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学生如何提高听课效率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听课显然也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因此,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听课方法、提高听课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一)做好知识上的准备——课前顶习
知识上的准备主要是新课涉及到的有关书籍。知识的复杂准备与新知识的预习准备,对新知识的预习应主要抓住的难点,明确听课重点,是一种重要准备。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上课要接受新知识但也要温习旧知识。预习的过程,是一种旧知识的温习过程、准备过程,也是由旧知识向新知识过渡的过程,即温旧纳新的过程。学习某种新知识,要运用哪些旧知识,联系哪些旧知识,哪些要做到重点准备,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在听课中把新知识纳入旧知识体系之中,形成崭新的知识结构。
(二)做好身体上的心理上的准备
上课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它需要学生有充沛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体力,为了做好身体上的准备,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两点:一是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体息,二是要注意饮食与营养卫生。
上课还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备,这是一条多被学生忽视的十分重要的准备,实际上,学习过程是伴随着学生的动机、情感、兴趣、意志、毅力和个性等心理因素参与的运动过程,其参与度与学习效率成正比。学生上课的目的和情绪尤其重要,专家研究认为,学生只有在目的非常明确,心情非常愉快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学习效果才能提高。在这方面,教师的责任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上述心理因素呈积极状态,二是切忌授课前或授课中挫伤或压抑学生的积极心理因素的发挥。设想,在课前或课堂上,由于一个学生不守纪律,教师大加训斥,甚至辱骂、体罚,一人有过,全班陪训,这不仅使有过学生听课的积极心理状态降到蛊低点,也使全班同学兴致大减,哪里还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可言
二、听课要全神贯注
系统论原理告诉我们,学习新知识是接收信息、信息加工(同化、转化)、信息贮存、信息输出、信息反馈再到接收信息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在堂课里,这种信息活动的过程不是一次,而是多次。学习效率,取决于信息渠道的畅通与信息活动的质量。听课是接收信息,是信息活动的第一道关口,能否全神贯注,决定信息接收的量和信息活动的质,决定整个学习过程的效率。
全神贯注地听课,即高度集中注意力,充分调动多种感观参与听课,不一心二用。许多学习优秀的学生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地听课,不乱想,不乱动,不乱看,努力排除听课干扰,做到眼到、耳到、手到、心到;边看,边听,边想,边写,思维处于高度竞技状态之中。当然一堂课几十分钟始终保持全神贯注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同时,也是违背心理活动规律的。一个成功的学习者,既能随着教师讲授的波澜前进,也能在必要时,搞一点缓冲、舒展,自动调节,以作提神之用。学生可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对自己在预习中发现的难点的讲授上,集中搞清教师讲授思路;对于教师讲授中自己已懂的部分,可以将大脑放松一瞬,以求调节兴奋与抑制生理机制,以求注意力新的集中。
三、积极认真地思考
学习离不开思考,听课是学生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也离不开思考。“思则明,不思则暗”,没有思考,理解新概念,掌握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便是一句空话,听课的实际意义也就不复存在。学与思是辩证统一的,相互转换的。学是接收、贮存信息,思是判断、处理信息,思维总得有思维着的东西,思维着的东西即是学得的知识,知识便是思维的“原料”。学是基础,思是发展,学的过程即思的过程,学必思,思在学中,善思才算善学。爱因斯坦讲:“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字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有效课堂,高效学习
当今社会,知识经济已见端倪,人们普遍感觉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一个人终生获得知识,取得经验,转化为行为的重要途径。要学习好,就得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所谓学习方法,就是人们在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段和途径。它包括知识的方法,学习技能的方法,发展智力与培养能力的方法。那么,怎样才能达到听好课的目的呢?总的要求是要抓住各学科的不同特点,带着问题听,听清内容,记住要点,抓住关键,在课堂上着重听老师的讲课方法与思路,释疑的过程与结论。
具体要求:
1.要充分认识老师讲课的重要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帮助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课堂中对概念的分析、例题的讲解、练习的设计等远比课后辅导要详细得多,这也是学生自已看书或是家教无法替代的。课堂教学是老师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一条最简捷的路。因此,每个学生都应该虚心向老师学习,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上好每一节课。
2.要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千万不能思想开小差。如果在老师启发下,自己有了比较好的想法,可以在笔记本上记下来,等下课后再去深入思考或请教老师和同学。总之,课堂上的“分心”,是学习的大敌。
