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孝敬父母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道不远人:不能不孝敬父母

  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哺育我们成长。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终生都应回报

  还记得从古到今那些感人肺腑的孝心故事吗?他们的这种行为、精神正是我们所需要学习的

  缇萦上书救父

  汉文帝时,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拜齐国着名医师杨庆为师,学得一手高超的医术,曾经做过齐国的仓令。他的老师去世以后,弃官行医。因为个性刚直,行医的时候,得罪了一位有权势的人,导致后来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他的女儿名叫缇萦,虽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辞劳苦,长途跋涉一同前往长安向皇帝诉冤。她陈述了肉刑的害处,并说明了父亲做官时清廉爱民,行医时施仁济世,现在确实是遭人诬害。愿意替父受刑。汉文帝被缇萦的孝心深深感动,赦免了她的父亲,并且下诏书废除了肉刑。有诗颂曰:随父赴京历苦辛,上书意切动机定;诏书特赦成其孝,又废肉刑惠后人。

  感恩是有意义的。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

  花木兰替父从军

  古时候有一位女英雄名叫花木兰,那时北方战乱频频发生,朝廷下达了征兵的命令,花木兰的父亲虽是位老将军,但他年龄大了,体弱多病,花木兰非常心疼父亲,就偷偷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经过多年的战场拼杀,她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由于他时常牵挂着父母,于是战争一结束,她请求皇帝能让自己回家,去补偿和孝敬父母。后来她就荣归故里,继续在父母身边尽孝!

  感恩是有意义的。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

  陈毅探母

  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陈毅的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陈毅进家门时,母亲非常高兴,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下陈毅见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这问那过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陈毅听了,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母亲听了很为难,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抢着去洗陈毅急忙挡住并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10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它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陈毅元帅虽是个大人物,有繁忙的公务在身,但他不忘母亲曾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理解母亲的艰辛和不易,知道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这些孝敬父母的行为都值得天下所有儿女学习和效仿的。孝敬父母是我们每个儿女应尽的义务,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彰显。我们孝敬自己的父母了吗?我们又给了他们什么呢?其实父母亲的需求并不多,他们真正需要的只是我们的孝心和关爱。当父母还在的时候,常回家看看;当父母还在的时候,多抱抱他们;当父母还在的时候,多关心和孝敬他们。是他们,为我们洗了无数的尿布;是他们,花了无数时间和精力教我们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我们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教我们穿衣服、梳头发;教我们学习,教我们做人………过去,我们的幸福就是他们的幸福;现在,他们的幸福就是我们的幸福。

  怀揣一颗感恩之心,学会关心和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道不远人:不能不孝敬父母

  人生在这个世界,长在这个世界,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哺育我们生长。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应该永记于心;我们要学会孝敬父母,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对父母的孝敬应该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父母给予子女的是涌泉之恩,子女为父母所做的只能是滴水的回报。我们为人子女的只能在父母劳累的时候献上一杯热茶;在父母生日时送上一句“生日快乐”;在父母烦恼时,送上一句安慰和问候……这些对于父母的似海恩情知识沧海一粟而已。孟郊曾深情的告诉我们:“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人曾高度赞扬中国人的孝道:“中国人在孝敬父母方面是做得最好的。”

  现在的我们却做得很差: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时出于自己自私的无理要求得不到满足时,还会向父母发脾气、摔东西,甚至更甚者会离家出走……由于自己的任性、自私、叛逆,忘记了父母曾经的付出,忘记了那一声声亲切的呼唤,忘记了那一次次真诚的鼓励,忘记了那一个个不眠之夜……经常给父母带来痛苦和无奈,看着这一幕幕,不孝啊,可悲呀;可怜啊,我亲爱的父母!无论你阅历多么高深,你多么受人尊重,在父母的眼里你永远诗歌不懂事的孩子,父母永远把你高高捧起,百倍呵护;无论你多么肤浅,你多么无情,父母永远是你温暖的港湾:朋友,为人子的朋友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孝敬那白发过早爬上两鬓的父亲、母亲呢?让我们从今天认真听讲开始我们的感恩之旅吧!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人生最大的遗憾,为了不再让这样的遗憾在我们身上重演,让我们赶快一起行行动,感恩父母!我们更要感恩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

道不远人·好好敬父母

  亲情是一个人善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这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所以我们要好好孝敬我们的父母。

