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老师招聘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招工启事

  为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发展需要,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以下人才。

  一、引进对象及条件

  (一)专业带头人

  1、具有教授职称、硕士以上学历,近三年主持过国家级项目或近三年获得过省部级二等奖及以上科研奖励(排名第一)。

  2、具有团结协作精神,身体健康,年龄在45周岁以下,来校工作不少于1个聘期8年,保证全职到岗。

  (二)教授

  1、具有教授职称,近三年主持过国家级科研项目,且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本学科权威期刊发表或被SCI收录论文2篇以上。

  2、身体健康,年龄在45周岁以下,来校工作不少于1个聘期8年,保证全职到岗。

  (三)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1、近三年主持或主要参与(排名前三)过省级以上科技攻关项目或课题2项以上。

  2、身体健康,年龄在45周岁以下,来校工作不少于1个聘期8年,保证全职到岗。

  (四)博士

  思想政治素质好,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具有副教授职称可放宽到40周岁),身体健康,能从事教学、科研一线工作,具有较大科研潜力。

  (五)硕士

  思想政治素质好,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具有副教授职称可放宽到40周岁),身体健康,能从事教学、科研一线工作,具有较大科研潜力。

  二、引进专业及人数

  见附件1

  三、引进待遇

  1、学校按照招聘程序办理正式入编手续。

  2、专业带头人提供120M2住房;教授提供100M2住房;博士提供80M2住房。服务期满8年住房产权归个人。

  3、新进人员学校配套科研启动经费,专业带头人20万;教授10万;博士研究生6万。

  4、配偶安置方面,对于符合入编条件的硕士研究生办理入编手续,不符合入编条件的人员按人事代理人员安置。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姜老师、顾老师

  联系电话:-8105xxx、8105xxxx

  简历投递邮箱:ntzdrsxxxxc@,邮件标题格式统一为:应聘+本人姓名+所学专业+高校人才网。

  联系地址:江苏省南通市青年东路139号南通职业大学人事处

大学老师招聘

大学教师应聘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xxx,适应么本科毕业生,学到是英语专业,从大学毕业后,我一直从事翻译员的工作,可是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教师,我一直都想从事教育工作,但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一直未去考取教师资格证,这段时间才开始准备考取此证书。不过,我认为,一个人的能力并非完全是由一纸证书来权衡的;同时,暂时还未取得教师资格证并不能说明以后不会有。我忠诚地希望贵单位能够给我一次任职的机会,让我能够在教育行业中干出一番事业!

  各位考官早上好。我是xx师范学院数学系xxxx届数学教育专业的一名研究生,名叫XXX,很高兴能有机会在此向各位考官学习!

  我今天面试的是贵校的xxx老师。我出生于教师家庭,对父辈循循善诱的引导深受感染;对父辈们的殷殷嘱咐,使我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做人;对所受到的学校教育,让我用科学的理论知识的专业技能干好每一件事;坦诚、踏实的性格,让我在工作中与领导、同事相处融洽,较好的完成了各项任务。

  我期望:有一个合适的平台,用我的热情和智慧去全力开拓、耕耘。

  我希望:能到贵学校任职,为贵校的发展出一份力,相信我的付出也正是您的英明选择!

  我坚信:只要不断地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学习,用“心”去面对一切,必然能不断战胜自己、超越自己,逐步走向成功!

  谢谢大家!

教师招聘考试作文

  从“一滴水”到“常流水”

  以往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要有一杯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它之所以流行,在那个时代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就目前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速度而言,“一滴水”和“一桶水”的关系已经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需要我们以运动的观点去认真的对待!

  首先,这滴“水”应该是学生所需要、所渴求的。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说的任何事都是对的,教师就是权威,是整个课堂的主宰者。所谓的“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就如同一个装满知识的容器,对学生说道:“过来!把我有的给你倒上!”于是,今年给这批学生向脑子里倒,明年再给另外一批学生往脑子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常有这样的现象,教师在前面讲的可谓是声情并茂,热火朝天,但一看学生却是无精打采或强颜欢笑,为什么!困为这滴水不是学生所想要的,虽然你给学生倒了好几杯,但却没有学生所想的那一滴。于是,教师越教,学生就越不会学,越不爱学。长此以往学生的主体性没有了,独立品格也没有了,拥有的只是教师所给的那几滴水。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的“我要”,而不是教师的“给你”。

  其次,教师所拥有的不应仅仅是"一桶水",而应是"常流水"。

  正所谓"学高为师,师正为范"。唯有"学高"才能有资格做老师,"学高"指的是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量,能正确的指导学生如何主动探究,从而获取知识,即教师自己先得有"水"。当然这"水"不一定非得比学生多,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传播媒体的大量涌现,尤其是网络的普及,知识总量呈几何倍数增长,学生在某一方面所具有的知识也许远远的大于教师所有的知识量,尤其是对于一些新生事物,更是如此.在此种情况下,我们所拥有的那"一桶水"必须不断地更新,否则就将变成一桶死水,那么教师的工作仅仅是在机械的重复.

  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肯定的说,今后学生所需要的每一滴水,仅靠教师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是不行的。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唯有通过不同的途径,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接触新的事物,培养新的能力,向他人虚心好问,不断的往自己的“那桶水”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力争使自己的那桶水成为"常流水",才能让学生得到学生所想要的,所渴求的那"一滴水"。也许学生想要的并不在我们的“常流水”中,但是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这其中学生到寻找知识的方法,共同寻找,唯有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做到传到授业解惑。

  诚然,这是一个极为复杂,艰难的过程,但作为一名教师从一滴水做起,让一滴又一滴鲜活的、知识的水珠,汇成一条潺潺流动的小溪,才能托起祖国明天的风帆!

  师爱的智慧

  谈及教师工作,人们普遍认为“师爱”是关键,认为“爱”学生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前提,“爱”要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关于“师爱”的话题很多,经典论述也很多,人们不厌其烦地谈论着“爱”,“爱”成了教师工作中的永恒主题。

  其实,对于教师而言,爱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教师只有以责任为支点,通过爱的杠杆将文化信息传递给学生,去撬动学生进步的车轮,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才是目的。而杠杆的撬动是需要智慧的,师爱的智慧在于如何去爱,如何把握爱。

  第一,爱生如人。把学生当人看,而不是“盛装知识的容器”。学生就是他自己,有自身独特的生命内涵和成长过程,是一个值得敬畏的独特生命个体。

  作为“园丁”的教师,应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差异,“因材施教”,并以爱为杠杆,把人类社会生活、交往的基本规范传递给学生,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生活,“学会做人”!

  第二,爱生如生。学生是未成年人,教育不要“凌节而施”,不要“埋怨学生的无知”,更不要抱怨“学生的犯错”。因为“未完成性”和“不确定性”是未成年人最大的特质。

  作为“先知先觉”的教师,应视学生的“无知”为自然,正确理解“犯错也是学生成长的一种方式”,以爱为杠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尤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学习”!

  第三,爱生如子。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于是乎我们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自立和自理能力。

  “生存”是普天之下所有父母对孩子的第一企望,每一位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他们首先关心的决不是孩子的学习,而是健康。因此,我们决不要以“学习”为借口去伤害孩子的“健康”,要以爱为杠杆,严慈相济,精心呵护,把生活的技能和常识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学会生存”。

  第四,爱生如友。把学生当朋友,就不要处处时时“师道尊严”,不要“规训”学生,更不要“命令”。

  我们需要秉持教育就是“合作”的理念,教师承载“伙伴”的功能。教师要以爱为杠杆,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相互体谅、相互支持的合作精神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学会共处”。

  第五,爱生如己。把他人当自己,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把学生当自己,我们就会理解学生的“自利性”,尊重成长中的个人意愿与主观能动性。

  作为“重要他人”的教师,要爱岗敬业,以身示范,把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学会做事”!

