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际形势与外交政策论文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首届“全球治理与发展战略论坛”征文启事

  为积极开展全球治理研究,不断推出具有权威性、影响力的成果,进而丰富和拓展全球治理研究,服务于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需要,中央编译局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将与云南省社科联共同举办首届“全球治理与发展战略论坛”,现面向来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的理论工作者征文。会议方将根据提交论文择优邀请代表参会。

  一、研讨会主题:全球治理中的边疆与区域

  二、主办承办单位

  (一)主办单位:中央编译局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

  云南省社科联

  (二)承办单位:云南省社科联

  中央编译局全球治理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国外理论动态》杂志社

  三、时间:20xx年10月27日至29日

  四、地点:云南省昆明市

  五、征文方向

  1、边疆治理:冲突与安全

  2、“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区域合作

  六、截止时间

  20xx年9月30日前提交论文。

  七、经费

  与会人员交通费自理。落地食宿费用由主办方承担,会议不收会务费。

  八、其他

  会议主办方将选取部分优秀论文在《国外理论动态》《学术探索》等杂志上发表。

  投稿信箱:

  联系人:靳老师(01055626783)

  中央编译局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

  中央编译局全球治理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国外理论动态》杂志社

  20xx年8月19

2022国际形势与外交政策论文

中国海域形势

  中国矿业大学

  《形势与政策讲座》

  ——课程结业论文

  题目:中国人的咽喉——论钓鱼岛及南海问题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

  中国人的咽喉——论钓鱼岛及南海问题

  我们是东海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

  摘自【七子之歌——台湾】

  时至今日,琉球的小弟钓鱼岛也面临着被日本人欺辱的威胁。不仅仅是钓鱼岛,中国与周边国家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领土纷争,南海问题也日益突出。

  东海位于中国、日本、韩国三国之间,东西宽150420海里,南北长660海里,总面积约77万平方公里。日本与中国是相向不共架国,中国大陆架一直延伸到冲绳海槽。冲绳海槽大部深度超过1000米,坡度很陡,形成西部大陆架和东部岛架的天然分界。根据东海大陆架的实际情况,参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条款和各国海域划界的实践,冲绳海槽构成了中国东海大陆架与琉球大陆架的自然分界线,因此应按大陆架自然延伸的原则,以冲绳海槽中心线为界,划分中国与日本在东海大陆架边界。但是日本方面却主张按东海的中心线平分划界。这样,中日间便产生了20多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区。如果按日本的主张划界,中国在东海的大陆架范围将被拦腰截断,应归我国管辖的面积将减少一半。说到底,钓鱼岛问题不仅仅意味着日本对中国发展的遏制,更意味着领土之争、生存权利之争。

  南海是中国四大海域中面积最大的海域,同时也是中国同周边邻国争议最大的海域。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南沙群岛及其周围海域被探明有着巨大的水产资源、丰富的油气和矿产资源,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贸易通道。南沙群岛不仅有可观的经济地位,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南沙群岛扼两洋、制八方,前出大陆上千千米,军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南沙群岛现状可谓是:六国七方对峙角逐,美日印澳意图插手。从60年代开始,我国南沙群岛露出水面的岛礁以及海域被周边国家侵占和分割,资源遭到大量掠夺。这些国家包括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印度尼西亚则霸占部分海域。加上中国大陆和台湾,目前6国7方在南沙群岛形成对峙和角逐局面。

  一、钓鱼岛问题和南海争端历史概述

  (一)钓鱼岛位于位于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190千米处,总面积约6.3平方公里。早在明朝初期,钓鱼诸岛就已明确为中国领土,但1895年中日甲午海战中国战败后,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而割让了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后来通过在二战中签订的《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将窃取于中国的东北,台湾及其澎湖列岛归还中国,包括后来发表的《波茨坦公告》又明确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但由于种种历史和地理原因,日本却将钓鱼岛等岛屿交予美军占领,1971年美日签订协定,把钓鱼岛等岛屿划分给日本管理。至此钓鱼岛问题就成为中日领土问题上的一个焦点。

  (二)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伴随的全球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利益驱使,以及1982年出台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定的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南海沿岸各国都加快占领南海各岛屿并且有的进行开发。这样就导致中国的国家主权受到侵犯,导致中国和南海沿岸一些国家产生争端,主要包括中越之争,中马之争以及闹的最凶的中菲南海之争。同时美日印各怀意图插手中国南海问题。

