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读后感
悲秋还是颂秋?《故都的秋》的主题的思考
纵观中国漫长的文学史,绝对不难发现“秋”似乎已成了中国文人共同的心结。“秋”极大多数情况下都被当作“悲伤”的意象再用。若你非要说例外,那“我言秋日胜春朝”这类的诗句却又只是沧海一粟。如今提及“秋”字,我们普遍很容易联想到一个字谜“离人心上秋”,谜底为“愁”。虽说只是谜语,却完全不难看出“秋”之一字,的的确确被贴上了“悲”与“秋”的标签。
郁达夫作为一个地道的中国文人,“悲秋”自然也是无可避免的。
然而,或许读《故都的秋》的人起初多少都有些疑惑,这样一篇文辞清丽的文章,“悲”是从何谈起的?不错,故都的一场秋,在郁达夫的笔下确实已融化为了诸如“庭院秋光”“树低听残蝉”“雨后闲人话凉”等清平,淡雅的画面。然而文章第一段中作者已点明了“悲凉”二字。可知文章定于“悲”字脱不了干系。之所以不明悲从何而来,只是因为郁达夫实在用一种审美的眼光在看秋的悲凉。
中国的传统文学中,不论是范希文的“角声满天秋色里”,还是《红楼梦》中林黛玉葬花时的一句“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都可看出“悲秋”说到底终究是在写自己人生之悲苦。“秋”于此只是一味煽情剂,借“秋之悲”而更添“人生之悲”。
然而,很显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是几乎找寻不见这样的句子的。相反则是大段大段的闲云野鹤一般的描写。他笔下所写的秋,破屋并非是偏逢连夜雨,而是用来边煮茶边观赏碧蓝的天色。“落红”并不是用来感叹“人比黄花瘦”的,而是踩上去有温软的感觉。这样的“秋”是否读来竟有一丝享受之感?作者作为赶回北国看秋的匆匆过客固然孤独,但他并没有明言其中的“悲凉”。相反的,他只是不停地写秋景,写有声有色的秋景,将悲凉的秋化成各种美好的事物。
他写垂死的秋蝉,写柔软的落花,甚至花笔墨去写那种柔软的脚下触感,表面上是贴近生活,实则作者的落脚点是落在自己身上的。落在自己的人生上的。他其实是在写悲凉苦痛的人生经历。然而,他享受并欣赏这些经历。好比于一个人在哭,他却又在笑着。无疑有一种强烈的矛盾感,然而正是这样一种矛盾碰撞出了作者之于人生悲凉的感悟。秋之衰亡在他看来是美的,是值得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的。
郁达夫所表现出来的就是这般,以丑为美,以悲为美。
权且把人生之悲当做人生经历一并享受着。
兴许也是因为郁达夫精通日语,从而深受日本文化的影响,然正如川端康成曾说那时的日本文化是以物哀为美。即悲与美是相通的。而郁达夫本就是当时以“忧郁”著称的文人。
兴许秋的悲凉撞见郁达夫的忧伤,激起了他内心深处强烈的共鸣,让他忍不住笑饮一盏悲秋酒。心理学中说“人所喜欢的事物,往往是因其有同于自己的方面”作者在悲秋之时,又为秋拥有同自己“悲伤”的气质而不免喜爱欣赏秋,以审美眼光看待秋之悲凉。
正是因作者这样雅的境界,故都的秋才少了几分悲凉,甚至于多了几分唯美。
其实,我挺喜欢郁达夫所写的秋。他写的秋悲凉,但却悲的独特。是一种类似于“痛并快乐着”的独特美感。作者对秋,并非哀之,伤之。那秋甚至于被悲出了矛盾的欣赏。清净的秋色,和漂泊行者似的作者其实更像心意相通的老友,悲伤于彼此的悲伤。悲伤的作者享受悲凉的秋,悲凉的秋收留悲伤的作者。作者享受着痛苦,欣赏着痛苦,与痛苦惺惺相惜。
但我们若作为旁观者,跳开些去看,不免又心中陡生一丝凄凉。像又哭又笑者,总有一种滑稽的悲凉
总之,郁达夫的悲秋,实则是与自己忧伤的内心以及人生之痛的一次美丽会晤。
故都的秋读后感
自古至今,“秋”总是代表着一层淡淡的忧伤,而《故都的秋》却打破这永恒不变的韵律,作者穿过大半个中国,就为一睹故都“秋”的味道。
“江南的秋固然存在,但却没有北方秋的诗意,草木凋零的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作者给出了这样的回答,而在北国秋的描写上,作者草草几笔,就足以将北方的秋表现的淋漓尽致。“碧绿的天的颜色,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作者的笔尖似乎又转到北方的秋与南方的秋的“较量”上。