3.听课中可以尝试在老师没有作出判断、结论之前,自己试作判断、试下结论。看看自己想的与老师讲的是否一致,找出对与不对的原因。
4.要力求当“堂堂清”。理解是掌握事物本质、内部联系及规律的思考过程。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当堂理解呢?在课堂上,你想的应与老师讲的统一,你思考的问题应与老师讲的问题统一。在教师的启发下,你要始终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如果在思考中出现不理解或理解不透的地方,应举手提出问题。如果课堂上老师没有时间解答你的问题,应继续听老师的讲解,课后再去请教老师。
5.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听课是为了增长知识和发展智力。因此,不能把知识听懂了就算课听好了。高水平的听课应该不仅注意老师传授的具体知识,更应该注意老师讲课的思路,追着老师的思路跑,目的在于把老师讲课过程中运用的各种思维方式、思维过程搞清楚。学习老师是如何进行周密科学思考的,从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
6.要抓住一节课的知识内容和学科特点的关键。知识内容的关键一般指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关系式以及公式、定义。当老师讲解这些关键知识时,你一定要特别注意,抓住不放。同样,不抓住学科特点的关键学习,也会影响你的学习效果。实际上,各门学科的内容体系、发展思路、训练要求以及教的方法各有特点,学生在学习中就应注意这些学科的特点。如物理课要特别注意观察和实验,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思考来掌握科学概念和规律;数学则必需通过大量演算、证明等练习获得基本知识,从而培养数学思维能力;语文和外语在听课时,主要抓住字、词、句、篇等方面的知识点,并且通过听、说、读、写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和文字。
同学们,努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尽可能节省时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相信每一位同学在以后的学习中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学生评教的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
在高校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要参与者,他们对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师生关系是否良好,都有较深刻的了解,对教学环境的描述也较为真实。提高学生对评教的重视程度,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评教,增强评教结果的客观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教师也可由此了解学生的需求,有利于师生的沟通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笔者通过走访、问卷等形式对多所高校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评教的过程和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本文拟以江苏警官学院为例,对学生评教问题进行研究,以期能对提高学生评教质量有所补益。
一、江苏警官学院评教状况分析
江苏警官学院自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学生评教工作,其间也在评教形式、评教指标上面做过多次改革。评教形式上,从原来的纸质评教变为现在的网络评教;评教指标也进行了适当调整,原本学院的评教指标分为一级和二级,一级指标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育人情况和总体印象六个方面,每个一级指标包含二至四个二级指标,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指标设立较为繁杂,同时学生在完成时也缺少耐心。因此,为了提高评教结果质量,我校对指标进行了两次缩减,最后剩下现行的六个评教指标。经过近几年来的数据统计发现,评教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和教学效果差的教师在排名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但评教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单从学校网络评教的结果上看,一方面分数方面差距较小,学校很难通过分数来评定教师的优劣,另一方面教师在一个学期教不同班的相同课程时,不同班级的评教结果有时差异较大。
二、问卷数据分析
针对学生评教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调查问卷、走访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问卷中主要涉及学生对评教的态度、对学校评教方式的看法和对学生评教指标的意见等三个方面的内容。为了保证调查的客观,笔者随机在不同系、不同专业抽取了2013级,2012级以及2011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5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29份。
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发现在学生评教方面存在下列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对评教的态度。学生评教能否顺利进行,学生的态度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现阶段学生评教中,由表1可以看出,有82.7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学生评教,学生对于评教的积极性方面还是相对较高的,但由表2可以看出评教的真实性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学生打分具有盲目性、主观性和随意性,并且数据结果相似,表中四个问题均有出现而且较为普遍。因此,学生评教过程中学生会因一些因素的影响,学生并不能客观地进行评教,因此导致评教结果在真实性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
