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校园暴力ppt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预防校园欺凌暴力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内容是:如何处理校园暴力伤害。

  现在,我再说说几个特殊的校园暴力的应急处理,同学们可以做以下参考。

  (1)敲诈、勒索

  什么是敲诈勒索呢?敲诈勒索是指以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实施威胁或者要挟,强行索取财物的行为,当我们遭遇敲诈、勒索怎么办?首先当遇到敲诈勒索时一定要保持冷静,尽量说好话,稳住对方,说明自己没带钱,避免正面冲突。要坚决拒绝其无理要求。一定要相信警方、学校和家庭都能为你提供安全保护。如果轻易屈服于对方,会助长他们的嚣张气焰,也会为你招来无穷无尽的纠缠。如果无法脱身,可以借口身上没钱,约定时间地点再交,然后立即报告学校和公安机关。警方会及时采取行动抓捕坏人,他就再也不能伤害你了。另外,一定要向学校、公安机关报告。你越怕事,越不敢声张,不法之徒就越嚣张。如果发现其他同学补敲诈、勒索,要及时拨打110报警,并通知老师。

  (2)抢劫、抢夺

  如果遇到抢劫、抢夺,我认为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要有防范意识。

  ②上学或放学的路上,大家最好结伴同行,相互帮助。

  ③身上不要携带太多的现金或贵重物品

  ④平时,不要花钱大手大脚,以免引起不良行为表青少年或犯罪分子的注意。

  ⑤设法脱身。实在无法与作案人抗衡时,可以看准时机向人多、灯亮的地方或宿舍区奔跑。

  ⑥麻痹对手。当自己处于作案人控制之下而无法反抗时,可先按作案人的要求交出部分财物。使作案人放松警惕,看准时机逃脱。

  ⑦及时报案。脱身后要及时报案,尽量准确描述作案人体貌特征,使犯罪分子尽早被绳之以法。

  (3)绑架、劫持

  绑架罪,是指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或者其他人对绑架人安危的忧虑,以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以实力控制他人的行为。预防绑架要做到:

  1、外出、上学和放学要尽量结伴同行,外出时要告诉家长,并说明返家时间,不要随意在外逗留。

  2、如果有人突然来找你以“你家中出事了”或“你父母生病、出车祸”等等为由,要你离开学校或家中时,应首先设法与家人联系查证,并将此事告诉你的老师或邻居。

  当我们遇到绑架、劫持怎么办

  如果不幸被绑架、劫持,要保持冷静,并想方设法摆脱歹徒的控制:

  ①遇到劫持,不要过分挣扎,以免犯罪分子对被绑架者进行身体伤害。要尽量拖延时间,记住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

  ②如果被蒙上眼睛,要尽量将听到的线索默记在心里,如犯罪分子的谈话内容、他们互相之间的称呼等等,到达藏匿地点后,要尽量了解藏匿地点的环境特点,与犯罪分子周旋。尽量避免激怒犯罪分子。

  ③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寻求他人帮助,摆脱歹徒的控制。

  在最后,我告诉同学们的是要远离暴力,平安上学来,平安回家去,遇到暴力问题时不要回避自己的心理问题,不要胆小怕事,要勇敢面对校园的不良风气,因为懦弱往往会助长别人对你的攻击行为,要用正气、凛然和大义的态度,努力降低自己受到人身攻击的概率。

  我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反对校园暴力ppt

聊聊热门作文:制止校园暴力

  众所周知,校园暴力的情形通常发生在高中,因为学生正处于叛逆期。但是最近这种校园暴力情况呈现低龄化,出现在小学和初中。我想家长和老师在学生变得比以前好斗这个问题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一,有些家长是在是太宠孩子,他们不会让其他孩子伤他们的宝贝一根毫毛。他们也总是教孩子要争取他们想要的,但是通常他们没有告诉他们如何正确的达到他们的目标。结果就是,孩子通常会选择最直接的方法,使用暴力。这就是孩子做事没有得到父母正确指导的后果。

  第二,很多学校只注重教学质量,因此,他们无视了学生的心理成长。相对于学生的成绩,那些欺凌事件并不是很重要,只要不是很严重就好。事实上,施暴者如果没有人阻止他们的话,他们会变得更加暴力,同时,受害者会变得比以前更加懦弱,或者他们也会变成施暴者,去欺凌比他们弱的学生。

