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心肺复苏最新版ppt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心肺复苏说课课件

  一、教材简析

  (一)教学地位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章节,是执业护士考证的重要内容,其中心肺脑复苏术是临床护士必备的操作技能,也是医院选拔护理人才的重要考试项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心源性心脏骤停的发生率为每10万人中就有39.82人发生,那么全民普及心肺脑复苏术势在必行。

  (二)学情分析

  本章内容教学时数是3学时(理论学时2,实验学时1),在此之前学生已系统学习了基础护理学、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等,对“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的护理工作程序已非常熟悉,会对病人进行病史采集,会进行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为本次内容的学习作了铺垫。

  (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确定

  1.知识目标

  掌握心脏骤停的原因、类型及临床表现,基础生命支持的ABC步骤、注意事项;掌握进一步生命支持的控制气道方法,心脏骤停时给药护理;掌握电击除颤的方法与注意事项,脑复苏的措施;熟悉脑缺血缺氧的病理生理;熟悉复苏后的监测与护理。

  2.能力目标

  能正确评估病人,判断病情,及时发现心脏骤停,规范熟练地进行心肺复苏术并主动配合医生完成脑复苏的救治与护理。

  3.情感目标

  培养“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具备在面对急危重症情况时能沉着应对、冷静思考的素质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爱伤”精神。

  4.重点及难点确定

  上述目标中,对心搏骤停的类型是理论上的难点,应对内科护理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能正确评估病人,发现心搏骤停,以及对病人实施心肺复苏术是能力培养的重点,也是难点,在理论讲授后安排学生进行ECS实训;基础生命支持的ABC步骤和注意事项中的一些数据和方法已落后于临床实际,在参考《2010

  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及其他医学护理文献的基础上应做适当知识调整。

  二、教法简述

  (一)教学思路的设计

  教学过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理论讲授时可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法,根据原有知识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探究新知识,从而实现学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学习。部分内容可采用讲授—演示法,即边讲解边示教,不仅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等。实训练习时,教师先做示范,然后学生分组进行仿真练习,最后随堂考核。

  (二)教学资源

  教材:目前选用的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的《急危重症护理学(第2版)》,供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用,由周秀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另外还参考了《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以及其他医学、护理文献。 设备:理论授课的教室可容纳100人左右上课,有电脑及投影设备,教学中借助于多媒体和教具等多种教学手段,使所讲内容更加直观形象,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训室配备高级综合模拟人(ECS),具有生理驱动功能,对抢救、用药有反应,急救系统。学生进行仿真训练。

  师资:教师具有硕士学位或硕士在读,并且具备双师素质,拥有护士资格证和教师资格证。

  三、学法设计

  (一)预习指导:明确预习内容,并回顾以前所学过的相关知识。

  (二)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观察、讨论、总结等。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案例展示(PPT展示与讲解病案):梁珊、女、49岁, 车祸后14 点30分被送入院。14点 40分突发心搏骤停。分析救护任务,引出学习目标。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5分钟)

  (二)讲解新课

  1、概述心脏骤停的概念、原因、类型、临床表现与诊断。因为有内科护理学作基础,结合循环系统疾病的护理,可通过复习提问的方式,重点让学生掌握心搏骤停的原因、类型及临床表现诊断。(10分钟)

  2、心肺脑复苏分为基础生命支持BLS、进一步生命支持ACLS和延续生命支持PLS,此部分内容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讲解阐释,对于重点内容可适当放慢节奏加以强调,采用提问、讨论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参

  与积极性,对于零散知识点做好小结,促进学生记忆。其中理论讲授(70分钟),教师示范和仿真训练(50分钟)

  3、简述复苏后的监护与护理。此节为熟悉内容,结合病生、护基及内护知识稍作归纳总结即可,时间控制在10分钟。

  (三)本章小结与布置作业

  师生再次回顾整个心肺脑复苏的过程,归纳心搏呼吸骤停的病因和分类、病情评估要点及心肺脑复苏术的操作步骤。布置课后作业及预习内容等。(5分钟)

