议事会。传说,帝颛顼时设五行之官,以及负责祭天的南正之官和负责治民的北正之官,这才有了政权组织的雏形。帝尧时,传说已有三公六卿百执事的中朝官制,分管各方诸侯的四岳,以及州、师、都、邑、里、朋、邻的各级地方组织划分和州牧、侯伯的地方长官。帝舜时,有司空、司徒、士、共工、虞、秩宗、典乐、纳言等中朝职官。显然,尧、舜时职官体制的传说,有许多后人附加的内容。但从另一角度来说,尧、舜当时已经有相对成形的职官体制。

  经济文化:

  从考古的发现,中国农业的产生大约在距今一万年以上,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业文明的国家之一。从炎帝神农氏的传说表明,在距今四千五六百年前,中原地区的农业已经脱离原始生荒耕作时期,进入锄耕阶段。周朝的始祖后稷,在尧舜时任浓官,是最早种稷的人。

  伏羲氏在书契的传说,表明在五千年前,图像已经由逼真向线条化演变,并有表意文字。黄帝时的苍颉对文字予以改进,出现了假借字。

  社会生活:

  五六千年前,先民已经开始以葛、蚕丝制成衣服。(丝绸受欢迎的程度历久不衰,中外闻名。)在上古时期,中华文明的科学发展有:

  天文学:

  是中华文明史上发达极早的知识部门之一。主要的原因是农业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在社会生产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农业的生产对季节有很强的依赖性,所以,仅从为了确定季节这一点来看,人们就已经绝对地需要天文学。重要的发展有:

  一,物候的观察和初始的年岁季节概念。也就是通过观察动植物的生活,活动现象来断定季节的变化。

  二:天象物候历。也就是通过天上的星象的变化来断定季节的变化。

  三:记日法的发明。物候历是一种粗疏不定的历法。天象物候历虽然有所进步,但仍然有相当的不固定性。记日法的发明什么时代已无从知晓。《史记.五帝本记》说:「黄帝

  迎日推策」。「策」是一种小竹木片。迎来一次的日出,就移动一根竹木片。记日法的发明中,以天干记日法影响最为深远。所谓天干记日法,是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字,逐日依次用一个字来标记一天。这个方法后来和地支结合成为干支记日法,它一直延续使用到现代,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极有特色的部分。

  四:朔望月的观测和阴阳合历。除了太阳之外,月亮是最引起上古前人瞩目的天体。有了记日法之后,月亮的圆缺周期(天文学上称为朔望月)两个朔望月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因此古人很容易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

  五:方向确定中的天文知识。也就是依靠对太阳的观侧。起先人们把日出时的方向称为「东」,日落时称为「西」。

  医学:

  药物的运用,人类经过无数次的尝试,逐渐认识到某些植物的药用功能,传说伏羲、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针灸的发明,《帝王世纪》中有伏羲「制九针」以治病的传说,说明我国古代的针灸发展是很早的。

  文字:

  在世界各古老国家的文明史上,文字的发明被看做是文明产生的最重要标志之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两河流域的(木契)形文字。但是,标音字母的发明是西方文字的特点,中国的汉字最初是以象形文字为主要特征的。

  当时的世界:

  埃及两河流域希腊地区印度地区

  前

  4500

  年进入新石器时代,考古称为巴达里文化时期(~

  3600

  年)进入铜石并用时代,考古称为为埃利都~前3500年)

  前

  3600

  年埃及父系氏族时期,考古学称「涅伽达文化

  I

  时代」(~前3500年)

  前

  3500

  年埃及出现最初的奴隶制小国,埃及称为「塞普」,希腊称为「诺姆」,汉译为「州」。此时进入考古称为涅伽达文化

  II

  时代

  (~前

  3100

  年)原始公社制度解体,出现一系列苏美尔城市国家,考古称为乌鲁克文化时期

  (~

  前

  3100年)

  前

  3100

  年上埃及统治者美尼斯征服下埃及,建立统一的第一王朝,埃及进入早王朝时期。(~

  前

  2686

  年

  )出现国家型成时期,苏美尔地区出现许多奴隶制国家。考古学称为捷姆达特.那色文化时期,即早王朝初期和中期王朝(~

  前

  2700

  年)

  前

  3000

  年

  属于塞姆语系的阿卡德人进入两河流域,并在那里建立阿卡德国家。爱琴海地区进入铜石并用时代。

  西西里地区进入铜石并用时代。

  前

  2900

  年巴勒斯坦地区进入早期青铜时代,属于塞姆语系的伽南人,在此定居过着农耕生活。

  前

  2700

  年

  进入早王朝后期即古苏美尔时期(~前

  2371

  年)。是奴隶制的鼎盛时代。

  前

  2686

  年埃及进入古王国时期(~前

  2181

  年)。此时埃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入一个新时代。各朝法老大肆建造金字塔。前

  2600

  年爱琴海进入青铜时代,这是欧洲最早的青铜文化

  前

  2371

  年

  阿卡德人统一两河流域南部,建立阿卡德王国(~前

  2230

  年

  ),阿卡德王国的创建者是萨尔贡一世(前

  2371

  ~前

  2316

  年)