于是笔者通过表3对上述现象深入研究了原因。由数据可知,大部分人认为学校这样做只是走过场没有意义,也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评教和自己没有太大关系并且没有必要和老师过不去。通过表4,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地看出学生对于评教结果是较为期待的,而在学院的实际操作中,学生真正参与的只有给老师打分这一环节,评教结果直接反馈到各个系部,由各个系部督促老师改进,但学生无法知晓评价结果以及评教结果对老师产生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评教的积极性。
2.对学校现有评教方式的看法。评教过程中,评教形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评教态度,最终影响到评教结果。学院现今实施的每学期一次的网络定量化评教是在查分数之前并且规定未进行评教的学生不得查阅分数。部分同学对学院现今的评教方式持有不同看法。
由表5可以看出只有少数同学对先评教后查分的规定持赞同意见,大部分同学不太赞同。在学校看来,这项规定能确保每位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及时有效的评教,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但是有些学生为了能查询成绩,对评教活动应付了事,这样就可能产生部分无用的数据,给数据的汇总和分析带来了一定的干扰,影响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由表6可以看出学生评教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受到了近一半同学的欢迎,同时,也有部分同学支持设置意见反馈信箱、纸质问卷和座谈会的形式进行学生评教,结合表7可以看出,有近70%的学生认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更为合理,只有极少数学生支持以定量为主。这两项数据说明不少学生对于普遍使用的网络问卷定量评教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通过访谈,了解到学生认为要得到全面准确的评教结果,仅仅通过网络问卷上设置的评教指标是远远不够的,学院目前的评教方式过于概括笼统,难以用分数对教师进行客观地分析。同时,每位教师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教学方式,现有的评教方式只能对一些共性问题进行考核,而不能全面地评价一位教师。并且,每位学生也都有自己一些独特的看法,这就需要以座谈会、意见反馈信箱等形式来获取学生的意见。
至于学生评教的次数和时间段,由表8可以看出支持一次或者两次的学生人数占比较大,同时,分析表9的数据,64.34%的学生认为应在期中进行一次评教,期末的时候也应进行评教,随堂评价因其过于繁琐,可操作性不强,因此,赞成的同学较少。
3.对评教指标的评价
我院现行的评教中有六个指标分别是:内容熟悉、信息适中、教法得当,效果良好、要求严格,管理规范、作业适当,阅评及时,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从中可以看出,学院较为重视教学效果,接着便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表仪态,最后才是教学要求和作业评价。从表10可以看出学生对教学内容(代码1、2)、教学效果(代码4)、教学方法(代码5)也较为重视,而对于师表仪态、作业安排和教学严格程度的重视则要次之,由此可以看出学院教学指标权重的设计和学生的想法基本相符。通过分析发现,学院现有的评教指标过于笼统,较为简略,概括性较强。如教学效果方面直接说教法得当,效果良好,而笔者认为应该具体的问即课程是否能激发学生兴趣,课程中学生的获知程度等等。
但是(见表11)学院学生普遍认为现行的评教指标不能全面地反映不同课程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水平。学生在评教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性不高、对评教不够重视等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行评教指标的设置不能合理地反映学生对教师的真实想法,难以对教师进行较为客观全面的评价,反映教师教学的真实水平。
三、改进措施
在现代课程发展史上,斯塔费尔比姆等人曾指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以关注学习过程,引导师生关注、认识和把握如何改进学习的实际微观过程为主的过程性评价才是高校应有的评教机制。而现有的评教体系却未能很好地达到这一要求。为使学生评教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和我院现状,提出如下改进措施。
1.改进评教时间和方式
在评教次数的安排上,笔者认为我校应适度增加评教次数,一学期进行两次学生评教较为合理。这样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有利于获得更加客观、合理的评教数据,科学地评价教师教学水平。
在评教方式上,学生在评教活动中对引入定性评价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我院现行的“定量评教”中,其所提供的仅仅是一个具体分数,而无法针对不同教师所教课程的不同性质、难度、教学方式反映出教师所要改进的不同方面,因此,有必要引入定性评价。
因此,结合我院实际,可将评教工作分期中期末两次进行。可在期中评教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对教师工作进行量化评分,而且通过定性评价可以及时发现教师在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督促教师在下半学期对教学工作进行相应的改进。在期末评教时宜采用定量评价,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量化分析及排名,促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定性指标的评价结果会面临较难汇总,难于融合进学院对教师最终测评的结果排名中,并且学生提出的建议或要求也难以一一落实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可将定性评价的方式放在期中进行,其评价结果可作为督促教师在下半学期改进教学方式以有利于更好地教学的一种手段,不将其具体化到数据融入学院对教师的考评当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可由每个班级的学习负责人分析总结,交到教务处,并由教务处发给各系部,而其是否产生一定的效果,可在学期末定量评价的指标中有所体现,如增加教师教学是否有方法的改进等方面的问题。
