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形考任务一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中学生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一、调查时间:XX年月

  二、调查地点:xx市各大超市

  三、调查对象:各超市店长及消费者

  四、调查方法:实地考察及问卷调查

  五、调查小组:xx

  六、调查小结:

  (一)经营者部分

  1.规模比较:调查的几家超市中25%为小型居民生活型超市,50%为普通综合型超市,25%为大型超市。

  2.管理方式比较:100%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和考察,具备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

  3.经营策略:市场调查结果显示:①地理位置:25%处于交通要道,25%在居民区附近,50%商业区附近。②超市形象:50%具有人工储物部和自动储物柜,50%只有人工储物部。75%有休息长凳,25%无休息长凳(小型居民型超市)。100%店内有音响设备,有购物音乐。100%有清晰的购物区招牌。75%购物设备单一,25%有多种类的购物篮﹑购物车,方便各类消费者。③服务:100%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察。75%注重责任心(小型超市和普通综合型超市),25%注重导购力(大型超市),50%注重亲和力(小型和普通综合型超市),0%注重信息素养。④宣传:75%利用报刊式广告宣传过,25%没有(小型超市)。

  4.金融危机的影响:①营业额:50%下降(普通综合型超市),50%不变。②下降的原因:100%认为家居生活用品和休闲娱乐用品销量下降。③不变原因:100%认为良好的信誉使得消费者在物价上涨的时候愿意选择他们。④采取的促销手段:100%特价商品,25%购物赠礼或抽奖(大型超市),50%提供贵宾卡会员卡来刺激消费(普通综合型超市和大型超市)。

  综上所述,由于大型超市货物种类齐全,可满足广大消费者需要;小型超市贴近人民生活,经营的商品以生活必需品为主抗风险能力较强。所以,金融危机对其影响并不大。而普通综合型超市没有主要销售的产品,此时就很难均衡盈亏。对于金融危机,供给量增加需求量减少的状况,商家都选择价格为主的促销手段来吸引顾客,基础雄厚的大型超市会有购物赠礼或抽奖的辅助手段来刺激消费,为其增光不少。这里特别要提的是发放贵宾卡和会员卡的促销手段(尤其是团购),这样可以吸引固定的消费群体,这个固定的消费群体,可以成为商场生存的基本保障,也使得进货量得到有效的控制,减少库存量,增加流动资金使用量,算是不错的促销手段。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建议小型超市加强生活必需品的供应,适时的搞一些购物活动;普通综合型超市可以在这段时间突出粮食、油等生活必需品的买卖,注重宣传,增加固定消费群体数量;而大型超市在店员的态度上多下功夫。此外,各超市都应注意培养店员的信息素养,把握消费者心理,这会增强超市的运营效果。

  (二)消费者部分

  我们采用了观察法和访谈法,随机选取了各超市的消费者为被试。被试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个别访谈的被试,共30人。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37%的对象去超市主要购买的是生活必需品,购买居家用品类的占4.3%,近58.7%的对象是会在超市购买副食。

  在众多的因素中,地理位置(柱状1)占33.3%,商品多样化(柱状2)占22.2%,价格(柱状5)占17.8%。说明当消费者选择超市的时候,更注重的是地理位置和商品的种类与价格因素,交通方便,物美价廉,自由选择是消费者所希望的。在我们的调查对象当中,多数人都认为影响他们选择在附近超市购物最重要的因素是地理位置,例如xx百货超市临江分店相对于调查的对象而言,交通十分方便(位于交通要道),最后,环境卫生仅占4.4(柱状6),说明它并不是影响调查对象选择超市的最主要因素。

  根据回收资料,在个别访谈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了个别超市存在的问题。

  超市经营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包、停车等不太方便;在非食品类区,尤其是化妆品区,工作人员过于热情,大大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甚至让不少人选择绕道而行;收款时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货品价钱有偏差、柜台暂时没有零钱,找的钱有缺损等等);有些商品的价格略高于其他超市,致使顾客对该超市的信心有所下降;比较注重卫生的食品类未严格整理;超市内的商品的摆放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问题,有些商品摆放不合理,不方便他们的选购;员工素质有待加强,部分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有问题,有的冷漠以对,有的甚至轻视消费者,尤其是收银员的服务态度差和速度慢,甚至结帐时候算错;促销手段单一(未充分利用广播等资源);保鲜食品未做好适当措施,如面包、水果等。

  提高超市经营效益的对策建议:实行明码实价,价格合理;做到“服务周到”,要求员工真正地做到“顾客就是上帝”;保持良好的购物环境,管理规范;科学合理地摆放商品,更加方便顾客选购不同的商品;对于商场内播放的音乐,应在多数时间里播放产品相关信息和促销信息,其余时间应该播放一些悠扬动听的音乐,让消费者更舒畅地购物;应让广大消费者无偿地得到超市定期提供的商品信息。

  总之,超市经营者应该在把握不同消费人群消费特点的基础上,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使得企业能够健康、持久的发展。调查反馈的信息,揭示了一些需要引起超市经营者重视的细节。本次调查显示,顾客在超市选购商品时最看重的因素依次为:交通因素、商品多样化、价格、商品的品质、情感因素、环境卫生、服务。其中,服务居于末尾,说明这个问题是超市普遍欠缺的。超市购物的最主要特征就是自选,为顾客提供的服务是有限的。这时促销员、收银员和场内服务人员的作用就凸现出来了。在找不到商品时,或者是找不到价签或遇到技术含量较高的商品时,顾客就需要得到场内服务人员的帮助;在选购新品牌和有新功能的产品时,顾客就需要促销员的介绍。收银员是顾客消费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它对顾客的情绪和满意度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调查显示,收款台是顾客对超市服务最不满意的地方,收款排队等待、收银员态度不好和扫描设备问题而耽误时间是影响消费者购物情绪和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从经营者角度看,他们无疑应该了解消费者的消费特点,对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在经营策略和企业管理上应该有所变化。与女性消费者相比,男性消费者具有较强理智性、自信性。他们不愿“斤斤计较”,购买商品也只是询问大概情况,对某些细节不予追究,也不喜欢花较多的时间去比较、挑选,即使买到稍有毛病的商品,只要无关大局,也不去计较。在许多情况下,购买动机的形成往往是由于外界因素的作用,如家里人的嘱咐、同事朋友的委托、工作的需要等等,动机的主动性、灵活性都比较差。而女性消费者则通常喜欢一些造型别致新颖、包装华丽、气味芬芳的商品。此外,她们还非常注重商品的外观,将外观与商品的质量、价格当成同样重要的因素来看待,因此在挑选商品时,她们会非常注重商品的色彩、式样。她们也经常受到同伴的影响,喜欢购买和他人一样的东西。

  调查报告: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我们的社会处在现代化的进程当中,而教育界也在逐步完成自身的现代化。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培养人的机制,新的人才需具备哪些特征?目前学校和家庭对中学生的不利影响有哪些?这些问题自然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故而在1999年“社会调查实践课”中,我们选定了“全国26个大中城市中学生家庭与学校教育现状抽样调查”这一课题。经过调查和分析汇总,参考各种文献,现选取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特征作研究对象,原因有以下两点:①通过调查了解当代中学生社会人格的现状,可以发现我们的家庭、学校在学生性格培养上存在的不足,是哪些因素导致积极的社会人格,而哪些又导致消极的人格。②对目前处在转型社会中的我国中学生而言,其社会人格同其社会的性质同样具有过渡特征,在传统与现代的人格类型转换的现阶段中透视当代中学生的人格特征,哪些透视出时代的特色,而哪些还体现出历史的束缚。前一点主要出于应用的思考,而后者则更多偏重于对社会文化变迁的理论思考,所有这些,构成了我们从事调查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方法

  对于社会人格的基本界定,我们是这样把握的:“即是指在特定历史阶段下其一社会群体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为群体每个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群体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既是社会性的,同时又伴随价值判断过程。”社会人格产生于社会行动,是指“行动的个人赋予其行动以主观意义,行为考虑到他人并在其行动过程中以他人为目标”的这样一种心理特征。

  而研究中的理论假设则主要采用了类型学的方法,正如后文斯宾塞的“尚武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划分一样,我们将社会人格分为传统与现代的两种典型,而社会转型中的中学生社会人格也具有过渡的特征,即旧的社会形态中的某些社会人格与新的社会形态对某些社会人格的表现同时在当代中学生身上体现,而且正向后者转化。

  在研究中,我们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法,将全国所有城市分为大、中、小三等,然后在大中城市中按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了26个城市作研究对象,共计回收中学生答卷275份,经检查,结果客观有效,问卷质量高,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作统计分析,并按照调查工作计划中确立的指标项目分别作检验分析,同时结合图书馆中的人口学资料,作了初步的思考。下文中,拟从当代中学生对所处环境的态度与感受、偶像崇拜、人格倾向、转型社会人格结构几方面具体阐述。

  二、社会转型期中学生对所处家庭和学校环境的感受和态度

  家庭是影响和作用于个体思想观念、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主要社会环境之一,我国素有“三岁看老”的说法,即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个人一生的行为规范、心理特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至个性气质、品德塑造的重要作用,据郑杭生先生所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家庭对个人的社会化的影响大致有三:①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社会化的开端,家庭环境因素对个人的观念、心理和行为习惯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②家庭环境对个人社会化的另一重要意义在于对儿童的感情和爱的培养,家庭环境对个人而言,其作为感情交流和体验爱的主要场所无疑较之其他社会环境重要得多,丰富的感情交流对一个人感情和心理的正常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感情的社会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处的家庭感情交流的程度如何。③家庭中父母的权威对儿童的社会化具有重大影响,家庭环境中的权威形象和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使家庭社会化对个体的心理和观念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和塑造力。基于此,在我们的调查中,重点设计了有关方面的题目,经过初步的统计分析和基于理论的思考,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是颇值得我们思考的。