作者的笔还不完全的停在“秋”上而是专注于北国的槐树,蝉,雨这些平常物体上,而对南方景物的描写却是少之又少,深沉中有点落寞的槐树,享誉“北国特产”的秋蝉,下得奇,下得有味的秋雨,这一切似乎都在说明北国秋的特点,接下来作者又稍降写了北方的一大奇景——果树,而又在果树分别撰写了枣子树,柿子,葡萄,而在这里呢!作者又只字未提南方的……
中国的文学似乎与这篇秋并无关联,可仔细一回味,却惊奇的发现其实里面却蕴藏太多太多的相似,中国的秋,北国的秋总是能够引起深沉,幽远,萧索的感触,并且在这段末尾强调,能体会到这最深味的秋,只有在中国的北方。
在这里,作者最终把笔指向南国的秋,用“甘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来变相的说明南方的秋与北国秋是不在一个层次上的,而作者却生动形象的用比喻句来形容南方的秋的浑浑沌沌,不适合。
文章的最后,作者愿用生命来换取三分之一的零头,就越发的表明作者对北方秋的赞誉,一种心灵,精神上的寄托。
作者对北方秋至深至爱,令我感动,令我懂得一种超出灵魂之外的脱俗感受,面对他的感情,我们能做得就只有叹息,叹息这古都秋的伟大,以及作者由衷的感受。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赏《故都的秋》
正所谓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总是诗人,作家情感寄托的宠儿,且有“少女易伤秋,壮士易悲秋的”古风,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美文,毛泽东也曾伫立橘子洲头“看层林尽染,漫江碧透,鹰击长空,百舸争流。”
祖籍在南方的郁达夫,用思念拓出了一副第二故乡的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笔下“灰土上留下的一条条扫帚丝纹。”
正仿佛在古老的夕阳下,旧影重现,细腻又清闲,这丝纹肯定扫过了郁达夫的童年。所以,人们常说郁达夫笔下的作品是像他的名字一样深沉,凝重的。
再有便是在雨后的大街上“青布单衣或者夹袄的都市闲人”作者没有写著名的颐和园,香山等著名景点,却独钟情于这平凡的租屋生活,让我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黑布马褂,青布棉袍,蹒跚地……”同样的朴素的,却易动人心。
为了看这秋,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我想我们都已经明了。
我也想去看看这媲美江南柔美的北方秋意。
故都的秋读后感
“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的静,来得悲凉”这是《故都的秋》中的一句话。或许是我的家乡接近北国,因此对于秋的理解,我的思想倾向于郁达夫先生笔下的“清”“静”“悲凉”。作者说“秋并不是明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字领略秋的意境呢
如果说雨是可以引起人的一点淡淡的思乡情怀的,那么秋便可以将人的思绪都带到过去的回忆中去的,或许是在怀念的美好,或许是在感叹时光的易逝,总之一切浓郁的感情都卷在秋的萧疏中,随风而飘。秋,无论是在彩色上,还是在姿态上,总给人一种寂寥的感觉,如文中描述的“碧绿的天色”“驯鸽的飞声”“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秋蝉的哀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秋雨等在作者的描述中,我似乎看到了这些景物,听到
了那些声音,我的心里有点软软的感觉。
我的家乡虽然接近北方,但有些秋天的景色并不像故都的秋景。
我们这里秋季的天空很高,不是有个“秋高气爽”的成语吗?天是淡蓝色的。云很轻很柔。我很喜欢看着那张大的蓝幕上,抹着两撇轻云,如丝如纱,让人的心里很平静。这里没有驯鸽的飞声,但我曾听过,那是四季都有的声音,但在秋天却显得格外的空荡。想作者在看着“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时心里也一定异常平静吧!