  五、教学效果总结

  本次课的内容基本按大纲要求进行,充分的发挥教材创新、探究要求,结合 多媒体、实训室等丰富教学资源,将教学内容进行了活化、优化处理,使学生易学、易懂、易掌握。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勇于改革,增加实训课时,完善考核系统等。

2022年心肺复苏最新版ppt

心肺复苏课件

  一、教学理念

  结合职业教育指导思想,我确立这样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把师生关系转变为师徒关系;在实践操作中把实训室转变为“医院病房”;在学生角色上把学生操作转变为“护士操作”。先做后学,引入情境模拟,激励职业梦想。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处理

  本次课心肺复苏术选自第十九章第二节的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危重病人的支持性护理,学好此操作也为下一步学习给患者进一步的生命支持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本次课起到承上启下,穿针引线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心脏骤停的病情判断,学会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合作学习、课后反思学习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观目标:具有仁爱精神,加强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培养对“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学习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

  3.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并结合临床工作的需要,心肺复苏作为临床常用的一项急救技术,其操作步骤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内容,以此我将它列为本次课的教学重点内容。在争分夺秒抢救病人生命安全的过程中复苏的有效性尤其关键和重要,因此我将正确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法列为本次课的难点内容。

  三、教法学法

  1.学情分析

  我的教学对象是中职护理专业第一学年学生,这一阶段的孩子思维活跃、关注现实生活,是伴随信息时代成长的孩子。此时,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护理实践操作能力,但是这一阶段的孩子缺乏严谨的工作作风,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因此我将利用利用微课、QQ群、微信群,扬优势、弥劣势,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教法

  放手是开发学生潜能的良药,点拨是启迪学生智慧的钥匙。基于以上学情分析,笔者介绍一些教学方法。在这里我将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特点,以激发兴趣为最大前提,启发诱导贯穿始终。通过视频播放,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引入课堂;同时采用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 ;通过教师演示,强化感官刺激。既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又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做到理论——实践一体化。

  3.学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活动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我将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反思学习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学生为解决问题查阅资料,归纳、整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有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在课后反思中又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啃透重点、突破难点,全面掌握的目的,从而实现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

  4.课前准备

  良好的课程离不开课前精心的准备。课前我制作微课并上传QQ群,下发导学任务书。同时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每组取自己的组名,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总结出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准备的教具学具有:教材、护考辅导书、多媒体教室、模拟病房及心肺复苏的相关用物。

  四、教学过程

  (一)视频播放、问题驱动(3分钟)

  首先,我将播放一段社会热点新闻以此来布置工作任务,以任务促技能,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场景,如果大家身在现场我们该怎么做?让学生们体验上课即上班,从而激发学习动机,引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探求策略、展示目标(2分钟)

  求知的欲望是前进的动力,明确的目标是努力的方向,所以此时我及时地将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

  (三)互动探究、感受新知(15分钟)

  首先,给学生布置任务一:如何进行心肺复苏的病情判断?引导学生通过已学过的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进行类比思考,然后采用分组讨论,让各组选代表出来阐述讨论结果,如果不全面,教师加以引导,最终得出答案。这种小组合作、探究的引导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其次,给出任务二:心肺复苏的用物如何准备?这是进行心肺复苏操作的前提,此时让同学们先进行思考,选择一位成绩中等的学生来给大家准备并进行介绍,以生教生,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可以通过学生自己讲解得到锻炼,赢得自信。

  再次,继续给出任务三:心肺复苏有哪几个步骤组成?这也是本次课的重点问题,先让学生们通过微课总结出操作流程,在课堂中通过观小组讨论去探索、完善操作流程,以此学生们对操作流程形成了清晰的脉络。

  (四)模拟演练、小试牛刀(15分钟)

  学生熟悉了操作流程,此时已经跃跃欲试了,我趁热打铁,让同学们先做后学,在复苏模拟人上进行演练,体验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的要点。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困难时,相互探讨,实现“做中学”;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有针对性的点拨,实现“做中教”。在模拟演练中暴漏了很多问题,有利于下一步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示教,同时也为强化重点、突破难点做好了准备。

  (五)示教训练、强化技能(50分钟)

