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言文大全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经典文言文小故事

  义士赵良

  「原文」

  赵良者,燕人也。漂泊江湖,疾恶如仇。一日,途经谢庄,闻有哭声,遂疾步入茅舍,见一少女蓬头垢面,哀甚。义士询之,乃知为某村二恶少所凌也,痛不欲生。义士怒不可遏(è,控制),径自诣(yì)某村,索二恶少,责之曰:“汝等何故凌无辜少女?”一恶少虎视眈眈曰:“何预尔事?”义士瞋(chēn)目(瞪大眼睛)斥之:“汝非人也,但(只是)禽兽耳!”未及恶少出剑,义士之白刃已入其胸,立仆。一恶少伏地求恕,义士斩其耳以示众,儆(jǐng,警告)其不得为非作歹也。

  「翻译」

  赵良,是河北一带的人。在江湖上漂泊,疾恶如仇。一天,路过谢庄,听到哭声,就快步进入茅草屋里,看见一个女孩蓬头垢面 ,看起来非常悲伤。赵良问她怎么了,得知她是被某村两个恶少欺负侮辱,痛不欲生。赵良怒不可遏,径直到了那个村庄,寻找到了那两个恶少,责问他们:“你们为什么欺凌、侮辱没有过错的女孩?”一个恶少虎视眈眈地说:“关你什么事啊?”赵良瞪大眼睛骂道:"你不是人,只是只禽兽。”还没等恶少把剑拔出来,赵良的白剑已经插进了他的心脏,立刻倒地了。另一个恶少跪地求饶。赵良就割下恶少的耳朵以警戒众人,并警告他以后不能再为非作歹了!

  张佐治遇蛙

  「原文」

  金华郡守张佐治至一处,见蛙无数,夹道鸣噪,皆昂首若有诉。佐治异之,下车步视,而蛙皆蹦跳为前导。至田间,三尸叠焉。公有力,手挈二尸起,其下一尸微动,以汤灌之,未几复苏。曰:“我商也,道见二人肩两筐适市,皆蛙也,购以放生。二人复曰:‘此皆浅水,虽放,后必为人所获;前有清渊,乃放生池也。’吾从之至此,不意挥斤,遂被害。二仆随后不远,腰缠百金,必为二人诱至此,并杀而夺金也。”张佐治至郡,急令捕之,不日人金俱获。一讯即吐实,罪死,所夺之金归商。

  「译文」

  金华县的长官张佐治到一个地方,看见有许多青蛙在道路旁鸣叫,而且一只只都昂着头,像有冤要说似的。张佐治觉得很奇怪,便下车步行,边走边察看,青蛙见他下了车,于是又蹦跳到他的面前为他引路。一直走到了一田边,只看见三具尸体叠在一起。张佐治用手提起上面两具尸体,发现最下面那具尸体还在颤动,于是喂给那人热水喝。不一会儿那人醒了,便讲起了经过:“我是名商人,在向集市路上遇见两个人的肩上背着箩筐,筐中有青蛙,都在哀鸣着。于是我便买下了青蛙把它们全放生了。那两个卖蛙的人说:‘这里水很浅,即使你把青蛙放生了,也会被别人捉住。前面有一潭水很深,是个放生池。’我于是便跟那两人前往放生池。可谁能料想,那两个人挥动斧头,于是,我就被他们伤害了。我的仆人在我后面不远,他们身上都带着很多银子,一定是那害我的人把仆人们引诱到这里来,把他们杀死了,抢走了所有银两。”张佐治听后立刻回县里,逮捕那杀人的两人。不久,便人赃俱获。经过审讯,那两人都交代了犯罪的事实,判他们死罪,并将他们抢夺的钱财归还给商人。

  砚眼

  「原文」

  明有陆公庐峰者,于京城待用。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既还邸,使门人往,以一金易归。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门人坚证其是。公曰:“向观砚有鸲鹆眼,今何无之?”答曰:“吾嫌其微凸,路遇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公大惋惜。盖此砚佳于鸲鹆眼也。

