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书法怎样正确入门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学习书法之初

  今天,我第一次上书法课。我心想我一定可以学好的,心里很担心不知老师教得好不好,对我们要求严格不严格。

  我们开始上课了,老师让我学写横竖、执笔。同学大约有20来个,家长也不多。我们各写的字也不一样。我一开始不会执笔,因为我习惯了铅笔的写法,姿势也不正确,头总想趴在桌子上,后来老师告诉我要把胸挺起,把三个手指都按住笔,剩下的拇指靠在毛笔下,大拇指放在四个拇指的中间,写字时还得注意笔画顺序和字形,要轻轻用毛笔尖写,这样我就会写了。

  12点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作业,回家了。

  今天我感到很高兴,因为我懂了学书法要认真,细心才能写好,它会使我养成耐心的好习惯。

自学书法怎样正确入门

学书法

  三年级里的一天,老师突然让我们学习软笔书法,我又激动又兴奋,因为那时我还没有练过软笔书法,终于能试试看了。

  老师告诉我们,应该先把大拇指放在笔杆的偏下位置,再把食指放到与大拇指同一行的反面位置,然后把中指放在反面食指的下面一点,随后我把无名指放到笔尖上面的一点,最后把小拇指放在无名指的后面,开始我还觉得很别扭,可是又抓了一会儿就没有那么别扭了。

  终于,老师开始讲解。先教我们写一“横”,只见老师提起笔来往回收了点锋,再顿了一下,又往顿的地方转了一圈,回到刚刚顿的那个位置,“磨蹭”了一下就不急不慢地先右又走了起来,可以看出,老师的笔迹是越来越粗,随后往上一写,然后往下一顿,最后再转一圈,往上一写就写出了一个工整而又美丽的长“横”,随后老师让我们自己练长横,我激动不已,立即拿起毛笔舔起了水。我一按,糟了,太大了,我只好重新写。我前面写得蛮好的,可是一到横的地方就写粗了,但是我不气馁,再重新写了一遍。就这样子,错一个写一个,再错一个再写一个,这样来来回回好多次,我终于把长横练好了,心里很高兴,但是我和书法家差的十万八千里呢。还得继续多加练习。可是我刚刚准备在练几个长横时候,下课铃就打响了,看来只能回家再练了。

  自从学了书法以后,我每个星期都会在家练习几遍,把一些简单的横、撇、竖、捺学会了,但是字写还是和书上的相差甚远,我还得勤奋练习。

  书法教会我不仅要写一手好字,更教会我做事要坚持永不放弃,这样才能成功。

学书法的心得体会

  在开学的前三周,我学习了书法。同大一下半学期的书法大体相同,主要是学习颜真卿的颜体。但是练得时间太短,成效并不太大,还需进一步的学习和长时间的勤奋练习。

  在学习书法,阅读书法史的时候,要学会从不同的书法形式后面找到古人都遵循的法则。这种法则,虽然在外在形式上的表现,历代不同,各人相异,但其内在的规律法则却是一样的。

  学习书法,很重要的就是从点画用笔上去找古今一脉相承规律。历代大家都很重视写楷书,学书法的人不能在楷书体会到多少书法规律性东西于其他书法是不会体会很深的。除了实用以外,楷书里面包含了大量的书法最基本规律和完备的笔法。楷书让人静下来注意每个点画的动作,细节,尽量把每个提按转折做到位。长期靠这个养成的用笔习惯,让人手下的感觉微妙而细腻。

  结合历代大家对不同人物书法的品鉴,用心比较和体会里面的高低好坏,去认识书法最基础本质的东西。还有就是要把不同的书家多做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矫正自己,依靠的就是不断深入的读帖和临帖。

  用笔尤其要注意起笔和收笔的地方。不管写哪种书体,行笔必须自然,动作必须连贯,笔势要畅,势圆笔方,势方笔圆,整个动作就像打太极一样,动作要有节奏,要合于自然。行笔要提中有按,按中有提,笔要留得住,杀进纸去。不能有含糊的东西。顺着心中的节律,从胸有成竹到胸无定数,自然生成。