  大爱无言,却深沉凝重,它要用责任和精神作依托;大爱无声,却馨香远播,它需用汗水与泪水来浇灌;大爱无形,却有迹可循,它要用理论与实践作支撑。智慧的师爱永远是教育广深的根基,有了这样的根基,攀登起来才会身轻步健,才会凌绝顶而览众山。

  甩开莫名的“威信”,努力贴近学生

  “天、地、君、亲、师位”,教师以其崇高的历史和社会地位永久地载入“香盒”。可能众多的光环让教师有些莫名的“骄傲”。故而有些教师要求学生必须毫无保留地服从自己,老师怎么说学生就必须怎么做。

  教师的“威信”固然重要,但那一切必须用对学生严厉的做法来实现吗?一种稳定的“威信”应该建立在和学生平等的交际层面上。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树立威信:

  首先,保持冷静,平和心态,排除一切外在干扰因素。有时教师在遇到学生犯错误时,显出急躁情绪,表现为缺乏细心、耐心和信心。轻则讥讽谩骂,重则罚站罚跑,甚至施以拳脚。殊不知,这样不仅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伤害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感情,师生之间的距离就此拉开。因而,教师应平和心态,排除杂念,一切以学生为先,以工作为重,保持冷静,继续保持教育者的崇高风范。

  其次,宽容大度。宽容大度是一种长者风范、智者修养。当你怒气冲天时,切记“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或者将心比心多想想自己读书时是否也曾如此。当学生犯错误时,只要教师正确引导,在允许的情况下多给予谅解,学生会把教师不仅当作“指挥者和管理者”,也会把我们当作好朋友的,那贴近学生之内心世界就不是纸上谈兵了。

  再次,深入调查,多与学生交流,听取学生心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切忌主观臆断、处事武断。应深入调查,查明缘由,再对症下药。同时,教师应充分“挤”出时间,多与学生交流,听取学生心声,知道学生最近到底在想什么,这样就可以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有一个正确的判断,也可以对学生可能出现的现象有一个诸葛般的预判。

  最后,自我检讨。学生犯错误,做教师的对其大发雷霆或怒斥一通并不能使学生诚恳地接受,有时还会把事情弄僵。在发脾气前,不妨检讨一下自己,或许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遇事若能自我检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于拉近师生关系是大有裨益的。

  人非草木,孰能无过?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些天真无邪的学生呢?因此,我们在日常教育和管理中,应把他们看成幼苗,怀着“孺子可教”的信念教诲他,用“慈母”般的爱心感化他,甩开教师莫名的“威信”,树立正确而稳定的威信。

  走向和谐奋进的前曲——理解学生

  教育是一门艺术,因为人是最神秘最复杂的生物。面对一群有思想有感情的学生,如何赢得他们的信任与尊重,如何将德育教育的目标转化为他们的内在素质呢

  我认为,首先一条就是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理念的影响下,人们常常有这样的观点:学生就应该服从老师,被老师批评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这种观点早已被时代所摒弃,学生,尤其是处于生长叛逆期的中学生,他们追求个性发展,个体意识明显加强,更追求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交往。因此,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尤其是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一定要有换位思考的意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理解就是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分析、处理问题的原则。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待人,中学生的人格尤为重要。

  由于受遗传因素、家庭条件、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平时的学校生活中,教师就应注意观察学生的个体差异,应对每个学生都有全面的细致的了解。而要了解学生光靠观察还远远不够,要利用各种机会和学生沟通,沟通多了,就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动表现,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纠正其不良行为。而事实证明,要想让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批评说教的效果远及不上和学生谈话的效果明显。老师应首先把自己摆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要让学生真正的从心底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并不是放任自流,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有时还要作恰如其分的批评。作为一个班主任、一个老师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学生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一味的训斥,只能促成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更不能用挖苦、讽刺伤学生的心。批评学生要慎用批评用语,要讲究语言艺术,要处处顾及学生的自尊,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愿意与你作心灵的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切实有效地发挥批评的作用。

  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就会使师生关系愉快。老师要从爱心出发,爱心出发即是进行教育的前提,班主任要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教育,是真心的爱护,是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健康成长,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成材。老师有爱心,能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学生才能更加尊敬,爱戴老师,师生的感情才能更加融洽,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

  用宽容之心对待学生(保护学生的尊严)

  《教育学》中指出:“学生往往透过师生关系这面窗户透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从中体会人世间的炎凉冷暖,学习与人处世的准则,从教师那里获得炽热情感的学生,可以在他们身上萌发出热爱人、热爱人生的积极态度,打下与人相处的良好行为基础。”对人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而对孩子宽容,则不仅是美德,还是一种教育艺术。在工作中,我发现:有时孩子犯错误并非是有意的。有时是出于好奇或无知。因为孩子不能像成年人一样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时老师需要从心底里宽容孩子的过错。我以前总是要求每一个孩子做得一个样,上课时都必须像一座钟似的坐在座位上,不准乱动,课堂上常常因为学生坐不住而发脾气。一味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孩子进行“修剪”,这样扼杀了孩子的个性发展。那么怎样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呢

  一、包容学生的错误,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按实际情况给予宽容,为孩子的错误行为找出合适的理由,让孩子有台阶可下,必要的时候也可以为孩子的错误保守秘密,从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二、指出学生的错误,给予正确的引导。宽容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而不是置之不理,更不是包庇纵容。所以,老师要告诉孩子错在哪里,今后怎样改正,这样孩子才会心悦诚服地改正缺点。

  三、允许孩子的行为反复,以爱已之心爱人。反复性是青少年的特点之一,是其心智发展不成熟的反映。因此,宽容不是一次性的行为,不能以为孩子犯了错就不再宽容了。孩子的行为有所反复,这时就更需要老师保持一颗宽容、善待孩子的爱心。其实大多数学生犯了错误,都会后悔,希望得到宽容、谅解,哪怕这个学生是教师和同学眼中的差生。

  “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翰无比。”哲人之言无疑是对宽容最生动直观的诠释。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让我们在工作上心存宽容,关爱每一个学生吧。

  如何“因材施教”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开发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学生个体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前提与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生理、心理、社会性和学习环境的差异。我们每一个教师要认识到这些差异并设法超越差异、缩小差异。面对智力、能力、思维、性格、毅力等都存在差异的学生,我们的教育要“以人为本”,就要让每个学生鲜亮的个性得到张扬,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为此我们的教育要允许学生有选择学习方法的权利,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进行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从学生的素质差别入手,以学生个体为教学对象,进行个别化因人施教。

  那么,怎样才能使在实际教学中真正做到这点呢

  1.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并对其个别差异与可变因素作科学分析。

  十九世纪的俄国教育思想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教育学要在一切的关系上培养一个人,它就该首先了解人的一切关系。”可见了解学生之重要,它是“因材施教”的基矗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就应坚持全面和发展的观点,科学地分析其个别差异与可变因素,引导其向好的方向发展。

  2.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把“因材施教”真正地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在教学中,既要从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出发,又要考虑到个别需要。无论什么样的学生,肯定有其特殊的一面,要“对症下药”,我们要充满热情地对待学生,对后进生更应关怀备至,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实践已经证明:经过教和学的双方努力之后,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好地成长为有用之材,从不同的方面对我们的国家作出贡献。

  3.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学生的特长,使其得到充分发展。

  无论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那都是人为划分的,应该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特有的长处,教师要长所有学生的善扬所有学生的优。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他又说:“天赋为每一个正常的头脑打下了必要的、充足的根基,使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创造者。”每一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花有花的香,树有树的美,晴有睛的丽,雨有雨的趣。学生作为被教育的对象,更是如此。当每个教育工作者都从内心欣赏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自然心性,那么,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人不是一件东西,他是一个置身于不断发展过程的生命体。在生命的每一刻,他都在成为却永远尚未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

