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家庭家风家训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廉政家风家训心得体会

  人生需要良好的家风来照亮指引,家风的内涵很丰富,但这三点不可少。

  第一个是“善良”

  有了善良之心,有了感恩之心,有一颗关怀体恤之心,才会爱这个世界,爱周围的人,爱所有的生命。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过是向人世借几十年光阴而已,要在有限的时光里成己达人,才对得起自己的一生。善良可以说是我家的第一个家风。爷爷奶奶就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曾这样谆谆告诫子女:“做人千万不要去做恶事,作恶多端,会有报应。”这样的家风也深深地影响了我,无论在哪里无论和谁打交道,我都与人为善,不做违背良心之事。

  第二个是“勤俭”

  父亲教育我,端正勤俭,是居身良法。“量其所入,度其所出。”“能不为息患挫志,自不为安乐肆志;在官无傥来一金,居家无浪费一金。”“振乃家声,好就孝悌一边做去;成些事业,端从勤俭二字得来。”不能投机取巧、不劳而获,铺张浪费。父亲在当地农行工作,勤勤恳恳干了一辈子,不贪不占,年年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为了养育我们6个孩子,母亲起早贪黑干着生产队里的重活累活苦活。

  第三个是“学习”

  学习无止境,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向他人学习,不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父亲常对我们兄弟姐妹说:“知识从哪里来,就是从学习中来。”父亲只读了两年私塾,后来他能够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就是因为刻苦学习,向同事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现在老父已经80多岁了,还天天坚持读书看报,可以说“活到老,学到老”。

  心灵的家风也是生命的家风,心灵的家风越亮,生命的道路越长,生活的道路越平坦。为此,我要不断为家风加油加薪一代一代相传,千万不能让它们熄灭了。

廉洁家庭家风家训

2017年廉洁家风征文优秀范文

  古有周敦颐《爱莲说》引起百姓们的共鸣。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亭亭玉立。自古多少文人墨客赞赏它伫立荷塘之上的淡然与娴静,更赞赏它所代表的诚廉品质。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在《楚辞•招魂》中写道,“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末沫。”意思是“我年幼时秉赋清廉的德行,献身于道德而不减轻。”历史在一代又一代的变迁中显现一个真理:清风廉洁盛行之日,则国家昌盛;贪污腐败猖獗之时,则国势衰微。可见清廉之重要。

  北宋著名的“包青天”包拯,便是清廉一词的代表。他一生身居高位却廉洁无私。在晚年时,他担心后世的子孙不能广延包氏清风廉洁的家风,便把家人叫到床前,立下遗嘱,并叫人刻在石碑上,竖于堂屋东壁,以告诫后世子孙。包公家训的全文是:“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昭后世”。意思是:“其包氏后世子孙有做官的,谁如果胡作非为,贪赃枉法,就不能让他进家门,即使死了,也不能埋进祖坟。”

  清廉的品质,乃中华民族之魂的精魄所在。不论是为官还是为商,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守住这份清廉,便是一种人生的幸福。这种幸福,是本人之福,是家庭之福,是单位之福,是社会之福。在这世上,真正看清楚看明白世间万物并不容易,但是若是心灵清明,便会比浑浊之时更加明白人生在世幸福的定义。

  国家“打虎拍蝇”的力度不断加大,一个个官员落马的同时,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权力和金钱,更失去了美满的家庭,失去了亲情和友情。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是何谓幸福?幸福是用正当的途径实现自己的梦想,并不是用权力、用金钱去妄图加速追求幸福。抛弃清廉去加速得到幸福,幸福便最终会在腐败中丢失和瓦解。

  做人的乐趣,并不在山吃海喝,并不在锦衣豪宅。吃多喝惯了,便会贪而不觉;金钱来的越容易,便会越来越深陷其中不可自拔;叱咤号令久了,便会听不惯逆耳忠言。这样幸福吗?不,这是在追求幸福的路上误入歧途,走向了悬崖,走向了泥潭。