  二、基于国际法对于钓鱼岛问题和南海争端的若干理论分析

  (一)中国享有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主权是基于先占原则和时效原则。先占原则指的是是指先占人以支配和管领之意思,先于他人占有无主物从而取得该物所有权的法律制度。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中国在明朝时期就把钓鱼岛作为海上防区确立了统治权。1971年日本外务省发表的《关于尖阁列岛领土主权问题的统一见解》及其根据“无主地先占”的原则主张钓鱼岛的主权属于日本。并且日本通过民间组织对钓鱼岛已经统治了30年之久。国际法中领土的先占原则首先客体必须是无主地,日本称在1884年发现钓鱼岛,中国则从明朝就对其统治。所以日本基于这样一个原则宣称其享有主权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其次,日本还援引“时效取得”来主张对钓鱼岛享有主权。时效取得领土是指国际法上一国凭借非武力手段长期不间断和公开地占有和统治他国部分领土而取得该部分领土的主权,于时效取得是非法侵占他国领土,因此该制度并不为现代国际法所接受,国际社会也无真正按传统时效取得原则裁决的国际判例。其理论产生主要是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在上世纪八九十年底就已不再适用。日本对钓鱼岛的通知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论文联盟段是在《马关条约》签订后到二战日本的战败这个期间,第二个阶段是1972年美国将琉球群岛的主体交给日本起,其中包含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直至到现在。中国自上世纪70年代就一直对日本占领提出了持续的抗议和反对,与此同时中日双方也都在该岛做出表彰主权的行为。因此日本通过“时效取得”而取得主权在国际法上也是不成立的。

  (二)针对南海争端,首先一点必须申明,那就是南海群岛是中国领土不可争议的一部分,自秦汉以来,中国就发现南海这些岛屿,并最早对这些岛屿实行管辖和行使主权。另外自1947年起,中国在南海地图上标出了一条断续线,这条线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U型线”。所以到上世纪70年代南海沿岸各国相继对南海群岛诸岛提出主权要求,这是基于历史和国家法原则都是不合理的。南海沿岸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基于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来主张对某些南海及岛屿的主权。该《公约》规定,每个沿海国都拥有200海里宽度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其中以领海基线为基准,向外延伸12海里为各沿岸国的领海,该公约的出台为各沿海国解决海洋纠纷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依据,但其也不是完全有效的,就南海争端来说,中国基于先占和时效取得已经取得了南海各岛屿,在这种情形下,历史依据对于国家领土的主权的判定是具有重大作用的,因此,该公约的出台就不能简单的的判定历史依据的无效了。另外早在1956年越南外交部副部长在接见中国官员时郑重表示:“根据越南方面的资料,从历史上看,西沙和南沙群岛就应当属于中国领土”,同时在1988年越当局在其外交部文件中声称,证实其总理副外长都曾先后承认西沙和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但到后来,越当局却声称对南海一些岛屿享有主权,这明显违反了国际法中重要的在涉及领土主权问题上的禁止反言的原则。针对菲律宾在南海的领土主张,菲律宾在历史上先后是西班牙和美国的殖民地,因此菲就不可能在自身没主权的情形下对南海诸岛主张先占和时效的取得。另外菲的国土范围基本上通过《巴黎公约》等三大公约确定的,而该范围则是不包括南海诸岛的,因此菲政府将部分南沙群岛命名为“卡拉延群岛”另外主张黄岩岛是其领土,大家试想一下,一国政府可以随意把一地区通过自己国内立法或主张而确定为自己领土,那样国际领土秩序何谈。所以菲律宾对南海群岛的领土要求是无法律依据的同时也没有历史依据的,也野蛮的赤裸裸的抢夺行为。