  由于护理专业的严谨性要求,教师的规范示教必不可少。接下来我将对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进行完整的示教。由于心肺复苏中心脏按压的手法和人工呼吸的方法是本次课的难点问题,我将采用近距离演示的方法,同时把速度放慢,把关键动作进行分解的方法进行示教,从而突破本次课的教学难点。以此学生不仅对理论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对实践也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强化了技能,充分体现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

  由于护理技能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学生的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所以接下来我安排学生们分组练习,在整个练习过程中如果有问题,可以进行组内互助探讨,如果解决不了,教师及时进行指导,把师生关系转变为师徒关系。在此过程中以先会带动了后会,也发挥了小组合作的能力,进一步的巩固了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接下来进行技能比武,看看哪位同学能正确实施心肺复苏,由组员之间互相考评,升华练习气氛。在练习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实时摄录视频,课下可以反复研究,强化技能,同时教会学生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通过本次复苏实操练习,同学们对护理工作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体验了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的责任感,接下来我让同学们谈谈对护理工作的体会,适时进行职业情感渗透。课堂活动进行到此,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均已达成。

  (六)小结评价、布置作业(5分钟)

  最后我从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三个方面对学生的上课情况予以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选出技能之星、合作小组,并颁发荣誉奖章。最大限度的鼓励学生,让学生在鼓励中学习,树立学习的信心。同时,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水平,我布置了三个层次的作业。

  教学反思

  本次课,笔者将课堂活动设计着眼于学生职业的发展,情景设计推进学生能力的提升,紧密关联学生的专业,让他们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课堂气氛活跃,通过“模拟+实战”使学生加强了技能的培养,通过“诱导+练习”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灵活运用微课、QQ、多媒体等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改进措施:把手机作为学习及拍摄工具来使用,还需进一步给予引导。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做引导者,改变课堂从现在开始。

体验“心肺复苏”

  当各种原因引起心跳,呼吸骤停时,“心肺复苏”是最有效的紧急救护方法,为了能让我们更正确地掌握“心肺复苏”,今天,吴老师为我们四零二班上了一堂生动而有趣的“心肺复苏”课。

  上课了,吴老师带着一个人的模型走进教室,我们认真地看着吴老师的操作示范。

  只见吴老师轻轻地拍着“病人”的肩膀,大声地询问:“先生,你还好吗?”看看“病人”没有反应,吴老师马上做起了心肺复苏。

  吴老师找到了“病人”心脏的准确位置,左手张开,右手握拳扣在左手上,快速地按压,连续30下,每分钟做60-80下。

  接下来,吴老师为我们示范了人工呼吸,只见吴老师左手按住“病人”的额头,右手顶住“病人”的下颚,使“病人”的下巴和地面成90度角,马上清理“病人”口腔中的异物,如有假牙要取出,再用左手捏住鼻子,右手托住下巴,深吸一口气,再嘴对嘴地呼气,重复一次,然后又开始按压,最后看看脉搏有没有反应,如果还没反应,就再重复一次。

  示范了急救的全过程,吴老师让我们轮流上去尝试,同学们都做得很好,我也不甘示弱,认真地按照吴老师示范做了一遍,原来救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呀!

  “心肺复苏”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生活常识,学会了急救,可以在关键时刻帮助别人,还可以拯救别人的生命,真是一堂有意义的体验课!

心肺复苏之旅

  周三的下午,许久不见的太阳公公露出了它脸蛋。沈淇涵的妈妈,一位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走进了我们五(10)班的课堂,给我们带来了“心肺复苏”,让大家昏昏沉沉的大脑立刻“复苏了”。

  一开始,当我听到“心肺复苏”时,觉得很不可思议,这可是能起死回生的招数啊,我们一般人怎么能学得会呢?只听见沈妈妈说:“这其实是一项简单又重要的抢救工作,一个简单的动作你就能把一条生命从死神手里夺回来。”随后,沈妈妈又告诉我们心脏停止跳动的危害:三秒钟就会导致黑蒙,十秒钟会让人突然倒地,一分钟后就呼吸衰竭,四分钟后会导致细胞死亡,而六分钟以后,人就一命呜呼了。天哪!没想到我们的生命是如此的脆弱。难怪沈妈妈说我国每年有三百多万人会因为心脏骤停而死亡,抢救的黄金时间只有六分钟,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心肺复苏的重要。

