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关爱老人

  他们在许多人的眼里已经不再重要,甚至成为了负担。在他们眼里老人是曾经盛开的花朵,现在已经凋零,曾经茂盛的大树,现在已经落叶。可老人是不会凋零,不会落叶的!他们虽然老了,却还为社会做着无私的贡献。

  在我们小区就有很多老人在节假日的时候显得很孤独,他们或许都是子孙满堂,但是他们的子女却都因为生意忘了回家陪陪老人。我觉得我们应该有时间多带老人去公园散散步,多陪他们聊聊天,使他们感觉到温暖,让老人们不会感觉到寂寞。用感恩的真情,温馨的话语、宽广的胸怀,平凡的举动,无私的付出、真诚的服务,呵护每一位空巢老人,营造尊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气。

  温暖老人,奉献一片爱心。关爱老人,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生活细节做起。一杯茶、一碗饭,点点滴滴见真情;一件衣、一床被,丝丝缕缕连爱心;一个电话、一封家信,字字句句显孝心。让我们“常怀尊老之情,常扬敬老之意,常兴敬老之风,常尽为老之责,常办利老之事”,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助、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由孟子说的古话就告诉我们在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

社区老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关爱身边的老年人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强烈关注。近日,在学校“追寻雷锋足迹,体验雷锋精神”活动的号召下,北郊中学八年级(6)班的同学们在思考:怎样才能让我们身边的老人得到更好的关爱呢?有人说,可以去敬老院看望老人,陪他们聊天;还有人说,可以帮助家里的老人做家务……但大家都迫切地想有一个能更长期更有效地为老人服务的行动计划。经过热烈的讨论,最后我们决定,掏出自己的零花钱,编写印制一本《老年人实用信息手册》,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方便与快捷。

  在班主任曹一美老师的指导下,活动前期,班级同学做了充分的准备,对身边的老人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实际所需。根据调查结果,确定了手册内容包括:常用电话号码、消费者维权常识、老年人养身常识、健康饮食、常州交通信息等。我们分成了信息搜集组、编辑组、打印组、装订组等小组进行分工协作。

  通过联系,活动得到了学校和西新桥一村社区的大力支持。3月4日下午,同学们把亲手制作的手册免费发放给了社区中的老人们,看到他们津津有味地翻阅我们的手册,我知道我们的活动成功了。当然,社区王奶奶也对手册提了一些意见,让我们受益匪浅。比如,他说,在手册中还可以增加一些国家对老年人的保障政策、常州敬老院的地址电话等等,这样的信息老人们也特别关注。她还说,看到我们这些中学生能有这份心来关注老年人,她们非常的高兴!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希望能对身边的老人提供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也期望同学们都能养成一种关心帮助他人、敬老爱老的品质,由此来发扬雷锋精神,提高自己的公民素质。关爱老人,还需要我们长期的努力,我们会在这次做的手册的基础上,结合大家的意见,继续修改完善!在在这个春暖花开的三月间,北郊中学八(6)班的同学向全体中学生发出倡议:“爱老、敬老、助老,从我做起!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吧!”

慰问社区里的独居老人

  =今天,通过在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妈妈的帮助下,刚成为小记者不到一个月的我完成了我的第一个牛通社的作业——慰问社区里的独居老人。

  “叮咚”“叮咚”,随着门铃声渐渐消失,门一开一位行动不便坐在轮椅上,白发苍苍的老婆婆便出现在我眼前,见到我前来拜访,她那满是皱纹的脸上便浮现出笑脸,我急切的大步上前走到老婆婆面前:“外婆,新年好,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并送上了新年福字日历、春联,随后收到了我的俩个妹妹的新年祝福后,更是笑得合不拢嘴。接下来我们便开始表演,首先是我的古诗两首:《芙蓉楼送辛渐》和《登幽州台歌》,一背完,外婆兴高采烈的鼓起掌来,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真棒!真棒!我像你那么大时,连什么是诗都还不知道呢!”结束了我的诗朗诵,就轮到两位妹妹的歌曲—《虫儿飞》了,那优美动听的歌声,把我们所有人都吸引住了,她俩一唱完,我们便用掌声来表示对她们的节目的肯定。我们还和外婆拉起了家常,认真询问了她近来生活状况、身体情况、和新年的心愿,外婆很健谈的告诉我们:“我的新年愿望就是希望你们学业有成、天天开心、大家身体健康,”最后我们依依不舍的告别了外婆家。接着,我们又去拜访了两户人家,但都因正是午休时间,只是送上了新年福字、日历、春联、以及新年祝福就匆匆的离开了。但是,我仍然从他们的脸上找到了开心、满足、欣慰的笑容。

