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笔记《让孩子学会谦让》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学会谦让四年级作文

  谦让是我国几千年历史传承下来的优良美德,生活当中我们也处处提出要谦让,谦让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很美好。

  谦让的反义词是争执,我们可以清楚的明白,一旦发生了争执就难免打斗,打斗了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这里流传着一句关于谦让的顺口溜:“东边来了一只羊,西边来了一只羊,两羊相遇在桥上,你也不让,他也不让,双双‘扑通’掉到了河中央。”

  这样一句简单的顺口溜就道出了谦让的意义所在,生活当中的我们应该懂得谦让,倘若不谦让,我们就要面临一同掉落桥下的危难当中了。记得小时候,父母给我们水果吃的时候总叮嘱我们不要哄抢,要懂得相互谦让,小时候不懂事总是拼命地抢,结果糖果散落一地,掉地上就脏了,也很浪费水果了,谁也不愿意吃地上的水果。

  其实不光孩子要谦让,大人们也应该谦让。做人的最高境界就在于一份豁达心胸,一个人懂得谦让,就会退让,这样的谦让是避免发生争执。然而,这里说的谦让不是一味地懦弱,更不是任凭他人为非作歹。谦让,应该是一种“以和为贵”、“心平气和”的风雅作风,是一种心胸明朗的智慧举动。

  当代青少年应学会谦让。

教育笔记《让孩子学会谦让》

我学会了谦让

  谦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表弟来之前,我是不懂得谦让的。以前,家里就我一个孩子,所以我只会接受别人的谦让,处处受到爱护。我以为永远都是这样,可谁知事情突然发生了转折。由于舅舅工作忙,五岁的表弟无人看管,便在我们家住了下来。一开始我们的相处还可以,可不久就出现了“战乱”。妈妈买了杨梅。杨梅酸甜可口,一咬就满嘴酸水儿,美味极了。但是它们的数量屈指可数,当盘子里只剩下一个时,我们犯难了。这一个到底给谁吃呢?“要不就猜拳吧!”弟弟提议。好啊!他和我猜拳,是自寻死路。果然,我赢了,正当我准备伸手去拿时,弟弟开始耍起了赖皮:“我不吗,我就要吃这个!”说着就上来抢。他哪能抢过我,我把杨梅高高地举过头顶,弟弟怎么也够不着。正在我们相持不 下时,妈妈来了。

  她见到这个情景,皱了皱眉头,悄悄地伏在我耳边说道:“弟弟小,不懂事,你小地时候别人不也是处处让着你吗?再说了,他父母不在身边,应该给予他更多地关爱才是呀。”我听了这句话,觉得很有道理,但是事先说好地规则,我还是左右为难。妈妈见我这样,就和颜悦色地说道:“小孩子应该学会谦让。你谦让了,你在这事上处理的就很恰当。弟弟小,他现在不懂,以后就会渐渐明白的。”我那高高举起的手终于垂了下来。 从这以后,我便什么事都让着他,一些事也开始尊重他的意见。渐渐地,弟弟也学会了谦让。当我们兄弟俩都喜欢的东西只剩一个时,我们就会推来推去。当然,他还不是那么懂事,有时也会耍耍赖皮。

小学三年级日记:学会谦让

  我讲的故事:《东山羊和西山羊》

  有一天,东山羊想去西山采草莓,西山羊想去东山摘橡果,结果两只羊遇到一起了,它们在独木桥的中心碰到了。东山羊对西山羊说:“快点儿走开,我要去西山采草莓。”西山羊说:“你怎么不走开呀,我要去东山摘橡果。”两只羊都不让开,然后两只羊就用它们头上的角打起架来。最后,两只羊都掉到水里,被水淹死了,森林里一下安静下来。