  一个人,没有清廉的心,便会不知道什么是珍惜。因为太容易得到,珍惜幸福、珍惜家庭、珍惜友情都会变得越来越遥远。人生而为人,不可能不食人间烟火,但是食人间烟火也并不是让自己烈火焚身,而身处烈火中却不自觉,直到贪欲之火烧干了心灵,烧干了灵魂。 认清幸福的模样,简单干净做人,诚信朴素做事,幸福自然会来叩响你的门扉。清廉为官、诚信为商,最后享有的便是平安之福,而平凡到百姓们,有了诚廉之心,便能享有美满的家庭、健康的身体,不用再担心终有一日遭到贪欲的反噬,害了自己,害了家人。

  清廉是福,而福便在你我自己的手中。守住这份清廉之心,守住这份福,健康快乐,便是你这一生最大的幸福!

廉洁家风的作文

  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家风建设是一个永恒话题,需要通过不断探索,挖掘、拓展其内涵,并大力传承、弘扬优良家风。

  良好的家风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精神滋养。从孔子的“不学礼,无以立”,到东汉“四知太守”杨震的“性公廉、不受私谒”;从一代明君唐太宗的“远奢靡多勤俭”,到北宋“包青天”的“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从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恋亲不为亲徇私”,到周恩来总理的“十条家规”;从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三个注重”……这些强大的文化道德氛围,是伦理道德和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得以血脉相传的文化基因。

  良好的家风是促进发展的精神根基。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树立知礼仪、懂廉耻、重美德、讲规矩的良好家风,才能解除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用良好的家风熏陶和感染他人,带动整个国家和社会向善向上。历史的经验反复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离不开进步的核心价值观引领,而家风则是核心价值观的微观体现。我们要以家庭为载体,引导人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为国家和社会培育社会主义新人,让良好的家风向民风辐射、向社会延伸,为建设社会主义大厦奠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聚力。

  良好的家风是抵御腐败的重要防线。“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社会的基石。对党员干部来说,家风连着党风,家风的好坏与党风、政风、社风、民风的好坏息息相关。随着全党反腐倡廉、正风肃纪的不断深入,一些腐败案件背后揭露出的残酷现实令人警醒。中央纪委去年发布34份部级及以上领导干部纪律处分通报,被查的34位干部中近2/3违纪涉亲属。这些失范的家风,最终造成的是悲剧。我市近年以廉正文化进家庭为重点,大力培育清廉家风。市纪委紧抓县处级干部中的“一把手”,突出“廉内助”这一关键开展系列活动。通过采取为领导干部家属上廉洁家风课、组织签订争做“廉内助”承诺书、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让家属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受到警示教育,规范言行举止,继承优良传统,建设清廉家风,从而为我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建设“四个开封”筑牢稳固的家庭防线。

  培育清廉家风,营造良好环境。让我们以家风建设助力作风涵养,努力形成醇正家风与优良作风的良性互动,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优秀廉洁家风作文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讲究的便是“礼仪”二字。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曾子杀猪………无一不表现出了中华民族良好的家风传统。

  孟子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动。”爸爸也经常教我:“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因此,我家养成了良好,清廉的家风。

  去年一个冬天的早晨,我独自一坐公共汽车去图书馆看书。那一天的天气很恶劣,虽然这里是南方,没有北的冰天雪地,但是寒风刺骨,即使穿着厚厚的羽绒绒服也能感受到一丝丝寒意钻进了衣服中。等了好久,公共汽车终于来了,我连忙跑上车,投了两元硬币,找座位坐下。

  可是,因为春节快到了,有很多人外出购买东西,所以已经没有座位了,我只好站在一旁。就在这时,一个抱着孩子的阿姨下车了,那个阿姨坐的是爱心座位。可是因为没有位置了,所以我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坐了下去。

  公共汽车过了几个站,上来了一位老奶奶,看起来约有六七十岁了。那位老奶奶身上只穿了一件单薄的外套,苍白的头发被寒风吹得凌乱不堪,脚上的鞋子也是三四个补丁,站在了我的座位旁边。我心想:到底要不要让座呢?应该会有人让座的吧。我望了望车窗外,发现图书馆快到了,又想起了父亲常对我说的那句话:“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于是马上站起来,对那位老奶奶说:“老奶奶,您坐下吧,我快到站了,马上就要下车了。”老奶奶听了之后,颤颤巍巍地说:“谢谢你啦,小姑娘!”