入秋以后,树叶就越发显得苍黄了,随着一阵阵的秋风,树叶便在空中旋转,然后落地,如一只只疲倦的蝴蝶。此时我也能“从槐树叶底,朝动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然而我们这里的槐树并不多见,常见的是杨树,一条路通向多远,路两旁就一真是杨树,看不到尽头,很幽远。我喜欢踩着厚厚的落叶走路,透过凋零的树枝看着天空。那种感觉就像作者所说“脚踩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也是种很静的感觉。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这样的秋雨总是萧条的。一场秋雨过后,空气都变的透明的了。我常在窗前看着秋雨悄然而落,也常夜晚静听秋雨落在残败的树叶上。那种心境,是非不在秋天素不能体会的。更如作者在文中所述“一层秋雨一层冻”,渐渐地我会感到有些寒意。
秋的景色如此之多,还有作者笔下的北方的果树,如枣子,柿子,葡萄等,也是我最深的记忆。我想郁达夫先生写的这篇《故都的秋》只是想用文字留住他对故都最深的爱和眷恋。那独特的北国的秋景,让他在结尾中感叹“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我放下笔,抬头看着窗外正是一片深夜的景象。
故都的秋
我翻开高一语文课本,郁达夫的秋扑面而来。清,静,悲凉。于郁达夫,这是北国的秋,故都的秋。
自小生于天津,冬夏分明,总有人感叹追不上春天的步伐。可岂止是春天,秋天的光影也只如蜻蜓掠过湖面,涟漪尚存而蜻蜓早已不知何处。
故都的秋,是远到不了“十场秋雨要穿棉”的境地的。往往立秋已过了许久,天仍热的如三伏一般,却在一场雨后急剧转凉,使人猝不及防。比起六月,十月的天才更像娃娃的脸。
秋,是收获,是丰满,是充实,是沉淀。沿乡间小路走过,盛夏至深秋,玉米由种子到结出果实。我们低头忙着生活不会在意,可岁月的流逝,骗不了自然生长的万物。终有一天我们抬起头来看,意识到人生短短数十载过得飞快,没时间慨叹人是物非事事休,也不能欲语泪先流。
秋的诗意,存于文学中,存于记忆中,却再也不能被真切地感受到。小时候在院子中与狗嬉戏,秋雨后沿墙捉蜗牛,草丛里捉蟋蟀逮蚂蚱,坐在板凳上描述云的形状,等小卖铺开门买两颗糖。我真害怕,如果有一天我的记忆也随光阴慢慢离去,秋在我的生命中还剩下了什么。
也许将有一个秋天,我站在田中,晚风拂过,带来熟悉的烤玉米的清香,带来麻雀叽叽喳喳的争吵,带来曾属于我的秋的记忆。
“借我一场秋啊,可你说这已是冬天。”
故都的秋读后感作文
我读了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文章里那浓浓的秋意,深深吸引着我,那里的秋雨,秋蝉,秋果,那里的一切一切,都那么迷人。
郁达夫口中的“故都”是北国,也就是我们北方的秋。在文中,作者写法十分细腻,因为文中写到“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留下来了一条条扫帚的细纹……”扫帚的细纹给人感觉很清闲,再加上秋天的清爽,这样一来,秋天的韵味就更加明显了。
作者笔下北方的秋天给人感到十分清爽,凄凉。可是如今我的家就在北方,春、夏、秋、冬的轮回十分鲜明,可是我为什么就感受不到那清爽、凄凉的秋呢?每当秋天,一些公园会在园中小路的两旁摆上几盆菊花便算是示意着人们秋天到了,但是秋天的韵味却怎么也找不到。我秋天时漫步在街上,想寻找属于秋的那份宁静,可是在我耳畔却是一声声吵杂的车笛声。再看看人们,人们的脸上没有挂着清闲的表情,好像是谁也不知道秋天的到来。秋天中,最美的节日是中秋节,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着月饼,看着天空中那轮美玉似的月亮,老人给孩子们讲那百听不厌嫦娥的故事。但是,这秋天最美的节日有些人早已淡忘,一些人没有和家人团聚在一起,也不再想听那嫦娥的故事。
秋天的宁静哪里去了?秋天的清闲哪里去了?秋天的韵味哪里去了?为什么我找不到了?哦,因为时代变了。现在已不是郁达夫的那个时代了,在这个时代里,秋天的宁静、清闲、韵味都被人们淡忘掉了。郁达夫那篇《故都的秋》也许会当成秋天的见证吧。也许,许多年以后,当人们看到《故都的秋》时,会想起:哦,还有个季节,叫“秋”……
果儿成熟的喜悦,落叶满地的萧索,秋蝉哀鸣的凄凉,秋雨中闲人感叹的幽远,将秋描写的出色有味。《故乡的秋》是一篇不朽的散文!
