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数学故事一年级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

  祖冲之(429-500)的祖父名叫祖昌,在宋朝做了一个管理朝廷建筑的长官。祖冲之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就读了不少书,人家都称赞他是个博学的青年。他特别爱好研究数学,也喜欢研究天文历法,经常观测太阳和星球运行的情况,并且做了详细记录。

  宋孝武帝听到他的名气,派他到一个专门研究学术的官署“华林学省”工作。他对做官并没有兴趣,但是在那里,可以更加专心研究数学、天文了。

  我国历代都有研究天文的官,并且根据研究天文的结果来制定历法。到了宋朝的时候,历法已经有很大进步,但是祖冲之认为还不够精确。他根据他长期观察的结果,创制出一部新的历法,叫做“大明历”(“大明”是宋孝武帝的年号)。这种历法测定的每一回归年(也就是两年冬至点之间的时间)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只有五十秒;测定月亮环行一周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不到一秒,可见它的精确程度了。

  公元462年,祖冲之请求宋孝武帝颁布新历,孝武帝召集大臣商议。那时候,有一个皇帝宠幸的大臣戴法兴出来反对,认为祖冲之擅自改变古历,是离经叛道的行为。 祖冲之当场用他研究的数据回驳了戴法兴。戴法兴依仗皇帝宠幸他,蛮横地说:“历法是古人制定的,后代的人不应该改动。”祖冲之一点也不害怕。他严肃地说:“你如果有事实根据,就只管拿出来辩论。不要拿空话吓唬人嘛。”宋孝武帝想帮助戴法兴,找了一些懂得历法的人跟祖冲之辩论,也一个个被祖冲之驳倒了。但是宋孝武帝还是不肯颁布新历。直到祖冲之死了十年之后,他创制的大明历才得到推行。

  尽管当时社会十分动乱不安,但是祖冲之还是孜孜不倦地研究科学。他更大的成就是在数学方面。他曾经对古代数学着作《九章算术》作了注释,又编写一本《缀术》。他的最杰出贡献是求得相当精确的圆周率。经过长期的艰苦研究,他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七位数字以上的科学家。

  祖冲之在科学发明上是个多面手,他造过一种指南车,随便车子怎样转弯,车上的铜人总是指着南方;他又造过“千里船”,在新亭江(在今南京市西南)上试航过,一天可以航行一百多里。他还利用水力转动石磨,舂米碾谷子,叫做“水碓磨”。

  祖冲之晚年的时候,掌握宋朝禁卫军的萧道成灭了宋朝。

有趣的数学故事一年级

午茶的故事-有趣的数学日记

  今天我和家人一起去吃中午茶,到了餐厅,我就看见了一张餐桌,上面有一些精美的功夫茶具和一个酒精炉,于是我对妈妈说:“我想坐这个餐桌。”可是妈妈说:“这个茶位费太贵了,我们也带了好喝的茶叶,去普通茶位就可以了。”我同意了妈妈的建议。吃饭的时候,妈妈问我:“如果我们坐普通茶位,比功夫茶位少花了多少钱?”我快速地算了一下,五个人喝功夫茶需要5×15=75(元),五个人喝普通茶位需要5×8=40(元),那么一共相差75-40=35(元)。我把解题方法和答案告诉了妈妈,妈妈又问我:“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呢?”我又想了一会儿,终于想到了第二种方法,一个人喝功夫茶需要15元,喝普通茶位需要8元,相差15-8=7(元),五个人一共需要7×5=35(元)。我又把这个方法告诉了妈妈,妈妈微笑地点了点头。妈妈又问:“用35元能买什么东西?”我回答:“可以再买一小篮我爱吃的蛋挞。”

  原来,一顿午餐也有许多数学知识呀!

有趣的二十四点的经典数学故事

  如何把小学各门基础学科学好大概是很多学生都发愁的问题,数学网为大家提供了数学故事有趣的二十四点,希望同学们多多积累,不断进步!

