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扬正气,廉洁在我心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廉洁之心

  廉,有品行方正,不贪污之义;洁,操行清白,品行高尚者为洁。说起廉洁,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便会展现在我们面前:铁面无私的包青天,执法为民的任长霞,刚正不阿的海瑞,两袖清风的孔繁森……他们都是令人敬仰的清正廉洁的楷模。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廉洁永远是人民的期盼;廉洁,永远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

  校园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层面,活跃着心灵可塑性特强的青少年群体,廉洁的清风在校园内吹拂,让同学们的心灵受到熏陶,感染和教化,更帮助我们指明未来的人生之路,把握未来的人生航向。我们生活在美丽的校园里,学校的腾飞发展离不开学生的刻苦学习,更离不开老师的辛勤耕耘。我们的老师“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你看,从学校领导到班主任,从各科老师到后勤管理人员,他们对学生关怀备至,有强烈的责任之心,爱校爱家,他们乐于奉献,恪尽职守,淡泊名利,不被外物浮华所诱惑。他们教育学生遵纪守法,诚实正直,追求真理,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求知和做人的楷模。我们敬爱的老师建立起的精神堡垒,像一朵朵廉洁之花绽放在校园之中。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肩负着建设未来的重任,承载着民族的希望。我们任重而道远,所以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也有责任和义务去,浇灌这朵廉洁之花,在学习上我们要像张海迪那样拼搏进取,用学习成绩回报老师的辛勤耕耘,用所学知识为社会创造财富。在生活上,我们要像伟大的周总理那样艰苦朴素,面对父母所给的每一分零花钱,不能铺张浪费,也不能奢侈,更不能攀比。我们要做到节俭,在进餐时,尽量不要剩饭剩菜,离座时,随手关灯。我们更不能乱扔杂物,不要损害公物,更不能折花损树,这些都是我们尽本分所能够做到的。

  如果我们有一颗廉洁之心,我们还会对品牌服饰津津乐道吗?如果我们有一颗廉洁之心,我们还会对乱倒饭菜的现象视而不见吗?不,我们不会!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少一份奢侈,多一份勤俭;少一份虚荣,多一份淳朴;少一份世俗,多一份真诚。从现在开始以史为镜,从生活点滴开始,播撒廉洁的种子,让廉洁之花在我们的校园绚丽地绽放吧!

清风扬正气,廉洁在我心

廉洁在我心中

  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往今来,有许多杰出的先人把廉洁二字看得象生命一样,甘为廉洁奉献终生,他们不仅留下了千秋万世的美名,也留下了如“两袖清风”、“高风亮节”等等始终激励后人的高尚品德,使我们明白做人的崇高境界,从而有了做人的更高追求。

  孔子言:“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说,人在小的时候,心灵是纯洁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欲望的膨胀,思想也随之复杂。坚强意志的人,就能够始终把廉洁放在心上,经受得住花花世界的种种考验,成为人们敬仰的榜样。

  也有许许多多意志脆弱,思想不健康,自私自利的人,虽然也知道廉洁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却经不起花花世界的诱惑,人心不足,贪图享乐,最终走上了危害社会,危害国家,危害人民的犯罪道路,使后人不耻,落下一个千秋骂名,遗臭万年。可见,人在小时候的“心灵纯洁”,随着人的成长,思想的复杂,就会有所变化,“人之初”的“性本善”,也许会因为一己的私心而失足,造成终生遗恨。

  记得小时候看电视剧《包青天》、《宰相刘罗锅》的时候,爸爸就经常给我讲,包拯之所以能够名传千古,流芳百世,就是他始终把自己“纯洁的心灵”从小保持到了老,他不是为自己活着,他始终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克己奉公,廉洁自律,人们就永远记住了,他也因此成为正义的化身。

  爸爸说:“无欲则刚”,并常常告诫我,一个人,只要你心中无私,不贪图享乐,不讨小便宜,凡事都讲个原则,按原则办事,方能一身正气,大义凛然。我记住了爸爸的话。可是,面对花花绿绿的世界,真正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不贪图享乐呢?古代的陈世美和申做不到,现代的胡长青也做不到。他们终将成为历史的罪人,一个个都被送上审判台。而我们呢?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呢

  就是这样,年仅十一岁的我,心里便有了做人的责任,并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我觉得,作为一个人,哪怕你就是普通的人,也必须把廉洁作为自己人生不可缺少的财富,永远地珍爱着,并时刻严厉要求自己,方能洁身自好。我就是这样悄悄地喜欢上了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并通过“今日说法”,了解到一些社会上存在的问题。