  「译文」

  明朝有一位叫陆庐峰的人,在京城等待朝廷任用。他曾经在集市上遇到一块上好的砚台,价格有争议没有定。到了邸府后,让仆人前往,用一两银把砚台买回来。仆人拿着砚台回来了,陆庐峰觉得它不像原来的砚台而感到惊讶。仆人坚持说就是这个砚台。陆庐峰说:“先前的砚台有个‘八哥眼’,为什么现在没有了?”仆人回答说:“我嫌弃它有一点凸,路上遇见石工,幸亏有剩余的银两,叫他打磨一下使它平整了。”陆庐峰大为惋惜。

经典文言文大全

古文经典伴我成长

  名人和长辈的话都会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让我受益匪浅。在我的印象中,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和莎士比亚的“千万人的失败,都是失败在做事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差一点就终止不做了。”这两句话令我记忆犹新。还记得那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去绿地广场玩。我在花圃里发现了一株非常漂亮的花朵,就伸手去摘,妈妈看见了,就说:“植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怎么能破坏呢?这株小小的花儿也是一个生命啊!花圃里的花能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花香,闻着花香,看着美景,那是多么温馨啊!‘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无论这是一件多么小的坏事,也不要去做;无论这是一件多么小的好事,也要去做。”我听了妈妈的话,惭愧地低下了头。课余时间,我在学习小提琴的时候,老师对我的要求特别严格。

  而我学过琴回到家里练习时,有时候拉弦会发出杂音,有时候会按错琴弦,还有的时候会串弦,我有点想打退堂鼓了,心情非常沮丧。这时,妈妈鼓励我说:“老师不是说过练琴是枯燥的,只有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练习,才可以把曲子拉完美吗?来,赶紧练练吧,你一定能拉得更好!”妈妈的话音刚落,我就想起了莎士比亚的那句名言:“千万人的失败,都是失败在做事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差一点就终止不做了。”于是,我每天写完作业后就抽些时间练习小提琴,哪怕写完作业已经很晚了,我也要坚持练习。“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我相信,在我不断地努力之下,我拉的曲子会越来越动听,将来一定能成为一名著名的小提琴家。“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教给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只要是善,即使是小善也要做;只要是恶,即使是小恶也不能做。“千万人的失败,都是失败在做事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差一点就终止不做了。”

  这句话教育我们做事不要半途而废,要有始有终,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这些名言会一直伴随着我成长。我相信,它会帮助我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实现我的一个又一个的梦想。它会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为我照亮一条走向成功的道路。

最经典的古文寓言

  寓言的类型大约有两种:一种是用夸大的手法,勾画出某类人的特点和思想;另一种是用拟人的手法,把人类以外的动植物或非生物人格化,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或某种人的特点。

  鞋匠与财主

  一个补鞋匠从早到晚哼着歌,他的曲调明快欢乐。他的快活也感染了别人,听到这歌声,人们的心情都欢快起来。他比古希腊七圣人中的任何一位都要心满意足。

  鞋匠有个财主邻居,却与鞋匠恰恰相反,极少唱歌和睡觉。他把钱缝到衣服衬里还担心丢失,有时到了黎明才昏昏入眠,可鞋匠的歌声又把他闹醒。财主于是抱怨老天爷,怎么不像出售食品饮料那样也出卖些睡眠给我呢

  这天,财主让人把那个正在哼歌的鞋匠请到自己的家里,问道:“格里古瓦先生,我想知道您一年能挣多少钱?”

  “一年?说真的,老爷,”快乐的鞋匠用愉快的声调回答,“我可不用这种方式计算收入。我也不是天天可以赚到钱的,只要能混到年尾也就可以了,过一天算一天。”

  “是这样吗?那你一天能挣多少钱?”

