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的意义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传承民族文化 争当时代智者-大塘参观广西非遗展示馆

  为了让学生了解广西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3月28日下午,西乡塘区大塘小学组织60名师生到位于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的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参观学习。

  大塘小学师生跟随讲解员老师的脚步,先有序参观了谭湘光、王建阳、黄冬鹏等大师工作室,在大师工作室里欣赏剪纸、织锦、木根雕、金属制造等传统技艺。随后到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参观,展示馆里一件件精美的作品,让师生们驻足不前,饶有兴趣地听讲解员讲述作品的来历、制作方法等。师生们都被广西各民族高超的技艺深深折服,由衷发出阵阵赞叹。

  此次活动让师生们在体验民俗技艺的同时,还领略到广西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参观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认真传承民族文化,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争当时代智者!

  南宁市西乡塘区大塘小学

  撰稿:胡秋平

  摄影:胡秋平

  审核:卢艳荣

非遗传承的意义

传承传承吴地非遗文化活动总结

  堰桥实验小学 王斌 非物质文化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对我们祖先五千年文化的一种认同。它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

  我们无锡是吴文化的发祥地,有着悠悠的文脉、深厚的底蕴,在漫长的奋斗历程中演绎出了一个又一个绚丽辉煌的篇章。作为从外地转到无锡来的新时代少先队员,非常有必要了解、保护并传承这些非遗文化。那我们辅导员怎样带领这些学生围绕“非遗文化”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 激发队员的研究兴趣,让队员了解非遗文化。

  我们中队的少先队员对吴地非遗文化充满好奇和兴趣,在平时的研究中他们喜欢问“这是非遗文化吗?”“吴地非遗文化包括哪些方面?”  ,这是可贵的。心理学家指出,生动、有趣的材料,能唤起人的好奇心,激发起探索知识的欲望。因此,在研究中,辅导员要注意观察和发现队员感兴趣的话题,进而顺势引导他们深入进行调查研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我刚接到研究非遗文化这一课题任务时,我就把这消息告诉了我们中队的队员们。我就对队员们说:“学校领导非常喜欢

  我们中队,说我们中队的队员非常认真,于是给了我们一个研究非遗文化的机会。  ”这一消息一宣布,每个队员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个个都很兴奋。于是我就把第一阶段的研究任务布置给了队员:

  1、非遗文化是什么

  2、吴地非遗文化包括哪些方面?在这一过程中,我首先给队员们带了个“高帽子”,从而激发了队员们的研究兴趣。当队员有了研究兴趣,他们就很轻松的完成了研究任务,初步了解了非遗文化,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研究吴地非遗文化,让队员领略非遗魅力。

  (一)组织队员积极探索,分类研究。

  在前一阶段的研究中,每个队员对吴地非遗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非遗文化,它不是某一个单一的方面,包括的内容比较多。根据这一特点,我在第二个研究阶段引导队员们积极探索,分类研究:

  1、 第一小队:主要研究吴歌、戏剧。

  2、 第二小队:主要研究锡绣、惠山泥人、蓝布印花。 3、 第三小队:主要研究吴地故事与诗文。

  4、 第四小队:主要研究无锡老地名和无锡方言。 在这分类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让每个队员了解了一些非遗知识,而且培养了队员查找资料的能力和方法。

  (二)组织队员交流汇总,展示研究结果。

  1、资料交流汇总。

  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中队的每个队员都有了一定的收获。有的队员在网络上收集到的了有关资料,有的队员在报刊杂志上收集到了有关资料,有的队员还从周围的老人那里收集到了相关资料  于是,我就利用一节综合实践课专门让队员进行资料的交流和汇总。

  2、展现吴地非遗文化的魅力。

  手抄报和剪报都是小学阶段一种比较有效的展示方式,我们就先组织学生探究的它们的制作方法,然后让队员分组合作完成一份手抄报或剪报。

  在这一过程中,队员们不仅进一步互相学习了有关吴地的非遗知识,领略了吴地非遗文化的魅力,而且培养了队员的动手和合作能力。

  三、促进“外地学生学无锡方言”,为队员搭建成长舞台。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研究地方文化的钥匙。无锡方言在生活中处处可听,时时可闻,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但我中队的队员都是外地的,都不会用无锡话交流,甚至听不懂无锡话。所以,我中队通过“向周围的无锡老人学习、向无锡本地学生学习”的方式,依托学校少先队课题研究的平台,进一步让每个队员了解无锡方言,会说一些常用的无锡方言。