  三、钓鱼岛问题与南海争端近况

  首先,钓鱼岛和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中国基于历史条件和国际法的依据和原则依法享有对钓鱼岛和南海诸岛的主权,其他国家对此提出异议都是非法的不道德的也是不合法的。在这种现实下,我国政府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对于现阶段充满矛盾和冲突的南海争端问题,与其冲突对峙不如大家共同开发显得更加合理和共赢。目前国内外都有人主张用武力维护国家岛屿领土主权是不冷静不理智的,这样只能使南海问题的根本性解决更加复杂化、困难化。当然面对南海沿岸一些国家的挑衅以及明显过分的行径,我国必须拿出强硬的态度。一位中国学者曾经这样说过:在钓鱼岛赢得尊严,才能在南海赢得尊重,虽然其观点有点情绪化但现实的反应出国家在面对主权争端时必须拿出坚决的态度,但现在比较令人遗憾的是,现在南海很多岛屿及钓鱼岛都没有中国军民的驻扎和开发,这从事实上削弱了中国对这些领土主权的主张,所以中国应该加大对南海诸岛及钓鱼岛的驻扎和开放。同时应加强军事威慑,提倡共同开发和平解决南海及钓鱼岛问题必须与军事威慑相结合,用现实力量维护国家的主权。像中国于今年4月向南海派出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渔政船310,到南海执行护渔任务,新成立的三沙市,派遣渔政船在钓鱼岛附近巡逻,以及最近飞机到钓鱼岛领空巡航,这些都是比较积极的信号,以后会有更多类似的形式来维护我国在南海及钓鱼岛的合法权益。最后,需说明的是,海洋边界确立在法律上会给南海及钓鱼岛地区带来长期的稳定。因此,我国必须积极行动,尽快划出南海及钓鱼岛海洋边界。在《公约》基础上以正确的理念指导下进行,让一切行为有法可依。同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国际仲裁,以此来最大可能保证中国利益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及我国的应对之策的作文

  1FTAAP及其发展

  FTAAP是亚太自由贸易区的简称,FTAAP倡议一直受到APEC的重视,并发展成APEC的愿景和目标。有研究曾指出,FTAAP是能够为亚太地区带来最大经济福利的安排。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推进FTAAP的具体方案,这一倡议仍停留在“愿景”阶段。关于实现FTAAP的路径,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看法。一种观点是包含了中国的TPP可以发展成FTAAP,另一种看法则是包含了东盟成员、中国、印度等亚太重要经济体的RCEP更具发展成FTAAP的现实性。其他的观点还包括使RCEP和TPP长期共存,共同发展,最终有一个发展至一定程度成为FTAAP。但是我们要看到,FTAAP的主导者无法由单个经济体或是自贸区来担任,而是应该由作为其发起者、引领者和支持者的APEC来推动。在此过程中,APEC成员应尽快共同讨论确定一个推进FTAAP实现的方案以及时间表,然后各成员国共同努力促进最终目标的实现。需要注意的是,在确定FTAAP的具体方案时,不可忽视亚太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性和多样性,要考虑到各方的利益和矛盾点,具体的方案一定要采纳多方意见确保其可行性。也不可忽视现存的TPP和RCEP的重要作用,应该为他们继续提供一个继续发展、交流、协调的环境,使其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提升亚太区域合作的水平,共同为FTAAP的实现做贡献。但是从目前的状况看,FTAPP的最终实现还很漫长,虽然中国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20xx年APEC北京会议决定启动亚太自贸区路线图,但未来各成员国还需共同努力探讨建成FTAPP的方案,这将是个漫长的过程。中国作为地区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此过程中还需继续承担国际责任,积极协调各方,争取促进FTAAP的早日形成。

  2TPP及其发展

  TPP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的英文简称,TPP的发展目标是在亚太地区建立一个跨区域、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区。若TPP能够最终实现将会对亚太地区的经济贸易甚至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改变未来的世界贸易体制和规则。但是TPP目前存在着高质量但无法在短期内实现的问题。TPP在启动之初将目标定为一个“高标准的、全面的、面向21世纪的自由贸易协议”,其讨论议题除传统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之外,还加入了环境、劳工等敏感话题。此外,TPP还首次在自由贸易区谈判中加入了有关国有企业、监管一致性、供应链竞争力等议题。若是谈判最终能够成功,TPP将成为现存的最高质量、最高标准的跨区域自由贸易协定,有可能塑造下一代的全球贸易规则。但是目前由于TPP内部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成员国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内部已有的多个FTA协议的融合困难、成员国之间复杂的利益和结构关系以及部分议题对于国家主权的侵犯等都使得TPP谈判推进困难。另外,现在的TPP进程忽视了其他国家的利益诉求,致使谈判受阻,短期内无法如愿完成。另外,亚太地区对于美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亚太地区特别东亚国家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区域合作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形成了多样的合作与对话机制,“东盟”内部一体化程度提高成为地区不可忽视的力量,区域内的其他国家如中、日、韩与东盟的经贸关系不断加强“,东亚一体化”成为区域内国家的共同诉求。美国开始积极主导和推动TPP的谈判进程,希望借此重建与东亚国家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保障其在亚太的领导地位,主导亚太区域新格局的形成。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在亚太地区有着重要经济影响力的中国,目前并没有参与到TPP的谈判,短期内也不会参与,因为TPP的很多议题的过高标准以及超过了自由贸易的范畴,涉及到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同时很多领域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也无法达到其要求的高标准。因此,缺少了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力量中国以及诸多东盟国家,由美国主导的TPP目前看起来其战略意义远远大于其推进亚太区域合作的经济意义。