  1.部分父母老师的德育影响力与子女自身难以协调一致。在被调查的中学生当中,有70.2%的父母较注重子女的德育教育,而且在平时能够作到言传身教,自身具有示范性作用,这对子女的教育是非常有利的,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有29.8%的父母则不是很注重德育的教育,这已是一个不低的比例,事实上,父母亲在家庭内的各种行为所体现的道德、形象和道德内涵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子女的楷模,这在人生观尚未完全定型的青春期前期的少年儿童中尤为如此。父母与子女在家庭里充当的角色与地位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说“父母是施教者,子女是受教者,是依赖者,他对有支配权的一方--父母,会发现’自居作用’,而子女在这种作用下会追随和仿效父母,以期将来能成为父母那样的人。”当然这种机制的作用有时完全是潜意识的。由调查的结果来看,在问及学生“当老师教导您怎样做人与父母教导不一致时,您会选择什么?”有4.7%的中学生选择了(a)“听父亲的”其较之(b)“听母亲的”所选比例4.3%稍高,但由此已可看出现代中国家庭德育中母亲的地位较之古代“父严母慈”的家庭中母亲的地位已有很大的提升,虽然这样,还是可以看出现代中学生对父母的教导的依赖性已下降到足以引起重视的地步,因为也有11.9%的学生选择(c)“听老师的”,可见在学生的品德教育的施行者中,老师无疑是较之家长更具有道德典范和说服力的人物,其所行所言会给尚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奠基阶段的中学生带来巨大的塑造性影响。当然,在“父母教导与老师教导不一致时”,大多数中学生还是理性地选择了“谁对就听谁的”(f),这一比例达50.2%,而不是像以上三个简单地选“父亲”(a)4.7%、“母亲”(b)4.3%或“老师”(c)11.9%那样,“谁对就听谁的”表明了他们已具有判断的能力,不盲从、不迷信权威,这是当代青少年心理上的一个显著特征。不过我们仍须看到另一面,竟然有24.3%的中学生选择(e)“谁的说法与我相符合就听谁的”,这一比例之高是让我们始料不及的,我们起码可从中看出当代中学生的“自我中心”倾向的表现,当代的中学生,由于独生子女占较大比例(本次调查结果中,独生子女占66%),在家庭中地位较高,致使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得到强化。而这种性格特征一方面会导致一部分学生持有过度的“自尊感”,而且对于他们未来生活中面临的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无疑是一种潜在的阻碍。这一部分学生较之前面“谁对就听谁的”那些学生而言,更难以与人相处,常常以自己的价值标准评判一切事物,难以做到客观、公正和替他人着想,这是我们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所应重视的一个问题。最后,我们关注到选择(d)项“谁的都不听”的那一部分学生群体,这一部分学生占总体的4.7%。他们的回答显明地表现了接近青春期和正处在青春期中的青少年所普遍具有的叛逆性,不过他们的回答更趋极端罢了。叛逆性,这种具有抵抗色彩的心理特征,本身就是该年龄段人群的社会人格之一,中学生“他们在这一时期特别注意观察和认识各种社会角色的意义,学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实现角色的自我不同,而如果个人在这一时期的社会交往活动缺乏主动和自信,将不能正确地理解各种社会角色的意义,而在活动出现角色混淆不清的现象。”既然青少年特别注意观察他人的行为以利于自己的角色扮演,但同时家庭里父母的教导与学校里老师的教导如果存在价值指向上的不一致性(这种情况目前在我国的确存在:老师作为传统的道德训导者与尤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家庭中父母的价值观实际是有很大的不一致性的)这种不一致性增加了青少年的困惑,有时让他们无所适从,兼之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的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发展进程加快,而且快速的知识、科学技术的更替又打破对以往权威和长辈的一味服从,于是一部分青少年就有可能不重视传统的道德教育,他们就可能“谁的都不听”

  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优秀调查报告

  我们的社会处在现代化的进程当中,而教育界也在逐步完成自身的现代化。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培养人的机制,新的人才需具备哪些特征?目前学校和家庭对中学生的不利影响有哪些?这些问题自然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故而在1999年“社会调查实践课”中,我们选定了“全国26个大中城市中学生家庭与学校教育现状抽样调查”这一课题。经过调查和分析汇总,参考各种文献,现选取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特征作研究对象,原因有以下两点:①通过调查了解当代中学生社会人格的现状,可以发现我们的家庭、学校在学生性格培养上存在的不足,是哪些因素导致积极的社会人格,而哪些又导致消极的人格。②对目前处在转型社会中的我

  国中学生而言,其社会人格同其社会的性质同样具有过渡特征,在传统与现代的人格类型转换的现阶段中透视当代中学生的人格特征,哪些透视出时代的特色,而哪些还体现出历史的束缚。前一点主要出于应用的思考,而后者则偏重于对社会文化变迁的理论思考,所有这些,构成了我们从事调查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方法

  对于社会人格的基本界定,我们是这样把握的:“即是指在特定历史阶段下其一社会群体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为群体每个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群体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既是社会性的,同时又伴随价值判断过程。”社会人格产生于社会行动,是指“行动的个人赋予其行动以主观意义,行为考虑到他人并在其行动过程中以他人为目标”的这样一种心理特征。

  而研究中的理论假设则主要采用了类型学的方法,正如后文斯宾塞的“尚武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划分一样,我们将社会人格分为传统与现代的两种典型,而社会转型中的中学生社会人格也具有过渡的特征,即旧的社会形态中的某些社会人格与新的社会形态对某些社会人格的表现同时在当代中学生身上体现,而且正向后者转化。

  在研究中,我们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法,将全国所有城市分为大、中、小三等,然后在大中城市中按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了26个城市作研究对象,共计回收中学生答卷275份,经检查,结果客观有效,问卷质量高,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作统计分析,并按照调查工作计划中确立的指标项目分别作检验分析,同时结合图书馆中的人口学资料,作了初步的思考。下文中,拟从当代中学生对所处环境的态度与感受、偶像崇拜、人格倾向、转型社会人格结构几方面具体阐述。

  二、社会转型期中学生对所处家庭和学校环境的感受和态度

  家庭是影响和作用于个体思想观念、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主要社会环境之一,我国素有“三岁看老”的说法,即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个人一生的行为规范、心理特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至个性气质、品德塑造的重要作用,据郑杭生先生所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家庭对个人的社会化的影响大致有三:①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社会化的开端,家庭环境因素对个人的观念、心理和行为习惯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②家庭环境对个人社会化的另一重要意义在于对儿童的感情和爱的培养,家庭环境对个人而言,其作为感情交流和体验爱的主要场所无疑较之其他社会环境重要得多,丰富的感情交流对一个人感情和心理的正常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感情的社会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处的家庭感情交流的程度如何。③家庭中父母的权威对儿童的社会化具有重大影响,家庭环境中的权威形象和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使家庭社会化对个体的心理和观念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和塑造力。基于此,在我们的调查中,重点设计了有关方面的题目,经过初步的统计分析和基于理论的思考,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是颇值得我们思考的。

  1.部分父母老师的德育影响力与子女自身难以协调一致。在被调查的中学生当中,有70.2%的父母较注重子女的德育教育,而且在平时能够作到言传身教,自身具有示范性作用,这对子女的教育是非常有利的,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有29.8%的父母则不是很注重德育的教育,这已是一个不低的比例,事实上,父母亲在家庭内的各种行为所体现的道德、形象和道德内涵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子女的楷模,这在人生观尚未完全定型的青春期前期的少年儿童中尤为如此。父母与子女在家庭里充当的角色与地位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说“父母是施教者,子女是受教者,是依赖者,他对有支配权的一方--父母,会发现’自居作用’,而子女在这种作用下会追随和仿效父母,以期将来能成为父母那样的人。”当然这种机制的作用有时完全是潜意识的。由调查的结果来看,在问及学生“当老师教导您怎样做人与父母教导不一致时,您会选择什么?”有4.7%的中学生选择了(a)“听父亲的”其较之(b)“听母亲的”所选比例4.3%稍高,但由此已可看出现代中国家庭德育中母亲的地位较之古代“父严母慈”的家庭中母亲的地位已有很大的提升,虽然这样,还是可以看出现代中学生对父母的教导的依赖性已下降到足以引起重视的地步,因为也有11.9%的学生选择(c)“听老师的”,可见在学生的品德教育的施行者中,老师无疑是较之家长更具有道德典范和说服力的人物,其所行所言会给尚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奠基阶段的中学生带来巨大的塑造性影响。当然,在“父母教导与老师教导不一致时”,大多数中学生还是理性地选择了“谁对就听谁的”(f),这一比例达50.2%,而不是像以上三个简单地选“父亲”(a)4.7%、“母亲”(b)4.3%或“老师”(c)11.9%那样,“谁对就听谁的”表明了他们已具有判断的能力,不盲从、不迷信权威,这是当代青少年心理上的一个显著特征。不过我们仍须看到另一面,竟然有24.3%的中学生选择(e)“谁的说法与我相符合就听谁的”,这一比例之高是让我们始料不及的,我们起码可从中看出当代中学生的“自我中心”倾向的表现,当代的中学生,由于独生子女占较大比例(本次调查结果中,独生子女占66%),在家庭中地位较高,致使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得到强化。而这种性格特征一方面会导致一部分学生持有过度的“自尊感”,而且对于他们未来生活中面临的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无疑是一种潜在的阻碍。这一部分学生较之前面“谁对就听谁的”那些学生而言,更难以与人相处,常常以自己的价值标准评判一切事物,难以做到客观、公正和替他人着想,这是我们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所应重视的一个问题。最后,我们关注到选择(d)项“谁的都不听”的那一部分学生群体,这一部分学生占总体的4.7%。他们的回答显明地表现了接近青春期和正处在青春期中的青少年所普遍具有的叛逆性,不过他们的回答更趋极端罢了。叛逆性,这种具有抵抗色彩的心理特征,本身就是该年龄段人群的社会人格之一,中学生“他们在这一时期特别注意观察和认识各种社会角色的意义,学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实现角色的自我不同,而如果个人在这一时期的社会交往活动缺乏主动和自信,将不能正确地理解各种社会角色的意义,而在活动出现角色混淆不清的现象。”既然青少年特别注意观察他人的行为以利于自己的角色扮演,但同时家庭里父母的教导与学校里老师的教导如果存在价值指向上的不一致性(这种情况目前在我国的确存在:老师作为传统的道德训导者与尤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家庭中父母的价值观实际是有很大的不一致性的)这种不一致性增加了青少年的困惑,有时让他们无所适从,兼之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的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发展进程加快,而且快速的知识、科学技术的更替又打破对以往权威和长辈的一味服从,于是一部分青少年就有可能不重视传统的道德教育,他们就可能“谁的都不听”。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形考任务一

社会调查

  调查时间:2013年2月4日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生活周边的文明情况,引导孩子在家尊敬长辈,在校尊重老师,在外遵守社会公德,做文明礼貌的“美丽学生”。

  调查方法:

  1、询问周边附近的人

  2、通过相关途径查询资料

  3、走访地铺社区、村、街道、学校周边等地方寻找周边的垃圾,并拍下照片做证据。

  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吧,中国的小朋友和日本的小朋友一起出去夏令营。在途中,乱丢垃圾的是中国小朋友,迟到早退的是中国小朋友,受不住这种生活,整天哭哭啼啼的还是中国小朋友;相反日本小朋友是比较独立的,即使自己发着高烧,生着病,也不耽误行程。

  在说说我们的家乡安吉吧。从2008年开始安吉创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到2012年,安吉被联合国评为最佳人居奖,这是我们安吉人的骄傲。但是,随手乱丢垃圾的现象依然是不可避免的,人们已把乱丢垃圾当成了一种习惯了。为了调查与避免这种现象,我们小组全体成员于2013年2月4日开展了一次‘‘我身边的文明’’社会调查。

  根据调查的情况与相关资料的整理,我们不难发现:垃圾几乎是随处可见,尤其在大街上,人们吃完东西好,就把食品包装袋随处乱扔,还有一些塑料袋、果皮、烟头……而在小区里,这种现象就比较少了,因为小区里常常有相关人员来清理垃圾,所以比较干净。这些乱丢垃圾的现象人们也早已见怪不怪了。把垃圾往车窗外扔,往家里的窗户外扔。这些现象,真让人寒心。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这样,在大街上,我也看到了几个穿着制服的爷爷奶奶,拿着扫帚,或是钳子的,在大街上勤勤恳恳的清理着垃圾。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家园才如此美丽,如此整洁。