  沈妈妈在讲台前生动形象地告诉我们有关心肺复苏的急救常识以及心脏复苏操作示范,我们都聚精会神地听着,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唯恐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我们最感兴趣的就是动手实践环节了,大家争先恐后地举手,希望能亲自体验一下心肺复苏。真遗憾!我没有抢到机会,沈妈妈请了另一位同学上来当病人。她让这位同学躺在垫子上,在他耳边大声地喊了几声,随后把手指放到了他的鼻子前,并把另一只手放在他的脉搏上,说:“如果发现病人没有呼吸和心跳时,我们要赶紧向周围人群呼救,拨打120援助电话,然后对病人进行抢救。”只见沈妈妈快速拨开病人的嘴巴,检查口腔内是否有异物。然后把病人放平稳,头朝天仰着,解开这位同学的上衣,找到乳头和胸椎的交点,左手张开,右手握拳,借助自己的体重用力向下按压。看到这我有些紧张,不知道沈妈妈会用多大的力气进行按压,看她的样子应该非常的用劲,只听她说:“一定要按压下去五厘米深度。有条件的话,每按压30下,就要进行两次人工呼吸。”“人工呼吸?不会吧,太困难了,怎么呼吸啊?”带着疑问,我紧紧地盯着沈妈妈,只听见沈妈妈说:“人工呼吸,首先要把对方的鼻子捏住,然后深深地吸一大口气,用吃奶的力气嘴对嘴推进病人嘴里,再看一看病人的胸部有没有上下起伏,如果没有就再重复。这项工作,会让人感觉特别疲劳,但为了救人的生命,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直到抢救对象的呼吸开始回转或救护车来到!”沈妈妈大声地说道。哦,我恍然大悟,做好人工呼吸真不容易啊!

  不知不觉,下课铃声响了,沈妈妈的话还在我们耳边回荡着,我们依依不舍地送走了沈妈妈。这真是一堂意义非凡的课啊,我们不仅学会了心脏复苏这种急救,明白了关键时刻帮助别人的重要性,更为医生那救死扶伤的神圣形象而感动着!

心肺复苏

  在生活里,往往会见到一些人遭到外伤而昏迷或频危死亡。不过掌握了一些救人技巧后,或许会在危机及时刻能救人一命。可是你到底会那些技巧呢?现在就让我教大家一个最常见也是最管用的技巧——心脏复苏(就是人工呼吸)。

  如果你看见一个人昏倒在了路边,而且没有人管,那你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不错,你的第一个反应就应该是主动跑过去,对他实施抢救。要是抢救过来了就不用拨打120了。

  第一步,轻拍昏倒者的肩部,并在他的耳边大声呼唤他的名字。若不知道对方的名字就可以说“先生”或“女生”。若是没有反应,就说明对方已经没有意识,完全昏了过去。这时候,就要使用第二步了。

  第二步,当对方昏过去时,你就要要摸一摸对方脖子的主动脉——就在嗓子的左右两侧。可为什么要摸上摸脖子上的动脉,不摸手腕上的动脉呢?原来,脖子上的主动脉比手腕上的主动脉更接近心脏。当手腕上的主动脉不跳动时,脖子两侧的主动脉还跳动,就说明对方并无大碍。

  可要是当脖子上主动脉也不跳动时,就说明对方已经不再呼吸。可要是一旦不呼吸,心就会慢慢衰竭,直到不跳,而当心不跳时,说明对方已经死亡了!这时就要用到至关重要的第三第四第五步。并且赶紧拨打120或向旁边求救。

  第三步,跪在对方的左侧,把对方系在脖子上,嘴里和鼻子里的异物取出。然后左手按住他的头,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按住他的下颚那一部分,保持对方呼吸顺畅。记住不要摁太使劲,也不要摁太松了。

  第四步,就是要做人工呼吸了。掰开对方的嘴,深吸一口气,用嘴包住对方的嘴,缓慢而又持续的吹。若看看见对方胸口鼓起,就说明气已经送入对方肺内。就可以做第五步了。

  第五步,也就是这几步中最重要的一步——心脏按压。先把自己的双手重叠,然后两肘伸直,垂直用力下压对方的胸骨4-5厘米(小孩按下3-4厘米),要有节奏感。一压一松,每分钟做60-80下(小孩做100下。)。与人工呼吸相互交替着做,第四步和第五步交换进行:吹两口气挤压15次。双人抢救时,吹一口气按压心脏5次。直到患者自己呼吸或救护人员到场。

  现在大家学会了这个技巧了吧!