2.完善评教指标
具体说来,评教指标的确立方面,以调查的数据来看,学校仍不能忽视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方面的问题,如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教学内容和工作生活关联性问题,学术提升和学习收获以及对于教学方法的适应程度。但是应该增加评教指标,如教学能否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能力,教师的仪表举止,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低。定性指标方面应以开放式问题为主,鼓励学生就课程本身和教学方法发表意见,比如你认为应该怎样改进这门课?本门课中你最喜欢和最不喜欢什么地方?等等,以此来启发学生回答,用来弥补单一应答式问题的不足。
在对课程类型的划分中,可以按照通修课、专业课和公选课的标准进行。对于通修课,所有学生都需要学习,评价指标可侧重于教师的教学前准备,课堂教学表现、侧重点的把握,课后作业的布置,教学与考试的联系程度等较为普遍的问题进行评价,基本反映出不同教师的教学水平。对于专业课,不同专业的学生各有其侧重点,对学生的掌握程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评教指标的设计上,应偏向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授课方式,是否利于学生的掌握等方面。而对于选修课,由于课时的限制,学生难以深入地掌握这门学科,教师应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对课程有大概的认识,因此对课程的评价应倾向于课堂的活跃程度,教师的授课方法,以及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对课程的兴趣等方面。
至于评教等级方面,笔者认为应该以用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差等来表示各等级来评定,每个等级赋予相应的分数如10、8、6、4、2,这样既能从分数上又能从排位上加强对于教师的区分度,当然赋值最好不要在学生进行评教时展现,只是作为最后统计数据的工具。
3.引导学生用正确心态参加评教活动
学校管理部门有必要在评教前,首先要向参加评教活动的学生解释所设置的评教指标并强调评教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让学生切实意识到学生评教活动是为任课教师搜集、反馈相关教学信息,是一项促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的实际工作。同时为了提高学生评教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学校可以让学生代表参与评教指标的制作。
4.做好对评教结果的公布与反馈工作
学生有知道评教结果的权利,因此,评教结果不仅仅应在教师中公布,还应该通过校园网向全体师生公布。对于想了解评教结果的学生,可以登录校园网,自行进行查阅。但同时将评教结果向全院师生公布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导致部分排名较低的教师教学积极性下降,因此,笔者认为学院在向全院师生公布评教结果之前,应当和相应的教师协商,帮助教师分析原因和改进教学,根据具体情况,可将评教结果部分公开,接受学生和同行的监督,促进学生评教的公平公正。
众所周知,评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教学。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将评教结果反馈给教师和学生,不仅可以增加师生的互动,也可以提高学生评教的积极性。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网络自动反馈,教师和学生在网上直接查看评教结果;另一种是人工的反馈,可以由二级学院将评教结果反馈给教师本人,反馈内容可以集中某个重要问题进行反馈。通过反馈促进教师的发展,促进教师改善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同时,反馈的内容和方法要谨慎适当,避免伤害教师或学生的感情。
学生评教对增强教师的重视程度,改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针对存在问题积极整改,增强学生评教结果的客观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数学质量分析及改进措施
一、现状分析:
六年级共13名学生,其中优等生有7人、中等生有2人、学困生有3人、特困生有1人。总体上分析,学生学习的整体水平较低,两极分化特别严重,学生数学成绩参差不齐。特差生较多,班上学习气氛不够浓,大部分学生乐于学习,但是方法欠佳,思维不够灵活。经常有人不完成作业,学业总体水平中等偏下。
(一)、知识层面上
1、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没有过关,特别是小数的乘除法计算,一方面遗忘的很厉害,另一方面可以看出个别学生当时根本没有掌握。
2、在空间几何方面,不管是平面图形还是立体图形,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差,不能做到灵活运用。
3、数量关系上,基础较差的学生(大约5人),一些常用的数量关系还不是很熟练。
(二)、学生学习态度和方法层面上
1、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较差,不做作业或者敷衍了事。
2、学生读题能力差,读题习惯没有养成。有些学生一道题目读了一遍就动笔做了,不按照老师要求圈出关键的字词或者句子;有些同学遇到题型较新的题目,读了一遍不会做就不做了,没有反复分析题目,钻研精神不足。解决问题时策略的运用不够熟练和灵活,计算题时验算习惯的养成都比较差。
3、学生没有养成反思题目的能力,有些题目一错再错,当时订正好了,后面又遇到还是不会,说明当时没有真正弄懂,没有在课后进行二次琢磨。
4、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发现班上及格和不及格的学生,也就是后面的5个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严重影响了听课的效率。
二、改进措施
1、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这些习惯的养成,除了需要老师去规训外,还需要老师去激励,去科学地引导。