  1、学习无锡方言的特点和现状,了解无锡方言的使用价值。

  2、向身边的无锡人学习无锡话,在五(7)中队的

  队员中选一些会说无锡话的队员作为我中队学习无锡话的“小老师”。

  3、邀请会说无锡话的小队员到我中队来开展一次“老小讲劲头”节目。

  4、组织一次“我用无锡话来讲劲头”比赛。

  5、让队员交流学习无锡话的感受,写一篇体会文章。

  6、评选“无锡方言小达人”

  这活动是通过各小队的研究与学习带动本中队全体队员对无锡方言的了解和学习兴趣,从而营造“人人了解无锡方言,人人学习无锡方言,人人会说无锡方言”的良好氛围。

跟非遗传承人学剪窗花作文

  今天是寒假的第二天,天气晴朗,一朵朵白云飘在蓝蓝的天空。下午。妈妈带我去萧山日报社1楼食堂参加跟非遗“昭东剪纸”传承人裘一锋老师学剪窗花的活动。

  我到了不一会儿,裘老师就来了。老师先做了自我介绍,给我们发了彩纸和剪刀。他还说剪的好的小朋友和剪的创新的小朋友有奖励。大家都兴奋极了,都想得到奖励。

  裘老师介绍了剪纸的种类,剪纸的技法和剪纸的步骤。他先教了我们团团圆圆的团花,又教了像古钱币一样的铜钱花,最后教了一刀剪天鹅的技法。剪纸真神奇啊!只要剪几刀就能变成美丽的窗花。

  我的团花作品入选了十佳,得到了老师亲笔题字的招财进宝大公鸡剪纸一枚。我真是太开心了!我喜欢剪纸。

我和“非遗”传承有个美好约会作文

  初秋的早晨,一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的露水送出秋天一丝丝凉意,但丝毫不减我的兴致,因为今天我要以最美的姿态来赴“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场约会。

  伴着秋风,携着秋阳,我们50名龙娃和6名非遗传承人走进叶店祠堂。六位老师早已做好了准备,我被分到第六组。第六组的任务是学习民间剪纸,这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也是民间最为流行的艺术之一。她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犹如一位婀娜多姿的古典女子款款地向我们走来。

  接待我们的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奶奶。我们看了个个都赞叹不已,老奶奶为了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就耐心地讲解:“剪纸这门手艺是很难的,它讲究心灵手巧,即使剪不出来也不能灰心。每个要剪的东西要心中有个底,每个事物在脑子里面有个整体的形状,这样才剪得漂亮。”接着她拿出十几把剪刀和一叠纸,教我们如何剪,纸在奶奶手中好像被施展了魔术,剪刀变成了一根魔术棒,剪刀飞舞,令人眼花缭乱,一剪刀下去,没过一会儿一个复杂的五角星就呈现在了我们面前。我们都跃跃欲试,老奶奶给大家剪刀和纸,让我们大展身手。

  虽然剪得没有奶奶活灵活现,但是也剪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哈哈,诗语同学的花粲然绽放在她手里了。剪纸讲究心灵手巧,刻画也是有趣十足。我拿着滑轮在墨上滑动十几秒,又在画板上画了十几秒,然后将宣纸放在刻板上,用手慢慢从上滑到下一个,雷锋的画像便在宣纸上了。不仅如此,金婺陶创始人吕永明老师又带给我们陶艺的快乐,揉、捏、搓、压,一步步整合,做成了一朵朵精致的玫瑰花。