  在人的成长历程中,学习成绩就象一只绩优股一样一路飚升的毕竟只是少数,还有很多人像华罗庚、巴尔扎克等一样,在很小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自己的天赋。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实际上这是一种静态看人的观念。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不可能从一个人小时候的表现就能预测其在事业中的成就。要真是那样的话,教师就不是一个教师,而成为一个预言家了。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能以静态、更不能以眼前学生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学生处在成长的过程中,可塑性强,潜力大,我坚信对学生来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首先意味着应该以一种动态的眼光关注学生。中国有句古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确切的反映了这样一种动态的眼光。发展意味着变化。儿童作为一个发展的个体,其变化是永恒的。儿童潜在的能力是无限的,正如有人所说,学生的潜能是气体,你给其多大空间,他就有多大的体积。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还意味着应该以一种独特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个性。现代儿童身心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在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共同特征的前提下,个体与整体相比较,每一个具体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其原因是。每一个具体儿童在某个阶段的智力水平、认知水平、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等方面各不同。教师不能用机械的、凝固的、静止的眼光看待学生,而应当尊重的个别差异,促进健康发展。因此,了解和关心学生的个别差异,善于捕捉和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灵性,并加以培植,培养其自信心,促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完善。这是发展的应有之义。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是新一轮课改中的一个基本理念,是形成科学的学生观和评价观的基础。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就是要把我们的学生看做是有血有肉、有丰富思想、有丰富情感、有丰富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学生的个性的张扬与完善提供宽松的环境。

  时光流逝,昨日少年慢慢长大,这是生命自然的轨迹。耳濡目染,蒙昧心灵闪耀理性光华,这是人性发展的证明。老师们,相信自己的学生,相信他们一定会有所成吧!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即使不能成为“老虎”,就让他们成为一只优秀的“兔子”吧!

  营造温情氛围呵护学生自尊

  苏霍姆林斯基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稚嫩的心灵。良好的心理氛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是学生进步的一个前提。作为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温情的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是非常有利于我们的教育教学的。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营造温情心理氛围的先决条件。

  当自尊心理使人去克服各种困难和自身的弱点,合理的维护自己的尊严时,它在人们的行动中起积极作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保护学生的积极自尊心,才会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并获得成功。

  要保护学生自尊心,以下几方面是不应忽略的。

  首先,坚持平等对话。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过去的“师道尊严”已为时代所摒弃,学生是与老师完全平等的人,尊重是教育民主的第一原则。有了这种健全的心理,才能平等地、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心声,才不会压抑学生的个性,才会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其次,关注弱势群体。维护自尊是每个正常人的基本需要,班级里的那些后进生及有某方面生理缺陷的学生则更渴望在集体中居于适当的地位,得到较好的评价和重视。因为他们的自尊心往往更脆弱,更容易受伤害,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关注这些学生的心理需求,更加细心地呵护他们的自尊心。我们要像给朱元璋画像的聪明画家那样,既要保护弱势群体的自尊,又要做得巧妙,使他们感觉不到自己的弱势。

  再次,挖掘前进动力。渴望积极的肯定性评价而获得自尊,是一种普遍的心理需要。即使老师们眼中的双差生(学习差、品德差),表面上看似什么都不在乎,其实他们的内心深处同样也有十分强烈的自尊需求。对待这些学生,我们不能因为“恨铁不成钢”,就总是恶语相讥或横加指责,那样只能使他们在背离我们的方向上越走越远。我们应积极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的长处在集体活动中得以充分的发挥,并以此为契机,激发他们的荣誉感、自尊心和上进心。

  最后,宽容学生过失。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小过失是不可避免的,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并非故意,而是在不经意间造成的。“人无完人,孰能无过”。我们应允许学生犯错误,而且要懂得宽容他们的错误与过失,不要盯住他们的错误不放或对他们的过失穷追不舍,只要让其明白错误行为及错误所在就罢手,要保护他们敏感的自尊。

  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我们要细心呵护学生露珠般脆弱的心灵,精心为他们营造一个充满温情的心理氛围,我们给予学生的尊重、理解、关爱,就是对他们“润物细无声”的浇灌和培育;老师善解人意的温情就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明灯。

  浅议何谓“严中有爱,爱中要严

  当“素质教育”这个名词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之际,“愉快教育”、“赏识教育”、“挫折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模式相应地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诞生了,“惩罚”二字似乎离得越来越远。但面对参差不起、特性各异的孩子们,究竟该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们成长,去掉身上的坏毛病,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于是,我想到了“严中有爱,爱中要严”。在教学中,究竟怎样才能叫做“严中有爱,爱中要严”呢?怎样的严厉才能扭转学生的劣习呢?谈到这就不能不提及“惩罚”这个概念。

  我认为“惩罚”也是一门学问。是教师的必修课。但多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却没有理解“惩罚”的真正含义。

  那么,怎样惩罚,才能体现教育的真谛呢?从一次次的教育实践中,我悟到:

  首先,不论教师想要采取何种方式惩罚学生,都需要以爱和尊重为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个好老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时,也要时刻记住:不能让儿童‘成为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

  其次,正视学生存在的错误。教师必须真正意义地理解学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个体,人非圣贤,岂能无过

  对于学习生活中,教师必须允许学生存在错误。其一,教室,是因为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甚至是从错误开始的。其二,教室,是因为学生们还不成熟容易出错,出错是正常的,不出错是不正常的。其三,教室,说到底是对人的价值和精神生活的关怀和尊重,并且是一种超然。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就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

  对于纠正学生不良行为,则应以说服教育为主,恰当惩罚为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帮助学生自觉改正错误。即使在实施惩罚时,也应先讲清道理,告诉学生他的错在哪儿,为什么要对他们进行惩罚,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比单纯的惩罚效果要好

  第三,惩罚要选择时机,点到为止。注意帮助学生树立自尊与自信。

大学老师应聘自我介绍

  本人于20XX年在XX师范大学教育专业毕业,距今已有五年的时间,作为一名XX学校的教职员工,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有一定得经验和知识,下面就这几年的工作做一个鉴定,为自己以后发展道路做个借鉴。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学生,要以尊重和依赖为前提,要做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我经常从小处着手,从学生关心的事寻求最佳教育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般的教育。

  作为班主任,我主动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找一些不同层次的学生谈心,努力进入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其次,我和家长也积极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或上门家访或主动打电话给家长,使家长的教育更具理性。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准确的理解和牢牢的把握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让课堂走向生活,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让课堂充满新活力。

  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顺利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

  把教学过程视为师生合作,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了教师的角色转换、课程与教学的整合,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能力。

  学习是手段,创造才是目的。在教育学生时我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造就新型 人才 为目的。以思维能力及创造力的培养为突破口,以地理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地理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两翼,全面渗透创造力培养的教学原理、原则与策略, 学生思维能力及创造力培养是时代的需要。

  一是注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二是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三是能使学生养成不盲目接受、深入思考、敢于否定、勇于发表见解的优良心理品质,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在每个人的人生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我作为一名教师也有责任去为学校效劳,教好每一位学生,我有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会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招聘老师的要求

  应广大学生的强烈要求,本校将将学生选老师的“一次性政策”,以下是此次招聘的主要内容:

  年龄:只要没到退休年龄,走得动的都成

  性别:男女均可

  高矮胖瘦:不要太高,(现在的学生自尊心都很强,要是有个高耸入云的老师成天在自己面前来回转悠,那还不得自卑死?!)也不要太矮,(你想啊,如果你有一个“小矮人”似的老师,问问题还得你蹲下身子,让别人觉得你是老师在耐心得讲解,然后别人问你“嘿,在给谁讲题呢?”到时候岂不是很尴尬?)不益过胖,亦不益过瘦。

  基本要求:五官端正(不然吓着学生咋办)、品德高尚(起码也得树立个榜样吧)、幽默风趣、曾是“三好学生”(拿着奖状前来应聘,悄悄告诉你,奖状越多越好哦,呵)

  特别要求:

  第一要温柔。现在的老师,不说“整天以打人为快”吧,反正只要你有犯错的地方,就甭想有个“有尸”了。如果要谈谈这利害程度,恐怕要取决于你的错误大小和你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了。再者这折磨人的形式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呢。揪揪耳朵,掐掐肉,吃个棒棒糖是最简便和最轻松的类型;至于蹲马步,仰卧起坐,下蹲运动,高抬腿跪,俯卧撑之类的就属于既锻炼身体又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了;接下来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斑竹炒肉”了,不过心爱的老师们一般都不用这招,因为如果不是“快干不留痕”的话,“饭碗”就不保险了(尽管可能买了保险),所以在下这盘棋之前,还要有“肇事者”父母来作后盾。因此,经我们的慎于重考虑,决定不再聘用有此“惯性”的老师,以免“血腥事件”的发生。

  第二呢,态度要好。你想啊,如果你一天到晚总是将脸拉长,自己心情肯定都不好,别人能有好受的么?再说了,人家遇到难题本来就愁眉不展的了(谁不想把题做出来呢),再加上你接二连三的语言轰炸,那别人肯定气急败坏得不得了。相反,如果你耐心地给学生讲解,不厌其烦,别人想发火或者一直板着脸都会不好意思了,你说是吗

  第三,工作要认真负责。我觉得这该是一个老师应该具备的吧。一个老师,首先得对工作负责,才敢问心无愧地领薪水,才能算得上一个好老师呀。如果老师都懒散得要死,那学生还不快点学着?多半还要在背后说这老师真好,管都不管,读起来轻松得很。我们再来猜想一下一个不负责的老师的班级:到上课的时候老师对同学们说“大家认真自习,不懂的就问”。然后自己趴在讲桌上呼呼大睡,学生呢,聊经的也有,大叫的也有,打牌的也有,甚至乱跑的也有。可似乎老师睡死了,一切在眼皮子底下发生的事看也不看,瞧也不瞧,一切仍在继续着……

  以上就是招聘老师的全部内容。

招聘老师作文

  我们班的老师不仅整天占课、脾气暴躁,而且每天布置的作业还特别多,占课的理由也多得数也数不完,让大家纷纷有苦难言。所以,做为一名学生,我想招聘一名老师。

  招聘标准一,作为一名人气高、受欢迎的老师一定要性格温和,千万不要像我们老师一样像一颗定时炸弹,一言不和就“爆炸”,即使是地板上的一张小纸片也足以让她大动肝火。如果你的性格温柔大度,不会因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的话,那么你就符合第一个标准了。

  招聘标准二,学校给我们设置了许多门课程,除了三门主科以外还有许多门副科,我认为,想要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副科也是不容忽视的,然而也正是因为有副科才有了老师们占课的行为。我们的老师不仅占课频繁,而且占课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不是“今天美术老师有点忙把课给我上了”,就是“今天区里有活动,书法老师去当评委了,这节我来上!”虽然我们知道大部份情况都是老师“编”的,可是哪敢“造反”!所以,第二个招聘标准就是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占课,给我们一个自由的课堂吧!

  招聘标准三,每天放学回家后的第一件事肯定是:写作业。即便我们已经在争分夺秒的完成作业了,可是时间总是不够用,一晃就到晚上十点了,留给我们娱乐放松的时间真是少之又少。的确,单科的作业是很少,可是将所有科目加起来就很多了,有的同学甚至在学校的课间十分钟也用来写作业,作业这座“大山”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

  在作业这方面我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能达到量少,多点时间留给我们自由安排就好了。只要你能符合以上的招聘要求,正式应聘成为我们的老师,我们作为学生一定不会与您发生口角,做到互相学习、互相尊重。如果有兴趣的话就快来试试吧!

教师招聘

  一.蹲下身来,倾听孩子们的声音

  要成为一名受学生拥戴的老师,就应该蹲下身子,静静的等待孩子开花,同时老师和学生也会一起成长,一起变得更加智慧。

  学生对老师有特殊的信任,他们特别希望能得到老师的信任,像朋友一样和老师平等的交流。他们认为,只有父母和老师的信任,才是真实、可靠的。老师的信任意味着压力、重视和鼓励,这是真正触动他们心灵的动力。反之,如果师生间的情感疏远,心理距离大,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一种敬而远之的回避心理,那么,这个教师首先就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其教育的内容就更难被接受了。当老师与学生打开心灵,当老师与学生真情涌动,更多的信任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

  特别喜欢泰戈尔的一句诗:“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随时包围着你却又给你充分的自由。”他让我懂得在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上,老师对学生的爱也应该像阳光一样,温暖着学生,同时宽容学生,尊重学生。蹲下身子做老师就会发现:原来我们的学生也是非常可爱的!成长中的孩子关注自我,追求理解,他们希望与老师交流,渴望和真情互动,老师每逢学生出现认识、行为上的偏差,如果蹲下身子从学生的位置考虑,就会发现,学生产生某种想法、做某件事是情有可原的;要是自己碰到这类事,也难免会产生类似的想法或做法。这样,教师处理问题时,要学会宽容,就会为学生着想,不对学生的所作所为求全责备;学生也会觉得教师是和他(她)站在一起的,于是就会比较容易接纳教师提出的建议。

  有个叫皮格马利翁的人,他精心雕刻了一座女神像,他被自己雕刻的女神像迷住了,整天对着她膜拜,最后女神像被他的虔诚打动,终于变成了美丽的少女。这就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它传递给我们的教育信息就是以欣赏者的眼光对待学生,会产生积极的效应。每位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都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希望老师多看自己一眼,有些甚至以闹事的方式来引起老师的注意。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闪光点,作为教师,我们要求自己能够触觉敏锐,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表扬。但是表扬不能太“廉价”或过度,这会使学生觉得老师的表扬不是真心的,而是一种惯用的手段。教师的表扬要公平、公正,不能因个人的心情,不同的学生而受影响。

  蹲下身子做老师,给学生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真诚的欣赏,让学生能经常感受到老师的爱,并转化为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在互相信任的氛围中,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认同感,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建立了。

教师招聘

  教师职业是清贫的,教师工作是辛苦的,教师的幸福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毫无疑问,无论你是年轻的教师,还是年长的教师,只要你不放弃幸福的权利,你就拥有自己的幸福;无论你是普通的教师,还是专家型的教师,只要你不放弃幸福的追求,你就拥有自己的幸福。放开心灵去感受,幸福无处不在。我们播种着爱,也收获着爱;我们播种着幸福,同时更收获着幸福。

  作为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我们的幸福在哪里体现呢?我认为要想做一名幸福的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无论你是一名教师,还是一名工人,要干一行爱一行。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在你的工作中找到幸福快乐的理由。当我们把教师看做是一种事业,而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时,我们是忙并快乐着。

  我们应该珍惜教师这一职业。当今社会就业压力如此严峻,我们能从事教师这一行业,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啊,每天定时上下班,在教室里、办公室里不被风吹雨晒,每天和单纯而可爱的孩子打交道,看着孩子们一天天的健康成长,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心态决定一切,如果我们每天都心存报怨,心怀厌烦,那么世界上的一切在我们的眼睛里都会看不顺眼。把工作中的每一次困难都当成锻炼自己的一次机会,每一次挫折都当成成长。坚持就会胜利,付出就有收获。当你再问我,身为教师幸福吗?我相信,我定会自豪地说:“幸福,我是一名幸福的教师。”

教师招聘作文写作

  终身学习与教师职业发展

  古语云 “学而优则仕” 却未曾道“仕而优则学何为” 古诗文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悲伤”。劝勉年轻人珍惜时光固然有理 但“少壮”果真是“努力”的唯一区间么 “老大”便不能一心向学且学有所成么 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的终身学习观念 使我们获取了对学习的全新认识。

  终身教育, 是指与人的生命有共同外延 并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 它是指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需 更是教师职业成长的必需。

  庄子曾言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方面 专心求学期间所学习的文化知识仅是人类世代积累文化精华的冰山一角 另一方面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 不断涌现的新知识快速充实的原有的知识体系。终身学习已成必然。因此 作为身负“传道 授业 解惑”责任的教师 在培养年轻一代的过程中 理应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这是对学生负责 对家长和社会负责 更是对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尊重与诠释。