  可以说,所有犯罪,无一不是因为贪心所致。因为心里有了这一个贪字,有人干起了偷鸡摸狗的事情,有人干上了拦路抢劫的事情,有人甚至于杀人放火。可见,廉洁二字不只属于为官者的必备品德,也是一个普通公民必须具备的品德。只有你心里树起了廉洁的旗帜,你把廉洁当作了自身建设的重要部分,你就会始终记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你就不会再眼红别人的富有,怨天忧人。如果你把廉洁看得象生命一样宝贵和重要,你就会感到劳动是光荣的,你也才能够享受劳动的美好和快乐,人生也才会更加灿烂,更加辉煌。

  说到底,人活的就是品质。一个高尚的人,必然是一个无私的人,廉洁奉公的人,心里只有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人。董存瑞是这样的人,黄继光是这样的人,刘胡兰是这样的人,雷锋是这样的人,阳城人民永远怀念的好书记孙文龙更是这样的人。

  阳城流传着许多孙文龙书记感人的故事。他已经离开人世二十多年,却还有那么多人想念他。为什么呢?因为他当公社书记的时候,经常背着一个粪篓,走到哪里,拾粪到哪里。因为他当县委书记的时候,身上总是装着一把桑剪,走到哪里,修剪桑树到哪里。

  身为县委书记,他穿的是打了掌的布鞋,他的妻子每天都在县里的大街上担泔水,在家里养猪。有一年过年,县委机关里把他评成了困难户,给他救济了二百块钱,通讯员带他领了,送到家里,正好让下乡回来的他撞上,竟然将这二百块钱送了回去,说:“真正应该救济的是群众,而不是干部。”这就是孙文龙崇高的品德。心里只有人民的他,人民如何能够忘记他呢。

  我被孙文龙的故事深深地感动的同时,想得更多的是,我必须象他一样,做一个崇高的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在心里悄悄地要求着自己,一定要从小做起,每时每刻都要向古往今来杰出的廉洁榜样们看齐,一定要做一个廉洁无私,品德高尚的人。

  我觉得,只要我们所有的同学都能象古往今来的廉洁榜样那样,严要求,高标准地管好自己,属于我们的未来世界该是多么的美好,我们的国家又该是多么的繁荣昌盛,人民的生活又该是多么的蒸蒸日上!那样的时代,还有人会犯罪吗?世界上还有罪恶吗?有的只是互敬互爱,团结祥和,美满幸福!

  我想,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不仅要继承廉洁这一优良传统,更应该将这一传统发扬光大。

  愿我们所有的小朋友都能够争做中华民族的好儿女,廉洁奉公,大公无私,遵纪守法。

  我决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肩负起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应有的责任!

让廉洁自在每个人心中

  亲爱的爸爸妈妈:

  人们常说“扣错第一颗纽扣将一错到底,挡住第一次诱惑将一帆风顺”。可见廉洁是需要从身边的点滴做起,是需要经常放在心中的。

  廉洁,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如果人人廉洁,国家将繁荣富强。不廉洁则会产生恶劣的影响,导致国家腐败,民不聊生,拖垮整个国家。因此,自古以来每个朝代的领导人都提倡廉洁的作风。

  “廉洁”,我印象中廉洁一般都是用来形容政府官员的,简单点说就是当官的,所以我理解的廉政意思就是要干干净净,心中无愧,一心为百姓着想,只为百姓做事不图回报的。

  虽然您不是什么政府官员,但是拾金不昧、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贪污等一些廉洁内容都是全国人民应该做到的。

  我要对我的爸爸妈妈说:“廉洁”除了思想上要干净外,行动上的干净更为重要,尤其要看重我们生活里的"小处",因为"小处"中有大文章,小处不可随意。比如说吃吃喝喝。吃饭是生活的一部分,和家人、亲朋好友吃饭,家常便饭也有滋有味,只有亲情和友情,所以放松。但充满功利的吃喝,只会使关系在推杯换盏中庸俗,使形象在醉态中受损,使"干净"在酒官司中玷污。在受到邀请时,要想清楚自己为何被请,请完后又该如何,吃了办事,有个原则问题;吃了不办事,你的人品就有问题。

  清正廉洁是中华人族自古以来推崇的一种人格境界,它要求人们诚信,廉洁,正直;清正廉洁是一种个人修养,也是一种道德行为,只有遵纪守法,不贪图,才能善待所有人。

  让我们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牢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保持自己廉洁清正的高尚品格,抵制欲望的诱惑,让廉洁自在每个人心中!