  星期天,我和扬文一起玩了24点游戏。游戏规则很简单:每人分别抽四张牌,然后用“+ 、-、×、÷”这几种计算方法最后得数一定要得24,就行了。

  游戏开始了,我们各抽了四张牌。唉!我的牌怎么这么糟呀!你看,四张都是A。这时,只听扬文说:“我可以了,你看,5+5=10,10×2=20,20+4=24。”第一轮,我输了。但我并没有灰心丧气,因为后面还有机会,我一定要把握机会,好好赢一把。我又抽了四张牌“6、5、8、3”。我激动得马上脱口而出:“6-5=1,8×3=24,24÷1=24。现在是1比1平了。”

  扬文说:“有什么的,我一定会在下一回合胜过你的。”第三回合到了,我又抽了四张牌“10、9、6、10”。我一看傻眼了。突然,只听扬文大声地喊道:“6×4=24,24+1-1=24。2 比1我赢了。”我看着他那得意的样子,无计可施。

  虽然这次游戏我输了,但是我觉得24点真有趣,同时也感到数学真的很奇妙。我今后一定要努力学习数学,灵活运用“+、-、×、÷”的混合运算,在下一次的24点游戏中,一定要用得得心应手,当个高手。

有趣的数学故事:戏说颠倒

  浙江有两个县,一个是观钱塘潮的胜地海宁,另一个则是距离它不远的宁海。它们名称中的两个汉字正好互相颠倒!这种现象在外国地名中恐怕是绝无仅有的。其实中国这种现象还不是个别的,比如西安-安西(甘肃西部),武宁(江西)-宁武(山西),子长(陕西)-长子(山西),丰南(河北)-南丰(江西,有特产南丰蜜桔)。在我国几千个县里,类似这样的例子还不少。

  不少书法爱好者知道汉字里有“颠倒十三太保”的说法。原来,有13个常用字,把它们上下颠倒过来看,仍然是一个汉字,有些甚至和原来的字一模一样。这13个字就是:一,十,中,田,王,由,甲,口,日,士,干,非,車。它们的形状是完全对称的。当然如果你把“車”写成简体的“车”,一颠倒,就不是什么字了。

  由此联想到现在全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其中也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上下颠倒后保持原状的,它们是:0,1,8。

  第二类是上下颠倒后互相转换的,例如:6和9。

  第三类是颠倒后,面目全非的,例如2,3,4,5,7。

  另外,许多画家对颠倒头像也十分感兴趣,常有名作问世。下面是一个愁眉苦脸的男人,大概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不过你不用替他着急,只要把图形颠倒过来一看,他又变得眉开眼笑了。与颠倒图形相比,转成直角的风景或动物插图更难构思。

有趣的数学故事

  故事里说:有一个猪妈妈带着三个猪宝宝去买花。一枝花20元,猪妈妈要买60支花。于是,猪妈妈问三个猪宝宝:“我们要买60支花,20元一支,那一共要多少元?”最大的猪宝宝说:“20乘60等于1200元,所以要花1200元!”第二个猪宝宝说:“不对!不对!是二个十乘六个十等于十二个十,就是1200元!”最小的猪宝宝接着说:“我想,你们两个都是对的,只是说法不同,其实都一样。”“没错!”猪妈妈赞扬道。

  到了绑花时间了,最小的猪宝宝抢先问:“现在要帮花了,12支花绑在一起,可以绑多少束?”猪妈妈没出声,大家只能摇头说不会了。过了一会,最大的猪宝宝叫道:“1200除以12等于100,所以可以绑100束花。”

  “虽然我们绑完了,可是我们还要送花给20个老爷爷,每个老爷爷分几束呢?”猪宝宝们说。过了30分钟,猪宝宝们才说:“哦!我们知道了,10020=5,所以每个老爷爷分5束!”

  猪宝宝们把花给了老爷爷,老爷爷连忙说谢谢,猪宝宝们和猪妈妈都很高兴。

  听完这个数学故事,我就更喜欢数学了,也加强了我学好数学的信心!

小学三年级数学日记之有趣的故事

  201X年X月X日 晴天

  星期六,妈妈交给小明一个“重任”——去市场买鱼。市场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的。小明挤到鱼类区,刚好看见马大叔在卖鱼,马大叔的鱼都是活鱼,很新鲜,所以被买走了很多,但还剩一些鲫鱼,与虽少,不过条条都活蹦乱跳,想要挣脱盆的约束。

  小明说:“马大叔,我是你这的常客,这些鱼全卖给我,便宜点。”

  马大叔一听,哈哈一笑,说:“小小年纪就会讨价还价了,行,给你个机会!”只见他拿起称连同筐子称了一下,说:“这筐鱼原来连筐重28千克,有一家饭店一次买走了一半,然后又来了一位顾客,买走了剩下的一半,现在连筐重14千克,你能算出现在还剩多少千克鱼,我就以最低价卖给你!”