  活动最后,他还向我们展示紫阳画研究所紫阳居士的作品。作品典雅和时尚的完美结合,让我们感受到了漆画的传奇魅力。另外还有书法的飘逸,也带给我们心灵的震颤。

  学非遗文化,传中华经典。今天在叶店祠堂的双堂双进活动让我们获益匪浅。非遗文化需要一代代龙娃的传承,婺城文化也在传承的道路上撒满芳香,我相信非遗文化定然在传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中国文化遗产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吗? 下面,请大家看看我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了解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或场所。其中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传统美术、音乐、书法、舞蹈、戏剧、曲艺、杂技和手工制作品。这是我在周五下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上,从老师那里学到的新知识。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知道了香包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我国传统节日五月初五端午节时人们佩带的,香包以纳祥祈福、消灾避邪。香包中的香料用雄黄、艾叶、冰片、麝香、苍术等中药材,碾碎,装入香包,方可做成,香包才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让我认知更深刻的是,我以天中晚报小记者的身份在学校学制作香包。制作香包时我学着老师的样子,先从最简单的开始,剪一块正方形的布,沿两角对折,从左边拿针缝起来,到右边留三公分,可以装棉花和香料;再从没缝的洞里把布反过来,再装入棉花和香料就可以了。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有幸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感受到一股古朴的风格,我细细品味着这一拥有着浓厚的民间色彩的物品。让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深的了解,我觉得非物质文化是中国五千多年来的民间艺术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值得夸耀的历史,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不到的知识,也是历史上的最高见证!

非遗的传承,有你,也有我作文

  9月15日的上午,我们身穿校服,头戴红帽子去参加学校组织的“非遗的传承,有你,也有我”的活动。在学校三位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了叶店祠堂,和六位非遗传承老师一起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婺文化。

  这次活动分为六个项目,有书法、布艺、剪纸、版画、漆画和竹碳泥。我们其中的10位小朋友跟着倪老师学习漆画,每个人手里拿着一块画板,每2个人共用一个调色盘,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开始了画漆画。先用红和蓝调成淡紫色,用来勾画花的轮廓;再用红和白调成淡粉色,用来画花苞;接下来用黄和蓝调成绿色,用来画叶子;最后用黄色画花蕊;一朵栩栩如生的花就完成了。

  这次学习各种婺文化的同学们都很兴致勃勃地听老师们讲课,也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完成了自己的作品。看着自己的成果,大家都咧开嘴笑了。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们学到了许多书上没有的知识,了解了婺文化的丰富多彩,我们要学习更多的婺文化,也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和学习婺文化。

  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世界上只有一种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幺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过去的习惯,决定今天的你,所以,过去的懒惰,决定你今天的一败涂地

守望“非遗”,传承文化—记“汤和庙会

  我们龙湾的“汤和庙会”可是一个具备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的庙会文化呢!身为龙湾人的我为此而感到无比自豪。

  可能是很小的时候,奶奶在我的内心深处植下了对“汤和庙会”的深刻记忆。自懂事以来,我每年都会拉着爸爸妈妈一路上跟着巡游队伍,细细体味着一成不变的繁华。

  听爷爷奶奶说,每年正月初九日、七月十五日“两祀”。这种俗称“汤和庙会”的祭祀活动,距今已有450多年历史。“汤和庙会”不仅是温州地区较有规模和影响,同时持续时间较长的民俗文化活动;而且也是我国古老中元节习俗中最具特殊性、典型性的个案。随着时代的发展,庙会活动也与时俱进地改变着内容与形式。过去“汤和庙会”只是为了纪念汤和,祈求神灵保佑地方太平,庙会活动的迷信色彩较浓,负面影响较大;而现在迷信氛围渐淡,健康积极的文娱节目大大增加。

  一路观看,我看到了舞龙、踏高跷、打腰鼓、剪纸舞、采茶舞、百家旗阵、老年快板……50多个表演方阵,每个节目都那么精彩,那么让人难忘,使我畅游在传统文化之中。你瞧,那舞龙人举着那金灿灿的龙,行云流水般绕场转了一圈才慢慢加快了脚步,之后便越来越快,越来越快,那条龙似乎活了过来,在半空中不断的翻转、跳跃、冲奔、扭动,之后直冲云霄……我的听觉、视觉、感觉等饱受着传统文化的冲击,这是一场传统文化的盛宴,也是一节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教育课,使我受益匪浅。这2000多人的巡行队伍清晨6点出发,路经永中、永兴、沙城、海滨等片区的43个村,巡游全程近25公里,队伍所经之处旗幡招展,鼓乐喧天,