  写唐楷有收获,再写魏碑也不会有太大障碍,只不过用笔更方一些。它的笔势是一致的,都是一脉相承的。

  学艺术的三个层次:一,技法上的学习;二,视觉形式的研究;三,精神层面的修养。

  写褚的楷书,用笔的时候,要注意笔锋的变化,敏锐的捕捉笔尖入纸,行笔,出锋的运动轨迹,要充分发挥出笔毛的弹性。点画”是动作,蕴含有基本的笔法和动作在里面,过去的人对书法强调动作,笔法。用“线条”来讲书法是讲不彻底的,因为书法根本不是线条。

  好的书法能表现出作者人生,生命的体验。无论文学,还是书法,既含蓄又直接。好的作品我们会感受到它无拘无束的情感流露,无障碍,随心所欲。初学一个帖,点画和点画之间一下很难摆顺,这需要我们去找规律,一点一画,一撇一捺间每个大家都会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规律找到了,才能深入。写一个字,切忌把每个部分孤立起来,要做到协调,整体协调能力是很重要的,这有很多窍门,道理在里面。

  临帖时要随时随地提醒自己不要让笔把自己左右了,要用笔,自己左右手中的笔。下笔要善于找参照,大胆落笔,随时调整,锻炼出前笔有缺憾,后面的点画能补救回来的本事,字的形要控制好,也在于善于找参照。临帖的时候自己的主观不要被帖套住,随时想到整体的关系,更加注意单个字的整体,角度的大小,长短,笔划之间的配合。从大的方向把握住“度”,再从细节上深入。褚字圆转多,笔划多的字方折少,点画少的字方折多,这样整个字,整篇字都能挺得起。颜体字是下面收得比较短,重心下压。复杂多折画的字,多数折要削弱。强调度,一个字强调只能一两个点画,要有主次关系,整体决定细节。

  在这三周的学习中,我练习的颜体和柳体没有区分。书法史一门长期的练习,需要钻研和静心学习。我会在接下来的书法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

学习书法

  书法是有灵性的,学习书法,会给你带来许多好处。所以去年,妈妈让我学习书法。

  学书法,让你的字很好看。我学的是毛笔书法。它有许多规律、步骤,写起来比较复杂。“先逆锋,对,再顿笔,把笔提上去,向右行笔……回锋收笔……呀,横折的折部分,为什么鼓出一个包?快改正吧!”瞧!老师又在指导我怎样写字了。但繁琐的步骤并没有使我失去兴趣。我觉得古人写字有特色:他们写字端正,笔画变化多端[注: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时而长,时而短;时而弯,时而直;时而方,时而圆;时而粗,时而细;时而断,时而连……

我学书法

  书法,顾名思义,就是书写的方法,书法要求美观、漂亮,特别是毛笔字,更是博大精深:楷书方方正正,大方美观;隶书线条随意,美在其中;草书行书刚劲有力,形乱意不乱……

  说起来我学书法已经三年了,也算是浓墨情深。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人们喜欢它以奔放、以洒脱、以流畅,爱它以柔美、以细致、以精气,传承它的行云流水、飞沙走石、大雅不俗,一字千金,每个字都是无价之宝,都是有生命、有灵性的,它生活在人们的心里,心中有字,胸有成字。

  练习书法是一件快乐且困难的事,因为每个字都需要精雕细刻,每个字都要表现得淋漓尽致。字是一个人的门面,也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窗口。俗话说:字如其人就是这个道理。生活中处处有字,仔细品味其妙无穷。

  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国的汉字可谓是博大精深。美国英国的字都是一个个字母组成的,很简单。可是汉字就不同了,它变化多端,奇妙无穷,有时藏在云端,有时匿在风尾。因此,它吸引了全世界的人纷纷学习。对于书法,我的认识是:勤观、善练、细想、慢尝。勤观意指勤于观察每个字的奥妙,后善练为多加练习,并在练习过程中思考,最后慢慢去琢磨,去品尝。

  可能对于那些名家来说,我有些肤浅,但我的这些认识,却给了我极大地帮助。毛笔字的那些笔画,给了我极大的能量和乐趣,让我努力去探索、去追求,去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自学书法怎样正确入门

学书法

  第一,要细心。汉字有点、横、竖、撇、捺、横折勾、竖弯勾,写法都不同,还有,笔画的粗细也不一样.因此,写字时要集中精力,细致地区分。

  第二,要耐心。因为毛笔是软笔,比较难掌握,而且汉字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撇捺交叉、方框缩格等不同的写法。所以,写字要有耐心,不能马虎潦草。应先写楷书,然后学行楷、行书,基础打好了,最后才能学草书。

