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人物周瑜历史解说
周瑜简介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安徽庐江舒县人。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周瑜人物评价
汉末三国
孙策:①公瑾英隽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②吾得卿,谐也。
孙权:①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②(吕蒙)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③孤非周公瑾,不帝矣。④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⑤孤念公瑾,岂有已乎?⑥此天以君授孤也。
曹操: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刘备: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蒋干: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
吕蒙: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虽事决于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
王朗:周公瑾,江淮之杰,攘臂而为其将。
程普: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诸葛瑾、步骘:臣窃以瑜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故能摧曹操于乌林,走曹仁于郢都,扬国威德,华夏是震,蠢尔蛮荆,莫不宾服,虽周之方叔,汉之信、布,诚无以尚也。
两晋
陈寿:①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②瑜少精意於音乐。
陆机:①饬法修师,则威德翕赫。宾礼名贤,而张公为之雄;交御豪俊,而周瑜为之杰。彼二君子皆弘敏而多奇,雅达而聪哲,故同方者以类附,等契者以气集,江东盖多士矣。②周瑜、陆公、鲁肃、吕蒙之畴入为腹心,出作股肱。
袁宏:①公瑾卓尔,逸志不群。总角料主,则素契于伯符;晚节曜奇,则叁分于赤壁。惜其龄促,志未可量。②公瑾英达,朗心独见。披草求君,定交一面。桓桓魏武,外讬霸迹。志掩衡霍,恃战忘敌。卓卓若人,曜奇赤壁。三光参分,宇宙暂隔。
唐宋
严从:周瑜、鲁肃,咸起诸生,鹗视乌林,鹰扬赤壁。然肃为布衣,当襄汉之际,标卖田宅,分财结士,以求人杰:此其志不小也。公瑾推第於孙策,子敬辍粟於周郎:咸有异於人者也。
李白: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瑜曾此破曹公。
胡曾:烈火西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破英雄百万师。
孙元晏:会猎书来举国惊,只应周鲁不教迎。曹公一战奔波后,赤壁功传万古名。
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李九龄:有国由来在得贤,莫言兴废是循环。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吴似等闲。
近现代
卢弼:公瑾生长江、淮,谙识险要,出入彭、蠡,久涉波涛,熟筹彼我,用能以寡击众,遁走阿瞒,一战而霸,克建大勋,玄德谓为本文武筹略,万人之英者,岂虚语哉。或曰:公瑾不死,操之忧也,先主亦安能定蜀乎
蔡东藩:周瑜年第逾壮,方可有为,乃以意气之未除,遽致短命,不无可惜。
吕思勉:周瑜、鲁肃,亦皆可谓为好乱之士也。徒以二三剽轻之徒,同怀行险徼幸之计,遂肇六十年分裂之祸,岂不哀哉。
毛泽东:周瑜是个“青年团员”,当东吴的统帅,程普等老将不服,后来说服了,还是由了他,结果打了胜仗。
周瑜典故
顾曲周郎
据《三国志》记载,周瑜年少时精通音律,即使在喝了三盅酒以后,弹奏者只要有些微的差错,他都能觉察到,并立即会扭头去看那个出错者。自魏晋时代之后,“周郎顾曲”常作为典故被各大文豪所引用,常常出现在各类诗歌、戏曲等文学作品中。唐人李端有《听筝》诗“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化用此典故,进一步发挥想象,描绘周郎因相貌英俊,酒酣后更是别有一番风姿。弹奏者多为女子,为了博得他多看一眼,往往故意将曲谱弹错。
一时瑜亮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作者基于文学艺术需要,周瑜被描写成为与诸葛亮明争暗斗的人物,最终被诸葛亮气死。留下了孔明三气周公瑾,周瑜气的在马上大叫一声,箭疮复裂,坠于马下,临死前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的故事。
饮醇自醉
周瑜为人宽宏,唯独程普与他不睦,程普认为自己年长,经常凌辱周瑜。周瑜降低自己身份,始终不与他计较,后来程普敬佩服他,对别人说:”和周公瑾交往,就像喝美酒一样,不知不觉就醉了。“后来用于比喻与宽厚人交,不觉心醉,令人敬服。
我对周瑜的简单分析
周瑜被不少同学当成了反面人物,但周瑜为江东孙策孙权建立了霸业,各为其主,不能说根据小说中作者的思想把曹操看成奸诈的坏人,刘备就是好人。每个人物,各为其主,没有什么好与坏。周瑜此人在大家眼中是个心胸狭义的人。但我在看了三国演义几遍之后,又参考三国志,对周瑜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说周瑜的身世,周瑜十六岁时,遇到了收复江东的孙策,当时周瑜是一个庄园的庄主。周瑜把孙策接进家后,置酒款待,两人便谈了起来,发现大志略同,周瑜便扶保了孙策,在孙策困难的时候让舍以居。周瑜广交天下豪杰,这便能看出,周瑜心胸开朗,有英雄气概,同英雄样豪放。