  终身学习 必须与时俱进 善于学习。所谓“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要有一桶水 甚至是长流水。”要有长流水必然要常学常新。教师应对新的科学知识 尤其是本学科的最新成果保持高度的敏感性 及时整合并不断扩充原有的知识结构。同时 应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勤学敏思 善于交流 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终身学习 还应恒于研究 勤于反思。教师应树立教育科学研究的观念 主动研究教育科学工作 研究学生 研究自身的成长与发展。通过研究 把握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并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还应做到“吾日三省吾身” 及时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和工作得失 在反思中求进步 求成长。

  另外 教师作为学校最重要的师表 必须用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感染学生 使其尽早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同时坚持“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理念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适应学习型社会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教师 学习不应只是阶段性的任务 而应成为终生的主题。让我们从自身做起 共同努力 使学习贯穿教师成长的全过程 并与每个教师的工作 生活融为一体 真正成为促进教师职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

  2、 爱之深 请宽容

  俗话说 “爱之深 责之切。”对于这句话的正确性我深表怀疑。所谓人无完人 金无足赤 成人都经常犯错 更何况是身心俱不成熟的孩子 面对孩子所犯的错误 我们应如何处理呢 是声嘶力竭的责骂 还是咄咄不休的数落其实 爱与宽容可以让教育更有温度。

  宽容 应当成为教育的底色 教师更应该有一颗宽容之心 这是一种师长风范 更是一种人文关怀。

  宽容 是一种教育的智慧。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故事正体现了宽容的智慧。面对与别人打架的学生 陶行知先生并未出言责备 而是始终怀抱一颗宽容之心 用一块块甘甜的糖果赞赏男生每一个小小的闪光点 在褒奖与赞扬中实现了对男生思想的转化 凸显出宽容的力量和教育的智慧。教育是一门艺术 因为它的对象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鲜活生命。孩子是发展中的人 是与成年人具有极大差异性的个体 因此 在处理学生问题时 应摒弃“恨铁不成钢”的心理 避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 转而采取委婉、机智的教育手段 将宽容作为师生之间的润滑剂 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自觉地内化教育影响 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成效。 宽容 是一种任性的关怀。

  苏霍姆林斯基曾有个十分精妙的比喻 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 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稚嫩的心灵。学生的自尊心是最脆弱的 敏感而易伤。作为教师 我们应当用柔软的心灵包容孩子 使他们感受到来自师长的爱与关怀。有这样一位老师 公开课上 他不慌不忙地走到一个尿了裤子的小男孩身边 “不小心”打翻了一旁的鱼缸 小男孩换了一条滑稽的裤子回到教室 收获的却是同学同情而善意的眼神 而小男孩看着老师的眼光里则充满了感激。新课程强调人性化的教育 而爱与宽容正是人性的基石。没有宽容 教育就仅是一把冰冷的尺子 丈量着学生的长短 教师就仅是无情的执行者 缺乏人性的温暖。教育需要温度 宽容赋予了教育所需的温度 也带给孩子心底的温暖。

  宽容学生 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 相反 对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 教师有时还是要作恰如其分的批评。但即使是进行批评 也要以爱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的人格 讲究语言艺术 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交流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真正的相互谅解和相互信任 从而使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转变自己的行为 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教师的胸怀应是最博大的 因为心中承载者满满的爱。因为爱 所以宽容 应为宽容 所以博爱。让我们细心地为教育的每一个细节都涂上宽容的底色 使学生在幸福温暖中自由地呼吸

  浅谈学生好奇心的培养

  孩童贵乎有好奇之心。好奇心是学生由不知道的源头 更是学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的动力。好奇心是学生的天性 但后天的培养也至关重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教师要有“三颗心”。

  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教师应保留一颗童心。从某种程度上说 好奇心是孩子的“专利”与“特权” 为好奇而生的年龄 带着什么都要问几个“为什么” 而反观所谓的成年人 在日复一日、循规蹈矩的生活中对周围的一切见怪不怪、习以为常。心灵的距离滋生沟通的屏障 很多时候 是我们高高在上心“拒绝”了孩子的好奇心。因此 作为教师 需要保留一颗童心 蹲下身来与学生交流 从儿童的视觉观察周围的世界。当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听蚂蚁唱歌”时 我们不妨欣然加入 让鼓励与参与代替阻止与训斥 让相知与相容代替对立与反抗 真正做到以童心呵护童心 以童心维护童心 在培养学生好奇心的同事促进师生之间零距离的沟通与交流 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

  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教师应拥有一颗宽容之心。学生的好奇心无比广泛 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 古今中外 花鸟虫鱼无一“逃”过他们好奇的眼睛。面对学生千奇百怪、甚至“远离”教学内容或者超出教师预设的问题时 教师一定要有耐心 保持足够的理解与宽容 让学生思维的火花成新的课程资源 引导学生以好奇作为起点 激发创造性的灵感 这是教师智慧的体现 也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突显 更是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本意所在。然而 在我们的课堂上 为“赶进度”而对学生高高举起小手视而不见的现象时有发生 为“求一致”而将学生辩驳的话语堵在了喉间的教学片段也屡见不鲜。学生一时的失落与困惑容易揭过 但长此以往 必然造成好奇心的泯灭和创造欲的丧失 失大于得。因此 教师应时时怀抱一颗宽容之心 为学生好奇心的发展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

  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教师应秉持一颗纯洁之心。好奇 出自对事物本身的认知欲 儿童的好奇 更有着纯粹的出发点和纯然的归宿。而作为学生好奇心培养者、引导者的教师 就更应该保持一颗一心为学生、一心为教育、一心为学术的纯洁之心 用自己的淡泊名利感染学生 引导学生真正为兴趣而学 为求职而学 为发展而学。相反 假如教师具有功利心 则难免围绕考试、考核来组织教学活动 学生成为考试的工具 成为学习的奴隶 成为帮助教师评优争光的筹码 好奇心被逐渐消磨 教育的纯洁和高尚更是荡然无存 这怎能不叫人扼腕叹息 师说 中强调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教师首先是“传道”之人 这是对教师高尚人格、良好品质的高度概括和首要要求。教育 应当去功利化 教师更应当去功利化 只有如此 才能有底气、有力气引领学生远离功力 趋向快乐学习的彼岸。

  童心、宽容心、纯洁心 教师的“三颗心”培养了学生的好奇心 让学习真正成为一件快乐的好事

  我的教师观

  “师者 所以传到授业解惑也。”当送八大家之一的韩语千百年前对“教师”二字做出的注解历经岁月洗练直至今天依然闪光。“人非生而知之者”教师应如何解疑传道 使学生由“不知”到“知”再到“智”呢 对此 我国著名教育家、书法家启功先生利用八个字来概括 那就是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这八个字 激励着我在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道路上不断求索。

  “学为人师” 学高才得以为人师。据调查 学生最喜欢的教师特质中 首先学识渊博一项名利前茅。教师 是知识的传播者 在历史与现在 过去与未来之间架起一座知识的桥梁 消除蒙昧 启迪智慧。甚至可能不修边幅、不拘小节 但是知识的魅力是无穷的 在学生眼中尤其如此。教师博闻强识 古今中外、千年传承的各类知识谈笑间信手拈来 这样教师 如何能让学生不崇拜 不跟随

  “学为人师” 也要学而不厌。虽说“弟子不必不如师”但教师专业发展依然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必须。“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 和学生日益丰富的精神世界 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为学生的发展和自身成长备好“长流水”。

  “学为人师” 还要诲人不倦。诲人不倦 是一种孜孜以求、兢兢业业的教学方式 是一种以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 更是一种一生为本、不厌其烦的伟大师爱。教师 理应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学生。孔子弟子三千而诲人不倦 我们更应耐得住寂寞、清贫 守得住那片净土 为教育奉献一生心血 为学生倾注满怀热忱。

