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和成语典故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拥有诚信

  诚信是和谐火花的催化剂,是辉煌事业的铺路石,是真挚友谊的彩虹桥,是立身、立业、立国的根本。拥有诚信,畅行天下!

  纵观历史长河,细数古代先贤——曾子磨刀杀猪、尾声抱柱而死、季布一诺千金、魏侯昌雨期猎……全为一个“信”字!蔺相如完璧归赵、荆轲图穷匕见、关羽挂印封金、孔明接受托孤、晏殊科考陈情,全为一个“诚”字……。还记得华盛顿砍到樱桃树的男孩勇于承认错误的那份真诚;还记得宋庆龄为等待朋友放弃游玩;还记得毛泽东不忘章士钊为革命募捐执意还钱,还记得……一个个事实印证着诚信是金!诚信无价!然而周幽王为讨得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富商落水许以重金而失信于人且丢掉性命;《狼来了》故事中放羊小孩因撒谎而丧命狼口。触目惊心,无不印证着信不可失。在我们的生活中诚信比金钱、地位、荣誉更重要、更宝贵。

  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报道:一个在国外留学的青年,在校学习成绩十分优秀,个人能力也很出色。毕业后,他满以为凭着自己的学识和才华,能够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可是他在国外应聘了好几家公司,都被拒聘了。当他询问拒聘原因时,得到的答案是因为他有三次逃票记录,没有人会录用一个不诚实的人。

  诚信是多么的重要,它可以帮你筑造成功、财富,反之也可以毁掉你的一切。古人说过“民无信不立”“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我觉得这些道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就看你能不能理解它,发扬它。

  诚信,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一种深入骨髓的修养,是任何一个具有高尚价值观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品质。无论卑微,抑或是伟大,只要心是向善的,人格是健全独立的,诚信是根本,而往往又最难坚持一生。

  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心空;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飞溅起整个海洋。相信诚信的力量,它可以点石成金触木为玉。让我们一起撒播诚信的种子,塑造灵魂的美丽!

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和成语典故

诚信让生活更美好

  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孔子曾说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即诚实,就是忠诚老实,实事求是,不说谎,不虚伪,言行一致;信即守信,就是言而有信恪守信约,说到做到覆行诺言。

  诚信是要一辈子被视为珍宝的,如果你丟了诚信,那么你会很糟糕:无论你做什么,别人都是不会相信你,别人会用怀疑的眼光看你,似乎在任何人眼里,你是骗子。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诚信,有了它,人们才会对你深信不疑,才会视你北斗之尊。一个人一旦失去了诚信,就像一个作家失去了读者;就像一个国家失去了尊严;就像一幅水彩画失去了色彩,变得一文不值。

  朋友是人生路上的帮手,他会在你遇到困难时,奋不顾身救你;他会和你雅俗共赏;他会与你患难与共;他会在你失望时给予鼓励;他会在你悲伤时给予安慰。如果你丧失诚信,就等于丧失朋友。

  诚信没有重量,却可以有鸿毛之轻或泰山之重;诚信没有标价,却可以让一个人的灵魂变得富贵显荣或不值一顾。诚信像阳,为无数植物淋下健康的光;诚信像灯,为无数生命照亮了前往的道路;诚信像水,滋润着小树舒枝展叶,天天向上;诚信像根,将魄力与智慧提供给生长中的树干,使小苗长成大树。让我们拾起诚信的"背包"乘风破浪吧!

  诚信,真的让生活更美好!

诚信

  诚实就是说话、做事表里一致,不虚假、不欺骗、不隐瞒;守信是指说话、办事讲信用,答应了别人的事,认真履行诺言,说到做到,守信是诚实的一种表现。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人们就把诚实守信视为做人最起码的品德。在我国的成语典故中就有“言而有信”、“一诺千金”等“狼来了”的故事,也是从古代传到现在,它们之所以能够世代流传,说明历代人们都把诚实守信作为做人的基本道德,都很重视教育下一代要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做人之本。首先要做诚实守信的人,一个人如果任何时候都能做到表里一致、待人真诚,说话办事讲信用,就会得到人们的信任和尊重。古代有一个才子叫晏殊,14时参加科举考试,当考题发下来后,他发现是自己已经做过的,便向考官说明后重新换一道题。皇帝知道了此事,对他的诚实赞不绝口,看到他写的一手好文章,破格提升他做官。后来又让他当太子的老师,皇帝说:“晏殊勤奋好学,为人诚实,做太子的老师最合适。”

  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有着关于诚实守信的事例,今天就发生了一件令我生气的事。本来,我和时丽约好一起去爱书人借书,我们约定的时间是两点,而我一点半就出发了,到那里后还没有两点,于是,我就耐心地等了起来,足足等了两个小时。见她还没来,我就气乎乎地回家了。回家后,我就打电话给时丽,接电话的是她的妈妈,我问时丽去哪儿了,她妈妈的回答,令我更生气了,时丽去广场商厦了。