  第三,要有恒心。要学好毛笔字,不是几天、几个月就能学好的,因此,学书法要经常练习,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能半途而废。

  书法是一门艺术,现在,我对书法有了一定的兴趣,我决心坚持学下去,争取成为一名小小的“书法家”。

学习书法

  我的字原本写得不好,爸爸妈妈总是为这件事而烦恼。妈妈听说萧老师家有个书法兴趣培训点,便带我去试试。

  刚开始,萧老师就教我们毛笔字的握笔姿势,首先大拇指和食指夹在笔杆的中间,中指勾住笔,无名指的指背抵着,小指自然弯曲。握笔的时候,你的掌心要空的能有两个手指伸进去。

  接着,萧老师要我们记住10个字:头正、身直、臂开、臀满、足安。萧老师说撇要有撇尖,捺要有捺脚,这样字才好看。萧老师说到这儿,我就好奇起来:为什么撇要有撇尖,捺要有捺脚呢?后来我才知道这些都是笔锋。写毛笔字还要注意起笔、行笔、收笔。

  萧老师告诉我们:写毛笔字不能有任何杂念,要一心一意。

  萧老师让我们记住这几个字:人正字正,以字养德,写字育人。一丝不苟。

  接着,萧老师发下来一本描影字帖,让我们自己写,肖老师看见我的手在抖,就手把手地教我,可见萧老师是个负责任的好老师。

  萧老师在我们写字写得累了的时候,讲一些著名书法家的故事,如王献之写完了满满十八缸水。萧老师读这些故事是为了来培养我们对书法的兴趣。

  从那以后,我的字变得漂亮了,以前我做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现在我做什么都有耐性了。这些难道不归功于写毛笔字吗

  写毛笔字也是有好处的呢!写毛笔字是有利于健康的,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老人都喜欢写毛笔字呢

  从写毛笔字中,我明白了:我们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为什么就不能写出一手漂漂亮亮的中国字呢?所以,我以后要以更认真的态度去写毛笔字,我一定要写出一手漂漂亮亮的中国字!

学习书法的过程

  五六年级的时候,热爱书法的爸爸就开始教我学毛笔字,每天幼儿园回家,我都要写上一、二个小时,但进步并不明显。

  不久,爸爸就意识到他的做法是错误的,就帮我找了一位书法老师。从此,我就跟着这位老师学习书法。学书法的第一天,老师教我们这样拿笔和写字的姿势,有了一点点基础的我,常常是写得最好的,总是受到老师的表扬。随着一天天的进步,老师对我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要求我写得快一点,写得有气势。

  小学三年级时,学校开展了一次现场书法比赛,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比赛。比赛前,我非常认真的练习,为这次比赛作了充分的准备。比赛那天,我们在操场上一起写毛笔字,身边是我的同学朱凯明,他可是学了很长时间的了,比我写得好多了,但这并没有影响我的发挥,我认真地写着每一个字。比赛结束了,出乎意料的是:我居然得了一等奖,这大大增加了我练好书法的信心,但我并没有骄傲,更加刻苦的练习书法。

  从此,我参加了许许多多比赛,获得了许多奖,有市级的,有省级的,甚至还有全国的,每当我获得证书时,都非常激动,因为在这背后我付出了许多许多:老师对我的要求很高,总批评我写得不好,每次都有更严格的要求,对我写的每一笔一画都很讲究,写得不好就从来。随这年级的身高,我的时间也越来越紧,学书法也越来越苦,但我没有放弃,继续学书法。