  听了这话,我的心暖暖的,仿佛一切的寒冬都消失了。

  在小的时候,妈妈给我讲过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叫孙元觉的少年。他小时候就十分懂事,也很孝顺父母,但他的父母却很不孝顺。在孙元觉爷爷年老体弱多病时,他的父亲就用一个竹筐,把病弱的爷爷装起来,打算扔到荒野,不再照料。

  孙元觉跪着大哭,祈父亲不要那样做,可是父亲根本不听他的话,还骗说:"人老了,不死会变成妖怪的,爷爷老了不死也会变成妖怪的。"孙元觉只好随同父亲来到荒野,父亲放下父爷爷就离开。这时,孙元觉突然父亲说:"咱们把爷爷扔了然后把筐子拿回去吧。"父亲不解,孙元觉说:"等到父亲老了,如果不死,我也用竹装好父亲,把父亲扔到荒野啊。"父亲一听,大吃一惊,最终改变主意,又把爷爷接回了家。

  我听了这个故事之后,我很难能想像得到,孙元觉的父亲是有多么的狠心,将养大的自己的父亲丢到荒野去虽然时代变迁,很少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可现在越来越多被家人抛弃的留守老人或是养老院的老人不就是孙元觉爷爷及其它被那个时代其它被抛弃的老人的缩影吗

  家风,如同一盏灯,照亮我们的未来;家风,如同滴滴露水,滋润着我们成长………

廉洁家风作文

  我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祖父马学智生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九医院教导员。1974年10月,年仅36岁的他因公殉职,长眠于安丘市革命烈士陵园。爷爷一生清正,“老怀表”是他唯一的遗物。这块表,是爷爷立功后的奖励,印刻着那段血与火的革命史;同时,也见证了我们家的廉洁家风。

  在我心目中,爷爷、奶奶都是有担当的人。无论遇上什么风风雨雨,他们都不慌不乱,沉着应对。就像老怀表上的两枚指针,每天迈着不变的步伐滴答滴答地转动着,无论怎样的物是人非,总是始终如一、分毫不差。

  爷爷走时,留下的是一贫如洗的家和四个嗷嗷待哺的孩子。38岁的奶奶,不得不扮演起“女汉子”的角色,用柔弱的双肩挑起整个家庭重担。奶奶说,老怀表在,就像爷爷在。为了不让孩子们饿肚子,她每天一个人披星戴月、没白没黑地工作。人累瘦了,手累肿了,腰累弯了,奶奶掏出她的精神支柱老怀表看看,缓缓劲儿再接着干。在部队党委的关心下,奶奶十几年如一日地默默奉献着自己。那时候,身边的人劝她:“你还年轻,再找个人嫁了吧!”奶奶默不作声。因为她知道,如果改嫁,孩子们就有可能受委屈。而她答应过爷爷:“一家人要平平安安的,始终在一起。”就这样,奶奶选择了坚强、自立,选择靠自己的双手供孩子们上学,靠打零工、做零活、赚零钱贴补家用,直到我的父辈们成人、成才、成家。

  奶奶说,老怀表跟了爷爷近20年。每天清晨爷爷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小心翼翼地擦拭保养老怀表,所以斑驳的岁月并没有让它变得污浊不堪,而是始终干干净净。