  我可不要当时丽那样不守信用的人,同学们,你们要做哪种人呢

诚信待人

  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是指忠诚老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是指说话、办事讲信用,答应了别人的事,能认真履行诺言,说到做到,守信是诚实的一种表现。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诚实守信。古往今来,关于诚信的事例举不胜数。古有孙膑一诺千金,宋濂连夜抄书,曾参诚信教子,今有邓颖超冒雨赴约,列宁依时归还图书等等。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那就是:只有诚信的人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才能有所作为。大家一定听说过《狼来了》的故事吧?故事中的小男孩由于两次撒谎骗人,失去了别人对他的信任,最终导致了被狼吃掉的悲剧。听了这个故事,难道我们不应该从中吸取一点儿教训吗?一个不具备诚实素质的人,最终只会落得个害人害已的下场。孔子在《论语》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不讲信用,说话不算数,这个人就不可能做成什么事情,更不可能在社会上立身处事。他的学生曾参也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检查自己和别人商量的事情是不是忠诚地去做了,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用了。”古人们的话也告诉我们做人要忠诚,要讲信用。

  由此,我不禁想起三年级时发生的一件事。有一次,放学回家,看见家门口有一位老奶奶在卖烧饼。看样子,她的生意并不怎么好。当我就要与她擦肩而过时,老奶奶问我:“小朋友,吃烧饼吗?”“可我没带钱。”我害羞地说。“没事儿,想吃就送你一个。”说着,老奶奶递给我一个烧饼。“这怎么行,奶奶您等着,我回去拿钱。”说完,我带着烧饼飞快地往家赶。可我刚进家,发现我最爱看的动画片开始了,就把老奶奶忘得一干二净了。就这样,我失信了。为了看动画片,我吃了一个理不直气不壮的“霸王饼”。后来,我再也没有遇到过这位老奶奶。每当我想起这件事儿,就想掴自己一巴掌,我为自己曾做过一次不诚信、不光采的事而感到脸红。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真诚是打开人们心灵的神奇钥匙。在人际交往中,只有真诚待人,才能与人建立和保持友好的关系;只有诚信,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所以,我们应该从小树立“言而有信,无信不立”的观念,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同学们,请记住:诚信无价!

  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在家里做一个诚信的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诚信的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诚信的好公民,让诚信扎根于我们的心灵,让诚信遍布我们新中国的每个角落!我坚信:只要人人都讲诚信,祖国的明天将变得更加美好、更加灿烂、更加辉煌!

信守诺言

  诚信,可解释为讲信用、守诺言。

  有句谚语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还有一成语“一言九鼎”等等都是对信守诺言的肯定。

  当今社会,有不少人不讲诚信,不珍视、看重诚信,他们只注重金钱与名利,为了这两样害人害己的东西,他们不惜欺骗亲人,欺骗朋友,甚至欺骗整个社会,他们最终如愿了,达到了,但高兴吗?快乐吗?幸福吗?他们失去了至亲至爱的亲朋好友,失去了良知,失去了宝贵的财富——诚信。他们并不幸福,反之他们感到后悔、羞愧。

  曾经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在俄罗斯做生意的中国商人,刚到哈巴罗夫斯克时没戴帽子,当时气温在零下30度,他捂着耳朵在雪地里跑。这时,一个素昧平生的俄罗斯汉子借给他一顶帽子,商人答应第二天在老地方还给他。但第二天他根本没去,甚至还嘲笑那个俄罗斯人“傻冒”。

  谁也不会想到这个俄罗斯汉子正是这个中国商人在电话中约定的经销商,结果,俄罗斯汉子因为被欺骗而丧失了对他的信任,生意自然也就泡汤了。中国商人最终损失惨重。

  看吧!这就是不讲诚信,不守诺言的后果。因此,我们千万别轻视了“诚信”一词,它可是你生命中重要角色之一,有可能它将左右你的命运。要知道,一切言而不信,不守承诺的人终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架上。正如林肯所说:“你可以在一段时间里欺骗所有的人,也可以在所有的时间里欺骗一部分人,但你决不可能在所有时间里欺骗所有的人。”

  请信守诺言、讲诚信吧!请做一个人人尊敬的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吧!