2、重视分层教学和分层作业,对于有些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只要完成书本和补充习题上的题目就可以了,拓展发散题型如果没有能力完成,可以不做要求,腾出时间把书上的题目每一题都过关。对于中等生,在习惯方面要特别严格,争取能进入优等生的行列。对于优等生,要重视“每日一题”、来发散她们的思维。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培养学生读题和审题的能力,在回答问题时候,先要求学生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进一步分析。
4、重视分类专项练习。对于计算类的教学要加强算理教学,坚持每日进行计算题和口算题的练习,并养成算后检验的好习惯。解决问题的练习,要重视分类对比练习,教师要做好解决问题的分类整理。
5、注重书本题目及其相应的变式,并结合例题改编知识点、每天一练,适当降低难度。
6、注重错题的整理与反思,每一次练习后要及时进行分析错误原因。每天的作业认真完成,及时订正,做到日日清,不仅要整理错题集,还要经常对错题集上的题目反复思考,并进行同类题目的训练,做到举一反三。在订正的时候,对于特别差的学生可以采取说思路的形式。
7、加强家校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教师要耐心沟通,使家长明白教育管理的重要性,让家长积极配合工作。促使家长做好每天的家庭作业督查。
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效率
陈静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这一课题,我经过近年美术教育教学实践,摸索出以下几点做法。
一、巧用游戏,寓教于乐。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美术学习的兴趣是美术教学的生命。而学生学好美术主要靠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要求和兴趣。有兴趣就能提高接受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如在教学《泡泡飞呀飞》一课时,我准备肥皂水和吸管带领学生一起做吹泡泡的游戏,彩色的泡泡在空中飞呀飞,吸引着学生,激发了兴趣,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到创造的乐趣,从而使他们乐于学习美术。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课堂情景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教师所创设的某一命题场景,设计并完成作业。如在教学《精美的小拖鞋》一课中,我设计了“小可爱拖鞋”超市,告诉学生我就是超市的老板,我这里回收了许多学生设计的精美小拖鞋卖给人们,谁要想把自己设计的小拖鞋放在超市里,我可以帮他卖出好价钱。通过这一特定情节,处于好胜心,每个同学都跃跃欲试,老师在巧妙地把知识贯穿进去,并加入音乐和学生一起活动,这样不仅增进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而且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吸取知识。
三、追求发展,积极评价。
评价是多角度,多方面的。我始终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闪光点与过人之处,只要发现学生作品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创意或是一个小小的进步,我都加以肯定,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充满信心,努力学习。评价语言丰富多样。由于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学生的作品就各不相同,各有所长。所以我注意评价语言的机智性,随机性,更多的是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如:“太好了!”“你真棒!”“又进步了!”“如果涂上颜色,你的画会更好”
“相信自己,你会画得更漂亮”“继续努力,你能行!”这样的话有助于学生增强信心,相信自己,学好本领。
总之,在新课改下的美术课堂教学,我始终将严肃的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泼,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让他们在学习中玩,在学习中乐,在学习中成长,来提高课堂效率。
陈静
2014年12月18日
作为班主任如何提高班级学习成绩
作为一名老师,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我的首要任务。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的任务不仅仅是关注自己所教学科的成绩,要全方位关注孩子们各门学科的学习情况。那么如何才能提高班级学习成绩呢?一直以来,我首先注重的是抓班级德育、纪律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这些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根本,舍弃这些最基本的要求,而一味的为了提高成绩而提高成绩,最终只能舍本逐末,就算有一时的效果,最终也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同时,作为班主任还要在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效性的指导。如:如何抓住课堂四十分钟,教他们学会听课,首先是要集中注意听,其次,要带着问题、开动脑子听,同时还要求他们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做好笔记等;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有计划进行学习,处理好玩和学的关系;除了上课认真听讲,课后仍要进行有效的复习和总结。使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各科学习方法和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还让本班学习好的同学介绍他们的具体的学习方法,也让各个学科好的学生讲述学习该学科的学习方法,还让学习困难的同学谈谈学习中的苦恼及过程,请全班同学一起来想办法,使大家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再有就是树立目标意识。每次考试前都帮学生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包括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模拟考试及中招考试,制定名次目标和总分目标,让学生重视每一次考试,考一次就进步一次,试后及时分析成绩得失,制定下一步学习策略;越是临近期末,不仅帮学生制定学习目标,还帮助他们制定复习计划和时间安排,让学生写复习宣言,并利用班会和早上会晨十分钟让学生大声喊出自己的复习宣言,调动他们的复习积极性;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好各科老师助手。作为班主任应该与各科老师密切配合,关注各科学生课堂表现情况,帮各科老师解决问题,更应该有谦让的大度。及时把学生在学习上的态度、方式、方法、本人的智力水平以及家庭学习条件、父母期望和教育方式等告诉给各科老师。做好与科任教师协作,共同提高全班学生学业成绩的整体水平。