体验心肺复苏

  今天下午,张老师告诉我们待会儿要举行心肺复苏的体验活动。顿时,班级里炸开了锅,我的心里也充满了抑制不住的好奇。

  到了操场,看到四年级的各班队伍也陆陆续续地进场了。地上摆着橡胶假人,后面还有一台机器,那就是“PA”。每台机器后还站着医护人员,使我眼前一亮。这么大的阵营,到底要卖什么关子

  这时,一位医护人员拿着话筒,走向前,向我们介绍“心肺复苏”。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心肺复苏”,医护人员还为我们做了形象生动的演示。只见医护人员双手交叉,用力地在病人的心脏下部进行按压,接着,进行了“人工呼吸”。看着看着,我有点迫不及待了。

  开始亲身体验了,我的那颗蠢蠢欲动的心已经跳了无数下了。只见一组一组都过去了,但没人抢救成功。我不禁疑问:到底谁会是第一组抢救成功的呢?轮到钱璟轩和郭嘉乐了,只见他俩信心满满的走了上去,跪在假人旁边,开始进行“心肺复苏“。郭嘉乐用力地双手交叉在病人的心脏下方开始按压。瞧!想不到平时那么有书香气的郭嘉乐今天居然变成了“绿巨人”,他真是使出了“洪荒之力”呀!只见医护人员高喊一声“停”!钱璟萱开始行动了。只见她用一只手托住病人颈部,另一只手捏住病人的鼻子,用纱布盖住病人的嘴,准备“下去了”。钱璟萱的嘴巴紧紧包住病人的嘴巴,一点儿缝隙也不留。鼓起腮帮子,呼下两口气,钱璟萱和郭嘉乐的“心肺复苏”完成了。医护人员宣布结果的那一刻,全班屏息以待。医护人员大声宣布:“成功了!”这一刻,尖叫、呐喊都汇集于四(1)班。紧接着,轮到我和殷佳铖了。我激动地走到假人旁边,等待殷佳铖的完成。“三、二、一”轮到了我了!我重重地洗了两口气,呼进病人的嘴巴,不负众望,我也成功了。

  体验完了,虽然腿麻脚酸,但我们也很快乐,因为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四(1)班胜利了!我感慨万分:原来心肺复苏也是一项“体力活”呀!我一定要再接再厉,挽救更多生命。

学的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的目标和方向。目的就是逆转他的临时死亡。

  从而完就出师者生命,恢复健康。

  几位重病症,特别像猝死一类的病人急救的概念,从医院要是能孕前不是登船了,在医院里抢救。

  更突出,在医院之外在社区进行抢救,基层提供下面的基本生命支持应是公共和社区的一种责任。

  店那店,时间就是生命。常州的时候,要争分夺秒,不能等救护车不能报警不能拉了,便去医院。

  逆转病人的临时死亡时间非常短暂。

  心脏病发病着1/4的症状是吐丝。第一个表现是倒在地上平时的时候心脏病,从来没有过。

  在某一天的某一个场合突然倒下去了,然后心跳停止了。

  以前可能没有。新交通没有心机,公司没有心理混乱。别人平时很健康,什么都没有。

  美国资料表明,死亡病因中以心血管疾病为主,手每年约有70万人始于冠心病,而其中的分支我猝死。每天约有1200人,一心惯心脏病儿发作而猝死,近乎每分钟就一人里那儿,其中约90%的醋时之后由于心室颤动一起。

