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就业形势
大学生就业现状心得体会
我现在正在给我们系大三的学生讲授这门课。因为面临着就业还是考研;考公务员还是企业就业等事关前途的人生命题,学生们普遍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在如何把对职业规划的兴趣转化为进行规划的动力这个问题上,我有点无从下手,学生们也很茫然。经过两天的学习,我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体会。
首先,在如何导入每一章的主题上,柔性牵引的题法非常好。我在讲课时,首先是介绍概念、然后是具体方法。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接受恐怕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对学生自己的触动可能几乎没有。通过撕纸条的活动,学生直观地看到自己手中只剩下一点时间来做职业准备,学生开始进行规划的动力就有了。这要比在PPT上向学生展示规划的意义效果要好的多。导入在每个主题都进行,持续地激发学生动机,让学生迫不及待地开始认真规划。职业生涯规划课不象其他专业课主要是知识的掌握,我想它最重要的是学生内心的改变,行动的开始。
其次,课程从大一到大四的时间跨度,具体做法也很受启发。理想的做法是从大一开始就上职业生涯规划课。但各学校条件不同,实施起来往往受限制。比如我现在给大三的学生上,职业世界探索、决策、求职行动的内容就应当更丰富、具体、实用。职业世界认识部分,宏观、中观、微观“三只眼”,紧贴专业讲解职业环境。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在这部分我的讲义总是很单薄,我要做的很多很多。在简历部分,通过两份简历的对比,学生不仅知道了如何写简历,而且触动他用实际行动丰富简历。在面试部分,请学生角色扮演,邀请专家评委实际评估等做法显然比单一的课堂讲授或讲座对学生求职技能的掌握和提高有更好的成效。
最后,“1+4+X”的课程体系设计让人豁然醒悟。上这门课,我过去的感受是五个主题需要32个课时来讲,没多少内容来填充。现在我知道,每个主题都有大量的空间去发挥。低年级学生可以讲职业素质拓展,高年级学生可以讲就业力提升、创业基础。还可以将对象延伸至研究生。此外专业指导团队、校友团队、教辅团队组成的课程团队也让我十分感慨。地方院校可能没有这么多的经济投入,但是这种只为一门大学生公共必修课投入如此的精力、智力的专业精神值得我们思考。
培训结束了,我对“以学生为本”和“创新性”有了新的体会。以“学生为本”不仅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更要帮助他们过好大学生活,坚定地踏入社会;“创新性”不仅是掌握理论研究的前沿,更需要与学生多互动才能有更多开展工作的新思路与个人专业的成长。
大学生基层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由于近几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增加,导致我国就业形势出现严峻的情况。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不知道自己的就业方向,而出现这两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人数逐年增加。面对这样严峻的考验,党和政府也出台了许多解决政策,其中一项就是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服务基层。虽然许多大学生不愿意到基层这个工作平台,但是在我们看来能够到基层锻炼自己的能力和提升自己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基层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学生也可以为当地发展带来活力与生机。本文针对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心理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一、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心理剖析
我们通过对大连本地各高校大学生的调查,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务实心理是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增长的,但是整体来说仍然缺乏积极性。
在校大学生基层就业的观念较为薄弱,急需拓宽就业视野。应届毕业生相对在校大学生,对基层就业了解较多,接受程度也相对较高,就业态度更为务实。但是应届毕业生在基层就业方面并没有太大的主动性,获取信息的渠道也相对较窄,87%以上都是通过学校、父母或熟人介绍而被动得知。而且即使是基层就业,还有一大部分的大学生希望去到经济水平比较发达的地区。从这点上我们也能看出大学生仍然缺乏积极主动到基层就业的心理。有62%的毕业生把到基层就业作为自己刚刚毕业的一个过渡点,不会把基层就业作为自己长期的就业目标。这就说明了当前的基层就业政策对大学生还是缺乏吸引力的。
二、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基层就业单位的影响因素
基层的就业环境艰苦,工资待遇低,各种福利制度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而且少有激励、优惠人才的措施,这些严重挫伤了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信心和积极性,使得他们对基层不够热情,另谋他职。基层就业单位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因素主要包括工资待遇、人才政策、发展空间和工作情况。
2、高等教育导向的影响因素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趋向于城市化,大部分的知识都是在城市里才有用武之地,基层可能就会出现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情况。因此,高校在专业设置、培养体系和就业指导方面是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影响因素。
3、大学生自身的影响因素
大部分的高校毕业生都希望到经济发达的一线和二线城市,虽然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很严峻。然而,不少大学生在校期间不能珍惜大学时光,不能全面提高自身素养,导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足。因此提高大学生自身能力素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从大学生自身归纳影响其基层就业的因素主要包括就业观念、情感认同和能力素质。
三、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对策建议
1、政府方面
在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到基层就业这个问题上,国家和政府的主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应该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鼓励大学生去到基层,服务于基层。各级政府也应该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服务体系。依法加大对用人单位在签订合同,兑现劳动薪资和缴纳“五险一金”的监督和检查。能确保及时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基层的配套设施也应大幅度的提高,增加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兴趣和积极性。全社会也要唱响大学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大力宣传各项优惠政策和毕业生扎根基层的模范事迹和先进典型,使到基层工作的大学生安心基层,服务基层,进而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到基层。
2、高等院校方面
在高等教育日益普及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已不再是“天之骄子”、“人中龙凤”,大学生是新一代有知识有见解的青年,应当看清目前城市相较于基层人才已饱和,在这样的就业形势下,我们更应该做到求真务实、踏实肯干,勇于到基层去奉献我们的力量。而基层也逐渐成为了高校毕业生最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党和国家的政策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绝不是权宜之计。高校毕业生可以在进入基层后,积极工作,尽快成长,培养更多的能力来为基层服务。高等院校应熟知志愿到基层工作、参与“三支一扶”的毕业生的情况,以便为他们提供更为有效、即时的信息。与此同时,高校也应当对基层就业加大宣传力度,从而提高高校毕业生对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认知和意愿。在高校的正确引导和积极鼓励下,高校毕业生志愿投身基层的人数定会有所增长。
3、大学生自身方面
根据我们的调查,多数大学生对于就业观念仍然相对陈旧。尽管调查结果显示,在日益增长的竞争压力下,一些高校毕业生表示可以放弃对高职高薪的追求,对于就业单位的追求也逐渐从事业单位、外资企业、国企逐步发展到民营企业,然而他们内心仍然对基层单位有抵触情绪。城市出身的大学生对于下基层后能否再回到城市表示担忧,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成本等;而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对回到家乡工作也不是很热衷,除了自身原因,他们的家人也都期盼他们有机会有能力在城市安身立命,从而改善整个家庭的生活条件。就业观念不转变,大学生到基层就业难以全面展开。对于大学生基层就业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国家和高校的引导,还需要为基层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更加需要大学生自身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大学生首先应当了解自我并正确为自己定位;同时要相信,在基层就业同样可以得到尊重和认可,实现自身价值。
四、结语