  一名合格的教师吗 不仅是不仅是“学为人师”更“行为规范”做到社会道德的典范 学生行动的楷模。学生就如同洁白莹润的丝线 具有极强的向师性与可塑性 所谓“然于黄则黄 染于苍则苍”。教师用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如春雨润物 细极无声 又如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这一过程是那么细致微妙 有是那么责任重大试想数十双纯真清澈的眼睛 就好像数十面镜子 照的教师纤毫毕现 如何能不严于律己 谨言慎行

  “行为世范” 教师必须为人师表 一身作则。孔子曰“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岁令不行。”试想 若教师都占用工作时间忙着聊天偷菜 如何说服学生远离网络游戏 若教师都为有家教忙的不亦乐乎 又如何教导学生杜绝功利心、纯洁无暇 如教师都在灾难降临时沦为范跑跑 又如何教育学生无私奉献 舍己为人 身教往往重于言传。

  “行为世范” 教师必须加强修炼 以生为镜。“行”建立在“情”的基础上 建立在崇高人格的支撑下。乌申斯基曾经说过 “教师的人格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可见 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紧迫感与危机感 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多读书 多思考 做到“五日三省吾身” 同时 “以人为鉴 可明得失。我们常说 学生身上有家长的影子 其实 学生身上更有着老师的影子。我们将学生作为自己的镜子 作为衡量自己行为的标尺 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 听其言、观其行 然则明己之得失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简简单单八个字 却承载着“传到授业解惑”的奥义 承载着教书育人的重责 值得我们用一生去体会和践行。

  教师 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抚育着世界上最纯粹的希望与美好。让我们化作阳光普照 雨露滋润 使祖国的花园绿草如茵 繁花似锦

  教师的终身学习观

  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严谨笃学 与时俱进”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终身学习观。

  “终身学习”的思想 自古有之。我国早在孔子时代 已经有了这种思想意识 明代大教育家、理学家朱熹的“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诗句 就是用“清渠喻读书”来感慨学习的重要性 要使头脑更加聪慧 就要不断的读书 、学习 不断的汲取新知识 近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也倡导“活到老 干到老 学到老 用到老”。

  魏书生说过“有作为的人 每天都在塑造着新的自我 每天都从一个新的高度去认识世界 认识自我 设计自我”。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 即使刚刚从大学毕业的教师 去教小学生 也要不断的去更新 学习新知识 因为社会是永远向前发展的 教师只有坚持不懈的学习 时时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 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尤其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的日新月异 教师更要把握时代的命脉 这样才不会落伍。所以教师要做到“唯独学而不厌的人 才可以诲人不倦”。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 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而在众多角色中 最基本的角色还是“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 教师负有传递道德、传递价值观的使命 同时 教师还是社会各行各业人才的培养者。有人认为 “教师要给学生一瓶水 自己要有一桶水。”这种看法 在社会发展速度很慢的年代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在当今这样的一个发展极为迅速的社会 教师要给学生一瓶水 自己就要成为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水。一桶水 长期不更新、不流动 就会变成死水。一个教师如果不随着时代的发展 而更新固有的知识 他的知识就会变得陈旧 而无用。

  因此 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必然趋势。教师要想取得深厚的文化素养 扎实渊博的专业知识 就必须抓住每一个时机和场所 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校内外老师学习、向自己的学生学习。“引道道清泉 聚座座富矿 集百家所长”不断的充实自己 提高自己的知识面 才能使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得心应手、应付自如 。

  。 农夫在田野中砍了一棵树 树干用来建房 树根认为无用 就扔了 一位雕塑家见到 如获至宝 雕刻成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结合此例 教育学启示。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用美的眼光去发现美

  一堆本来可以造就成不朽的艺术品的树根 被木匠认为“没用”而抛弃了 木匠选的是“可用”之材 要么作柱子 要么作栋梁 再不当用 也可作椽子。这堆奇形怪状的树根做得了这些吗 做不了。难怪木匠要叹息“没用”而离它们远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哲理 看问题 要从不同角度、用发展眼光去对待 要因材施教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要用美的眼光去发现美。

  用审美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 可以发现许多美的东西 可以造就许多可造之才。根雕艺术家用审美的眼光发现了树根身上的美 把它们雕刻成了非常有价值的艺术品 钟子期用审美的耳朵听出了俞伯牙演奏的乐曲中的美 两人成了“高山流水”的知音 蔡元培用审美的眼光发现了行伍出身的沈从文文才的美 使沈从文成了北大著名的教授。

  一堆树根在根雕艺术家的手里成了有价值的艺术品 一匹平常的马在伯乐眼里成了千里马 一块石头在天文学家眼里成了陨石 这一切都因为发现者运用的是“审美”的眼光去审视的。

  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 更应该有艺术家那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大智慧。以审美的眼光去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 因材施教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 注重在人的差异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 每个学生都有其优势智能领域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受教育群体是无差别可言的 让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能以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出发点 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 使每位学生都能各尽其才 学有所用。不言弃 不放弃每个孩子 我相信 只要方法得当 每个孩子都是可造之材 孔子在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中 创立了人性差异的观念 以“性相近 习相远也”作为理论指南“教人各因其材” 教授弟子三千 其中贤人七十二 同样学习诗书礼乐、文行忠信 但能力各异 成就不同 有的“束带立于朝 可与宾客言” 有的“千乘之国 可使治其赋” 有的“千室之邑 百乘之家 可使为之宰”————事实证明 正是因为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 善于用美的眼光去发现美的世界 造就了其门下诸多的栋梁之才

  让我们有一双审美的“慧眼”吧 物尽其用

  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芒

  同样半杯水,乐观的人会说:“我还有半杯水。”悲观的人会说:“我只剩半杯水了。”正如塞尔玛女士一样,同样一片地方,却产生了前后两种截人不同的生活。教师看待学生,也正应如此,寻找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关心、热爱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斯宾塞曾说过:“仔细观察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因素”。通过观察了解学生也是也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塞尔玛之所以能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了一本 快乐的城堡 ,正是因为她的仔细欢观察,主动乐观的探究周围的一切。作为教师也要善于观察,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

  鲁迅曾说过:“教育植根于爱”,热爱学生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塞尔玛女士开始研究千姿百态的仙人掌,欣赏曼妙的落日和海市蜃楼,正是她开始热爱这片天地的过程。热爱学生,要哎全体学生,在整个班集体中,教师不仅要爱成绩好的学生,等要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爱。热爱学生,要的爱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充分发扬民主教育,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除此之外,教学还应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每个学生身上都既有积极的因素,又有消极的因素,正如塞尔玛母亲的回信上:“一个看到的是地上的泥土,一个看到的却是天上的星星”。作为教师,要充分放大学生身上的优点,并运用赏识教育,帮助、引导其通过积极因素去克服自身的消极因素,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完全的性格特征。

  每个学生身上都汇集着不同色彩的光芒,只要教师善于发现这道道光芒,也会像塞尔玛一样“仿佛沐浴在春光里”。然后,教师要抓住这小小的光芒,给予学生多一些帮助、引导和期望,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在属于自己的天地发光发热,出早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教师 我向往的职业

  教师 一个很微小又很朴实的词 却又闪映着一个平凡而又辛勤的光辉 教师多少年来被各种各样的人评价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蜡烛” 教师是个既伟大又平凡的职业。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之所以说是“最崇高”、“最光辉” 就是因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建造一座房子或桥梁 我们称他为建筑工程师 设计工厂的合理流程 我们称他为工业工程师 研究更好地养花种花、美化环境 我们称他为园艺工程师。然而教师却是灵魂的工程师 那就意味着是塑造人类的思想、建设人们的精神世界 是精神文明的设计者和创造者 是精神花园里的一个园丁。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播人生道理 讲授专业知识 解除心中困惑等等 这些都是一个教师所要做的事。在这个过程中 等于说是把知识的火炬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所以 在我认为 教师更像一个接力赛的队员。这个接力赛的总长度是人类的整个时间长河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悠悠无尽头。整个接力赛的队员主要由一代一代的教师组成 一代相当于一棒。历史赋予我们特定的一程 我们从上一代手中接过知识接力棒 然后跟时间赛跑 直至跑完我们的这一段 把接力棒传递给下一代的人。一棒一棒 无穷无尽。在这个过程中 应该有三种情况