  《新三字经》里有一句: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其中提到的小黄香是汉代湖北省一位孝敬长辈而名流千古的好儿童。他九岁时,不幸丧母,小小年纪便懂得孝敬父亲。每当夏天炎热时,他就把父亲睡的枕席扇凉,赶走蚊子,放好帐子,让父亲能睡的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铁,他就先睡在父亲的床席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暖热,再请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小黄香不仅以孝心闻名,而且刻苦勤奋,博学多才,当有“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赞誉。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揪着父母的心迈开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儿歌声中入睡,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成长;灾灾病病使父母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读书升学费花去父母多少心血;立业成家铺垫着父母多少艰辛。

  可以说,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如果人类应该有爱,那么首先爱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谈到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担对父母应尽的赡养义务,而且要尽心尽力满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感情方面的需求。特别对年迈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顾,耐心安慰。

  就说现在城市里的大多数老人,虽然儿孙满堂,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不缺钱花,但是孩子以为工作的缘故几乎都不在身边,平时恐怕很少见面,所以,在他们的感情上最渴望的是能与所有的亲人团聚。不是有首歌中唱道:“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求子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只求个平平安安,团团圆圆”。

  所以将来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都要记着爸爸、妈妈;而且更要趁现在在他们身边的时候,多孝敬他们。父母给我们的爱使我们变得坚强;父母的爱如一缕清风吹走我们的烦恼。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我们要好好孝敬我们的父母,让他们开心的度过每一天!

孝敬父母

  荣誉:“国学阅读”之星“双十”之星格言:事父母,能竭其力。出处:《论语•学而》释义:孝敬父母,应该竭尽全力。

  展卷《中华创痛美德格言》,我最喜欢这一则:事父母,能竭其力。大家都知道,儒家思想是中国的流芳百世的思想。儒家把孝悌忠信作为做人的基本准则,孝是放在第一位的,故古有“百善孝为先”这种说法。这是中华民族在世界各民族中颇有特色的道德尺度。在尽孝这方面,能竭其力,古人做得很好。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的第三子。继帝位后,他侍奉其母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药汤,他都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一个皇帝,国事繁忙,可他能够尽可能亲身侍奉,做得实在。还有“鹿乳奉亲”的故事。是说春秋时期郯子,为患眼疾的母亲去深山取鹿乳。侍奉母亲而想尽办法,为接近母鹿他身披鹿皮进深山等候,可见他尽孝的竭力。看当今社会,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已把孝淡忘了,甚至只是表面尽义务。尤是我们这一代的孩子,大多数是独子,从小就被宠惯,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心理,把父母当做自己的靠山处处依赖,何谈尽孝能竭其力?与古人对照,我们真是做得不够。如果我们这一代,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孝敬,不尽力去侍奉,还何谈未来的发展?中国以后还怎么在世界民族之林立足?践行孝道,传承美德,作为中学生,只要从身边小事尽力做起即可,如:父母辛苦时,给倒上一杯水;父母疲劳时给捶捶肩背;父母训导我们好好学习时,就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父母不在家时,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不叫父母操心,努力完成作业,也就是在尽孝。孝是善的首位,在孝的影响下,才有了爱的传。

  有博爱,有大爱。同学们,让我们“事父母,能竭其力”吧。树欲静而风不止,不要让遗憾留在我们心间。

孝敬父母三字经

  父母恩,比海深;对父母,要称您。晨和晚,要问安;若进门,举止稳。

  父母出,递把手;父母回,要问候。学自理,助父母;是生日,要记住。

  亲有疾,侍身旁;吃和用,知礼让。敬祖辈,放心上;懂关爱,乐洋洋。

  亲和弟,手足情;兄爱弟,弟敬兄。家餐饮,手要勤;帮做活,表孝心。

  先长辈,坐端祥,食勿喧,嚼勿响。双手递,稳端放;心愉悦,食饭香。

  待客人,要热情,去做客,仪态恭。打电话,意专注;先问好,再称呼。

  声清晰,语简短;话说完,道再见。邻里间,常见面;互尊重,心相连。

  敬老人,如家亲;爱幼小,如自身。乐交往,情趣融;虽近邻,胜远亲。

道不远人:不能不孝敬父母,感恩社会,诚信待人,学会忠恕

  作为一个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做到孝敬父母,感恩社会,诚信待人和学会忠恕。首先,我们要学会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个老师,是他们叫我么如何做人,是他们把我们抚养长大,是他们教我们如何行走,是他们教我们如何说话,是他们在我们绝望的时候为我们点燃希望之火,是他们在我们气馁的时候给我们送上鼓励和安慰。没有父母的辛劳,就没有我们的成功。作为一个人,难道我们不应该孝敬父母吗