  通过此次活动,我与独居老人之间的交往能力得到了锻炼,使我的观察力、反应力也有了一定提高,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一定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小记者了。

访问阳光老年福利中心

  今天,阳光明媚,我们六年级的小记者带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访问参观老年福利中心。福利中心在苍松路108号,这里阳光充足,环境幽静,是老年人生活的好地方。听院长介绍,福利中心的占地面积约有40亩,是2008年底才建好的,现在共有84位老人住在这里。福利中心里还有棋盘室、乒乓室、绘画室等供老人们休息娱乐。

  良好的条件让住在儿的每一位老人觉得舒适、温暖。我们带了蛋糕、鲜花,还有一些小礼物送给老人们,还和老人们拍照合影,每个老人的脸上都是乐呵呵的!我们采访了一位74岁的老人,她曾经是一位老教师。她穿着朴素,头发也有些花白了,但看上去很有精神。

  “您在这儿住得习惯吗?”“您在这儿过得好吗?”,关切的问候一句接着一句。老人眼里闪着泪光,她告诉我们,她过得很好,在这些年里她从未这么高兴过,我们的到来给她带来了快乐和幸福。她腿上放满了同学们亲手做的卡片、礼物、鲜花,她的手不停地擦着激动的泪水。她还说,这儿有家的感觉,很温暖、很幸福。最后, 我们还给老爷爷老奶奶表演了节目。

  我们合唱了《同一首歌》,动听的歌声赢得了老人们的热烈掌声,换来了老人们会心的微笑,也给老人们带来了愉快的心情。我们唱得开心,老人们也听得高兴。这次参观福利中心,我们不仅给老人送去了祝福,也让我受益匪浅。

关爱空巢老人

  当你躺在柔软的双人床上一边玩手机一边吃零食的时候。到底全家聚在一起团团圆圆欢声笑语的时候,当你抱怨工作不顺家庭不美满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有这样一种老人,他们没有儿女的关爱,每天生活在敬老院里,他们每天以泪洗面,没有人和他们聊天,他们每天都望着窗外,希望自己的儿女回来看望自己。没错,他们就是不孝之子所谓累赘的空巢老人。

  你不是说他们不干净,说他们事多,嫌他们啰嗦,说他们占地方,把他们赶出家门。我想问问你们他们10月怀胎生下你们是错的吗?他们不求辛苦的要你们20多年不求回报是错的吗?你们嘴里那一句句看似有理的埋怨。但他们内心受到了多大的打击你们知道吗?你们的良心都去哪儿了?那可是生你们养你们的父母啊!

  他们总喜欢坐在窗台向外眺望,那是因为他们内心还对你们抱有希望,他们盼望有一天,你们会把她接回家。他们不管身在何方,心里惦记挂念的永远是你们,他们就算全身心的付出不换来一点回报。他们也无怨无悔,他们辛苦半辈子把你们照顾到结婚生子。可你有没有看到父母眼角的皱纹,原来不黑的头发也已经变得花白,那微驼的背也曾经为你撑起了一片天。那颤抖的步伐曾经也是你的顶梁柱。好像赛道,你翅膀硬了,不需要父母了,又反过来埋怨父母,你的心不受谴责吗

  我看过一则公益广告:小年夜,个个子女都为了保自己的工作,为了公司的聚餐,给父母打电话短短一句妈,我有事,不能回去吃饭了,你自己吃吧!没事,你要忙就不用回啦,我自己可以的刚挂下电话,看着一桌儿女们爱吃的饭菜,看着空落落的房间,老人拿着全家唯一一张全家福留下了眼泪。看了之后我内心颇受感动。

  是啊!老小孩老小孩,老人就像小孩一样,他们也需要关爱和照顾。他们的内心也是脆弱的。所以更需要我们用心去疼爱。记得父母的生日吗?你对父母说过生日快乐吗?现在我们过个生日都要攀比,比场面,比档次。但你们想过父母吗?他们从来都没有要求过过生日,但是你的一句不经意间的,老爸老妈,生日快乐,都会是父母眼中噙满泪水。

  我呼吁大家,请关爱身边的空巢老人吧!