  小明可是个倔强、不轻易服输的人,他开动脑筋思考了起来:“38千克和14千克里都包含了鱼筐的重量,用38—14可以求出卖掉了24千克。然后倒过来想,把现在剩下的鱼看作一份,那位顾客来之前还有2份,于是就可以知道在顾客来之前还有两份,那家饭店买走的鱼就是2份,因此筐里的鱼原来就是4份,一共卖出了三份。”想到这里,小明高兴的说:“我算出来了,现在筐里还剩24÷3=8(千克),这个鱼筐重2千克!”马大叔竖起大拇指表扬道:“小明真厉害,好,我兑现刚才的诺言!”

美丽的数字城趣味数学故事

  小1字被大风卷上了天。他在空中翻了无数个跟头,头昏眼花,完全推动了知觉,摇摇晃晃从空中直往下落,危险!眼看小1字要摔下地了,说时迟,那时快,远处忽然飘来一朵白云,轻轻托住了小1字。

  小1字躺在白云的怀抱里,慢慢苏醒过来,他睁开眼睛向下看:“这是什么地方?”

  白云边往下落,边轻声地说:“这是一座美丽的数字城。”

  “啊,数字城,真漂亮!”

  放眼一看,只见:

  “1”字大厦笔直的、高高插入云霄,那是数字城最高的大楼;

  “2”字宫殿像一只小鸭子浮在水面上;

  “3”字商场仿佛是只招风的大耳朵,倾听着最美妙的音乐;

  “4”字大楼一幢接一幢,好似五彩缤纷的旗帜迎风招展;

  “5”字写字楼住的都是商人,设计师把它巧妙地设计成“秤钩”形状;

  住着体育裁判的“6”字体育馆被设计成“哨子”的样子;

  那像把“镰刀”的建筑“7”是为搬进城市的家书伯伯们盖的;

  “8”字楼建筑得像个宝葫芦,是为最有学问的老师和科学家们设计的;

  那高高大大像个捉飞蛾大网兜的是“9”字建筑,是有名的五星级大饭店……

  啊!数字城这么迷人,小1字简直看呆了。

  这时,从“1”字大厦里走出来许多“1”字,他们排成长队,手拉手,唱着数字歌……

  1字像个小棒头,2像小鸭水中游;

  3像一只大耳朵,4像小旗迎风飘;

  5字像个小秤钩,6字像只小口哨;

  7像镰刀握在手,8字像个宝葫芦;

  9像一只小网兜,数字城里学问多。

  小1字听着听着,突然,猛的一下子站立起来。

  不好!白云一不留神,让小1字笔直地掉下来了。

零先生漫游记趣味数学故事

  趣味数学越来越受到同学们的喜欢,它不仅风趣幽默,还能开拓小朋友的智力,家长经常会给小朋友买一些趣味数学的书来读,精品网编在这里也给小朋友整理了一年级趣味数学故事:零先生漫游记快点看看吧!

  传说最早的时候,数字界像一个大鸡蛋,里面混沌一片,乱七八糟,分不清正数负数,有理无理。人们只知道有数学这个东西,但谁也讲不出是什么。这一坛子东西中孕育着一个伟大的英雄,这就是开天辟地的0。0在数字中是最小的,但是也是最有力量的。0先生在鸡蛋中沉睡了足足54亿年零几千万年,终于在8世纪左右醒了过来。他睁开他的唯一的眼睛,只觉得身旁漆黑一片,这时各样的兄弟都在他的身边乱窜。他想直起腰,但是连将自己舒展一下都不可能,他生气极了。0是一个神奇的数字,他可以随便改变身边的状态。在0转念一想的时候,他的身边就出现了一个与生俱来的--和+,他抓起后,把这两样东西组合成了-+,这就是一把斧头,他抓住斧头,用力一挥,只听一声巨响,鸡蛋骤然破裂,所有的数字都解放了出来。其中负的东西向下沉,正的东西向上飘,一半变成了地,一半变成了天。

  0高兴极了,但是他害怕天地会重新合拢到一起去,所以他就撑着正数和负数,但是他错了,正数越来越多,越来越高;负数越来越多,越来越低,圆滚滚的O从此就被拉成了0。在最后,英雄满意了,但也筋疲力尽了。数字们都要推举他为国王,0喜欢过不受束缚、自由自在的日子,便婉言谢绝数字们的好意。从此以后,数字们为了敬重他们心目中的英雄,便尊称他为0先生。

  0先生过着神仙般独来独往的日子,有一天,0先生突然心情大好,想看看它所创立的子民--数字都在干些什么,于是,它到世界各地去巡查,结果是他感到又喜又忧,喜的是他发现人们就不再用绳子,泥板,贝壳了,而使用阿拉伯数字了。忧的是人类认为0不是最小的数字,也不是最大的数字,而是一个没有影子,没有尾巴的数字。特别是一些小辈们谈到他不是微微一笑,就是摇摇头,这使他感到特郁闷。但是,0先生是个谦和的人,他没有把此事放在心上,他又开始过他悠闲自在的日子。

有关人教版趣味数学故事

  趣味数学联系生活讲数学,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能够真正将数学融入生活,激发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来看一下这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趣味数学故事吧!