  感恩父母的同时,我们也要感恩社会。我们要感恩社会,感恩社会给我们的幸福,感恩社会给我们的帮助,感恩社会让我们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感恩社会给我们的一切。在我们感恩社会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关爱社会。关爱社会就是关爱他人,奉献集体,热爱祖国,并且大胆的投入到社会实践当中。只有感恩社会,关爱社会,我们才会拥有一个和谐快乐的社会。在做人方面,我们要诚信待人和学会忠恕。顾名思义,诚信就是诚实守信。高尔基说过:“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对一个人来说,影响最大的就是诚信。

  如果你的为人不诚实守信,你就会因此而丧失许多良机。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质,更是一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体现。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诚信,总是欺骗别人,这样的人在哪里会受到他人的尊重与爱戴?这种欺骗别人的人,实际上再欺骗他自己,他为了利益而出卖了自己的灵魂,所以这种认识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的。我们也要学会忠恕。忠,即尽力为人谋,恕,即推己及人,则忠恕即为二者合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论语》中的忠与恕。

  这两点是《论语》中的精华,也是传统文化的精华,要真正做到这两点,我们必须去用心领悟。让我们孝敬父母,感恩社会,诚信待人,学会忠恕,做一个新时代的中学生,做一个“大写”的人!

孝敬父母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道不远人:不能不孝敬父母

  人生在世,一切都源于父母。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终生都应该报答。

  有句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我们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为重要的品德。它是做儿女必做的天经地义的事。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就一直具有这种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古代埋儿奉母,弃官寻母的故事,足以让人们唏嘘不已,而当今捐肾救母,退学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们感动万分。时代虽不同,演绎的却是相同的主题那就是:孝敬父母,感恩父母,回报父母。我爱我的父母,从心灵深处。我的父母是普普通通的农民,过着平凡的生活,却给了我不平凡的爱。

  记得有一次,我伤透了父母的心。那天晚饭后,我告诉爸爸妈妈说:“爸、妈,我胃疼。”爸爸听后就说:“有没有吃了什么坏了的食物?疼得厉不厉害?需不需要我陪你去吃点药?”妈妈听后也说:“快穿上外衣,我陪你去卫生所看看。”“可以不去吗?爸、妈,我懒得走。”我懒洋洋地说了一句。“懒得去你就别叫疼!”爸爸听后吼出来一句。“不去就不去,反正我本来也不打算去。”我小声地说。本以为父母听不到,但他们还是听到了。

  爸爸听到后,眼睛瞪着我,那眼神仿佛要把我杀死。而妈妈听到后则劈头盖脸地骂了我一顿:“好心好意叫你去吃药难道叫错了吗?关心你,体贴你才叫你去的,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你这孩子怎么越大越不懂事。以后我们老了,你的‘好’肯定得不到。”我最讨厌父母老说他们老后的事,我又没说我不赡养他们。好烦!整天把这些挂在嘴边,我不想和他们争吵。于是站起来走到房间里看书去了。过了一会,我听到爸爸妈妈的脚步声我还以为他们出去闲逛。没想到半小时后,妈妈拎着一袋药进来,对我说:“快吃吧!也不知道你胃哪里疼,给你买了‘健胃消食片’,如果吃了还是疼的话我又陪你去看医生。”

  听完妈妈的话,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落了下来,突然觉得自己犯下了大错,我抱住妈妈说:“妈妈,我错了,我再也不惹您和爸爸生气了,再也不和您顶嘴了!”妈妈听后沉默了好久才说:“快去把药吃了吧。”“嗯,妈妈。”我抽泣着回答。

  我们的父母为了我们操碎了心,付出了很多。他们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们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们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颗真诚的感恩之心去安慰。我们再也不要觉得,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该的;我们更不要对父母的艰辛付出和无限关爱,视而不见,无动于衷,甚至怨气冲天。孝敬父母其实很简单。就像歌词《常回家看看》中所唱“父母不图儿女有多大贡献”,只要我们懂得父母的需要,动动手,搬把椅子给父母歇歇,倒一杯水给父母解渴;动动口,说一句真诚温暖的话语给父母听听,解除他们的疲劳,驱散他们的心病。如此容易做到的事,就一定能让我的爸爸妈妈欣慰,高兴和快乐。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才来追悔莫及。

  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不能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我们应该学会去感激自己的父母,尽一份良心,一份孝心。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学会感恩,因为这会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实。

  感恩是有意义的。我们要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父母。让孝敬父母成为一种习惯,在我们心中扎根!到那时侯,我们的父母将会绽开笑脸,生活定会更加灿烂!