  爷爷任教导员期间,来家里找他办事的人不少。但爷爷行事清廉如水,从不收别人一米一豆。有次有个患者家属来找爷爷救治亲人,说完事情原委后,放下一个编织袋转身就走了。爷爷见状对奶奶说:“你快去,赶紧把东西还给他!”奶奶颠着小脚飞快跑出去,那人一看也跑了起来。奶奶跟在后面实在跑不动了,就停下来喊道:“小伙子,东西给你放这儿了,被别人拿走了我可不管啊!”说完,一扭头就往回走。那人见拗不过奶奶,只好自己拿了回去。

  对于爷爷这样的“不通人情”,奶奶打心底里赞同和钦佩。因为爷爷在世时常常这样说:“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身为医生就应该恪守医德,做人做事干干净净!”

  老怀表有一颗质量极佳的内芯儿,即使经历了几十年的岁月,它仍坚守在方寸之地,不知疲倦地画着一个又一个圆圈。爷爷也一样:他简朴的外表下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即使弥留之际也不忘履行自己共产党员的义务。

  奶奶告诉我,爷爷曾长时间受病痛折磨,但他从未忘记过为党尽心尽力。临终前,他还特意嘱托奶奶,一定要把自己最后一月的党费转交给党组织。峥嵘岁月里,党费也没有多少钱;但在爷爷心底,党费少不等于党费小!即使条件再差,爷爷每月都自觉、按时、足额甚至超额缴纳党费,始终把交党费当做一件大事。

  小时候躺在奶奶怀里听故事的我,心里有些纳闷:这个老头儿咋这么傻呀,好不容易攒点儿钱干嘛交出去啊!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长大了,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才足以深刻领悟到:那几元党费,决不仅仅是几元钱那么简单。那是爷爷对党坚定不移的信仰!是爷爷对党的一片忠诚啊!

  爷爷临终前不忘交党费的故事,让我领悟到我们共产党人的本色:先公后私、公私分明,不忘初心、敬党爱民。

  今年清明,去给爷爷扫墓。立在墓前,奶奶郑重地把老怀表递到我手里。我接过那枚怀表,小心翼翼地拨开翻盖,触摸着那历经沧桑却依然清透明亮的表盘。看着表盘中映出的自己,我突然领悟到:这枚老怀表不正是映照我们家廉洁家风的一面镜子吗?他时刻提醒在法院工作的我,身为一名共和国法官,头顶之上需时刻高悬公平正义之明镜,双手紧握“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之戒尺,公正廉明,明察秋毫,让心中的天平永不倾斜,让手中的法槌永远敲响正义之音!谨记家训、传承家风,一身正气、廉洁自律,坚守初心,继续前行!

初二廉洁家风作文

  每个家庭都会有各自良好的家风。我们家也不例外,我们家的良好家风是勤俭节约。

  每次和妈妈逛街,妈妈总不舍得乱花钱买衣服,不会像其他孩子的妈妈那样大手大脚的花钱。只有在需要的时候,妈妈才会适当的花一些钱,这就是勤俭节约;每次看到爸爸穿着破旧干净的衣服和袜子时,我总会心疼不已,吵着闹着要爸爸买新的,可爸爸每次都满不在乎的说:“没事,你看,这还能穿嘛,不用买!”这就是勤俭节约。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育我要勤俭节约,不要乱花钱,所以,我养成了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记得有一次,我和同学小朱去逛街。当我们走进一家服装店时,我第一眼就看到了一件漂亮的白色羽绒服,帽子上还有一个毛绒绒的小球,煞是好看。我惊喜地走到那件羽绒服旁,仔细地看了又看,正好是我喜欢的类型。我一边轻轻地抚摸着衣服,一边啧啧称赞道:“漂亮,就是漂亮!”小朱看到我这么喜欢这件衣服,便笑着说:“你穿这件衣服一定很好看,既然那么喜欢,就买了它吧!”听了小朱的话,我翻看了一下价格,“哇哦,真贵呀,两百多块呢!”我吓得跳了起来,连忙摆摆手,“不不不,还是不要了吧!”“哎呀,你家又不是没有那几个钱,叫你爸爸妈妈给呀!”这时,我耳边响起了爸爸、妈妈曾经对我说过的话:“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以勤俭节约为荣。”脑海中浮现出了爸爸、妈妈平时勤俭节约的画面,我斩钉截铁的说:“是,我家是不缺那几个钱。但是,我爸爸、妈妈从小就教我要勤俭节约,所以,我不会买这件衣服的。我现在也不缺衣服穿,我要买学习用品!”小朱看我态度这样坚定,沉默了,一言不发。“小朱,我们应该从小学会勤俭节约呀。爸爸、妈妈挣钱也不容易。”我诚恳地对小朱说。小朱听了,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说道:“嗯,我懂了。小秦,谢谢你的提醒!我今后一定不乱花钱了。”看到小朱这样明白事理,我心里像吃了蜜糖那样甜。