  星期天,阿星全家坐着爸爸的摩托车外出踏青,晚春的郊外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青山绿水,鸟语花香,阿星躺在草地上,无暇顾及这美好的春光,为没能帮卡卡奇找到能源而苦恼,爸爸的一句话又让阿星看到了希望。爸爸查看油箱后说:回家后得加汽油了,要不明天就不能骑摩托车了。阿星兴奋的说:爸爸,回家后你给些汽油我。

  爸爸一口回绝道:小孩子要汽油干什么?既不能吃更不能玩!阿星不能说出外星人卡卡奇的秘密,只能说:我只要一小杯,我们科学课要用汽油做实验。爸爸这才答应了。

  一到家,爸爸拿出好几瓶汽油准备给摩托车添油,阿星急着要。爸爸却改口说道:除非你能回答上我的问题:现在我的摩托车里没汽油,如果我倒进4瓶汽油后连车共重133千克,如果我倒进7瓶汽油后连车共重139千克,你能求出一辆摩托车和一瓶汽油各重多少千克吗

  阿星想了想后说道:太简单了!用(139-133)(7-4)=2千克,再用133-24=125千克。每瓶汽油重2千克,摩托车125千克!爸爸欣慰的称赞道:阿星这段时间的数学可大有长进!阿星得意的说:那当然了,卡卡奇天天教我数学!爸爸:哪天把卡卡奇带回家,我们得好好谢谢他!阿星知道自己说漏嘴了,没敢接话,就倒了些汽油就钻进自己的书房和卡卡奇做起了试验。

数学趣味故事

  传说古希腊的国王,想制一顶与泰尔的王冠一模一样的纯金王冠,便召见一位高明的首饰匠,向他说明了旨意,并如数让他称走了黄金。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首饰匠如期将王冠交来,外表金碧辉煌,确实与泰尔的王冠完全相同,重量也恰如取走的黄金。国王按照自己原先的许诺,给了首饰匠重重的奖励。

  但是那个首饰匠的举止行动像个骗子,被取去的黄金会不会偷换下来而掺进了别的金属?面对这个金色的王冠,国王的心一下子冷了!但是不把王冠熔化,又怎能判定黄金中是否掺了假?这么美丽辉煌的王冠,又怎么舍得再熔化?国王被这个难解的疑团日夜缠绕,寝食不安,终于卧病不起。

  最后,他召见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是当时最著名的智者。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他:必须检验王冠是不是纯金制造,却又不准损坏王冠的一丝一毫。阿基米德苦思冥想,把所有想到的办法,都作了尝试,然而仍不能揭开王冠的秘密。他忘记了饮食、睡眠,忘记了洗澡、治病,痴痴迷迷,连梦中都叨念着:王冠国王首饰匠银子金子几个星期以后,阿基米德蓬头垢面,妻子把他赶进了浴室里。当阿基米德浸入水中之后,突然感到自己的体重减轻了,只要轻轻用力,身体就能浮起此时,他满脑袋的仍是王冠国王首饰匠金子银子。身体一会儿沉下,一会儿浮上,浴盆的水位也一会儿升,一会儿降

  阿基米德忽翻身跳起,大声高呼:有办法了,有办法了!连衣服也没穿,光着身子直向王宫奔去,路上留下一条湿漉漉的足迹

  你知道,阿基米德从水的浮力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吗

  解:阿基米德根据身体在浴缸中沉浮引起了水位升降的道理,取了一只盛满水的容器,将王冠放进水中,容器里的水必然溢出。他把溢出的水收集在另一个容器里。

  接着他将一块与王冠同样重的纯金,也放进那个盛满水的容器中,再把溢出的水收集起来。如果王冠是纯金制成的,那么两次溢出的水应该同样多,可是王冠排出的水,与纯金排出的水并不同,说明王冠中掺进了比重与纯金不同的材料,从而断定金冠中被掺了假。阿基米德终于解决了难题。狡诈的金匠因此受到了惩罚。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数学家的故事PPT

50个中国历史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