基层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等待着我们广大有志青年学生去精心雕琢和大胆创造。当基层状况改善的时候,也正是一大批高校毕业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我们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理想和观念,以服务国家,服务人民为己任,并以此为契机响应党和国家到基层去的号召,到基层去建功立业,实现抱负。
【
大学生就业现状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首先感谢学校和老师能够给予我们通过这样的社会实践来展示自我和施展才华的机会!我们组做的课题是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情况调查与研究。
在演讲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在座的各位同学是不是都想找到一份非常不错的并且非常理想的工作?好,那么,是不是更想找到既理想,又能够挣大钱,并且还会有一定发展空间的工作呢?好,谢谢大家!
那么,大家都看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人都不想白活一生,都希望自己能够做点事情,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就是找到一份非常好的工作。但我们又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据调查,仅2010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就有630万。尽管,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升级速度加快,以此来不断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但是由于毕业生供给增速超过经济增速,高校毕业生的人才供给量超过市场需要量,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劳动力资源配置日趋合理。这些不仅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社会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就业取向、就业方式等随之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所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因此,我们怎样才能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赢得机会,大学生怎样对待找工作的问题,企业有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等等这一系列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说,随着就业压力的日益严峻。我们发现一些毕业生缺乏必要的自信,就业时“饥不择食”,而另一些依然抱着“天之骄子”的心态,就业时“好高骛远”,脱离社会需要。这两种倾向都将导致就业成功率的下降。那么,我们所做的课题研究就是从我们大学生本身出发,通过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来了解大学生对找工作的真正看法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困难,以及现在的企业都希望找一些什么样的大学生,他们又有什么看法和意见,然后,我们将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推断出大学生和企业的真正看法,最后通过分析研究,我们试图寻找一种既满足大学生需要又能给企业带来利益的两全其美的办法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我们认为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我们一定会找到这样一种办法,并坚信它能帮助我们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谢谢大家!
2010年高校热门专业就业趋势预测
《2005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人,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人。此项数据显示,专业技术人才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我国大学生中38%为工科类学生,主要集中在IT、微电子、汽车、环保、系统集成、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开发、条码技术、铁路高速客运技术等领域。预计到2010年,第二产业人才缺口数字最大,将达到 1220万人。
作为服务业的第三产业将是扩大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一些高端涉外人才需求很大,比如:涉外会计、涉外律师、涉外金融服务、同声传译、电子商务、数字媒体、物流、心理咨询等,人才缺口预计在325万人。《2005中国人才报告》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将大量需要如下人才:以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物流人才;金融服务人才;律师人才;体育事业管理人才;石油勘探开发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等。
航空航天专业升温随着“神舟”六号成功发射并顺利回收,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业已经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当中。航空航天类包括哪些专业?毕业生去向和前景如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副院长孟庆春介绍说,我国飞行器可供开发的空间很大,许多应该用到飞行器的民用领域目前还未开发利用,在私人使用上也几乎是空白,因此,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人才会是我国将来急需的人才。孟庆春介绍说,科技的发展需要既能研究又懂得应用的科技人才,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属于亦理亦工的学科。专业对学生数学、物理、模型等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大致是航天局等科研单位、研究所,或民用航空公司。
由于基础学科是力学,这些学生还可前往一些企业担任研发工作,如替企业设计冲床等。此外,在航空航天类专业中,以电子学和自动控制为基础,以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主导的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培养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人才的飞行器动力工程等,都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专业。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既可以在研究部门从事固液火箭发动机的设计、实验、研究、运行维护等工作,也可以从事一般机械设计和实验工作。材料类研发人才成为焦点“十一五”期间,国家产业政策明显向以新材料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领域倾斜,这对新材料产业发展无疑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国内支柱产业及高技术产业发展对新材料的需求不断扩大。研发此类新型材料的人才自然成为企业的注目焦点。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孙景宏说,毕业生可在各种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强化材料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体育产业人才热据北京奥组委人事处处长徐志军介绍,到2008年,中国将至少需要1万名体育专业管理人才,特别是奥运会召开期间,仅在奥组委任职的工作人员就要达到4000多人。而相关体育营销、评估方面的体育管理人才也将十分走俏。同时,我国体育用品市场在2005年已经达到500亿美元,今后还将以每年超过50%的速度增长。然而,我国体育产业一直深陷经营管理人才奇缺的痛苦之中。在过去近20年,中国企业在体育赞助方面的花费已超过100亿元,但最后大都以失败而告终。VOLVO盛事管理公司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梅尔·派亚特认为,中国企业在赛事赞助中最大的弱点还在于赞助管理人才的缺乏,对体育运动有深入了解同时具备管理经验的人少。
就此,教育部把体育产业管理人才列为2006年高考招生新专业。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孙葆丽说,体育产业管理专业主要培养在体育以及体育相关领域从事体育产业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可以到各类体育企业、职业体育俱乐部、健身俱乐部、体育中介公司、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体育事业单位等就职。物流管理业将快速发展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现代物流将进入快速增长、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预计,中国物流需求高速增长期将持续10~15年,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和进出口贸易的进一步扩大,物流需求的规模还将继续扩大。