  此致

  敬礼

廉洁在我心

  廉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是一种政治文明的理念;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原则,是人民传颂的美德。在我看来,不贪污钱财,做事公正,严于律己就是一种廉洁的表现。廉洁能成就一个人的辉煌事业,让他的美名在后人中传扬。

  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许多人通过十年寒窗苦读考取了功名,但有些人却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徇私枉法。南宋时的奸臣秦桧为了自己的利益,贪污受贿,谋害忠臣,结果遗臭万年。但有些人却因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受到百姓的爱戴。北宋时的包拯铁面无私,不畏权贵。当时有一个叫陈世美的男子是当朝的驸马,他无视法纪因而触犯了王法。在包拯的审判下,同样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在包拯任职期间,由于他断案公正严明,被人们尊称为“包青天”。他的故事在世人的口中代代相传。

  廉洁的人不仅公正严明,还应具有自律的品质。晋代,一个叫吴隐的人在广州任职太守。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他不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还写了一首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自己的操守。

  通过上面的故事,我们更应该明白廉洁的重要性。我们青少年是初升的太阳,孕育着活力、青春、热情、朝气与蓬勃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在我们的肩上。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人,我们应该知荣即行,知耻即弃。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谦虚礼让,宽厚待人,与人和谐相处,帮助他人,团结同学;要诚实守信,认真学习,不弄虚作假。要遵纪守法,不做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让廉洁的种子在我们青少年的心里生根发芽。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倡廉政,扬正气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于谦的《石灰吟》,它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好诗。它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清正廉明的心怀。

  说到清廉,从古至今,人们都把希望寄托在清廉官员的身上,但往往事与愿违。所以人们把清官的事迹搬上舞台,用以寄托百姓的心声,警示世人。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解放初,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廉政之风逐渐盛行。但自改革开放以来,物质生活日新月异,而贪污腐化之风也随之死灰复燃,随之出现了近年中国官场腐败官员的头号“状元”——张二江、半夜时的皇帝——李兴民以及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最多的贪官——黄亦辉等贪官。他们都是因为将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当他们在受贿是又是否明白“放于利而行,多怨”和“为官清廉莫贪,行也安然,睡也安然”的道理呢

  “公生明,廉生威”。记得有一位领导人说过:“一个社会必须树立正气。有了浩然正气,才能无所畏惧地前进,才能不屈不饶的为国家、为社会建功立业。”近年来,国家领导非常重视对社会权力执行者的督查,揪出了不少贪官污吏,文强就是其中一位。文强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接受他人财物,包庇、纵容黑社会组织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为此,他毁掉了自己的幸福,葬送了自己的前程。真是“贪图钱财一朝失足愧对今生”啊!

  人的一生如虹,虽灿烂但也短暂。自己是否活的精彩,全靠自己做主,自己把握。身为社会权力执行者,只有廉洁从政,两袖清风,才能让自己德昭后世。

廉洁在我心中征文

  清正在德,廉洁在志

  “不勤,无以成就事业;不廉,难以凝聚人心。”纵观中国历史,受到人民称赞,青史留名的都是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清官”,他们的形象和故事深入人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发展,清正廉洁永远是时代的主流,清官永远是人民心中的父母官。

  早在春秋时期,晏婴就以廉洁著称于世,当时有“管奢晏俭”之说,晏婴身为世家子弟,位居高位,却能严于律己,过俭约朴实的生活,吃普通饭菜,住简陋房子,省下来的钱财用于资助寒士。到了清朝,浙江有位朱督学,有次奉命回家监考,家乡人认为他会徇私,纷纷备好厚礼等其到来,而督学到了考场却在其堂上题了一副对联:铁面无私,凡涉科场,亲戚年家皆谅我;镜心普照,但凭文字,平奇浓淡不冤屈。督学以对联明志,让送礼之人愧疚而退。民心如秤砣,称出谁轻谁重,人心像明镜,照出谁廉谁贪。

  廉洁是一种高洁品格,它能让人在思想和行动上自觉的抵制各种诱惑,一个拥有高尚思想品德的官员往往是清正廉洁的,宋人苏东坡写有着名的“三养论”,一安分以养福,二宽胃以养气,三省费以养财。即不管是做平民还是做官,都要谨守安分,只有安分做人,才能踏实处世;平时切勿贪吃,受人馈请则会腐蚀个人气节;制止铺张浪费,节省下来的经费用来为民办实事,办急事,将钱用到刀刃上去,这样

  不仅可以赢得民心,还能遏制腐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只有用平常之心,淡泊之态去面对生活,多一点大公无私之心,少一点浮躁杂念,才能修身养性,提高自身品德,干出一番事业。