  勤俭节约是我家的家风,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我们要以勤俭节约为荣,以攀比浪费为耻,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养成良好的勤俭节约习惯。

廉洁家风家训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让廉洁阳光照耀每一个家。

  家庭是国家和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提起“家风”,大家都知道一个国家的兴盛、社会的安宁、个人的成就,都会受到家风“润物细无声”般的影响,优良的家风是一个家庭甚至整个社会的“传家宝”。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好,则政风清;反之,家风浊,则社风浑。因此,立好“家风”这面镜子,照清自己,辐射他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树立廉洁家风,才能享受清正安乐的人生。

  提到廉洁,我们想到的一定是正直、光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个家庭若不兴廉洁家风,贪腐病毒就会趁虚而入;一个人若意志不够坚定,幸福大厦就会轰然倒塌。因此,树立清廉的家风,建立一个和谐文明的家庭,自然成为了我们当前反腐倡廉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即便社会发展到了今日,民主法治,社会安定,廉洁清正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廉洁清正的家风在营造社会风气甚至是党风党纪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个家庭是一滴水,只有每一滴水清澈明净,方可汇聚成透彻洁净的河流。一个人如一棵树,唯有他在风雪的催压下屹立不倒,在繁花的诱惑前不为所动,方能真正站成一棵亘古的青松。

  近年来,腐败行为大量发生,某些人的人生天平失衡,道德底线崩溃,最终在腐败的道路上一步步滑向罪恶深渊,成了人民的罪人,民族的败类。究其原因,除了其自身的问题外,家人对“廉洁自律”概念的无知、法律知识的欠缺,导致他们没有及时纠正这些腐败行为,没有以家庭和亲情的力量及时把他们从犯罪边缘拉回,反而在无意中助长了这种歪风邪气,就此把亲人送上了人生的“不归路”。君不见“夫妻双双把牢坐”、一家几口进监狱的现象比比皆是;君不见腐败走向家族化、集团化的现象愈演愈烈,这些人由于家风不正,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带来了极其负面的影响,还让自己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样的最终结局,发人深省、引人深思。其背后无不隐含着家风、家庭对干部、对家人的深刻影响。

  所以,如果我们的家人不贪恋金钱且严于律己,懂得廉洁文化对家庭、对自己亲人的重要性,知道廉洁家风教育是自己幸福家园的坚固堡垒,时常提醒着家人,从点滴注意自己的言行,谨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会避免“温水煮青蛙”的悲剧。只有这样我们这个社会将会有更多欢笑,少更多泪水。因此,如果说家是预防和抵制腐败的重要阵地,那么廉洁家风教育就是这道防线建设的基石,就是一道照亮家庭成员心灵的廉洁之光。

  康德曾说,世上只有两样东西能引起人们内心深深的震动。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二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以心为本,心中高洁,人自清正。