最后我要说的是班主任要有“爱生之心”,还应该具有能征服学生心灵的能让学生敬重和仿效的高尚品格。世上可能没有十全十美的班主任,但每一名班主任都要爱自己的每一个孩子。作为班主任的我时刻在思考:优良品格;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以及一颗爱心、信心、专心、恒心、虚心不正是作为班主任在提高班级学习成绩的本钱吗
班级管理工作既要细致入微,又要大刀阔斧,想要提高班级的成绩并不是简简单单、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每一名班主任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我会不断的学习、总结,使我的班级管理工作得到不断提高。以上是我个人在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一些浅见,希望大家能批评指正。
如何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摘要】语文课堂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由于有不少语文教师对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特点不够明晰,故而要么因循守旧,要么娇枉过正。本文旨在找到语文课堂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平衡点,从而真正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语文课堂主导主体
1语文课堂的主体性到底是什么
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即活动层面、交往层面和发展层面。从活动主体性层面来看,主要表现在语文课堂形态中学生的学习行为上。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在课堂上就必须借助不同类型的活动方式,可以是学生的单独发言、学生间的相互讨论,也可以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的表演等。只要语文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不再是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体性的活动层面的措施就不会落空。从交往主体性层面看,学生之所以能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离不开交往。交往的价值在于人与人之间通过某种事项相互接触、交流,从而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丰富和发展人的认识能力,培养和塑造出良好的人格个性。在语文课堂上表现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和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关系、是多主体之间的相互协商、沟通与对话。从发展主体性层面来看,学生能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最终应落实到其内在心理图式的构建上。如果说活动、交往是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外在动力,那么,发展就是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内在动力。外在动力是基础和条件,内在动力才是根本和关键。前者是外因,后者是内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否则,外因要么是一种虚假繁荣,是表面文章;要么偏离文章内容的主旨,游离学习的目标。可以说,发展是学生主体性的本质,学生主体的内部发展是我们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根本出发点。
2纠正课堂学生主体性发挥的两个错误极端
极端一:因循守旧,老师不知不觉成为课堂的“话霸”。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理论认为,教育过程是一种“主体――客体”的两极模式或“主体――中介――客体”的模式。它只承认一个主体,即教师,教育是教师作用于学生的过程,或者说,是以一定的内容为中介对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教师必然会将自己的目的、意识、能力等人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学生这个客体,使受众学生成为根据自己意志塑造的“物”,而课堂教学成为一种训练和控制的过程,其弊端也正在于此。老师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流程,设定阅读问题并且通过教学语言牢牢控制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不知不觉地成为课堂的“话霸”,结果学生只有顺从,从而逐步丧失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
极端二:矫枉过正,老师不知不觉成为课堂的“看客”。由于过多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生怕自己的发言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于是有些老师就消极选择放弃话语权,选择不作为,对学生的“读”不提要求,对学生的“说”不加辨析,对学生的“听”不查效果,对学生的“写”不加引导,一切都变成了“原生态”,语文教师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者、学习的参与者、课堂秩序的管理者等角色不再体现,而只做一个可有可无的“看客”。这种做法显然也是错误的。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必然是语文课堂成了学生自由聊天的“茶馆”,语文教师失去“主导”地位后,学生必将在茫然和混乱中迷失其主体性发挥的方向。