  廉洁是一种处世态度,祸患常积于忽微,古人云“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我们应当常怀危机意识,居安思危,摒弃那种“吃点、喝点、花点、玩点是小事”的想法,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勿以恶小而为之,将防微杜渐贯穿于生活工作之中,不让腐败从生活的细微中找到缺口,勿贪小便宜。勤奋工作,扎实为纳税人办事,在生活中勤俭节约,严于律己,克勤克俭,时刻不忘自省,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塑造良好人格魅力。

  当我们走进税务工作岗位,我们自豪,因为我们自信、自洁、自律,我们知道挡不住现在的诱惑,就没有未来的幸福,物质上要知足常乐,精神上要不断上进,脑海里时刻敲响清廉的钟声,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群众观,利益观,做好人民的公仆。作为一名刚入职的公务员,代表的是国家的形象,穿上税务制服,我们就成了一名光荣的税务工作者,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配得上身上制服的事情。站在税务大厅,我们就要将自身利益放在一旁,以纳税人的利益为重,处处为纳税人着想,急纳税人之所急,保质保量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而不能借此向纳税人吃拿卡要。

  廉洁勤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廉洁奉公,秉公办事,艰苦奋斗,在思想和行动上筑起拒绝腐败的钢铁防线,时刻以法律和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明明白白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努力做一名清正廉洁的税务干部。

廉洁在我心中专题征文

  古往今来,有多少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清官廉吏受到百姓的崇敬与爱戴,他们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的故事久久传颂。君不见,一代清吏包公、海瑞的故事热映荧屏,久演不衰;人民公仆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的事迹震撼人心,影响甚广。是的,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廉洁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廉洁永远是人民的期盼。

  说到这里,大家也许会有疑问,我们只是中学生,与老师所说的离得太远,甚至无法完全读懂。其实廉洁所包含的内容远不止上述所说的这些,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廉洁也包含了“诚信”。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现在,人们也经常讲城信,在学校里老师要求同学讲诚信,但诚信的内涵是什么?我认为诚信是由“诚”与“信”相互联系的。“诚‘是指一个人内在的一种品质信念。正所谓内诚于心。“诚”是代表真诚、诚实、诚恳。“信”是指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它主要包括了讲信用,守信用,言行一至。“诚”,“信”合起来使用就是诚实守信,表里如一。

  在今天,人们通常讲的诚信,一般指真诚,诚实,诚心诚意,不撒谎,讲信用,守承诺,不违约。诚信就是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诚信应该是一种自我约束。人都难免有功利之心,在利益面前恪守诚信,需要有一种自我约束的精神。社会竞争规则是以诚信为基础,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缺乏自我约束,背弃诚信的人,就像不遵守游戏规则的人,一个个被驱逐出场。背弃诚信的人即使一时得利,也终将被人所唾弃。在校园中,有些同学的诚信意识比较薄弱,为了个人利益他们宁可说谎欺骗家长,老师。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原则。现在学校中学生已经存在了诚信危机,如考试作弊,抄袭作业,破坏校园公物等等,严重影响到一个人的道德品质。

  因此我们说如果一个领导干部不讲诚信,他就无法带领群众开展工作,在群众中就没有威信。如果一个商人不讲诚信,他在商业竞争中就难以取胜。如果一个学生不讲诚信,他将会养成不诚实的习惯,将来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我们有可能管不了社会上的事,但我们应该能管好自己。

  诚实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关心他人,对他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不说谎话,作业和考试求真实,不抄袭、不作弊。做到守时、守信、有责任心,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遇到失误,勇于承担应有的责任,知错就改。遵守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和社会公德的教育,培养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我希望大家能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个诚信的人吧!

  试想,如果我们自己,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能崇尚廉洁,做到诚信,让“廉洁”与“诚信”永驻我心,我们的明天会更加明净,更加美好!

作文廉洁在我心中

  大江东去浪淘尽,古往今来,有多少风流人物,用他们的浩然之气,为国为民谱写了数之不尽的正气之歌。我们历史上最有名的清官——包拯,他从少年时代起,就开始立志要为国家出力,“竭忠死义”。“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做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悲。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这首诗就是包拯的一生写照。任长霞,她是一位优秀而又清廉的女局长,她将自己的时间与生命都留给了人民。她说:“人民警察就是能为人民办事,帮助人民。”她是一位公正无私的人,在她那儿从没有金钱打通的关节,只有真正的法律。