  “时少时多,倒霉的事也不是没有,要不然收入还相当可观。主要是一年中总有些日子要歇工。人们一过节我们可就惨了。真是有人欢乐有人愁。可本地神父在布道时还在不断地公布新的圣人纪念日。”

  财主见他如此憨厚,就笑着对他说:“我今儿个要让你像当上国王一样。来,把这100块钱拿去收好,今后会派上用场的。”

  鞋匠这时仿佛看到这是100年里生产出来的全部财富一般。他回到家里,把钱藏在地窖里,不知不觉地,把欢乐同时也埋藏了起来。自从他得到这笔劳神忧愁的钱以后,他便失去了往日愉快的歌喉,也失去了睡眠。忧虑、怀疑和惊吓常来搔扰他。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到了夜晚稍有动静,就以为连猫也会偷钱。最后,这个可怜的鞋匠不得不跑到那个已不再被他歌声吵醒的财主家里,对财主说:“把我的歌声和睡眠还给我,呶,这100块钱你拿回去吧!”

  丢掉尾巴的狐狸

  一只狡猾的老狐狸,是偷鸡捉兔的老手,它能在一里以外嗅到猎物的踪迹。一次,它不慎落到陷井中被捉。侥幸的是,它得以逃脱,作为代价则是丢了自己的尾巴。

  这狐狸丢了尾巴觉得很没面子,便想让其它狐狸都没有尾巴(多损!)。一天狐狸聚众开会,它发言说:“我们要这没用的负担干嘛?尾巴只能打扫泥泞的小路,此外别无它用,不如割掉它。请相信我,下个决心吧。”

  “你的意见是不错,”一只狐狸答腔,“只不过想请你转身过去,让我们回答你的建议。”话音刚落,狐狸中一片嘘声,这可怜的丢尾狐狸没有了听众,想除掉所有狐狸尾巴的诡计只能是南柯一梦。直到现在,我们仍可看到狐狸保存下来的尾巴。

  庄稼汉和他的孩子

  干活和受累,这是创造财富的本钱。

  有一个富裕的庄稼汉,在自己感到将不久于人世的时候,便不让旁人在场,把孩子们都召到自己跟前,说:“你们千万不要卖掉家产和土地,那是祖辈留下来的,地里埋着财宝,我不知道确切的位置,你们只要发奋挖掘,就一定能成功。秋收后你们就去翻地,挖、锄并用,每个地方都别落下。”

  父亲说完便死了,孩子们根据遗嘱把地里翻了个遍,折腾了一番。一年过去了,财宝没有找到,不过地里的收成比往年要好得多。他们终于悟出了父亲临死前暗示的道理,这就是劳动创造财富。

人生文言文

  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2、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3、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

  4、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7、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8、志坚者,功名之主也。

  9、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10、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11、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3、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4、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15、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6、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7、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8、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9、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20、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21、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2、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23、未有不立志之人,便能做得事业。

  24、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6、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27、身可辱,而志不可夺。

  28、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29、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30、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3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2、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3、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34、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3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3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7、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38、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39、男儿立志三步曲:齐家、治国、平天下。

  40、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41、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4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3、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4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5、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6、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4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48、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0、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5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5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5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54、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55、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56、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倚。

  57、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5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5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6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1、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

  6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3、欲速则不达,句子大全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64、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65、不可以一时之失意,而自坠其志。

  6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6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68、夫将帅者,必与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敌万可加。

  69、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70、执志不绝群,则不能臻成功铭弘勋。

  71、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72、夫志,气之帅也。

  73、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74、人须立志,志立则功就。天下古今之人,未有无志而建功。

  75、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76、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

  77、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7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79、“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80、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81、学者欲去昏惰之病必以立志为先。

  8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83、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8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85、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8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87、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88、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8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90、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

  9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92、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9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9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5、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96、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97、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98、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9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0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01、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10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03、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10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0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06、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107、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10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9、生、死、穷、达不易其志。

  110、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1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12、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1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1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15、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116、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117、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11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9、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120、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

  12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

  1.王戎识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选自《世说新语》)

  2.掩耳盗钟

  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选自《吕氏春秋》)

  3.邴原泣学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苟欲学,不须资也。”

  (选自《初潭集》)

  4.画龙点睛

  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诞,因点其一。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