  是的,每个人都知道不能乱丢垃圾,也都不愿意承认自己乱丢垃圾,但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又有多少次,为了方便,你把垃圾丢在了地上?又有多少次,垃圾桶就在不远处,可你为了便利,把垃圾丢在了地上?又有多少次,那儿明明立这“不准乱丢垃圾”的告示牌,你却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把垃圾丢在了地上?有多少次呢

  根据调查,许多家长认为,现在是一个自由的社会,懂不懂文明没什么关系,只要学习好就行;还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的娇生惯养,尽可能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这样,不仅使孩子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什么文明,根本不知道,还让孩子越来越霸道、傲慢。这些都是不对的。不懂文明的人,就不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不懂文明的人,就会慢慢的培养出一个个坏习惯;不懂文明的人,就会被另些人嘲笑,瞧不起!相反,那些懂文明的人,不但可以更好的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培养一个个好习惯,还可以受人称赞。

  从现在开始,从不乱丢垃圾开始,相信你,也可以成为一个文明的人。

社会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介绍

  这是针对一些社会情况所写的调查报告。这里所说的社会情况,主要是指社会风气、百姓意愿、婚恋、赡养、衣食住行等群众生活各方面的基本情况。

  社会调查报告题目:社会调查报告题目可分为两类:

  1.单行标题。只有一个正题,直接写明调查的事项、对象、范围。如《关于成都市国有企业科技人员作用发挥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2.双行标题。正题下加一个副题,正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主题思想,副题补充说明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如《感情越拉越近对江苏省三下乡活动的调查》。

  社会调查报告前言:社会调查报告的前言一般包括三点内容:调查研究的缘由和目的调查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调查对象、范围,调查的经过时间、地点、过程及调查方法。

  社会调查报告正文:正文是社会调查报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部分。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对调查对象进行叙述。真实准确地列举调查所得的确凿事实、典型事例和具体数据。二是进行分析论证。对资料进行客观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把它上升到理论,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或证实一种观点,或推翻一种观点。这部分的写作既要防止单纯罗列材料,也要防止过多的议论和说理。

  社会调查报告的正文部分常见的结构方式有三种:

  1,纵式结构。即根据事物发展的始末顺序或脉络,材料的内部逻辑关系叙述事实,由事人理,分析研究,最后推导出结论。这种结构各部分之间前后顺序不能颠倒,否则将会眉目不清,条理紊乱。

  2.横式结构。即根据材料的性质,将其概括为若干平列的几个部分,分别加以说明和阐述,从不同方面集中揭示其主题。

  3.对比式结构。这是一种特殊的横向结构。适合于先进与后进,正确与错误的两件事物相互比较,明确肯定什么,否定什么。

  4.纵横交叉式结构。就是将纵横两种结构结合起来使用。以纵为主或以横为主,纵横交错,以便灵活透彻地说明问题。

  社会调查报告结语:社会调查报告的结语,这部分可长可短可无,其内容有时是总括全文,深化主题;有时是交代社会调查报告中未能解决而又须引起注意的问题;有时提出继续调查的希望和建议。总之,应视其具体情况而定。

  社会调查报告附录:有的社会调查报告还有附录部分。内容包括:部分原始资料、少数典型个案资料、调查统计图表的诠释和说明,正文中有关材料的出处,参考文献,旁证材料,以及其他必须说明的问题或情况。

社会调查研究填空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

  导论

  1.什么是社会调查研究?2.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3.社会调查研究有哪些基本特征?4.当代社会调查研究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5.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第一章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体系

  1.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2.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涉及哪些方面?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3.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程序及其内容是怎样的

  4.社会调查研究有哪些基本原则

  5.什么是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二者关系如何?(两者关系见教材P28页)

  (二)问答题

  社会调查研究分为哪几类?各有何功能及特点

  第二章前提工作

  (一)简答题

  1.概念与变量的含义是什么?变量有哪些类型

  2.调查研究方案包括哪些内容?方案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3.命题和假设的含义是什么?它们有哪些类型

  4.如何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5.什么是探索性研究?如何进行探索性研究

  (二)问答题及应用题

  1.应当怎样选择社会调查研究课题

  2.举例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如何就了解的某一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简要地设计一个调查研究方案?项。

  第三章概念的操作化与测量

  1.什么是社会测量?它有哪些要件

  2.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具备哪些条件

  3.社会测量各层次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4.影响测量信度和效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二)问答题及应用题

  1.什么是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为什么要进行这项工作?应该怎样进行这项工

  作?2.什么是测量的信度和效度?怎样检验它们

  3.怎样对社会上常见的某一抽象概念进行简单的操作化?(起码分解为10个测量

  第四章抽样

  1.什么是抽样?抽样的基本术语及其含义是什么

  2.在社会调查中,如何确定样本规模?3.非概率抽样有哪些?其特点如何

  四、问答题与应用题

  1.如何理解抽样的作用

  2.抽样应当怎样进行?根据某种社会实际选择适宜的抽样类型对其加以说明。

  。3.概率抽样有哪些?其特点和应用情况如何4.如何设想若干种不同的调查总体状况,分别选用相应的抽样方法,并说明理由

  第五章文献法

  1.什么是文献?当今社

  2.为什么说文献法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有特殊的地位?。

  3.应该怎样搜集文献

  4.文献信息的摘录工作应当如何进行

  (二)问答题或应用题

  1.应该怎样搜集文献?2.什么是文献定性分析?怎样进行文献定性分析

  。3.什么是文献定量分析?结合一个实例说明应怎样进行文献定量分析

  第六章问卷法

  1.什么是问卷法?在什么情况下适宜采用问卷法?2.什么是量表?在什么情况下适宜采用量表?3.问卷法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4.怎样进行问卷调查

  5.问卷法有哪些优缺点?6.问题设计有哪些原则?。

  7.答案设计有哪些原则

  (二)问答题与应用题

  1.问卷法的问答有哪些类型?适用性如何

  2.怎样设计一个小型问卷

  提示:要求用混合型问答形式;起码有十个问题。内容自定。

  第七章访谈法

  1.简述访谈法及其类型。

  2.什么是“头脑风暴法”和“反向头脑风暴法”

  3.选择访谈者的具体标准是什么

  (二)问答题和应用题

  1.个别访谈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什么?如何做到它

  。第八章观察法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观察法?它有哪些特点

  。2.怎样进入实地观察现场

  3.观察误差是怎样产生的?如何看待观察误差

  (二)问答题和应用题

  1.什么是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他们有何区别

  2.列出5种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指出哪些适用于参与观察,哪些适用于非参与观察

  第九章实验法

  (一)简答题

  1.什么是实验法?实验法有哪些基本要素

  。2.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3.在实验中,为何要设置对照组?是否必须有对照组?为什么

  4.实验法的基本程序及其工作内容如何

  5.如何选择选择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

  二)问答题和应用题

  1.实验法有哪些基本类型?各有什么特点?2.实验法实施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联系某一社会实际,任选一种实验设计,写出具体实施步骤及其结果。

  第十章资料整理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资料整理

  2.资料整理的原则是什么

  3.怎样进行资料整理

  (二)问答题和应用题

  1.怎样制作一个数字资料统计表

  。第十一章资料分析(第一二段内容)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资料分析?2.怎样进行资料定性分析

  3.资料定量分析主要有哪些类型?其中哪些属于单变量分析,哪些属于双变量分析、多变量分析?4.最常用的电脑统计软件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如何

  (二)问答题和应用题

  1.资料分析分为几大类?各有何特点?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第十二章调查报告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有哪些特点

  2.调查报告是怎样构成的3.调查报告的主体结构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4.调查报告主题与调查研究主题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5.应当如何精选调查报告的素材

  (二)问答题和应用题

  1.如何举例说明普通调查报告的类型?2.撰写调查报告的步骤及其内容?3.根据你熟悉的某一社会问题,拟定一个详细的调查提纲?4.写一个完整的调查报告导语

  一、填空题.

  1.(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是社会调查研究的最佳形式,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准确地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

  2.(当场记录)是观察法最常用的一种记录方式。它需要注意的最关键一点是不能破坏观察现场的(自然状态)。

  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是社会调查研究的最佳形式,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准确地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

  4.(可信)且(有效)的测量是优秀的测量,是社会调查研究所追求的境界。

  5.(数据)资料是社会调查中最具有价值的重要资料。其整理也叫(定量)资料的整理。

  6.(证实)和(证伪)统称证明,是社会调查中相互联系且相互对立的两种思维方式。实践证明和逻辑证明则是证明的两种基本类型。

  7.(自变量)是指能够影响其它变量,而又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自身产生变化的变量。而(因变量)是指不能影响其它变量,而又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化的变量。

  8.(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是对变量间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的两个阶段。

  9.20世纪初期,抽样方法逐渐发展起来,与(问卷法)和(统计分析)结合在一起,形成抽样调查,成为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标志。

  A

  10.按照被访者发表意见的形式不同,集体访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各抒己见式的访谈,以(头脑风暴法)为代表;一类是讨论式的访谈,其代表是(反头脑风暴法)。

  11.按照调查的方式不同,集体访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访谈),一类是(间接访谈)。

  12.按照简明的文献分类方法,(零次文献和一次文献)称作原始文献,直接文献或第一手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称作间接文献,第二手文献或次级文献。

  13.按照确定分层样本数量的不同方式,分类抽样分为(比例)分类抽样和(非比例)类抽样两种。

  14.按照资料来源的不同,文献可分为(个人文献)社会组织文献、大众传播媒介文献和(官方文献)

  B

  15.被认为提出现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起源的分析方法和逻辑方法的是(古希腊人)。

  16.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联系的性质,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

  17.变量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两种类型:(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

  18.变量是指某一社会调查研究现象包含有一个以上的(变量值)概念。

  C

  19.测量的效度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测量方法)的效度,第二,(测量结果)的效度。

  20.测量的效度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测量)的效度,第二,(方法的)效度,第三(测量结果)。

  21.测量的效度又有两层含义,即(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前者是指一项测量的方法,资料的结论对该测量本身的有效性,后者则是指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

  22.常见的离中量数有极差,标准差,(标准差系数)与(四分位差)。

  23.常见的线性回归分析有(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4.常用的辩证分析方法有(矛盾)分析法、具体和抽象分析法、(现象和本质)分析法。

  25.常用的集中量数有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

  26.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直接抽样法)、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

  27.抽样存在的必要性缘于(总体)本身所具有的(异质性)。

  28.抽样存在的合理性是由辩证唯物主义个别与一般的理论和建立在此概率论基础上的(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律决定的。

  29.抽样推断主要由(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这两部分内容组成。

  30.抽样误差的用(样本统计值)去估计(总体参数值)时所出现的误差。

  31.传统的记录信息方法主要是印刷文献的记录方法,主要有:标记,(批注),编制纲要和(撰写札记)等。

  32.从形式上看,调查报告除了文字表达以外,要更多地采用(图表)和(数字)等非纯文字表达形式。

  D

  33.(当场记录)是观察法最常用的一种记录方式。它需要注意的最关键一点是不能破坏观察现场的(自然状态)。

  34.当今世界上公认的名气最大、流行最广的统计分析软件是(SPSS软件)和与其功能类似的(office中的excel)。

  35.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增加或减少),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直线相关)。