  坦白的说,只有家长和老师都注重学生的心理成长,还有即使地制止校园暴力,这个问题才能在不久的将来得以解决。

拒绝校园暴力演讲稿

  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健康成长,抵制校园暴力》。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份沃土,撑起一片蓝天,是社会的责任,也是我们共同的职责。但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暴力文化侵入了我们的校园,严重影响同学们的正常学习生活,危害同学们的身心健康。

  校园暴力主要表现为:

  欺负弱小的同学,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发。例如:

  叫受害者侮辱性的绰号;对受害者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毁坏受害者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对受害者进行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恐吓、威迫受害者听从命令等等。

  抵制校园暴力,做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做到:

  一、要勇于拒绝校园暴力。在受到暴力侵害时要向学校、老师和家长报告。

  二、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三、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沾染黄、赌、毒等恶习,不进酒吧、网吧、电子游戏机室等场所。

  四、要拒绝与校外不良青年交往。抵制不良的引诱,在受到威胁时候要及时向学校、家长、老师报告,及时拨打110报警。

  五、上学放学尽可能结伴而行。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要走大路。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学路上不要贪玩,要按时回家。

  老师们、同学们,“校园是我家,安全靠大家”。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每一天、每一件事做起,全力共建“平安校园”;齐心共创“和谐校园”。

  我今天的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6年拒绝校园暴力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反对欺凌,构建友善和谐校园》。第四周是“反校园欺凌”宣传教育周,所谓“校园欺凌”,就是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以强凌弱,像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的校园内外时有发生,让我的心情不免沉重。它不但会伤害你的身体;还会使一颗纯净的心灵走向弯曲,使人精神受到痛苦折磨,严重时,还会威胁你身边人的生命安全。这不仅违背了中华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友善,而且不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重要的是极其容易伤害到同学们的身体心理以及家庭。在这里我首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小主人的眼睛近视了,要去配一副眼镜。配完眼镜回来的路上,鼻子和耳朵不情愿地说:“眼睛近视了,应该戴眼镜,但眼镜为什么要卡在我们身上呢?”于是,他们俩就决定戏弄一下眼睛。一天,小主人弯下腰捡东西时,鼻子和耳朵使劲一晃,眼镜“叭”的一下掉到了地上,碎了。小主人眼前一片模糊,只能看见东西的轮廓。他向前走时,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把鼻子和耳朵磕破了。小主人只好再去配一副眼镜,也去了一趟医院,花了好多钱呢!这时,嘴巴说话了,“要是你们不捣乱,小主人能摔跤吗?能花那么多钱?”听了嘴巴的话,鼻子和耳朵再不敢捣乱了,也乖乖地听话了,而且也很友善地对待眼睛,他们齐心协力支撑起眼镜,小主人能看清楚了,也常常夸它们是自己的好助手呢。

  是的呀,“友善”是人际交往中必须具备的道德规范,如果人们都能以“与人友善”的态度去处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我们的生活都会充满阳光。如果你想做一个愉快的孩子,让自己的身边都充满欢乐,就用你一颗友善的心去对待他人。那么,在和别人打交道时,如何做到“与人为善”呢?首先,要学会宽容。宽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时能充分的理解他人、体谅他人,拥有宽阔的胸怀。同学们生活在一起,产生一点摩擦是正常的。在平时生活中,应该学会说:“对不起”。你可别小看这三个字,它的作用可大了,在处理同学关系时有着出奇的效果。但是矛盾发生后,应该学会忍、包容、体谅他人,不能斤斤计较,应该让矛盾迅速化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友善待人,使自己的周围充满欢乐。但是宽容友善不是无原则的饶恕和纵容,当你发现别人或自己受到欺凌时,应该及时寻求家长、老师甚至校园110的帮助。让友善的微笑常挂你的脸上,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小天使!

2017社会热点:向校园暴力说“不”!