  5.蛇衔草

  昔有田父耕地,值见伤蛇在焉。有一蛇,衔草着疮上,经日伤蛇走。田父取其草余叶以治疮,皆验。本不知草名,因以“蛇衔”为名。《抱朴子》云,“蛇衔《指蛇衔草》能续己断之指如故”,是也。(选自《太平广记》)

  6.对牛弹琴

  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选自《弘明集》)

  7.秦武王偏听

  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群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末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选自《战国策》)

  8.杀驼破瓮

  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驼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世人所笑。(选自《百喻经》)

  9.司马光破瓮救友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选自《宋史》)

  10.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南昌折其髀。人皆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破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选自《淮南子》)

  11.曹冲称象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太祖悦,即施行焉。(选自《三国志》)

  12.商鞅立木建信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选自《史记》)

  13.“草”书

  张丞相好草圣。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惘然而止,执所书问云:“此何字?”丞相熟视久之,恚曰:“何不早问?”(选自《古今谭概》)

  14.宋人偏见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选自《韩非子》)

  15.自相矛盾

  人有鬻矛与盾者,誉其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俄而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物无不陷也。人应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选自《韩非子》)

  16.各人啖一口

  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能解。次至杨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

  (选自《世说新语》)

  17.义犬救主

  华隆好弋猎。畜一犬,号曰“的尾”,每将自随。隆后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咋蛇死焉。而华隆僵仆无所知矣。犬彷徨嗥吠,往复路间。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隆闷绝委地。载归家,二日乃苏。隆未苏之间,犬终不食。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选自《太平广记》)

  18.高凤笃学

  高凤,字文通,家以农亩为业。妻常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乃省。(选自《初潭集》)

  19.学而时习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选自《论语》)

  20.齐人攫金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选自《列子》)

  21.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矣。(选自《韩诗外传》)

  22.与狐谋皮

  周人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终),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选自《太平御览》)

  23.荆人袭宋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水。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选自《吕氏春秋》)

  24.主仆对

  主人待仆甚薄,衣食常不周。仆闻秋蝉鸣,问主人曰:“此鸣者何物?”主人曰:“蝉也。”仆曰:“蝉食何物?”主人曰:“吸风饮露耳。”仆问:“蝉着衣否?”主人曰:“不用。”仆曰:“此蝉正好跟我主人。”

  (选自《广笑府》)

  25.从有亡鈇者

  人有亡鈇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俄而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

  (选自《列子》)

  26.天雨谷

  汉宣帝时,江淮饥馑,人相食。天雨谷三日。寻魏地奏,亡谷二千顷。(选自《太平广记》)

  27.鲁人锯竿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选自《太平广记》)

  28.魏人钻火

  魏人夜暴疾,命门人钻火。是夕阴螟,督迫颇急。门人忍然曰:“君责人亦大无理。今暗漆,何以不把火照我,当得觅钻火具,然后易得耳。”孔文举闻之,曰:“责人当以其方也。”(选自《太平广记》)

  29.华佗治病

  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密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嘱使勿逐。守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选自《三国志》)

  30.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此也。(选自《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

  31.唐太宗纳谏

  贞观三年,太宗谓司空裴寂曰:“比有上书奏事,条数甚多。联总粘之屋壁,出入观省。所以孜孜不倦者,欲尽臣下之情。每一思政理,或三更方寝。亦望公辈用心不倦,以副联怀也。”(选自《贞观政要》)

  32.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选自《王冕传》)

  33.锡不辨

  明名医戴原礼尝至京,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见其迎求溢户,酬应不暇。偶一求药者既去,追而告之曰:“临煎加锡一块。”原礼心异之,叩其故。曰:“此古方尔。”殊不知古方乃,即糯米所煎糖也。嗟乎!今之庸医妄谓熟谙古方,大抵不辨锡类耳!(选自《冷文庐医话》)

  34.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选自《西京杂记》)

  35.李广射石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选自《史记》)

  36.唐太宗令封德彝举贤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不有奇才耳(罢了)!”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已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选自《资治通鉴》)

  37.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选自《方舆胜览》)