  36.当自变量的数值增加时,因变量的数值也随之相应增加,这种相关关系是(正相关)。当自变量的数值增加时,因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减少的趋势,这种相关关系是(负相关)。

  37.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调查研究的(数理化)倾向日趋明显,推动了社会调查研究向(定量化)进步。

  38.调查报告是一种(陈述性)和(说明性)相结合的文体。

  39.调查报告双行标题必须避免内容文字(重复),而且不能将正副标题(颠倒)。

  40.调查报告提纲的内容通常包括标题,(观点句)和(内容纲要)。

  41.调查报告主体部分的结构方式由于调研主旨不同而不相一致,但基本结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横式结构,(纵式结构)和交叉结构。

  42.调查问卷的总框架往往采用(图式法)

  43.调查资料的理论分析是对调查资料进行(系统性的理性认识)的分析。

  44.定量分析是运用数学知识对调查资料进行(量化)的过程。

  45.定量分析是最复杂的资料分析。它按照性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描述性分析);另一类是(推论性分析)。

  46.定性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是(识别属性)、(要素分析)和归类。

  47.(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是社会调查研究的最佳形式,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准确地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

  48.对文字资料进行分类的方法有两种,即(前分类)和(后分类)。

  49.对于(非参与式)观察来说,关键是不能惊扰观察对象。而在(参与式)观察中,关键是与观察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

  50.对于文字资料的审查,主要解决其真实性、(准确性)和(适用性)问题。

  51.对资料进行分类的方法有两种:即(前分类)和(后分类)。

  52.多组实验设计,一般是设置(两)个实验组、(两)个对照组,通过对各组检测结果的交叉比较,得出实验结论。

  E

  53.二十世纪20年代以后,社会调查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了(美国)。

  F

  54.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

  55.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按照访谈对象的人数可以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56.访谈法是调查者通过与被调查者(面谈口问的形式)来搜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57.非随机抽样主要有:(配额抽样)、(偶遇调查)。

  G

  58.概念是构成社会现象的(本质属性),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区别是用概念来表述的。

  59.个案调查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

  60.个别访谈的实施一般包括访谈准备,(接触访谈对象),正式访谈,(结束访谈)四个环节

  61.各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是调查方法的核心内容,可分为两大类,即(直接)调查方法和(间接)调查方法。

  62.根据观察者的角色不同,观察法可分为(非参与观察)和(参与观察)两大类。

  63.根据问卷分发和回收形式的异同,问卷法分为(直接发送法)和(间接发送法)。

  64.根据问卷分发和回收形式的异同,问卷法分为直接发送法(访谈发送法)和间接发送法(报刊发送法、电话发送法、网络发送法和邮政发送法);根据问卷填答者的不同,则分为(自填式)和(代填式)两种。

  65.关于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叫(统计值)。

  66.观察的内容及其结论究竟如何,除了取决于观察对象的(客观状况)和观察者感觉器官的感知能力外,也取决于观察者的(认识能力)。

  67.观察法多数是(非结构式)观察,适用于(定性)类型的调查研究。

  68.观察法通常用于在实地调查中收集社会(初级信息)或(原始资料),而且通常结合其他调查方法共同使用。

  69.观察法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制定观察计划)和进行必要的(物质准备)。

  70.观察记录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当场记录),一种是(事后记录)。

  71.观察误差来自(观察主体)和(观察客体)两个方面。

  J

  72.即(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

  73.集体访谈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方法与个别访谈大体相同,只是对访谈过程的(控制)和访谈的(效率)要求更高。这是访谈会成功与否的关键。

  74.集体访谈也叫(会议调查法),实际上是(个别访谈)的一种扩展形式。

  75.假设可由(理论演绎)得到。或由(经验观察)得到。

  76.假设是(没有得到证实)的命题。

  77.假设是指未经得到(调查研究资料)证实的命题。

  检索公开发表的文献的方法主要有(人工文献检索)和(计算机文献检索)。

  78.结尾也叫结语,是调查报告的结束部分。它没有固定的格式,从内容上看,大致有总结性结尾,(建议性)结尾和(预测性)结尾三种

  79.界定概念的方式有两种,即抽象定义的操作定义,后者就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可测量的(指标)对(概念)所在地作的说明。

  80.近代社会调查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西欧),发展于19世纪未20世纪初的(美国)

  81.觉见的线性回归分析有(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K

  82.(可信)且(有效)的测量是优秀的测量,是社会调查研究所追求的境界。

  L

  83.理论分析中的比较法首先需要(指标),另外还需要(比较对象)。

  84.历时七年之久完成社区研究杰作《定县社会概况调查》的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是(李景汉)。

  85.量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两种类型:(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

  M

  86.每一个测量对象的属性和特征只能以一个数字或符号来表示,指的是(互斥性)。

  87.美国最著名的民意测验机构是(盖洛普)。

  88.目前,搜集文献的渠道主要有(个人)、构和(互联网)三种。

  89.目前国外流行的社会调查研究的哲学理论基础主要是(实证主义)。

  90.目前最流行的专业电脑统计分析软件是(SPSS)软件和SAS软件。另外应用比较普遍的还有Office中的(Excel)等。

  P

  91.普查一般分伙(一次性)普查和(常规性)普查两类。

  92.普查一般分为(一次性普查)普查和(常规性普查经常性普查)普查两类。

  Q

  93.全面调查是指被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逐一进行的调查。

  S

  94.设计问卷的问题与答案的传统作法是(卡片法)和(框图法)。

  95.社会的调查研究的最基本的对象有个人,初级社会群体,(社会组织)。阶级和阶层,民族,社区,社会行为(社会产品)等;

  96.社会的三个基本要素是(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

  97.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首先是(社会的基本要素),另外还有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具体对象)。

  98.社会调查研究的观点具体由概念和(变量)、命题和(假设)等理论要素联系而成。

  99.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是指社会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有关社会调查研究对象、目的、方法的一般概念、一般原理、基本原则和(公式)等。

  100.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101.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描述事实)、解释现象和探索本质、(科学预测和对策研究)。

  102.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类型,基本程序和(基本原则)等。

  103.社会调查研究的最基本的对象有个人、初级社会群体(社会组织)、阶级和阶层、民族、社区、社会行为、(社会产品)等。

  104.社会调查研究方案可行性研究的常用方法大致有(逻辑分析)、经验判断和(试调查)三种。

  105.社会调查研究分析和研究人口对社会的影响,主要是看人口的(人口的数量、质量,密度)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调查研究分析和研究社会对人口的影响,则主要是看社会的等诸多方面对(人口的构成和人口过程)的影响。

  106.社会调查研究课题的产生必须根据(理论和实际)的需要以及(现实可行性)而定。

  107.社会调查研究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社会事实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研究),进而做出描述、解释和提出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活动。

  108.社会调查研究无论是核心概念还是一般概念,都可划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两种。社会调查研究涉及并关注的许多概念都是后者。

  109.社会调查研究依据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两大类。

  110.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命题一般就表现为(观点)或(逻辑)上的判断。

  111.社会调查研究准备阶段包括三方面工作:即(确定课题)、(设计调查方案)与具体准备。

  112.社会调查研究总结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总结调查工作)、(评估调查结果)和撰写调查报告。但许多社会调查研究并不专门进行前两项工作,而是与撰写调查报告合并进行,调查报告的完成,就是社会调查研究结束的主要标志。

  113.实验调查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地控制实验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引入自变量)的控制,二是对(无关变量)的控制。

  114.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实验者假定某些(自变量)会导致某些(因变量)的变化,并以验证这种因果关系假设作为实验的主要目标。

  115.实验法的主要任务就是明确(实验对象)和(实验激发)之间的因果关系,由此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116.实验法的主要任务是明确(实验对象)的(实验激发)之间的因果关系,由此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117.实验法有几个基本要素:一是实验主体,二是(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三是(实验活动)。

  118.实验法在验证(假设)时,必须排除那些非实验激发引起的自然变化成分。否则会影响对(因果关系)判断的准确性。

  119.试点调查法具有(实践性、代表性)、(动态性)、(综合性)等特征。

  120.(数据)资料是社会调查中最具有价值的重要资料。其整理也叫(定量)资料的整理。

  121.数字资料是否正确,主要是看(资料是否符合实际)和(计算是否正确)。

  T

  122.它又可分为(印象判断抽样)和(经验判断抽样)两种。

  123.提高实验的效度,要从实验的(外在)和(内在)两方面着手。

  124.提高实验的信度,除了要采用各种方法努力排除非实验因素的干扰之外,还应注意测量工具的(标准化)和(精确度)问题。

  125.统计学中通常以(30)个单位为界,把样本分为大样本和小样本。但社会调查研究中的样本规模不能少于(100)个单位。

  W

  126.为了搜集到真实可信的资料,采用观察法时应遵循(全方位原则)和(求实)原则。

  127.为了搜集到真实可信的资料,采用观察法时应遵循客观性原则、(全方位)原则、求真务本原则和(法律和道德伦理)原则

  128.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的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成果,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部分内容。狭义的文化专指后者。社会调查研究所研究的文化主要就是狭义的文化。

  129.文献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大致有计词法,(概念组分折法),(空间分析法)和语义强度分析法几种。

  130.文献法具有(间接性)和(无反应性)的特点,所以不会因调查对象不配合而对收集资料产生影响。

  131.文献分析的正确途径的发展方向应当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组合。

  132.文献分析有两大类,即文献(定性分析)和文献(定量分析)。

社会调研研究与方法期末复习指导

  自测题参考答案

  导论

  简答题

  1.什么是社会调查研究

  教材3页。

  2.简述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作用。

  教材10-13页。

  3.社会调查研究有哪些基本特征

  教材4页。

  4.当代社会调查研究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教材19-20页。

  5.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期末复习指导35-37页。

  第一章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体系

  一简答题

  1.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期末复习指导37页。

  2.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涉及哪些方面?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期末复习指导38页。

  3.请说出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程序及其内容.

  教材33-35页。

  4.社会调查研究有哪些基本原则

  教材35-39页。

  5.什么是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二者关系如何

  教材27-28页。

  二问答题

  社会调查研究分为哪几类?各有何功能及特点

  期末复习指导38-39页。

  第二章前期工作

  一简答题

  1.概念与变量的含义是什么?变量有哪些类型

  期末复习指导40页。

  2.调查研究方案包括哪些内容?方案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教材53-59页。

  3.命题和假设的含义是什么?它们有哪些类型

  教材48-50页。

  4.如何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教材59-60页。

  5.什么是探索性研究?如何进行探索性研究

  期末复习指导40-41页。

  二问答题及应用题

  1.应当怎样选择社会调查研究课题

  期末复习指导41页。

  2.举例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教材47-48页。

  3.就你了解的某一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简要地设计一个调查研究方案.