  2017年3月22日南方医科大学一学生刘某因平日与同学徐某有矛盾,便趁其独自在宿舍时准备行凶,其行为被同学梁某和陈某发觉,两名同学在阻止过程中不幸遇害。

  这是一起较为严重的校园暴力事件。近年来此类事件在高校内频频发生。

  2004年——马加爵事件

  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于2月13日晚杀一人,2月14日晚杀一人,2月15日再杀两人,后从昆明火车站出逃。2004年3月15日被公安部列为A级通缉犯;2004年6月17日被执行死刑。

  这次连环杀人案的起因竟是由于马加爵在宿舍打牌时与室友发生口角,继而起了杀念,又因其他同学的存在阻碍行凶,便一不做二不休,酿成了一连串的悲剧。

  2004年6月17上午9时,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核准了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马加爵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刑事判决。宣判结束,马加爵即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

  2013年——复旦投毒案

  2013年3月31日中午,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林森浩因对室友黄洋不满,便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槽。最终导致黄洋中毒身亡

  2015年12月9日,最高法已经核准了林森浩的死刑判决,并下发了核准林森浩死刑的裁定书。

  2015年12月11日罪犯林森浩被依法执行死刑。

  2016年——川师大杀人案

  2016年3月27日23时50分,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大一学生卢海清因在宿舍唱歌与室友发生冲突,被其砍了50多刀后不治身亡

  令人痛心的是,这样震惊全国的校园暴力事件并非个别地区的个案。

  这样的事件层出不穷,愈演愈烈。人们也众说纷纭。有人说大学的安保工作做得不够到位,也有人说现在大学生太过于自我,更有人分析一些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能力,心理问题又得不到及时疏导是这些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那么,每天生活在大学校园的我们该如何度过四年的大学时光呢?真如网上调侃的那样在饮水机里养鱼来试毒?还是每天等室友都睡了再睡?又或者与每一个与你朝夕相处的人都保持一个安全距离

  上述几起事件的起因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可造成的结果都是无法挽回的悲剧。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并不代表高校安保不力,毕竟没有人能预测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专家指出,从高校层面讲,透露的更多是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缺失。对于大学生来说,不侵犯他人的生命安全是法律底线,不干涉他人的生活、能够换位思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是对大学生的道德要求。

  近日,一则四川小学生暴打老师的视频在网上流传,一个低年级的小学生,在教室里疯狂打砸,甚至扑上去暴打老师,老师是一脸无奈。虽然孩子太小,还引不起多大伤害,但是,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如何去管教这类孩子,却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沉重的话题。

  另外,四川泸县发生校园死亡事件,一个初二的男孩子据称是被学校的五名校霸殴打致死,而警方称是自杀;四川彭州也发生四个女孩子辱骂殴打另一女孩。如何制止校园暴力,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学校本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从某种程度上说,育人更胜于教书。但是,对于个别目无法纪的学生,学校真的很软弱。就像对待这位暴打老师的小学生,你能拿他怎样。开除?有义务教育法保护他;惩戒?不能体罚学生;责令回家反省?家长找回来了,孩子有享受教育的权利。

  结果发现,除了忍气吞声,学校无可奈何,稍有反抗自身就会陷入违法的境地。而教育的此等软弱,助长了熊孩子的嚣张气焰,也伤害了班里的其他孩子。也正是因为教育的软弱,导致中国学校的“霸凌”横行。

  由于不能有效地制止这类无法无天的“小霸王”,在这样的“和谐”和“不了了之”氛围中,渔人却看到了一个未来的“校霸”正在野蛮地生长。以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发飚的级别在不断提高,危害也在不断增长,最后,当学校家庭难以承受之时,只好交给社会法律去强制执行,不过,那时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他应该有了另一个称谓——罪犯。

从我做起,抵制校园欺凌和暴力现象,共建平安校园

  校园,一个美好宁静的学习圣地,一个属于孩子们的快乐天堂,可是在这个静谧的地方,总会有一些可怕的事情发生,比如说校园欺凌和一些不良的暴力行为。那么同学们是如何应对这一系列的不良行为呢

  看到这里有的同学会说:“不要管他们,时间久了他们自然就不会再做了。”,而有的同学则会说:“我跟他们拼了,看他们还能把我怎么样。”,还有同学会说:“如果我被欺负了可以告诉老师或家长,让他们来处理”,到底哪种方法比较有效,比较正确呢?让我们就去看看一下被校园欺凌了的案例,了解处理的情况和结果,我们也可以寻找出一些有效的方法。