孙策攻打下江东后,周瑜又为其定建了霸业。但此时,刘备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曹操83万大军诈称百万,兵进荆州。江东不少谋士都主张投降,被吓得够惨,而此时,诸葛亮舌战群儒,使得孙权有了联合破曹的念头,但不够坚定。而此时孙策说过的一句话却点醒了孙权,是"内事不绝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意思是,国内的事不断就问张昭,国外的事不断就问周瑜。于是,孙权请来了周瑜,而周瑜先面见了诸葛亮,被诸葛亮说服了,诸葛亮预算到孙权还不够坚定,就让周瑜去说服。周瑜去了果然应了诸葛亮的话,回来时心想,若不除了诸葛亮此后定有大患,此处可以看出,周瑜想杀诸葛亮完全不只是因为妒贤忌才,而是为了大局考虑。
于是,便上演了三杀诸葛亮,第一杀,乌巢劫粮,让孔明去乌超劫曹操的粮,被诸葛亮化解了。第二杀是我们熟知的草船借箭。第三杀是七星坛孔明借风后,周瑜派丁奉徐盛去劫杀诸葛亮,结果诸葛亮被赵云接走了。在这三杀之间周瑜也为赤壁一战做了不少贡献,可以说煞费心机,例如蒋干盗书,黄盖的骨肉计,派庞德献连环计,让甘宁阚(kan)泽假意投降,赤壁一战,周瑜的功劳可是非同小可的。
赤壁大胜后,周瑜和诸葛亮击掌为信,说周瑜若取不下南郡,就让诸葛亮来取,南郡为荆襄九郡的咽喉,谁取了这里荆州就可以得到了。周瑜为取南郡那可是日夜操劳,还被射了一箭,险些丧命。最后把曹仁打跑以后,周瑜准备进城时,发现南郡已被赵云所取,随后又有探报说荆州襄阳分别已被刘备所取,周瑜一气之下口吐鲜血,这便是诸葛亮一气周瑜。一气是因为周瑜为取南郡这么辛苦到头来却白费了心机,而不是他心胸狭义。
此时攻打合肥的孙权也屡屡战败,孙权便要求刘备归还荆襄,刘备依孔明之计把荆襄假借给孙权
但周瑜当然识破了,于是周瑜想把刘备框到江东当人质逼迫孔明归还荆襄,就以结亲之名义让刘备回来娶孙尚香,刘备知道这是什么阴谋,但根据诸葛亮的劝说来到了江东。在甘露寺吴国太面亲后,刘备成了亲
保全了性命,后刘备与孙郡主回荆州,路上遭周瑜追击,又被诸葛亮击退,周瑜因赔了夫人又折兵口吐鲜血,诸葛亮二气周瑜。二气是因为周瑜取荆州心急,所以吐了。
之后周瑜没有停歇,还想再去收取荆州,便用假途灭虢之计,详见三十六计之假途灭虢之计。周瑜便要鲁肃再去见刘备,说东吴将取西川给刘备,但刘备要把荆州交还东吴。并解释说:“我不过以此为名,要刘备无所防备罢了。我军以攻取西川为名借道荆州,便可乘势杀了刘备,夺取荆州。”
鲁肃再到荆州,说周瑜将率兵攻取西川以换荆州。刘备忙谢说:“我很感激,雄师到时,一定远迎犒劳。”鲁肃暗喜,辞别而去。
周瑜引水陆大军五万,往荆州出发,快到荆州时,见城上插两面白旗,并无一人。周瑜将船靠岸,领二十名骑兵到城下察看。
忽听到一声梆子响,城上一齐竖起刀枪。赵云站在城楼上喊叫:“孔明军师已知都督的计策,所以留我在此守候。”探马又来报,关羽、张飞、黄忠、魏延四路兵马,从四面杀来。周瑜大叫一声,旧疮复裂,从马上坠了下来,众将急忙将他救回。
周瑜被救回船,军士报告说刘备、孔明在前面山顶上饮酒取乐,周瑜更加愤怒,咬牙切齿说:“你道我取不得西川,我偏要去取。”便令船队上行,到巴丘时,探子报说:“上流有刘封、关平两人领军截住水路。”
周瑜正要出战,孔明忽然差人送信来。劝他不要去取西川,如曹军乘虚而攻江南,江南就不保了。周瑜读完信,口吐鲜血,他知道自已活不长了,便上书孙权,推荐鲁肃代替他的职位。死前叹了口气说:“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死时才三十六岁。
一代天骄周瑜,周公瑾,就这样死了。要说周瑜的功绩那可不小,上文已说过。不要只记住周瑜是个嫉贤妒才的人,周瑜还有一个词,雅量高致。
我心目中的周瑜
说起我国古代四大名著,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也许会是《三国演义》。而说起《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周瑜。
周瑜,字公瑾,东吴四英将第一位,庐江舒城人。幼年与孙策相识,结为生死之交。仪表堂堂,一表人才。单看外表就胜过了诸葛亮。他还是孙权的智多星。
周瑜,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可能是妒忌心重,为了自己的目的可不惜一切代价去完成,看见有谁不顺眼,就会想尽一切办法除掉他。而诸葛亮恰好相反,大家都认为他是少有的十全十美的人。其实,周瑜待人接物彬彬有理,为人处事也很周到,周全。
周瑜能成为吴国的军师就说明,他,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他很机智,很出色,为吴国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他率兵打仗深思细琢,用兵谨慎。做很多事都有计划。哪怕是除掉诸葛亮,都有一步一步的圈套,每一步又都那么完善、完美,有那么自然,让你不知不觉就掉了进去。这一点让他打仗赚了很大的便宜。比如说做著名的《火烧赤壁》。
在赤壁大战中,周瑜身为水军大都督,知道曹军不善于水上作战,和诸葛亮想的一样,让战争在水上拉开帷幕,并安排了一系列的计策。一天,周瑜召集手下大将商量进攻曹操,老将黄盖认为对方太强大了,不如干脆投降。周瑜假意大怒,命令手下打了黄盖五十军棍。黄盖被责打后,派人送信给曹操,表示要投奔曹操。此时,埋伏在周瑜军营里的曹军奸细也传回周瑜责打黄盖的信息,曹操相信了黄盖真的要来投降,非常高兴。开战那天,曹操怕士兵在船上站立不稳,将船首尾相连。周瑜靠近了曹操的船队,而曹操黄盖投降了。黄盖用用手一招,小船顿时燃起大火,原来船上全是柴草油脂等易燃之物。黄盖一把火烧着了曹操船队的船头。而曹操的船首尾相连,前面的船被烧着了,后面的船当然也逃脱不了。曹操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熊熊大火活活烧死,或者的士兵掉进了海里,逃也逃不掉。在这次赤壁大战中,曹操大败而归。周瑜用火攻之计大破曹操,多么聪明!
光火烧赤壁这一个事例,就能体现出周瑜的出色。前面他还巧妙地用离间计让曹操中计上了当,误信教他水上作战的蔡瑁和张允是潜伏在曹军的奸细,将二人杀了,为自己作战铲除了一切困难。他一点儿都不比诸葛亮逊色。他能假戏真做,充分利用了知己知彼,百战不胜。周瑜用黄盖做诱饵,假装投降,最后令曹操打败。他在火烧赤壁里就立了个大功。不仅如此,他在很多地方都赫赫有名,是很出色的一个人。
但人无完人,周瑜的气量的确不大,他看不过诸葛亮的才华胜他一筹,心里一直耿耿于怀,总想除掉他。但每次都是以失败告终。而最后忍受不了这种对他来说是威胁的折磨,被诸葛亮活活气死了。临死前还长叹一声“既生瑜,何生亮”,死不瞑目。
虽然周瑜有缺陷,虽然他气量不大,可是,我被他的那种坚持到底,永不服气和机智出色所折服。我知道,别人心目中的周瑜是渺小的,但在我心中,他是那么的伟大。他,是一个智者,还是一个战略英雄!