  期末复习指导41-42页。

  第三章概念的操作化与测量

  一简答题

  1.什么是社会测量?它有哪些要件

  期末复习指导42页。

  2.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教材68页。

  3.简述社会测量各层次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教材69-73页。

  4.影响测量信度和效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期末复习指导42-43页。

  二问答题及应用题

  1.什么是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为什么要进行这项工作?应该怎样进行这项工作

  期末复习指导43-44页。

  2.什么是测量的信度和效度?怎样检验它们

  教材75-79页。

  3.试对社会上常见的某一抽象概念进行简单的操作化(起码分解为10个测量指标)

  期末复习指导44页。

  第四章抽样

  一简答题

  1.什么是抽样?抽样的基本术语及其含义是什么

  期末复习指导44-45页。

  2.在社会调查中,如何确定样本规模

  教材103-105页。

  3.非概率抽样有哪些?其特点如何

  教材99-103页。

  二问答题与应用题

  1、如何理解抽样的作用

  教材86-87页。

  2、抽样应当怎样进行?根据某种社会实际选择适宜的抽

  样类型对其加以说明。

  期末复习指导45页。

  3、概率抽样有哪些?其特点和应用情况如何

  期末复习指导45-48页。

  4、设想若干种不同的调查总体状况,分别选用相应的抽样方法,并说明理由。

  期末复习指导48页。

  第五章文献法

  一、简答题

  1、什么是文献?当今社会的文献有哪些特点

  教材108、110-111页。

  2、什么是文献法?为什么说它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有特殊的地位

  期末复习指导48-49页。

  3、应该怎样搜集文献

  期末复习指导49-50页。

  4、文献信息的摘录工作应当如何进行

  期末复习指导49页。

  二、问答题和应用题

  1、应该怎样搜集文献

  期末复习指导49-50页。

  2、什么是文献定性分析?结合一个实例说明怎样进行文献定性分析

  教材122-123页。

  3、什么是文献定量分析?结合一个实例说明应怎样进行文献定量分析

  教材123-127页。

  第六章问卷法

  一、简答题

  1、什么是问卷法?在什么情况下适宜采用问卷法

  期末复习指导51页。

  2、什么是量表?在什么情况下适宜采用量表

  教材140-141页。

  3、问卷法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

  期末复习指导51-52页。

  4、怎样进行问卷调查

  教材147-157页。

  5、问卷法有哪些优缺点

  教材157-158页。

  6、问题设计有哪些原则

  教材148-150页。

  7、答案设计有哪些原则

  教材152-153页。

  二、问答题及应用题

  1、问卷法的问答有哪些类型?适用性如何

  教材135-139页。

  2、设计一个小型问卷。

  期末复习指导52页。

  第七章访谈法

  一、简答题

  1、简述访谈法及其类型。

  期末复习指导52页。

  2、什么是“头脑风暴法”和“反向头脑风暴法”

  教材174-175页。

  3、选择访谈者的具体标准是什么

  教材179—181页。

  二、问答题和应用题

  1、个别访谈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什么?如何做到它

  期末复习指导53-54页。

  2、设想一个个别访谈案例,就访谈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

  教材167-171页。

  第八章观察法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观察法?它有哪些特点

  期末复习指导54-55页。

  2、怎样进入实地观察现场

  期末复习指导55页。

  3、观察误差是怎样产生的?如何看待观察误差

  教材200-201页。

  二、问答题和应用题

  1、什么是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它们有何区别

  期末复习指导55-56页。

  2、列出5种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指出哪些适用于参与观察,哪些适用于非参与观察,并说明理由。

  期末复习指导56页。

  第九章实验法

  一、简答题

  1、什么是实验法?它有哪些基本要素

  教材207页。

  2、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期末复习指导56页。

  3、在实验中,为何要设置对照组?是否必须有对照组?为什么

  期末复习指导56-57页。

  4、简述实验法的基本程序及其工作内容。

  教材212-213页。

  5、如何选择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

  教材220页。

  二、问答题和应用题

  1、实验法有哪些基本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期末复习指导57-58页。

  2、实验法实施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教材219-223页。

  3、联系某一社会实际,任选一种实验设计,写出具体实施步骤及其结果。

  教材213-219页。

  第十章资料整理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资料整理

  期末复习指导58页。

  2、简述资料整理的原则

  教材229-230页。

  3、怎样进行资料整理

  期末复习指导58-59页。

  二、问答题和应用题

  制作一个数字资料统计表。

  参考教材242-245页的内容制作。

  第十一章资料分析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资料分析

  教材251页。

  2、怎样进行资料定性分析

  教材287-288页。

  3、资料定量分析主要有哪些类型?其中哪些属于单变量分析,哪些属于双变量分析、多变量分析

  期末复习指导60页。

  4、最常用的电脑统计软件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如何

  期末复习指导60页。

  二、问答题和应用题

  资料分析分为几大类?各有何特点?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期末复习指导61-62页。

  第十二章调查报告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调查报告?它有哪些特点

  教材301、306页。

  2、调查报告是怎样构成的

  期末复习指导62页。

  3、简述调查报告的主体结构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教材309-311页。

  4、简述调查报告主题与调查研究主题之间的关系。

  期末复习指导62-63页。

  5、应当如何精选调查报告的素材

  教材314-315页。

  二、问答题

  1、举例说明普通调查报告的类型。

  教材301-305页。

  2、结合实际叙述撰写调查报告的步骤及其内容。

  期末复习指导63-64页。

  3、根据你熟悉的某一社会问题,拟定一个详细的调查提纲。

  期末复习指导64页。

  4、写一个完整的调查报告导语。

  参考教材308-309页的内容来写。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形考任务一

社会调查

  调查时间:2012年暑假

  调查对象:当地村民、当地办厂企业者

  一、引言

  安吉,我们美丽的家乡。她赋予了我们生命,赋予了我们生活,让我们过得无忧无虑。近几年来,安吉的经济突飞猛进,如今的安吉早已成为一个经济发达、交通便利、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然而,经济的发展和工厂的一座座建设让我们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身为家乡的一员,我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关心身边的环境,想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来为自己的家乡做贡献。

  二、调查过程

  我通过各种方式经过了一系列的调查,在茫茫书海中寻找着答案,以便更好的了解家乡概况,历史沿革、发展规划:走进了一家家企业,摸索着环境变化的原因;走访了当地的村民,了解村民对污染的认识以及对保护环境的看法。

  (1)实地观察

  我这次调查一共选取了三个观察点(小河、工厂、花园)。我发现第一个观察点——小河和原来有了巨大的变化:在原来,那本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鱼儿在水中欢快地嬉戏、玩耍。偶尔还有一些小孩在河中捉鱼、翻螃蟹、钓龙虾。但现在,小河周围的一些工厂把污水全部排进了这条小河中。现在的小河已经臭气熏天,再也没有鱼儿在小河中嬉戏玩耍,更没有小孩的笑声,偶尔有人走过小河,都捂着鼻子快速的逃过。第二个观察点——工厂里那更不用说了,木屑、废纸……有时甚至还会有西瓜皮存在。第三个观察点——花园原本干干净净的地方不一会儿就变成了垃圾堆,那些清洁工时而扫一扫,但时间长了,也开始了“罢工”现象。

  (2)企业调查

  我们走访的工厂大部分都能及时清理垃圾,做到保护环境。但个别企业将废弃物丢弃一旁,形成了垃圾堆,那可算是臭气熏天,希望能及时改正。

  (3)村民调查

  根据调查,大部分人认为,目前临安吉的环境已经大大不如十年前了。还好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以及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经过环保部门和广大市民的努力,臭气熏天的小溪渐渐地变得清澈,污浊的空气渐渐地变得清新。我们周围的环境改善了许多,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难题。如,还有一些河水任然存在这一定的污染,有时候市区内的空气质量也不能尽如人意……我们应该做到“能省则省”,而不是过度的浪费。

  三、调查结果

  通过了这次调查,我了解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解决环境问题早已成为了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改变目前的这种环境状况,光靠环保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保护环境也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同时,我们也懂得了:我们就是社会的主人,改善地球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增强环保意识,节约水。如果所有人天天破坏环境,地球就会变成垃圾场;如果所有人天天环保,就能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让我们携起手行动起来,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地球!

社会研究方法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提示:答案文档直接在学生平台提交

  提交截止日期:2020年6月30日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社会调查的作用。

  答:有利于正确认识社会现实;有助于正确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能够提高人们认识、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

  2、简述选择调查课题的主要标准。

  答:重要性、创新性、可行性、合适性、科学性。

  3、怎样制作统计表。

  答:一份调查问卷通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封面信:实际上是写给被调查者的一封短信。其作用就在于向被调查者介绍和说明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目的等内容。篇幅不宜过长,以两三百字为好。指导语:指导语是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如何填答问卷的各种解释和说明,分为卷头指导语和卷中指导语。卷头指导语一般以“填表说明”的形式出现在封面信之后,卷中指导语则是针对某些特殊问题所做出的的特定指示。问题及答卷:问卷的主体部分,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开放型问答、封闭型问答和混合型问答。编码:就是对每一份问卷和问卷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答案编订一个唯一的代码,并以此为依据对问卷进行数据处理。除了上述内容外,问卷还包括一些有关资料,如问卷的名称、审核员编号、调查日期、被调查者住地、被调查者合作情况等。

  4、怎样评估测量的效度。

  答:(一)研究相关类型;(二)对同样问题不同形式的结果进行比较;(三)将答案与其它来源信息进行比较;(四)用同样的问题两次询问同样的受访者,然后比较结果。或者用同样的问题询问更多的受访者,然后比较结果。

  5、简述资料的集中趋势分析方法。

  答:集中趋势分析是用各种起代表值作用的量度来反映变量数值趋向中心位置的一种资料分析方法。在正常状态下,一些现象有趋向于中心位置的情况,这种趋向于集中的均衡形态,是自然界的一种平衡现象。所以,在对研究资料的分析中,如果能够了解一种趋向于中心位置的数值,就可用它来代表此项资料的一般情况。而对这一中心值的测度即为集中量的测度。

  6、简述文献内容分析的方法。

  答:内容分析法是一种主要以各种文献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早期的内容分析法源于社会科学借用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历史文献内容的量化分析。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内容分析法既是一种主要的文献资料分析方法,又是一种独立、完整的科学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法的一般过程包括:建立研究目标和确定总体与分析单位,依据测量和量化的原则,设计能将分析单元的资料内容分解为一系列项目的分析维度(或类别系统),再按照分析维度严格地抽取有代表性的资料样本(抽取样本),把样本转化成分析类目的数据形式,最后对数据进行信度检验及统计推论。两种方法的主要差别是:内容分析法将非定量的文献材料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并依据这些数据对文献内容做出定量分析和做出关于事实的判断和推论。而且,它对组成文献的因素与结构的分析更为细致和程序化。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叙述编制李克特量表的基本程序或步骤。

  答:

  (1)收集大量(50~100)与测量的概念相关的陈述语句。

  (2)有研究人员根据测量的概念将每个测量的项目划分为“有利”或“不利”两类,一般测量的项目中有利的或不利的项目都应有一定的数量。

  (3)选择部分受测者对全部项目进行预先测试,要求受测者指出每个项目是有利的或不利的,并在下面的方向-强度描述语中进行选择,一般采用所谓“五点”量表:

  a.非常同意

  b.同意

  c.无所谓(不确定)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4)对每个回答给一个分数,如从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的有利项目分别为5、4、3、2、1分,对不利项目的分数就为1、2、3、4、5。

  (5)根据受测者的各个项目的分数计算代数和,得到个人态度总得分,并依据总分多少将受测者划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