  人声鼎沸。巡游队伍每过一村,都有欢迎仪式,烟花、爆竹齐放。此时空中是烟花的世界,地上是彩灯的海洋,再加上鲜艳的服饰,喜气的人群,真是热闹非凡。此外,在沿途的各家店铺前、屋檐下,村民还会自发摆出香案,陈列出各式各样精巧的小摆设,争奇斗艳,琳琅满目。

  听爷爷说,巡游活动的最后一项内容,是在宁村所南郊“抗倭英烈墓园”内的“祭祖”、“祭鬼”。祭奠过程中夹以擂鼓鸣锣,唢呐喇叭。最后要火化十几箩纸钱,仪式隆重又悲壮。最后队伍回村在四门巡游一遍,称“游营”。农历七月十六、十七还有演两天戏,戏毕活动结束。

  看着灯光辉煌的街道,慢慢地归于寂静。那散落了满地的缕缕闪烁着的灯光,那些时尚的店面似乎像是回到了木招牌的年代。于是我转身的一瞬间,“汤和”记忆似乎回来了,又走了,如同风铃的声音,那么轻又那么淡,可是却让人觉得意味悠远。

  这时,身为光荣的少先队员的我心中的历史使命感油然而生-----要守望“非遗”,传承文化。

非遗传承:德阳潮扇

  2018年10月22日下午,我站在“德阳潮扇陈列室”前,被陈列室里精美的德阳潮扇吸引得无法移动脚步,透过扇上细笔勾勒的细致图画,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似乎在眼前展开。一位头发有些花白的老先生戴着眼镜,正站在木质的桌前运笔作画,笔起笔落如行云流水。他看到了我,嘴角和眼角都弯出了亲切的弧度,他停下笔,招手示意我进去。我坐在桌前,仔细聆听老先生讲述德阳潮扇的故事。

  德阳潮扇又名“葫芦扇”,“猪腰扇”,除此之外,它还有个别称——“挖耳扇”,这是因为从侧面看弯曲的扇面,好似手掌向内微微合拢的形状,便于兜风,具有使用的合理性,很像大家熟悉的挖耳勺。

  老先生说,德阳在扇文化中本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据《德阳县志》记载,清光绪年间,福建仙游县同知包善诚告老还乡,带回五把广东潮州团扇到德阳。后值团扇扇缘滑边,德阳的裱褙铺老板黄辉庭在修他的破损扇子时,融合当地的土扇子“纸壳扇”和潮州团扇的特点,钻研探索,改良制作工艺,形成了以葫芦形和竹丝为结构,配以丝绢画面的独特工艺,制作出了扇形优美,雅致幽隽的新潮扇。德阳商人李宝成目光敏锐,迅速抓住商机,与黄辉庭在德阳东门崇果寺东侧开办了“李宝成潮扇庄”。扇庄开业后,二人又不断探讨,改进工艺,最终形成了独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德阳潮扇,并在德阳周边迅速流传开来。1895年6月,清朝一位亲王将德阳潮扇献给了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让德阳潮扇名气大增。

  近代,潮扇也曾做为国礼,由国画大师张大千、谢趣生分别绘制《青城秋色》、《唐宫鹦戏》、《翠柳画眉》和《剑门山行》赠送美国总统罗斯福,罗斯福称赞其为东方艺术之瑰宝,并将其中两把转赠美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德阳潮扇作为曾进献皇家的贡品、馈赠外国友人的佳品以及出口创汇的主打商品,一时风光无限。

  但是德阳潮扇技艺的传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上世纪50年代,德阳有30多家德阳潮扇庄,各潮扇庄公私合营,挂牌成立了“德阳潮扇社”,他的父亲龚寿春任副社长,德阳潮扇鼎盛一时。70年代初,虽然潮扇制作仍旧很火,但因为制扇艺人的水平良莠不齐,数千把德阳潮扇出现了质量问题被商家退回,自此德阳潮扇的制作就开始慢慢萧条了。