3学生主体性得以发挥的两大支撑点
支撑点一:在教什么上下功夫。按理说语文课堂教什么是一个无需讨论的问题,因为一切所要教的内容都已经由文本规定好了。但是同样的一篇文章,老师寻求一些最适合于学生学习的角度是完全有必要和可行的。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当教学内容与主题认知结构相容时,主体便会同化它们;当教学内容与之不相容但在“最近发展区”时,那么主体就会调整或拓展原有的图式顺应它们。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提下,选择最接近学生能力认知区的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跳摘”的欲望,调动学生的内在心理图式顺应教学内容。
支撑点二:在怎么“导”上下功夫。一部好电影,导演的功劳是巨大的。导演很快地抓住观众的关注点进人剧情,让每个人都能在电影中找到自己生活中的影子。同样,语文教师也应该在“导”字上下功夫,这里的“导”,我强调的是因势利导。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确定阅读目标,自主质疑问难,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而这些环节必须有时间的保证,而绝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思考。在语文课堂上,常常可以看到教师“导”得不够,学生要么不为所动,一脸茫然;要么表面热闹,实际没有接受消化,虚假繁荣。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蓄势不够,水未到何以成渠?水势决定渠形。由于学生文化积淀与文本之间经常出现较大的落差,二者无法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对话。这样,学生看文本或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看不清作品的庐山真面目而导致误读;或因自身认识能力的局限而导致浅读,这样,学生在与文本对话时,犯错便在所难免了。而此时也正是教师蓄势的好时机,学生的错解或浅见正是老师“导”的好契机。
直到今天,我们还在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的发挥,这种观点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毋庸置疑,只是我们应顺时代变化的要求,把握当今时代的脉博,充分利用信息时代各类传播媒体,最大限度去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优化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更是我们现阶段的本职,“学”是拿来,是探索,是追求。拿来既是背记,是基础;探索是主动,是思考;追求是目标,是方向。“习”是温习,是演练,是创造。温习是重复,演练是执行,创造是发现是求真。
当然,要想学有所成,不仅要有端正的态度,还要有正确的方法。
端正的态度既是尊重学习环节的落实,即做好预习、听课、复习、完成作业这几个步骤。预习是准备,准备听课的重点、难点,这样既争取了学习的主动,又有利于集中注意力,提高听课效率,而且这也是一次合理的抢跑。听课关键是全神贯注,课堂上要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做一个思考者,不要只当一个“评判家”。复习关键是及时,目标是重现,重现知识,重现方法,重现重难点,温故而知新。完成作业,强调的是要独立自主,这样才能深化和巩固知识,并将知识转化到实际运用中,同时也能够检查出自己的学习效果;对待作业还要严谨认真,不能为了完成而完成,不求甚解,应付了事。遇到困难要勇于钻研,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当克服了作业中的困难,你就会从心里产生一种愉快的体验,这种体验贯穿于解题的全过程,如同爬山一般,就能体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苦学”也就会变成“乐学”。
方法的优化在于落实,效率的提升在于时间。学习需要时间做保证,谁能拥有更多的时间,谁就能获得更多的知识。那么,在学习时间大体相等的情况下,谁的有效时间更高,就显得尤为重要。关于这个问题,我要强调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对课堂内外的学习时间要有一定的规划,这一规划要结合自己的课表和学习情况来制定,把握住重点。要有突出,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可以将这些重点内容排出层次和顺序,然后按照计划各个击破。
第二个方面,要把握当下,不要拖延。想治好自己的拖延症,首先要抛掉不必要的顾虑,无论过去损失了多少时间,经历了多少次失败,都要统统忘记,心中仅存一个念头,那就是:“从现在开始。”过去的事情永不会再来,不要让它们干扰你的现在。其次,还要清除所有阻碍行动的理由,如果你决定现在就行动,就不要在乎是否有其他诱人的事情,立刻行动就好。
第三个方面,要学会利用零碎时间。著名的海军上将纳尔逊,曾发表过一项令全世界懒汉瞠目结舌的声明:“我的成就归功于一点:我一生中从未浪费过一分钟。”的确,我们的很多时间,都是在不知不觉中一分钟一分钟地流逝了,几分几秒的时间,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汇合在一起就大有可为。不防我们来算笔时间账,每天我们从早晨5:30起床,到晚上10:20熄灯,共计1010分钟,每天上午5节课,下午4节课,晚上3节课,再加上早读、早预习、晚饭前自习,共计560分钟,还有450分钟,我们吃饭、洗漱、打扫卫生等时间,一个小时紧张,两个小时不充裕,那三个小时足够了吧,如果还不够,那再给你一个小时,四个小时肯定够了,450分钟去掉四个小时还剩210分钟,一节课40分钟,这就是5节课零10分钟,如果再格外给你5节课,我相信你肯定能够把所有的作业、所有的错题、所有的整理,统统拿下。“用零散的时间学习零散的知识”,这是很多学有所成的人回顾自己的学习经历时经常说起的一种方法。
以上总结的都是一些普遍而且切实可行的学习方式,当然,大家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我相信,只要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再加上坚定的意志和勤奋的努力,我们每个同学都会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为正中写就又一段令人瞩目的传奇!