目前,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据智联招聘最新发布的网上人才招聘的数据显示,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临近,物流业招贤“绣球”已被高高抛起。到2010年我国本科以上物流人才的需求量约为30万~40万人,而目前各类大专院校物流专业年培养规模在5000人左右,物流规划咨询、物流外向型国际、物流科研这三种人才在业内最为缺乏。北京物资学院物流系主任邬跃介绍,目前,教育部已经批准75所高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
该专业主要侧重培养具备物流管理、规划、设计等较强实务运作能力的高级现代物流管理人才。毕业生适宜到国家和省区市各级经济管理部门、内外贸公司、工商企业以及物流中心从事物流和与之相关的运输、仓储、物流管理工作。金融人才争夺白热化随着中国银行业在2006年年底全面开放的时日迫近,外资银行抢滩北京、上海等中国大城市的步伐开始加快。科锐咨询CEO高勇表示,目前,全国主要城市的金融市场正悄悄上演一场“人才争夺战”,银行信贷、国际金融、金融法律、资本运作、保险顾问、投资分析等都是需求量大、要求高的职位。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系主任李健说,金融学专业主要培养具有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能在银行、证券、信托、投资、保险等机构任职的人才。高勇表示,国际金融公司取才的标准首先是外语水平高、熟悉国际金融业务并与客户建立了良好关系的人才,具有服务意识;其次是比较熟悉银行业务,精通软件知识的科技人才;第三是中高级管理人才。
2018就业创业形势复杂严峻新闻稿
12月6日,记者从教育部获悉,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20万人,比今年增加25万人,就业创业工作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
12月6日,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以钉钉子精神落实好各项重点任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强调,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20万人,就业创业工作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要切实抓好以下几项工作: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就业创业,认真落实基层就业学费补偿代偿等政策,继续组织实施“教师特岗计划”等中央基层项目;引导毕业生到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新兴领域就业创业;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健全高校区域布局、学科专业、层次类型动态调整机制,统筹推进各类型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广泛应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开展精准就业对接,加强困难群体帮扶等。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强调,要严格落实就业签约“四不准”要求,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严密防范“培训贷”、求职陷阱、传销等不法行为,切实维护毕业生合法权益。
形势与政策题目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难,不上大学压力更大。我们面前的问题无非是:面对庞大的没有任何职场经历的人群,我们社会该怎样作出调整尽快吸收他们融入到各种行业中去?面对“有事没人干”的地区性矛盾,大学生又怎能自愿选择去那些资源贫穷并且仍被不断侵吞的落后地区?教育司的有句回答我认为很精辟:“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实际上是全社会就业压力传导的结果。”如果还跳不出大学生这一符号,硬要把一些片断的求职火爆、大学生干起民工活这种事情拿出来晒一下眼球,看看笑话,我们将面对的是整个社会对知识的轻视和无知,也将是各个行业职业人才继替上的中断。
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各级政府、高校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形成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强大合力。
对各级政府来讲,要把中央各项部署落到实处,采取更加积极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要将大学毕业生就业纳入当地就业总体规划,放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加强统筹安排。积极深化户籍、人事和用工制度改革,清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制度障碍。通过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增加就业岗位,特别是结合经济结构调整,创造更多智力密集型就业机会。落实企业吸收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使各类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成为吸纳大学毕业生的“蓄水池”。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加强对参加基层就业项目的大学毕业生的指导、管理和服务。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引导和鼓励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积极开展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为大学生就业减少成本、提供方便。
对高校来说,要把促进就业作为头等大事,努力拓展毕业生就业空间。要全面落实就业的“一把手”工程,确保就业指导服务在机构、人员、经费上的“三到位”,健全就业工作体系。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开展创业教育与服务,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加大学科和专业调整力度,进一步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实现由人才供给导向型向就业需求导向型的转变。
对用人单位来说,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目前,很多用人单位存在着过分看重高学历、看重工作经历、拒绝女生求职、故意压低待遇等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用人单位应该树立长远眼光和正确的用人观念,消除性别、学历等偏见,完善用人机制,积极吸收和储备优秀人才。
对大学毕业生自身来说,应该增强信心,切实提高就业能力。要转变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重事业、轻地域”等正确的择业观,自觉把自己的知识、技能和国家、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要勇于创业,利用自己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学习能力自主创业,闯出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要练好“内功”,在刻苦学习、提高知识水平的同时,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加社会经历,积累工作经验。要及时了解就业信息,掌握就业技能,把握好每一个就业机会。
此外,社会各方面要共同帮助大学毕业生顺利跨过就业这道“坎”。广大学生家长要引导子女正确看待当前就业形势,更新就业观念,合理确定就业预期。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党和政府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宣传到西部、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营造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良好舆论氛围。(东南网手机版)
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大学生就业难在哪?既有用人制度上的原因,也有思想观念上的原因。据报道,尽管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大,但很多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依然停留在扩招前的状态,再加上高校在扩招之后的应对措施及相关配套改革不到位,大学生还是很难找到中意的工作,与之相随的则是用人单位不理性的人才高消费。
大学生就业行情走势持续走低,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是供大于求的价值规律使然,但如此急剧的转变,还是有些让人招架不及。因为在我们以前的概念当中,只有民工才会有这样低廉的诉求,只有下岗再就业才有此选择。中央电视台和智联招聘网进行了一项联合调查,题目是如果提供与期望相符的工资,如果没有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的话,您会接受吗?超过一半的人表示“会接受”。现在大学生工作难找,工资要求也开始降低,这说明大学生更务实了。大学生现在之所以做出这种选择,与其说是面对现实,倒不如说是无奈之举,因为社会保险是企业应尽的一种社会责任,是国家通过法规、政策等强制规范的,更是一个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
大学毕业生找工作虽然已演变为不折不扣的市场行为,但政府在其间的组织作用也不可或缺、有利于化解学生的就业难。为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社会应当创造有利于就业的有效途径,在大学生与企业之间建立人才信息桥梁;政府部门应当规范人才市场秩序,取缔人才招聘中的黑中介,对坑蒙拐骗的违法犯罪行为实施有效打击,以保护毕业生的合法利益。政府在公务员招聘中应当更多地吸收大学毕业生中的优秀人才,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同时,政府也应采取措施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为他们创造一定的条件。