  说到这里,我看到老先生的眼里浮现出一丝悲伤。老先生叹了口气,继续说着。

  德阳潮扇虽小,但制作工艺艰难繁杂,大的工序就有十二道:车扇柄、划竹丝、弯扇框、扎把子、编下线、绕中红、编上线、做围线、裱扇面、剪贴云耳“福”字、画扇面,小的工序近百道。德阳潮扇的轻质机巧全在于扇骨的纤细,五六根一指宽的竹片聚成束,每一片都要均匀剖成约 30 多根竹丝,每根不足毫米,细如发丝。大号扇面用 168 根,中号 156根,小号 144根, 这是定式。如此高的制作要求,需要制扇艺人高度专注,心无旁骛,即使是十分熟练的大师,也要三天才能编好一把,稍有差错,就得全部重来。制作德阳潮扇,除了会做扇子,还得会作画。以前做德阳潮扇都是有生产线路的,每个人各做一部分,扇庄会专门请画师在扇上作画。但如今制扇艺人越来越少,一个人便不得不完成所有工序。扇子一般都是先做好扇架,裱完扇面后再作画,扇面下有竹丝所以并不平整,因此,在扇面上作画对制扇艺人的绘画功底也要求极高。

  德阳潮扇除了制作工序的繁琐,选材也是很讲究。扇子的扇骨必须用新鲜的慈竹,画扇面的绢也是产自江浙一带的蚕丝。每年三四月份是做扇子是季节,原本采用的是德阳本土的慈竹,因为受到污染,竹子长了斑,划不起丝,没有韧性,所以制扇艺人都要到宜宾蜀南竹海寻找制作德阳潮扇的优质慈竹。潮扇制作对竹子的要求是:颜色翠绿无斑点,竹节长短合适,无节巴。买几根上好的竹子,便是可以使用一年的原材料。

  德阳潮扇制作技术要求高、工序繁琐,而在当今社会人们对扇子的需求也大不如从前,所以德阳潮扇制作艺人越来越少,这份技艺也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这位给我讲述德阳潮扇的故事的老先生便是德阳潮扇制扇艺人——龚德江,他从小跟随父亲制作潮扇,如今一家都在传承着这项工艺。他在德阳的石刻公园开了这一家德阳潮扇陈列室,用来宣传和展示潮扇文化。他说,刚开始潮扇的销售并不好,生活很艰难,他就靠着画画维持生计。在他小的时候,没人买他的扇子,父亲就骗他说有人要买他的扇子,他高兴地做好后,其实是父亲自己买了去。现在,龚德江又用这一招来对自己的女儿,他会跟女儿说有人订她的扇子,以保持女儿对于这项手艺的信心。他说:“再辛苦我们都不怕,国家重视了,我们这些手艺人就感到自豪了。” 2006年8月,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别具特色的德阳潮扇,由旌阳区文化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向德阳市文化局申报加以保护。于2006年被评定为“德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被四川省文化厅批准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龚德江也被省文化厅指定为德阳潮扇的唯一代表性传承人。龚德江先生的坚持终于迎来了回报。

  现如今,虽然国家重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人们对它们的了解确实太少,龚德江先生自己也说:“50岁以下的德阳人很少有人知道德阳潮扇。”一个物件的价值,一方面取决于人们对它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有赖于人们对它的投入。现代生活中,扇子的实用性越来越小,且德阳潮扇因制作精细售价已经过千,德阳潮扇销售难以为继。这也是很多传统手工业面临的困境。

  直到今天,德阳潮扇已历一百二十余载风云。作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德阳潮扇的纯手工制作工艺极其高端的文化艺术品位,正经历着艰难的传承复兴。龚德江说:“要守好传统,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再来更新发展。我们要用毕生的精力认认真真去进入它的生命。有人在说用什么样的方式灌入生命力,就是我们要用心,做每一件事都要做好。传统文化方面,我愿意把它做好,一点不敢马虎。”龚德江先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德阳潮扇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仅积极宣传与推广潮扇文化,而且传授着这份工艺,尽管门下弟子不多,但他仍坚定不移地为这项传统文化努力着。