  3RCEP及其发展

  RCEP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简称,是东盟在已经签订的5个“10+1”自由贸易协议的基础上倡导、构建的一个更加广泛、开放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RCEP的目标是使东盟成员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伙伴国达成一个现代、全面、高品质、利益互惠的经济协定。RCEP能够大幅改善东亚的区域经济合作,提升东亚经济圈的国际竞争力。RCEP的形成有着内外因素的推动。首先,近几十年来东盟渐渐成为东亚经济一体化的主导力量,东亚的经济合作多是以东盟为核心,在此过程中,多方的利益都得到了满足,因此东盟有意愿继续推进东亚一体化,周边国家也乐于参与其中。其次,政府的“重返亚太”战略以及其力推的TPP,寻求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主导权给东亚各国带来了压力,TPP的高标准限制也使得很多国家无法参与其中,因此在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以东盟为核心的合作机制RCEP应运而生。与其他经济协议相比,RCEP更加务实。RCEP的主要目标不是制定新的贸易规则,而要整合区域已有的各项FTA协定,以求消除内部贸易壁垒,创造和完善投资环境,扩大区域贸易等。考虑到区域内部国家发展的差异性和多样性,RCEP包含了经济技术合作,但没有政府采购、劳工、环境等较为敏感领域的内容。这对于大多数都是发展中国家的区域成员国来说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可行性。另外,在RCEP的10项一般性原则中,特殊和差别待遇、能力建设等原则将有利于力量较弱的国家充分参与谈判,在保证其实施RCEP责任的同时,享有RCEP的利益。相对来说,RCEP较为符合中国的发展战略和政策需求。因为周边区域是中国外交的首要重点,中国对周边地区一贯坚持“与邻为善”“、与邻为伴”,实现“睦邻、安邻、富邻”。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参与周边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是中国必须的选择。同时,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以及由此带来的区域和全球影响力的提升也都使中国有能力积极参与到区域经济合作中并发挥积极作用。在过去的发展历史中,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建立了紧密的经贸联系并签订了多项FTA协议,中国也一贯支持东盟在东亚区域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因此综上,RCEP符合中国与区域内其他国家要求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保障东亚国家主导东亚一体化的意愿,同时RCEP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也有较强的可行性,能够有效保障区域国家的经济利益,真正促进区域自由贸易发展,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另外,从战略的角度来看,RCEP的发展也有助于中国缓解来自TPP带来的压力。

  4我国的应对之策

  推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国家共同的心愿,但是目前出现了包括APEC主导的FTAAP、美国主导的TPP和东盟主导RCEP等多种方案。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到FTAAP还有漫长的发展道路,TPP标准太高,不符合中国实际,又带有美国的战略色彩,短期内中国不会加入。相对而言,东盟主导的RCEP兼顾了成员国不同的发展水平,在现有的FTA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更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因而,中国从自身的发展战略、外交政策以及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更倾向于支持和推动RCEP的发展,中国会更积极地参与和支持RCEP谈判并带动其他谈判伙伴国争取达成较高标准的RCEP协定。随着RCEP的发展,成员国和影响力不断增加,也许能够逐渐融入FTAAP的框架内,成为包含APEC全部成员的亚太自贸区。但是同时也要看到,虽然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无法达到TPP的高标准、高要求,但若是TPP谈判完成,已形成的RCEP会在开放领域、自由贸易程度等方面低于TPP,由此造成RCEP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仍会相对于TPP参与国处于劣势,不利于国家和区域利益的维护,因此中国也应认真考虑如何减轻这种不利影响。短期来看,在无法加入TPP的情况下,中国应加大双边经贸协商的力度,努力与重要贸易伙伴国之间达成较高质量的双边贸易协定。此外,还要认识到,贸易规则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断变化的,在当前形势下,主要还是由发达国家掌握规则的制定权,现在发达国家之间建立的高标准的贸易规则可能就会在未来发展为全球的贸易新规则,因此一定要对相关协议的关注和研究,并适时作出调整,提升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水平,逐渐适应各种新规则,以便能够一直保障经济持续发展,保持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最根本、最重要的还在于要继续推动国内改革,切实扩大对内开放,为国内经济创造一个公平、透明的竞争环境。必须认识到全球范围内加强区域与双边FTA建设,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程度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在FTA谈判和贸易投资自由化方面的相对落后的现状,坚定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心,加强国内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以更积极、开放的心态和行为加强与亚太地区及世界其他主要贸易伙伴国家的互利合作。