针对就业难问题,学校应提出具体解决办法。就业市场化日渐增强,学校更应考虑到计划分配与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差别,将人才结构与需求结合起来,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相应减少市场需求较弱的相关专业,更注重技能的训练。而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实施宏观调控、严加监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到停止招生。而一些用人单位的“吹毛求疵”行为,也应有所改变,毕竟,用人单位是“用人”而非“骄人”,是用人做工作不是拿人来当摆设的。
尽可能地实现充分就业,既是个人过上幸福生活的一个基本保证,也是社会稳定的一个调节阀。这就迫切需要我国从实际出发,确保社会公正,制定出台更多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政策措施,加快经济增长,加强社会服务,尽可能多地新增就业岗位,以缓解当前的就业难问题。
就业,是衡量宏观经济发展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同时与宏观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对我国经济影响进一步显现,我国经济和就业形势面临严峻挑战。如何看待当前的就业形势?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如何破解
六大措施应对挑战
张小建说,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有关部门正共同研究制订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准备从六个方面做好工作:
第一,进一步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第二,坚持面向企业生产一线、面向城乡基层服务一线、面向西部边远地区建设一线;同时,根据现在经济形势发展的新需要,在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拓展就业领域、疏通就业渠道,为大学生创造更多、更大的就业空间;第三,完善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企业、到边远地区就业的各项政策,通过政策引导毕业生在这些能够扩大就业的领域里更好地就业;第四,进一步畅通毕业生到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就业的路子,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第五,强化对毕业生的就业服务,着力解决就业供求信息不对接、技能不适应这些问题;第六,建立完善对困难毕业生的援助制度,认真做好家庭困难和登记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争取让最困难、又急需就业的人员得到“一对一”的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据了解,围绕鼓励自主创业,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其中明确规定,对于毕业两年以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于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有利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项目,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提供融资支持。此外,国家将鼓励创业培训,加强普通高校和职业学校的创业课程设置和师资配备,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
稳定企业扩大就业
对于如何扩大就业,尹蔚民概括说——“要保就业就要保企业”。
尹蔚民说,为了帮助一些困难企业渡过难关,最近采取了两项措施:第一,要求各地在近期暂缓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第二,要求各地在保险基金结余比较多的统筹地区,对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采取一次性的,在一定时期降低费率的做法,以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缴费负担。“这两项措施都是针对当前企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做出的一种特殊安排。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就业的基础。当前要维持就业局势的稳定就必须要保企业、保发展。所以我们相信,在当前这种形势下,企业和职工要同心协力、共渡难关,就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尹蔚民说。
此外,尹蔚民分析,未来两年我国将投资4万亿元扩大内需,这必将对拉动就业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他在分析明年就业的形势时说:“我们判断,在明年一季度会出现更大的困难。但是从明年二季度开始就业的局势就会好转。考虑到目前我国整个经济面的发展比较好,特别是中央出台了关于扩大内需十项重大举措,所以预计明年经济对就业的拉动能力还能够保持。同时我们现在实行的积极就业政策,在实践中经过检验,还是相当有效的,它能够对促使劳动者创业和企业更多吸纳就业,以及解决困难群体就业发挥重大的作用。”
现代管理学中有个"木桶原理",讲的是木桶容量取决于最短的木板,而不是取决于最长的木板。它启示我们,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状况,不仅要看较高发展水平的部分,而且要看较低发展水平的部分。如果不注重不同地区不同方面的相互协调,就会制约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
一般来说,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螺旋式前进的过程,平衡是相对的,而不平衡是绝对的。经济社会系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有利于保持竞争的压力与活力,有利于打破平均主义,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但不平衡问题如果长期持续,也会带来不可忽视的危害。
从经济角度看,会使国民经济难以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差距长期过大,会导致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缓慢,制约社会消费需求总量的增加,影响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阻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地区差距长期过大,容易加剧地方利益竞争,出现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贸易壁垒等情况,区域间的经济摩擦和利益冲突会增多,直接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进而降低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率。
而且在过大的发展差距下,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的资源、资金和人才等生产要素,会不断流入东部地区和城市。这将对落后地区和农村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不利于它们形成自我发展能力,从而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从社会层面看,容易使整个社会产生心理鸿沟,削弱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社会成员身心和谐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发展差距过大,会导致沟通理解障碍,滋生冷漠、不满、对立、仇视情绪,加剧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一些地方社会仇富心理滋长、群体性事件增多等,与发展差距过大有很大关系。
发展不平衡问题若处理不好,还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一些国家历史经验表明,当发展不平衡问题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等纠结在一起时,往往成为社会动荡、国家分裂的诱发因素。
能否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大挑战。发展不平衡,说到底就是发展不科学的表现;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根本要靠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现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它深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既切中了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要害,又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方向,是破解发展不平衡的根本思想武器。只有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才能逐步推进城乡、区域的均衡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发展不平衡问题为何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促改革,就是为了让全国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人民都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大力推进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华大地上创造了震古烁今的人间奇迹。
