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警句格言书法作品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从我做起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奢侈浪费是可耻的,建国初期,有一首歌唱的好: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社会主义离不了,不管是一寸钢,一粒米,还是一尺布,一分钱,咱们都要用的巧。当时,国人都把勤俭节约作为做人和干事业的行为准则。然而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改善,有些人把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丢了,而我有时也把这种美德丢掉了。

  每学期妈妈都会给我买好几只笔,可我每一只笔都没有用完,我就求妈妈再给我买新的,一学期下来,没有用完的笔攒了一大盒子。

  有一次,被妈妈望见了,妈妈对我说:孩子你这样浪费是不对的,一只笔虽然只有一元钱,但是你明白吗?许多贫困地区的孩子还没有笔,妈妈的话让我觉得很惭愧,从此我拿起了每只用剩的笔头。

  其实节约很简单,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米,出门随手关灯,不需要的灯就不要开,用淘米水擦地,冲马桶,用完的本能够拿来当验算本,我们还要少买玩具,少吃零食,少买新衣服,省下每一分钱,让更多贫困人口有了吃的,有了穿的,许多贫困学生就能圆了上学的梦阿。

  让我们从此刻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这将是我们终生享用不完的宝贵财富。

廉洁警句格言书法作品

警钟

  学习完《警钟长鸣》后,发人深醒,令人深思,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贪官们留下了千古骂名,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以案为鉴,才能警钟长鸣,做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清醒地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人莫贪,清贫为官是正道”,古往今来,贪官贪恋美色、钱财、权力,如和坤之流永远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而一心为民、清正为官,“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刘墉等永远被人民铭记在心里。《腐败案件警示录》的案例详实、全面,个个如宏钟长鸣于耳,不时地警示、提醒着自己。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讲为政者必须身正行直,办事公道。作为一党员干部,如果说一套,做一套,就逐步失去群众的信任,就会影响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因此,在本职工作岗位上,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要立共产主义的大志,成人民群众的大事,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干事业上,用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对等权力要有如履薄冰的精神,要慎权,要严于自律、公道正派、洁身自好,清廉自守,否则就“一失足成千古恨”,成为了王怀忠之流。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要把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当作是一面镜子,经常照一照,检查一下,及时加以改进和纠正。在日常工作中要常怀律已之心,常思为民之责,手莫伸、人莫贪,在自己面前真正筑起一道防腐防变的铁篱笆。

2017年廉政征文获奖作品

  对党员干部来说,焦裕禄精神是一面镜子,上面镀铬着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道德情操。正冠整衣,见贤思齐。通过这面镜子,每位党员干部都要照出自己在理想信念、思想境界、作风能力、艰苦奋斗精神等方面还有哪些差距和不足,以之为标尺,忠实履行职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团结南路辖区在职党员涌动着一股股“红色暖流”,成了党员的一面镜子。从辖区单位到社区、再到各个居民小区,流进了生活困难群众、孤寡空巢老人、残疾人、转移居民的心里,流进了千家万户。在职党员志愿服务“贫困捐资助学的行动有效发挥了党员在居住地和社会生活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带给广大群众的是一股股暖流,带给广大党员干部的则是一面亮丽的镜子。

  辖区在职党员与团结南路社区“红色捐资助学”活动中,为辖区不同民族的20名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小学生送去了1万元的爱心捐款。更使20名不同民族的学生把自己鲜艳的红领巾深情地带在了叔叔和阿姨的脖子上,鲜艳的红领巾闪耀着在职党员温暖爱心的精神。

  以他们为镜子,时常照一照我们的良心,让真诚、无私、执着、奉献等等人类种种美好的情感常驻心头,拭去人性中虚伪、自私、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尘埃,仰无愧于苍天,俯无愧于人民。

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舌尖上的浪费”正成为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观念重新被更多人接受。上周五,一位新居民孩子给晚报写来一封呼吁大家勤俭节约的信,晚报也专门作了报道。

  作为一名来自四川的五年级学生,付和平在信中说:“浪费食物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我们都应该抵制这样的行为。”眼下,农历新年越来越近,亲朋好友聚餐机会增多,这时更有必要强调勤俭节约之风,让文明就餐、不铺张浪费成为市民们的选择。

  农历春节长假跟学生的寒假重合,寒假期间也是中小学生做好勤俭节约小践行者的重要时段。如果全市50多万中小学生都能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注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必将影响巨大。