  我感谢我的父母,感谢他们赋予我生命,更感谢他们谆谆的教诲,深深的关爱及无限的宽容。他们对我的爱体现在点的小事中,我爱我的父母,我们不能不孝敬父母!!

道不远人•不能不孝敬父母

  百善孝为先——题记“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手里拿着一本书,站在乡间小道上,静静地享受着这和煦的春风和富有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底蕴的意境,心中是一片安宁与祥和。

  “孝”字一直是中华上千年来所追求的美德。岁月犹如一条河,左岸是丰收的景,充满了记忆;右岸是春夏之交,是值得把握的青春年华;中间飞快流淌的是年年岁岁的忧伤。挥挥手,告别金色的童年,驾驶着小船的我们继续在岁月之河上前行,不知不觉我们便走进了花季,花季的天气变化莫测,花季的风景五彩缤纷,花季中,我们便感到孤独寂寞,偶一回头,父母就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关注着我们,一步步的成长。时间毫不留情地从我身边擦肩而过,不知不觉我走过了13个年头。在这每一寸光阴中,我知道爸爸妈妈没少为我操心,他们的银丝和鱼尾纹都证明了这一点。小时候,爸爸妈妈紧紧握着我的手,小心翼翼地呵护我长大,而现在,我希望我能握着爸爸妈妈的手,给予他们无限的力量。现在的我们还太小,谈不上什么为父母挣大钱,买别墅……父母也不奢求,但是我们要以我们的力量,给予父母精神的支柱,少让他们操点心,多为他们争点气。只要这样就够了。真的,他们都知足了。世上有两种事物需要仰视,一是太阳,二是父母。五月,在这个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伴着徐徐柔风,暖暖花香,在昭示着父亲与母亲节的来临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让我们有了见到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的机会。他们给了我们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对倾听大自然的耳朵、一张能说会辩的嘴巴和呼吸空气的鼻子,给了我们智慧的头脑、灵巧的双手、奔驰的双脚和强壮的身体。父母给了我们这么多价值非凡的东西,难道我们不应该去孝敬他们吗

  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是我们的父母。在我们刚出生的时候,还只是一个整天会哭、什么事都不懂的小屁孩儿,但是现在,我们成长为了一个做事有主见,知识丰富的青少年。在这期间,是谁在教育着我们?是父母!是父母让我们懂得了怎样作人,怎样做事。让我们知道了做人要讲诚信,不能言而无信;做人要宽厚大气,不能小肚鸡肠;做人要诚实,不能学会撒谎;做人要……。这些不都是父母教给我们的知识财富吗?父母给了我们无穷多的知识,难道我们不应该去孝敬他们吗

  最重要的一点,父母养育了我们。刚出生的时候,我们没有一点生活能力,但现在,我们已有了基本的生活能力。是谁每天给我们换尿布?是谁每天为我们穿衣?是谁每天送我们上学?是谁每天夜里为我们盖被子?是谁每天……?这些不是父母为我们健康成长所做的一切吗?这难道不是父母在养育着我们吗?就凭着这养育之恩,我们怎么能不孝敬他们呢?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是啊,孔子觉得:“现在所谓的孝道,只是能够养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也能够得到人的饲养;没有对父母的敬爱、孝敬之心,那养活父母与喂养畜牲又有什么区别呢?”从这句话来看,我们更应该孝敬父母。“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父母为我们操劳,为我们忧愁,为我们辛苦,为我们……。父母为我们所付出的一切,已经不止是滴水之恩了,已经可以用大海来比拟了。这么大的恩惠,我们怎能不给予回报呢?当然,对父母最大的回报,莫过于孝敬父母。道不远人:不能不孝敬父母。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来表现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之心吧!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德育课题课题题目大全

关于阅读的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