  我努力学书法,书法成了我灵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自学书法怎样正确入门

学书法

  书法,虽然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事实可不是这样的。

  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两枝毛笔。大家可不要认为,打开就可以入墨了。写时还要经过三个步骤。开笔:要先用温水将新笔的笔锋全开或用手指从笔的顶部一点点将毛揉开。开始使用会出现浮毛现象,但会立即停止。润笔:使用过的笔再次使用前需要清水将笔毫浸湿,然后将笔倒挂数十分钟,使笔锋恢复韧性。当然这是一个最重要的步骤。入墨:要将墨汁渗进笔毫,必须要将清水吸干,再用一张吸水纸轻托笔毫,这里有个小细节:如果入墨太少,笔就不能运转自如;如果入墨太多反而笔的腰部涨无力。最后一个步骤一定要非常的小心。好了,做完开笔的准备工作,就可以入墨开始动笔了。我拿出一叠专用的纸,把笔放到墨盘上,用笔尖轻轻摩擦墨汁,墨汁就被笔尖吸到里面去了。我摆好了握毛笔执笔法,轻轻一写,手抖得太厉害了。不然握着毛笔,在空中比画比画,终于比画得有点像个样子了,便在纸上大写起来。哎,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又入了一点墨水,在纸上放开手脚的写起来。咦?怎么写起来没有力气啊?我饶了饶脑袋。对了,不是说入墨多笔的腰部涨又没力吗?又入了一点墨水。这下应该刚刚好了吧!我又抽出一张专用的纸,写上“语数英”这三个字。怎么又这样啊?笔都不受我控制,真是气死了。我扔下笔,等我好一点以后,我又换了一个想法: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再来一遍,也不碍事。我重新拿好笔,点了点墨,有板有眼地写了起来。“耶!太棒了!我成功了!”我大声喊到。妈妈摸了摸我的头,笑道:“有付出就一定有回报,好好加油吧!妈妈相信你!”

  经过这一次的努力,我明白了人生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总有遇到困难的那一天,我相信有付出就一定有回报,不管你做什么事,只要认真对待,坚持不懈,就有成功的那一天。

自学书法

  爷爷以前是个浮躁的人,他脾气不好,不喜欢做家务,最喜欢把眉头一皱脸一摆,谁也不爱理,与领导争吵、与奶奶闹小别扭都是家常便饭。

  可他唯独做一件事情时出奇沉着,那便是练书法。爷爷从小热爱书法,尤其是草书。他曾说,他格外欣赏那如行云流水般灵活流畅的笔法,仿佛有一个安静而广阔的天地隐藏其间,让人不自觉身临其境,并如痴如醉。我不懂书法,可我能从爷爷的眼中看到了他对书法执着而真切的热爱。

  可惜他小时候家里太穷,请不起书法老师,唯一的哥哥又剥夺了他绝大部分时间让他去做农工。于是这一兴趣爱好,只能在他上学时不多的美术课中得以发展。

  后来爷爷有了工作,经济条件好了起来,可小时候兴趣的火苗早已在时间的飞逝中熄灭。再加上爷爷当时忙于处理工作上的烦恼,以及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根本无法品味书法的美妙。

  直到年过半百,他才把这个被抛到九霄云外的兴趣重新拾了起来。但他并没有找到专业的书法老师,而是打算自己琢磨。因为他总觉得,只有自己琢磨出来的东西,才是遵从本心且弥足珍贵的。

  于是他开始了漫长的自学之路。他买了几本厚厚的书,纸页已经泛黄,并散发出朽木一般的味儿。还买了好多大小、粗细不一的毛笔,以及一个大大的砚台,还托人买了个巨大的书柜和桌子。布置书房的时候,他兴奋的像个孩子。我还笑他:摆出这么大个阵势,吓唬人呢!

  可是之后我明白了爷爷并非一时兴起。他常常坐在书桌前,一呆就是几个小时,头就那么低着,津津有味地钻研书本。一直保持着那个姿势 ,有时甚至让人怀疑他是不是睡着了

  夏天,他喜欢开着空调,扇着一把小竹扇时不时推推老花镜。冬天,他就披着大棉袄,哈口暖气搓搓手掌。有时看到精彩处,他便会啧啧地赞叹两下。有时突然灵感乍现,他便激动地大笔一挥,在纸上染出朵朵创造之花。当然也有烦躁的时候,每次爷爷钻研了好久,也学不到书上的精髓时,他便会焦急地在书房不大不小的空间里踱来踱去,奶奶叫他吃饭他也不去。但有时练书法就是这样,你越急它越与你对着来,于是爷爷只能重新回到书桌前,安下浮躁的心,继续临摹研习。

  我惊讶于爷爷的执着,也惊讶于爷爷的耐心。他本是个浮躁之人,可他却肯花那么多时间去一个字一个字地研究,一比一画地临摹。从生疏到熟练,自学书法不仅使爷爷的爱好得以发展,更教会了他修心静养,获得平和宁静心态。

  奶

  有时自学不仅仅是学习技能,更是修炼自己的一份心性,营筑属于自己的一个精神世界。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书法练字内容摘抄

学书法练字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