  38.李白之死

  世俗多言李白在当涂采石,因醉泛舟于江,见月影俯而取之,遂溺死,故其地有“捉月亭”。予按李阳冰作太白《草堂集序》云:“阳冰试弦歌于当涂,公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为序。”又李华作《太白墓志》,亦云:“赋《临终歌》而卒。”乃知俗传良不足信,盖与谓杜子美因食白酒牛炙而死者同也。(选自《容斋随笔》)

  39.刘庭式娶盲女

  齐人刘庭式未及第时,议娶其乡人之女,既成约而未纳币也。庭式及第,其女以疾,两目皆盲。女家躬耕,贫甚,不敢复言。或劝纳其幼女,庭式笑曰:“吾心已许之矣。虽盲,岂负吾初心哉。”卒娶盲女,与之偕老。(选自《能改斋漫录》)

  40.葛洪苦学

  葛洪,丹阳人,贫无童仆,篱落不修,常披榛出门,排草入室。屡遭火,典籍尽,乃负笈徒步,借书抄写,卖薪买纸,然火披览。(选自《初潭集》)

  41.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而已矣。”(选自《初潭集》)

  42.欧阳询观古碑

  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选自书林纪事》)

  43.文征明习字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选自《书林纪事》)

  44.车胤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选自《晋书》)

  45.用兵七“勿”

  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缺,穷寇勿追,此用兵之法也。(选自《孙子今译》)

  46.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选自《颜氏家训》)

  47.以百姓为甲兵

  房玄龄奏:“阅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安,此乃腾之甲兵也。”(选自《资治通鉴》)

  48.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选自《论语》)

  49.卖柴翁殴宦者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宦者称宫市取之,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驴送柴至内。农夫啼泣,以所得绢与之。不肯受,曰:“须得尔驴。”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选自《资治通鉴》)

  50.攘鸡者强辩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选自《孟子》)

  51.明日歌

  后生家每临事,辄曰:“吾不会做。”此大谬也。凡事做则会,不做则安能会也?又,做一事,辄曰:“且待明日。”此亦大谬也。凡事要做则做,若一味因循,大误终身。家鹤滩先生有《明日歌》最妙,附记于此:“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磋砣?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选自《履园丛话》)

  52.割席分坐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选自《世说新语》)

  53.慕名失实

  书生以囊萤闻于里,里人高其义,晨诣之,谢他往。里人曰:“何有囊萤读,而晨他往者?”谢曰:“无他,以捕萤往,哺且归矣。”今天下之所高,必其囊萤者;令书生白日下帷,孰诣之哉

  (选自《梅花草堂笔谈》)

  54.教学相长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选自《礼记》)

  55.各言尔志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之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选自《论语》)

  56.诸葛亮用度外人

  范文正常言:“史称诸葛亮能用度外人。用人者莫不欲尽天下之才,常患近已之好恶而不自知也。能用度外人,然后能周大事。”

  (选自《梦溪笔谈》)

  57.三镜自照

  太宗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联常保此三镜,以防已过。”

  (选自《全唐文纪事》)

  58.卜子之妻

  郑县人卜子,使其妻为裤,其妻问曰:“今裤何如?”夫曰:“象吾故裤。”妻子因毁新令如故裤。郑县人卜子妻之市,买鳖以归,过颍水,以为渴也,因纵而饮之,遂亡其鳖。(选自《韩非子》)

  59.项羽不肯竟学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选自《史记》)

  60.陈胜少有大志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选自《史记》)

  61.顾炎武不释卷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选自全祖望《亭林先生神道表》)

  62.望梅止渴

  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选自《世说新语》)

  63.孟子对滕文公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了。”

  (选自《孟子新语》)

  64.荀巨伯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世说新语》)

  65.字期清爽

  有医人工草书者,医案人或不识,所系尚无轻重;至于药名,则药铺中人,岂能尽识草书乎?孟浪者约略撮之而贻误,小心者往返询问而羁延。可否相约同人,凡书方案,字期清爽,药期共晓。

  (选自《吴医汇讲》)

  66.鲁候养鸟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候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已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选自《庄子》)

  67.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田登作郡守,怒人触其名,犯者必笞,举州皆谓灯为火。值上元放灯,吏揭榜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俗语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本此。