关键字:心目周瑜
说说《三国演义》之周瑜
周瑜在我们大家的脑海中也是没有好的印象,这是个事实,因为在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形象的确不是多么的好,因为这是罗贯中根据历史与人们的说法变出的一种说法,实际上我的认为是这样的。
周瑜的才华,周瑜的才华可谓是数一数二,十分的厉害,不然孙策怎么会在临死前把整个江东的军事业务交给了周瑜,把江东的政治交给张绍,但是现在想一想张绍与周瑜,他们俩谁的本事高那?那当然是周瑜呀!虽然在说文官比武官的权利大,但是要是真的打起来,指不定是谁赢那!周瑜可是大都督,也就是现在的中央军事总指挥官(总司令)这在但是的江东这么大的地盘有这样能力的我想也就有两个,一是周瑜,二是鲁肃。但是周瑜的实力还是比鲁肃强的多,在赤壁之战中,周瑜以少胜多把曹操大的溃不成军,拆一点就玩完!这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吗?有着这样的才华,有着这样的地位他需要去嫉妒诸葛亮吗,但是诸葛亮可只是刘备手下的一名军师,而且但是刘备还未有自己的土地,还是寄人篱下一点自己的权利都没有,真是十分的差劲,但是比起周瑜会怎么样那
因为诸葛亮是刘备的手下,他顶多回想,没有摊上一个好的军师真是十分的惭愧,如果他在我们这一方,还会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那?所以周瑜只是嫉妒刘备有一个这么好的人才,这个人才却没有在他的一方,不然他会高兴死的。
千古风流人物周瑜
天地苍茫,岁月无声,亘古的长风吹起岁月的风帆,历史被如沙的时光悄悄地掩埋,当我们回首时,已了无痕迹。然而当我们真正回首去聆听和抚摸这尘封的记忆时,却总有那一串串的姓名在大漠的鸣沙中突兀,回荡。
如烟往事,似水流年,却带不走这样一个熟悉的名字——周瑜。
人们谈到《三国演义》,首先要把诸葛亮抬出来美言几句,赞颂一番,特别是他神话般的事迹更加让人激动,那么周瑜呢?一提起你,无不说你气量狭小,嫉妒遇遇贤才,气你千方百计要害诸葛亮。然而,你真的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吗?周瑜尽忠于东吴,是吴国的一员大将,更是顶梁之柱,一生在战场上驰骋,立下不少功绩;你也爱惜人才,对下属器重有加,又是一位大家公认的都督,谁不敬重你呢
不得不说,《三国演义》把周瑜描写成了一个气度褊狭,忌才妒能的人物,被诸葛亮用计气死了,甚至临死还说出“既生瑜,何生亮”的话,让一代名将声誉蒙冤。但历史上的你胸襟广阔,气度宽宏。老将程普因你年轻地位比自己高,对你不服,多次当面侮辱你,你都不跟他计较,程普最后被你的才华和品德所折服,感动地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和你成为好友。
周瑜,你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周瑜,你是世间少有的奇男子。你“青年有俊声”,少年得志统领三军,南平长江,西治巴蜀;治军有度才服程普,力辩群臣宁战不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是决胜千里的帅才;羽扇纶巾,轻袍缓带是儒士风范;狂吟舞剑,听弦歌而知雅意是名士风雅;时人无不知“曲有误,周郎顾”,一曲《长河吟》与《广陵散》一般成为世间绝响。这样的人生还嫌不够精彩,又与小乔配为佳偶,琴瑟相合羡煞世人。
流年似水,时光如电地过去,而历史长河中,唯有你沉淀在我的心上。
周瑜
聪明秀出为之英,胆略过人为之雄。
——题记
现在提起周瑜,人们就会与“三气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既生亮,何生瑜”这些的典故联系起来。在《三国演义》中周瑜变成了一个心胸狭窄,虽有些才干,但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大都督。是一个性格暴躁,政治军事才能远逊于诸葛亮,最后被活活气死的人。然而作为东吴的四英将之首的周瑜果真如此吗
三国陈普传里曾写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由此看来真正周瑜其实与《三国演义》里的周瑜并不完全相同。其实我认为真正的周瑜有三点是最让人折服的:
一是爱情。人人都知道周瑜与小乔的爱情故事,俗话说“江南有二桥,河北甄宓俏”,周瑜抱得美人归,故范成大誉之为“江左风流美丈夫”引得后来多少豪杰对其羡慕不已。推测算起来小乔和周瑜做了12年夫妻,小乔与周郎实为三国里第一佳配。所以孔明也曾在赤壁之战前用计激周瑜时把铜雀台赋中的“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蝃蝀”改成了“揽二桥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以此激怒周瑜,坚定他作战的决心。
二是高超的智谋。赤壁之战这场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周瑜一生中光鲜无比的一笔。在赤壁之战中,朝中大臣们都人为吴国不能以卵击石,应该投降曹操,周瑜对此力排众议,分析敌我利弊,劝孙权与蜀国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又和诸葛亮不约而同地想出用火攻之计,充分体现了他的计智无穷,他步步为营,随机应变,使用黄盖的苦肉计和假投降一事令曹操中计,借东风火烧赤壁,从而大获全胜。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诗中曾评价道“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描绘了赤壁之战,颂扬了周瑜的计谋高超。
三是忠于友情。周瑜与孙策是挚友。孙坚死后,孙策继承父志,统率部卒。周瑜去看望,时孙策入历阳将要东渡,写信给周瑜。周瑜率兵迎接孙策,给他以大力支持。孙策十分喜悦,说:“吾得卿,谐也。”
自古英雄气短,周瑜英年早逝,《三国志》记载:“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马丘病卒,时年三十六。”
周瑜,儒雅中透出刚勇之气,沉毅里暗藏机警之心,不可否认,他是历史上一个了不起的英雄人物!确实也配的上那句”聪明秀出为之英,胆略过人为之雄。”