  用我们的关爱,铸成一道,爱心桥梁,把老人的心照亮让老人都能安度晚年都能每天乐呵呵的。

  让我们陪爷爷下一盘象棋吧!让我们陪伴奶奶们聊聊天吧!让我们为爷爷奶奶唱段戏吧!让我们帮爷爷奶奶打扫打扫房间吧!

  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了,微不足道的关心收下吧!

  ——后记

社会养老一瞥

  六号那天下午,朋友的思念牵引着我出来见个面,她约我找一处地点,我说那就带我到福利院看看吧!我们一拍即合来到了诸城市社会福利院。

  我们是从后院进入的,院子里有一个广场,广场上有两个孩子在排椅上玩耍,我想那该是服务人员或者是前来探视老人的人的孩子吧,我们穿过广场来到了楼的西头,那里是一片空地,空地上种着大蒜,韭菜,那菜苗反反复复在大风中歪倒了又站起来。我们转过来来到楼前面,这座楼是老人们的公寓楼,这公寓楼前面还有一座楼是工作人员工作的工作楼了。

  那楼的西面还有一个角门,这时候从角门里走进了两个妇女,我们以为是这里的工作人员,还没来得及打招呼,她们也没有询问我们的意思,我们也就没有理会她们。我说前面这楼好像是厨房和饭厅,我们先去看看。

  我们来到了厨房,那里一大电饭锅粥正热气腾腾的,锅灶上的锅盖周围也微微的而冒着热气了,里面有一男一女两个工作人员站在各自守候的锅前观察动静,我们站在门口引起了他们的注意,那男的走进我们询问,我们说放假期间你们在值班?他答应了,我们就走开了,王冬面看看餐厅,餐厅里餐桌上还有餐盘,餐盘零散的在餐桌上,我们知道那是能够自己走进餐厅就餐的老人的惨案了,盘子里空空的,就等盛饭菜了。在另一个餐桌上满满的摆着手提保温饭桶,那饭桶的盖子已经打开,放在桶的一边,二铁桶盖上标记着房间的号,例如201,109等,我们知道这是需要工作人员送饭到房间门口的。因为是假期,还没到饭点儿,这里没有工作人员,我们看了看就离开了。

  转回公寓楼里,我们从南门进入的,因为这天是大风,而且比往日冷些,老人们是不顶冻得,公寓楼的北门就关闭起来来,而且摆上了警示牌“请走南门”,一进门就是一个很大的厅堂,有几个老男人在那里闲坐着,相互也不拉呱,就那么木木的坐在那里,互相对望着,这景象我是见多了,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要么耳聋,要么嘴不灵活,尤其是男老人,就是那个样子了,因为我的老父亲就这样,在村庄里就和老弱病残一起这么默默的坐着观景,说是观景就是那么有一搭没一搭的看看。

  我们往东走,在走廊里就闻到一股尿骚味,这是老人们卫生间的味道,而且这里住的是老女人,她们的小便是失禁的,这我知道,我80岁的婆婆就是那气味,裤子总是洗不完,还不迭,我们也就听之任之了,我们进入了开着门的向阳的一个房间,房间里两个老女人坐在床头看电视,见了我们,很热情的邀请我们坐下,我俩是不嫌弃老人的,我们就一个坐在对面的椅子上,一个近距离站在一位老人的身边,在询问中,我们知道了那个耳聋的已经91岁了,和我的母亲同岁,我下意识的看了看他的脚,那是被生生的握断四个脚趾挤压在脚掌底下,已经成型了的,后来又被放开的,那形状很明显的有记号了,尽管老人耳聋,可是看到我望着她的脚,她尽管视力不好,但由于我看的时间太长了,也引起了她的注意,她说,走路就痛,我知道的,我的母亲就那样,一股酸楚涌上了心头,我想起了我的母亲,尽管她已经离开我25年了。另一位89岁,耳朵不聋,视力也好,身板也直,思维清晰,口齿伶俐,跟我们介绍的情况清清楚楚,原来这是老民政局长的岳母,孩子六个,只有一个在诸城,其他的都在外地,有的在北京,有的在济南,有的在福建,他和老伴就被送到了这里,老伴去年去世了,她还是在这里,老伴在世时俩人一个房间,一月2300元,现在老伴去世了,她就和这个老人一个房间每月个人承担1150元,她的床边靠墙的地方堆放着奶,饼干,八宝粥,芝麻糊等即食食品,我们刚进入的时候她正嚼着周村烧饼,她还有个小冰箱,冰箱里有吃剩的馒头和新鲜的鸡蛋,她还有个电放锅藏在卫生间的一个小橱子里,她想自己吃就自己热点儿吃的,她是豁达的一个老人,不但能照料自己,而且还能牵引着这个老人,她们就像姐妹一样在一起,我们也没有看看她们看的是什么电视,只顾拉呱了。小卢给我和两位老人照相留念,说着话的时间过得就是快,那个年纪大的老人有要去吃饭的意思了,我们觉得快到饭点儿了。