——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极大增强。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万亿元,比1978年增长近12倍,年均增长近10%。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09年的近7%,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对外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二,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一。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1978—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4元增加到17175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133.6元增加到5153元,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并正向更高水平的小康迈进。
——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依法治国深入推进,教育、科学、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日益繁荣,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空前增强,全社会焕发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但我国在方方面面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加凸显,引起了人们的担忧。
比如,城乡发展差距较大。改革开放后城乡收入差距曾一度有所缩小,1983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1.82:1,但后来又逐步拉大,2009年扩大到3.33:1。从绝对差距来看,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209.8元,1992年差距突破千元大关,达到1242.6元,2009年达到12022元。
比如,区域发展差距明显。30多年来,各地居民收入都有了大幅度增长,但不同地区间收入差距在拉大。2009年我国东部地区年人均收入为38587元,西部地区为18090元,差距达2万余元。从省际差别来看,最高的上海市年人均收入为76976元,最低的贵州省为9187元,两地相差67789元。目前全国4007万贫困人口中,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高达94.1%。
比如,除经济差距外,城乡、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也较大。目前西部地区人均教育经费支出仅为东部地区的73.5%;城市拥有约70%的卫生资源,而广大农村只拥有约30%的卫生资源,农村居民人均卫生费用不足城市居民的1/4。
再比如,同经济发展相比,社会事业等发展相对滞后。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教育公平的问题比较突出;医疗服务供给总量相对不足,人民群众对看病难的反映仍比较强烈;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一些基本保障制度有待健全;等等。
应该说,目前我国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很多方面和不同层次,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发展不平衡问题
现代管理学中有个“木桶原理”,讲的是木桶容量取决于最短的木板,而不是取决于最长的木板。它启示我们,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状况,不仅要看较高发展水平的部分,而且要看较低发展水平的部分。如果不注重不同地区不同方面的相互协调,就会制约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
一般来说,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螺旋式前进的过程,平衡是相对的,而不平衡是绝对的。经济社会系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有利于保持竞争的压力与活力,有利于打破平均主义,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但不平衡问题如果长期持续,也会带来不可忽视的危害。
从经济角度看,会使国民经济难以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差距长期过大,会导致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缓慢,制约社会消费需求总量的增加,影响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阻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地区差距长期过大,容易加剧地方利益竞争,出现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贸易壁垒等情况,区域间的经济摩擦和利益冲突会增多,直接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进而降低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率。
而且在过大的发展差距下,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的资源、资金和人才等生产要素,会不断流入东部地区和城市。这将对落后地区和农村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不利于它们形成自我发展能力,从而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从社会层面看,容易使整个社会产生心理鸿沟,削弱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社会成员身心和谐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发展差距过大,会导致沟通理解障碍,滋生冷漠、不满、对立、仇视情绪,加剧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一些地方社会仇富心理滋长、群体性事件增多等,与发展差距过大有很大关系。
发展不平衡问题若处理不好,还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一些国家历史经验表明,当发展不平衡问题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等纠结在一起时,往往成为社会动荡、国家分裂的诱发因素。
能否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大挑战。发展不平衡,说到底就是发展不科学的表现;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根本要靠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现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它深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既切中了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要害,又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方向,是破解发展不平衡的根本思想武器。只有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才能逐步推进城乡、区域的均衡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心得体会
不知不觉之中,已经到了大四的年纪,可能就业这一话题很早之前就被提上了议程,但是当真正要面对它的时候,才觉得困难重重,压力倍增。面对现如今如此浩瀚的求职人群和激烈的竞争压力,我也不得不说自己真的需要好好做准备了。于是我上网百度了近年的就业形势,再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大致为自己以后确定一个方向。我坚信没有目标是可以容忍的,因为你可以在前进的道路上寻找,但如果你连所谓的方向都失去了,那么留给你的只有迷茫和无助。近几年来,大学生的就业一直都是老大难的问题,不可否认,除了客观的因素之外,作为主体的我们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由于此造成了大学生毕业没有工作,然而社会能够提供给毕业生的工作却因为毕业生自身素质的确实而不能胜任这种两难的局面。当然这也不完全是单方面的问题,人口的暴涨跟毕业生人数的持续增长也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的压力,同时,高等教育有精英化向平民化的转变也使得很多职位的空缺,无人填补,因为素质的缺陷,这是令人无奈的事实,拿我们英语专业来举例子,据我所知,英语专业对高精尖领域的翻译人才一直停留在急缺状态,高级的同声传译也是如此,但能培养出这类人才的院校放眼全国也就那么几所,这也是令人汗颜的事实。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他们一时接受不了如此之大的转变,大学毕业生可能变得一文不值,在找工作的时候可能要从十分底层的工作做起,这使他们经历十分巨大的心理落差。所以高不成低不就也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怪相。同时也是大学生不成熟的就业心态造成的恶果。
知道了就业难的原因之后,我们要做的应该是结合自身的特点面对这些状况作出相应的改变,按照内外因结合分析问题的角度来讲应该做到如下:
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有许多大学生对自己未来就业职业及薪酬定位较高,而在金融危机之下招聘的岗位少之又少的的情况下,招聘方提供的岗位及薪酬远远不及大学生理想中的状况。就业市场已成买方市场,在此前提下,大学生不妨稍放低要求,选择先就业再择业,获得工作后积累经验,再慢慢向理想中的工作进军。做为拥有较高技能我们,再就业后又得到了良好的就业素质培养,这使我们更有把握去择业,就业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这对我们在择业中,就拥有了比别人多出的砝码。
其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综合素质也包括了心理健康素质。在就业大军沉甸甸的形势之下,许多高校大学生承受不住就业压力,表现出自卑、自弃,甚至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等等悲剧道路。一个真正优秀的高校大学生,应该是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的,应该能迎接困难的挑战,而非在挫折之下一蹶不振的。因此,在此严峻就业形势之下,提高自己心理素质,也是重要的一点。此外,要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
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除提升自己,还有另外几条路可以选择。一是考研,暂时避开就业大军,开始深造,获得更高水平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二是自主创业。在这自主创业方面,各地区政府有不同的扶持政策,自己给自己提供就业岗位,也不失为一条好道路。
3、政府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首先,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4、高校的改革。
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
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
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总之,就业问题一直是毕业生面临的最难的问题之一。做为当代大学生,认识到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不应该被这样的现状所吓倒,要知难而上。认清自己的方向,坚定信心不动摇,以自信、自强、自立的形象迎接挑战。我们应该根据自身条件的不同,结合自己专业的特点,早作准备,未雨绸缪。争取在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让自己在毕业季的求职道路上一帆风顺,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做出实质性贡献!
就业形势的心得体会
不知不觉之中,已经到了大三的年纪,也要逐渐着手开始所谓自己的职业规划,可能这个议题很早之前就被提上了议程,但是当真正要面对他的时候,才觉得最困难的部分正在开始。记得最后一节课俞洪敏老师的演讲虽然激励人心,但是面对如此浩瀚的求职人群和激烈的竞争压力,我也不得不说自己真的需要好好做做准备。于是我上网百度了近年的就业形势,再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大致为自己以后确定一个方向。我坚信没有目标是可以容忍的,因为你可以在前进的道路上寻找,但如果你连所谓的方向都失去了,那么留给你的只有迷茫和无助。为了自己以后最现实的考虑,也要从收集大量资料开始。
今年以来,大学生的就业一直成为老大难的问题,不可否认,除了客观的因素之外,作为主体的我们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以下是我找到的资料: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由于此造成了大学生毕业没有工作,然而社会能够提供给毕业生的工作却因为毕业生自身素质的确实而不能胜任这种两难的局面。当然这也不完全是单方面的问题,人口的暴涨跟毕业生人数的持续增长也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的压力,同时,高等教育有精英化向平民化的转变也使得很多职位的空缺,无人填补,因为素质的缺陷,这是令人无奈的事实,拿我们英语专业来举例子,据我所知,英语专业对高精尖领域的翻译人才一直停留在急缺状态,高级的同声传译也是如此,但能培养出这类人才的院校放眼全国也就那么几所,这也是令人汗颜的事实。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他们一时接受不了如此之大的转变,大学毕业生可能变得一文不值,在找工作的时候可能要从十分底层的工作做起,这使他们经历十分巨大的心理落差。所以高不成低不就也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怪相。同时也是大学生不成熟的就业心态造成的恶果。
知道了就业难的原因之后,我们要做的应该是结合自身的特点面对这些状况作出相应的改变,按照内外因结合分析问题的角度来讲应该做到如下:
1、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
2、政府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首先,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3、高校的改革。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总之,就业问题一直是毕业生面临的最难的问题之一。但是我们不应该被这样的现状所吓倒,应该知难而上,根据自身条件的不同,结合自己专业的特点,早作准备,未雨绸缪,争取在毕业季的求职道路上一帆风顺。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本文在对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政府、高校、大学生三个方面对改善大学生就业提出了初步的探索。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及整体状况
从建国初期到80年代中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这时候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实行由国家负责,按照计划统一分配。1999年,国家开始实行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战略。自2006年起,中国每年需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超过400万人,而大学生三年来就业率一直徘徊在70%左右。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00多万人。虽然有些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供不应求,但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压力大,大学毕业生不能实现理想就业。今天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大学毕业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这样,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有着重大意义。
二、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的原因
(一)社会总的就业形势严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逐渐走向深入,国民生产总值保持多年高速增长,但是并没有为社会提供数量充分的就业岗位。国企职工下岗失业,大批城镇下岗职工,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导致就业竞争非常激烈。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影响,社会经济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它们以农民工为主要劳动力,而且大学毕业生就业长期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开放地区和大中城市,致使这些地方人才饱和,供需失衡,人才供求分布不均匀,这些情况很容易造成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同时,受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在减少,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与岗位数量之间的供需比例在降低,这就加剧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二)政府方面的原因
2002年之后,高校扩招后的大量毕业生涌入劳动力市场,以国务院《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的发布为标志,确立了市场主导,政府调控,双向选择的大学生毕业就业模式。但由于转轨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正处在不断完善阶段,主要依靠“市场主导”模式来配置大学毕业生资源,其面临不少问题。但政府方面在劳动人事、户籍管理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度改革不够完善,许多用人单位,如中小私营企业不能解决大学生的户口、编制、档案管理等问题,给通往基层、西部农村、艰苦行业、非公有制组织、私营个体等中小企业的毕业生制造了阻碍。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包括企事业单位,军队和各种非营利性组织构成的公共部门,将在大学生就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要不断吸纳具有较高生产能力的劳动力,但是政府为大学毕业生提供的公共部门就业机会少,这些都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三)大学生自身的影响
