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抗美援朝简单内容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抗美援朝的感人故事

  主人公:邱少云

  主要内容:讲述的是抗美援朝的时候,我军一支部队的一个班奉命埋伏在敌军阵地前方的草丛中。

  敌军为了保证草丛中没有人,就放了燃烧弹,结果就有一个在邱少云身边落下,烧到了邱少云身上。在他旁边很就是一条河。当时,他只要跳起来扑打身上的火,或滚到河边,就能扑灭自己身上的火。但是,那样就会暴露那些埋伏的志愿军的位置。为了不暴露自己的位置,为了最后战斗的胜利,邱少云一动不动,最终牺牲了自己。

小学生抗美援朝简单内容

抗美援朝战争中

  ,作家魏巍随志愿军战士来到朝鲜。在朝鲜战场上,他每天都被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感动着。于是,他写了一篇文章来歌颂志愿军战士。在初稿中,他选用了二十多个感人事迹,后来,他对初稿进行了反复修改,删去了许多内容,最后只选取了三个事例,分别从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三个方面歌颂志愿军战士。文章改短了却更加精炼,更加感人,这就是有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乌鸦和狐狸》《狼和小羊》这两篇文章的作者——俄国杰出的寓言作家克雷诺夫,他对自己的作品总是不断地修改,直到每一句都掷地有声形象生动为止。例如他写的寓言《杜鹃和雄鸡》,草稿有二百多行,后来经过反复修改,到发表时只有二十一行了,正是由于他不断地修改自己的作品,力求出精品,所以他的作品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抗美援朝感悟作文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观看团中央推进的“致敬抗美援朝”云团课、队课。早听说是要带我们去观看抗美援朝时拍下的珍贵照片,我心中充满了激动和好奇。

  活动中,我看到了许许多多关于抗美援朝的历史图片。这些图片记录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讴歌了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中国志愿者的英雄壮举和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革命主义精神。让我们充分了解了这段历史。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架青年志愿者的飞机,那些志愿者曾经就是乘坐着这架飞机来到朝鲜抵抗美军的,因此,这架飞机也存在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在朝鲜牺牲的十几万名烈士,他们是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家喻户晓的战斗英雄:邱少云、黄继光、杨根思、罗盛教等。无数先烈的鲜血,洗染了胜利的军旗,浩荡的铁流里,我看见了他们伟岸的身躯。是他们,在为民族争解放,为人民争自由的战斗里,建立了伟大的功勋。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历史,更不能忘记战争中牺牲的先烈,解放军的丰功伟绩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听着直播老师讲着抗美援朝英雄们的种种,我的心里总会涌起一股股崇拜之情,同时为自己遇到困难就退缩就感到十分惭愧。作为一名21世纪的接班人,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难题总是容易退缩,而抗美援朝英雄们为了世界的和平,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赴汤蹈火,为国捐躯。相比之下我遇到的这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再说,正是因为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我们在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那么明天怎么去为祖国做贡献呢

  有句话说的好:“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我们应该以先烈们的精神为动力,坚强勇敢,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掌握科学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做跨新世纪的接班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饶、美丽!

传承抗美援朝精神,争做时代好青年演讲稿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赴朝,与朝鲜并肩作战。1951年7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方面与联合国军的美国代表开始停战谈判,经过多次谈判后,终于在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历时近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抗美援朝的胜利是中国在近百年被凌辱的历史上反抗西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伟大的胜利,是百年来对外战争从未有过的辉煌胜利,又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共产党的凝聚力,自鸦片战争后百年来丧失的民族自尊和自信力从此得到了恢复。不夸张地说,抗美援朝战争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历史复兴的重要心理支撑点。

  朝鲜战争即抗美援朝使全世界重新认识了新中国。中国人已不再像过去那样任人欺凌,已不再是以往西方人眼中的“东亚病夫”。它热爱和平,但决不能容忍别人强加于自己的威胁和侵略。新中国诞生刚刚一年,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将军事分界线重新推回到“三八线”,使举世为之震惊。这个胜利,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提高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对远东及世界局势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战争中更是涌现出大批的英雄,他们的英勇事件充分表现出一名中国军人,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高贵品质。无论是为了掩护队友被烈火焚烧致死而一动不动的邱少云,还是为了完成任务,减少战友的伤亡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怒吼的机枪。亦或是战死在前线的共和国长子毛岸英,他们的行动深深的感染着我们。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有着重大意义,抗美援朝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各项社会改革运动的进行。