难忘的心肺复苏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妈妈医院组织的“武医夏令营”活动,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心肺复苏”术了。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先是进行了简单的自我介绍,认识了很多新朋友,还做了一些小游戏来热身。重点来了,我们有幸请到了急诊科的护士长阿姨,教我们如何做心肺复苏。在遇到突发昏迷、呼之不应的病人时,我们需要对他施行心肺复苏术。我们做心肺复苏时,还有一个口诀“叫 叫 C A B”,是什么意思呢?第一个“叫”,是指叫那个昏迷不醒的人;第二个“叫”,是指叫别人来帮忙;“C”是胸外按压;“A”是打开气道;“B”是人工呼吸。

  护士长阿姨做完示范,就让我们一个一个做了。终于轮到我了,我先把右手手心压在左手手背上,翘起手指,掌根压在病人的胸骨中下段,手臂垂直,借助上身的重力进行按压。“1,2,3,4,5,6,7,8,9,10……”30下之后,再把他的气道打开,进行人工呼吸,比例是30:2。直到他完全清醒过来或者出血自主心跳,才能停下来。另外,这段时间被称为“黄金五分钟”,只有在这个时间内尽早进行“心肺复苏”抢救才有用,否则他就会死亡。听到这里,我们都感到了责任重大。

  虽然现在学习“心肺复苏”不太会在生活中用到,但是这是一项很实用的技能,在紧急时刻,能救命呢!

心肺复苏

  年陕西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基本操作评分表

  考生姓名准考证号培训专业考核时长分钟操作项目内容分值实际得分操作前准备评估环境安全:周围环境对施救者及患者无安全威胁;置患者于硬的平面6心肺复苏操作过程判断意识:大声呼叫患者、用力拍双肩;看胸廓有无起伏4求助、启动急救系统:指定专人并拨打急救电话2AED:建议携带自动体外除颤仪3判断循环:松解患者领口,领带,触摸同侧颈动脉搏动(从气管向外,胸锁乳突肌前缘,轻压),时间:5-10秒(1001、1002、1003……)松解裤带5胸外按压及姿势要领:定位:胸骨体1/2处(胸骨中下1/3交界处)按压姿势正确按压幅度:5-6c次按压中至少有23次符合此标准)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每30次按压时间为15-18秒)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30次按压中至少有23次符合此标准)按压过程中大声计数(01、02、03……)尽量减少按压中断时间(﹤10秒)30开放气道:清理患者口鼻分泌物、异物,检查并取下义齿;“仰头抬颏法”打开气道,保证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和地面垂直10人工呼吸及操作要领:平静吸气后,将口唇紧贴患者口唇,把患者口部完全包住,深而快地向患者口内吹气,应持续1秒钟以上,直至患者胸廊向上抬起。吹气量每次500~600。然后使患者的口张开,并松开捏鼻的手指,观察胸部恢复状况,再进行下一次人工呼吸。20每胸外按压30次进行2次人工呼吸,至少做2个循环5重复检查:触摸同侧颈动脉搏动5-10秒(1001、1002、1003……);同时观察呼吸5职业素质操作时动作迅速准确,不慌张,操作结束后向患者家属告知急救结果以及下一步处理意见5着装整洁,仪表端庄,举止大方,语言文明,认真细致,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质5总得分:老师签名:年月日

  注:全过程任何步骤违反无菌操作原则,一处扣10分

心肺复苏

  可是这样没发生的那些事情,就算是你追你,不知道年龄来假装知道。只是很多事情说不清楚,但是你不能不承认我很趁现在。

  那个时候,大家总是觉得事情的发生非常简单,所以从来没有去在意。

  我高口袋,我在看不上面,嗯你好!我你嗯我比你大我们明天再吃吧,明天吃。你但是日嗯我你为。这样都是什么啊,乱七八糟的。

  听着他们的话,甚至会觉得每个有伴去理解。

  病人的存活率越高,这个概念超过十分钟,基本上就没有救了。

  救护车到病人身边需要至少需要十分钟,等到他身边之后就会等完了他的死亡,因为发病率,一般都在发病后15分钟以内。

  除颤器,一般都在医院里外人拿不到。

  初三月早病人的存活率越高,负责抢救的存活率就会变得特别的低。

  平时强者边儿是右肾的是,但是这并不一定都是一生的事,强求猝死的病人和一些机遇,我也病重的病人都是自己的义务,不单纯是医生的事情。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保密讨论个人发言

护士长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