  我们不舍的离开了老人,回到了大厅,我说到楼上看看,我们快步来到了二楼,二楼就一点儿尿骚味没有了。

  因为能够走上二楼的老人相对年轻,身体好些。我们走进了一个开着门的房间,一进门我们就认出了是一对熟人,熟人相见给外亲切,我们了解了情况,就到饭点了,熟人往外望,我们知道他该去吃饭了。我们就下了电话,急匆匆的离开了房间了。

  来到了办公室里,见到了院长,我留下了电话,她也给了我名片。

  在这里,我看到了老有所养,残有所顾!它不像有些养老院只收能自己打水自己吃饭的,这里开水是送到房间门口的,饭也是如此,无论多大的年龄也是接收的,而不是只收80岁以内的。记得有一位熟悉的老人在这里呆过,我问起了院长,院长说他走了,他有点儿心理变态。这我们是知道的。

  了解了个大概,我们就走了。在进一步的了解之后,我们再做打算!

关爱老人,从我做起

  我们的身边,敬老院越来越普遍,这是一种好事,至少表示老人们将会有个依靠,但是这是否也表示,很多子女不愿意再照顾自己的父母?或许是有不得已的理由。一个老人也许更需要的是子女的陪伴,他更需要一个幸福的晚年。

  他们显然不受人们的欢迎。因为他们老了,不中用了。不仅不能干活,反而会成为儿女的累赘。但,记得有人曾说过:“童年是一幅画,少年是一场梦,青年是一首诗,中年是一篇散文。回首人生,老人是一部历史;把握今朝,老人是一面旗帜;憧憬未来,老人是一道风景。”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这是陈红的歌曲《常回家看看》。难道它不是告诉我们要孝敬父母吗?可前些日子,我在报纸上却看到了这样一幕:一个青年,吃、喝、嫖、赌,无论父母怎样劝告,都无济于事。最终,他的父亲被他活活气死,他的母亲也被他打死了。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悲剧啊!

  回想一下,有多少老人流离失所,有多少老人被儿女抛弃,又有多少老人因贫穷和饥饿而死?每个地区都设有敬老院,为什么子女不将老人送到那里去呢?怕花钱吗?九九重阳节,我们每个学校都要向敬老院捐赠鸡蛋,以表示我们对老人的尊敬。连我们孩子都拥有的爱心,大人们怎么没有呢

  请让老人都安乐地享受晚年吧!让我们对老人付出百分之二百的关心和照料,千万不要让他们孤独的晚年,不要让他们的晚年留下遗憾。

  关爱老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用行动给老人一个快乐的生活,还他们一个幸福的晚年!

