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春》教案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朱自清《春》说课材料

  一、教学理念与设计意图

  中学语文既具有工具性,又富有思想性,既含有人文性,又富于形象性。在知识传授过程中,要善于挖掘蕴含在教材中的美感因素,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通过加强美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春》写得有形、有色、有声、有情,充满诗情画意,具有丰富的美学因素,许多名师都对其进行过精彩的讲解。分析透彻,语言优美,富有激情,令我自叹弗如。以往的教师都是逐层分析绘春图,我想尝试另一种方法:既不破坏文章的完整性,又能使学生拥有更大更自由的活动空间,获得多层次多方位的审美享受,全面提升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放弃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的细致分析,把讲解与欣赏、发展智力与陶冶性灵、知识吸取与美感享受有机统一起来,并运用自主或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获得丰富的知识,提升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全面的语文素养。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充分考虑了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设计教学。

  1、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活动,而老师只是在适当时给予必要的补充和指导,在学生分析表达有困难时给予点拨和帮助。

  2、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在活动中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自由发展的空间。我在拓展延伸课文部分设置了三道练习题:一是写出有关春天的成语、俗语、对联、诗歌、歌曲,写得越多越好;二是从春花、夏雨、秋风、冬雪中选自己感兴趣的专题写一段话;三是根据文中的某段描写,画一幅描绘春天的画。学生可以从中任选一题。这种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给学生以自由发挥、发展的空间,使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兴趣爱好的学生能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能。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学习并欣赏作品准确生动、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学生在朗读感悟中理解文章内容,品味文章的妙处,体会修辞手法的成功运用。

  2、过程与方法:本课主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学生则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并欣赏作品准确生动的语言,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4、教学重点:领会作者细致观察、生动描述抒发感情的方法。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和多种修辞手法具体细致写景状物的方法。

  5、教学难点:把对景物的细致描写与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完美地结合起来。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由名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兴趣。

  2、整体感知:

  A.欣赏春天的画面及配乐朗读《春》。

  B.请学生谈谈文章描述的画面。

  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理解文章内容,感知作者情感,受到美的熏陶,检查学生听的效果,同时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C.让学生挑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试读,引导学生运用朗读知识体会朗读的技巧。

  D.请几名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其他学生进行点评。

  主要培养学生读的能力,学生主要采用自主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

  3、合作探究:学生在教师给出思考题的引导下梳理全文结构,领会用词的准确、生动和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绘的特点,品味修辞手法的妙处。

  A、把你认为写得最美最精彩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哪里,精彩在哪里。(要求不动笔墨不动书)

  B、文中从迎接春天写到春天的美丽景色,再写到歌颂春天。读后分分看,哪几节写什么。

  C、提出自己阅读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学习小组内先自行解决,然后将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提至全班。

  D、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对精彩的句子进行讲解。

  可使学生品味作品语言的准确生动、清新优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并使教师了解学生情况,在此过程中培养其口语表达能力,使其勇于表现自己,并掌握相关知识。此过程中教师可伺机点评,使学生了解相关的修辞及写作知识,并提示他们可以运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E、春天这么美,这么好,在这大好春光里,我们是不是只看看草、赏赏花?引导学生赏析第七自然段,并齐读。

  突出文章主题,使学生领悟文章主旨,培养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延展课文:设置三个不同层面的问题,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一题完成并交流展示。

  A、朱自清先生以散文的形式为我们表现了春的美。你能不能从其他的文学或艺术形式里找到春的影子

  B、自选题:①含有春字或描写春的诗、词、歌曲、成语、对联、俗语、谚语。②从春的畅想夏雨秋风冬雪中选取你感兴趣的专题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③根据课文画一幅描绘春天的画。

  C、.学生从以上练习中任选其一,练习过程中可以自由结组交流、探讨。之后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

  此环节启发学生找出写春的各种艺术形式,使其思维活跃起来。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练习,并运用自主或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其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以丰富学生知识,培养他们全面的语文素养。在展示作品过程中,让他们体会成功的欢乐。

  5、仿写:仔细观察秋天景色,用细笔细描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写一篇短文,题目是《秋景二题》。

  6、板书设计

  春

  朱自清

  迎

  盼望着

  绘

  草、花、风、雨、人

  颂

  娃娃、姑娘、青年

初中语文《春》教案

《春》说课稿

  本文是抒情散文,要求学生从课文出发,采用边看、边问、边想、边读、边写。看:看图片,欣赏春天美景,进而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问:提出问题。想:思考并回答教师精心设置的问题。读:读顺、读流畅,读出感情。写:通过本文的学习,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写片断。

  4、教学时数:三课时(因为我们的学生语文底子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决定本课教学用三课时完成,我上的是第二课时)

  三、说教学程序

  用一句概括:由表及里,循序渐进。

  一、导入

  二、考点回顾

  1、朱自清(1898-1948),字,号,江苏扬州人,是我国现代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也是著名的。主要作品有散文、

  、等。

  2、《春》这篇文章可分三部分,分别为。

  其中在“绘春”部分又描绘了五幅图画可依次概括为:、、

  。(设计此题目的在与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

  三、赏春

  欣赏几幅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有关春天的诗句(设计此题步骤目的是将学生学语文的目光由课内导向课外,引向丰富多彩的更大空间,使课内外结合,轻松自然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扩大教学容量。)

  四、读春

  请几位同学分别颂读3-7自然段,教师或学生对朗读予以简要评价。出示朗读要求:

  1、读音正确,声音洪亮。

  2、把握好感情基调的变化。

  3、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美感。

  (设计此题旨在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春天形象,传达内心喜爱春天的情感)

  五、品春

  再读课文,说出最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或者最喜欢哪些词句,与大家分享,同时说明理由。可以用这样的格式:我喜欢句,因为它写出春天的______(景物),用了____修辞,或是从____角度来表达_________的情感。

  六、析春

  1、春草图:写到了哪些景象,分别有什么特点

  4.春雨图:看看图片上的春雨,想象作者笔下的春雨,概括其特点。

  5、迎春图:引导看图片――画了什么?有什么感想

  (通过品春和析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领悟,写景

  物必须进行细致的观察,还要逐步学会各种写景方法,如修辞手法、表达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自我介绍英文版带翻译

工作自评表自我评价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