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的来历和意义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由来

  2010年国庆节“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

  1949年9月的政协第一届一次会议上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节。在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伟大的转变。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典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泽东主席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毛主席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随即举行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朱德总司令检阅了海陆空军,并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肃清国民党一切残余武装,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同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在天安门广场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实况广播。这是中国人民广播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实况广播,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同时广播。

国庆节的来历和意义

国庆节由来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普。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

  那么10月1日的国庆又是怎么回事呢?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旦,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毛泽东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

关于国庆节的来历和习俗

  国庆节是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假日。

  它们通常是这个国家的独立、宪法的签署、元首诞辰或其他有重大纪念意义的周年纪念日;也有些是这个国家守护神的圣人节。

  虽然绝大部分国家都有类似的纪念日,但是由于复杂的政治关系,部分国家的这一节日不能够称为国庆日,比如美国只有独立日,没有国庆日,但是两者意义相同。

  而中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的纪念日-10月1日。

  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国庆节是圣马力诺的国庆节,远在公元320xx年,圣马力诺就把9月3日定为自己的国庆节。

国庆节来源

  国庆节是我们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的节日。也是新中国的建国日,国庆节是指庆祝国家的节日。

  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也是国庆节。比如:美国是七月四日、法国是七月十四日、德国是十月三日、日本是十二月二十二日。

  还有一些国家的国庆节很奇特,英国就是其中一个,它的日期竟与天气有关呢。还有尼泊尔、瑞典、乌干达、丹麦,内内亚共和国和古巴有两个国庆节,韩国的国庆节有四个。

  各个国家的国庆节习俗各不相同,但要要加强人民的爱国意识和凝聚力,这是每个国家国庆节都能体现出来的。

关于国庆节的来历

  一年一度的国庆节来临啦!我们也痛痛快快的放了七天假,今天我在网上查找了一些关于国庆的资料,现在就让我来告诉大家国庆吧。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ZZ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M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祖国母亲,我永远爱你。

国庆节来历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隆重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立了!“话音刚落,下面的群众一片欢呼,就这样新中国诞生了。每年的10月1日就是国庆节。

  201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70岁生日。70年以来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吃的是粗粮,现在我们每天吃的是鸡、鸭、鱼、肉,什么都有;以前穿的衣服只有一种颜色,就是灰色,现在我们的衣服想什么颜色就有什么颜色,要什么样式就有什么样式;要说住的相差就更远了,以前住的是低矮的小茅房,睡的是土炕,现在住的是高楼大厦,晚上睡觉的床是非常软的席梦思;以前的交通工具最好是自行车,大多是步行,现在技术发达了,空中有飞机,海上有轮船,地上有高铁。

  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我们是最幸福的一代。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而努力。

国庆节的由来介绍

  1949年10月1日(农历一九四九年八月初十),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主席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那么,10月1日的国庆又是怎么回事呢?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毛主席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

关于国庆节的由来

  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的纪念日-10月1日。

  国庆节是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假日。

  它们通常是这个国家的独立、宪法的签署、元首诞辰或其他有重大纪念意义的周年纪念日;也有些是这个国家守护神的圣人节。

  虽然绝大部分国家都有类似的纪念日,但是由于复杂的政治关系,部分国家的这一节日不能够称为国庆日,比如美国只有独立日,没有国庆日,但是两者意义相同。

  而中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

  世界各国确定国庆节的依据千奇百怪。据统计,全世界以国家建立的时间为国庆节的国家有35个。以占领首都那天为国庆节的有古巴、柬埔寨等。有些国家以国家独立日为国庆节。

  1804年1月1日,海地人民歼灭了拿破仑的6万远征军,在太子港宣布独立,从此就把每年的1月1日定为国庆节。墨西哥、加纳等国也是如此。还有些国家以武装起义纪念日作为国庆节。7月14日是法国国庆日。

  1789年的这一天,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推翻了君主政权。另有一些国家以重大会议日为国庆节。

  美国以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的日子为国庆日

  加拿大以英国议会1867年7月1日通过《大不列颠北美法案》这一天为国庆节。还有以国家元首的生日为国庆节的,如尼泊尔、泰国、瑞典、荷兰、丹麦、比利时等国家。

  国庆节是每个国家的重要节日,但名称有所不同。许多国家叫“国庆节”或“国庆日”,还有一些国家叫“独立日”或“独立节”,也有的叫“共和日”、“共和国日”、“革命日”、“解放日”、“国家复兴节”、“宪法日”等,还有直接以国名加上“日”的,如“澳大利亚日”、“巴基斯坦日”,有的则以国王的生日或登基日为国庆日,如遇国王更替,国庆的具体日期也随之更换。

国庆节来历

  国庆节作为一个国家最重大的节日,每个国家的国庆节来历各不相同,但每个国庆日都有自己的重大意义。

  据了解,世界上以成立国家时间为国庆日的有几十个。而我国就是这样,以新中国成立时间10月1日为国庆节。

  在世界的许多国家会以重大会议日为国庆节。加拿大是以英国议会7月1日通过《大不列颠北美法案》的日子为国庆节。美国的国庆节是以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设立的。

  有些国家是以占领首都那天为国庆节,而有些是以国家独立日为国庆节。1月1日,随着拿破仑的远征兵被灭,海地人民在太子港宣布独立,从此以后,每年的1月1日便成了海地的国庆节。

  还有些国家的国庆节就是武装起义纪念日。罗马尼亚就是这样,用共产党领导武装起义,推翻反动统治,然后把8月23日定为国庆节。不止这些,还有以国家元首的生日为国庆节的,例如泰国、丹麦、比利时、荷兰等国家。

  无论是因为什么,这些国庆节的来历都有着一定的意义,在本国人民的心中,都是最重要的。

中国国庆节的由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又称十一、国庆节、国庆日、中国国庆节。中央人民政府宣布自1950年起,以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日子,即国庆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成立以来,在国庆庆典上共进行过14次阅兵。分别是1949至1959间的11次和1984国庆35周年、1999国庆50周年、2009国庆60周年的三次。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即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最早提出‘国庆日’的,是时任政协委员、民进首席代表马叙伦先生。”

  10月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许广平委员发言:“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林伯渠委员也发言附议,要求讨论决定。当天会议通过《请政府明定十月一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以代替十月十日的旧国庆日》的建议案,送请中央人民政府采择施行。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国庆节手抄报第一名

12岁生日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