  勤俭节约其实就是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除了告诉家长,还可告诉邻居和其他亲戚,宣传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如何让50多万中小学生引领各自的家庭成为践行“勤俭节约”的排头兵?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非常支持向50多万中小学生家庭传达“勤俭节约”的理念,和晚报共同发起“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勤俭节约’行动的倡议”。

  这次倡议除了鼓励50多万中小学生成为“勤俭节约”的践行者,还鼓励学生们成为“勤俭节约”的宣传者。另外,倡议也鼓励中小学校向学生多布置一道“践行勤俭节约”的创意寒假作业,具体方式由各所学校自行操作。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作文 第六篇: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们学的第一首唐诗就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小时候老师和父母就教育我们要节省每一粒米,农民伯伯太辛苦了,我们吃的每一口粮食都是用雨水和汗水浇灌的。节俭,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今天的社会里,更显得意义深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渐渐地将过去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抛弃,而悬着了奢侈安逸的生活。人们似乎已忘了,今天的美好的生活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用血汗、拼出来的。许多革命家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国家主席毛泽东所有衣服中竟没有一件不打补丁的;敬爱的周总理的睡衣穿了几十年,破了就补,补了又补,直到烂了,没法再补,就把整个背部换掉也不肯买件新的;无产阶级战士雷锋,脸盆用得油漆都落光了也舍不得丢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那便是为了替国家省下建设的资金!

  有的同学会说,那时国家底子薄,所以需要勤俭,现在人们富裕了,应该享受一下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的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们的物质生活比解放前好多了,但与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的国家还不富裕,仍然需要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日常生活当中,有些同学就有铺张浪费的坏习惯,他们专挑高档、名牌的文具相互攀比、炫耀,没用一两次便又扔掉了。有一些同学一直嫌学校的饭菜不好吃,时常倒饭菜。要知道我们的一顿饭,凝聚了多少人的汗水啊。农伯伯顶烈日,冒风雨;食堂叔叔阿姨,买菜、拣菜、洗菜、炒菜,热腾腾的饭菜送到我们手中时,多少人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我们怎么能不好好珍惜呢

  生活贫困要勤俭节约,生活富裕也要勤俭节约。俗话说:坐吃山空。历史上“今日花天酒地,明日乞讨过街头”的例子屡见不鲜。我国五代时期有李存审“赠簇教子”的故事,李存审出身贫困,40年为国征战,100多次被敌箭射中骨头,后来他做了大官,看到孩子们整日吃喝玩乐,从小娇生惯养很不放心,他就把过去从骨头中拔出的箭头送给孩子,告戒他们不要忘记勤俭节约,并说“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所以今天,我们应该大声倡议: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牢固树立节俭意识,“让节俭成为习惯”、“让节俭成为生活方式”,坚持从自己做起,从每一天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粮,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只有时时处处、点点滴滴都节俭,我们才能节约资源,也只有时时处处从我做起,这样我们的地球家园才会永远美丽富饶!

勤俭节约,点滴做起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就曾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经典诗句。就是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每一口饭,每一口菜,每一粒米。

  殊不知现在社会上却出现了与节约格格不入的盛宴变剩晏的现象。在一场公务宴请中,发现大量的饭菜被剩下了,一道标价为600多元的全家福吃了连一半都不到,而这些剩菜都只能被服务员倒进回收垃圾的桶中。在一家房地产公司举行的年会聚餐中,餐桌上个,整条鱼、正盘子的海鲜、大虾几乎都没有动过,而半瓶的红酒几乎每桌都能发现。在一个食堂,有很多人都至少剩下了一半的饭菜,最后倒入垃圾桶中。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一转眼就成了泔水桶里的垃圾,在我国每年食品浪费的总量相当于每年倒掉了2亿人一年的口粮。而且在全球每年有1000万人因饥饿丧生,每秒就有一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

  现在全国正掀起勤俭节约活动。我们学校也积极响应。通过学校大会,班队会,开展勤俭节约大讨论,让我们每个人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并制定一些节约方案。

  比如,我们可以把淘米的水用来浇花、冲马桶。当我们洗完脸,要把水龙头给拧紧。上体育课、音乐课、电脑课,教室没有人,我们都要把灯关掉。用完的作业本,反面再当练习本。让我们 行动起来吧,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米、一张纸做起,做一个勤俭节约的好学生。

用心唱响廉洁之歌

  宜宾县商州镇小五二:

  韩东梅

  古往今来,大家对清政廉洁的理解有着不同时代的特征,因为地域时空的差异而带给人们廉洁的概念却不同,但廉洁所蕴藏的内容却大致相似。“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这是孔夫子对清正廉洁的最好解释。革命斗士方志敏则认为:“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则是这么解释:“没有思想上的清白,也就不能够有全能的廉洁。