  妈妈讲的故事:《孔融让梨》

  孔融小的时候,聪明好学、知书达理,非常懂得礼节,大人们都非常喜欢他。有一天,爸爸买回来许多梨,洗干净了放在盘子里让孩子们吃。哥哥让孔融和弟弟先拿,孔融看了看盘子中大大小小的梨,他拿了一个最小的梨吃了起来。爸爸看到了,就故意问他:“盘子里这么多梨,哥哥又让你先拿,为什么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我年纪小,应该拿小的,大的留着给哥哥吃吧!”爸爸又问:“弟弟比你小,他应该拿最小的呀?”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是哥哥,哥哥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四岁的孔融就这么懂事,爸爸心里非常高兴。

  我受到的启示:

  东山羊和西山羊都不懂谦让的道理,要是它们俩有一个懂得谦让的话,那它们俩就不会打架了,也不会掉到水里淹死了。孔融就很懂事,他知道哥哥比他大,应该拿大的,弟弟最小,也应该吃大梨,孔融自己吃最小的。我以前背的三字经里就有这个小故事:融四岁,能让梨。弟与长,宜先知。孔融才四岁就知道谦让,我都七岁多了,也要学会谦让。不管在哪儿,都要懂得谦让。而且,把自己很想要的东西让给别人的时候,不能生气,也不能伤心,要很高兴地让给别人,你就想:这是我应该让给别人的。

学会谦让

  记得是暑假的一个夏天,爸爸买回来一个大西瓜,正要动手切,我和妹妹的两只手就伸了过去,心情就像篮球场上运动员准备投球时那样的兴奋,爸爸手上的刮刀刚落,我们的四只小手就伸了过去,还不停的叫着;我要大的我要大的我先讲的不,我先讲的,弄得爸爸慌了手脚,只是一个劲的喊别争别争两块一样大。

  这时妈妈走了进来,严肃的说都给我把西瓜放下。我们望着妈妈那严肃而带怒色的面孔有些畏惧了,两人都把西瓜放下,妈妈接着又说都这么大的人了吃东西还老是争,尤其是做姐姐的更不像话,都读中学了,我以前和你大姨小姨一起吃东西而是我让你你让我

  记得有次吃晚饭眼看饭不够吃,大家都自觉的少吃一点,争着先放下碗筷,不像你们。

  妈妈是不是和大姨小姨一起争东西我没见过,但爸爸妈妈吃东西是从来不争的,妈妈总是把好吃的留给爸爸吃,有时妈妈还会因为爸爸不肯多吃还生他的气哩。

  我和妹妹都羞愧地低下了头,爸爸说还站着干什么,还不快吃。我先拿了一块最小的,妹妹也拿了一块小的,瓜吃到嘴里这时比任何一次的都甜,它告诉了我们要学会谦让。

谦让也要有原则教育随笔

  这天,大班孩子喜欢的结构区响起了一片争吵声。我马上走了过去,孩子们便七嘴八舌地嚷开了:“老师,这里人太多了!是我们先来的,小佳是后来的,应该出去!”还没等我说话,又一个声音说:“我好久没在结构区玩了,我想在这里玩!”原来孩子们是在为争取进区的资格而吵闹。看大家僵持着,谁也无法玩,我就说:“要不,你们再商量一下,

  表演区还需要有人扮演小花狗呢!”话音刚落,明明和叶叶就马上站起来说:“那我们去表演区吧。”明明和叶叶重新选了活动区,其他孩子也都高兴地玩了起来。

  问题似乎圆满地解决了,但这件事引发了我深层次的思考。第一,我心里清楚,明明和叶叶早就选好了区角,该退出来的不应该是他们。这让我想起在孩子们的游戏和交往中,一旦出现需要协商和谦让的情景时,让步的总是这几个孩子。长此以往,其他孩子会不会觉得这几个孩子就应该谦让,而不懂得理解别人的需要、尊重别人的权利呢?那些没有遵守规则的孩子下次会不会继续等着同伴让步呢?而对那些总是谦让的孩子,我们是不是应该让他们知道不能一味地无原则地谦让,有时也要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呢?第二,我们早已规定了选区规则,可为什么还会有孩子违反呢