  (6)选出若干条在高分组和低分组之间有较大区分能力的项目,构成一个李克特量表。如可以计算每个项目在高分组和低分组中的平均得分,选择那些在高分组平均得分较高并且在低分组平均得分较低的项目。

  2、联系实际谈谈对社会调查研究的实践目的。

  答: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有三:描述事实;解释现象和探索本质;科学预测和对策研究。社会调查研究的作业:有利于正确认识社会现实;有助于正确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能够提高人们认识、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

  研究的广泛性:从社会调查的主体来看已经不再局限在小范围内;从涉及的领域来看,社会调查广泛出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调查范围来看,往往在整个地区、整个部门的范围内进行,有时还会跨地区、跨部门、跨学科进行调查。方法的科学化:现代社会调查的研究方法日趋程序化、规范化,借助了其他自然和人文学科的研究手段,逐渐形成一门方法性科学。手段的现代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调查的工具和手段也日趋先进和多样化。此外,社会调查的程序、组织方式、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以及问卷设计、调查方式、统计分析等等,也都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研究的专业化:人员专业化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营业性调研机构也日益涌现并不断壮大。从而社会调查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与研究》调查报告

  姓名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人力资源1303

  学号06041150051

  2016年5月9日

  一调查报告的框架

  (一)操作化定义在校大学生,包括全日制在校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学生是就业倾向的情况。

  (二)变量清单个体特征:年级,性别,就业倾向的认识,就业方向。

  自我评价:对在校大学生就业倾向的看法。

  个体行为:学生个人对就业倾向的认识。

  (三)调查总体,抽样方法武汉市部分知名院校中,简单抽取其中5所,抽样其中20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10名,女生10名。

  二问卷题目设计

  大学生就业倾向调查问卷

  您好,这是一份旨在研究大学生就业倾向的调查问卷,本问卷不记姓名,答案没有对错之分,您的答案仅作为我们统计分析用,绝对不会对其他人公开,请按照您的真实情况与感受来作答,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参与我们的调查,谢谢配合。并祝您事事顺心,学业有成!

  1.您的性别

  A.男B.女

  2.您的学历

  A.本科B.专科

  3.您所在年级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4.您所学专业是

  5.您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满意程度为

  A.很满意B.一般C.不是很满意D.不满意E.无所谓

  6.您关注您专业的就业前景吗

  A.特别关注B.偶尔关注C.一般D.不是很关注E.完全不关注

  7.您认为就业准备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始

  A.进入大学就开始B.毕业前一年C.毕业前半年D.毕业前两个月E.毕业之后

  8.您毕业以后打算

  A.直接就业B.继续深造C.考公务员D.自主创业E.出国深造F先工作后深造

  9.您希望获得的职位与您的专业对口吗

  A.一定对口B.专业对口,但不一定强求C.专业并不重要,只要找到工作就行

  D.无所谓,关键是发挥自己的才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E要看工资

  10.您对个人就业渠道的选择是

  A.自己找B.家里帮着找C.依靠学校推荐D.自主创业E.朋友介绍

  11.您认为最有效的求职途径是

  A.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B.通过学校提供信息和推荐

  C.人才招聘会和人才市场D.人才招聘网络E.其他

  12.您期望的初始月薪是

  A.800-1500元B.1500-2500元C.2500-3500元D.3500元以上

  13.您会选择哪种类型的工作

  A.挖掘自我潜力的工作B.普遍稳定的工作C.有挑战性的工作

  D.舒适安逸的工作E.其它

  14.您的就业单位意向为

  A.国家机关业单位B.事业单位C.科研设计单位D.国有企业

  E.民营或私营企业F.中外合资企业G.无所谓,没特别要求H.其他

  15.您理想中的单位是什么样的?_______(可多选)

  A.发展前景好B.能实现自身价值C.平等无歧视D.一般的

  E.没认真想过F.从来没考虑过

  16.你毕业后选择的职业地理上的要求是

  A.沿海发达地区B.中部中小城市C.西部地区D.到农村

  E.上海、北京、香港大城市

  17.你选择职业的标准是________(可多选)

  A.稳定性B.能发挥自己的才能C.经济收入与福利D.工作乐趣

  E.工作环境F.单位前景G.职位前景H.深造机会I.为社会做贡献

  J.工作地点K.其他

  18.在求职过程中,你迫切需要了解单位的信息是_______(可多选)

  A.资金和规模介绍B.主要业务和发展前景C.用人标准和聘用条件

  D薪酬和福利E.人才培训情况F.职位信息G.单位文化和管理体制

  19.如求职较为困难,您对去小城镇及乡镇单位就业这种情况能否接受

  A.乐于接受B.实在没有其他机会时可以接受C.一般

  D.坚决不接受E.无所谓

  20.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您对此有何看法

  A.是次机遇,具有挑战性,很好B.一般C.太难D.从来没想过自主创业

  21.国家鼓励大学毕业生去西部发展,你愿意吗

  A.很乐意,对国家对自己都好B.可以考虑C.特别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愿意

  D.绝对不可能

  22.你最害怕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______(可多选)

  A.个人能力不足B学校就业指导不够(包括就业信息不足)C.求职方法技巧欠缺

  D.缺乏工作经验E.缺乏社会关系F.用人单位选拔不公正G.其他

  23.你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自身素质不过硬B.就业岗位少C.学校就业指导不好D.专业学历限制E.其他

  24.你认为就业指导应大力加强哪些内容______(可多选)

  A.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和就业教育讲座B.宣传和解释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C.收集和整理社会上有关人才需求的信息D.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分析与开拓

  E.接待毕业生进行个别的就业咨询谈话F.向社会发布有关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信息G.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H.毕业生就业状况(数量和方向)的统计分析

  I.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A1A2A3A4A5A6A7A8A9A10A11A12A13A14A15A16A17A18A19A20A21A22A141A142A143A201A202A221A222编码1131141221311111122412221211311412134321112125123212113114213533412232222213221132153321315121132432221221422522253561212423121211224225112342222135312221122241242311434332111312333122422332453111222211114132

  三试调查结果

  (1)试调查哪些人

  在校大学生,全日制在校大一至大四学生

  (2)哪些地方发生了改动

  去掉了第四题所学专业是什么,与问卷的相关性不大。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数据统计

  您的就业单位意向为[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A.国家机关业单位630%B.事业单位525%C.科研设计单位00%D.国有企业315%E.民营或私营企业15%F.中外合资企业15%G.无所谓,没特别要求210%H.其他210%本题有效填写人次20

  你选择职业的标准是________[多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A.稳定性1470%B.能发挥自己的才能1050%C.经济收入与福利1365%D.工作乐趣1365%E.工作环境1260%F.单位前景1155%G.职位前景1050%H.深造机会420%I.为社会做贡献315%J.工作地点630%K.其他15%本题有效填写人次20

  你最害怕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______[多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A.个人能力不足1575%B学校就业指导不够(包括就业信息不足)210%C.求职方法技巧欠缺1050%D.缺乏工作经验1680%E.缺乏社会关系840%F.用人单位选拔不公正735%G.其他15%本题有效填写人次20

  你认为就业指导应大力加强哪些内容______[多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A.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和就业教育讲座840%B.宣传和解释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1155%C.收集和整理社会上有关人才需求的信息1155%D.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分析与开拓735%E.接待毕业生进行个别的就业咨询谈话840%F.向社会发布有关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信息840%G.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735%H.毕业生就业状况(数量和方向)的统计分析525%I.开展职业生涯规划945%本题有效填写人次20

  (二)结论

  1.个人选择问题

  1)大部分的学生能根据个人的理想、所学专业以及个人爱好选择合理的理想职业,少部分学生对自己的理想专业不清楚,或者选择不切合实际。

  2)大学生不愿降低就业期望值。大学生的职业理想主要集中在高薪职位和发达的东部地区,而投身于西部的学生偏少。

  2.社会在这一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1)教育的“自娱自乐”难辞其咎: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这是教育本身的问题。这些年教改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许多专业设计上,只是盲目地增加专业,而在教学内容上没有和实际工作部门以及企业衔接,造成很多学生毕业以后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2)结构性矛盾是主因:毕业生供求的结构性矛盾有很多方面,从地域分布上看,城市和发达地区吸引力较大,而农村和欠发达的偏远地区就没有人愿意去。从学科专业上看,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就业需求在上升,而文科的需求比较冷。还有在性别上,用人单位对男性毕业生的需求大于对女性毕业生的需求。从学历上看,是研究生好于本科,本科好于专科。一方面,大学生过剩难于就业,另一方面,一些基层单位、欠发达地区,还有一些特殊专业需求,反而还缺人。

  3)扩招加剧了就业难度:现在国家增加研究生扩招比例,鼓励大学生考研、考博,表面上看是缓解了就业压力,但实质上这部分人并未就业,只是暂缓了就业。另一方面,看似提高了大学生的教育水平,但是这种教育水平的提高是否适合社会的需要,是否有教育浪费的情况出现,换言之从社会分工的角度讲是否需要如此多的博士、硕士,如果在未来出现高学历毕业生过剩的局面,造成学历贬值,将会造成社会劳动力分配不均,周而复始将走上一条恶性循环之路。

  五总结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的就业不仅牵涉大学生本人的利益,而且牵涉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针对毕业生择业意向调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我们认为应着手从毕业生和学校还有政府这三个主体出发做好工作。

  1、大学生应该树立风险观念和竞争意识,确立合理的职业期望。“先就业后择业”,在职业的实践中逐步地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时刻牢记做到:把握良好的求职心态;早就业早获经验,胜于空等;脚踏实地,降低过高的期望值。

  2、高校要加快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完善就业指导工作。激励当代青年大学生到基层去、到艰苦环境中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还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3、政府要出台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定期组织好人才招聘会,积极开发和利用好网上人才招聘。鼓励大学生“放心”谋职和自主创业。

  在了解了我们当今大学生的择业倾向之后,我相信只要对大学生开展科学规划职业类型的活动课,便可以纠正我们心中传统的职业观,制定与现实相符的职业规划。“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不再是盲目的,而是紧紧与国家发展相联系起来的,我们一样可以怀着美好的憧憬来一展所长,而且多的是对职业概念的深层理解,多了份成熟的认知,与我们职业道路有益无害,保证我们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大学生活是美好的,没有像高中那么繁重的课程,有很多时间是属于自己的,因此大学生心理的负担不是很重,可以算得上无忧无虑,我们对未来满怀期待,希望可以一展所学,实现抱负。我自然希望我们每个人走出大学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都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打造出一片广阔的天地。“干一行,爱一行”在现代化社会依然有很大作用。“先就业,后择业”也是职业选择上长胜不衰的话题,只要我们本着这些正确的原则,以积累经验为先,加之以施展才华,脱去娇生惯养的外衣,穿上勇于体验艰苦的环境的战甲,去需要我们的地方建设新的天地。如果能做到这步,我相信前途一片光明,因为没有什么是克服不了、战胜不了的。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虽然摸不着,看不见,但的的确确是一杆实实在在的秤。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尽在秤杆上可以看出;人心的大小,胸怀的宽窄,拨一拨秤砣全然知晓。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可太近。