  (选自《古今谭概》)

  68.业精于勤,荒于嬉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选自韩愈《进学解》)

  69.笔冢

  永公住吴兴永欣寺,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谓“铁门限”。后取笔头瘗之,号为“退笔冢”。

  (选自《书断》)

  70.虚能纳声

  古法以牛革为矢服,卧则以为枕,取其中虚,附地枕之,数里内有人马声,则皆闻之。盖虚能纳声也。

  (选自《梦溪笔谈》)

  71.吴起杀妻求将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

  (选自《史记》)

  72.孙膑赛马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第重射,臣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选自《史记》)

  73.郑武公伐胡

  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已,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

  (选自《韩非子》)

  74.前事不远,埕属之师

  上谓侍臣曰:“联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征对曰:“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已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覆至亡也。”上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选自《资治通鉴》)

  75.为将八弊

  夫为将之道,有八弊焉:一曰贪而无厌,二曰妒贤嫉能,三曰信谗而好佞,四曰料彼不自料,五曰犹疑不自决,六曰荒淫于酒色,七曰奸诈而心怯,八曰狡言而不以礼。

  (选自《诸葛亮集》)

  76.用兵之道,要在人和

  夫用兵之道,要在人和,人和则不劝而自战矣。若将吏相猜,士卒不附,忠谋不纳,群下谤议,谗慝互生,虽有汤、武之智,而不能取胜于匹夫,况众人乎

  (选自《诸葛亮集》)

  77.诸葛亮论赏罚

  赏罚之政,谓赏善罚恶也。赏以兴功,罚以禁奸,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赏赐知其所施,则勇士知其所死;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故赏不可虚施,罚不可妄加,赏虚施则劳臣怨,罚妄加则直士恨。(选自《诸葛亮集》)

  78.不能治身,焉能治国

  告子谓子墨子曰:“我能治国为政。”子墨子曰:“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今子口言之而身不行,是子之身乱也。子不能治身,焉能治国政。”(选自《墨子》)

  79.穿山甲食蚁

  鲮鲤即穿山甲也。生湖广岭南,及金、商、均、房诸州,深山大谷中皆有之。弘景曰:“形似鼍而短小,又似鲤而有四足,黑色。能陆能水。日中出岸,张开鳞甲如死状,诱蚁入甲,即闭而入水,开甲蚁皆浮出,因接而食之。时珍曰:鲮鲤状如鼍而小,背如鲤而阔,首如鼠而无牙,腹无鳞而有毛,长舌尖喙,尾与身等,尾鳞尖厚,有三角。腹内脏腑俱全,而胃独大。常吐舌诱蚁食之。曾剖其胃,约蚁升许也。”(选自《本草纲目》)

  80.岳飞大破“拐子马”

  初,兀术有劲军,皆重铠,贯以韦索,三人为联,号“拐子马”,官军不敢当。具役也,以万五千骑来,飞戒步卒以麻札刀入阵,勿仰视,第砍马足。拐子马相连,一马仆,二马不能行。官军奋击,遂大破之。(选自《宋史纪事本末》)

  81.弊在赂秦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选自《六国论》)

  82.火井

  西川有火井,事甚奇。其井居然冷水,绝无火气,但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水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启竹而试之,绝无半点焦意。未见火形,而用火神,此世间大奇事业!(选自《天工开物》)

  83.欲益反弊

  “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成言,初非偶语,古今义士末有改之者。宋子京于《李靖传》乃易“疾雷”为“震霆”,易“掩”为“塞”,不惟失真,且其理亦不安矣。雷以其疾,故不及掩耳,而何取于震?掩且不及,复何暇塞哉?此所谓欲益反弊者也。

蕴含人生哲理的文言文

  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 山外青山楼外楼。

  3: 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5: 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

  6: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7: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8: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9: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10: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11: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3: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4: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15: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16: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17: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18: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19: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20: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1: 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

  22: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3: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4: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

  25: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6: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27: 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28: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9: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30: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31: 人生七十古来稀。

