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考研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15分)
12005年1月8日在第二届丰田世界围棋王座战决赛中,常昊以优势开局,求稳怯战而终于执黑中盘负于韩国李进石九段,再次冲击世界冠军失败,虽然多年在综合棋力上稳居中国首座,却在世界围棋大赛中六次争冠六次折戟,从而表明
A常昊千年老二的宿命
B求胜心切偶然失手
C关键时缺乏敢于决战的主观能动性
D实力差距悬殊
2.从研究对象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A.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
B.关于客观世界一切规律的科学
C.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D.关于人和人生问题的科学
3.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是否承认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D.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4列宁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是
A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B揭示了资本的积累过程
C提出了平均利润学说
D揭示了帝国主义的实质和基本特征
5在一切社会里,社会财富都是由
A价值构成的
B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构成的
C资本构成的
D货币构成的
6构成生产关系的基础并决定其性质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生产资料的占有、支配和使用方式
C产品分配和消费关系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7商品经济是
A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B为他人而生产的经济形式
C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D存在于一切社会的经济形式
8毛泽东阐述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的代表性著作是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D《新民主主义论》
9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
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
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C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0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核心在于
A执政为民
B与时俱进C坚持党的先进性
D以民为本
11在邓小平“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中,最根本的是
A人民利益标准
B综合国力标准
C生产力标准
D实践标准
12邓小平首先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在
A1979年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
B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
C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中
D1980年《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
13党的十六大最重大的历史贡献是
A实现了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新旧交替
B提出和规划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C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
D提出了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14.2004年人大修宪关于人权的规定是
A.公民人权不受侵犯
B.公民人权高于一切
C.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D.自由是人权的根本原则
15胡锦涛访法时中法发表的重要文件是
A中法推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B中法推动共同军事合作的“联合声明”
C中法深入经贸合作的“联合声明”
D中法推进世界多极化的“联合声明”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6.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的有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C.世界观是方法论的总和
D.方法论体现世界观17.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严重缺陷有
A.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现象
B.不能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
C.没有把世界理解为处于运动发展中
D.否认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18生产国际化的主要表现是
A生产要素国际化
B产品国际化
C生产过程国际化
D科学技术国际化
19资本国际化的主要表现是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以独立化的资本向国际范围扩展,形成三种表现形态是
A商业资本国际化
B借贷资本国际化
C银行资本国际化
D产业资本国际化
20经济全球化主要内容是
A生产全球化
B贸易全球化C资本全球化
D科技全球化
21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主要有
A市场经济成为全球经济体制
B区域经济集团化日益发展
C跨国公司主导作用增强
D劳动力在全球自由流动
22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中系统阐述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A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B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矛盾
C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基本适应、部分不适应的特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巩固
D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23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主客观条件和必然性在于
A政治上实现了全国大陆的解放和统一,建立了各级地方人民政权,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B经济上没收了官僚买办资本,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经济,奠定了相当的物质基础
C初步积累了利用、限制、改造私营工商业和引导农民进行互助合作的实践经验
D二战后欧亚一批国家先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241953年到1964年我国提出的实现现代化目标的“两步走”战略步骤是指
A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B第一步形成了农轻重并举的工业化格局
C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家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D第二步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25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依据是
A教育与人才培养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
B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
C教育是实现人的全在发展的根本途径
D教育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因为以上竞争的根本就是人才竞争