2021形势与政策

  不知觉学习《形势与政策》课已有两年了,通过这两年的学习使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每学期的课不多,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首先,蒋老师上课非常生动,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听,而老师的思维更是睿智敏捷,素材也丰富多彩,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大学教师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陶醉。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

  我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很大环境、很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很具潜力,很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为了更好的把握住自己,必须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学习好《形势与政策》课,这样在我们才能更好的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

  我想说,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有必要。因为,高等学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中国,了解了世界,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也为我们走出学校进入社会提前上了一课,让我们感受到社会的形势和国家政策,好让我们更有准备的为人民服务,为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用双眼看世界

  评点:这篇文章构思新巧,运用“网络个人主页设计”形式结构全文,让人耳目一新。文章准确把握了命题者的要求,辩证分析了感情与认知之间的关系,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分析论述由个别到一般,所涉广泛,针对现实。文章内容充实,态度鲜明。

  文章由时事的点评挖掘,到相关现象的联想,到这一类事物本质的揭示,最后归结观点,照应文题,层层深入,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文章不以文采胜,但语言简洁流畅。

  这篇文章的表现形式与表达内容是相适应的,同学们不可不顾内容表达的需要而盲目仿效这种表现形式。

回看2021展望2022作文

  夜晚来临,一个全新的2022即将来临之际,我在宿舍里度过这一个令人值得纪念的日子。

  我的宿舍里一共有八个人,可是此时此刻只剩下五个人了,其中一个人回家去了,在大家一起聚餐以后就发现根本没有什么活动了,所以就准备回家一趟,这也是因为最近几天实在是忙碌不堪,即使是离家很近,然而回家的机会却没有几个;还有一个人也是在这个时候离开的,不过这个人离开的时候大家都不是很清楚,原本只是以为去了卫生间,可是后来就发现没有这个人的身影了,我们估计是和自己的女朋友一起跨年去了;还有一个人原本和我们一起在宿舍里,不过由于原本打算和其他人一起去KTV唱歌,不过事情最终还是没有成功,所以这个人实在是有一些无聊,因此一个人离开宿舍不知道去哪里跨年去了!

  所以在这个时候就只有我们五个人待在宿舍里,不过在宿舍里也没有想象中的无聊透顶,我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几乎是一眨眼,2022已经来了!

2021形势与政策

  一、当前国际形势浅析

  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是国际形势的主要基调,是人类社会的主题,但国际安全问题从来不能掉以轻心。

  从当前国际形势的大环境来看,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个是发展中国家的集体崛起,不仅仅包括我们经常谈到的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这样公认的金砖四国,还包括其它在经济或政治上追求独立,追求平等发展的国家。这样国家不追求挑战现有的国际关系,而是更多在现有框架内寻求发展;这些国家普遍不结成军事同盟;这些国家有类似的利益,又存在着不同的诉求;这些国家发展的背景是世界财富和权力向着更均衡的方向发展。

  第二个特点是经济全球化进程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格局变化的最基本的动力。各国之间相互依赖不断加深,逐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同时,用武力追求国家利益不易为国际社会接受,越来越成为与时代潮流背道而驰的事情;和平崛起是明智的选择,更是自然的途径。

  第三个特点是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以全球治理应对全球挑战。全球目前面对着自然灾害、疾病、资源、恐怖主义、贫困等多方面的困难,全球治理需要制度,但在安全威胁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国际体系出现了制度赤字,现有制度明显不足,需要合理构建,同时需要对现有制度进行合理改革;新兴国家在现有国际制度框架下的发展,发展权利需要得到承认,诉求具有合法性。

  二、中国的外交政策主要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这个原则立场一直没有变化。从目前主要的外交关系来看,有如下几种情况。

  从中俄关系来看,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提升,十年前两国签订了中国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把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思想以条约的形式确定下来,并在近些年解决了共同边界问题。

  从中美关系来看,目前中美关系总体处于积极、合作、全面的关系,机制化越来越强,第一次战略与经济对话也取得成功,但总体发展中有起有伏,如售台武器问题,会见等问题也对双边关系造成了负面影响,同时中国的快速发展也引发着美国的不安。