  想到这里,我觉得这是一个教育契机。活动结束后,我先找到明明和叶叶:“其实你们俩今天都早早地选了结构区,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嗯,小佳是后来的,非要进来玩!”然后,我又找到小佳:“今天,结构区的人已经满了,你是后来的,为什么一定要在结构区玩呢?”小佳说:“因为我吃饭吃得慢,每次选区角活动时总是落在后面,我想玩的区角全部人满了。我已经很久没在结构区玩了,所以今天很想玩。”“原来是这样啊,那你下次争取吃得快一点,这样就能选到想玩的区角活动了。”

  了解了情况后,我让孩子们自己来讨论该如何解决选区问题,最后大家达成了共识:选择区角活动时大家要遵守先来先玩的原则,如果人已经满了,还有小朋友想进去玩,那就要和同伴协商,如果有同伴愿意把机会让出来,那也是可以调整的。幼儿可以根据情况和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谦让,即既要懂得谦让,也要维护自己的权利。

  通过这一事件,我体会到:对待幼儿间的冲突不能简单化,不能为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而要看到其中的教育价值,引导幼儿换位思考,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有针对性地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学会谦让

  “啦啦啦……”小兔贝贝哼着小调一蹦一跳地回到家。她从来没有这么开心过,回想起那件事,小兔贝贝嘴角就扬起欣慰的笑……

  放学后,小兔贝贝要回家了,她要经过一个独木桥。这个独木桥很窄。怎样窄的独木桥呢?只能一个人过,而这个人必须像小兔贝贝这样的大小才行,再没法容第二个人。小兔贝贝的同学都是和她一个方向行走,从来没有碰到过迎面而来的人。可这次,小兔贝贝遇上了麻烦了!

  老样子,小兔贝贝毫无想法地踏上了独木桥,前脚刚上去,后脚便退了回来。她看见了一对猴母子。小猴子看见了河对面的桃树,那桃子又大又红,难以抗拒,小猴口水直流三千尺,二话不说,赶紧向妈妈撒娇:“妈妈,你瞧,桃子!”妈妈明白了他的意思,也准备踏桥摘桃。这时,妈妈看见了对面的小兔贝贝,也愣住了!小兔贝贝有选择恐惧症,白精灵和黑精灵又冒了出来,“贝贝你要懂事,先让他们过!”猴妈妈突然先开口:“孩子,没事你先过!”黑精灵冷笑一声,把白精灵一清踢,说:“瞧瞧,人家都说了!别错失良机!”白精灵忙来反抗,“这怎么行,小兔贝贝,你别忘了今天学的课文……”顿时,小兔贝贝脑子的幻想全部烟消云散,她猛然醒悟,十分有礼貌地对猴妈妈说:“猴阿姨,我不着急,还是您先过吧。”“这……”猴妈妈犹豫不决,一旁的小猴急了,对妈妈说:“妈妈,快去摘桃!”“那好吧,对不住了!”小兔子微笑着退让,看着母子俩脸上洋溢着笑容,小兔贝贝也跟着笑了!

  是啊,人与人之间是需要谦让的,面对某些事,我们要谨慎选择,谦让别人!

学会谦让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路要让一步,味需减三分。”要做到谦虚求学,谦逊处事,谦让待人,切忌骄傲自满,盛气凌人。君子厚德载物,雅量容人。宁居无不居有,宁处缺不处完。学会谦让,是一个人立身处事最平安最快乐的方法。

学会谦让

  让,是一种美德;让,是一种风尚。谦让别人,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那是今年暑假的一个下午,我和奶奶去附近的松乐公园玩。那天可真热啊!天空中一丝云也没有。太阳像个大火球烘烤着大地,路边的小树被晒得低下了头。我的衣服也被汗水浸透了。