关爱老人从我做起

  爱是一种微妙的信仰,爱由心生、关爱老人让爱常驻心尖。

  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公交和地铁已经成了出行重要的交通工具,爱心座正是体现关爱老人的善举。中国是一个逐步步入人口老龄化的大国,老人不断增多,可谁曾深深思考如何做到真正的关爱老人,让他们能颐养千年呢

  关爱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如百善孝为先那句老话。关爱老人,首先要做到孝顺自己的父母,学会尊老、爱老,给老人让座位,搀扶老人过马路,这些在我国的小学道德品德与社会课上一直就有强调到,然而小学生都能做到,何况我们成年人呢。法律是基准,而道德就是底线,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们的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关爱老人是一种社会责任,儿女有赡养父母的责任。其次,关爱老人要做到从生活上的细心照顾,心灵上的嘘寒问暖。而今的孤寡老人,无人陪伴就是子女的失职,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不只适用于古代社会,在当今社会主义的建设之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关爱和救助孤寡的老人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该多多地关心他们,妥善地去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使他们能感受到社会的亲情和温暖。当然我们应该呼吁更多的人去保护这一弱势人群,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最后,再次呼吁大家关爱老人,从我做起,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尽献一份绵薄之力!

关爱身边的老人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了。许多人没有太多的时间来陪伴老人,老人们也只能自己生活。这样的老人就是“空巢老人”。

  我的邻居也是两个“空巢老人”,他们的儿女都很少回来,总是为工作四处奔波,甚至连电话都很少打来。也许,我应该帮帮他们。我曾不止一次的有这样的念头。

  终于有一天,我下定决心要去看望他们。就这样,在一个晴朗的早晨我走进了邻居家,家里有些简朴,一张两老吃饭的陈旧餐桌和一个小小的电视机。老奶奶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老爷爷坐在木椅上听着收音机。看到这些,我心里感到酸酸的。爷爷奶奶很欢迎我的到来,老奶奶忙着给我倒水,爷爷关掉收音机拉我到他身边做下,不停的问我的学习和生活。我顿时觉得他们多么需要与人交流,需要我们去关爱啊!不一会儿,屋子里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临近中午,窗外的阳光格外明媚,我拉着爷爷奶奶的手,走进公园,呼吸新鲜空气,看着公园里的新气象,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但又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我看到了他们的孤单,我想他们一定是想念自己的儿女了。

  离开邻居家,我一直希望再为爷爷奶奶做些事。经过一番踌躇,我拨通了爷爷奶奶大儿子的电话。在电话里我告诉叔叔,要常回家看望父母,工作再忙哪怕一个电话也能让老人感受到爱。叔叔被我感动了,直夸我是懂事的好孩子,并保证以后尽量常回家看看,哪怕是一个电话。

  现在,陪老爷爷老奶奶聊天也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让自己快乐,也让老人不再孤单。让我们一起加入关爱空巢老人的行动中来吧,关爱自己的老人,关爱身边的老人,让我们的社会充满温暖,充满爱!

空巢老人该咋养老

  一街道居家养老试点

  槐荫区营市街辖区多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4190人,占总人口的12.3%,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空巢老人的数量也较多。如何让空巢老人安度晚年,成了大家的揪心事。

  每周享受免费服务

  家住营市西街社区的吴继英老人今年87岁了,子女不在身边,老人一人居住,是典型的空巢老人。为了使像吴继英这样的空巢老人安享晚年,营市街每周会让居家养老服务员为老人提供3个小时的志愿服务,而且完全免费。社区居民蒋大君就是这样一名服务员,她每周一、三、五来到老人家,给老人收拾家务洗衣做饭、陪老人聊聊天。除此之外,老人们还能得到“爱心使者”们提供的志愿服务。社区居民李志萍就是这样一位“爱心使者”,她的另一个身份是社区“五彩虹”艺术团的成员,擅长唱歌跳舞。今天她也来到老人家里,看到老人家里已经井井有条、一尘不染了,她便陪着老人唱唱歌。

  还可住街道老年公寓

  除了依靠政府买单的居家养老服务,营市街的空巢老人还可以在康乐老年公寓里安度晚年。87岁的卢桂兰就是这样一位空巢老人,说起在康乐老年公寓里的生活,卢桂兰说,她老家在济宁,4岁就出来要饭讨生活,12岁时给1个刚出生不久的男孩做了童养媳,14岁进入日本侵略者开办的济南火柴厂当工人。“1969年,老伴去世了,三年前,小儿子也先我去世了,一辈子难事太多了。”说着,卢桂兰便忍不住哽咽起来。自从来到老年公寓后,卢桂兰在老伙伴们的感染下,心情慢慢好起来了,现在甚至能够主动帮助别人去调解矛盾了。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一个优秀团队具备的6种能力

劳动主题的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