  从中日关系来看,日本政局的变动对双边关系也有所影响,钓鱼岛也一直是双方问题集中的焦点,从08年开始,随着胡主席的破冰之旅,第四个政治文件是中日关系的新起点。

  除此以外,台海问题、南海问题、朝核问题也是我们非常关注的方面。

  从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来看,和平发展,平等发展,权益均衡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成为发展的主流,同时,我国周边局势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与矛盾,国家安全还是比较严峻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壮大国力的同时,根据我国的外交政策,运用外交智慧去进行妥善解决。

形势与政策报告

  《中国海洋安全形势分析》

  摘 要: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党的报告明确指出“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当今国际海洋形势正在发生重要变革,这对中国的海洋战略的构建与发展既是机遇同时又是异常严峻的挑战。因此,分析当前中国周边海洋安全形势,把握中国海洋安全面临的压力与挑战,对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构建,海上力量的大力发展以及国家海洋权益的维护至关重要。

  关键词:海洋安全;海洋战略;周边海洋形势

  当今国际海洋形势的重大变革主要表现为世界各主要海洋国家纷纷加强和调整海洋政策;《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的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同时显现;以海权角逐为核心的海洋地缘战略争夺不断加剧;海洋领域的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影响日益凸显。①在此背景下,亚太各主要大国纷纷调整其海洋战略,同时,随着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美国对亚太地区强势回归并高调介入中国周边海洋争端问题,而与中国存在海权争端的主要国家也借此机会不断升温争端问题,使得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呈现出明显恶化之势,中国周边海洋形势面临着巨大压力和异常严峻的挑战。

  一、亚太主要大国海洋战略的调整

  (一)美国海洋战略的调整

  冷战结束后,作为蓝色海洋上的一枝独秀,美国为了保住其“海上霸主”地位,愈加重视维护自己的海洋权益,积极调整和制定新的海洋战略,不断强化其全球海洋强国地位。2000年7月,美国政府出台了《2000年海洋法案》,为制定美国在新世纪的海洋政策提供了法律保障。2004年12月17日,布什总统向国会提交了《美国海洋行动计划》,对落实《21世纪海洋蓝图》提出了具体措施。《21世纪海洋蓝图》和《美国海洋行动计划》的制定,为21世纪美国海洋战略奠定了基础。

  2009年6月12日,上任不到半年的奥巴马总统发表总统公告称:“本届政府将继往开来,采取更加全面和综合的方法来制定国家海洋政策。”“9·11”事件后,随着海洋安全的重要性和优先级不断提升。海岸警卫队很快就并入新成立的国土安全部。2002年颁布《海岸警卫队国土安全战略》,进一步提升海岸警卫队现代化水平,维护美国的海洋秩序和海上安全。2005年9月美国发布《国家海上安全战略》白皮书,第一次在国家安全层面提出海上安全战略,全面阐述美国面临的海上安全威胁、美国海上安全的战略目标以及应采取的战略行动。2007年10月,美国发布《21世纪海上力量合作战略》的新海上安全战略,突出强调了要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海上安全秩序,维护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国家利益。

  (二)俄罗斯海洋战略的调整

  进入新世纪以来,重建海洋强国已经成为俄罗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总统普京上台后明确指出,俄罗斯只有成为海洋强国,才能成为世界大国。为了改变由于苏联解体而导致海上实力下滑的现实,实施了一系列重振的措施。2000年3月,普京以总统命令的形式颁布了《2010年前俄联邦海上军事活动的基本政策》。同年4月,俄罗斯颁布了《俄罗斯联邦海军战略(草案)》,正式承认并使用了“海军战略”这一概念,提出了海军要面向世界大洋的战略构想。随后,《俄联邦海军未来10年发展规划》、《俄联邦海洋学说》等文件也纷纷出台。

  2001年7月,普京批准了《俄罗斯联邦至2020年海洋政策》,全面阐述了俄罗斯的国家海洋政策实质、原则、内容及其实施手段,确立了普京时代俄罗斯海洋安全战略的总体思路。2007年夏天,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元帅”号航母又重新恢复值勤战机起降任务,表明俄罗斯重新树立海军实力的征程已经开始。普京从远东地区战略利益出发,俄罗斯将太平洋舰队作为重点发展的舰队并为俄罗斯武装部队提供现代化武器系统,计划到2020年将现代化武器系统所占的份额提升至70%。目前,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占俄海军兵力的27%。通过“东进”战略积极谋求向太平洋进行渗透,并大力发展海上力量尤其是海上战略核力量,从而维护附近海域以及海上通道的安全。