  每个人做事都有自己的原则,从这些廉正人物的身上,我明白了,什么是公正无私,什么是认真执着,什么是浩然正气。

  我们中学生,不正是要像那些风流人物一样,做事公正无私,认真执着,做人要有浩然正气吗!如果我们都能时刻学习他们,用公正的态度处理同学间的纷争,用正直之心指出社会中的不良现象,用认真的态度面对每天的学习,每一次的考试,我们的国家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将为时不晚,因为少年正则国正。更何况,中学时代是我们树立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时刻,我们能时时以这些风流人物为榜样,对我们的人格,品德的形成大有裨益。

  同学们,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社会上的不良习气,种种诱惑,会阻碍我们前进的道路,我想,身边一直有这些风流人物的陪伴,以认真执着的态度面对人生,我想假以时日,我们新世纪的一代,将肩负起这些风流人物未完的事业。“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我们时刻准备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清风扬正气,廉洁在我心

廉洁在我心中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赞美的是莲花的高洁;“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赞美的是石灰的骨气;“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赞美的是青松的品质。这些诗句都告诉我们要做一身正气、洁身自好的人。

  我们学校楼道的墙壁上有许多关于廉洁的小故事。其中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这个故事讲的是,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年轻时曾主管县衙鱼肉及精美食品供应。有一天,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她规劝儿子要,为政清廉。在母亲的教导下,陶侃反思自己,改过自新,后来以政绩显著闻名于世。

  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是做人必须自己先正,才能正人。自己正了,才能影响别人。廉政也是如此,自己廉洁了, 才能为他人作出清廉的榜样。所以,每当受到诱惑的时候,必须要能够管住自己,抵制诱惑,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我们要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小就树立起廉洁自律的品质。我们还要经常提醒爸爸妈妈,以廉为荣,让爸爸妈妈做一个廉洁自律的人,让“廉洁”的种子在我们心中扎根,让社会和谐进步。

廉洁在我心

  敬廉崇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兴国安邦之源,也是当今社会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和应当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在“十·一”长假中,我利用空余时间读完了《廉洁教育读本》,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被书中一个个正直不阿的仁人志士的故事所感动,对一些贪官污吏的丑恶行径所不耻。

  其中《一层不染的郑板桥》这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郑板桥体恤百姓,爱民如子,为了让老百姓不挨饿,他私自开仓,果然救活了许多人,但因此也被罢了官。行走时,他只雇了三头毛驴,做县令长达十二年之久,却清廉如此,送行的人见了都很感动,郑板桥便写了一首诗已表留念:

  乌纱掷去不为官,

  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

  秋风江上作渔杆。

  从此,郑板桥回乡后以画竹度过了他贫寒而又颇有骨气的一生。他一生只画兰、竹、石。竹叶、兰叶都是一笔勾成,虽只有黑色一种,但能让我们感受到兰竹的生机勃勃。读完了这篇文章,我思绪万千,郑板桥是一个不媚权贵,体恤百姓,平易近人,清正廉明的人。记得与他同时代的金农说:“兴化郑进士板桥风流雅谑,极有书名,狂草古籀,一字一笔,兼众妙之长。”近人邓拓说:“它不止流行于当时,二百年来都一直很流行,历久旧学,冬心、板桥,参用隶笔,然失则怪。”杨守敬说:“板桥行楷,冬心分隶,皆不受前人束缚,自辟蹊径。然为后学师范,或堕魔道。”康、杨虽看不惯板桥体的“怪”,但毕竟看到了他对传统书法的革新,诚如郑燮自己所说:“蹊径一新,卓然名家。”瞧,郑板桥不但为人廉洁,画也画的颇有名气!值得我们学习。

  这样的廉洁之人有很多,比如,拒收礼品的毛泽东、铁面无私的包青天等,他们都是那么的清廉。

  廉洁是美德之一,当一个人廉洁了,他就会有一定的操守,自身的素质就会在潜移默化下提高,他的处事态度也能让人们信任他,做什么都顺利多了。廉洁起到的作用也就不含而喻了。其实廉洁也有一定的社会效应,当每一个人都大公无私地为人们付出,而不是追求个人利益时,社会风气也将逐渐改良。古人有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应该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努力培养廉洁意识,使它在你的生灵上生根、发芽,如同信仰般根深蒂固,最后绽放出美丽的奇葩,使我们的灵魂不在腐朽,使我们的精神不再空虚。

  我喜欢这本书,它让我知道,做人要光明正大,应当有骨气,不能拿着俸禄而无所作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老百姓的爱戴。读了这本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两句诗更加铭刻在我心中!

  让“敬廉崇洁”的清风永远吹拂在人们的心灵中,让这一美德永远光照千秋吧!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小萝卜头的故事简写

公司30年庆典员工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