  1月6日,我又来到石刻公园,找到了德阳潮扇陈列室,看到龚德江先生独自一人正在作画。寒冷的冬风吹下门前银杏树上的树叶,我抬头,望见枝头几片枯黄的树叶在风中瑟瑟发抖却仍倔强地顶着风不坠落,四周一片寂静。突然听见小孩子的欢声笑语,才发现旁边是国画班,有很多小孩子正在执笔认真勾勒。我脑中猛然出现“传承”二字。 一百二十多年来,正是匠人的倾心付出,才造就了德阳潮扇的精美工艺与独特魅力,才让德阳潮扇曾盛极一时并流传至今,才让德阳潮扇有了继续传承下去的价值和意义。德阳潮扇曾经辉煌,如今虽然有些艰难,但是我们更应该好好传承下去:切不可让传承人成为唯一,让坚守成为独守。

  那个下午龚德江先生短短一个多小时的讲述,不足以说完德阳潮扇的故事。我希望读到这篇文章的你有机会来到德阳,我会邀你去石刻公园,我们坐在浓密的树荫下,品一杯清茶,共同聆听德阳潮扇的故事。我相信,你也会被德阳潮扇的魅力吸引。

保护非遗传承文化作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人民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文化瑰宝,是炎黄子孙智慧的结晶。今天,我将以“江海小记者”的身份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观非遗工坊,并体验剪纸的乐趣。

  军山脚下的非遗工坊古色古香、绿意盎然,让人心旷神怡。一进入非遗工坊的精品馆一楼,蓝印花布、板鹞风筝便映入眼帘。向前走几步,一个个庞大又栩栩如生的木雕伴着淡淡的木香迎面而来。走上二楼,只见一幅幅巧夺天工的剪纸作品,让我惊叹到合不拢嘴,每一个细节都精致入微,特别是“十二生肖福字图”,那十二生肖个个活灵活现,仿佛都会在下一秒从作品上跑下来。

  走了十几米,便进入了一间宽大明亮的教室,待人员到齐,剪纸活动开始了!教我们剪纸的何老师把准备好的纸放在桌上,每人都有两张已经画好图案的蜡纸,这些纸上的图案各不相同,有昂首报晓的公鸡,有翩翩起舞的蝴蝶。何老师耐心地讲明剪纸的技巧与方法后,我们就挥舞剪刀开剪了。

  我还没剪几下,身边的小男孩便“哎哟”一声叫起来:“老师,我太心急了,纸被我剪断了!”我听了,不想再犯同样的错误,便静下心来,慢慢地剪,生怕也把纸剪坏,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个道理。

  纸上的图案中有一部分是镂空的,我始终剪不出镂空图案,急得抓耳挠腮,可还是一筹莫展、束手无策,我一旁的小黄也没有进展,向我喋喋不休地抱怨:“你说说,这该怎么剪镂空的!掏孔?对折?划开?”突然,我俩同时想到了何老师教的关键步骤,是“对折!”我俩异口同声。

  掌握了窍门,我们很快剪出了漂亮的窗花,何老师见了我剪的窗花,还称赞我心灵手巧呢!我十分好奇何老师是如何练成这般高强本领的,便向他抛出了小问号:“您在哪儿工作?”“在非遗工坊干了好几年。”“您练手艺有诀窍吗?”“熟能生巧,天天练就练成了。”“您平时在哪里创作作品?”“在后面小园,你可以去那儿看看我平时是怎么工作的!”

  我叫上了几位同学一同前往,一到那儿就发现何老师正在给一盏花灯做最后一道工序。只见他在一张薄似轻纱的纸上用铅笔画上了一朵朵花,再用颜料一丝不苟地涂色,不到五分钟,便画好三朵莲花,何老师涂上了糨糊,粘在了花灯上。

  我环顾了这间小小的创作室,四处挂满了何老师亲手创作的艺术品。他不辞辛苦采集原料,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最好,是为了让非遗继续流传下去,是为了让我们的后代继续看到惟妙惟肖的蓝印花布、板鹞风筝、蜡版画……。

  短暂而有意义的小记者活动结束了,我们通过近距离接触和感受非遗文化,在内心增强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一定要保护非遗,传承华夏文化的精华!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城乡发展不平衡

禁止乱扔垃圾