  在东汉时,有一位叫刘宠的人在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十分清廉,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临走时,当地百姓主动凑钱为他送行,刘宠不受是因为他知道那是老百姓们的血汗钱,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象征性地从中拿了一枚铜钱。事后刘宠被人们誉为:“一钱太守”。

  同样,相传晋代人吴隐之任广陵太守,在广陵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当地人传说喝了贪泉的水就会变的贪婪成性。他不相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写了一首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冬当不易心。”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自己的操守。

  廉洁属理念、信仰、价值范畴,与每个人自身的品质和情操相关。无论你是位搞权贵,还是布衣贫民,凡是能法正廉明、洁身自好总能获得较高声望受到赞誉的。因此,为官之道,需要用自身的高尚品德和情操去赢得荣誉,去影响社会,以打造一个充满文明、礼仪、崇尚美德,追求信仰的理想社会。廉洁不是说出来的,更不是吹出来的,必须是脚踏实地做出来的,廉洁品质的养成自然就成为现代人共同追求的目标。

让廉洁的清风与青春同行

  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廉洁就是清廉、洁白之意,我们故为学生,不仅应该懂得廉洁就是勤俭节约、洁身自好、自律自强,还更应该弘扬敬廉崇洁的精神。

  从古至今,有不少人用一身正气,一世清白堂堂正正地诠释了“廉洁”的含义。“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这首诗是作者于谦一生的真实写照,他以石灰作比喻,来表明他为国尽忠,不畏权贵的品格和坚守高尚情操的决心。在现代也有很多两袖清风的人,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人——毛泽东。“据主席身边的警卫员回忆,1929年1月,红四军下井冈山,迂回于赣南、闽西之间,毛主席行军,战士们沿途没见他骑马,可部队中的伤兵、病号、掉队的战士们都骑过他的马。虽说毛主席是前委书记,但他同战士们同吃一锅饭,同吃一盆菜,没有丝毫区别。”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更是一位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好干部。这位模范干部收留了三个震灾中认识的孤儿。由于生活拮据,他到血库要求献血。在外人眼里,一个共产党的中高级干部生活如此清贫真难以想象。廉洁是一种美德,受人爱戴,廉洁可以抵制物欲横流,廉洁是大公无私的表现,廉洁可提高人们的内在修养。人人讲廉洁,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我们知道廉洁是一种美德,受人爱戴,不廉洁的人害人害己,也给国家、社会带来了损失和不良影响。那我们将以什么实际行动来做一个崇廉敬洁的公民呢?我们应该从小就树立起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理念,培养清正廉洁、为公为民的社会责任感,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在我们身边,出现了一些问题,同学之间以金钱交换作业,有的同学为了当选班干部竟采用请客吃饭等一些腐败的手段来拉票。这样的行为非常不好,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清正廉洁的品质。我们要分清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从而逐步懂得做什么样的人,怎么做人,真正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廉洁则是灵魂深处的徐徐清风,他时刻提醒着我:在如今这个物欲繁盛的时代,面对金钱、利欲、奢侈、懒惰等诸多不良现象,要抵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守得住灵魂,始终坚定信念,做到一尘不染。让我们每个同学都把正直无私、廉洁清明这样的意识树立在心里,做一个廉洁自律的小公民,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廉洁的清风永远飘荡在我们心中,让廉洁与青春同行!

让我们一起廉洁自守,以身作则

  拥有一个清正廉洁的社会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可是许多伤害社会的不良风气正在这个社会里萌芽,生长。就在高层提倡“法治”“和谐”的时候,我们却发现,有那么多的贪官污吏一个又一个被绳之以法,他们的违法事实真是触目惊心!

  “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这句话说的一点儿也不错,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这么做。可是这句话,现代人有多少人做到了的呢?春秋时,宋国子罕就做到了。他清正廉洁,非常受人爱戴。有一次,有一个人得到了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送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玉石为宝,而我已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可现在,送礼之风似乎被不良风气玷污了。走亲访友不送礼,似乎就“不正常了”。就是因为这种想法,而导致了这株邪恶“幼苗”的萌发……