26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主要措施是
A充分认识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B把科技兴国作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第一要务
C加大政府投入,同时推动社会教育投入
D对农村贫困地区、贫困学生实行救助制度
27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在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坚持
A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
B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
C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
D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
28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
B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
C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
D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292004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元首峰会在塔什干召开,取得的主要成果有
A签署了《塔什干宣言》B接纳蒙古为该组织观察员
C设立上海合作组织反恐局
D批准该组织的《观察员条例》
30.2004年胡锦涛在亚洲博鳌论坛提出实现亚洲振兴对亚洲各国发展全面、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的要求是
A.政治上平等互信
B.经济上互利共赢
C.文化上交流借鉴
D.安全上对话协作
三、辨析题(共3题,每题6分,共18分)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31“三个有利于”是价值判断,不具有真理性认识的意义。
32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产物,具有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请予分析。
33毛泽东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提出过一条“以工业为先导,农业为基础,农轻重并举”的工业化道路;十六大又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比较以上两条工业化道路。
四、分析题(共4题,其中第34、35、36题每题9分,第37题10分,共37分)结合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34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飞天和嫦娥奔月的梦想,2003年神舟五号航天使中华民族的飞天之梦开始成为现实;在神舟五号航天的基础上中国又开始规划、实现探月工程。请以有关哲学原理对此加以分析。
——(附题)试析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的价值的理论,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35结合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转变实践,分析这一转变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意义,并且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36分析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与西方产权理论的分歧所在,并且说明国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的改革实践可以做到产权明晰。
37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道都回答,只按第Ⅰ道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Ⅰ
根据一组全球化问题的材料,说明以下问题(材料略)
(1)全球化问题的原因与对策主张。
(2)经济全球化是否等于西方化
(3)分析全球化与国家主权问题。
选做题Ⅱ
根据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资本主义历史走向的问题以及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与长期性、前进性与曲折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Ⅰ
1C2C3A4D5B6A7C8C9C10C11C12A13C14C15A
二、选择题Ⅱ
16ABD17ABC18ABCD19ABD20ABC21ABC22ABCD23ABCD24AD25ABCD26ABCD27ABCD28ABCD29ABD30ABCD
三、辨析题
31【答案要点】
(1)所谓价值是客观对主体需要、利益与愿望的一种满足。价值的特点是主体性、多样性;真理的特点是客观性和一元性;真理本身没有主体的差别,而价值是多元的,不同主体有不同的价值选择。
(2)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存在着矛盾,真理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人类活动的内在矛盾,它们之间的统一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二者矛盾的不断出现与解决促进着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3)“三个有利于”以主体需要、愿望与功利为转移,是价值判断标准;但是,“三个有利于”中最根本的又是生产力标准,体现的是人民利益标准与生产力标准和生产力标准与实践标准的统一,是实践标准在我国社会领域的深化和具体化,也是生产力标准的深化,体现了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破除了“姓资”、“姓社”抽象的争论,提出了检验实际工作和方针、政策的可操作的根本标准,是立足于实践检验和生产力衡量这些真理性认识标准的价值判断标准。
32【答案要点】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消极影响。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供的机遇主要表现在:第一,在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中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二,在促进研究开发、开展技术竞争的过程中促使发展中国家利用后发优势积极争夺这一制高点;第三,在协调各国之间经贸政策的过程中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经济发展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其二,金融风险加大。因此,不能说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是有百利无一害。
33【答案要点】
(1)毛泽东工业化道路的主要思想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先导,工农轻重并举。
(2)“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内容是指: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3)上述“两条工业化道路”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第一,都强调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独立自主,从中国自己的工业化道路出发;
第二,都强调社会主义的工业化道路,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快我国的工业进程,又以工业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第三,工业化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让中国最大多数人共享工业化的成果。
(4)“两条工业化道路”又存在着重大的区别,发生了一些重大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变化。
第一,体制基础不同,即计划经济体制转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型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经济等;