  林则徐说过:“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曾国藩是清末名臣,他在家书中说:“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官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盖子孙若贤,则不靠父辈,亦能自觅衣食;子孙若不贤,则多积一钱,必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大玷家声。故立定此志,决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以银钱予后人。”在他的严格教育下,大儿子曾纪泽成为我国著名外交家,收回割让给俄国的半数以上的国土,取得了晚清外交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外交胜利。严复曾评价他说“真不愧为曾文正公之子”。次子曾纪鸿成长为著名的数学家。他的后代政治家、科学家、学者人才辈出,没有一个不成材的,整个家族成为一个可观的文化现象。和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与他同朝做官的亲弟弟曾国荃,由于他贪财好货,家风不廉,家庭虽然迅速积累起百万家产,但他的后代却贪腐挥霍很快败落,为后人所不齿。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这千千万万个细胞健康活泼,呼吸吐纳着文明勤俭、廉洁自律的氧气,社会和国家这一庞大的肌体才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所以,让我们共同营造一个清正廉洁的家庭环境,真正筑起一道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让家庭成为温馨

  和睦的港湾,成为远离腐败的净土。

  最后,让我们一起呼吁:让廉洁阳光照亮每一个家!

  我的演讲完毕,感谢各位聆听!

清廉好家风作文

  家庭是国家和社会的细胞,提起“家风”,大家都知道一个国家的兴盛、社会的安宁、个人的成就,都会受到家风“润物细无声”般的影响,优良的家风是一个家庭甚至整个社会的“传家宝”。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好,则政风清;家风浑,则社风浊。立好“家风”这面镜子,照清自己,辐射他人,才能为社风、民风“正衣冠”,匡正坏风气。

  提到“廉洁”,我们想到的一定是“正直”、“光明”,“莲因洁而尊,人因廉而正。家庭亦如此,若家庭不兴廉洁家风,贪腐病菌就会乘虚而入,若意志不足够坚定,家庭和谐大厦就会轰然倒塌。”因此,树立清廉的家风,建立一个和谐文明的家庭,自然是成为了我们当前反腐倡廉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为一个健康向上、崇尚美德、和睦温馨的家庭文化氛围以及其正面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家庭成员的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的。“家”同时也成为了我们加强教育、强化监督、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贪腐问题的重要阵地。领导干部能否廉洁从政,首先在自己,但同时也离不开良好的家庭环境。

  近年来,贪腐行为大量发生,少数干部的人生天枰失衡,道德底线崩溃,最终在贪腐的道路上一步步滑向罪恶深渊,成了人民的罪人,民族的败类,究其原因,除了干部自身的问题外,家人对“廉洁自律”概念的无知、法律知识的欠缺,导致他们没有及时正确的纠正这些贪腐行为,没有以家庭的力量和亲情及时把他们从犯罪边缘拉回,反而在无意中助长了这种歪风邪气、就此把亲人送上了人生的“不归路”!断送了家庭的幸福,以致于一生都在悔恨和泪水中渡过。

  所以,如果我们的家人不贪恋金钱且严于律己,懂得廉洁文化对家庭、对自己亲人的重要性,知道廉洁家庭教育是自己幸福家园的堡垒,时常提醒着家人,从点滴注意自己的言行,谨记“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避免“温水煮青蛙”的悲剧,也许我们这个社会会多很多欢笑、少很多泪水。因此,如果说家是预防和抵制贪腐的重要阵地,那么家庭助廉教育就是这道防线建设的基石、就是一道照亮家庭成员心灵、温暖的廉洁之光。

  尤其是在当下物欲横流、纸碎金迷、享受着酒精和肉体带来刺激的时代背景下;在只看金钱、权力,只能够感受到欲望带来的快感的“潜规则”下,我们更要让我们的亲人知道:名利不是你作为人民干部该追求的,廉洁才是你作为党的干部之根基;你依然是平凡的你、依然是一个普通的党政干部。你要记得你的根在大地,当你站得越高的时候,越要回头看看这片土地,感谢它曾经给你的一切,更要明白你站得高是因为大地的支撑,不然将会被抛向那无底深渊!同时,更要清醒的认识到,高处的美丽云彩都是虚无,家庭的温暖那才真实,在这里不贪荣华富贵、不求声震朝野,只要你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那便是一种幸福和快乐。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这千千万万个细胞健康活泼,呼吸着文明勤俭、廉洁自律的氧气,政党和国家这一庞大的肌体才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而我们的社会才能文明、纯净!