  在我还在读二年级的时候,我有一个好朋友小凯,在一天放学回家的路上遭到了高年级同学的欺负,到家时已是泪流满面,一问才得知是两位六年级的同学在放学是屡次将空水瓶故意仍到小凯头上,小凯多次提出警告,奋力反抗,这两个同学不但不道歉反而对小凯大打出手,开始了一系列的暴力行为,用脚猛踹小凯的大腿,差点伤到关键地方,小凯很伤心,回家立即将情况告诉了他妈妈,后来,他妈妈约着我妈妈一起找到了学校老师,又找到了那两个六年同学,通过沟通和学校老师的帮助,打人的同学向小凯道了歉,并承诺以后不再欺负小凯,将事情圆满的解决了。

  而我还有一位同学叫小昕,他的班里有一位比较壮的小男孩,从入学开始这个小男孩就经常欺负小昕,由于长期受到欺负,有一次小昕放学后又被小男孩堵在校门外要打他,正巧被小昕的爸爸看见,小昕爸爸忍无可忍立即上前把小男孩几巴掌打倒在地,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在我们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面临很多的问题和困难,我们要如何防止校园欺凌,我想大家提出一些小建议:

  1、不要带贵重物品到学校,例如:钱、手机、平板电脑等。

  2、放学后请勿在校园内逗留。

  3、请不要惹是生非,不要乱说脏话或乱传别人的丑事。

  4、若被欺负或被盗财务,请立即向老师或家长求助。

  5、遭遇欺凌时,请勿动手还击或参与打架斗殴,尽快寻找附近的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

  为了让校园更加美好,阳光更加灿烂,请同学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让校园欺凌远离我们。

法治在我心—抵制校园暴力

  最近小学生的校园暴力在报纸上已是家常便饭了,不但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也给同学们的心理上造成了诸多坏的阴影,每次看到或听到这样的事情,我心里都很难过,这类事件很值得我们深思。

  这不,最近我的班级上就发生了一件这样的事。

  A某和B某在游戏上发生了矛盾,他们各自都是倔强的牛脾气,几句话不和就开始恶语相向,最终导致双方动手打了起来,也许是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这种氛围下还没有能上去帮他们协调的能力,只是慌慌张张的跑去喊来老师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这时候他们两个能够心平气和地用语言来慢慢沟通的话,我想接下来的情况肯定就不会是这样了。难道A某和B某非得在老师的调解下,才会慢慢的平静下来吗

  在家长们的眼中,小孩子们只是打打玩玩而已,可是学生们都还是未成年人,自控能力还很差,往往一些小事情就会发展成为不可挽回的恶劣局面,给各自的家庭带来了不必要的伤痛。

  我不知道那些打架斗殴的人想过这个问题没有:如果自己年轻的生命失去了,那么你用什么去来享受着美好的生活呢?世界那么大,还有很多的事情都等着我们去创造去发现去享受,生命只有一次,没有了,可是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我们来看看这一则新闻:《湖北十五岁少年遭板砖拍头倒地吐血》一名少年拿砖头暴打另一名少年,砖头被拍断,被打少年头部血流如注,打人者仍不罢手。

  这段视频画面十分暴虐,场面令人发指。视频显示,少年施暴过程中,另有几名少年围观,打人者用砖头不断敲击少年头部,直至砖头断开,还脚踹对方,使其倒地吐血翻滚后依旧不依不饶。

  看到这种血腥的场面,我的内心充满了愤怒,此时此刻,他们的人性哪里去了?是什么造成了他们如此冷酷无情的举动?是教育!我想,他们一定是缺乏了家庭与学校的教育,才导致了他们如今的举动。

  生命诚可贵,平时我们在学校或者家里,家长都应当给我们树立正面的榜样,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生活中的好与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我们。家长和老师能平静、理性的表达自己的愤怒,那么学生也会效仿,如果老师和家长以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那么同样学生也会以打架斗殴的方式去处理同学们之间的纠纷。

  “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事临头三思而行,怒上心忍让最高”这两句名言,我们应该时刻熟记于心,争取做到一个行为儒雅,处事大气,待人热情,与人友善,心胸豁达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越来越和谐美丽!

拒绝校园暴力

  各位尊敬的老师,敬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北干小学402班的龚裕珊,今年已经10岁了,很高兴参加本次大会!

