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少年都不贱
《同学少年都不贱》读书笔记
一直以来,我都酷爱张爱玲的文字。也说不上理由,只是一种莫名的爱恋之情罢了。偶然在图书馆看到这本《同学少年都不贱》,心中狂喜不已,如获至宝。
这篇中篇小说写的是上海某所教会女中一个寝室的两个女生——赵珏和恩娟的成长经历,其中也贯穿了各式各样的小人物的出现。生活始终是又一个方向的,两位女性主角的命运像是安排好了的,路人甲乙丙丁穿场而过,几乎不留丝毫痕迹。
我钟情的不是女主角的命运大结局,也不是人生中的大起大落,却恰恰是那些生活琐事,蛛丝马迹。爱玲的文笔就是犀利,像一把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刀,刺破隐形面具,显露出人性的弱点。伟大谁都会讴歌,而脆弱却有几人能漫不经心地挑破?这或许就是爱玲独特的魅力吧。
两位女主角,从小的玩伴,在世俗的漩涡里,各自被甩到一边。一个荣华富贵了,一个落魄了。由于利益需要,再次见面时,会演出怎样的戏呢?我多么希望会是一个圆满的拥抱亲吻呵,可是爱玲是不会趋于世俗的,更确切地说,人情的缺点也不会允许这样的结局!一见面,仅仅惊鸿一瞥,内心就赤裸裸地展现出来了。看似普通的一句问候,却因人物身份的差异而有了微妙的变化。落魄的人一脸惊羡,腾达的人会心而笑,胜负只在一面之差。然后就是日常简单的对话,几乎每一句话都有不同的含义。问的人问完之后就后悔了,被问的人笑而不答,一脸从容。越往下看,越发的心寒。
在学校的时候,两人都属于“丑小鸭”类型的,大概也互相怜惜了吧。她们互相倾诉烦恼,一起逛后园,一起为自己喜欢的明星蹦跶,一起度过生命中漫长而又丑陋的时期。而最后一次见面,却如此的凄凉。当纯真的友情被世俗的偏见所掩盖,人性的缺点彻底的暴露,这不是悲剧美,而是一种丑陋!
互通了一张贺卡,从此她们断了音讯。
断了也好,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虽然朴素无名,但是真实。“甘洒迪死了。我还活着,即使不过在洗碗。”最原始的安慰,也是最掏心的真话。
世事沧桑,没有必要去想不开什么。知足常乐,珍惜生命,这才是真理。
《同学少年都不贱》张爱玲
其实并不是这个题目,因为都收录在了《怨女》的集子中,一时想不起,于是信手拾来作题。故事是在香港,阴沉沉的天,像网,极细的一针针扎出的网眼。人流涌动的女校,炮火声轰轰作响的半个城市。那是回忆,起先是多年之后的一天,她又在报纸上见了旧时好友的脸,廋了,又嫁得好,平白多添了几分生气。云泥之别压来,一重重心酸,然后是一章弦,咿咿呀呀地奏起往事。又回到女校的娑罗树下,还有大串大串的紫藤花,红色小果子,两人再树下拾了满满一兜,在长长的池子里洗干净,拣起来吃,一边吃吃地笑出声。她告诉她从广东过来的一个外国男友,因是内地,连照片也拍得中规中矩。眉目英俊,把身旁一干衬衣马褂的男子都映得无色了。给她取名叫艾玛瑞。她听了后又微笑着说,你应叫苏珊。苏珊更好。两人渐渐起了争执,这才敏感地止住话头。
女校同性恋风盛行,其实不过比寻常朋友间更多一点点亲密。我倒觉得女子间的交往,如此干净,像是微尘浮于黄昏的半空中,溅出一小朵一小朵的欢喜。少女的肌肤相挨,肩偎肩,头对头,不知想起什么好笑的事,慢慢地弯起唇角,美好而明亮。倘是嫁了人,心先俗了,要想柴米油盐,又是战乱年代,沉浮不定。圆圆一张皎月似的脸庞,滋滋熬成一张大饼。
追溯至明清,女同性恋之风在闺阁中盛行。人们对其态度暧昧不明,但主流社会却一直给予支持甚至是孤立。李渔的《十二楼》中记载了一个女子爱上了另一个女子,遂劝丈夫纳其未妾,两人相守于闺阁内,恩爱一生。这在今天是无法用常理理解的。
女子间的恋爱,不仅旁人不以为意,连同女孩的父母也心知肚明而不加阻止。张爱玲的小说中有个细节,说得是女校中的学生往往配成对,同睡一床,同吃饭,到了毕业或生日时,必定奉送佳礼。女主角暗恋上另一个高个子女孩,于是暗暗准备了一只家中无用的唐瓷花瓶。父母见了,暗自偷笑,又悄悄放了一只更好的在她房中,以备表白送人。
这样想,眼前似乎又浮现出那个小小的张爱玲的影子。