  32: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3: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4: 天若有情天亦老。

  35: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6: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7: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8: 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

  39: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40: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1: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2: 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4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4: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45: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46: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47: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8: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49: 尽信书,不如无书。

  50: 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

  51: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3: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54: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55: 一寸光阴一寸金。

  56: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57: 满招损,谦受益。

  58: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59: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60: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61: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62: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63: 多行不义必自毙。

  64: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65: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66: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人生哲理文言文

  1. 风息时,休起浪;岸到处,便离船。

  2. 隐恶扬善,谨行甚言。

  3.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

  4. 得意安然,失意泰然。

  5. 老当益壮,穷且益坚。

  6. 榜上有名,蓬门增色。

  7. 床头金尽,壮士无颜。

  8.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9.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10.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在少年。

  11. 少而寡欲颜常好,老不求官梦亦闲。

  12. 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13. 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词严。

  14. 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

  15.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16. 人学始知道,不学亦徒然。

  17. 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18. 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

  19. 劝君作福便无钱,祸到临头使万千。

  20. 善恶关头莫错认,一失人身万劫难。

  21. 积德若为山,九仞头休亏一篑;

  22. 容人须学海,十分满尚纳百川。

  23. 为恶难逃,为善最乐。

  24.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25. 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娇。

  26. 士为知己用,节不岁寒凋。

  27. 不因渔父引,怎得见波涛。

  28. 但知口中有剑,不知袖里藏刀。

  29. 春蚕到死丝方尽,恶语伤人恨难消。

  30. 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

经典佛经古文

  我在佛前沉睡了千年,直到有一天遇到你,我落下一颗忧郁的泪。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1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8、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2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

  3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3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3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3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3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36、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3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3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40、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晏子春秋》)

  41、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4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4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4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

  46、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孟子·告于下》)

  4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48、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4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5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苟子·劝学》)

  51、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与之俱黑。(《苟子·劝学》)

  5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5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吕氏春秋·尽数》)

  5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55、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下》)

  5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5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5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5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60、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6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6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6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史记》)

  64、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记》)

  6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记》)

  66、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记》)

  67、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68、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国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6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汉书》)

  7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家则无徒。(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7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72、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汉《逸诗句风雅逸篇四》)

  7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范晔《后汉书·冯异传》)

  7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75、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琼传》)

  76、不人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77、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范晔《后汉书》)

  78、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小已。(曹操《龟虽寿》)

  7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8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8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西晋·陈寿《三国志》)

  82、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陈寿(三国志·吴书》)

  83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8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

  8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86、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8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88、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8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90、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枚乘《上书谏吴王》)

  9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晋·傅玄《太子不少傅箴》)

  92、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新五代史·晋书》)

  93、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

  94、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9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9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膝王阁序〉)

  9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98、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99、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10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10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2、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03、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10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10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6、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唐·岑参〈逢人京使〉)

  107、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李频《渡汉江))

  108、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109、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110、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11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11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1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1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11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116、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11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11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119、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12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弟舍》)

  12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杜甫〈蜀相》)

  12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

  123、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12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2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唐·杜甫《茅屋为秋凤所破歌》)

  126、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题诗后〉)

  12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128、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129、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唐·韩愈《原道》)

  13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131、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韩愈《调张籍》)

  132、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叫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133、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134、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唐·李贺《南园》)

  13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36、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

  13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138、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139、请君莫奏前朝曲,听曲新翻杨柳枝。(唐·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

  140、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白居易《与元九书》)

  14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4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适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143、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4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4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146、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村绝句》)

  147、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唐·杜牧《泊秦淮》)

  14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于。(唐·李商隐《无题》)

  149、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150、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151、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游原》)

  152、天意伶幽草,人间重晚情。(唐·李商隐《晚情》)

  153、风暧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鹤《春宫怨》)

  15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

  155、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枫桥夜泊》)

  156、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唐·卢延让《苦吟》)

  157、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唐·秦韬玉《贫女》)

  158、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僧云览诗中之句)

  159、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160、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唐祖君彦《为李密檄洛州文》)