  所以,让我们共同营造一个清正廉洁的家庭环境,真正筑起一道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让家庭成为充满和睦亲情的温馨空间,成为远离贪腐的洁净港湾。

廉洁家风伴我行

  中国,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名字;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五十六个名族,五十六种语言,五十六种习俗,可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家风——廉洁。

  廉洁,就是不贪污腐化,不损公肥私,不奢侈浪费,不贪赃枉法。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翻开漫漫历史长卷,我们不难看到:凡是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人,总会受到百姓的崇敬与爱戴。如唐朝的魏征,刚正清廉,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清朝的郑,两袖清风,深受百姓爱戴。

  我曾看过这样一则故事: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这件事也说明,其实廉洁离我们并不远。也有许多同学会说:“廉洁不是干部、大人的事。跟我们小学生能有什么关系?”但是,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学生时代正是一个人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接受什么样的教育,经受什么样的文化熏陶,对其人生道路影响巨大。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廉洁就是诚实守信等一些小事。

  记得有一次,我去商店里买了两块钱的水,我给了商店老板五块钱,而他却找了我四块钱。可能是因为当时人多没看清,所以才会多找了我一块钱。可却因为这一块钱,让我心里纠结不已。我想把这一块钱占为己有,可我又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我应该把一块钱还给老板才对。这时,我的心里好像出现了两个小人,一个说:“没事,就一块钱嘛,自己拿着吧,又不会有人知道。”另一个说:“一块钱虽然不多,但这是关乎着诚信的问题,这是一个人的基本的道德品质。不管怎么样,都应该把这一块钱还回去。不能为了这一块钱而毁掉了诚信。”对于这件事,我心里一直很纠结,到底是还还是不还。我思量了许久,决定不管怎样都不能违背自己的道德底线。最后,我把钱还给了老板。

  要做到廉洁其实很简单,首先要做到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实是指忠诚老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是指说话、办事讲信用,答应了别人的事,能认真履行诺言,说到做到,守信是诚实的一种表现。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首先要做到诚实守信。其实廉洁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这一处美丽的‘风景’。我是新时代的小学生,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都要努力争做一个“廉洁小公民”。

廉洁家风家训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最近,随着家风一词火了起来,脑海中不禁涌现出爷爷奶奶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小时候,每次上学校之前,奶奶总爱叮嘱我几句:孩子,到学校千万别和同学磨牙(亳州俗语,指吵架或打架),如果有人欺负你,就回来跟我说,我去找你们老师。!奶奶生怕我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老是有事没事给我上政治课,讲一些经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宽宏大量,在学校要和老师、同学和睦相处,不要动不动就和其他人发生冲突。在奶奶的谆谆教诲之下,我基本上没有和老师、同学发生过矛盾。

  爷爷爱给我讲很多关于他当年服兵役的经历,告诫我: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几个能吃苦耐劳的。你要从小学会能吃苦,否则不能干成什么大事!爷爷还教导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经历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环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类拔萃。也许这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想。

  现在,我已经步入高中,成为一名高中生,早已养成了乐于助人、艰苦朴素等好习惯。仔细想想,这些都和我们家的家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奶奶还是在每次去学校之前给我上政治课,爷爷还是时不时在饭前饭后给我聊聊关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非常乐于聆听他们的一言一语,因为那正是我们家的好家风。

  我一直在想,树立端正的家风,继承优秀的家规和家训,是值得弘扬的民族文化。如今社会一些不良习气已逐渐退出人民的视线,正能量得以传递,如再加上优良家风以打造,那么咱们社会的风气将会更加纯洁,人民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国家的未来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四年级课外书必读推荐

安全标语经典安全标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