由以上看来,三国的风云当中若不是公瑾英年早逝,那就是另一番局面了。
周瑜这个人物
周瑜,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周瑜这个人可倒了大霉了,被描写成智短才拙,处处不如诸葛亮的人。但虽然这样,仍能让人看一个光彩照人的形象,从十五回出场,到五十七回病故,是一个风流儒雅,潇洒干练,却有意气用事、头脑简单的周瑜形象。周瑜的风流儒雅,书中描写不多,倒是苏轼的那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羽扇纶巾的形象深入人心。说到才干,训练了一流的水军、用蒋干将计就计、用黄盖苦用计、最后用火计破曹,这些都不用说了。
但书中为了衬托诸葛亮,对周瑜更多的是一些负面描写。首先是对抗曹操上,写周瑜是动机是狭隘的,是诸葛亮假称曹操有意“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才使周瑜抗曹。而且在赤壁之战中,也仅是发挥了配角作用,处处落于诸葛亮的下风。甚至在人品上也显得心胸过于狭小,稍有不顺就急得吐血,对才华高的诸葛亮嫉妒,下了杀心。同时,他的死亡也正是由于智力落后于人太多且心胸过狭所致,丢了胜利果实,赔了夫人又拆兵,最后意想天开想赚对方,反而连命都丧了。虽然这些与史实不符,但为了衬托诸葛亮,周瑜这个人物也只好如此“牺牲”了。
试论《三国演义》中周瑜的形象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着力塑造的艺术形象之一周瑜,曾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据陈寿的《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记载。历史上的周瑜年轻貌美,风流儒雅。他为人宽宏大度,不计个人恩怨,很得部将和其他人的拥护,只是与程普关系一度稍微紧张。但据《江表传》记载,那实际情况是程普因为自己年纪比周瑜大,而地位却比周瑜低,所以心中不服,于是便多次凌侮周瑜。可是周瑜能够“折节容下”,从不与程普计较。最后,程普对周瑜不得不“敬服而亲重之”,感动得对人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见《三国志·周瑜传》裴注)。为将能够如此虚怀若谷,谦让服人,不能不说是周瑜的一种美德。
周瑜生活在一个沧海横流的时代,他本人担任孙权一方的最高军事将领,其军务之繁忙可想而知。照常理讲,在这种情况下,必然无心顾及其它。但恰恰相反,周瑜偏有雅兴。比如他对音乐就十分喜爱,并且有着很高的欣赏能力。饮酒“虽三爵以后”,如果乐曲演奏有了错误,他一定能听出来。一听出来就回头看演奏的人,以致使当时人把这种情况编成歌谣:“曲有误,周郎顾”。
当然,历史上的周瑜所以著名,不止是因为这些,而更主要的还是由于他具有深远的政治眼光和杰出的军事才能。
比如,鲁肃原来散居不仕,刘子扬劝鲁肃投郑宝,而周瑜却劝鲁肃投孙权。周瑜对鲁肃说:“昔马援答光武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今主人(指孙权。——笔者注)亲贤贵士,纳奇录异,且吾闻先哲秘论,承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推步事势,当其历数,终构帝基,以协天符,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鹜之秋。吾方达此,足下不须以子扬之言介意也”(见《三国志·鲁肃传》)。周瑜的这一番话中虽然掺杂着一些荒诞不经的成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是想帮助孙权建立“帝基”,而且在以后的行动中,周瑜也一直把这一点作为他所追求的政治目标。
周瑜曾指挥过许多大大小小的战役,这些战役的胜利,表现了他的杰出军事才能。但最能体现周瑜的远大政治眼光和卓越军事指挥艺术的莫过于赤壁之战了。当曹操率领近三十万水步兵而号称八十万要与孙权决战时,孙权的谋士张昭等人,被曹操的气势吓破了胆,极力主张投降曹操。在这种紧急关头,周瑜与鲁肃力排众议,正确地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从而坚定了孙权的抗曹信心。接着,周瑜又亲统精兵五万,大破曹军于赤壁。曹操逃回北方以后,一直无力再次南下。这就使孙权的势力得以巩固和发展,并终成帝业。赤壁之战的胜利充分说明了周瑜是一个政治上高瞻远瞩,军事上有雄才大略的英雄。这就是历史上的周瑜的主要特点。
(二)
正像历史上的周瑜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样,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也给他笔下的周瑜安排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让他在作品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结构纽带作用。
《三国演义》作为历史小说,从全书来看,基本上是按历史发展顺序来安排结构的。但由于描写的历史阶段较长,因此,全书的艺术结构明显地可以分为几个组成部分。而赤壁之战前后,正是《三国演义》的组成部分之一。
赤壁之战是作者着力描写的规模宏大的重要战役。这一次战役集合了曹、刘、孙三方的主要军事力量,实际上也就是集合了三方面众多的谋臣武将,使他们各施谋略、各显威风,展开了政治的、军事的、明的、暗的各种错综复杂的斗争,展示了宏伟壮观的奇特历史场面。可以说,就其战役气势之大,参战人数之多,战争场面之壮阔,各方矛盾之复杂来说,赤壁之战在《三国演义》中是无与伦比的。怎样展示这错综复杂的矛盾,怎样把这众多的人物有条不紊地安排到艺术结构中去呢?作者安排了周瑜这样一个具有纽带作用的人物,使各种矛盾都与周瑜发出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并通过周瑜把各种人物的行动贯穿起来,从而表现了每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推进情节的发展。