过去几十年里我国对大学生一直采取统包统分的政策,大学生被当做稀缺资源,毕业后马上由国家安排进入工作岗位。近年来,分配制度改革已稳步推进,但毕业生的思想观念没跟得上改革和时代的步伐。面对就业难的现实和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对职位期望和薪资期望有所降低,但思想意识中仍然存在只有到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到大城市或沿海城市才算真正就业的就业观念,没有意识到毕业生就业已从精英层面走向大众化层面,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部分大学生在校学习不努力,虚度大学时光,没学到真正的本领,造成自身竞争力不强,这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
(四)高校方面的因素
因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总量大、增幅高,但是市场岗位只是小幅度增长,这就加大了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失衡,这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同时,高校专业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市场需求,即专业不对口,从而导致市场实际需求和高校人才供给上的偏差。
三、改善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一)政府方面的职责
充分就业是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一目标。邓小平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所以,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得靠发展来解决。国家和政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统一。大学生在生产力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劳动者是生产力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所以改善大学生就业,这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人全面发展的要求。
1.扩大就业总量
一是采取区域协调政策以平衡经济的发展。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和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大力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二是要推广农村城镇化建设,加强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扶持力度以提高就业总量。只有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和城镇发展起来了,大学生在得到相对同等的生活待遇后,大学生就业才不会集中到东部沿海和大城市;三是要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以提高就业总量。
2.完善就业市场、健全就业机制、保障就业政策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是通过市场体制来实现劳动资源合理配置的一种有效途径,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竞争性、积极性、创造性。我国的人才市场招聘和网络招聘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我国劳动力就业市场体系还很不健全。所以政府要把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有机的结合起来,畅通大学生就业渠道,完善就业市场,加强和规范就业市场中介组织建设,努力搭建起职业介绍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市场的法制建设,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保障就业政策。
3.提供便利条件和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鼓励大学生下乡从事基层管理工作;加强国际劳务输出工作建设。
(二)高校方面
1.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改进人才培养模式。1)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各高校应该及时调查研究社会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状况,预测市场经济发展中各行业未来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要更新专业建设观念。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诚信观充实大学生,同时以市场为导向,把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结合起来,增加就业指导课时端正学生就业观念,加强就业指导。3)放宽学生的专业选择权,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注重素质和能力培养,尊重个性发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严把高等教育质量关。
2.要完善大学生实习和毕业生见习制度,高等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一批高校毕业生实习、创业基地,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在企业和用人单位实习,增强大学生自身就业创业能力,高职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尽可能把课堂搬到企业生产线上,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3.大力推进中国职业教育,高校扩招,职业教育的比例反而降低了,中国目前出现的技工荒,就是人才结构和经济结构没有相协调的例子。因此,大力推进中国职业教育,培养一些以技工为主的人才,从而分流,缓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这也是一种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办法。
(三)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对策分析
1.端正就业心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要树立起正确的择业观,就得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择业中,从自己的能力、性格、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努力适应社会的整合,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以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为主,兼顾自我价值的实现。高学历人才将普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乡镇以上的国家公务员、村民委员会主任、农村种养殖业、家庭农场的主办人、乡镇企业、个体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很多职业的技术含量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越来越高,为大学生提供了实现自我的舞台。这样,在工作单位上,既可以是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也可以是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在工作区域上,既可以在大都市,也可以在边远地区和乡镇。大学生就业在整个就业队伍中本来就占有优势,这样适当降低要求,找准实际定位,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目标,就业的机会就会更多了,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也就容易了。
2.提高自身素质和竞争力,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1)大学生素质应该是一种综合素质,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全面的知识结构,更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修养,吸取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和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潮之中,干一行爱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2)珍惜大好时光,努力学习,掌握好自己的专业知识,积极拓宽知识面。大学生毕业生发展的机遇很多,可能会在一生中从事多种工作岗位,而且知识时代要求专业岗位的人员要懂得更多的相关知识,拓宽知识面是大学生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3)同时要加强专业实践能力,锻炼自己的意志,努力培养创新精神和辨别能力。大学生只有拥有了坚强的意志力和辨别力,才能克服工作过程中的种种困难,抵御社会中的各种诱惑,而不随波逐流,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就业,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使自己的事业不断达到新的高度。
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环境状况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供需结构性矛盾仍然很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一方面,从新增就业来看,我国城镇近几年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仍将保持在2400万人以上,而新增岗位和补充自然减员大约只有1200万人左右,供大于求的缺口约在1200万人左右,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20XX年达559万人,20XX年达610万人,20XX年达630余万人,就业矛盾十分突出。