诚信让世界更美丽

  古人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我常常将它们奉为人生格言。那些圣贤都很讲诚信。他们为什么那么出名?是因为出身吗?不是。那他们是天才吗?也不是。是他们的知识和平时的有良作风才使的他们那么出名。

  子曰:“言信诚信,行必忠正。”我在生活中也是一名讲诚信的学生,记得有一次:我过就岁生日,哥哥送给了我一支精巧别致的钢笔,我欣喜若狂但当我谢过哥哥,刚把笔盖打开的时候,却发现这只笔是坏的里面的笔尖已经断了一大块。我连忙告诉了哥哥,但哥哥却温和的问我:”是不是你弄坏了不敢说?没关系,我又不会怪你。“”不是的,这确实不是我弄坏的。“我辩解道。哥哥脾气不太好,立马拿着钢笔说理去了。

  哥哥出去后,我想拿钢笔会不会真如哥哥说那样,是我自己弄坏的呢?我仔细一想,想起我打开必改后看见笔尖上有一条裂痕,我聚精会神看的时候,手碰在了桌子上,我的手抖了一下钢笔这才掉在了地上。可我那起来的时候笔尖还好好的为什么笔尖会坏掉呢?我想来想去也想不明白。正在这时,哥哥推门而入,说道:”笔我给你换回来了,店主说那支笔他的儿子拿出去用过,可却被他的儿子的弟弟给弄坏了,他的儿子怕让他知道又偷偷的将笔放了回去。他因为太忙,在无意中就给销售了出去。他说完还给我连连道歉呢!“。我听罢,对哥哥说:“我拿笔的时候也不小心把它给摔在了地上。”哥哥对我说:“没事啦,这不是给你换回来了吗?”说罢,我高高兴兴的把笔放在了桌子上,蹦蹦跳跳的出去玩了。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但却使我铭记在心。是啊,如果在生活中没有诚信,大家都是你欺我,我骗你,那又将会是怎样一副场面呢

  诚信犹如一朵美丽的花,如果你在生活中做到它,那么它将会愈发灿烂;诚信是一湛明亮的灯,如果你在生活中做到它,那么它将会愈发光明。让我们共同来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这样整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历代经典论诚信

  中国历代儒家经典中,对诚信之道的论述颇多,现摘其重要者加以阐述。

  「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诗经·郑风·扬之水》)

  ·无诚信品德的人的说话,人是不应当相信的。所以,要使他人相信自己,就必须做诚实之人。

  「君子之言,信而有规,故怨远于其身;小人之言,僭而无征,故怨咎及之。」(左丘明《左传·昭公八年》)

  ·君子之言,诚实而有证据,所以怨恨远于其身;小人之言,越分妄言,又无根据,所以遭致怨祸。要求人说话要诚实、要有根据,切忌无实事根据的胡言乱语。

  「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论语·述而》)

  ·孔子教导学生时,提倡「文」(即《诗》、《书》、《礼》、《乐》等典籍),「行」、「忠」、「信」并重,希望学生能做到博学多闻(文)、敦品励行(行)、尽忠职守(忠)、诚实不欺(信),把智育与德育结合起来,做一名德才兼备的人。

  「儒有不宝金石,而忠信以为宝。」(戴圣编《礼记·儒行》)

  ·儒者重德,故不以金玉为宝,而以「忠信」为宝。可见,儒者是把「忠信」作为修身养性、齐家治国的法宝。

  「政令信者强,政令不信者弱。」(荀子《荀子·议兵》)

  ·施政守信国兵必强,施政失信国兵必弱。说明诚信是治兵的根本。

  「古者禹汤本义务信而天下大治,桀纣弃义背信而天下大乱。故为人上者,必将慎礼义、务忠信然后可,此君人者之大本也。」(荀子《荀子·强国》)

  ·古代圣王禹、汤,循义讲信而天下大治;暴君桀、纣,弃义背信而天下大乱。所以,作为国君一定要慎礼义、讲忠信,然后才能治国。这是「君人者之大本也」。由此证明诚信是治国之本。

  「或问信,曰:『不食其言』。」(扬雄《法言·重黎》)

  ·所谓信实,就是指不违背和忘记自己的诺言,一定要信守承诺,说到做到,言行一致。

  「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班固《白虎通义·性情·论五性六情》)

  ·从一定意义上,信就是诚,诚就是信,二者是相通的,基本内涵都是真实无欺。无论说话还是做事,都是诚实可信的。

  「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周敦颐《周子全书·通书·诚下》)

  ·诚是五常(仁、义、礼、智、信)的基础,亦是人的各种善行的根源。可见,「诚」在儒家道德体系中是何等的重要。

  「信者,无伪而已。」(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一》)

  ·所谓「信」,就是无「伪」的意思。既不说假话,亦不做假事;既不自欺,亦不欺人。一切言行皆以诚实为本,排除一切虚伪、虚假。

  「夫信者,人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

  ·「诚信」是人的法宝,因为「国保于民,民保于信」。君无信用不能使民,失去民心则不能守国。所以古代圣王不欺四海,五霸不欺四邻。善治国者,不欺其民;善齐家者,不欺其亲。可见,信在治国齐家中是何等重要。