第二,国际条件不同,即毛泽东时代的工业化是在封锁、被封锁的条件下进行的,新型工业化是在对外开放和经济对比的条件下进行的,尽管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日本对我们仍实行种种高技术限制,但是,与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第三,科技和生产力基础不同,即毛泽东时代,工业化基础没有受到新工业科技革命的影响,新时期以来的新型工业化在科技革命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基础上,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新型企业发展方向,与“以工业为先导、农业为基础、工农轻重并举”的传统产业格局存在重大的区别。
四、分析题
34【答案要点】
(1)从杨利伟神舟五号航天到即将展开的中国探月工程,中国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两弹一星”的基础上,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逐步实现着自己的飞天和奔月梦想,表明人类在整体上、在无限深入的实践进程中,对客观世界具有无限的认识能力,可以不断揭示客观世界的奥秘,深化对人类航天的规律性认识,是真理绝对性和人类思维无限性、至上性的突出证明。当然,即使到目前为止,包括中国在内的人类对月球、对火星、对宇宙和整个客观世界的认识也仍然是相对的、有限的,认识成果带有相对真理性的特点,说明思维又具有有限性和非至上性;但是,正是中国一代代科学家的努力,在每一代人有限认识成果的基础上,表现了中国以至整个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和至上性,也就是说,人类思维的非至上性是构成人类思维至上性的基础,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中国以及人类航天事业是认识主体创造性的突出表现。
第一,航天事业与航天理论所面对的是一个人类感官无法直接面对的遥远的对象,从中华民族古老的梦想到航天实践与探月规划,都是人类超越感性认识对认识对象的理性把握,是主体能动性、创造性的生动证明;
第二,人类用于指导航天事业的航天科学理论,是一个个概念、判断、推理以至模拟和计算的理论体系,人类以此透过现象认识和把握航天事业的本质和规律,是人类思维创造性的重要表现;
第三,人类在航天实践中超前规划,模拟航天过程,最终在实践中得到成功,不仅改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是主体创造性的集中体现。
(3)可能与现实。中国古代飞天、奔月只是抽象的可能、不可能的可能;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结合中变成了现实的可能,并且在神舟五号航天中成为新的现实;中国规划并且实施探月工程,又在神舟五号航天这个新的现实的基础上产生出新的可能,说明可能与现实在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努力中,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4)从中国的“两弹一星”精神到中国的航天精神,中国科学家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攻关,是中国人民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重重困难,创造条件推进中国航天事业的证明。
【附题答案要点】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理论告诉我们:人的价值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社会价值是个人与社会、他人的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的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做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个人价值是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又一个方面,是指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社会对个人和自己对自己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是不可分割的。个人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必要前提,社会价值是个人价值的外在表现。因此,我们应在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人的个人价值,正确处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的关系;反对只讲权利不讲义务、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享受不讲创造的片面观点。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的理论表明:人的价值实现的惟一途径是参与社会实践。因此,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必须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当前,就是要投身于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实践中不仅要贡献自己的才智,而且要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也就是说对社会的贡献不仅要有物质方面的贡献,而且还要有精神方面的贡献,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说,精神方面的贡献更为可贵。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完美的实现。
(3)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的价值问题与人生问题密切相关,个人价值就是人生价值。人生价值与人生意义是统一的。一个人的人生是否有意义,也就是是否有价值的问题,是对于人生的根本评价。有价值的人生就是有意义的人生,有意义的人生就是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生,也是得到社会承认和尊重的人生。正确的人生观主张把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把为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作为自己的人生目的。
35【答案要点】
(1)历史必然性在于:
第一,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富强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
第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制度条件;
第三,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满足农业和手工业,满足工业化需求,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需要,也有利于农民和个体手工业者走共同富裕之路;
第四,政治上全国大陆的解放和统一,经济上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政策上利用、限制私营工商业和引导农民进行互助合作的实践,分别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物质基础和实践基础;
第五,国际上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和发展,为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2)重要意义在于:
第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部分,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已经基本消灭,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制度已经基本建立起来。
第二,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使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广大劳动人民从此彻底摆脱了受压迫受剥削的地位,成了掌握生产资料的主人,剥削阶级已经被消灭,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得到巩固。
2020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2020考研真题回忆版
名词解释
兵之会五德始终说限民名田隋代大运河改土归流百日
维新五大臣出洋府院之争遵义会议论十大关系
材料分析
1.材料资治通鉴
(1)繁体字句读
(2)竹林七贤人物
(3)司马氏以哮治天下的原因
2.材料四库全书
(1)介绍四库全书和四库全书总目.
(2)介绍三省
(3)介绍温公和考异
3.材料洋务运动
写出洋务运动背景内容义
论述题
1.王安石变法青苗法募役法保甲法内容目的
2.甲午战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