我们先来看孙权一方的各种人物是怎样通过周瑜联系起来的。当曹操大兵压境时,孙权一方的谋臣武将迅速分化为投降和主战两派。主降派以张昭为代表,主战派以鲁肃为代表。主战与主降这对矛盾尖锐地出现在作品当中。在这种情况下,孙权虽然赞同抗曹,但又顾虑曹操新得到袁绍和刘表的一些军队,恐其势大,难以抵挡,因此心怀犹豫。在这关键时刻,吴国太对孙权说:“先姊遗言云:‘伯符临终有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今何不请公瑾问之?”于是,孙权便派人到鄱阳请周瑜,作家罗贯中在这里把周瑜放到一个决定性的位置上。也就是说,主战与主降这对矛盾要通过周瑜来解决。这样一来,就把主战派与主降派都吸引到周瑜身边。最先来见周瑜的是鲁肃。他先“将前项事细述一番”,表现了鲁肃的焦虑心情。接着写张昭等投降派来陈述理由,希望周瑜能支持他们的投降主张,这表现了张昭等人的懦弱和自私。张昭等刚走,程普、黄盖等主战派又来见周瑜,表示宁死不降的决心。这既表现了程普等的勇敢。同时也写出了抗曹的基础。又写了诸葛瑾、吕蒙等文臣武将。罗贯中通过上述描写,一下子把周瑜推到了矛盾冲突的漩涡之中,周瑜的态度如何,成为矛盾的焦点。后经诸葛亮“智激”,进一步坚定了周瑜抗曹的决心。接下去作品写周瑜见孙权,驳斥了张昭等的投降主张是“迂儒之论”,精辟地分析了曹操用兵的四大忌:“北土未平,马腾、韩遂为其后患,而操久于南征,一忌也;北军不熟水战,操舍鞍马,仗舟楫,与东吴争衡,二忌也;又时值隆冬盛寒,马无蒿草,三忌也;驱中国士卒,远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四忌也。”并且指出:“将军擒操,正在今日”。经过这样一番分析,孙权于是果断地决定抗曹,并命周瑜、鲁肃、程普等率军前往迎击曹操,主战与主降的矛盾通过周瑜而得到了解决。至于在以后的整个抗曹过程中,孙权方面的各种人物的抗曹行动,如黄盖行“苦肉计”,阚泽献“诈降书”,庞统授“连环计”等,都是在周瑜的部署下进行的。这样,作家就通过周瑜这根纽带,将东吴的各种人物,都有条有理地组织起来。使他们各自走向自己的位置,并展开行动。
在抗曹过程中,刘备一方是孙权方面的同盟军。那么,作为同盟军的刘备方面的各种人物是怎样通过周瑜而联系起来的呢
罗贯中在作品中通过他的艺术描写,首先造成一种刘备一方必须与孙权一方联合的客观形势,这就是刘备在当阳被曹操打得大败,逃到江夏,势力已经很弱,在曹操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刘备有千钧一发之危。因此,诸葛亮决定联合孙权,藉吴兵以抵抗曹操。这样,刘备一方的生死存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孙权一方。诸葛亮带着联孙抗曹的使命来到江东以后,作品中为他安排了三次语言交锋。第一次交锋是“舌战群儒”,从下层扫清抗曹障碍。第二次交锋是“智激孙权”,促使孙权及早做出抗曹决定。第三次交锋是“智激周瑜”。结果,“智激”成功,周瑜表示“吾与老贼势不两立”!诸葛亮的目的达到。通过这些描写我们看到,诸葛亮提出的刘备一方的方针策略是通过周瑜来实现的。这样就把刘备方面各种人物的抗曹活动都与周瑜的战略部署联系起来,成为整个抗曹战役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井然有序地纳入到小说的艺术结构中去。
作为纽带,周瑜不仅起到了联系盟军的作用,而且也把敌方的主要人物纳入到赤壁鏖兵的宏图中。小说先从一次战斗写起。孙曹第一次交战,由于“曹军大半是青、徐之兵,素不习水战,大江面上,战船一摆,早立脚不住”,因此败了一阵。由于失败,曹操看出了自己军队的短处——不习水战。于是,就派刘表降将蔡瑁、张允操练水军。也同样是由于军事上的失利,曹操采纳了蒋干的劝降计策。而蒋干劝降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孙权方面的最高军事将领周瑜。于是,自蒋干劝降始,曹操方面的上上下下各种人物就完全受周瑜的摆布了。这主要是由于曹操企图争取周瑜或利用周瑜。这是曹方与周瑜发生联系的媒介。接下去写了蒋干的劝降和蔡中、蔡和的诈降,结果反倒都被周瑜利用,致使曹操相信了阚泽送来的黄盖的“诈降书”。由于曹操要利用黄盖的投降以破周瑜,因此又派蒋干往江东探听虚实,结果又被周瑜利用,使曹操相信了庞统,并接受了庞统的“连环计”。一就是在这种劝降和反劝降、利用和反利用的过程中,曹操一步步地入了周瑜的彀中,因而导致了整个战役的失败。可见曹操方面的人物的行动及性格表现,是和周瑜这个人物的运筹帷幄密不可分的。
从上面的简要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周瑜这个形象是一个联接三方人马的枢纽式的人物。虽然孙、刘、曹三方的人马都通过他而发生作用,但由于这三方的关系不同,因此周瑜联接各个方面的方式也不同。对于孙权方面的人马,罗贯中让周瑜起统一和指挥作用;对于刘备方面的人马,罗贯中让周瑜起被凭借和被利用的作用;而对于曹操方面的人马,罗贯中则让周琦起用和驱使作用。这样,就把孙、刘、曹三个方面都如网在纲一般被组织起来,编织成一个疏密得当、无懈可击的有机整体。于此可见罗贯中卓越的艺术才能!
周瑜在《三国演义》中是对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起映衬作用的人物。《三国演义》中最主要的人物形象是被毛宗岗称为“三绝”之一的诸葛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有诸葛亮才是罗贯中所著力塑造的头号理想人物。而周瑜这个形象所起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对诸葛亮的映衬。
周瑜第一次出现是在第十五回。在这一回里,除了写周瑜向孙策推荐张昭、张纮以外,还写周瑜协助孙策攻打太史慈。但攻打太史慈这次战斗主要是写孙策和太史慈,而对周瑜的描写却极少。此后,作者对周瑜这个人物便按下不提。诸葛亮的第一次被提到是第三十五回,而其第一次出现是第三十六回“玄德用计取樊城,元直走马荐诸葛”,但对诸葛亮没有多少正面描写,真正正面描写诸葛亮的言行是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在这一回里,作者详细描写了刘备见到诸葛亮的情形。特别有趣的是在这一回里描写了诸葛亮以后,竟然在隔了二十三回以后再次描写周瑜。主要写了三件事:一是周瑜阻止孙权送子入朝为质;二是写周瑜被孙权拜为大都督;三是写周瑜击黄祖。诸葛亮出场以后周瑜被再次写到;诸葛亮任刘备的军师,周瑜则任孙权的大都督。由此可见,诸葛亮与周瑜二者间的关系是何等的微妙。这当然不是偶合,而是作者的有意安排。周瑜之所以在二十三回这样漫长的章节中不被写到,主要原因就是诸葛亮还没有出场。作为一个起映衬作用的人物,只有当被映衬的人物出场以后,才能更加充分地表现出他的全部性格特征。诸葛亮出场以后,接着写曹、刘大战。在这次大战中,刘备败于曹操。刘备的失败,这完全可以看作是孙、刘合作的直接现实原因,当然也是诸葛亮和周瑜发生联系的媒介。由于刘备的失败,才引出了孙、刘合作,才引出了赤壁大战,才使诸葛亮和周瑜有机会发生联系。周瑜这个形象,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对诸葛亮起到了映衬作用,在映衬诸葛亮的过程中,也最后完善了自己,即表现出了这个典型的全部性格特征。诸葛亮也正是在周瑜的映衬下,才在初出茅庐以后,就以他鲜明的性格特征突现于读者面前。