  与人太近了,常常看人不清。一个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赤足是也。初识时,走得太近就会模糊了不足,宠之;时间久了,原本的美丽之处也成了瑕疵,嫌之。

  与人太近了,便随手可得,有时得物,据为己有,太过贪财;有时得人,为己所用,也许贪色。贪财也好,贪色亦罢,都是一种贪心。

  与人太近了,最可悲的就是会把自己丢在别人身上,找不到自己的影子,忘了回家的路。

  这世上,根本没有零距离的人际关系,因为人总是有一份自私的,人与人之间太近的距离,易滋生事端,恩怨相随。所以,人与人相处的太近了,便渐渐相远。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不可太远。

  太远了,就像放飞的风筝,过高断线。

  太远了,就像南徙的大雁,失群哀鸣。

  太远了,就像失联的旅人,形单影只。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时,先远后近;有时,先近后远。这每次的变化之中,总是有一个难以忘记的故事或者一段难以割舍的情。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忽然间近了,其实还是远;忽然间远了,肯定是伤了谁。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如果是一份信笺,那是思念;如果是一个微笑,那是宽容;如果是一句问候,那是友谊;如果是一次付出,那是责任。这样的距离,即便是远,但也很近。

  最怕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是一句失真的谗言,一个不屑的眼神,一叠诱人的纸币,或者是一条无法逾越的深谷。这样的距离,即便是近,但也很远。

  人与人之间最美的距离,就是不远不近,远中有近,近中有远,远而不离开,近而不相丢。

  太远的距离,只需要一份宽容,就不会走得太远而行同陌人;太近的距离,只需要一份自尊,就不会走得太近而丢了自己。不远不近的距离,多像一朵艳丽的花,一首悦耳的歌,一首优美的诗。

  人生路上,每个人的相遇、相识,都是一份缘,我们都是相互之间不可或缺的伴。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虽然摸不着,看不见,但的的确确是一杆实实在在的秤。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尽在秤杆上可以看出;人心的大小,胸怀的宽窄,拨一拨秤砣全然知晓。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可太近。

  与人太近了,常常看人不清。一个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赤足是也。初识时,走得太近就会模糊了不足,宠之;时间久了,原本的美丽之处也成了瑕疵,嫌之。

  与人太近了,便随手可得,有时得物,据为己有,太过贪财;有时得人,为己所用,也许贪色。贪财也好,贪色亦罢,都是一种贪心。

  与人太近了,最可悲的就是会把自己丢在别人身上,找不到自己的影子,忘了回家的路。

  这世上,根本没有零距离的人际关系,因为人总是有一份自私的,人与人之间太近的距离,易滋生事端,恩怨相随。所以,人与人相处的太近了,便渐渐相远。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不可太远。

  太远了,就像放飞的风筝,过高断线。

  太远了,就像南徙的大雁,失群哀鸣。

  太远了,就像失联的旅人,形单影只。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时,先远后近;有时,先近后远。这每次的变化之中,总是有一个难以忘记的故事或者一段难以割舍的情。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忽然间近了,其实还是远;忽然间远了,肯定是伤了谁。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如果是一份信笺,那是思念;如果是一个微笑,那是宽容;如果是一句问候,那是友谊;如果是一次付出,那是责任。这样的距离,即便是远,但也很近。

  最怕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是一句失真的谗言,一个不屑的眼神,一叠诱人的纸币,或者是一条无法逾越的深谷。这样的距离,即便是近,但也很远。

  人与人之间最美的距离,就是不远不近,远中有近,近中有远,远而不离开,近而不相丢。

  太远的距离,只需要一份宽容,就不会走得太远而行同陌人;太近的距离,只需要一份自尊,就不会走得太近而丢了自己。不远不近的距离,多像一朵艳丽的花,一首悦耳的歌,一首优美的诗。

  人生路上,每个人的相遇、相识,都是一份缘,我们都是相互之间不可或缺的伴。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

  1.根据本人的兴趣或条件的便利,选择和确定一个社会调查研究课题,并设计出总体方案。(调查研究方案。)

  《XX中学教职工工作满意度调查》

  一、引言:了解教职工对学校工作满意度的高低是教育管理学研究的重要因素,教职工行为心理,生活方式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稳定发展。因为教职工对自己工作满意程度是组织的行为方面最重要的变量。

  二、调查总体方案:

  1、题目:

  2、问题、目的和内容。

  3、方法、步骤:①调查对象。②调查方式及要求。③时间、地点。

  4、调查问卷具体内容:①问卷标题。②指导语。③样题。④问卷正式项目。

  5、对问卷内容结构的解释及评价标准。

  6、注意事项。

  7、调查问卷。

  8、参与文献。

  9、研究进度及调查方式。

  10、经费预算。附录。

  2.设计一个小型问卷。(用混合型问答形式;不少于十个问题。)

  《关于对残疾人情况的调查》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需要关爱,需要帮助,同时也需要就业,作为一名健全人,我们应该多关心他们,让他们拾起生活的信心,在此次调查中,调查者无需填写姓名,答案也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在每题的答案中选择一项打勾(如无特殊说明,每题都只有一个答案)。

  1、您知道XX市有多少残疾人吗?□知道□不知道。

  2、您歧视残疾人吗?□是□否

  3、你愿意跟残疾人交朋友吗?□愿意□不愿意

  4、在公交车上,您会主动为残疾人让座吗?□会□不会

  5、在公共场所,您看到的残疾人无障碍设施齐全吗?□是□否

  6、在您工作的地方,有残疾人就业吗?□有□没有

  7、如您是一名私营企业的总经理,会招收残疾人吗?□会□不会

  8、在公共场合排队时,你会主动让残疾人优先吗?□会□不会

  9、在走路时,您会主动为残疾人让路吗?□会□不会

  10在过马路时,见到一名盲人,您会主动挽扶他吗?□会□不会

  3.实际操作部分:设计一份调查问卷。

  《关于XX中学教职工工作调查问卷》

  一、在以下内容内打“√”或自己补充填写。

  1、年龄:□20岁-30岁□31岁-40岁□41岁-55岁□其他

  3、性别:□男□女

  4、工作岗位:□干部□教师□职员□其他

  二、在下列问题的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最适合的一项。

  1、我对我的工作满意度:□满意□不满意□一般

  2、同事之间的关系:□满意□不满意□一般

  3、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满意□不满意□一般

  4、学校提供的福利待遇:□合理□不合理□一般

  5、我对学生的态度:□热情□冷淡□一般

  6、对学校的教学设施:□满意□不满意□一般

  7、学校的工作制度:□合理□不合理□一般

  8、学校常组织活动吗?是□否□很少

  9、教职工下班后是否对学生进行家访?□是□否□偶尔

  10、如果重新选择,你会选择其他职业?□会□不会

  4.试对社会上常见的某一抽象概念进行简单的操作化。

  如:对某农村贫困现象的调查

  抽象概念:经济贫困

  指标分解:(1)家庭月生活费标准(2)住房条件(3)户劳动力(4)户上学人口数(5)人均土地(6)农业收入(7)外出打工收入(8)村财政收入(9)公共设施(10)文化卫生。

  5.根据你熟悉的某一社会问题,拟定一个详细的调查提纲

  (任选内容,拟定一个调查提纲,并写出完整的导语。)

  《关于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提纲》

  一、导语:我国中学生人数庞大,中学生的消费市场已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中学生的消费状况也越来越受社会关注,但在中学生消费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已引起中学生朋友和家长们的重视。为了更深入了解中学生的消费状况,分析中学生的消费倾向,让人们较为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消费状况,引导中学生走上一条正确的消费道路!特别作了这次主题为“中学生的消费情况”的调查,调查表格如下。

  二、主体。从三部分去简述学生的消费。

  1、学生消费概念。

  2、学生消费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个人的消费观点。

  2在欠缺问题上需要培训和加强吗

  3消费差距大,会出现两极分化吗

  4消费因素是否合量

  5是否存在攀比心理

  3、当前学生消费的心理和行为偏颇的原因分析。

  二、结语。分析总结并引导中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的行为建议。

  6.实际操作部分:拟问卷或另定题目,拟订简单提纲,进行访谈。

  《访XX中学学生消费调查提纲》(访谈提纲)

  学校:XX中学

  姓名:某某人性别:男年龄:16民族:汉

  1、每月零用钱多少

  2、在校住宿时的生活费用多少

  3、购买教材所需支出

  4、佩带手机吗

  5、该谈恋爱吗

  6、在校期间能追求时尚吗

  7、学生该常去娱乐场所

  8、学生能无计划消费吗

  9、学生消费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起冲突吗

  10、让学生外出打工,体验生活是错是对

  调查者:许某某

  访问时间:xxxx年xx月xx日

  地点:XX中学校园内

  7.举例说明某些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哪些适用于参与观察,哪些适用于非参与观察

  列出5种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指出哪些适用于参与观察,哪些适用于非参与观察,并说明理由。

  答:参与观察也称局内观察,就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之中,并通过与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

  非参与观察也称局外观察,就是观察者不加入被观察者的群体,不参与他们的活动,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例如:1、学校高考作弊行为调查:非参与观察;理由:不能让学校知道你在观察他们,否则结果就不真实。

  2、对火车站黄牛票贩子的调查:非参与观察;理由:(同上)

  3、警察卧底贩毒集团调查他们的犯罪活动:参与观察理由:必须参与其中,但又不能让被观察者知道你在观察他们的活动。

  4、记者进行农村生活情况的调查:不完全参与观察理由:可以以公开身份参与其中体验生活,进行观察,对调查结果的真实性不会产生影响。

  5、对某厂工人生产效率的调查:可以参与观察,也可以非参与观察。理由:工人在正常地生产,一般不会受外来采访人员的影响。

  8.制作一个数字资料统计表?(提示:统计表的要素必须完整。横标目和纵标目不得少于5项。内容自定)。

  企业员工激励约束机制问题的调查分析

  调查提纲

  一.调查时间、地点、对象

  拟在xxxx年xx月xx日到xxxx年xx月xx日对xx企业员工激励约束机制进行全面的调查,调查范围可以是该公司的全体员工,也可以是针对某一部门或特定人群的专项调查。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为保证问卷回答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本次调查采用了严格的匿名答卷制度,尽量使受调查者能根据自己的真实感觉和思考来回答问题。

  (2)访谈法:与被调查者进行面对面的直接谈话

  (3)观察法:通过肉眼观察和亲身体验去感受、判断该企业员工的激励约束机制。

  三.调查目的、意义

  本次调查的目的包括:(1)发掘潜在问题;(2)了解员工需求;(3)诊断现存问题的症结。

  本次调查的意义:通过实际调查,掌握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建议,充分发挥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作用,调动员工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大的财富。

  四.调查内容

  (1)员工需求调查:不同年龄、不同层次员工需求的差异性及员工最关注的现实需求,员工需求的满足程度。

  (2)影响企业员工工作满意的基本因素:设计调查问卷,对工作本身、报酬(工作回报)、工作条件、工作群体、企业的背景、文化、升迁机会等方面进行调查。工作环境的湿度、噪声、气味,工作作息时间和加班制度。