因是继母,所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都穿黑布褂。
这旧时光,亦如灰尘一般,没了淡淡的暧昧,就只剩满地沉香屑。
同学少年都不贱作文
我回了一趟熟悉的小学校园,寂静的校园没有了往日的喧闹。我徜徉于树荫下,从一扇小窗眺望外面的街景,眼前的行人匆匆忙忙地来来往往。当时光的轮子无情地碾碎一个个春花秋月般的梦,当枯叶飘零依归土地时,我的心突然隐隐作痛。
我想挣脱,却不能,心灵上的负债感催我在方格纸上摆布一行行无声的泪。
一、存在不是荒谬的
姑且称他为照吧。我的小学是一所真正意义上的打工子弟学校,由于学费便宜,入学手续简便,吸引了不少农民工子弟。照是其中的一个,照的书包永远开着大口,一绺儿头发无聊地搭在额头前,牙齿十分突出,两颗眼睛忧郁而有神。他总是独处一隅,什么都懒得搭理。
有一回,我们穿着光鲜的衣服一同去公园,照依旧穿着那件破旧的校服,左顾右盼路的两旁,发现饮料罐或矿泉水瓶时,悄悄地拣起来并塞进书包里。我们去钓了一趟鱼回来,只见照无聊地坐在石凳上发呆,一个较为顽皮的同学跑过去要把他推进河里,他面无
惧色:“掉下去我也不会死。”
我阻止了他们,与照坐在石凳上闲聊。原来他的父亲是农民工,由于没有知识和技术,处处受嘲笑、欺凌,最后竟离家不知所踪。照也只好跟着他妈妈帮人洗碗度日,他没有家,也就经常来公园游荡。
照突然说:“存在不是荒谬的,上天赐予我生命,我要好好活下去,无论多么艰苦。”
不久,照因为交不起报考费,早早辍学务工。但他的思想、人格却震撼了我。
二、另类义气
伟是在破碎家庭里生长的孩子,他在香港打工的父母离异了,只有他尚未成年的姐姐照顾他。我到过他家,黑洞洞的既潮湿又阴暗,床垫直接放在地上,床垫旁边是一小堆狼藉的烟蒂烟灰,伟腼腆地解释:“这是我姐姐的男朋友留下的。”
他给我讲他哥哥逃狱的事,他哥哥是这一带的小流氓头,判刑后在一次逃狱时被狱警开了一qiang,这颗子弹打死了他,同时也打碎了伟希望有一个家的梦。
耳濡目染了他哥哥的言行,伟也十分讲“义气”。只要你找他,他一定觉得脸上有光,拍着胸脯要为朋友两肋插刀,天塌下来也要为你扛下来。有人挑衅时,他一撸袖子,把同伴推开,大声嘁道:“你站到一边去,我跟他单挑!”
伟常说:“我大哥教我做人一定要讲义气。”我明白,那其实是对义气的误解的延续。伟徒然不知这一事实,并把错误视为信仰,以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伟本是十分聪明的,一粒不错的、饱满的种子,只是家庭方面没有为他提供良好的土壤。
三、拼搏
城是渔民的儿子。虽然他个子矮小,家景也不好,但他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却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小考的时候,我的心情十分的乱,感觉前途渺茫,手足无措,踌躇不前。
城出现了,他的口头禅是:“拼搏”。说的时候满脸洋溢着灿烂的阳光。他劝我一起报考了全城区录取分数线最高的学校,最终我十分幸运地考上了,而他却因为0.5分之差被拒之门外!他坦然:“努力过不后悔,三年之后又是一条好汉。”
……
望着墙上毕业合影上的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往事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他们之中有许多人已经辍学,过早地走向社会,去面对既精彩又无奈的人生。几年来的形影相随,如今烟消云散,我茕茕孑立。
我仿佛看见乌鸦站在佝偻的古树之上,让人记住它的喑哑,一只血肉模糊、长着长长的指甲的手慢慢地向我伸来,我仿佛又被一张大网牢牢地套住了,挣脱不了,我有一种窒息的感觉。
阳光被树荫筛过,摇曳着漏到地上,让我产生晕眩的感觉,我努力驱赶着不快的幻觉,挥手告别小学校园,满怀信心地踏上归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