  前

  2315

  年

  阿卡德王国里木什即位(~前

  2307

  年)。在其统治初年,苏美尔各地不断爆发起义。里木什镇压了各地的起义,并出兵埃兰,直至波斯湾。

  前

  2306

  年

  阿卡德王国发生政变,里木什被杀,其兄玛尼什吐苏即位(~

  前

  2292

  年)。玛尼什吐苏执政后向伊朗西南部扩张,击溃了12个城市的同盟军。前

  2300年印度河流域文明行成与此时,以印度和最大的两座城市遗址摩亨佐.达罗和哈拉柏为代表。被称为哈拉柏文明。

  前

  2291

  年

  阿卡德王国纳拉姆新即位(~前

  2255

  年)。此时是王国的极胜时期。纳拉姆新先后镇压了乌鲁克,温玛等地的起义,并将期势力扩展到叙利亚,阿拉伯等地。

  前

  2254

  年

  阿卡德王国沙尔卡里即位(~前2230年)。此时王国日渐衰落,前

  2230

  年被两河东部的库提人所灭。

  前

  2230

  年

  库提人侵入美索不达米亚,灭掉并统治美索不大米亚近一世纪之久。(~前

  2150

  年)

  前

  2181

  年埃及进入第一个中间时期(~前

  2040

  年)。在此期间,爆发了世界上第一次有史料可考的大规模奴隶,贫民大起义。

  前

  2113

  年

  苏美尔人赶走了库提人,建立了更为集权的乌尔第三王朝(~前

  2006

  年)。王朝的建立者乌尔纳姆编制了通行全国的法典《乌尔纳姆法典》,为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此时南部两河流域进入青铜时代。

  前

  2040

  年埃及从分裂重新走上统一,进入中王国时期(~前

  1786

  年)。此时埃及的奴隶制经济有一定的发展。前

  年希腊进入青铜时代,原始社会逐步解体,形成克里特奴隶制国家。

  意大利进入青铜时代,北部意大利出现了特拉玛尔文化,中,南部意大利出现了亚平宁文化。

中国人的来源

  中国人的起源众说纷纭,至今仍有不少西方学者坚称中国人的祖先是来自中亚的(西来说)及自南亚北上的(南来说)。不过,目前累积的资料已可证明中国人的祖先是在中国大陆生息繁衍而且延绵不断。有关中国种族的分类,则绝大多数是属於蒙古人种,仅在中国西部及西北边陲地区出现少数与欧洲混血的人种。换言之,中国大陆是蒙古人种的摇篮地。

  根据蒙古人种的早期特徵,有些学者主张中国人的起源可追溯到更新世早期至中期的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北京人及南京人,但是具体可观察到的头骨型态特徵在早期智人(大荔人)才出现。根据晚期智人化石(如柳江人、山顶洞人)及其文化遗存的分析,反映出蒙古人种在中国南北出现地区性的差异:即柳江人化石的型态特徵接近现代蒙古人种的南方类型;山顶洞人则呈现现代亚洲北部蒙古人种的北方类型。

  自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因全球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动植物演替,影响到史前人的迁移、隔离及人种的混合与融合。在中国北方及东北地区已经成为不同种族杂居的交汇地带,黄河流域基本上形成以东亚蒙古人种为主体的史前居民;华南地区的居民群体则更接近南亚蒙古人种。在文化内涵上,公元前叁千年以后,出现了南北叁个不同的文化群体∶在黄河流域有以篮纹、方格纹为主的黑陶文化和灰陶文化,以及器形以实足叁足器、袋足器和圈足器为共同特徵的龙山文化;北方地区以细石器和陶器伴存的文化群体为主;南方则出现印纹陶、有肩、有段石器的文化群体。

介绍中国

  人生如船,梦想是帆。每个人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梦,但我们同属于一个国家,所以每个人的梦想又与国家民族兴衰荣辱紧密相连。先贤顾炎武早就发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呐喊。只有国家兴旺,大家的生活才能变得更好。

  中国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事,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就是当代的中国梦。但是,要实现这一梦想,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现在就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那就是食品安全问题。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随着耕地面积减少和人口的递增,人类终将会面临食品短缺的严重困难。

  我的梦想是制造出人造食品。人造食品由单细胞组成,里面含有极为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以与牛奶、鸡蛋等高营养产品相媲美。我们还可以利用发酵生产法改造这些单细胞微生物。在零下1001摄氏度时,500千克单细胞微生物一昼夜可以产生1257.65千克的蛋白质,被称为“人造肉”。而一头重500千克的牛每天只合成0.5千克蛋白质。

  我们不仅可以吃人造食物,还可以吃天空中的白云呢!把云朵用专门收集的工具采集下来,经七七四十九天九九八十一道加工,再加入无水结晶剂——一种新食物添加剂,就可以将液体状的云朵变成固体状云朵——云糖,云糖是一种包含800毫升水分的固体软糖,可以彻底远离口渴。