(二)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和城市两个“市场”的非对称性
与一般发展中国家不同,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并非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因素,而是明显受到体制和人为因素制约,在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条件下,由于农业人口向非农领域转移的速度缓慢,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十分繁重。我国尚有1亿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逐步向非农领域转移,按照“十一五”规划目标要求,“十一五”期间计划实现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4500万人,每年需要转移就业900万人。
(三)劳动力供给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
从总量看目前仍存在劳动力供给过剩状况,而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劳动力供给不足现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一部分在职劳动力由于技能或经验知识即人才资本存量不能适应新的产业及其带来的新就业岗位,造成结构性失业,成为新的失业群体;同时由于人力资本质量水平低下,造成就业风险率增大,工作稳定性减弱。
(四)劳动力市场失灵
由于劳动力市场并不健全,形成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劳动力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以及地理障碍的特点。一方面,增加了就业者职业搜寻成本;另一方面,在劳动力市场未充分发育的前提下,劳动力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优化配置劳动力的职能,造成劳动力市场“失灵”。
二、制约大学生就业的几大因素
(一)高校扩招与就业岗位的矛盾
国内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与社会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配置错位的矛盾,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已是必然趋势,高校的扩招带来了高等教育的普及也带来了飞速增长的大学毕业生。“十一五”期间,国内高校毕业生达2500万以上。而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只占了新增岗位量的22%。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表示“十二五”期间,每年城镇劳动力供给将达到2500万人,而每年创造的就业岗位是900万,另有自然减员300万,因此每年的供求缺口将达到l300万,待业人数与岗位需求量显而易见。
(二)高校专业设置错位
目前大部分学校缺乏足够的自主权,招生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部分大学在专业及课程的设置上存在较大的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较为严重,造成人员供给大于需求。而另一些学校专业划分过细,很难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脱离市场。同时,不少学校缺乏改革和调整的积极性、主动性,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往往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而是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等。以注重能力培养的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学生不仅理论功底不够扎实,而且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相反用人单位则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三)学生就业渠道不畅
目前大学生就业渠道偏少,无非是学校和导师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但是,学校、导师推荐不具备普遍性,也就是说不可能每个学生都被推荐;考公务员近年来热度一直不减,可谓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而且还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等限制,只适用于特定人群。网站和招聘会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但招聘会比较原始和低效的信息获取方式,使得信息渠道比较窄,成交率比较低,依然无法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四)毕业生自身问题
大学生自身在就业理念存在误区,部分毕业生思想准备不够充分,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过多追求优越的条件,而忽略了自身条件,在整个择业过程中容易受到其他影响,如攀比、自卑、依赖,高不成低不就。现在的企业对于应聘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希望毕业生们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良好的逻辑性、人格修养,肯学肯吃苦的精神,就目前看来毕业生这一期望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也是导致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积极适应社会需要
近年来,高等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下了不少工夫。经过不断调整、改进,很多学校形成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公共选修课四种形式。专业课程变化对于告别旧时代那种过分单一的分割教育模式,对于为和谐社会培养出大量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科学的专业课程设置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程,它不可能一蹴而就。尽管目前各大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总体上还是在不断的改进和提高的。
(二)转变就业观念
目前实践经验虽然开始得到重视,但是很多大学生大都是纸上谈兵、眼高手低;对自己缺乏客观全面的自我定位,对外部环境的分析能力有所欠缺;不少大学急功近利、对挫折和打击的心理承受能力差;大学生对于机遇的敏感程度不高,缺乏全面的战略眼光,因而常常错失良机。所以大学生应该转变就业观念,对自己重新定位,全面认识自身条件,加强心理素质锻炼。从基层工作做起,脚踏实地,注重过程的积累。
(三)引导毕业生以创业取代就业
自主创业是个不错的选择。通过实施税务减免和小额贷款的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以减少待业人数,同时增加就业岗位,拓展新的渠道和新的载体,引导毕业生通过市场竞争和多元化渠道实现就业。政府主导采取相应的措施,分批安排应届毕业生参加正规的创业培训,并对优秀的学院颁发证书和给予低息贷款,鼓励创业。
(四)鼓励大学生到欠发达地区就业
国家可以考虑采取一系列办法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和欠发达地区去工作。比如,每年分流1/10左右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和边疆的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一至二年的基层锻炼,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增强工作责任感,进一步熟悉和了解社会。锻炼期间由国家支付他们的工资和津贴,特别是对有发明专利和有科研项目的毕业生,同时还要提供科研启动基金等,鼓励他们开拓创新,建功立业。增设“大学生西部服务志愿者”、“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等多种优惠政策。此外,国家可以加大贫困地区工作补贴。通过地区的特殊补贴,帮助贫困地区留住更多的人才,使西部地区的教育投入获得合理补偿。
(五)完善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指导应着重于就业形势的认知、职业生涯的规划。在结合专业思想教育基础上,进行适应性的养成教育,让大学生初步了解国内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帮助他们认清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现状,为他们自己学习和发展订立相关计划。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拓宽知识面,培养多种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了解多方就业渠道,熟悉就业网络。学校可以建立大学生求职信息咨询平台,给大学生提供指导。加大实习规模,增强校企之间的合作。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增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此基础上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实践,为大学生搭建创业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