同学们,让我们“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心中的梦”吧!
教师如何提高语文成绩方法
语文考试是对语文综合素养的考察,因此想要提高语文成绩需要很多原因。面对基础较差,后进生较多的情况,我们要努力的想办法弥补不足,尽可能寻找提高成绩的空间。
结合近几年的教学,我作了如下反思:
一、抓基础
试卷第一部分积累园是得分的关键,这一部分题目,都是书本上的基础知识,看似简单,但是往往涵盖面比较广,涉及到读音、字形、词语、课文内容和语意连贯等内容。学生如果对课本知识掌握扎实,这一部分可谓是一个得分点。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使学生掌握扎实,在复习时就可以明确提出要求,力求每位学生能“拿下”这几题,要有得“满分”的观念。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学生规规矩矩地写好每个字,认认真真地用好每个词,反反复复地推敲每句话,强调基本功的磨练,打好坚实的基础。如:课文内容,古诗文连线,学生每天要养成背一背,记一记的学习习惯,在熟记的同时别忘记学会书写。课本要求和课外相结合,以书本要求背诵的篇章为主线,多方涉猎,积极储备,拿稳这些分数应该不成问题。
二,狠抓阅读的训练
在一方面,我觉得重在平时,老师在讲授新课、复习和试卷讲评时,始终要抓住这些基本阅读能力加强对学生进行训练,提高学生默读速度能力,学生能自己概括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概括,在做题时看准题目。抓主干回答。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些基本阅读能力,相信也会有一定的帮助。在这方面我做的也不够好,需要向各位老师请教。
三、写作
写作:写作分值比较大,得分也相对容易。我们发现语言优美、段落清楚、书写认真的文章很受欢迎。因此,我们的作文训练,一定要让学生知道作文规矩,将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的锤炼,重点帮助学生丰富作文素材上。可以利用好每周练笔、摘抄这种形式的作业,帮助学生积累材料,锤炼文笔。
语文的提高的慢慢来,不会像数学英语那样立竿见影。是很缓慢的过程。总之,只要我们认认真真、扎扎实实,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的教学就会有较强的针对性,效果也会比较好。
我用过的复习方法:
1、建立复习单元知识树,注重单元与整体的把握。以小组为单位,梳理整册知识,学生会更系统的掌握知识,对复习很有帮助。
2、分层作业:我们班学困生多,影响合格率,很难下手,只能提升优秀率。在复习时,家庭作业通常分ABC三组布置,A组重在培养能力,以做题训练为主。B组以较简单练习为主,如理解句子、写课文收获等,C组重点在词语,课文内容等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做作业,缩小了难度,也愿意做。效果还可以。
3、复习积累本。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这种方法。带领学生把词语句子等书上所有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每天拿出部分时间对整理的知识进行复习。以前我用过一次,效果还可以。但后来时间比较紧,就没坚持。
如有不当之处,情老师们批评指正。
这几年的社会成绩忽高忽低,在提高社会成绩上,我也没有什么好方法。浅显的谈一点看法吧,我觉得社会在复习的时候非常关键。在复习题目的选择上,要广泛,可结合时事热点选题。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另外,练习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在学生练习时,明确要求,强调答题的格式,方法,注意书写认真等,在练习中养成好的习惯。
提高学习效率六大技巧
此法一般比集中时间学习效率更高,特别是在开始学习某一章内容或其他课目的时候。有些教师估计,二小时目的明确的间断学习,可以取得三小时集中学习的效果。如果组织合理,可以充分借助间断学习的优势,用很短的一段时间来复习功课。
2.计划学习法。
每天均需制定一个学习计划,但应留有充分时间来处理意想不到的事情和进行娱乐活动。计划定得愈合理,遵守它的可能性就愈大。
3.积极学习法。
如果你经常向自己提出一些问题,你会从中得到不小收获。研究表明,自我背诵和经常的自我测验能使学习效率提高40%以上。
在你听课、看书的时候,应该试着去设想下面要说什么。经常进行探索,寻求问题答案,经常将现成的原则应用于新形式,经常提出疑问的学习,最有可能造成有创造性思想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