  一是没有按要求传到或是传错了传丢了等 这是混者。浑水摸鱼、滥竽充数而误人子弟者即是。

  二是刚刚符合要求传出 这是庸者 平庸无进而得过且过者即是。三是不但按要求传到 而且加进了自己的内力和内功 使知识接力棒本身越来越新、越来越有用 这是智者。创造发明 作出贡献 人类一定记住他。我想 我决不能做阿混 至少要平庸 然后追求智 当然要达到智 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首先必须有一颗爱心 然后是练好教师的各类基本功 如语言、写作、书写、板画、计算机(时间有多余 再讲几个要点)等 再是不断学习 终生学习 不断充实自己 不断完善自己 争取有所创造 有所贡献

教师招聘作文

  责任心

  “爱岗敬业”就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责任心是职业情感的基础。当一个教师把爱岗敬业确认为自己的道德原则时,他就会产生对职业自豪感、荣誉感和幸福感。这些积极的情感又会使教师对工作表现出积极、热忱和全力以赴的态度。责任心又是教师自觉地依法执教、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基础和首要条件。许多实例表明,缺乏责任心的教师不可能严谨治学,工作也不可能有积极性。所以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中,增强责任心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世界各国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尽管由于民族差异,文化背景不同,但是各国都把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作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责任心不是轰轰烈烈地展示出来的,而是在平凡、普通、细微甚至琐碎中体现。教师如果热爱学校,热爱岗位,热爱学生,便会把自己的艰辛与学校的未来,自身的发展,学生的成长与进步联系在一起,感受到辛劳的价值、为师的自豪和工作的乐趣。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会使教师劳而无怨,苦中作乐,保持对工作愉悦、专注的态度,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以高度的责任心,去创造高质量的工作。责任心,还表现在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认真。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拥有教师职业活动的主要时空,成为教师生活的重要内容。教师的责任心在教学工作中表现为:对全体学生负责;对学生未来负责;对学生所授的知识负责教书育人工作,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是根本。无数事实证明,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成才的关键。教师要成为一名要教师,责任心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只有有了责任心,才会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知识修养,尽心教书。因此,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具备强烈的责任心,才能加强自身学习,丰富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而成为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

  教师只有有了责任心,才会心存关爱,专心育人。教师对学生最重要的品德就是关爱,这种爱是博大无私的爱,是教师责任心的具体体现。教师的责任心中,既需要体现出父母的关爱,更需要体现出殷切期待的爱。因此,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留意每一位学生的进步,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不做伤害学生的事,不说伤害学生的话,真正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师只有有了责任心,才会严以律已,率先垂范。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必须注重借助点点滴滴的细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激发爱国心,增强责任感,养成诚实、善良、公正、守信、自律等优秀品质;帮助他们体验人生百味,引导他们懂得去爱,心存感激,并由此学会关爱他人。

  以“表扬”“赏识教育”为话题 、在平时教学中,对待那些回答问题有偏差、学习上老是出错 的同学,我们老师往往会不分青红皂白地大加批评或粗暴训斥, 久而久之,学生的心理会罩上一层自卑的阴影,学习的兴趣也会大打折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这样一句话, “人性中最深切的 本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 ”作为我们老师,何必要吝啬自己的表扬呢?一句不经意的赞美, 可能会成就学生的一生, 造就无数个 “牛顿”“爱因斯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性,张扬学生的个性,当 学生遇到困难、挫折,直到出现错误时,不要埋怨,不要横加指责,静下心来和学生谈谈,帮学生分析一下原因,帮学生走出心 灵的困境,扬起自信的风帆,品尝成功的喜悦。 只要我们每位老师怀着谦逊的品质,赋予学生一片真挚的爱心,真正做到信任赏识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那么,我们的课 堂必将是充满人文怀和张扬师生个性的天地,我们教育必将散发 出绮丽的光芒。

  以“爱”“师德”为话题 、 爱从点滴做起教师之爱,到底该如何诠释

  历代先哲给我们许多答案,而触动我心灵的却是四川大地震中谭千秋老师, 用 51 岁的宝贵生 命诠释的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她高于母爱, 大于友爱,胜于情爱,不是吗?母爱易出现溺爱,友爱需要回报,情爱专一又自私,而师爱是严与爱的有机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 爱,是积极主动的爱。这种爱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一 位哲人说过:教师的爱能使犯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教师的爱是用深情溶化学生心灵上久积而成的“坚冰” ,教师的爱是打开 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 在此,我没有能力把“爱”这个问题上升到理性高度,也不 想让豪言壮语点缀我的人生,我只想踏实在走好眼前的每一步, 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在教师这个集体中走出自 己的晴空。 于是乎,为人师的我, 起早贪黑、披星戴月成了常事,胃出毛病成了“资本” 尽管人们都说: 。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但对我来说,是两头不见太阳。可能如此,才愈显得教师职业的 神圣和光荣了。很久以前与一位学生家长谈话,她的话至今回味 起来仍有道理:学生什么时候来,教师就得什么时候到。

  我 相信,我们每一名教师都会永远记住他们英雄的姿势、生命的壮 举。因为,从这一秒开始,还有无数的人民教师会像他们一样, 做一个勇敢的、恪尽职守的、大爱无声的人!像他们一样,在危险面前绝不颤抖!

  以“教学智慧”“教学艺术”为话题

  智慧之井有两个和尚分别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里,每天都要分别 到山下去挑水。不知不觉过了五年,突然有一天,左山上的和尚 发现右山上的和尚再也没有下山挑过水,便前去拜访右山和尚。 右山和尚带他走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 “这五年来,我每天 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儿挖这口井,即使有时很忙也会挖,能挖 多少算多少。如今,终于让我挖出了水,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了, 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练习我喜欢的拳。 ”左山上的和尚恍然大悟, 原因右山上的和尚为他自己挖了一口智慧之井。 当今社会,许多老师的感叹:班主任工作“越来越难做” 。其 实班主任工作与其他行业没有什么不同,难度都一样。很多老师 觉得难,都是没有即早地为自己“挖一口井。 ”没有系统地学习教 育理论,没有为自己总结一套班主任工作的“套路” 。我们总借口 说自己忙没有时间学习,但有多少时间是在电脑聊天、游戏、发 呆、逛街等无为的事情上悄悄溜走的。工作再紧张忙碌,每天都 要拿出很少的时间读一点教育理论,总结一点工作经验,留意一 下别人的教学经验,久而久之,你日积月累的经验就成为自己无 形的巨大“财富” 。这个“财富”将让你如鱼得水,帮你解决教学难题,越工作越轻松,甚至工作成为生活的一种享受。

  教育需要换位思考 、教育需要换位思考教育要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和接受程度,以关爱学生的态度教育学生, 这样的教育有安全感,有安全感的教育才会有效,学生才会有自信,才会 有追求,才会有奋斗的行动。老师给予学生一分关爱,然起学生一分自信。 切记,教育行为开始之前一定要换位思考。

  以“责任”为话题

  责任重于泰山 神圣的职责 是责任,更是一种良心在汶川地震发生后,一个名字叫范美忠的都江堰普通教师引 起了人们的关注。与那些不顾及自己生命来保住学生的性命的老 师相比,范美忠最大的关注点则在于在面对危险时他暴露了人的 本性,或者说不叫人的本性,而是人性中最弱的一点。范美忠并 不把自己的行为定位为道德的缺陷,反而将自己的行为说是成提 供给社会作为分析道德与人性的案例。 “范跑跑”也许并不是个别现象,却被很多人当作是个例来研究。 人性与责任在危难时该如何抉择或者说是否有必要来抉 择?不禁让人想到在地震中报道的另一条新闻:在地震中有这样 一对夫妻,在地震发生时丈夫只大喊了一声“地震了”便独自跑 到楼下,等他安全时才想到妻子,转而去救自己的妻子。在这个 小事情上,我们看到了丈夫第一次的举动体现了人性,而当他返 回的那一刻,他已将责任看终于生命,原来责任可以如此高贵。 正如很多人所说的那样:解放军的职责就是在国家遇到困难 时来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安稳;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教师的 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群体中的个人,彼此 ..微中彻悟,不失为美丽。 因为读书,因为感悟 心灵得以升华,生命得以升华。