  这株幼苗的“肥料”就是人的心理。它已在人们的心中扎根,等它慢慢“长大”,就会成为让人们走向犯罪道路的一座桥。这些送礼之风会慢慢演变成金钱的攀比。比如,同学过生日,一些同学就会搞生日聚会,并且赠送一些礼品。原本只是表示祝贺,以表达一点心意。可是,你一请我一请,结果却变了味。原本的意义消失了。因为,一个人请吃了,其他同学的家长觉得难为情,就回请,结果变成了轮流请吃。然后,大家一次又一次地想办法“送礼”。这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这其实就是社会在学校里的体现。老师教育我们:不要搞聚会。我觉得很对。这是拉帮结派,酒肉朋友,是一种不良习气。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不良的种子,不利于我们的成长。

  又比如,有些同学则会模仿江湖习气而讲“义气”。他们讲究“哥们”义气,拉帮结派,靠人多势众,去欺负其他同学。他们还会贿赂或要挟班干部,让他们进行包庇、袒护,以掩盖他们的违纪、拖欠作业等,评比中只讲亲疏不讲原则。这些行为,也许就是未来犯罪的“萌芽”。我们许多同学还不知其害,继续下去,等长大走向社会,其后果将多么的可怕啊!

  学学子罕吧,让我们一起廉洁自守,以身作则并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为自己的座右铭。让我们从小“做人一身正气”,将来是否“为官”都“一尘不染”!

“廉洁”永驻我们心中

  说到“廉洁”,大家都会想到那些大官。但我们身边其实也出现了这种现象。要想做到廉洁,就要从小事做起。

  有的父母为了自己孩子的前途到处搞关系,送礼品。我爸爸妈妈有一回也犯了这样的错误。我姐姐在浦中上学,浦中正好有个亲戚在教书。为了姐姐在学校能更好,爸爸妈妈买了一大堆礼品准备送过去。这事儿正好被我和我姐姐看见了,姐姐非常反对,坚决不让爸爸妈妈送过去,她觉得这样不好,会让她在学校里不适应。我在一旁也提出了反对意见,站在姐姐这边。可爸爸妈妈却说我太小,不懂事。我一气之下对着妈妈说:“妈妈,我虽然小,但也知道不能送礼,也知道廉洁,但你们这些大人,为什么就不能明白呢?”妈妈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们也不想这样,但这个社会就是那么现实。”“现实!再现实也不能这样啊!”我心里默默想。值得庆幸的是爸爸妈妈终于放弃了这个念头,他们有没有醒悟呢

  不仅在生活中,在校园里也随处可见“廉洁”的事例。我是一名班干部,有时候管纪律的时候,我就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些班干部在管纪律的时候会滥用私情。如果是他自己的朋友吵的话,他就会视而不见。有的因为双方曾有过小矛盾就平白无故地找他茬。这可是种不好的行为,我们在圣洁的校园里一定要把这个习惯改掉!

  从小小的事情上也能看出整体。说明我们的社会上肯定是有着不廉洁的行为的。但是我们青少年不能置之不理,我们要先从小事做起,才能成就大事!让我们从现在起,行动起来!

  我多希望有一天这个社会上永不再出现“贿赂”这个词,多希望“贪污”这个词汇只在辞海中出现,多希望“廉洁”永驻我们心中!

敬廉崇洁从我做起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从小父母教我们,不能随便要别人的东西。现在我知道了,这就是廉洁。在明白这些的同时,一个坚定的信念从我心中树立——我要做一个廉洁的人。

  生活就像一朵花,美丽芳香。可是,在这美丽的花朵上,却总有一些斑点。这些斑点就是不廉洁。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思想上的廉洁。我们应时刻反省自己,提醒自己,敬廉崇洁。在学校里我们不仅学知识,还要学会做人的道理。很多人问,什么是廉洁?我认为,廉洁就是不贪图小便宜,不随意动别人的物品;廉洁就是勤俭节约,衣食住行不与人攀比;廉洁就是守时守信、有责任心,勇于承担应有的责任;廉洁就是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不说谎话,作业和考试要真实,不抄袭、不作弊。我们在管好自己的同时,还要带动身边的同学,伙伴,遵守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和社会公德,树立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廉洁是一颗柏,岁月更替,它总四季常青;廉洁是一丛竹,搏风迎雨,它千磨万击还坚韧;廉洁是一支莲,出淤泥而不染,多么高洁;廉洁是一株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多么清正。无论世界怎么变化,无论社会怎样发展,清正廉洁永远是时代的呼唤。我从现在起,做一个敬廉崇洁的人!

  敬廉崇洁,从我做起。今天我是廉洁的好学生,明天我是祖国的好公民!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党风廉洁建设谈话的内容

防诈骗主题班会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