庐江名人—周瑜
最使我刻骨铭心的历史人物是三国时吴国的周瑜。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人。长壮有姿貌,精音律,年轻有为,文武双全。
周瑜可谓是才智过人,能掌握天时地利人和的人。公元208年秋天,曹操带领军队南侵,占领荆州,向孙权逼进。周瑜向孙权指出曹操与孙权两军的胜败关键。先是分析:曹军长途跋涉,疲惫不堪;天气寒冷,马没有草吃,不利前行;北方人习惯陆不习惯水站,水土不服。周瑜与刘备结盟,用火攻将曹操打败。又命黄盖使用苦肉计,假装投靠曹操。曹操果真中计,船舰被烧毁,曹操败走华容道。
也可以说周瑜是“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周瑜二十几岁就跟随孙策,一上来便身居高位,让一些大将不服,尤其是跟随孙坚多年的程普,三番五次地羞辱周瑜。周瑜都不跟他计较,把程普当兄长看待,“兄有责,弟领之”,这句话传到程普的耳朵里,他被周瑜的品质所折服,才说道:“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周瑜也是一个勇猛过人,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周瑜大败曹仁,被飞箭射中,病情严重,只得回营。曹仁知道周瑜卧病在床,亲自带领军队攻击吴兵,周瑜奋身而起,激励将士杀敌,曹仁无奈,只好退兵。
每当读起《三国故事》,我就想起周瑜,因为我感受到他的聪明才智与胸怀宽广,更体会到他的勇猛过人与文武双全。
周瑜人物形象分析
一)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着力塑造的艺术形象之一周瑜,曾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据陈寿的《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记载。历史上的周瑜年轻貌美,风流儒雅。他为人宽宏大度,不计个人恩怨,很得部将和其他人的拥护。
-他具有深远的政治眼光和杰出的军事才能。
周瑜曾指挥过许多大大小小的战役,这些战役的胜利,表现了他的杰出军事才能。但最能体现的莫过于赤壁之战了。当曹操率领近三十万水步兵而号称八十万要与孙权决战时,孙权的谋士张昭等人,被曹操的气势吓破了胆,极力主张投降曹操。在这种紧急关头,周瑜与鲁肃力排众议,正确地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从而坚定了孙权的抗曹信心。接着,周瑜又亲统精兵五万,大破曹军于赤壁。曹操逃回北方以后,一直无力再次南下。这就使孙权的势力得以巩固和发展,并终成帝业。赤壁之战的胜利充分说明了周瑜是一个政治上高瞻远瞩,军事上有雄才大略的英雄。这就是周瑜的主要特点。
(二)正像历史上的周瑜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样,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也给他笔下的周瑜安排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让他在作品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结构纽带作用。
赤壁之战是作者着力描写的规模宏大的重要战役。这一次战役集合了曹、刘、孙三方的主要军事力量,实际上也就是集合了三方面众多的谋臣武将,使他们各施谋略、各显威风,展开了政治的、军事的、明的、暗的各种错综复杂的斗争,展示了宏伟壮观的奇特历史场面。作者安排了周瑜这样一个具有纽带作用的人物,使各种矛盾都与周瑜发出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并通过周瑜把各种人物的行动贯穿起来,从而表现了每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推进情节的发展。
我们先来看孙权一方的各种人物是怎样通过周瑜联系起来的。当曹操大兵压境时,孙权一方的谋臣武将迅速分化为投降和主战两派。主降派以张昭为代表,主战派以鲁肃为代表。主战与主降这对矛盾尖锐地出现在作品当中。在这种情况下,孙权虽然赞同抗曹,但又顾虑曹操新得到袁绍和刘表的一些军队,恐其势大,难以抵挡,因此心怀犹豫。在这关键时刻,吴国太对孙权说:“先姊遗言云:‘伯符临终有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今何不请公瑾问之?”于是,孙权便派人到鄱阳请周瑜,作家罗贯中在这里把周瑜放到一个决定性的位置上。也就是说,主战与主降这对矛盾要通过周瑜来解决。这样一来,就把主战派与主降派都吸引到周瑜身边。最先来见周瑜的是鲁肃。他先“将前项事细述一番”,表现了鲁肃的焦虑心情。接着写张昭等投降派来陈述理由,希望周瑜能支持他们的投降主张,这表现了张昭等人的懦弱和自私。张昭等刚走,程普、黄盖等主战派又来见周瑜,表示宁死不降的决心。这既表现了程普等的勇敢。同时也写出了抗曹的基础。又写了诸葛瑾、吕蒙等文臣武将。罗贯中通过上述描写,一下子把周瑜推到了矛盾冲突的漩涡之中,周瑜的态度如何,成为矛盾的焦点。后经诸葛亮“智激”,进一步坚定了周瑜抗曹的决心。接下去作品写周瑜见孙权,驳斥了张昭等的投降主张是“迂儒之论”,精辟地分析了曹操用兵的四大忌:“北土未平,马腾、韩遂为其后患,而操久于南征,一忌也;北军不熟水战,操舍鞍马,仗舟楫,与东吴争衡,二忌也;又时值隆冬盛寒,马无蒿草,三忌也;驱中国士卒,远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四忌也。”并且指出:“将军擒操,正在今日”。经过这样一番分析,孙权于是果断地决定抗曹,并命周瑜、鲁肃、程普等率军前往迎击曹操,主战与主降的矛盾通过周瑜而得到了解决。至于在以后的整个抗曹过程中,孙权方面的各种人物的抗曹行动,如黄盖行“苦肉计”,阚泽献“诈降书”,庞统授“连环计”等,都是在周瑜的部署下进行的。这样,作家就通过周瑜这根纽带,将东吴的各种人物,都有条有理地组织起来。使他们各自走向自己的位置,并展开行动。