  「诚则是人,伪则是禽兽。」(黄宗羲《孟子师说·卷七》)

  ·诚信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只有人具有诚信美德,而禽兽则是不讲诚信的。如果人只求物质私欲而不讲诚信,就是一种丧失人性的禽兽行为。

诚实守信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诚实守信。古往今来,关于诚信的事例举不胜数。古有孙膑一诺千金,宋濂连夜抄书,曾参诚信教子,今有邓颖超冒雨赴约,列宁依时归还图书等等。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那就是:只有诚信的人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才能有所作为。

  由此,我不禁想起三年级时发生的一件事。有一次,从朋友家回来,看见路旁有一位老奶奶在卖烧饼。看样子,她的生意并不怎么好。当我就要与她擦肩而过时,老奶奶问我:“小朋友,吃烧饼吗?”可我出门没带钱,我低声地说:“我没带钱。”“没事儿,想吃就送你一个。”说着,老奶奶递给我一个烧饼。“这怎么行,奶奶您等着,我回去拿钱。”说完,我带着烧饼飞快地往家赶。可我刚进家,发现我最爱看的电视开始了,就把老奶奶忘得一干二净了。就这样,我失信了。电视节目结束了,我才想起老奶奶还在等我呢,我马上从抽屉里拿了10元,出了家门,途中我想:老奶奶应该已经走了吧,不会等我这么长时间的。”想着想着我到了,可眼前的景象让我惊呆了,老奶奶还在,她看到我喊道:“嘿小朋友,你要的烧饼。”走上前,我对老奶奶说:“老奶奶这么晚了,你为什么还不回家?”“等你啊,我可不能失信啊。”听了老奶奶的话,我顿时脸红了,付完钱,拿着烧饼回家了。路上我想:这位老奶奶多么守信啊,为了等我,这么晚回家,我应该学习老奶奶这种诚实守信的品德。

  诚信像土,一亩心灵之土,为无数幼苗提供营养,使它们开出美丽的鲜花。诚信像水,万物生长的生命之水,滋润着小树舒枝展叶,天天向上。诚信是人之本,民之基,国之根。

关于诚信的成语典故

  赞美诚信的成语故事【1】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赞美诚信的成语故事【2】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的对比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赞美诚信的成语故事【3】《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淦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赞美诚信的成语故事【4】曾子杀猪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要跟着一起去,一边走,一边哭。妈妈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市场回来了,曾子要捉猪来杀,他的妻子拦住他说:“那不过是跟小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决不可以跟小孩子说着玩。小孩本来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样子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做妈妈的骗孩子,孩子不相信妈妈的话,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曾子于是把猪给杀了。

  赞美诚信的成语故事【5】郭汲不失信于孩子郭汲在并州任职时,一次下去考察,途经美稷县,当地的孩子们闻讯后,自发地聚集到一起夹道欢迎他。郭汲不知情,就问:“小朋友,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呀?”孩子们回答说:“听说您要来,我们特来欢迎!”郭汲闻言赶忙下马,一一答谢。在美稷县办完事后,孩子们又闻讯赶来送郭汲,并问他什么时候返回。郭汲立即让随从计算返程的日期,告诉了他们。由于事情办得十分顺利,返回美稷县的日子比预期早了一天,但为了不失信于孩子们,郭汲下令在县城外的野亭露宿一晚,等到第二天才入城

诚实守信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诚实守信。古往今来,关于诚信的事例举不胜数。古有孙膑一诺千金,宋濂连夜抄书,曾参诚信教子,今有邓颖超冒雨赴约,列宁依时归还图书等等。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那就是:只有诚信的人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才能有所作为。

  孔子在《论语》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不讲信用,说话不算数,这个人就不可能做成什么事情,更不可能在社会上立身处事。最近,我看到一则报道:美国一家公司欲与国内一家大公司合作,然而在签署和约前,美国这家公司的信息员查询到这样的信息,欲合作的公司在许诺的抗灾捐款中没有兑现。于是美国这家公司果断决定,不与这家公司合作,另寻新的合作伙伴。这个报道,告诉我们,诚实守信,这是社会的主流,反之,如果没有诚实和守信的品德,就没有光明的未来。

  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真诚是打开人们心灵的神奇钥匙。在人际交往中,只有真诚待人,才能与人建立和保持友好的关系;只有诚信,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所以,我们应该从小树立“言而有信,无信不立”的观念,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

  诚信是火焰,给人希望,给人温暖;诚信是明镜,给人准则,给人借鉴。同学们,请记住:诚信无价!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在家里做一个诚信的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诚信的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诚信的好公民,让诚信扎根于我们的心灵,让诚信遍布祖国的每个角落!我坚信:只要人人都讲诚信,祖国的明天将变得更加美好、更加灿烂、更加辉煌!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竞选大队委员ppt模板

初中ppt课件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