  以“诚信”为话题

  诚信——为人之本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乃至整个人类所公认的一种美 德。说到诚信,也许每个人都会说,诚信很容易,但是真正在关 键关头,又有几个人能保持诚信呢?虽然“诚信”二字只是很简 单,但要做到就要我们用心去实现了。 “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 ”有时 后,很多人都会讲求诚信,但是到了切身的利益时,他们常常会把自己拥有的诚信抛到九霄云外,用虚伪来包装自己。这时他们 犹如一份无价值的礼物,虚伪是礼物装饰的包装纸,而里面的并 不是什么有价值、有意义的礼物,这只是一张白纸,一张撕破了 脸的白纸。 我们常说“精诚所致,金石为开”这时讲诚信的巨大作 用。诚信,是为人之本。它以高尚的心为基础,以责任感道 德为前提,不诚信也许可以欺骗一时,但长期下去,丑陋的面目 定会露出来,而且从此就会失去人们的信任,实在有点得不偿失, 更是自欺欺人。诚信是我们做人最基本的条件,现在很多国家都为每个公民设立诚信档案,人生短暂,岁月无情,让我们以诚信 来开出生命灿烂的鲜花吧!

  教师我向往的职业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历来中国古代就有许多吟咏歌颂奉献的诗句。奉献是一种精神,奉献是一种品质, 奉献也是一种追求。 教师职业就是一个奉献的职业。无形中,人们赋予教师 职业这样一种内在的精神涵义。我也认为:奉献是教师的职责所 在。我想当我站在几尺讲台上,当我面对渴求知识的眼睛,当我 滔滔不决讲解的时候,我心中有一份责任,我感到祖国的未来, 祖国的希望都落在了我的身上,责任重大或任重而道远。奉献也 是一份责任,正因为奉献,教师的职业才显得光辉荣耀,显得高 尚伟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教师不应该放弃自己的追求,教 师应该坚守心中的那一份信念。身为老师一定要传道、授业、解惑。这话说起来简单,做好 很难。三者之间最数授业容易。我认为传道并不是单纯的把规定 俗成的或经别人归纳总结的道理机械的讲给孩子,而是把对生活 对人生的领悟一事一议的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和感受,要有自 己的独道之处。以一双无形的手带领孩子到生活中寻找快乐发现 美、懂得感恩懂得爱。想解惑就必须在学生中树立自己的威望和 信任度,如果学生不信任你,心里话就不对你讲,不知道他们疑 惑什么何谈解惑?如今的孩子很好笼络,爱他们的人很多,理解 他们的人很少,他们对爱的感知最敏锐,一个眼神、一个手语、 一个暗示他们都心神俱会。 他们欣赏积极进取又个性率真的老师, 他们喜欢既个性而又不脱离群体的老师。 身为老师也要有深度和宽度。唯有深度方显厚重,是一本让 学生永远读不完的书。唯有宽度方显涵养,能包容孩子们的过错。 身为老师应该认可老师这一职业的人生高度,追求更加宽泛的人生,在平凡的生活中塑造更多的人生智慧。如此既丰富了自己, 也成就了学生,更发展了教育。

  拿什么来救赎我们的当代师魂

  不难想象,人们一定多么期待:孩子的老师既学识渊博,又是令人敬仰、深受爱戴的道德模范。 今天是我国第 24 个教师节,全国 1000 多万名教师一如既往 坚守在三尺讲台上,为“八、九点钟的太阳”传道、授业、解惑。 值此,谨以曾经的、永远的学生的名义,向老师们表达由衷的敬 意。教师节并不意外地增添了汶川地震的元素。国家教 育部早前已发出通知,确定今年教师节的主题即为“学习英模教 师,弘扬伟大师魂” 。是的,在历史罕见的“5?12”汶川大地震中, 以双臂和身体护住 4 个学生的谭千秋、 次冲进教室的苟晓超……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再次在世人心里写下了大写的“师”字。尤其是对教师而言,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青少年成长的引路人,高尚道德理应成为教师的职业素养抑或说 是职业追求。不难想象,人们一定多么期待:孩子的老师既学识 渊博,又是令人敬仰、深受爱戴的道德模范。相信,那也将正是 “师魂”重放圣洁光芒的时代。 无疆的大爱,永远的师魂 桃李不言,那是无悔的春蚕;红烛不灭,那是无疆的大爱; 脊梁不屈,那是伟大的师魂! 师魂,这一个词语原来在我的理解中并不十分深刻,作为一 名人民教师,我十分惭愧

  教师是平凡的,普通的就象一颗小小的铺路石,没有水晶纯 净,没有宝石艳丽,更没有钻石那般光芒四射,但是平凡一样可 以精彩。还是那些平凡又生动的比喻,红烛、春蚕、人梯;还是 那些平凡又伟大的工作,教书、育人、耕耘。然而,就是在这平 凡中孕育着伟大,就是在这平凡中展示人性的光辉,就是在这平 凡中走向了荡气回肠的颂歌。 大爱无疆,爱就在我们心间流淌;大爱无疆,爱是永远不屈 的脊梁;大爱无疆,爱是歌颂生命的乐章!让我们以爱的名义起 誓:任凭光阴荏苒,岁月更迭;任凭春去秋来,容颜不再,我们 将无悔守望心中的明灯,用奉献写就生命的长卷,用无私大爱铸 就不朽的师魂!

  教师的幸福

  教师的幸福是一种通融、豁达、敞亮、满足和感激,是智慧之上的智慧。教师的教育生命便是满足和宽容、感恩与和谐。相对安静、安宁、安心才能打开心障,体察自我,寻找和发现教育的幸福。幸福既在心灵深处,也在我们眼前手边,所以作为一个 教师,应该要满足于学生的点滴进步,感激生活中的每一点理解、 宽容、信任,甚至是压力、埋怨和怨愤。 善待学生——努力做一个成功的教师。教师首先是个人,放下我们 心中的“师道尊严”的架子,学会以平等平和的方式与人相处, 与人交流。如果准备以教师为终身职业,那么我们就应该放弃不 必要的攀比之心和功利之心,善于从自己的职业优势中寻找人生 的乐趣。保持心理平衡是维护身心健康的基石,只要注意并做到 心理平衡,就掌握了开启健康与幸福之门的金钥匙。 希望每一位教师,为了祖国的下一代,为了民族的未来,都 能勇担责任,去感动自己,感动学生,感动社会,去体验教育的 快乐,感受教育的幸福,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这才是教师的人生的至高境界!这才是教师完美的人生!作为一 名从教了十多年的教师,虽然曾经经历过痛苦,但回想过去,我 仍然感到幸福、快乐! 我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是在工作中,痛,并快乐着! 我心中的好教师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把教师比作蜡炬,赞美他们默默地发光, 无怨无悔地奉献,而教师也一直以蜡炬精神来鞭策自己。

  “教师”虽说只是一个职业称谓,而现实生活中,教师的职业行为似乎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他们以牺牲自我换来学生的茁 壮成长,他们心系学生,他们情倾讲坛。一只粉笔,写下了你辉 煌的人生;一块黑板,记录了你无悔的追求;一张讲台,使我们 驰骋知识的海洋;一间教室,放飞我们美好的梦想。民族兴亡, 国家强盛,追根朔源在于教育,千斤重担,系于教师。教师履行 了这一神圣职责,将其这沉甸甸的责任压在身上,无悔付出,他 们当之无愧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早上好的句子

干部考核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