在抗曹过程中,刘备一方是孙权方面的同盟军。那么,作为同盟军的刘备方面的各种人物是怎样通过周瑜而联系起来的呢
罗贯中在作品中通过他的艺术描写,首先造成一种刘备一方必须与孙权一方联合的客观形势,这就是刘备在当阳被曹操打得大败,逃到江夏,势力已经很弱,在曹操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刘备有千钧一发之危。因此,诸葛亮决定联合孙权,藉吴兵以抵抗曹操。这样,刘备一方的生死存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孙权一方。诸葛亮带着联孙抗曹的使命来到江东以后,作品中为他安排了三次语言交锋。第一次交锋是“舌战群儒”,从下层扫清抗曹障碍。第二次交锋是“智激孙权”,促使孙权及早做出抗曹决定。第三次交锋是“智激周瑜”。结果,“智激”成功,周瑜表示“吾与老贼势不两立”!作为纽带,周瑜不仅起到了联系盟军的作用,而且也把敌方的主要人物纳入到赤壁鏖兵的宏图中。小说先从一次战斗写起。孙曹第一次交战,由于“曹军大半是青、徐之兵,素不习水战,大江面上,战船一摆,早立脚不住”,因此败了一阵。由于失败,曹操看出了自己军队的短处——不习水战。于是,就派刘表降将蔡瑁、张允操练水军。也同样是由于军事上的失利,曹操采纳了蒋干的劝降计策。而蒋干劝降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孙权方面的最高军事将领周瑜。于是,自蒋干劝降始,曹操方面的上上下下各种人物就完全受周瑜的摆布了。这主要是由于曹操企图争取周瑜或利用周瑜。这是曹方与周瑜发生联系的媒介。接下去写了蒋干的劝降和蔡中、蔡和的诈降,结果反倒都被周瑜利用,致使曹操相信了阚泽送来的黄盖的“诈降书”。由于曹操要利用黄盖的投降以破周瑜,因此又派蒋干往江东探听虚实,结果又被周瑜利用,使曹操相信了庞统,并接受了庞统的“连环计”。一就是在这种劝降和反劝降、利用和反利用的过程中,曹操一步步地入了周瑜的彀中,因而导致了整个战役的失败。可见曹操方面的人物的行动及性格表现,是和周瑜这个人物的运筹帷幄密不可分的。从赤壁之战开始,作者对这个形象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描写,周瑜的性格特征被充分地表现出来了。作者正是通过对周瑜形象塑造来映衬诸葛亮的。
周瑜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在赤壁之战以前,曹操困陶谦、击张绣、战袁术、斩吕布、破袁绍、降刘琮,几乎没有对手。但在赤壁之战中遇到了周瑜,曹操这个颇以善战自负的人就显得手忙脚乱,处处被动,难以应付。与曹操相反,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却设计了许多巧计奇谋,如智赚蒋干、“苦肉计”和火攻方案等.使曹操处处受制。这说明周瑜的军事才能大大超过了曹操。周瑜的这些计谋虽然瞒过了曹操,但却被诸葛亮洞察得一清二楚。小说对这一点作了多处渲染。这说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又远在周瑜之上,就更不用说曹操了。周瑜的军事才能用来对付曹操可以说是左右逢源,当用来对付诸葛亮时,那就只能是进退维谷了。在孙、刘联合共同对付曹操的过程中,周瑜曾多次设计要杀害诸葛亮。如派诸葛亮往聚铁山断曹操的粮道,企图借曹操之手以杀之;派诸葛亮十天造十万枝箭,企图借军法以杀之;诸葛亮借来东风以后,周瑜派丁奉、徐盛两个将军各带一百人,从水陆两路往南屏山,企图以武力杀之等,都被诸葛亮采取了恰当的措施予以有效的抵制。在孙、刘联合共同打败了曹操之后,当周瑜与诸葛亮进行直接的军事交锋时,周瑜的计策在诸葛亮面前就显得更加拙劣。如围绕着夺南郡、取荆州以及“美人计”等明争暗斗,处处都以周瑜的失败而告终。最后,周瑜在荆州城前被诸葛亮气得大叫一声,箭疮复裂,坠于马下。并因此而死。《三国演义》就是这样通过层层深入的描写,说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远远地超过了周瑜,周瑜的这些计策,如果换一个对手而不是诸葛亮的话,那结果恐怕就难说了。构成周瑜的性格特征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器量狭小,忌才妒能,在处理较复杂关系时眼光短浅。历史上的周瑜是一个宽宏大度、目光远大的人。但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小说中的周瑜却作了与此完全相反的描写。如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中,写孙权决定抗曹,并命周瑜组织迎敌作战。周瑜这时以为孙权抗曹决心已坚,但诸葛亮却对周瑜说,孙权虽已决定抗曹,但仍有顾虑,应当再作进一步的解释。周瑜听后,立即去见孙权,果然,孙权的心理与诸葛亮分析的一样。小说中写道:“周瑜谢出,暗忖日:‘孔明早已料着吴侯之心。其计画又高我一头。久必为江东之患,不如杀之’。”只是由于鲁肃的劝阻,才没有杀成。后来,又多次设计要杀诸葛亮。这虽然有为“江东”考虑的成分,但毕竟表现了周瑜的器量狭小,忌才妒能,容不得人。同时也说明了周瑜目光短浅,对联合抗曹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试想,如果周瑜真的杀了诸葛亮,那么孙刘联盟就可能破裂,就会给曹操造成可乘之机。那样一来,赤壁之战的胜负就很难料定了。而诸葛亮却与周瑜恰恰相反,他对于周瑜的每次迫害不但了如指掌,而且都有周密的计策去应付。凭着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欲置周瑜于死地,并不是一件十分难办的事。但诸葛亮关心的是抗曹大局,他的各种策略都是以巩固孙刘联盟,共同抗曹为前提的,“用奇谋孔明借箭”一事就很有说服力。周瑜让诸葛亮十天造十万枝箭,而造箭材料又不给齐备,这本是想利用军法来置诸葛亮于死地。