时代简介—中国

  中国,我们的祖国,要介绍我们的祖国,必然要介绍好。

  中国,全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5000年,中国乃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深远,古巴比伦已经名存实亡被外族人入侵,古罗马也是名存实亡,古印度也从非洲迁到了亚洲, 只有我们中国没有迁移过,历史上都是由炎黄子孙统一着中国,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今天的工业社会,我们的中国有多么不容易,留下了多少奇迹?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这万里长城啊!4万里长城啊!这5000年文化啊!兵马俑,颐和园,三坊七巷,紫禁城,还是最具代表性的长城这些难道都不是中华的奇迹吗?这些是中华的奇迹,所以我们应该守好它,爱护它,了解它,难道我们不应该吗?我们应该,我们应该收好这5000年的中华文化,所以我们应该传承礼仪,守好这个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就应该是长城,从嘉峪关到雁门关再到山海关,整整4万里,如果把汉长城和秦长城加上去的话4万里不再是华里,应该算是,应该比4万里多,所以这么长的长城当年是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呀?这堪称世界奇迹,这是中华人民的心血,我们应该守好它,爱护它。这么多的奇迹都是由中国人民一手创造的,中国必然是我们最关心的祖国,难道不是吗

  中国的时代简介到此为止,我为此感到深深的遗憾。

中国的历史

  中国,是一个享有五千年辉煌历史的大国。它在历史的长河中,孕育了我们中华儿女。

  自从盘古开天劈地,到女娲补天,我们的祖先用智慧,编织成了一串串神话。先辈组建成了几个强大的部落,分别由炎帝和黄帝带领。炎帝神农氏尝百草,教人们耕织;黄帝发明了渔网,教人们狩猎、、、、、、人们由野蛮时代步入文明时代,由原来的饮毛茹血到了衣食无忧。

  这的确是一大进步。

  接下来是尧帝、舜帝和禹。唐尧以贤明,禅位于贤能之人;舜爱民如子;禹治水,解决了人民大难。

  再往后,则是奴隶社会夏朝。夏朝灭亡后,就代表着一个社会的衰败和另外一个社会的崛起,封建社会就在奴隶社会的衰亡中建立了起来。

  历史的漫漫长路上,经过无数朝代的更换,有了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地震仪这四大发明以后,国人自以为了不起,就开始裹足不前。在消逝的时光中,引来了鸦片战争。

  鸦片是一种让人大脑兴奋的物质,能磨灭人的意志。不怀好意的英美商人向国人出售鸦片,结果,农民、工人丧失劳动能力,有钱人家倾家荡产,大量白银外流。一些有志青年和忠臣不忍心看着国人如此堕落下去,“鸦片战争”、“甲午战争”、“虎门销烟”、、、、、、英美商人只好作罢。

文学常识:中华的由来

  小导语:虽然“华”、“中华”、“中华民族”这些族称之间有差异,但是其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指生活在中国的民族都成为中华民族。下面来详细看看。

  “中华民族”的“华”肇始于中国历史上五帝时代之最后一帝舜的名字“华”。“五帝”时代是中国原始社会晚期部落联盟时代。五帝时代的“帝”即部落联盟首领。“舜”是谥号,即死后所进的尊号。《谥法》曰:“仁圣盛明曰舜。”“有虞氏”最初是舜所在部落的名称。“虞”本是帝尧时掌山之官,即部落联盟中负责管理山林及山林中鸟兽的部落世袭公职名称。中国上古有“以官为氏”的习俗,即以其在部落联盟中所担任的公职名称为部落名称,故称其部落为“虞”或“有虞氏”。在虞帝舜时,部落联盟向民族和国家发展。“虞”或“有虞氏”因此演变为朝代名称,如同夏后氏之称为夏朝。按先秦文献记载,有虞氏是中国历史上先于夏朝的第一个朝代,虽然这个朝代还带有若干部落联盟的痕迹。中国现存最古的一部史书《尚书》,即以《虞书》为开篇。

  传说炎帝神农成王之前,在天台山练出了一身好武艺。一次,他约请天下部落首领,汇聚天台山比武论艺,还邀请了天帝仲裁。由于炎帝神农武艺超群,天帝感到欣慰,想提携炎帝作为人间帝王。便有意发下一道口谕:“谁能一夜建造一座登天梯,能使茫茫大海之中长出石莲,吾便封谁为人间帝王,统管天下人事。”

  炎帝神农果然在一夜间造成了三座排空的天柱峰,怀中抱着一座石莲。天帝一见,万分惊喜,当即封炎帝神农为“赤帝”。随后,天帝沿着天柱峰登上了莲花顶,腾云驾雾,升天而去。

  炎帝神农作一代帝王,分管南方天下,南方属火,所以号称“炎帝”。炎帝施行仁政,受到人类拥戴。后来,炎帝神农为了驱瘟除病,造福人类,亲自尝百草,制百药,终于制服了瘟疫。而他自己却因吃了毒草“火焰子”,不幸死于莲花峰下。

  炎帝神农的子孙后代,为了纪念他们的先祖,便以“三味生奇花”为缘由,把天台上莲花峰称为“中华”(古代:“华”与“花”相同)。世人为纪念炎帝神农的功德,便沿用此称,把中国叫做“中华”。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介绍自己名字的由来

教育教学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