  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作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这是中国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以付出重大牺牲换得的。而且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军队取得了以劣势装备战胜现代化装备的敌人的宝贵经验,加速了人民军队的建设。也进而保卫了祖国边疆以后不受侵犯。对军队的发展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再次听老师讲起抗美援朝的种种心中总是充满着崇敬之情。相信这份崇敬会伴随我走过一生,这是对中国志愿军的崇敬,更是对党和国家的崇敬。

抗美援朝的感人故事

  向守志曾任志愿军第15军44师师长,邱少云就是向守志指挥的一场潜伏战中涌现出的战斗英雄。老将军曾回忆说:“那是我们和敌人争夺391高地的一场战斗……我将这个任务交给了配属我师的29师87团3营……邱少云在当天下午被敌人的燃烧弹打着了。危急关头,邱少云严守战场纪律,纹丝不动,最后英勇牺牲。在邱少云精神鼓舞下,我潜伏部队18分钟解决战斗,创造了潜伏战的奇迹。战后,师里决定组织工作组调查和整理邱少云的事迹材料。他们调查回来后,我和师里其他领导同志集体听了工作组的汇报,我流着泪说:“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战士呀! ”师党委一致同意向上级报送邱少云的事迹材料,请示给予记功和授予荣誉称号。

  后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邱少云追记特等功,追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

抗美援朝英雄故事

  凯江流淌,穿过四川省中江县城,在魁山下静流。肃穆的纪念馆里,一件件实物,纪念着一位伟大的战士——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特级英雄黄继光。

  1952年10月,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打响。其战况惨烈永载史册:敌军调集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而敌军始终未能得逞。

  焦土攻势后短兵相接。黄继光所在营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连续组织3次爆破均未奏效。时近拂晓,再不拿下将贻误整个战机。关键时刻,时任通信员的四川中江籍战士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率两名战士攻坚。

  黄继光等人在距敌火力点不到50米的地方被敌人发现了,照明弹、探照灯使整个山坡变成了白天,无数挺机枪喷射出来的火舌,扫向他们隐蔽的地方,三人相继倒了下去。没过几秒钟,黄继光重又匍匐前进,但动作比原来慢得多。后来才知道,两名战士一死一重伤,黄继光左臂也挂了彩。

  距敌火力点只有不到10米了!黄继光用右臂撑住身体,扔出手雷,敌机枪略一停顿。黄继光所部排长、负责掩护的钟仁杰命令全力吸引敌人火力,黄继光顽强机警地爬到了碉堡下,那里是敌人射不到的死角。他蹲了下去,回头朝钟仁杰他们看了一眼,接着一挥手,大声喊了一句话。话音全被枪声淹没了,没有人听清他喊了什么。

  这时,最为悲壮的一幕出现了:只见黄继光猛地站起来,身子向上突地一挺,奋力地向碉堡扑了上去,用胸膛堵住了冒着火舌的枪口!

  敌人的机枪哑了。战友们喊着“为黄继光报仇”,冲了上去,一举将高地夺了回来。战斗结束后,只见黄继光胸膛被火药烧黑了,布满像蜂窝一样的弹洞。回头望去,在黄继光爬向敌人碉堡的来路,拖着一条10多米长的血迹。

  战后,黄继光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称号。黄继光烈士遗体安葬于沈阳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陵园。

  1953年1月14日,在黄继光故乡四川省中江县,三万二千多人隆重追悼黄继光烈士。

  魁山之下,凯江之滨,烈士之志永存。位于中江的黄继光纪念馆原馆建于1962年10月,新馆于1987年10月20日落成。馆内219件文物藏品,无不令人动容。每年这里要接待近70万人次访客。黄继光烈士的精神,仍然鼓舞着人们不断前进。

写人抗美援朝的英雄—罗盛教

  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涌现了很多为了他人的安全而放弃自己的生命的英雄。

  罗盛教也是其中之一,他是1950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4月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任某部侦察连文书。一天,连观察所附近的山村遭美军飞机轰炸,他冒着浓烟烈火,抢救出一位朝鲜老大娘和一名儿童。1952年1月2日晨,4名朝鲜少年在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附近的栎沼河上滑冰,其中一位少年不慎掉入2。7米深的冰窟,另3名少年大声呼救。

  罗盛教路经那里,听到喊声,立即向出事地点飞奔。他边跑边脱掉棉衣棉裤,冒着-20℃的严寒,纵身跳入冰窟,潜入水中找寻。他两次把少年托出水面,都因冰窟周围冰层破裂,又跌入水中。几经周折,他冻得全身发紫,浑身打颤,难以支撑,但仍以惊人的毅力再次潜入水中,用尽最后的力气,把少年顶出水面。这时一名战士赶到,遂将那位少年抢救上岸。他却因力气耗尽,无力浮出水面,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志愿军为朝鲜人民付出了自己唯一的生命,这也证明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之深。