  (三)日本海洋战略的调整

  冷战结束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更加重视海洋问题,并将海洋问题提升为国家战略。2001年,日本政府提出了国家海洋政策的基本框架。2004年,日本发布了第一部海洋白皮书,提出要对海洋实施全面管理。2005年,“日本海洋政策研究财团”向政府提交了《海洋与日本:21世纪海洋政策建议》,主要包括:树立海洋立国思想;制定日本海洋基本法,完善海洋法律体系;强化和完善海洋行政管理与协调机制;加强对包括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在内的海洋“国土”的管理;积极参与和引导国际事务;加强海洋教育和海洋意识宣传。

  这份文件的发布标志了日本海洋战略已经成型。2007年,日本通过了《海洋基本法》和《海洋建筑物安全地带设置法》,其中要求政府,“全面保护我国正当拥有的领土,同时为保护作为海洋国家日本的利益而构建海洋新秩序,为此必须全力推进外交以及各种政策。”这两个法案的出台,基本完成了日本“海洋立国”的法律化,为日本加强对海洋利益全面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基础。在海上安全方面,日本借美国不断推进重返亚太战略之机,不断强化日美同盟,进一步扩大日美安保条约的适用范围。2012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未来五年海洋基本战略计划大纲,明确提出进一步强化日本海上保安厅和海上自卫队的力量,确保其海洋安全。

  (四)印度海洋战略的调整

  作为主要的印度洋国家,地处南亚的印度一直有着浓重的大国情结。21世纪初以来,印度根据地区安全形势和国家发展的实际情况,将海洋作为实现强国战略的突破口,制定了其海洋军事战略。凭借自身地缘优势和其独特的国际地位,印度通过多种手段在试图控制印度洋的同时,还将触角伸向太平洋,积极拓展战略空间。2004年印度颁布的《印度海洋学说》和2007年颁布的《自由使用海洋:印度海洋军事战略》标志着21世纪初印度海军战略理论已形成体系并逐渐走向成熟。与此同时,印度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进其海洋军事战略。

  首先,加强印度洋及其周边海域的战略部署。印度将印度洋视为其战略区域,提出“整个印度洋盆地——从北面的波斯湾到南面的南极洲,从西面的好望角及非洲东岸到东面的马六甲海峡及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群岛——都是印度的战略周边”。为此,印度不断加强其海军力量,巩固其对印度洋沿岸中小国家的海上优势。其次,通过“东进战略”谋求向太平洋进行渗透。印度于1992年正式提出“东进战略”,特别强调南中国海重要的战略价值。近年来,随着国际社会反恐军事行动的全面展开和海盗问题日益凸显,印度不断加强与美、日、澳等国的军事关系,以应对非传统安全维护国家利益为由向马六甲海峡和南海地区渗透,不断推行其“东进战略”。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和发展,因此,当前的国际战略形势是总体趋向缓和。但是,由于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而导致的局部冲突仍然时起时伏,国际战略形势依旧复杂多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的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与日俱增。我国在对外关系上,仍然是主张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进入新世纪后,我国面临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要随时准备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谋求和平与发展,集中精力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科学地对待人生环境,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这是大学生对自我的要求,也是大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第一步;此后,我们要用我们的能力来回报家庭、回报国家、回报社会,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一点:认清大学生的历史使命:首先,大学生们应关心祖国和民族的命运,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继往开来,为中国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们要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我们要多关心时事,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方面的信息。我们要能够心怀祖国,而不是仅仅纸上谈兵、在文字上、在演讲台上大发爱国之情,我们要付诸行动。

  第二点: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顺应人民群众的需要。只有扎根基层,投身到西部,积极的到偏远贫困地区支农等。积极培养自己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投身社会经济建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第三点: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作为当代大学生要顺时代潮流而动,踏踏实实地打好基础,积极迎接科技和知识经济的挑战。作时代的弄潮儿。我们要敢于挑战时代、挑战自我,要以强者的姿态于世。我们更要能够实事求是的工作和学习。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同时,我们还要有全球意识,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古迹,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和谐与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贡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我们要有地球公民意识,要开阔视野,拓展心胸,抛弃一些偏见。勇于和善于自我反省,同时,悦纳别人对自己实事求是的批评。

  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认清形势,肩负责任:首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经过努力是能够实现的:同时,深刻意识到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每一代青年都肩负着自身的历史使命。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全国各族青年,代表着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代表着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需要你们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你们手中实现。

形势与政策

  近期,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新变数与新“乱子”有所增加,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连续出现,如中日钓鱼岛之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等当前中国周边环境总体上呈现“东缓”、“西安”、“南乱”、“北稳”之势。