  (3)薪酬管理制度:薪酬包括哪几个方面,薪酬制度(岗位工资制还是浮动工资制),薪酬发放方式、时间,薪酬数量的吸引力,奖金构成、形式、数量、条件。

  (4)组织结构设计和公司治理结构:组织结构是否合理?能否对员工起到激励约束作用

  (5)绩效考核:目标的明确性、实现难度,绩效考核指标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公平、公正?员工对绩效考核指标的了解情况,绩效反馈。

  (6)企业规章制度:考勤制度、职务升迁制度、培训制度、医疗保险假期制度的合理与齐全程度,员工对这些制度的接受程度、满意度。

  (7)企业文化与社区生活:企业的领导方式、企业的信息沟通方式;企业的宗旨;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可程度;文体娱乐活动;情感关注。

  (8)奖惩制度:奖励的形式、强度、条件、及时性;奖金构成、形式、数量;惩罚的形式、强度、条件、及时性;奖惩制度对员工激励作用、约束作用的大小,员工对它的满意程度。

  五.调查结果分析及结论

  通过对调查问卷、访谈情况、观察所得进行归类、统计,形成文字、图表表达的调查结果,并对现存问题进行总体性评价分析,提出改革的具体措施,最终提交调查报告。

  10.实际操作部分:设计一份调查问卷。

  答:《大学生消费心理调查问卷》

  导语:——

  1.购买商品注重的是什么;2.大学生的消费方式;

  3.平均每月生活费;4.心理合理的消费状态是;

  5.如果有一大笔钱,你会如何使用;6.常去的购物点;

  7.物品选择的标准;

  8.每月消费的主要项目;

  9.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否购买没用的东西以求发泄;

  10.购物时会否有快感;

  11.当身无分文时,朋友去玩,你会怎么做呢

  12.买到伪劣商品时;

  13.买完东西后会否保留小票;

  14.心情不好会化身购物狂吗15.喜欢去大型商场购物吗

  16.有没有思考过,购买的物品中哪些是必需的

  17.有没有购买的商品从未使用过

  18.多长时间去买一次衣服

  19.会想要去购买新上市的昂贵的新型手机吗

  20.很想购买一件物品,会借钱去买吗。

  11.设想一个个别访谈案例,就访谈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

  答:例:某君是一家饮料公司的一名职员,最近公司要调查消费者对这个饮料是否满意,在访谈中某君遇到了一些问题,在开始访谈时,访谈者与被访者之间存在的陌生感,在访谈中题目转换时都进行得不太顺利。为避免这一点有以下几个针对性措施:

  (1)访谈者应保持亲切友好的微笑和对访谈对象表示礼貌非常重要。一些细节问题,例如对被访者的称呼,一定要入乡随俗,亲切自然,否则容易引起对方反感,还会影响访谈正常进行。

  (2)被访者回答问题时总有一个心理酝酿过程,访谈者的提问应从简单逐渐向复杂过渡,切忌一开始就提出一些大而复杂的问题。

  (3)在访谈中,对于陈述中的一些疑点和某些重要内容;或有时希望涉及新的内容,访谈者要善于进行追问。追问可以使访谈者和访谈对象真正互动起来,使访谈更加全面和深入。

  (4)在访谈中,需要从一类题目不断转换到另一个题目,这种转换如果太突然,会使调查对象因为毫无心理准备而产生困惑,要避免这种情况,通常要提一些过渡性的问题,使问题自然转换。

  17.抽样应当怎样进行?根据某种社会实际选择适宜的抽样类型对其加以说明。

  举例:中央电大每学期对下级电大抽查作业本,要求按学号等距抽查,比例为班级总人数的20%。现在比如抽查到宁海电大05春行政管理专科班级的《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这门课的作业本。

  操作步骤:该班学生总数为50人,按照比例应抽取10本作业本

  (1)编制抽样框:全班《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这门课的50份作业本按学号排列编号,从1号到50号。

  (2)将50除以10,求得抽样间距为5。

  (3)选取学号为1的学生作业本,作为抽样的起点

  (4)抽取第二个样本,学号为6的学生作业本

  (5)依此方法,取得其它作业本的学号分别是:11,16,21,26,31,36,41,46,共10个样本。

  13.对某小区的治安状况做一调查,你将如何进行

  答:1)调查对象应包括上级部门(起码有派出所、街道委员会等)、小区物业管理部门、居委会、小区居民等。2)调查类型是个案调查,也可以是抽样调查。3)调查方法应综合采用文献法、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抽样调查以问卷法为主,个案调查以访谈法为土。4)具体实施过程大致为:先采用文献法搜集关于小区概况和有关小区治安的资料(如小区介绍、治安管理文件、有关统计等);进行探索性研究,设计调查方案,做好准备工作;采用问卷法设计问卷、抽样、发放和回收问卷;采用观察法实地观察现状(最好以普通居民身份在小区住一段时间);采用访谈法(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对有关部门、小区居民等进行访谈;对所搜集各类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根据资料分析结果撰写调查报告。

  14.联系某一社会实际,任选一种实验设计,写出具体实施步骤及其结果。

  答:以实验税制改革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为例,并以利润率作为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第一步,选择实验对象,假定选择甲、乙、丙三个条件基本相同的企业组成实验组。第二步,前测,即测算实行新税制前一年的利润率,假定是2003年,3个企业平均为8%。第三步,实验激发,即从2003年底或2004年初起实行新税制。第四步,后测,即测算实行新税制后一年的利润率,假定是2004年,3个企业平均为12%。第五步,得出实验结果为:后检测12%-前检测8%=4%。

  15.设想若干种不同的调查总体状况,分别选用相应的抽样方法,并说明理由

  1)运动员参赛顺序:抽签法;理由:随机选一个顺序,各不重

  2)作业抽查:等距法;理由:各个学生被查到的机会均等

  3)单位职工平均收入调查:分类抽样;理由:异质性较高,收入悬殊

  4)30个车间工人收入调查:整群抽样;理由:规模较大个体集中

  5)询问同事股市行情:偶遇抽样;理由:方便接触

  6)对某明星的歌迷调查:滚雪球抽样;理由:人数不固定,不好使用其它方法

  有人向某电视台反映某国家级考试考点考场纪律很差,记者小张去了解情况。小张用录象机拍摄考试时的景象,还分别与考点负责人、监考人员、考生进行了座谈,收集到大量的现实资料,并据此精心编制了电视节目。结果节目审查未获通过。请根据你的理解说明原因。答:1)小张采取的调查方法是实地观察中的非参与观察和访谈法。2)非参与观察的突出特点就是要使被观察者意识不到他们正在被观察,保证他们在极其自然的、不受观察者任何干扰的环境中行动,以避免被观察者感到不自在而影响到观察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而小张的做法与之相悖,其调查结果并不可靠。3)对于敏感性问题、尖锐性问题和隐私问题,不宜用访谈法进行调查。考场纪律恰恰属于这类问题。因此小张通过访谈得到的调查结果也不可靠。

  什么是文献定性分析?结合实例说明怎样进行文献定性分析

  文献定性分析:文献定性分析是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分析,来揭示文献所反映事物的性质、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例如:对历史人物的性格分析调查,进行步骤:第一步,整理有关某位历史人物的所有资料。第二步,分析和确定文献资料和调查研究主题的关系。第三步,初步确定调查研究课题的基本框架。

  文献定量分析:文献的定量分析也叫内容分析,是对各种文献的明显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的描述。例如:我国儿童文学作品的种类调查。步骤:一、对我国儿童文学作品进行抽样二、确定以作品种类进行记录三、编录四、计量

  就你了解的某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简要设计一个调查研究方案。

  答:定性研究方案:

  1.研究题目:关于小学生假期送培训班能否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研究

  2.研究目的:通过对假期里小学生普遍被送往各种学习培训班的观察和访问建立一种“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理论。这一过程对于人们认识是否假期一定要将孩子送往培训班学习这种行为有普遍的理论意义。

  3.理论设想:在研究之前,没有明确的研究假设和理论概念,有待于研究之后形成。

  4.研究设计类型:描述性研究、追踪研究、个案调查

  5.研究方法:实地研究,通过无结构访问和长期观察来收集资料,运用列举归纳和理解法来整理和分析资料。

  7.研究内容:学生送培训班学习的时间、参加培训班的个数、参加培训班前后的学习成绩变化等。

  8.抽样方案:非概率抽样中的定额抽样,按照男女生比例1:1,各抽男女生5人,一共调查10人。

  9.访问提纲:结构式访谈,做详细的访谈记录。

  10.调查计划:

  11.时间、场所计划:在第一次访谈只后间隔半年再进行访问,共访问二到三次。调查时间约为一年半。由被调查者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接受访问。

  12.人员计划:课题组共2人,一人负责访问调查,另一人负责记录整理。

  13.研究经费和物质手段:(略)

  如果让你对某居民小区的文化生活进行调查,你将怎样搜集资料

  答:我个人认为,要搜集资料首先,要理清调查方向:要了解要往哪方面做准备,如教育生活,业余生活,工作生活等。其次,要理清调查内容:也就是确定好的调查方向的具体内容。然后,理清调查过程:这是最麻烦的一项过程,需要慢处理,细处理,稳处理。调查的方式方法有;1小区网站;2现实中调查;3网络中调查等。

  最后,理清调查审核:这个是简便的过程。

  1、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入户发放,可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

  2、实地观察,比如在周末到该小区附近的广场,公园,活动中心实地观察,甚至切身感受其文化生活方式。

  3、访问调查法。设计访谈提纲,对居民的文化生活进行了解。

  a.日常起居情况。b.人文特色。C.集会情况。d.参与度。e.热心状况。f.群众反映g.达到的效果h.周边对比

  已赞同

电大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形考任务

  题目1

  20世纪20年代以后,社会调查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了。

  选择一项:

  A.美国

  B.英国

  C.苏联

  D.德国

  题目2

  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社会调查研究没有取得很大进展。它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是在。

  选择一项:

  A.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以后

  B.中国共产党十一大以后

  C.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D.中国共产党十三大以后

  题目3

  目前国外流行的社会调查研究的哲学理论基础主要是。

  选择一项:

  A.逻辑主义

  B.人本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实证主义

  题目4

  社会调查研究的一个重要而又经常被很多研究者忽略的原则是。

  选择一项:

  A.系统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D.伦理道德原则。

  题目5

  在对社会现象进行测量时常用的四种变量概念中,属于定性变量的是。

  选择一项:

  A.定序变量

  B.定距变量

  C.定类变量

  D.定比变量

  题目6

  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增加或减少),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

  选择一项:

  A.直线相关

  B.正相关

  C.曲线相关

  D.负相关

  题目7

  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特征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专门性

  B.实证性

  C.系统性

  D.相关性

  E.针对性

  F.客观性

  题目8

  社会的基本要素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个人

  B.人口

  C.阶层

  D.地理环境

  E.文化

  F.自然环境

  题目9

  一般而言,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分为以下阶段,即。

  选择一项或多项:

  A.设计调查方案阶段

  B.总结阶段

  C.准备阶段

  D.分析阶段

  E.调查阶段

  F.确定课题阶段

  题目10

  设计社会调查研究方案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经济性

  B.弹性

  C.实用性

  D.时效性

  E.系统性

  F.准确性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专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会议纪要万能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