  161、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宋·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16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16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164、雪消门外青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宋·欧阳修《春日西湖记谢法曹歌》)

  16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16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167、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68、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6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州》)

  17o、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17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72、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宋·苏试《后赤壁赋》)

  17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宋·苏试《水调歌头》)

  17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

  17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17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

  177、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宋·黄庭坚《东坡先生真赞》)

  17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17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80、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8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8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183、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宋·陆游《文章》)

  184、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18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18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87、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

  188、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宋·辛弃疾《南乡子》)

  189、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宋·姜夔《扬州慢))

  19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91、**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192、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宋·朱熹《中庸·十三章注》)

  19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194、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195、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196、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俞文豹《清夜录》)

  197、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梅尧臣《雪梅》)

  19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199、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宋岳飞《满江红》)

  200、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文言文的美文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zì)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tí)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chì)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hùn)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lěi)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lì)之;谈笑而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d?u)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何)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qūn)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pù)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16、六国论 苏洵(北宋) 字明允 《嘉祐集?权书》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pù)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餍),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jì)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

  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7.过秦论 贾谊(西汉) 《新书》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yōng)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卷席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纵)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shào)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qūn xún)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敝),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hūi)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dí),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yǒu)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yī)顿之富;蹑(she)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影)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奏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chú)耰(yōu)棘矜(qín),非铦(xiān)于钩戟长铩(shā)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xi?)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nàn)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8.沁园春 雪 毛泽东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

  朝。

  19、《指南录》后序 文天祥(南宋) 号文山 《文山先生全集》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shū)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duo)不得脱,则直前诟(g?u)虏帅失信,数(shǔ)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fan)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至京口,得间(jiàn)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kǔn),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徬(彷)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jiào)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发北关外,历吴门、毗(pí)陵,渡瓜洲,复还京口,为一卷;脱京口,趋真州、扬州、高邮、泰州、通州,为一卷;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是年夏五,改元景炎,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20、殽之战 《左传》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jiǎn)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丐、白乙,使出师于(yu)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zhou)而下,超乘(shang)者三百乘(shang)。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某,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色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pu)资饩(xi)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杞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晋原轸(zhen)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遂发命,遽兴姜戎。子墨衰(cui)绖(die),梁弘御戎,莱驹为右。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殽,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文嬴请三帅,曰:“彼实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使归就戳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许之。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公使阳处父(fu)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释在骖,以公命赠孟明。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lei)臣衅鼓,使归就戳于秦,寡君之以为戳,死且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秦伯素服郊次,乡(向)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sheng)掩大德。”

  21、涉江 屈原(战国 楚) 名平 字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jia)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珮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qiu)兮骖(can)白螭(chi),吾与重华游兮瑶(yao)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ai)秋冬之绪风。步余马兮山皋,邸(di)余车兮方林。 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朝发枉陼(zhu)兮,夕宿辰阳。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入溆浦余儃(chan)佪(huai)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xian)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接舆髡(kun)首兮,桑扈臝(luo)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zu)醢(hai)。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事道而不豫兮,固将然重昏而终身。

  乱曰:鸾鸟凤凰,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卸,芳不得薄兮。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怀念信侘(cha)傺(chi),忽乎吾将行兮。

  22、《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孙文

  满清末造,革命当人,历艰难险巇(xi),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zhi)踣(bo)者屡,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冈上一抔(pou)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或仅存姓名而失无事迹,甚至且姓名不可考,如史载田横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

  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冈烈士事略丐序于予。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环顾国内,贼氛方炽(chi),杌陧(nie)之象,视清季有加,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则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倘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助予完成此重大之责任,实现吾人理想之真正中华民国,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可传世而不朽。否则不能续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予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xu)。

  23、从军征 《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zhi)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韩愈经典古文作品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tán)子、苌(cháng)弘、师襄、老聃(dàn)。郯子之徒,其

  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翻译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2]。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明。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李家的孩子叫李蟠的,十七岁,喜欢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没有被时代的风气所影响,向我学习。我赞赏他能履行古人之道,写《师说》送给他。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语文九下文言文

公文写作与范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