  1、中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

  在我国周边安全诸多的挑战中,最近一段时变现得最为突出的无疑是我国与南亚五国(越南、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南海主权之争和中日钓鱼岛之争等。菲律宾驱逐我国在黄岩岛作业的渔民、越南挑衅我国台湾驻太平岛士兵、日本无理扣押我国在钓鱼岛附近作业的渔民等。事实,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中国和日本除了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中国和朝韩在东海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我国与南亚五国、日本、韩国、朝鲜等国的海权之争,实质是这些国家我国海洋资源的窥视、无理占有欲掠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渐渐地把更多的目光转到海上资源。因为南海蕴藏这大量丰富的石油、鱼类等资源,所以我国周边各国都想来捞一手。

  2、美国“重返”亚太

  美国战略东移的实际展开,东亚和中亚地区都将成为美国军事部署和战略争夺的重点,这在客观上也势必加大对中国的军事压力。

  目前,美国全球战略重心正在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其军事部署的重点也在随之调整,大量先进的海空力量逐步部署到东亚地区。同时,为了控制中亚地区的能源资源,美国也加快了谋势中亚的步伐,既和俄罗斯争夺势力范围,也对中国形成钳制。中美之间尽管在经济合作领域日益密切,政治对话也不断加强,但作为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决不会改变对中国的防范立场。美国的战略非常注重前瞻性,不是考虑三五年的事情,而是预谋一二十年甚至二三十年的事情,他们不可能对快速发展的中国完全放心,军事上的未雨绸缪是应有之义。在此情况下,中美之间在东北亚、东海和南海以及中亚地区的“战略相撞”难以避免,这些问题如果处理失当,不仅会造成中美双方的磨擦甚至冲突,也会影响中国周边地区的稳定。

  面对复杂的周边环境应采取的对策

  面对复杂多变的周边环境,中国应加快谋划“大周边战略”,区分陆地与海洋的不同情况,统筹各大地缘方向,针对地区热点,创新运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韬武略”,破解美国的“巧实力”及个别邻国的“小伎俩”

  (一)“大周边战略”应强调以下两大原则

  一是“刚柔并济”,周边战略切忌“阴柔有余、阳刚不足”,包括在南海问题与南沙争端上。对内对外都要讲清楚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完整含义,和平发展绝不排除为捍卫自身正当利益的自卫反击,应让周边个别国家尽早“清醒”过来,打掉其幻想与错觉,以免其日后因挑衅中国被惩罚而“后悔莫及”。与此同时加快“硬实力”建设,重点提升海空远程防卫打击能力。

  二是“政经相辅”,“政”指政治与安全事务。应正视中国与东盟一些国家在南海存在的安全利益冲突,美国因此才有机可乘。中国与邻国之间经济利益基本吻合,但安全利益。则存在冲突(领土与海洋权益争端等),这些邻国因而“经济上靠中国、安全上靠美国”,在安全上利用美国“制约”中国。破解这一困境须对症下药、“以长补短”,经济是中国的优势与“强项”,安全则是中国的劣势与“短板”,应一面扩大经济共同利益,一面妥善化解安全利益冲突,应将经济与安全联系起来,以经济手段来促进安全合作或抑制安全冲突,包括对侵犯中国权益的国家实施经济制裁、相关制裁应准确打到对方的“痛处”与要害。

  (二)努力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对全球事务和亚洲地区的事务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美国的态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影响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很多国家的政策。在我国周边许多热点问题的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由于我国被美国认为是最有潜力在未来挑战其主导地位的国家,美国对华政策中防范的一面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消失。但美国在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利益,在很多国际事务上,美国需要我国的合作。因此,只要双方做出足够的努力,中美关系可以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

  3、发展睦邻外交,拓展我国在周边国家中的影响力

  综合实力的增强,使我国营造有利周边环境的能力也相应增强。我国虽然在周边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但与我国综合实力相比,两者之间并不相称。现在,我国与很多周边国家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支柱还处于经济合作的层面,如何加强我国与一些周边国家在政治、战略层面的合作,建立起高度稳定的、经得起国际环境变化考验的战略关系,还是一个需要努力加以实现的目标。

  此外,针对外界对南海问题的炒作与曲解,宜适时明确界定中国在南海的维权“底线”。

  放眼未来,周边是中国崛起必须经历的“大考”,也是一道必须迈过去的“坎”,谋划中国对外“大战略”,务必优先“经营”与“料理”好“大周边”。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形势与政策大作业

300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