读《故都的秋》有感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饱尝了故都的秋味,触景生情创作了《故都的秋》这篇散文佳作。
“北平的秋天可真美啊!”合上书本,我轻轻地赞叹着。我像郁达夫一样,对故都的秋产生了无比眷恋之情。“清”“静”“悲哀”这些特点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别有一番美意。无论什么地方的秋天都是美的。江南的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乡野把秋的丰满、秋的清凉、秋的气质、秋的韵味、秋的内涵,诠释得淋漓尽致;而北国的秋却不一样,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北方的秋雨也比南方下得有韵味……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金秋,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果树。千万棵果树,在郁达夫的笔下载满了冬的孕意,春的萌发,夏的茁壮,凭着强烈的追求,借助于秋的爆发,达到了生命的沸点。好一片成熟的金黄!有的深,有的偏绿,
有的透红,它们以不同的姿态迎接阳光,现在又以不同层次的金黄染遍了大地。
“十年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秋天,也常常勾起思念之情,所有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多。“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草、雨、叶、粮食都是秋最好的象征。秋,使大地如诗如画,她送来了清凉,送来了丰收,送来了快乐,人们又何尝不喜欢她呢。
秋天是什么滋味的?或许只有郁达夫知道,但他让我看到了别样的秋天,品尝了别样的秋味,懂得了别样的秋天依然那么美。郁达夫说:“若留得住秋天,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啊!秋天,你就是色彩艳丽的画卷,带给了我们无比的快乐!
《故都的秋》读后感
这篇散文表面是对北平秋天的赞美,其实是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怀念。细细品味,作者还表达了内心的寂寞与忧愁。我深深赞叹郁达夫的文章有种含蓄的美。
我是一个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当然没有文中那优美的场面,这儿到处是车水马龙,偶尔飘落的树叶也被负责的环保工人扫掉了。秋天,这儿根本感觉不到清凉,只有在10月突然变得好冷,一夜之间,从还穿着背心,汗衫变成缩头缩脑穿着两层长袖服。在城市里,我根本感觉不到秋。但是换一个角度思考,我还是喜欢秋的,如果你去小区花园或公园,你会发现,这儿的秋景是全世界最美的。其他三季无论如何也赶不上,怒放的菊花,梦幻般的落叶,高的天,静的水,空气中夹杂着一丝薄薄的凉,不多也不少。这是你就会与郁达夫有着同感,但我还是不得不佩服郁达夫细腻的观察力与优美的文笔。
果儿成熟的喜悦,落叶满地的萧索,秋蝉哀鸣的凄凉,秋雨中闲人感叹的幽远,将秋描写的出色有味。《故乡的秋》是一篇不朽的散文!
悲秋还是颂秋?读《故都的秋》有感
送走炎热的夏季,迎来金华的秋。
秋天来了,一个人漫步着。一阵凉风拂过脸颊。抬头看着树上的叶子枯黄着,被风吹下的叶子在空中风舞,那打转的舞姿让人遐想不已。
望着这悲凉的景色,我想起了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于是我感受着深深的秋意,闻着秋浓郁的气息。
郁达夫在文中说过:“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这里是南方,南方的秋意甚是少得可怜,“色彩不浓,回味不久”,路边枯黄的樟树飘落下的枯黄的落叶被清洁的阿姨用扫帚扫去。本就稀少的秋意也变得所剩无几。
虽看不见郁达夫述秋的悲凉,嚼着文字却也能用心体会。
人们门前的菊花正在怒放,看着这诱人的花朵,闻着淡淡的香味,空气中还夹杂着几丝悲凉的气氛。这是秋的世界,一个耐人寻味的世界。故郁达夫“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的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郁达夫对秋天的喜爱,把一个悲秋描写得绘声绘色。看那果儿的成熟、落叶满地的萧索,听那秋蝉哀鸣的凄凉、秋雨闲人感叹的悠远。
仅仅这些,一个秋的魅力让我深切地感受着。
故都的秋读后感
今天,我又读了一回《故都的秋》。
本文开篇即开门见山,切入正题,点明北国之秋的总体特点:“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感到青岛,又从青岛赶到北平,竟为的是一饱故都的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对故都的秋的迷恋可见一斑。
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情感抒发主要是通过和江南之秋的对比反衬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江南之秋只能使人感到一点点清凉,使人“赏玩不到十足”,相比之下北国之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那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马川鸽的飞声;五彩缤纷的牵牛花;北国的槐树;秋蝉的残声;北方的秋雨。”无不展现北方特有的秋意。
家处北方的我,很喜欢诵读先生的这篇散文。那缓缓的笔调,略带悲凉的文字每回都能引起我无限的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