抗美援朝作文

  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第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粮食的供应出现困难,战争的欢迎异常艰苦。战斗进入了关键时期,战士们已经三天三夜米粒未沾了,极度的劳累和过度的饥饿时时在威胁着战士们。就在志愿军被过度饥饿威胁时,朝鲜大娘带着全村妇女,头上顶着打糕,冒着敌军的铺货,穿过战争的笑颜,把打糕送到阵地,给了志愿军……

  吃过打糕后,志愿军战士已经恢复了不少体力。为了完成大娘的心愿--打胜仗。在战场上,战士们的口号声惊天动地。只听见“为了大娘不惜代价,打胜仗!”志愿军们冒着枪火冲向敌人,和敌人展开了生死搏斗。

  顿时,战场上已经多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只见一名志愿军战士把手榴弹一扔,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军阵地上炸开了花。敌军死伤无数,剩下的敌军逃得无影无踪。战士们大声喊“我们胜利啦”听见战士们惊天动地的喊声,大娘那本紧绷着的脸也绽开了笑容。

致敬抗美援朝争做时代新人

  今天,我和同学们参加了由铁东区教委组织的到丹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早上5点30分,我们乘坐大客车准时由学校出发,经过了3个多小时的行程,我们终于来到了我国的边境城市,位于鸭绿江边的丹东市。一下车,我就被这个美丽的城市深深地吸引住了。首先,我们坐船游览鸭绿江美景。当我坐上游船,心中便有了一种感觉,美丽的鸭绿江像一条长长的纽带,把两个国家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而我又为我们祖国的美丽和强大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之后,我们又登了虎山长城。

  到了中午,我们简单的吃了自带的食品后,来到了英华山上,参观了抗美援朝纪念塔和抗美援朝纪念馆。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高53米的抗美援朝纪念塔,正面有1991年9月20日题写的“抗美援朝纪念塔”7个字,顺着有1014块花岗岩组成的台阶,我们来到了抗美援朝纪念馆,全馆占地20万平方米,馆藏文物1.2万件。

  在这里,我们看到邱少云、黄继光等烈士的英雄事迹以及中朝两国领导人互通的信件。我们通过高科技的影视设备和灯光照明等方式,仿佛置身于上甘岭的那场惊天动地的战争,看到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身上燃起了烈火,仍忍着剧痛一动不动,最后壮烈牺牲。我的心中充满了对他的敬佩。特别是在全景馆内看到的《清川江畔围歼战》图时,我深深地被志愿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感动。

  从馆内走出来,我的脑海中还不时地浮现出那个战火纷飞的战场。回来的路上,回想在游船上看到朝鲜那边贫穷景象以及祖国壮丽的美景,我的心中有一种自豪感,我为我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我更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向在这场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们致敬!

抗美援朝,保卫国家的英雄

  我在作文书上看见过这样一篇文章,名叫《黄继光》。主要写到—

  在1952年10月的时候,上甘战役打响了。上级命令黄继光所在的营把597,9高地给占领。黄继光自告奋勇地承担了这个光荣而艰巨的重大任务。黄继光负伤了,可他仍然坚持爬到了火力点,把火力点摧毁了。“黄继光是一个英雄!”我自言自语道。黄继光和许许多多的战士全都是为了保家卫国的,他们虽然和我们一样,都是人,但他们付出的比我们多十倍,不止十倍,甚至付出的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生命。这种伟大的精神值得我们这一代学习。毛泽东曾高度赞扬过黄继光,说他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是人民的榜样。我们很佩服这位英雄,感谢他为我们中华的事业更迈出了宝贵的一大步。

  想到这些,我不禁心里泛起了一阵同情和怜悯,还有一阵愤愤不平。因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并不是好处,而是很多坏事。例:给那些无辜的儿童带来了恐惧和害怕,甚至带走他们幼小的生命。生命只有一条,失去了就不会再拥有的。而且那些儿童流落街头,四处流浪,无家可归。哪像我们现在无忧无虑,在家里当“小皇帝”,“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爸爸妈妈捧在手里生怕摔坏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而战争前期,人们纷纷拿起武器,去为和平而战,为我们拥有一个幸福的生活而战。现在,他们的愿望实现了,中国孩子在鲜花中读书,在享受春天。可他们呢?却牺牲了,他们的死是光荣的,是伟大的。

  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这些光荣的战士不是很伟大吗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艺术节策划活动方案

我为班级代言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