诸葛亮深知此情,却没有反过来报复周瑜,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在曹操处“借”得十万枝箭。就是在这样对照性的描写中,周瑜的器量狭小、忌才妒能、目光短浅和诸葛亮的宽宏大量、顾大局、有远见的性格,都非常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构成周瑜性格特征的再一个明显特点是容易冲动和意气用事,遇事不冷静,不够谨慎。在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中,周瑜的这个特点就表现出来了。诸葛亮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来劝说周瑜抗曹。当诸葛亮见到周瑜时,周瑜故意对诸葛亮说准备降曹,诸葛亮就在谈话中故意引了曹植《铜雀台赋》中“挟二桥于东南兮,若长空之螮蝀”二句来激怒周瑜,说这是曹操想把江东的大乔和小乔抢去据为己有。因孙策和周瑜的妻子正是大乔和小乔,合称“二乔”,所以周瑜听了以后,便勃然大怒,离座指北而骂日:“老贼欺吾太甚!”并对诸葛亮说:“望孔明助一臂之力,同破曹贼”。周瑜的本心并不是想降曹,他故意说降曹是想以此要挟诸葛亮,想让诸葛亮来求他助刘备破曹。没想到被诸葛亮抓住要害一激,周瑜便沉不住气,轻而易举地中了诸葛亮的计,自己反倒去求诸葛亮来帮助破曹。其容易感情冲动的特点鲜明地表现出来了。此后,这个特点表现得愈加明显。他派诸葛亮到聚铁山去烧曹操的粮草,实际上是想借曹操的手杀诸葛亮。诸葛亮明知周瑜的用心,但却顺利地接受了任务,并且装作真要去烧粮草的样子。同时却嘲笑说:“吾水战、步战、马战、车战,各尽其妙,何愁功绩不成,非比江东公与周郎辈止一能也。”意思是周瑜只能水战,不会陆战。周瑜听到这话以后,便大怒:“何欺我不能陆战耶!不用他去!我自引一万马军,往聚铁山断操粮道。”为了反击诸葛亮的一句嘲笑,竟置统帅责任于不顾,要亲自去赌胜负,其感情冲动、意气用事竞达到了这样严重的程度!诸葛亮看到目的已达到,便提醒周瑜,曹操粮草重地,必有重兵守卫,岂能容人轻易烧掉!并且告诫周瑜,重要的是同心破曹,不要互相残害。这时周瑜大约记起了自己原来是想利用这个计策加害诸葛亮,现在被诸葛亮说破,也就只得作罢。赤壁之战以后,紧接着写了三气周瑜,也都表现了周瑜容易冲动、好感情用事的特点。在周瑜的这个特点的映衬下,诸葛亮则表现出一种胸有成竹、沉着老练和深谋远虑的性格特征。关于这一点,毛宗岗在第五十七回曾经批道:“周瑜少年,经怒不起,盖其读书养气之学不及孔明耳”。毛氏指出周瑜“读书养气之学不及孔明”,道出二人的不同性格特点这是对的,可惜他未能就此详加分析。
罗贯中为了塑造好诸葛亮这个《三国演义》中最重要的人物形象,不止安排了周瑜这一个映衬人物。除了周瑜以外,还有曹操、司马懿。但他们起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
从对诸葛亮映衬的时间先后来看,前期是周瑜和曹操,后期自然就是司马懿了。
周瑜和曹操虽然同属于前期的映衬人物,但由于两人的性格特点不同,当然所起的映衬作用也就有区别。罗贯中曾用周瑜的杰出军事才能来映衬诸葛亮是强中更有强中手。曹操也是一个极善征战的高手。《三国演义》中也有用曹操的军事才能来衬托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的描写。比较突出的如曹操自赤壁败走时,在乌林、葫芦口和华容道都曾大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若是吾用兵之时,预先在这里埋伏一军,如之奈何?”但笑声来止,在三处分别依次杀出了赵云、张飞和关羽。这是用曹操的军事才能来衬托诸葛亮。但赤壁战后,曹操与诸葛亮较少交锋,所以曹操对诸葛亮所起的军事方面的映衬就相当有限。曹操对诸葛亮的映衬既然主要不在军事方面,那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我觉得,曹操对诸葛亮的映衬不体现在某一两个方面,而是表现出一种“整体性”。关于这一点,毛宗岗在第一百零四回的首评中曾经指出过。毛氏认为,曹操与诸葛亮都曾担任丞相,总揽朝政,独握兵权,能征善战,但诸葛亮尽忠,曹操谋篡;诸葛亮为公,曹操为私;诸葛亮不为子孙计,而曹操则为子孙计。从毛氏的论述中可以看到,曹操对于诸葛亮的映衬是从一生的言行品质方面来起作用的,这就是“贤相”与“奸相”的区别。读者正是从这种“整体性”的映衬中,感到了诸葛亮的伟大。这是曹操的映衬与周瑜的映衬各自不能取代的地方。
周瑜对诸葛亮的映衬与司马懿对诸葛亮的映衬也不一样。二者除了时间上的先后以外,主要区别在于映衬方式。周瑜是诸葛亮抗曹的同盟者。周瑜的器量狭小、目光短浅、容易冲动、好感情用事,处理较复杂的关系不够谨慎等特点,对诸葛亮主要是起一种反衬作用。通过同盟者的反衬,以显示诸葛亮的性格特征,这是周瑜的映衬方式。司马懿是诸葛亮的敌对者,但司马懿对诸葛亮的映衬则是一种正衬。通过一种敌对势力的正衬,来进一步完善和丰富诸葛亮的性格特征,这是司马懿的映衬方式。司马懿跟周瑜一样,也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深通谋略,极善用兵。与周瑜不同的是司马懿非常谨慎,很能忍耐,而这也恰恰是诸葛亮的特点。以司马懿的谨慎来衬托诸葛亮的谨慎,才能看出诸葛亮谨慎的特色。如“空城计”,司马懿领十五万精兵杀到城下,见诸葛亮坐于四门大开的空城之上操琴,不但不攻城,反而以为诸葛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军若进,中其计也”,因此领兵退去。从这里,很能看出司马懿的谨慎只是一味地谨小慎微,甚至达到了畏首畏尾的程度。而诸葛亮的谨慎才带有非常人所及的奇绝特色。另外,司马懿作为军事统帅,他的忍耐程度实在不同寻常。如第一百零三回描写司马懿被诸葛亮杀得无计可施,只得深沟高垒,以待诸葛亮军队之弊。而这,正是诸葛亮所忧虑的。为了激怒司马懿出战。诸葛亮派人送“巾帼并妇人缟素之服”一套给他,以羞辱司马懿。司马懿见了,虽心中大怒,但仍笑着接受,并“重待来使”,“绝不提起军旅之事”,以至于连诸葛亮都不得不叹服。如是周瑜,他无论如何是不能忍受的。诸葛亮这个典型形象,经过司马懿的映衬,才最后地表现出了他的全部性格特征。可见周瑜与司马懿是一前一后,一反一正,都从不同方面对诸葛亮起着映衬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