  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公园。公园里乘凉的人很多,里面的娱乐设施也很多。不过,我最喜欢的要数秋千了,因为坐在秋千上荡来荡去,不仅刺激,还能让我体会到像小鸟一样飞翔的感觉。我看到一位大哥哥已经荡了很久了,我便走了过去,对他说:“哥哥,能让我玩一会儿吗?”他很不友好地说:“去,一边排着去,我还没玩够呢!”我站在旁边足足等了能有十分钟,他还没有下来的意思。我生气地想:这是公共设施,又不是你家的,凭什么不让我玩?就在我急得汗水和泪水一起流下来时,旁边秋千上的小姐姐下来对我说:“小弟弟,别生气,我让给你,到我这儿来玩吧!”“谢谢姐姐”,我连忙道谢。

  还没等我坐上秋千,一位老奶奶领着一个小弟弟走了过来,那位奶奶对我说:“胖小子,能让我孙子先玩一会儿吗,就一会儿?”我虽然心里不是很情愿,但嘴上还是很爽快地答应了。就这样,我一连让了七个小朋友,半个下午过去了,我在秋千下也站了一个多小时。周围的人都夸我懂事,那位老奶奶还给我买了一根冰淇淋。我的奶奶也从树荫下走了过来,摸着我的头,笑着说:“我大孙子真棒,懂得谦让了。”听了这些话,我的心里比吃了一罐蜜还甜。那天我还和好几个小朋友一起玩了滑梯和跷跷板,我们成了好朋友。

  让我们都学会谦让吧!让出一份和谐,让出一种风尚,让出一种美德!

学会谦让

  语文课上面学了《我们家看电视真奇妙》这篇课文,田老师给我们讲述了一家人看电视都会相互谦让,为他人着想。

  我很受感触,我在家,家里的电视机都被我霸占着看动画片,爷爷奶奶每天想看《江汉风》、我都会把遥控器藏起来,不给爷爷奶奶,很自私的从来不为她们考虑。现在,我改正了,每当爷爷坐到电视跟前我就会把遥控器交给爷爷,陪着爷爷一起看节目。爷爷夸我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学会谦让

  近些年来,父亲在外打工,我便时常想着要为父亲画张像。

  说干就干,我坐到桌边,拿来纸笔,我以为这个容易,自己的父亲嘛,没什么难画的,谁知,动起笔来,我苦苦搜索父亲的容颜,只是模糊印象,不知从何画起。

  想放弃,又觉得有点不甘心,突然想到“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于是想起父亲的眼睛来。

  记得那年的一个秋天,我看到伙伴都有自行车,且都会骑,便要父亲教我学骑自行车。爸爸说为了我的安全,让我长大一点再学。但是经不住我苦苦地哀求,他还是同意了。我像小鸟一般飞奔进屋,把爸爸的自行车推了出来。爸爸叫我坐上去,他在后面扶着车子,我惊恐又兴奋地学着。爸爸一面鼓励我,一面往前推。慢慢地,我的手脚不那么生硬,骑得自如多了。我正高兴,回头一看,爸爸却没有跟上来。心一慌,手一松,车子左摇右摆,“嘭——”,我从自行车上摔了下来。爸爸急忙跑过来,问我痛不痛,摔着哪没有。我望着爸爸的眼睛,满是自责和关切。

  还有一次,是个夏天,我发麻疹,不能吹风,不能吃辛辣腥腻食物。可爸爸是个胖子,怕热,但他在有我的场合从没开过电扇和空调。那段时期,家里常被爸爸奉为美味佳肴的辣菜没上过桌,连平常很少离桌的腥腻菜也没吃过,妈妈笑谈:“你爸爸都被你逼得像在减肥似的。”那时,爸爸的眼睛充满疼爱和谦让。

  爸爸的眼睛里也有不满和愤怒的时候。那一次,我与好朋友发生了争执,并把对方的脸给抓伤了。爸爸知道了,把我叫到他的书房,眼睛都是不满和愤怒,说:“那并非原则性问题,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要学会谦让!”

  想到这些,我再次拿起纸笔,为父亲画起像来。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人无信不立作文600字初中

心理健康教育笔记手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