  在最近的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校园暴力”的事件。我所提及校园暴力主要表现在学生对学生施加暴力以及老师对学生的体罚。先说学生之间吧:暴力的出现是因为学生之间出现了纠纷。对于这种情况,我提议是学校平时的课程中加入一些“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的课程;另外学校可以每天播一些类似于“孔融让梨”等谦让的礼仪故事;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都是被大人们伺候,很容易养成自我为中心的性格,所以除了学校的课堂,社会、家庭也应该加入平时对孩子的礼仪教育。此外,我们还要呼吁成年人不要在网上发布暴力的视频,若继续有违法者来上传,一定要严惩。再来说说老师对学生的体罚:大家知道,体罚的危害很大,不仅侵犯了儿童的人权和尊严,还造成儿童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会导致长大后的行为问题,违反我国的法律制度。老师体罚学生,是因为学生犯了错,老师一怒之下进行了体罚。遇到这种事情,我提议教育局要声明各位老师不许体罚学生,否则教师将面临取消教师资格的危机。所以,从家庭到学校,从政府到社会,都要为孩子们的安全、健康、成才、成长担起责任。

  孩子们是祖国的花朵,只有土地肥沃,才能长出健康的小苗,培育出最美的花朵。

  谢谢大家!

反对校园暴力

  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文明的殿堂。然而近年来,一些十六七岁的花季少年越来越多地与暴力行为联系在一起。

  如前段时间某市发生的打架杀人案件,一中学两名学生黄某韦某,因晒衣服使用顶衣杆问题发生争吵打架,黄某在冲动愤怒中,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韦某连捅数刀后逃逸,韦某最终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因伤势过重而死亡。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为何几句口角演化成了一起刑事案件?究其原因有一下几点:

  第一、学生自身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漠视自己的健康。中学生自杀、自残事件时有发生。加之青少年学生做事容易冲动,部分学生法制观念淡薄,使得他们在与他人发生矛盾后,常常用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

  第二、家庭方面

  曾有机构通过对2000多名未成年犯和1000多名普通未成年人的资料进行调查,发现家庭暴力是未成年人产生不良行为的催化剂。

  家庭暴力给孩子带来的不仅是皮肉之苦,更多的是心灵的创伤和行为的扭曲,孩子极易产生不良的性格特征。同时,父母的暴力行为成为孩子的模仿对象,孩子学会粗暴、打斗、残酷。

  第三、社会环境方面

  在我国,通过各种传播媒介,青少年可以十分方便地接触到暴力场面。影视作品中、游戏中的一些血腥、刺激场面,使暴力虚拟化,潜移默化地教唆孩子们杀人,所以青少年犯罪的手段更加冷酷和残忍。

  针对以上因素,我们应该如何尽量避免校园惨案的发生呢?我认为有一下几点:

  1、加大正面宣传和教育力度。要让社会充分认识到校园暴力问题的严重程度以及危害,控制暴力文化的传播。

  2、学校与当地机关建立联动机制。学校把发生在校内以及周边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尤其是可能引发暴力事件的因素都及时报告机关,而机关配合学校进行宣传、教育。对于实施暴力侵害行为的,及时依法给以惩处;

  3、从小对未成年人进行责任意识的教育,加强在校学生自我保护方面的教育,;

  4、要抓好家庭教育,家长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积极履行好监护责任,尤其注重培养孩子善良的人格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孩子的爱心,让他们学会给予和奉献,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

  校园暴力不仅给受害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同时会产生许多不良的社会情绪,如恐惧和焦虑。所以,我们都应积极行动起来,让暴力远离校园!

拒绝校园暴力

  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文明的殿堂。然而,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有老师打学生的,学生打老师的,有学生打学生的,也有校外人员进入校园行凶闹事的,这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人们不无忧虑地发现,原本应该用美好、纯真等词来形容的花季少年,却越来越多地与暴力、喋血、行凶、杀人等词联系在一起……

  一份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十五六岁的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14岁至16岁是非常危险的“犯罪年龄”。

  为了净化校园风气,为同学们构建一个和谐、平安的校园,我校特举办“校园暴力大家谈”征文评选活动,希望同学们在“校园暴力大家谈”大讨论中,积极踊跃参赛,为和谐社会、平安校园建设献言献策!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让人记住的自我介绍

因读书而成功的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